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5388A -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5388A
CN109615388A CN201811444917.5A CN201811444917A CN109615388A CN 109615388 A CN109615388 A CN 109615388A CN 201811444917 A CN201811444917 A CN 201811444917A CN 109615388 A CN109615388 A CN 109615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confi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block chai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49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英昊
卢地
江泽武
任勇
宋凡
宋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hi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hi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hi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hi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449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5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5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5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6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involving fraud or risk level assessment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包括: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所述物品对应的所述通证。使得实物资产的流动转换为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的转移。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资产所被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其流动性。现实中实物资产,例如艺术品、古董、限量纪念品、房产等往往因为其高昂的鉴真成本、复杂的交易流程使得其流动性大打折扣。当前流行的做法是将实物资产做一份映射,拿艺术品举例,人们将艺术品实物托管于第三方,并产生一个中心化存储的所有权凭证。而所有权凭证的易主即代表艺术品所有权的转移。然而,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缺陷:用户完全依赖于中心化的第三方平台,如果第三方平台出现宕机、作弊等行为,用户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与对抗。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包括: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包括:第一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确认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通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一存储器,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为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以及第二存储器,与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为第二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节点基于物品生成与物品存在映射关系的区块链通证,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该通证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资产的交换,使得实物资产的流动转换为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的转移。并且,节点确定实物资产的标识信息和映射关系,使得该实物资产与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具有唯一的标识和安全保障,规避了该通证完成流通之后,通证的拥有者向节点兑换到的实物资产被假冒或者流失的风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标识信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2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2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3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3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或移动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或移动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图2是根据本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210、第二终端设备220以及节点300。其中节点300上运行有一条区块链,并且节点300具有对实物资产进行鉴真、存储的资质。在第一终端设备210的用户110具有将实物资产(例如:和田玉)转换成数字资产,以此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的需求时,用户110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请求节点300将和田玉兑换成能够代表和田玉的区块链通证的兑换请求。然后用户110可以将该和田玉托管于节点300,并基于该区块链通证在区块链上进行资产的交换。需要说明的是,系统中的第一终端设备210、第二终端设备220以及节点300均可适用上面所述的硬件结构。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该方法由图2中所示的节点300实现。图3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2: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
S304: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S306: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具体地,参考图2所示,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在用户(例如:用户110)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的请求将实物资产(例如:和田玉)转换成区块链的通证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节点300确定与物品(和田玉)相关的标识信息。例如,该标识信息可以为一份数字指纹。在节点300采集并完善与和田玉相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与和田玉相关的数字指纹。其中节点300采集并完善和田玉的信息的操作可以为:节点300的管理者(即管理者130)可以与用户110约定在线下见面,由双方共同完善和田玉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节点300可以确定一份能够唯一的标识、鉴真和田玉的数据资料。当用户110使用该通证与其他用户(例如:用户A)进行交易的情况下,通证的拥有者变成了用户A,代表着用户A拥有了和田玉。那么,在用户A想要将通证换成和田玉的情况下,用户A可以通过该数字指纹判定即将要拥有的和田玉是否是用户110托管于节点300的和田玉。
进一步地,节点300确定物品(和田玉)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关系类似于一份法律文件,其作用是标明了该和田玉和即将要生成的通证之间存在一一映射的关系,即通证的拥有者可以凭借该通证与节点300兑换和田玉。然后,节点300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和田玉)对应的通证。该通证的作用是保证了实物资产(例如,和田玉)可以转换成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中进行安全的流通。例如,在节点300确定了和田玉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的情况下,该和田玉的用户110可以将和田玉托管于节点300。然后用户100可以通过通证在区块链中进行交易,通证的转移意味着和田玉的转移。同时,节点300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保障了通证在转移过程中具有安全保障。
通过这种方式,节点300基于物品生成与物品存在映射关系的区块链通证,使得用户110可以使用该通证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资产的交换,使得实物资产的流动转换为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的转移。并且,节点300确定实物资产的标识信息和映射关系,使得该实物资产与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具有唯一的标识和安全保障,规避了该通证完成流通之后,通证的拥有者向节点300兑换到的实物资产被假冒或者流失的风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确定标识信息的操作,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将请求确认第一物品信息的第一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第一物品信息已经确认;以及根据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一物品信息,确定标识信息。
具体地,在节点300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的操作中,节点300首先接收节点300的管理者130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例如,节点300的管理者130通过在线下约见物品的拥有者(例如用户110),在约见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对物品的第一物品信息进行采集。例如:该物品可以为和田玉,该第一物品信息可以包括鉴真报告、和田玉的名称、年份以及价值等信息。然后管理者130将采集到的第一物品信息输入节点300。此时,节点300接收管理者130输入的第一物品信息。然后节点300将请求确认第一物品信息的第一确认请求发送至用户110的第一终端设备210。在用户110确认了该第一物品信息正确的情况下,节点300接收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然后节点300根据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一物品信息,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节点300确定数字指纹的目的在于建立实物资产的区块链映射。即凭借数字指纹文件,鉴别人能够判断一份实物资产是否为和田玉。其中,数字指纹文件的内容可以为,例如但不限于:名称、文字性描述、物理参数、鉴定证书、音频、视频等。图4为以一块和田玉为例的数字指纹文件,其中包括了上述描述的部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节点300可以根据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一物品信息确定标识信息,从而确保了第一物品信息的准确性,进而能够为实物资产确定唯一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确定映射关系的操作,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根据第一物品信息生成与物品相关的协议信息,其中协议信息指示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请求确认协议信息的第二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二确认信息指示协议信息已经确认;以及根据第二确认信息和协议信息,确定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节点300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操作中,节点300首先接收节点300的管理者130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例如,节点300的管理者130通过在线下约见物品的拥有者(例如用户110),在约见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对物品的第一物品信息进行采集。例如:该物品可以为和田玉,该第一物品信息可以包括鉴真报告、和田玉的名称、年份以及价值等信息。然后,节点300根据第一物品信息生成与物品相关的协议信息,其中协议信息指示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协议信息可以为一份法律协议。其中,该协议信息证明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存在映射关系,即物品与通证之间存在一一承兑关系,确保了实物资产映射为区块链通证的方式具有法律的保障。
进一步地,节点300确认协议信息的目的在于:基于物品生成的区块链生成的通证具有和实物资产所有权等价的被法律承认的关系。其中该协议信息的内容包括:
1)指明节点300的主体身份,并指明协议参与双方为节点300与通证的所有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区块链的交互方式,所有者是不确定的。
2)指明通证所应有的架构以及内容,此协议信息作用的对象为具有唯一标识的实物资产。
3)指明通证指向的实物资产具有受此协议信息保障的承兑关系。即任何通证的所有者,可以凭此通证向节点300兑换实物资产。兑换操作完成后,通证的所有者转移为节点300。
通过这种方式,节点300可以确定物品与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与实物资产映射的通证在区块链中的转移等同于实物资产的转移。
可选地,还包括,在确定标识信息之前,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输出第二物品信息;响应于输入的预约指令,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的预约请求。
具体地,在节点300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之前,节点300先接收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其中该第二物品信息是用户110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向节点300发送的。第二物品信息是用户110的实物资产(例如,和田玉)的信息。然后,节点300输出第二物品信息。此时,节点300的管理者130可以查阅到该第二物品信息,进而基于该第二物品信息判定物品是否属于本领域经营范围。在管理者130判定该物品属于经营范围时,管理者130向节点300输入预约请求,即预约线下与物品的拥有者即用户110见面,进一步地完善物品的信息,从而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物品与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节点300响应于管理者130输入的预约指令,向第一用户110的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该预约请求。通过这种方式,节点300可以获取与物品相关的更详尽的信息,进而使得实物资产的信息更加准确。
可选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物品相关的图片、数据编码以及影音信息,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对标识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哈希值;以及将哈希值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具体地,节点300可以对标识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哈希值,并将该哈希值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保障了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不被篡改,还节省了区块链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相关的智能合约;将智能合约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签名后的智能合约;以及存储签名后的智能合约。
具体地,节点300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相关的智能合约。然后节点300将智能合约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其中该第二终端设备220为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第二终端设备220的用户120具有对该智能合约进行签名的资质。然后节点300接收第二终端设备220发送的用户120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并存储该签名后的智能合约。
进一步地,由于智能合约是公开的,其他人可以根据智能合约中的内容发布另一通证来冒充节点300生成的通证。因此,节点300在创建智能合约的时刻指定一段可以被验证的独一无二的数据,并记在智能合约中。然后对于有意愿对智能合约进行签名的第三方机构(例如第二终端设备220),节点300额外在智能合约中维护一段地址到签名的映射数据域。此时,第二终端设备220的用户120可以对该独一无二的数据进行签名,生成签名信息并将该签名信息存储到智能节约中。对于第二终端设备220的要求是其需要以其自定义的方式将其签名地址公示。当任何人想要验证智能合约中第二终端设备220的用户120的签名具有有效性时,他只需要验证智能合约中相应的签名信息确实是由用户120本身生成的。
可选地,存储签名后的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将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例如:节点300将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智能合约不被他人篡改,进而保障了与实物资产映射的通证在区块链中的转移等同于实物资产的转移。
可选地,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选用以太坊作为实现平台生成智能合约。具例如:节点300选用以太坊作为实现平台生成智能合约,并且每一个实物资产对应一个智能合约。
进一步地,针对以太坊平台的特性,节点300对于标识信息以及指示映射关系的协议信息有如下的考量:
(1)以太坊中存储数据需要占用公共空间,对于标识信息以及协议信息而言,需要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大,成本很高。我们以标识信息为例叙述操作流程,协议信息与之几乎完全一致。我们采用如下方式对标识信息进行处理:
1)将标识信息转化为一份pdf文件,方便浏览。对于其中包括的视频、音频等存储相应的二进制数据段,以备后期恢复。
2)指定一个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可以从此统一资源定位符获取到标识信息。
3)指定一种哈希算法h,例如SHA-256算法,用于将标识信息的内容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哈希值v。
4)将统一资源定位符、哈希算法以及哈希值,即(url,h,v)存储于智能合约中。
如此一来,用户想要获取文件内容只需要通过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拿到标识信息,然后以哈希算法h对其进行哈希运算并得到哈希值v',通过判断计算所得哈希值v'与哈希值v是否相同,来判断标识信息是否真实有效。需要补充的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是中心化维护的,为防止遗失,任何人都可以离线备份。
(2)对于智能合约的签名机制,节点300需要一段签名的数据。以太坊天然的提供了一段唯一并不可控的数据,即智能合约地址。本质上智能合约地是一个哈希值,也是一段数据。因此第三方机构(例如第二终端设备220的用户120)可以直接智能合约进行签名。在实现的层面上,我们采用异步的方式:
1)节点300生成智能合约。
2)第三方机构在有意愿对智能合约进行签名的时,可以直接对智能合约地址进行签名,并调用智能合约接口将签名信息存储到智能合约中。即第三方机构实现了对智能合约进行签名的整个过程。
可选地,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根据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域;根据映射关系,生成第二数据域;以及根据第一数据域和第二数据域,生成智能合约。具体地,节点300根据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域。然后节点300再根据映射信息,生成第二数据。然后节点300根据第一数据域以及第二数据域,生成智能合约。此时,节点300生成的智能合约具有唯一能够标识实物资产的标识信息数据域、具有用于存储承兑权益协议信息的数据域、具有增强智能合约可信度的第三方签名机制以及具有标识当前合约所有者以及相应的所有者转移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节点300生成的智能合约更具有可信度,具有了完整的架构及内容。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该方法由图2中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210实现。图5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2: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
S504: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
S506: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
S508: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210接收用户110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响应于用户110输入的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用户110已经对该标识信息进行确认,第二确认信息指示用户110已经对该映射关系进行确认。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将该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300。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接收节点300发送的通证。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第一终端设备210可以基于物品向节点300兑换区块链通证,达到了用户110可以基于该通证在区块链中进行资产的流通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确认请求,其中第一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标识信息;以及显示第一确认请求。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210在接收用户110输入的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节点300发送的第一确认请求。其中该第一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用户110确认该标识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显示接收到的第一确认请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用户110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显示的第一确认请求得知判断节点300确认的标识信息是否准确,进而提高了节点300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准确率。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二确认请求,其中第二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映射关系;以及显示第二确认请求。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210在接收用户110输入的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节点300发送的第二确认请求。其中第二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用户110确认该映射关系。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显示接收到的第二确认请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用户110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显示的第二确认请求得知节点300确认的映射关系是否准确,进而提高了节点300存储的标映射关系的准确率。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将第二物品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预约请求,并输出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210在接收用户110输入的确认指令之前,接收用户110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将该第二物品信息发送至节点300。在节点300对接收到的第二物品信息进行了初步的判定,并判定合格之后,第一终端设备210接收节点300发送的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例如:节点300在判定物品属于经营范围之内的情况下,节点300向第一终端设备210发送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可以为:节点300的管理者130想要预约第一终端设备210的用户110在线下见面,对物品的信息进一步的采集与完善。然后,第一终端设备210显示该预约请求。此时,用户110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210浏览到该预约请求,进而在线下与管理者130见面。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地完善了物品的信息,有效地促进了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进程。
此外,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104。存储介质104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装置600,该装置6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6所示,该装置6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10,用于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第二确定模块620,用于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生成模块630,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610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将请求确认第一物品信息的第一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第一物品信息已经确认;以及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一物品信息,确定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620包括: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物品信息生成与物品相关的协议信息,其中协议信息指示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将请求确认协议信息的第二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第四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二确认信息指示协议信息已经确认;以及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确认信息和协议信息,确定映射关系。
可选地,还包括,在确定标识信息之前,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输出第二物品信息;响应于输入的预约指令,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的预约请求。
可选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物品相关的图片、数据编码以及影音信息,并且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对标识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哈希值;以及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哈希值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相关的智能合约;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智能合约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签名后的智能合约;以及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签名后的智能合约。
可选地,第二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子模块,用于将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可选地,第二存储模块包括:选用子模块,用于选用以太坊作为实现平台生成智能合约。
可选地,第二存储模块包括: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域;第三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生成第二数据域;以及第四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域和第二数据域,生成智能合约。
此外,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700,该装置7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7所示,该装置700包括:第一指令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指令接收模块720,用于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确认信息发送模块730,用于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通证接收模块740,用于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确认请求,其中第一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标识信息;以及显示第一确认请求。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二确认请求,其中第二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映射关系;以及显示第二确认请求。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将第二物品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预约请求,并输出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使得节点基于物品生成与物品存在映射关系的区块链通证,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该通证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资产的交换,使得实物资产的流动转换为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的转移。并且,节点确定实物资产的标识信息和映射关系,使得该实物资产与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具有唯一的标识和安全保障,规避了该通证完成流通之后,通证的拥有者向节点兑换到的实物资产被假冒或者流失的风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3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装置800,该装置8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8所示,该装置800包括:第一处理器810;以及第一存储器820,与第一处理器810连接,用于为第一处理器810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确定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对应的通证。
可选地,确定标识信息的操作,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将请求确认第一物品信息的第一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第一物品信息已经确认;以及根据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一物品信息,确定标识信息。
可选地,确定映射关系的操作,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根据第一物品信息生成与物品相关的协议信息,其中协议信息指示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请求确认协议信息的第二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二确认信息指示协议信息已经确认;以及根据第二确认信息和协议信息,确定映射关系。
可选地,第一存储器还用于为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在确定标识信息之前,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输出第二物品信息;响应于输入的预约指令,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的预约请求。
可选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物品相关的图片、数据编码以及影音信息,并且第一存储器还用于为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对标识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哈希值;以及将哈希值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可选地,第一存储器还用于为第一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物品相关的智能合约;将智能合约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签名后的智能合约;以及存储签名后的智能合约。
可选地,存储签名后的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将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存储于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可选地,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选用以太坊作为实现平台生成智能合约。
可选地,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根据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域;根据映射关系,生成第二数据域;以及根据第一数据域和第二数据域,生成智能合约。
此外,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装置900,该装置9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第二处理器910;以及第二存储器920,与第二处理器910连接,用于为第二处理器910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响应于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映射关系已经确认;将第一确认信息以及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通证。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确认请求,其中第一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标识信息;以及显示第一确认请求。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二确认请求,其中第二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映射关系;以及显示第二确认请求。
可选地,接收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接收输入的与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将第二物品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接收节点发送的预约请求,并输出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处理器运行存储器内的程序,执行实施例1的方法,通过节点基于物品生成与物品存在映射关系的区块链通证,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该通证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资产的交换,使得实物资产的流动转换为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的转移。并且,节点确定实物资产的标识信息和映射关系,使得该实物资产与区块链网络中承兑权益(即通证)具有唯一的标识和安全保障,规避了该通证完成流通之后,通证的拥有者向节点兑换到的实物资产被假冒或者流失的风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实中的流动资产安全性差以及流动性欠佳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基于物品生成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
确定所述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标识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生成与所述物品对应的所述通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的操作,包括:
接收输入的与所述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
将请求确认所述第一物品信息的第一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物品信息已经确认;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物品信息,确定所述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映射关系的操作,包括:
接收输入的与所述物品相关的第一物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物品信息生成与所述物品相关的协议信息,其中所述协议信息指示所述物品与所述区块链的所述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
将请求确认所述协议信息的第二确认请求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所述协议信息已经确认;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和所述协议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定所述标识信息之前,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
输出所述第二物品信息;
响应于输入的预约指令,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映射关系的预约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所述物品相关的图片、数据编码以及影音信息,并且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标识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哈希值;以及
将所述哈希值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映射关系,生成与所述物品相关的智能合约;
将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签名后的所述智能合约;以及
存储签名后的所述智能合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签名后的所述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
将签名后的所述智能合约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的预定区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选用以太坊作为实现平台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智能合约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数据域;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生成第二数据域;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域和所述第二数据域,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10.一种基于物品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确认指令,其中所述确认指令用于确认与物品相关的标识信息以及确认所述物品与区块链的通证之间的映射关系;
响应于所述确认指令,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信息指示所述标识信息已经确认,并且所述第二确认信息指示所述映射关系已经确认;
将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发送至节点;以及
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所述通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第一确认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所述标识信息;以及
显示所述第一确认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第二确认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确认所述映射关系;以及
显示所述第二确认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确认指令的操作之前,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与所述物品相关的第二物品信息;
将所述第二物品信息发送至所述节点;以及
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预约请求,并输出所述预约请求,其中所述预约请求用于确定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映射关系。
CN201811444917.5A 2018-11-29 2018-11-29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615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4917.5A CN109615388A (zh) 2018-11-29 2018-11-29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4917.5A CN109615388A (zh) 2018-11-29 2018-11-29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5388A true CN109615388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0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4917.5A Pending CN109615388A (zh) 2018-11-29 2018-11-29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53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0514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深圳市珍久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管理的智能仓库的资产数字化及装置
CN11336207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上海部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的虚拟资产处置方法
CN11609104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中科商用(临沂)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区块链的支付方法、装置及云平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8617A1 (en) * 2016-08-12 2018-07-12 Sylvio Herve Drou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token exchange and delivery
CN108885746A (zh) * 2016-03-24 2018-11-23 区块链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在区块链上记录多个交易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746A (zh) * 2016-03-24 2018-11-23 区块链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在区块链上记录多个交易的方法和系统
US20180198617A1 (en) * 2016-08-12 2018-07-12 Sylvio Herve Drou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token exchange and deliver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哈希未来: "实物资产是如何"上链"的呢", 《HTTPS://WWW.JIANSHU.COM/P/EB895BC2FF3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0514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深圳市珍久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管理的智能仓库的资产数字化及装置
CN11336207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上海部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的虚拟资产处置方法
CN11609104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中科商用(临沂)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区块链的支付方法、装置及云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5388A (zh) 基于物品生成及兑换区块链通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254462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远程协助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3842977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1911040B (zh) 联盟访问
WO2016082718A1 (zh) 一种信息接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73889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873573A (zh) 对应物联网标记的信息发布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009719A (zh) 一种基于托管平台的用户评价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EP3876094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target contract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40089466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to a user
CN107103515A (zh)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点餐的饭友关系识别方法
US10805387B2 (en) Multiple-network-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multiple network communities
CN110909259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3163A (zh) 一种智能讲台解锁方法与装置
Kleedorfer et al. The case for the web of needs
CN110473108B (zh) 基于区块链的合约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3905294A (zh) 对添加即时通信群成员的控制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
TW202006569A (zh) 基於數位貨幣的計票方法及區塊鏈計票系統
CN108830581A (zh) 防伪支付方法、用户终端、服务装置和售卖终端
CN108846662A (zh) 无线支付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7465585A (zh) 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997769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房屋产权信息存储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377366A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4224A (zh) 一种物品对象的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485478A (zh) 利用资源换置目标物的换置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