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4364A - 一种cpu板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cpu板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4364A
CN109614364A CN201811250676.0A CN201811250676A CN109614364A CN 109614364 A CN109614364 A CN 109614364A CN 201811250676 A CN201811250676 A CN 201811250676A CN 109614364 A CN109614364 A CN 109614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ip
connection
resistanc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06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4364B (zh
Inventor
于灵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POU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PO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POU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PO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06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4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4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4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4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4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76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 G06F15/78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comprising a singl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G06F15/7803System on board, i.e. computer system on one or more PCB, e.g. motherboards, daughterboards or bla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pu板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207IGT6,其连接一显示驱动电路,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4,其第十六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一引脚,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二引脚,引脚插件J2的第三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和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之间连接稳压二极管D4,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6接地。其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摒弃老版本的模拟信号通信,使干扰问题发生大大降低,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数字化拓展,增加了cpu板与电脑实时通信功能,在电脑端可以实时查看当前设备运行模式,剂量,视野。

Description

一种cpu板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cpu板电路。
背景技术
中央处理器(CPU,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Processor),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pu板电路,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pu板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207IGT6,其连接一显示驱动电路,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4,其第十六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一引脚,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二引脚,引脚插件J2的第三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和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之间连接稳压二极管D4,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6接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5接地,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6,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七引脚和第十八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3,芯片U4第二十引脚和第十九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0,芯片U4第二十引脚连接电容C31,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3、电容C36、电容C37均为0.1μF。
增加了增强器视野控制功能,可以切换三视野;增强器视野的选择是通过面板上的视野按键来给芯片一个信号,通过芯片的转换来控制增强器的输入电压,从而控制增强器的视野转换。
还包括升降电机驱动电路,其通过两个继电器的双重联控来控制升降电机的升降;
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1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1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5的输入端,二极管D35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2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2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6的输入端,二极管D36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MOSFET Q1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Q35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上升接口J24的第一引脚,MOSFET Q14的漏极连接二极管Q36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下降接口J25的第一引脚。MOSFET Q13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5,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1,二极管U6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1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七引脚,MOSFETQ14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8,电阻R208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2,二极管U6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2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六引脚。
还包括:手闸开关XC1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XC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3,电阻R16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1,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八引脚,光敏三极管U42的发射极接地,XC1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65,电阻R16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4,电阻R164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七引脚。遥控曝光J16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6,电阻R16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5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六引脚,光敏三极管U45的发射极接地。脚闸J17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且其第二引脚接地。急停开关J18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9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8,电阻R168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6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五引脚,光敏三极管U46的发射极接地。临时开关J19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4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2,电阻R172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8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四引脚,光敏三极管U48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1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0,电阻R170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7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三引脚,光敏三极管U47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5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3,电阻R173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9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二引脚,光敏三极管U49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7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6,电阻R17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50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一引脚,光敏三极管50的发射极接地。
还包括限束器控制电路,可以控制虹膜限束器。
限束器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52,其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4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芯片U54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连接且接地,芯片U54的第三引脚连接芯片U53的第二引脚,芯片U53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3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78的一端,电容C78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2和电阻R183连接5V电压,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3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7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9的一端,电阻R17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5的一端,电容C7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1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75的两端,芯片U51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1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84的一端,电阻R18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芯片U54的第六引脚连接芯片U56的第二引脚,芯片U56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6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0的一端,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8和电阻R189连接5V电压,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6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5的一端,电阻R185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6的一端,电阻R18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1的一端,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7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1的两端,芯片U55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5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97的一端,电阻R19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芯片U54的第八引脚连接芯片U59的第二引脚,芯片U59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9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5的一端,电容C8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201和电阻R202连接5V电压,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9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8的一端,电阻R19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9的一端,电阻R19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6的一端,电容C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9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6的两端,芯片U58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8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203的一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
还包括阳极电机的驱动电路,在一定时间内使阳极电机处于标准转速区间,为下一次曝光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的射线辐射,同时也增加了图像响应速度。
所述阳极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34,其第十八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A的输出端,触发器U31A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A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A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三引脚。芯片U34第十七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2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2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2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9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4第十六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5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5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5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3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C的输出端,触发器U31C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C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C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引脚;芯片U34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6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6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6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D的输出端,触发器U31D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D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D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四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8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8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8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0的漏极,MOSFET Q10的源极接地,MOSFET Q10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2的输入端,MOSFET Q1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1,二极管D3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0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5的输入端;
芯片U34第十三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9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1的漏极,MOSFET Q11的源极接地,MOSFET Q1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3的输入端,MOSFET Q1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4,二极管D3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3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1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6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二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4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4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4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5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2的漏极,MOSFET Q12的源极接地,MOSFET Q1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4的输入端,MOSFET 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7,二极管D3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6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2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7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二引脚。
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69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6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6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一引脚,电容C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1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0,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三极管Q15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1,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芯片U3的第二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70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7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7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一引脚,电容C1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7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7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7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2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3,芯片U37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三极管Q16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3,三极管Q16的基极连接芯片U37的第二引脚。
更改了接口位置,保证了电源分离,不会出现插错而导致的电路板芯片损坏,每一个接口都有其定义。
本发明的优点是:其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摒弃老版本的模拟信号通信,使干扰问题发生大大降低,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数字化拓展,增加了cpu板与电脑实时通信功能,在电脑端可以实时查看当前设备运行模式,剂量,视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至图9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207IGT6,cpu板电路更改了接口位置,保证了电源分离,不会出现插错而导致的电路板芯片损坏,每一个接口都有其特殊定义,作用如下:
cpu板电路将显示驱动电路进行了剥离,减少了高频驱动在刷新屏幕时产生的干扰。同时也减少了屏幕在显示时候产生的条纹现象。
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4,其第十六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一引脚,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二引脚,引脚插件J2的第三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和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之间连接稳压二极管D4,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6接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5接地,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6,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七引脚和第十八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3,芯片U4第二十引脚和第十九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0,芯片U4第二十引脚连接电容C31,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3、电容C36、电容C37均为0.1μF。
cpu板电路增加了增强器视野控制功能,可以切换三视野。
增强器视野的选择是通过面板上的视野按键来给芯片一个信号,通过芯片的转换来控制增强器的输入电压,从而控制增强器的视野转换。
cpu板电路对通信接口进行了浪涌保护,防止设备在脉冲产生时候对电路板通信器件产生影像。
cpu板电路整合了增强器供电,和设备升降电机的驱动部分,减少了布线复杂心便于测量控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锁定设备升降功能保证安全性。
升降电机部分是通过两个继电器的双重联控来控制升降电机的升降,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1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1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5的输入端,二极管D35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2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2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6的输入端,二极管D36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MOSFETQ1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Q35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上升接口J24的第一引脚,MOSFET Q14的漏极连接二极管Q36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下降接口J25的第一引脚。MOSFET Q13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5,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1,二极管U6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1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七引脚,MOSFET Q14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8,电阻R208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2,二极管U6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2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六引脚。
cpu板电路,取消原设备的处理盒,通过数字信号将设备剂量控制传输到cpu板,由cpu板直接进行控制,增加了图像的反应速度,使图像效果更好。
cpu板电路将原来手闸,脚闸,遥控曝光等集成线路分开接口,增加稳定性。降低制作难度,同时可以保证每个功能之间互相不影响。
cpu板电路增加了信号急停开关,信号急停开关是为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关闭整台设备的所有功能。
手闸开关XC1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XC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3,电阻R16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1,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八引脚,光敏三极管U42的发射极接地,XC1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65,电阻R16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4,电阻R164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七引脚。遥控曝光J16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6,电阻R16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5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六引脚,光敏三极管U45的发射极接地。脚闸J17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且其第二引脚接地。急停开关J18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9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8,电阻R168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6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五引脚,光敏三极管U46的发射极接地。临时开关J19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4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2,电阻R172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8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四引脚,光敏三极管U48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1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0,电阻R170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7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三引脚,光敏三极管U47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5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3,电阻R173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9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二引脚,光敏三极管U49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7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6,电阻R17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50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一引脚,光敏三极管50的发射极接地。
cpu板电路增加了限束器控制部分,可以控制虹膜限束器。
还包括芯片U52,其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4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芯片U54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连接且接地,芯片U54的第三引脚连接芯片U53的第二引脚,芯片U53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3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78的一端,电容C78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2和电阻R183连接5V电压,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3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7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9的一端,电阻R17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5的一端,电容C7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1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75的两端,芯片U51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1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84的一端,电阻R18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芯片U54的第六引脚连接芯片U56的第二引脚,芯片U56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6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0的一端,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8和电阻R189连接5V电压,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6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5的一端,电阻R185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6的一端,电阻R18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1的一端,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7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1的两端,芯片U55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5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97的一端,电阻R19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芯片U54的第八引脚连接芯片U59的第二引脚,芯片U59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9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5的一端,电容C8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201和电阻R202连接5V电压,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9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8的一端,电阻R19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9的一端,电阻R19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6的一端,电容C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9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6的两端,芯片U58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8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203的一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
cpu板电路可以不需要更改程序直接在板上实现不同功率的切换。增加了通用性,cpu板电路更改了射线驱动信号,使射线量更加均匀,cpu板电路更改了阳极电机的驱动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使阳极电机处于标准转速区间,为下一次曝光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的射线辐射,同时也增加了图像响应速度。
还包括芯片U52,其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和第十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4的第十引脚、第八引脚、第五引脚、第四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一引脚,
还包括芯片U34,其第十八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A的输出端,触发器U31A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A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A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三引脚。芯片U34第十七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2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2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2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9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4第十六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5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5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5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3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C的输出端,触发器U31C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C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C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引脚;芯片U34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6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6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6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D的输出端,触发器U31D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D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D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四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8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8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8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0的漏极,MOSFET Q10的源极接地,MOSFET Q10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2的输入端,MOSFET Q1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1,二极管D3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0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5的输入端。
芯片U34第十三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9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1的漏极,MOSFET Q11的源极接地,MOSFET Q1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3的输入端,MOSFET Q1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4,二极管D3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3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1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6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二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4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4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4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5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2的漏极,MOSFET Q12的源极接地,MOSFET Q1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4的输入端,MOSFET 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7,二极管D3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6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2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7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二引脚。
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69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6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6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一引脚,电容C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1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0,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三极管Q15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1,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芯片U3的第二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70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7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7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一引脚,电容C1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7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7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7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2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3,芯片U37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三极管Q16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3,三极管Q16的基极连接芯片U37的第二引脚。
本发明的cpu板电路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摒弃老版本的模拟信号通信,使干扰问题发生大大降低,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数字化拓展,增加了cpu板与电脑实时通信功能,在电脑端可以实时查看当前设备运行模式,剂量,视野;更改了接口位置,保证了电源分离,不会出现插错而导致的电路板芯片损坏;将显示驱动电路进行了剥离,减少了高频驱动在刷新屏幕时产生的干扰。同时也减少了屏幕在显示时候产生的条纹现象;对通信接口进行了浪涌保护,防止设备在脉冲产生时候对电路板通信器件产生影像;增加了增强器视野控制功能,可以切换三视野;整合了增强器供电,和设备升降电机的驱动部分,减少了布线复杂心便于测量控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锁定设备升降功能保证安全性;取消原设备的处理盒,通过数字信号将设备剂量控制传输到cpu板,由cpu板直接进行控制,增加了图像的反应速度,使图像效果更好;将原来手闸,脚闸,遥控曝光等集成线路分开接口,增加稳定性。降低制作难度,同时可以保证每个功能之间互相不影响;增加了信号急停开关;增加了限束器控制部分,可以控制虹膜限束器;可以不需要更改程序直接在板上实现不同功率的切换。增加了通用性;更改了射线驱动信号,使射线量更加均匀;更改了阳极电机的驱动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使阳极电机处于标准转速区间,为下一次曝光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的射线辐射,同时也增加了图像响应速度;提供了阳极驱动的检测,保证了阳极旋转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207IGT6,其连接一显示驱动电路,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4,其第十六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一引脚,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引脚插件J2的第二引脚,引脚插件J2的第三引脚接地,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和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之间连接稳压二极管D4,芯片U4的第十五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6接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通过稳压二极管D5接地,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6,芯片U4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7,芯片U4第十七引脚和第十八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3,芯片U4第二十引脚和第十九引脚之间连接电容C30,芯片U4第二十引脚连接电容C31,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3、电容C36、电容C37均为0.1μ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增强器视野控制功能,可以切换三视野;增强器视野的选择是通过面板上的视野按键来给芯片一个信号,通过芯片的转换来控制增强器的输入电压,从而控制增强器的视野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电机驱动电路,其通过两个继电器的双重联控来控制升降电机的升降;
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1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1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5的输入端,二极管D35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1的第一引脚,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继电器LS2的第四和第五引脚,,且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三引脚通过压敏电阻ZNR2连接升降机电源接口J2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连接24V电压,继电器LS1的第二引脚的连接二极管D36的输入端,二极管D36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LS2的第一引脚。MOSFET Q1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Q35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上升接口J24的第一引脚,MOSFET Q14的漏极连接二极管Q36的输入端,其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梯下降接口J25的第一引脚。MOSFET Q13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5,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1,二极管U6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1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七引脚,MOSFET Q14的栅极连接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8,电阻R208的另一端连接24V的电压,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设有二极管U62,二极管U6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连接5V电压,二极管U62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57的第十六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闸开关XC1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XC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3,电阻R16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8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1,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八引脚,光敏三极管U42的发射极接地,XC1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65,电阻R16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9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4,电阻R164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七引脚。遥控曝光J16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0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6,电阻R16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5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六引脚,光敏三极管U45的发射极接地。脚闸J17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7,且其第二引脚接地。急停开关J18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69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68,电阻R168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6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五引脚,光敏三极管U46的发射极接地。临时开关J19的第二引脚接地,且其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4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3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2,电阻R172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8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四引脚,光敏三极管U48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71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0,电阻R170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7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三引脚,光敏三极管U47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5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4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3,电阻R173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49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二引脚,光敏三极管U49的发射极接地,多功能开关J20的第三接口连接电阻R177后连接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LD15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76,电阻R176的另一端连接15V电压,光敏三极管U50的集电极连接芯片U43的第十一引脚,光敏三极管50的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束器控制电路,可以控制虹膜限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限束器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52,其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4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芯片U54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连接且接地,芯片U54的第三引脚连接芯片U53的第二引脚,芯片U53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3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78的一端,电容C78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2和电阻R183连接5V电压,芯片U53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3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7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79的一端,电阻R17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75的一端,电容C7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1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75的两端,芯片U51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1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1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84的一端,电阻R18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1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芯片U54的第六引脚连接芯片U56的第二引脚,芯片U56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6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0的一端,电容C8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188和电阻R189连接5V电压,芯片U56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6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5的一端,电阻R185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86的一端,电阻R18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1的一端,电容C8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7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1的两端,芯片U55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5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5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5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197的一端,电阻R19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5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芯片U54的第八引脚连接芯片U59的第二引脚,芯片U59的第四引脚接地,芯片U59的第八引脚连接电容C85的一端,电容C8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通过电R201和电阻R202连接5V电压,芯片U59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芯片U59的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8的一端,电阻R198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芯片U5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99的一端,电阻R19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86的一端,电容C8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9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容C86的两端,芯片U58的第十四引脚和第一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六引脚均连接24V电压,芯片U58的第六引脚连接5V电压,芯片U58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接地,芯片U58的第十一引脚连接电阻R203的一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8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连接准直仪接口J21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极电机的驱动电路,在一定时间内使阳极电机处于标准转速区间,为下一次曝光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的射线辐射,同时也增加了图像响应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34,其第十八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1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A的输出端,触发器U31A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A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A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三引脚。芯片U34第十七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2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2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2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9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4第十六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5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5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5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6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3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3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C的输出端,触发器U31C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C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C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十引脚;芯片U34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6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6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6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4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47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D的输出端,触发器U31D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D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D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四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8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8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8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0的漏极,MOSFET Q10的源极接地,MOSFET Q10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2的输入端,MOSFET Q1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1,二极管D3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0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5的输入端;
芯片U34第十三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39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3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3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2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1的漏极,MOSFET Q11的源极接地,MOSFET Q1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3的输入端,MOSFET Q1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4,二极管D3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3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1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6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一引脚。芯片U34第十二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40的集极,光敏三极管U4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4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55连接24V电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MOSFET Q12的漏极,MOSFET Q12的源极接地,MOSFET Q1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4的输入端,MOSFET 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电阻R157,二极管D3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6连接24V的电压,MOSFET Q12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7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接口J13的第二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138连接15V电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U31B的输出端,触发器U31B的正极连接15V电压,触发器U31B的负极接地,触发器U31B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3的第九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69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69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69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的第一引脚,电容C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1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0,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三极管Q15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1,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芯片U3的第二引脚。芯片U33的第十五引脚连接光敏三极管U70的集电极,光敏三极管U70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U70的基极处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三引脚,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37的第一引脚,电容C1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芯片U37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处,芯片U37的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37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242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均连接5V电压,芯片U37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且第七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连接电阻R243,芯片U37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三极管Q16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C113,三极管Q16的基极连接芯片U37的第二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更改了接口位置,保证了电源分离,不会出现插错而导致的电路板芯片损坏,每一个接口都有其定义。
CN201811250676.0A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cpu板电路 Active CN109614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0676.0A CN109614364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cpu板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0676.0A CN109614364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cpu板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4364A true CN109614364A (zh) 2019-04-12
CN109614364B CN109614364B (zh) 2023-08-22

Family

ID=6600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0676.0A Active CN109614364B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cpu板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436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7370U (zh) * 2010-08-17 2011-04-13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转换开关装置的控制电路
CN202434833U (zh) * 2012-02-22 2012-09-12 深圳市森虎科技有限公司 拔插方便的db连接结构及其触摸交互式一体机的主板
CN102740565A (zh) * 2012-06-30 2012-10-17 李钢 照明系统回路控制器
CN204168111U (zh) * 2014-09-26 2015-02-18 中山市恒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电源箱
CN105167799A (zh) * 2015-10-21 2015-12-23 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led灯数字医用限束器
CN205202921U (zh) * 2015-12-23 2016-05-04 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开关信号自动识别电路及车载设备
WO2017219820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广州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精准倒车轨迹辅助系统
CN10763534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驱动装置、x射线发生装置
CN207573341U (zh) * 2017-10-27 2018-07-03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应答器仿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7370U (zh) * 2010-08-17 2011-04-13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转换开关装置的控制电路
CN202434833U (zh) * 2012-02-22 2012-09-12 深圳市森虎科技有限公司 拔插方便的db连接结构及其触摸交互式一体机的主板
CN102740565A (zh) * 2012-06-30 2012-10-17 李钢 照明系统回路控制器
CN204168111U (zh) * 2014-09-26 2015-02-18 中山市恒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电源箱
CN105167799A (zh) * 2015-10-21 2015-12-23 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led灯数字医用限束器
CN205202921U (zh) * 2015-12-23 2016-05-04 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开关信号自动识别电路及车载设备
WO2017219820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广州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精准倒车轨迹辅助系统
CN10763534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驱动装置、x射线发生装置
CN207573341U (zh) * 2017-10-27 2018-07-03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应答器仿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桓 等: "《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技术》", 31 January 2012, 中国质检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4364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4364A (zh) 一种cpu板电路
CN105263283A (zh) 一种舰用手持终端
CN114339012B (zh) 一种具有烟雾报警功能的消防监控摄像头
CN209881472U (zh) 一种多电压输出的摄像机套件手柄
CN110148987B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213546654U (zh) 一种精密防尘防水连接器
CN106602370A (zh) 一种导线分流器
CN201388255Y (zh) 一种潜水摄像机
CN208157488U (zh) 水下清洁机器人充电结构
CN204118808U (zh) 模块化汽车充电柜及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07531201U (zh)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
CN215772578U (zh) 一种适用于游艇电池充电的电源结构
CN214756047U (zh) 电源转换器
CN20907231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变频器
CN218603345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114578242A (zh)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
WO2023150938A1 (en) Pool cleaning robot with charing assembly
CN206992684U (zh) 一种网络监控二合一的防雷器
CN205724939U (zh) 一种scr和微处理器控制的蓄电池充电器
CN216122648U (zh)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电视机用电源
CN212063730U (zh) 一种单电机ds、des机构电机制动盒
CN218160973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水功能的储能户用逆变器
CN219304591U (zh) 一种低压一体化伺服电机
CN209829758U (zh) 一种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用清理装置
CN108417878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集风冷装置的动力电池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