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4726B -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4726B
CN109624726B CN201811220445.5A CN201811220445A CN109624726B CN 109624726 B CN109624726 B CN 109624726B CN 201811220445 A CN201811220445 A CN 201811220445A CN 109624726 B CN109624726 B CN 109624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cklash
eliminating
driving for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4726A (zh
Inventor
黄琦
张高华
王建宁
江统高
青柳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04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4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4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4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4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4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3Torq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在车辆起步前的瞬间,向电机提供一个校正驱动力,使之产生一个不会让车辆移动的微小的驱动扭矩,使得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从而消除齿轮间隙,这样,车辆起步时就不会出现齿轮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及异响,因此能够减缓齿轮间隙恶化,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

Description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中,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由于电机的快速响应特性具有良好的起步加速性能,同时高响应性也意味着对传动系统的高要求,一旦传动系统某一环节出现间隙就会导致冲击,产生异响,导致汽车商品性下降。而齿轮箱作为整个传动系统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内,由于安装工艺或齿轮箱品质问题,齿轮之间有很大几率会产生间隙,而且由于冲击的影响,这个间隙会越来越大,导致异响进一步扩大,汽车商品性持续恶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从而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进一步,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进一步,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进一步,所述触发条件包括: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包括:
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进一步,所述判断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进一步,所述判断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进一步,所述判断处理单元设定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时,电机会接收到一个校正驱动力,此时,电机在该校正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驱动扭矩,该驱动扭矩能够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因此,在车辆起步前,齿轮之间能够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从而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从而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此外,由于该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因此即使齿轮之间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齿轮箱中齿轮也不会被该校正驱动力推动而进行转动,因此能够确保车辆不会出现出乎驾驶员意料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降低校正驱动力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降低校正驱动力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校正驱动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校正驱动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校正驱动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齿轮间隙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进行划分。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中,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由于电机的快速响应特性具有良好的起步加速性能,同时高响应性也意味着对传动系统的高要求,一旦传动系统某一环节出现间隙就会导致冲击,产生异响,导致汽车商品性下降。而齿轮箱作为整个传动系统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内,由于安装工艺或齿轮箱品质问题,齿轮之间有很大几率会产生间隙,而且由于冲击的影响,这个间隙会越来越大,导致异响进一步扩大,汽车商品性持续恶化。
面对由齿轮间隙导致的汽车商品性恶化问题,如不加以控制,会使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可度降低,而昂贵的维修成本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目前,针对上述情况,各厂家主要使用更高品质的齿轮箱和提供更多的售后服务,但这些都意味着高成本。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在车辆起步前的瞬间,向电机提供一个校正驱动力,使之产生一个不会让车辆移动的微小的驱动扭矩,使得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从而消除齿轮间隙,这样,车辆起步时就不会出现齿轮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及异响,因此能够减缓齿轮间隙恶化,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过程,即为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并且该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所以,当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时,电机会接收到一个校正驱动力,此时,电机在该校正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驱动扭矩,该驱动扭矩能够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因此,在车辆起步前,齿轮之间能够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从而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从而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此外,由于该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因此即使齿轮之间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齿轮箱中齿轮也不会被该校正驱动力推动而进行转动,因此能够确保车辆不会出现出乎驾驶员意料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给电机的校正驱动力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该校正驱动力可以为恒定的驱动力,也可以为随时间变化的驱动力。但不论该校正驱动力采用何种驱动力,只需该校正驱动力能够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并且不会推动齿轮箱中的齿轮进行转动即可。
例如,参照图5,图5是本实施例中校正驱动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在校正驱动力的这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为恒定的驱动力,参照图5中的时序点ST51,当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时,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间隙开始逐渐减小;当到达时序点ST52后,齿轮间隙为0,即实现了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又如,参照图6,图6是本实施例中校正驱动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在校正驱动力的这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为随时间变化的驱动力,具体地,该校正驱动力为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幅值的脉冲波式驱动力。参照图6中的时序点ST61,当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时,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电机的转速随着校正驱动力的脉冲幅值而进行变化,但电机的转速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值之内,而齿轮间隙则开始逐渐减小;当到达时序点ST62后,齿轮间隙为0,即实现了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再如,参照图7,图7是本实施例中校正驱动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与电机转速的时序关系图。在校正驱动力的这一实施方式中,校正驱动力为随时间变化的驱动力,并且电机的转速被限制设定于不会导致发生齿轮冲击的目标转速,在整个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过程中,对电机进行PI扭矩控制,输出幅值变化的校正驱动力,从而控制电机以目标转速转动齿轮,使得齿轮间隙逐渐减小;参照图7中的时序点ST72,此时的齿轮间隙为0,电机转速从目标转速变为0,即实现了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由于汽车内部本身就会设置有各种用于检测汽车的运行情况及运行参数的传感器,因此当车辆发生移动时,能够根据车辆的移动速度而对校正驱动力进行调整。由于道路环境的不同,汽车起步时可能会处于不同的道路场景,因此,由于车辆发生移动而逐渐降低校正驱动力的操作,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
例如,处于平路上的汽车准备起步,当校正驱动力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后,如果对电机扭矩控制的精度存在差异,并且该差异使得驱动扭矩不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此时,齿轮箱中的齿轮会被驱动而进行转动,从而导致车辆发生了移动,这种移动对于驾驶员来说属于不清楚的移动情况,因此会造成驾驶员恐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若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则根据车速的反馈而逐渐降低校正驱动力,直到车辆因为齿轮间的啮合力消失而停止。参照图1中的时序点ST12,当车辆因为齿轮间的相互作用而从静止状态转变成移动状态时,校正驱动力会被逐步降低,直到校正驱动力为0,此时,电机不转动,齿轮间的啮合力消失,车辆从移动状态转变成静止状态。由于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很短暂,并且车辆的移动幅度很小,因此不会造成驾驶员恐慌,从而不会造成车辆商品性的下降。
又如,处于坡度上的汽车准备起步,当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后,车辆由于其自身惯性沿着坡度进行移动,或者车辆由于校正驱动力使得齿轮间产生啮合力而进行移动,但由于处于坡度上的车辆会进行移动是正常的,因此这并不会引起驾驶员的恐慌,并且,由于车辆在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后才进行移动,因此并不会出现齿轮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及异响,所以不会影响车辆的商品性。参照图2,电机转速随着车辆的移动速度而增加,而由于不再需要校正驱动力的驱动作用,因此校正驱动力逐渐减小。
再如,处于坡度上的汽车准备起步,但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并没有接触,此时,参照图3中的时序点ST31,电机会先在校正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以使两个齿面趋于接触。当两个齿面仍然没有接触时,车辆即由于其自身惯性而沿着坡度进行了移动,此时,参照图3中的时序点ST32,校正驱动力开始逐渐减小,此时,电机的转动趋势逐渐减小,并且,电机的转速开始减小,此时,在两个齿轮中,第一齿轮中的轮齿原本趋于与第二齿轮中的前一个轮齿接触,变成了第一齿轮中的轮齿与第二齿轮中的后一个轮齿相接触。由于车辆移动时会反过来带动电机进行转动,因此不再需要校正驱动力的驱动作用,所以逐渐减小校正驱动力,直到校正驱动力为0。
进一步地,参照图4,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由于汽车内部本身就会设置有各种用于检测汽车内部各种部件的运行情况及运行参数的传感器,因此当电机工作时,能够根据电机转速而对校正驱动力进行调整。
由于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碰撞时会产生冲击异响,而这个冲击异响的大小则与齿轮碰撞时的速度有关,即冲击异响的大小与电机转速有关。电机转速越大,齿轮碰撞时的速度越大,因此产生的冲击异响越大,为了减缓齿轮相接触时的速度,为了减小齿轮紧密咬合时产生的冲击异响,需要对电机的转速进行限定控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转速限制值,当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时,逐渐降低校正驱动力,从而降低电机转速,使得电机转速不会超过转速限制值,从而能够缓冲齿轮之间的冲击力度,降低齿轮之间的冲击异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其中,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终止条件,该终止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踩下油门或者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实施持续500ms。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满足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终止条件,则停止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回路处于闭合状态时,即车辆完成了点火启动操作;另外,驱动档位包括D档位和R档位,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即汽车档位处于D档位或R档位;此外,刹车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即松开了刹车,而刹车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即车辆处于刹车状态。由于本实施例设定了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和终止条件,因此齿轮间隙消除操作能够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从而保证了在车辆起步时能够准确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从而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判断实施,还可以设置齿轮间隙消除标志位,例如,参照图1中的时序点ST11,齿轮间隙消除标志位从低电平逻辑变为高电平逻辑,并且高压回路处于闭合状态、汽车档位处于D档位或R档位、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刹车开关处于关闭,则开始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参照图1中的时序点ST13,齿轮间隙消除标志位从高电平逻辑变为低电平逻辑,并且驾驶员踩下了油门或者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实施已经持续了500ms,则停止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参照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包括但不限于:
判断处理单元100,用于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处理单元100包括:第一校正单元120,用于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处理单元100包括:
第二校正单元140,用于在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其中,判断处理单元100设定的触发条件,包括: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处理单元100包括:
停止判断单元160,用于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满足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终止条件,停止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其中,停止判断单元160设定的终止条件,包括:踩下油门或者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实施持续500ms。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益效果:当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时,电机会接收到一个校正驱动力,此时,电机在该校正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驱动扭矩,该驱动扭矩能够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因此,在车辆起步前,齿轮之间能够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从而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从而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此外,由于该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因此即使齿轮之间一直处于紧密咬合的状态,齿轮箱中齿轮也不会被该校正驱动力推动而进行转动,因此能够确保车辆不会出现出乎驾驶员意料的移动。
参照图9,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20,图9中以一个控制处理器210为例。
控制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2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8中所示的判断处理单元100。控制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2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20可选包括相对于控制处理器2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消除齿轮间隙的系统。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处理器210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另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例如,被图9中的一个控制处理器210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21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此外,参照图1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300包括处理器310,该处理器310可执行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即,该新能源汽车300具有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新能源汽车300能够消除齿轮间隙,降低齿轮冲击异响,减缓齿轮间隙恶化,从而提高部品的耐久性及车辆的商品性。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终止条件,若满足,停止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所述终止条件包括踩下油门或者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实施持续500ms。
4.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满足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的触发条件,若满足,向电机提供校正驱动力从而产生用于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相接触的驱动扭矩,所述驱动扭矩小于齿轮箱中齿轮转动时所需的最小扭矩;否则,不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
所述判断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在执行齿轮间隙消除操作时,若检测到车辆发生移动,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扭矩使存在间隙的两个齿面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若电机转速达到转速限制值,逐渐降低所述校正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处理单元设定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高压回路闭合、汽车档位处于驱动档位、车辆静止和刹车开关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处理单元还设定有终止条件,包括:踩下油门或者齿轮间隙消除操作实施持续500ms。
7.一种消除齿轮间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9.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
CN201811220445.5A 2018-10-18 2018-10-18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109624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445.5A CN109624726B (zh) 2018-10-18 2018-10-18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445.5A CN109624726B (zh) 2018-10-18 2018-10-18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4726A CN109624726A (zh) 2019-04-16
CN109624726B true CN109624726B (zh) 2021-04-06

Family

ID=6606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445.5A Active CN109624726B (zh) 2018-10-18 2018-10-18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4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674B (zh) * 2020-03-27 2022-02-01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预咬合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08513B (zh) * 2020-10-20 2022-08-12 睿驰电装(大连)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消除传动系间隙产生的噪音方法和装置
CN115320570B (zh) * 2022-08-08 2023-09-2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出p档控制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3944A (zh) * 2016-05-16 2017-12-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在驾驶员踩下踏板/松开踏板期间控制传动系间隙的方法
CN107499305A (zh) * 2016-06-13 2017-12-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齿隙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1381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中车轮扭矩反向期间的发动机和马达控制
CN108583365A (zh) * 2018-03-12 2018-09-28 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齿面换向防抖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3203B2 (en) * 2004-09-01 2007-05-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detecting torque disturbances in a hybri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3944A (zh) * 2016-05-16 2017-12-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在驾驶员踩下踏板/松开踏板期间控制传动系间隙的方法
CN107499305A (zh) * 2016-06-13 2017-12-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齿隙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1381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中车轮扭矩反向期间的发动机和马达控制
CN108583365A (zh) * 2018-03-12 2018-09-28 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齿面换向防抖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4726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4726B (zh) 消除齿轮间隙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US20230050845A1 (en) Pa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50321675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ep torque of vehicle
US9682691B2 (en) Initiating preparations for engine autostop prior to vehicle stop
CN107599889B (zh) 一种倒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JP6040961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20190118812A1 (en) Vehicle
US11351976B2 (en) Motor torque control method for motor-driven vehicle
US11390266B2 (en) Motor torque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motor torque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hybri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RU2704774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JP2018119525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CN111634281A (zh) 车辆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EP4116162A1 (en) Torqu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
CN106585632A (zh) 优化用于驾驶操作的自动发动机启/停机构
CN114670802A (zh) 混合动力汽车需求扭矩监控方法及装置
US108764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rrecting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of vehicle
CN104583582A (zh) 车辆的控制设备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JP3449319B2 (ja) 電動駐車ブレーキ装置
EP4063982A1 (en) Park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vehicle control unit, and new-energy vehicle
KR100999259B1 (ko) Isg를 구비한 엔진의 시동 제어방법
US9932037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otive smart cruise control system
CN104908737A (zh) 使用发动机启动预测停止混合发动机
KR20200057944A (ko) 전동식 파워 스티어링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145673B (zh) 一种单稳态电子换档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JP5907021B2 (ja) 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road in Whampo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 510700

Applicant after: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Co.,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ON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uangpu District guangbe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No. 1

Applicant before: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HON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