CN109628162A -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8162A
CN109628162A CN201811371731.1A CN201811371731A CN109628162A CN 109628162 A CN109628162 A CN 109628162A CN 201811371731 A CN201811371731 A CN 201811371731A CN 109628162 A CN109628162 A CN 109628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hot gas
cooling medium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1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相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71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8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8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8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4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by cooling to condense non-gaseous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是一种84℃左右的焦炉荒煤气或其它高温气体超节能间接冷却方法。如焦炉煤气初冷系统,由循环介质泵、冷却介质、横管冷却器、介质稳压槽、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的各个管程与连通管道串联为闭路循环。全系统分为冷却介质吸收荒煤气热量的上升侧与释放热量的下降侧,两侧压力完全相等,加之采用无盐介质密闭循环损耗极低且不结垢,故循环介质泵不需要克服其扬程与结垢阻力所需要的动力,仅仅克服闭路管道中系统阻力即可驱动无盐水正常循环,从而大幅减少水泵动力消耗。可使无盐水温差提高到5倍左右,致无盐冷却介质循环量减少4/5。这两个工艺措施减少介质泵动力消耗可达90%以上,减少水耗80%,减少药剂污染,管程不结垢,延长设备寿命,且煤气预热器节约的蒸汽费用可达电费的10倍。

Description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工业气体冷却系统节能降耗领域,具体涉及如焦化厂初 冷系统或制氧厂、LNG厂等有各种需要冷却的热气体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常规焦化工艺为例,其炼焦炉导出的84℃左右荒煤气,初步冷却阶 段经横管冷却器(简称横冷器)上段通常要冷却到40℃以下,这个过程需要 一套相当大的各种设施,其中最主要设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横管冷却器 (横冷器),敞式冷却塔与大型水泵等设施。中大型焦化厂横冷器的循环冷 却水泵多选择55m到65m的扬程,才能够满足循环水提升高度、克服管道 系统阻力尤其是管道结垢后大幅度增加的阻力,以及水泵长期磨损使性能下降致扬程下降诸因素。循环水经横冷器内部横管束管程中上行至横冷器 顶部,通过管道离开横冷器进入敞式冷却塔,由一部分循环水蒸发吸收大 量热量使循环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再补充一部分新水进入循环水系统。
这种冷却方式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1、横冷器内易结垢。此冷却系统循环水为开式循环,利用一部分循环 水蒸发带走的的汽化热使循环水在敞式冷却塔内降温,故循环水中盐类的 浓度不断提高,尽管通过排污使盐浓度有所降低,并加入了阻垢剂,长时 间运行仍有水垢不断累积于管壁。水垢的导热系数一般仅为钢材的1/50~ 1/100,因此水垢的存在不仅会严重降低冷却器的换热效果,而且会大幅增 加系统阻力。
2、管内结垢难于清除。通常采用低浓度盐酸清洗方式清除,但由于管 路内结垢并不均匀,因此也会造成设备腐蚀和损耗。结垢严重时还需要钻 管机来清除结垢,耗时费力、影响生产、缩短设备寿命。
3、能耗高。一般正规中大型焦化厂横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泵多选择55m 到65m扬程,才能够满足循环水提升高度、克服管道系统阻力尤其是管道 结垢后阻力大幅增加,以及水泵长期磨损使性能下降诸因素。循环水经横 冷器管程上行至其顶部,然后沿管道下落至敞式冷却塔,循环水的势能没 有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被白白浪费掉了。并且为了减缓结垢,目前循 环水出横冷器温度多控制在40℃以内,利用温度仅8℃左右,按此工艺,100万吨/年规模焦化厂每小时循环冷却水量4000m3以上。即使控制在更易 结垢的43℃,循环冷却水仍需3000m3/h以上。可见其循环水量特别大,动 力消耗非常高。
4、循环冷却水为防止结垢,水温控制在40℃左右,即使升高到易结垢 的45℃,其余热利用的价值也非常低。
5、水耗高。敞式凉水塔是利用部分循环水的汽化热使其自身(循环水) 降温,加之2~5%的排污水(排盐水),水的消耗量很高,同时也提高了循环 水中盐类的浓度,加快了结垢。
6、必须使用药剂。为减少结垢,循环水中需加入阻垢药剂,由于一部 分药剂不断随排污水损耗,药剂用量较大,且仅能起到减缓结垢作用。
技术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方法提供了一种 换热效率高,能够降低电耗90%以上,同时减少水耗80%左右,管程内部永 不结垢,还可提供可观的优质热源的全新冷却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热气体冷却系统包括横管冷却器、冷却介质、失压保 护器、介质稳压槽、需热源设备(如煤气预热器)、空气冷却器、闭式冷却 塔、循环介质泵与连通管道等部分组成。冷却介质在横冷器、需热源设备、 空冷器和闭冷塔与循环介质泵以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全闭路内循环流动。
以焦化厂煤气初冷系统为例:其中冷却介质采用无盐液体,通过循环 介质泵加压后,无盐液体从横管冷却器下部冷却介质入口进入并延横管束 管程上行,与自横管冷却器顶部热气体入口进入横管冷却器壳程并下行到 下部热气体出口导出的热气体逆向间接换热,采用无盐冷却介质在全闭路 内循环,可同时达到管程不结垢、大幅降低冷却介质循环量,得到温度较 高的优质热源使废热资源化的三个目的。无盐液体接受热气体热量从而得到温度较高的优质热源,其优质热源经横管冷却器上部的冷却介质出口及 连通管道,输送到就近需要热源的设备被利用部分热量,使废热资源化。 经过煤气预热器后冷却介质温度仍然很高,适宜采用空冷器将无盐液体温 度降到40℃左右;经空气冷却器中翅片管间接有效散热,将冷却介质降到 尽可能低的温度后进入闭式冷却塔,冷却介质与闭式冷却塔中的外冷却水 进行间接热交换,外冷却水吸收冷却介质的热量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将显 热转换为含潜热的水蒸汽排入大气,使冷却介质温度降到额定温度范围后, 继而通过循环介质泵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全闭路循环。
所述使冷却介质温度降到额定温度范围,如焦化厂是将无盐水从40℃ 降到32℃及以下,故可减少水冷负荷4/5,加之管外结垢可视易除可加大 温差,仅用原工艺冷却水1/10左右的循环量作外冷却水即可,其外冷却水 泵扬程仅需3m~5m,同时用于冷却的蒸发消耗水量也同步减少了80%。
冷却介质分吸收热量的上升侧与释放热量的下降侧,两侧压力完全相 等,循环介质泵不需要克服其扬程与结垢阻力所需要的动力,仅仅克服闭 路管道中的系统阻力就可驱动循环介质正常循环。
所述热气体是指需要冷却的各种高温气体,如焦炉荒煤气、制氧厂及 LNG厂等有气体压缩升温的各种热气体、或其它工艺有需要冷却的热气体。
由于本方法的冷却介质几乎不消耗,所以可以采用价格较高的不结垢 易流动的无盐液体,无盐液体可以是纯水、蒸馏水以及其它无盐水或在使 用温度内不分解的导热油(温度较高时用)等无盐液体;采用无盐冷却介质, 加之本方法为全闭路循环,从而避免管程内结垢,且冷却介质消耗极低, 同时得到温度较高的优质热源。如焦炉煤气初冷系统适宜采用价格稍高的 无盐水作冷却介质,其水温可达72℃以上,单位冷却介质的载热量比常规 工艺40℃左右增加到5倍左右,即冷却介质循环量减少4/5左右,动力消 耗同步降低4/5左右。采用无盐水作介质,其比热容高、流动性好、尤其 是管程不结垢、不检修、导热系数始终如一、无腐蚀、设备寿命长、经济 无污染等优点。
无盐介质接受了热气体热量从而得到温度较高的优质热源,其优质热 源经横管冷却器上部的冷却介质出口及连通管道,输送到就近需要热源的 设备被利用部分热量,使废热资源化。是指把常规工艺高耗负效益的低温 水变成了可以利用的极低耗正效益的高温水,使废热资源化。如用72℃高 温无盐水完全可以取代焦化厂的下游工序硫铵工段煤气预热器加热用的水 蒸汽,100万吨/年焦化厂每年可节约一万多吨蒸汽的费用二百万元左右, 既减排又降本;其优质热源若用于其它预热、物料干燥、采暖等需要热源 的地方创造的效益会更可观。
所述介质稳压槽还配套有补液泵与补液槽,可稳定生产过程中冷却介 质压力,并对偶有损失的冷却介质进行自动补充,保证管程中冷却介质始 终满管循环,防止冷却介质上部因有空气断流后产生隐形扬程,以至导致 冷却介质停止循环。介质稳压槽用设在高于冷却介质最高液位具有自动排 气功能的高位介质槽不易出电子故障,无条件时也可用自动控制无塔供水 器代替。
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上部设有失压保护器,用于排除横管冷却器管程与 循环管路中的空气,同时可使管道与横管束失压时保持内外压力相对平衡, 防止设备受到破坏。
如84℃左右焦炉荒煤气的冷却介质,由横冷器管程下进上出,荒煤气 经横冷器壳程上进下出;此系统适宜采用无盐水作冷却介质,不存在管内 结垢问题,经间接换热可将冷却介质的无盐水温度升至72℃甚至更高;带 走煤气热量的无盐水出横冷器后先进入煤气预热器利用一部分热能后,再 进入带外翅片的铝管空冷器管程,无盐水经空冷器间接冷却至40℃以下, 再进入闭冷塔管程与外冷却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继续降温,外冷却水吸收无盐水的热量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将显热转换为潜热排入大气,在湿球温度 为28℃时,可使无盐水温度降到32℃以下;无盐水在空冷器与闭冷塔被冷 却过程中,同时回收利用了冷却水本身的重力势能,从而减少循环介质运 行过程的动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工艺流程图:
1.循环介质泵 2.冷却介质入口 3.横管冷却器 4.横管束
5.热气体进口 6.冷却介质出口 7.热气体出口 8.失压保护器
9.连通管道 10.煤气预热器 11.空气冷却器 12.翅片管
13.闭式冷却塔 14.外冷却水上喷头 15.外冷却水下喷头
16.外冷却水泵 17.外冷却水 18.介质稳压槽 19.冷却介质
20.补液泵 21.补液槽 22.ha为冷却介质上升高度
23.hb为冷却介质可利用下降高度
图2是常规技术工艺流程图:
51.循环冷却水泵 52.冷却水人口 53.横管冷却器 54.横管束
55.荒煤气进口 56.冷却水出口 57.煤气出口 58.循环管路
59.循环冷却水蒸发雾 60.敞式冷却塔 61.地下水池
62.冷却水 63.泵房 64.hc为循环水上升高度
65.hd为循环水可利用下降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1.本方法参照附图1。
如焦炉荒煤气初步冷却系统,主要设备由循环介质泵、横管冷却器(横 冷器)3、煤气预热器(需热源设备)10、空气冷却器(空冷器)11和闭式冷却 塔(闭冷塔)13组成。本方法的最突出特点是将常规的冷却介质开路循环(见 附图2)改为闭路循环(见附图1)。
本方法的优势在于采用无盐冷却介质19在全闭路系统内循环。冷却介 质在全闭路循环系统中分受热的上升侧和放热的下降侧,其冷却介质上升 侧扬程ha 22所付出的动能与通过下降侧高差hb 23获得的势能完全相等, 即ha==hb,换言之上升侧与下降侧的压力是平衡的,所以循环介质泵完全 不需要克服可观的扬程所需要的动力,仅仅克服闭路管道中的系统阻力就 可以驱动冷却介质正常循环了;采用无盐冷却介质可大幅度提高介质的终 了温度仍然不会导致管内结垢,相应地大幅度降低冷却介质的循环量。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冷却介质19通过循环介质泵1加压后由冷却介质入口2进入横管冷却 器3,冷却介质顺横管束4管程上升,与由热气体进口5进入横冷器3壳程 自上而下由下部热气体出口7导出的热气体逆向间接换热,由于采用无盐 液体作冷却介质在全闭路内循环,所以管程不会结垢且冷却介质消耗量极 低,同时冷却介质换热后的温度可提高到5倍左右甚至更高,即使冷却介 质的热载率提高5倍左右,从而降低冷却介质循环量80%左右。在介质使用 温度不超过100℃时采用无盐水更好,因其成本低、且比热更高,可使冷却 介质有效吸收热气体热量温度升到72℃左右或更高后,从冷却介质出口6 离开横冷器3。大幅提高冷却介质的温升,即可大幅降低冷却介质循环量, 也就等于大幅度降低了循环介质泵的能耗。冷却介质到达横冷器3顶部, 经冷却介质出口6与连通管道9进入需热源设备的煤气预热器10被利用部 分热量后,再进入空气冷却器11,由于高温冷却介质与空气温差大,故大 大提高了空冷器11翅片管12的散热效果。冷却介质经空冷器11将温度降 到40℃左右后进入闭式冷却塔13,闭冷塔13侧面设有外冷却水泵16,其 泵将外冷却水送入塔内,经塔中外冷却水的上喷头14与下喷头15喷洒, 外冷却水间接吸收冷却介质的热量后,部分蒸发为水蒸汽散入大气,同时 将冷却介质温度降到32℃以下,再沿连通管道9返回循环介质泵1。
下部连通管道旁所设介质稳压槽18及其配套的补液泵20与补液槽21 是本工艺开工时的必备设备,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偶有损失的冷却介质进行 补充,以稳定冷却介质19压力,保证管程中冷却介质始终满管循环,防止 冷却介质高位因有空气断流后产生隐形扬程,其增加扬程一旦超过循环介 质泵1负荷,则会导致冷却介质停止循环;介质稳压槽18采用高于冷却介 质最高液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高位介质槽不易出电子故障,无条件设高位槽时可以用自动控制无塔供水器代替。
在冷却介质出口6上部设有失压保护器8,用于在冷却介质压力满足要 求时排除横管束4管程与连通管道9中的气体,防止隐形扬程产生,同时 可使管道与横管束失压时保持内外压力平衡,防止设备受到破坏。
冷却介质19经循环介质泵1加压后,沿循环管路及横管束4上升至设 备的最高点获得了重力势能,然后冷却介质经连通管道9进入煤气预热器 10,再进入空冷器11与闭冷塔13下落至最低点。在闭路循环的条件下, 冷却介质下降高度为hb 23所有的重力势能,与其由最低点经循环介质泵1 上扬至横冷器3顶部高度(扬程)为ha需要的动能完全相等,即ha==hb, 抵消了克服位差(扬程)的能耗,所以配备的循环介质泵1仅具有克服闭路 管程中的系统阻力的动力负荷即可,从而减少了常规工艺中用于克服扬程 与结垢阻力占循环介质泵1全动力80%以上的消耗。加之由于采用不结垢的 无盐液体作冷却介质,其介质温度可由32℃升到72℃以上,比常规工艺水 温由32℃升温至40℃的吨水携热率提高到5倍,即冷却介质量比常规工艺 可减少4/5。综合前述两个因素,可使横冷器3的循环介质泵1的动力消耗 降低90%以上。
闭式冷却塔13的任务是把冷却介质的温度降低到32℃及以下。由于本 方法采用了无盐液体如无盐水作冷却介质,只要适当增加横冷器换热面积, 不仅使冷却介质的温度达72℃以上不会使管程结垢,且72℃高温介质是加 以综合利用的优质热源。如取代下游工序硫铵工段煤气预热器10加热用的 水蒸汽,100万吨/年焦化厂每年可节约一万多吨蒸汽的费用二百万元左右, 既减排又降本;还可用于如物料干燥、采暖等等许多需要热源的地方;未 被利用热量的介质由于其与空气的温差仍然很大,非常适合采用空气冷却 器11在无任何水耗和动力的条件下,使冷却介质降温到40℃左右,然后再 进入闭冷塔将其温度降到32℃及以下;这样,又可减少水冷负荷4/5,仅 用原工艺冷却水的1/5量作外冷却水即可,且其外冷却水泵3m~5m扬程就 可满足要求,同时可看出用于冷却的蒸发消耗水量也同步减少了4/5;同时 在焦化厂利用高温介质无盐水取代常规工艺煤气预热器10使用的水蒸汽的 费用,是本方法循环介质泵1消耗电费的10倍以上,使常规工艺高耗负效 益改变为正效益。
因此,综合本工艺初冷系统,不仅全能耗可降低90%以上,可节约水耗80%左右,同时使常规工艺高耗负效益改变为正效益。
2、常规工艺原理见附图2。
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冷却水62经循环水泵51加压后,经上扬至横 管冷却器53中横管束54顶部,其上升高度为hc 64,即冷却水在循环管路 最高位获得了hc高差的势能。但是,其势能在冷却水通过循环管路58下 降过程中仅仅对敞式冷却塔的喷洒起了一点作用外,其余的势能均白白浪 费掉了。实际设计中,循环水泵51与循环水池61大多都设在地面以下, 加之横冷器基础框架,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水泵的扬程,且泵房63与循环 水泵51皆特别庞大,投资毫无疑问也随之高的多;当冷却水62的液面高 于循环水泵时,其hd 65对减少克服扬程hc 64起作用,这时浪费的势能 为hc-hd;若冷却水液面低于水泵时,hd为负值,其势能损失为hc+hd,使 循环水泵的能耗更高;更主要的是,常规工艺靠冷却水蒸发来降温,使水 中盐类居高不下,故管道中结垢速率高,致冷却水的系统阻力大幅增加, 只能用提高水泵扬程来解决,白白浪费掉大量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以100万吨/年焦化厂初冷系统为例,设已知条件为:
每小时焦炉产生的荒煤气量为55000Nm3,横冷器上段煤气温度从84℃ 冷却到36℃,则其释放的总热量为:
55000×(655.04-43.74)==33621500(kcal)。
式中655.04与43.74分别为每标立米煤气经水蒸汽饱和后,温度在 84℃与36℃时各自总热焓,单位为kcal;
常规工艺为减缓通冷却水的管程结垢,水温设计多由32℃升至40℃; 早期设计多由32℃升至43℃左右以至45℃,但其结垢速率明显加快;
本方法冷却介质采用无盐水,可杜绝管程结垢,故水温设计可由32℃ 升至72℃;
闭冷塔或敞冷塔每蒸发1kg水带走的潜热与显热按540kcal计。
若按两种工艺实施,其效果截然不同。
常规工艺实施例1
常规工艺水温由32℃升至40℃,温差为8℃,则循环冷却水量为:
33621500÷8≈4202688(kg/h)≈4203t/h(水比热容为1kcal/kg·℃).
考虑到水泵磨损与管程结垢阻力,一般流量选1500m3/h、扬程57m、电 机功率400kw的双吸泵,3用1备,即3台同时运行,其同步运行电机总功 率为:400kw×3==1200kw。
敞式冷却塔蒸发水量为(另增加的介质显热很少.可忽略不计):
33621500÷540==62262(kg/h)≈62t/h
常规工艺实施例2
常规工艺若使水温由32℃升至43℃(管程结垢速率明显高于例1,故设 备检修频繁,且设备寿命缩短),温差为11℃,其循环冷却水量仍很可观:
33621500÷11==3056500(kg/h)≈3057t/h
流量仍选1500m3/h、扬程57m、电机功率400kw双吸泵,2用1备,即 2台同时运行,其同步运行装机总功率为:400kw×2==800kw。
敞式冷却塔水的蒸发量同例1.
本专利实施例
本方法的冷却介质选择无盐水,故其温度可由32℃升至72℃,温差 40℃,其冷却水量则为:
33621500÷40==840537.5(kg/h)≈841t/h
由于本方法仅考虑克服系统阻力,不必考虑扬程与结垢阻力,故循环 介质泵流量选920m3/h、扬程7m即可(仅用于克服系统阻力)、电机功率22kw 的低扬程混流泵,1用1备;
经煤气预热器后冷却介质温度仍然很高,适宜采用空冷器将水温降到 40℃;然后再用闭式冷却塔将无盐水从40℃降到32℃,温降8℃。闭冷塔 主要通过蒸发掉部分外冷却水吸收热量将无盐水温度降到32℃以下的,其 蒸发量为:
841000×8÷540==12459(kg/h)≈12.5t/h
根据其蒸发量,外冷却水泵流量选择450m3/h,扬程为5m的低扬程混 流泵即可,其泵配套电机功率仅为7.5kw,1用1备。
两处同步运行的两台泵配套电机总功率为:
22kw+7.5kw==29.5kw。
即使上述配套电机常年满负荷运转,电费按0.8元/kwh,全年按8760 小时计算,年电费仅为:
0.8×29.5×8760==206736(元)
而72℃高温优质热源无盐水可以取代下游工序硫铵工段煤气预热器加 热用水蒸汽,每年可节约水蒸汽一万多吨,水蒸汽每吨价格一般至少在160 元以上,故每年降低成本二百万元左右,仅此一项省去的费用是消耗的电 费10倍左右,即从中扣除电费后,仍可年节约一百多万元,相当于煤气初 冷系统将常规工艺高耗负效益变成了正效益。若其优质热源再用于采暖等 需要热源的地方创造的效益会更可观。
从两种工艺实施例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突出优势主要是:
1、节能:本发明循环介质泵与外冷却水泵同步运行配套电机总功率为 29.5kw,不到常规工艺例1的1200kw或例2的800kw配套电机运行功率的 5%;水耗仅为常规工艺的20%,综合两个措施至少节约电耗90%以上;
2、增效:无盐水72℃高温优质热源的利用,其创造的效益远高于本方 法的电费消耗,使常规工艺高耗负效益变成了正效益。
3、不结垢:冷却介质在密闭的管道内循环,损失量与补充量极少,故 可以价格较高的无盐介质作为循环介质,不仅解决了管道结垢问题,而且 提高了各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设备维修量。
4、效率高:解决了冷却介质结垢问题,不仅提高换热效率,且冷却介 质载热率提高5倍左右,可使冷却介质量降低4/5左右,动力消耗亦同步 大幅度降低。
5、水耗低:72℃以上冷却介质适宜采用空气冷却器降温,从而降低外 冷却水消耗80%左右。
6、易清垢:外冷却水产生的水垢量减少4/5左右,且全部暴露在闭式 冷却塔的换热器外表面,易于清除且完全不影响设备运行。
7.设备寿命长:横冷器的横管束内不结垢,避免了频繁检修与经常检 修排空致残留物氧化对壳程频繁腐蚀,可使设备寿命至少延长一倍以上。
8.减少投资方面:由于冷却介质循环量大幅减少,且无须考虑扬程, 配套管路、水泵等设备的体积均大幅减小,因而水泵可设于横冷器基础框 架内(如附图1),完全不必施建占地大投资高的大型地下式泵房与地下水 池,水泵与泵房部分的投资均不到常规工艺的1/10。
9.更环保:首先以新的概念定义,电力与蒸汽等二次能源都是有环保 成本的,所以节能降耗就等同于减排;再是该系统至少减少除垢类化学药 剂4/5,不仅易于处理,且处理过程不影响生产。

Claims (10)

1.一种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气体冷却系统包括横管冷却器、冷却介质、失压保护器、介质稳压槽、需热源设备、空气冷却器、闭式冷却塔、循环介质泵与连通管道。其中冷却介质通过循环介质泵加压后,从横管冷却器下部冷却介质入口送入并延横管束管程上行,与自横管冷却器顶部热气体入口进入横管冷却器壳程并下行到下部热气体出口导出的热气体逆向间接换热,采用无盐冷却介质在全闭路内循环,接受热气体热量从而得到温度较高的热源,同时大幅减少冷却介质的循环量;其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出口与连通管道进入需要热源的设备被利用部分热量后,再进入空气冷却器间接散热,将冷却介质降到尽可能低的温度后进入闭式冷却塔,冷却介质与闭式冷却塔中的外冷却水进行间接热交换,外冷却水吸收冷却介质的热量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将显热转换为含潜热的水蒸汽排入大气;使冷却介质温度降到额定温度范围后,继而通过循环介质泵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全闭路循环;冷却介质分吸收热量的上升侧与释放热量的下降侧,两侧压力完全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体是指需要冷却的各种高温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体是指焦炉荒煤气、制氧厂及LNG厂等有气体压缩升温的各种热气体、或其它需要冷却的热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是不结垢易流动的无盐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所述无盐液体是纯水、蒸馏水及其它无盐水或使用温度内不分解的导热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无盐冷却介质在全闭路内循环,可同时达到管程不结垢、降低冷却介质消耗量,得到温度较高热源使废热资源化三个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稳压槽还配套有补液泵与补液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稳压槽用设在高于冷却介质最高液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高位介质槽不易出电子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上部设有失压保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源经横管冷却器上部的冷却介质出口及连通管道,输送到就近需热源的地方得以更有效的利用。
CN201811371731.1A 2018-11-12 2018-11-12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Pending CN109628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1731.1A CN109628162A (zh) 2018-11-12 2018-11-12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1731.1A CN109628162A (zh) 2018-11-12 2018-11-12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8162A true CN109628162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6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1731.1A Pending CN109628162A (zh) 2018-11-12 2018-11-12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816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1003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Je-Young Cha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icroelectronic cooling
CN202092479U (zh) * 2011-05-31 2011-12-28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辅机循环冷却水闭式空冷系统
CN102776033A (zh) * 2012-08-07 2012-11-14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闭路空冷循环水冷却高温介质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
KR20150093455A (ko) * 2014-02-07 2015-08-18 권오익 공기압 손실이 낮은 열교환 튜브를 이용한 공랭식 열교환기 및 밀폐형 냉각탑
CN10738869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河南开元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闭式循环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1003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Je-Young Cha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icroelectronic cooling
CN202092479U (zh) * 2011-05-31 2011-12-28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辅机循环冷却水闭式空冷系统
CN102776033A (zh) * 2012-08-07 2012-11-14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闭路空冷循环水冷却高温介质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
KR20150093455A (ko) * 2014-02-07 2015-08-18 권오익 공기압 손실이 낮은 열교환 튜브를 이용한 공랭식 열교환기 및 밀폐형 냉각탑
CN10738869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河南开元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闭式循环水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指南》编委会: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指南》", vol. 1, 31 December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ages: 655 - 361 *
汤惠芬等主编: "《热能工程设计手册》", vol. 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ages: 360 - 361 *
邢忠和: "高架冷却塔式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pages 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7792U (zh) 一种节水型循环冷却水系统
CN100516314C (zh)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和装置
CN109952003A (zh) 一种数据中心液冷系统
CN105115315B (zh) 一种节能闭式冷却塔
CN102519032A (zh) 排污水节能扩容器
CN201843651U (zh) 汽轮机内冷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07565816U (zh) 一种游艇用动力装置冷却系统
CN207910703U (zh) 一种具有双流向交互式镶嵌结构的温差发电装置
CN109628162A (zh) 热气体冷却系统超节能降耗的方法
CN102032798B (zh) 煅烧炉高温物料冷却及余热回收系统
CN104359223B (zh) 以汽轮机乏汽作为电站锅炉暖风器热介质的系统及方法
CN208124329U (zh) 一种火电厂除渣系统渣水零溢流系统
CN204880837U (zh) 热虹吸螺杆式制冷压缩系统
CN215924849U (zh) 一种用于干法熄焦双超发电自然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11199116U (zh) 一种干法熄焦双超发电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9214402U (zh) 一种空冷循环水系统
CN204162664U (zh) 煤气化循环水系统
CN103644002B (zh) 一种糖厂用汽轮机汽封的抽汽冷却系统
CN202054818U (zh) 啤酒生产工艺中的空压机软化水循环系统
CN206175050U (zh) 一种船用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2345933B (zh) 一种铝型材行业用的电泳水洗槽加热系统
CN206981727U (zh) 一种连铸机用二次冷却装置
CN203584481U (zh) 一种糖厂用汽轮机汽封的抽汽冷却系统
CN105090036A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二次回收装置
CN204313486U (zh) 以汽轮机乏汽作为电站锅炉暖风器热介质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