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3433B -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3433B
CN109613433B CN201811465916.9A CN201811465916A CN109613433B CN 109613433 B CN109613433 B CN 109613433B CN 201811465916 A CN201811465916 A CN 201811465916A CN 109613433 B CN109613433 B CN 109613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new energy
energy battery
ventil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59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3433A (zh
Inventor
邓爽
尤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Kunsh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Kunshan Innov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Kunshan Innov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Kunshan Innov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4659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3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3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3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3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3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防爆箱和测试箱,还包括电池固定组件、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块、顶盖、通气组件和测试组件,电池固定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电池安装板、绝缘板和横板,横板水平方向设置,其端部与测试箱相连;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分别位于防爆箱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两侧面上端;各缓冲块分别设于对应的平台上方,且其底表面与对应平台的顶表面贴合;顶盖覆盖在测试箱顶部开口处,其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与对应的缓冲块和平台相连;通气组件设有顶盖的外侧,其与测试箱的内部连通;测试组件设于电池固定组件上方。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人员直接操作,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在电池耐电压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的电压都很高,如果手动操作测试,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常规的方式是,操作者戴绝缘橡胶手套,脚下垫橡胶垫,以防高压电击造成生命危险,但是这种方式仍然会对操作者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需要一种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顶部开口的防爆箱,所述防爆箱的内部设有空腔;
顶部开口的测试箱,所述测试箱设于所述防爆箱内的空腔中,且其内部设有空腔;
电池固定组件,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电池安装板、绝缘板和横板,所述横板水平方向设置,其端部与测试箱的内侧壁相连;
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分别位于防爆箱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两侧面上端;
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块,各缓冲块分别设于对应的平台上方,且其底表面与对应平台的顶表面贴合;
顶盖,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测试箱顶部开口处,其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顶盖的端部与对应的缓冲块和平台相连;
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设有所述顶盖的外侧,其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
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设于所述电池固定组件上方,用于对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板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耐压性能测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通气外管,所述通气外管垂直与所述顶盖设置,其底端与所述顶盖相连,且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
通气内管,所述通气内管设于通气外管内部,其外侧壁与所述通气外管的内侧壁贴合,二者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内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其与所述通气内管螺纹连接;
两个相互间隔的连接支杆,各连接支杆分别的底端均与所述活动管相连,二者的顶端通过把手相连;
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设于所述通气内管内,且位于所述活动管的下方,其与活动管上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负极测试单元和正极测试单元;
所述负极测试单元包括:横绝缘杆、负极通电杆和负极通电电极;所述横绝缘杆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测试箱的内表面相连,另一端处于自由态;所述负极通电杆垂直于所述横绝缘杆设置,用于实现通电;所述负极通电电极设于所述负极通电杆底部,且与所述负极通电杆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正极测试单元包括:凹字架,滑轨、气压杆、滑板、正极通电杆和正极通电电极;所述凹字架的上靠近所述新能源电池的侧部设有缺口,所述滑轨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凹字架的缺口内;所述滑板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杆设于所述凹字架上,且端部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做上下运动;所述正极通电杆垂直于所述滑板设置,用于实现通电,其底端贯穿所述滑板后位于所述滑板的下方;所述正通电电极设于所述正极通电杆的底部,且与所述正极通电杆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
行走车,所述行走车位于所述防爆箱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防爆箱;
多个滑轮座,各滚轮座均布于所述行走车的底部,且各滚轮座上均设有滑轮;
扶手,所述扶手的底端铰接在行走车上,且扶手上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球;
液压缸安装杆,所述液压缸安装杆竖直方向设置,其底端与所述行走车相连;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液压缸安装杆上,其输出轴与所述滚球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管上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管上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箱的轴向横截面为矩形,其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箱的高度与缓冲块的厚度之和等于测试箱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顶盖的上方,其底部顺次贯穿所述顶盖、缓冲块和平台后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螺栓的顶部,用于带动所述螺栓转动;所述螺母套设与所述螺栓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安装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板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横板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人员直接操作,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本发明设置了防爆结构,一旦电池测试时发生爆炸,可以防止爆炸造成的影响。
(3)本发明设置了行走装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方便移动到空旷的地方进行测试。
(4)本发明设置了通气装置,可以起到通气的作用,防止内部压力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爆箱;2-测试箱;3-加强筋;4-平台;5-缓冲块;6-顶盖;7-通气组件; 8-转轴;9-螺栓;10-螺母;11-横板;12-绝缘板;13-电池安装板;14-横绝缘杆;15-负极通电杆;16-负极通电电极;17-凹字架;18-滑轨;19-气压杆;20-滑板;21-正极通电杆;22-正极通电电极;23-行走车;24-滑轮座;25-滑轮;26-液压缸安装杆;27-销轴; 28-扶手;29-凹槽;30-液压缸;31-滚球;32-通气外管;33-通气内管;34-内螺纹;35- 活动管;36-固定管;37-连接支杆;38-把手;3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顶部开口的防爆箱1,所述防爆箱1的内部设有空腔;
顶部开口的测试箱2,所述测试箱2设于所述防爆箱1内的空腔中,且其内部设有空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外侧壁与所述防爆箱1的内侧壁贴合,且二者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测试箱2的强度,所述测试箱2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强筋3;
电池固定组件,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电池安装板13、绝缘板 12和横板11,所述横板11水平方向设置,其端部与测试箱2的内侧壁相连;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板13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板12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横板11的长度;更优选地,所述绝缘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板1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4,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4分别位于防爆箱1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两侧面上端;
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块5,各缓冲块5分别设于对应的平台4上方,且其底表面与对应平台4的顶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防爆箱1的高度与缓冲块5的厚度之和等于测试箱 2的高度;
顶盖6,所述顶盖6覆盖在所述测试箱2顶部开口处,其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顶盖6的端部与对应的缓冲块5和平台4相连;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8、螺栓9和螺母10;所述螺栓9的顶部位于所述顶盖6的上方,其底部顺次贯穿所述顶盖6、缓冲块5和平台4后位于所述平台4的下方;所述转轴8贯穿所述螺栓9的顶部,用于带动所述螺栓9转动;所述螺母10套设与所述螺栓9 的底部,二者之间为螺纹连接;
通气组件7,所述通气组件7设有所述顶盖6的外侧,其与所述测试箱2的内部连通,优选地,所述通气组件7设于所述顶盖6的中心位置处;
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设于所述电池固定组件上方,用于对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板13 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耐压性能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组件7包括:
通气外管32,所述通气外管32垂直与所述顶盖6设置,其底端与所述顶盖6相连,且与所述测试箱2的内部连通;
通气内管33,所述通气内管33设于通气外管32内部,其外侧壁与所述通气外管32的内侧壁贴合,二者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内管33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34;
活动管35,所述活动管35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其与所述通气内管33螺纹连接;
两个相互间隔的连接支杆37,各连接支杆37分别的底端均与所述活动管35相连,二者的顶端通过把手38相连;优选地,所述把手38上设有防滑纹;
固定管36,所述固定管36设于所述通气内管33内,且位于所述活动管35的下方,其与活动管35上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与所述测试箱2的内部连通的通孔39,优选地,所述活动管35上通孔39的直径大于固定管36上通孔39的直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述,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负极测试单元和正极测试单元;
所述负极测试单元包括:横绝缘杆14、负极通电杆15和负极通电电极16;所述横绝缘杆14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测试箱2的内表面相连,另一端处于自由态;所述负极通电杆15垂直于所述横绝缘杆14设置,用于实现通电;所述负极通电电极16设于所述负极通电杆15底部,且与所述负极通电杆15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正极测试单元包括:凹字架17,滑轨18、气压杆19、滑板20、正极通电杆21 和正极通电电极22;所述凹字架17的上靠近所述新能源电池的侧部设有缺口,所述滑轨 18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凹字架17的缺口内;所述滑板20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滑轨18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杆19设于所述凹字架17上,且端部与所述滑板20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20做上下运动,所述气压杆19的作用是驱动滑板20做上下运动,采用的是现有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驱动滑板20做上下运动的现有技术中的器件来替换它;所述正极通电杆21垂直于所述滑板20设置,用于实现通电,其底端贯穿所述滑板20后位于所述滑板20的下方;所述正通电电极设于所述正极通电杆21的底部,且与所述正极通电杆21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相连。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1)将待测新能源电池放置在电池安装板13上;
(2)将负极通电电极16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负极相接触,气压杆19驱动滑板20下压直至正极通电电极22接触待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
从而无需人工操作,一旦电压过高,发生爆炸时,防爆箱1可以防止爆炸的影响,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设置了通气组件7,可以起到通气的作用,防止测试箱2内部压力过高。
实施例2
基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
行走车23,所述行走车23位于所述防爆箱1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防爆箱1;
多个滑轮座24,各滚轮座均布于所述行走车23的底部,且各滚轮座上均设有滑轮25;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包括4个滑轮25,分别设于行走车23下表面的四个角处;
扶手28,所述扶手28的底端通过销轴27铰接在行走车23上,且扶手28上设有凹槽29,凹槽29内滑动连接有滚球31;
液压缸30安装杆26,所述液压缸30安装杆26竖直方向设置,其底端与所述行走车23相连;
液压缸30,所述液压缸30设于所述液压缸30安装杆26上,其输出轴与所述滚球31铰接。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1)利用行走组件将防爆箱1及其他部件推到指定的位置;
(2)将待测新能源电池放置在电池安装板13上;
(3)将负极通电电极16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负极相接触,气压杆19驱动滑板20下压直至正极通电电极22接触待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
从而无需人工操作,一旦电压过高,发生爆炸时,防爆箱1可以防止爆炸的影响,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设置了通气组件7,可以起到通气的作用,防止测试箱2内部压力过高,设置行走组件,可以方便进行移动,扶手28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配合液压缸30进行调节。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发明范围内,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开口的防爆箱,所述防爆箱的内部设有空腔;
顶部开口的测试箱,所述测试箱设于所述防爆箱内的空腔中,且其内部设有空腔;
电池固定组件,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电池安装板、绝缘板和横板,所述横板水平方向设置,其端部与测试箱的内侧壁相连;
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平台分别位于防爆箱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两侧面上端;
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块,各缓冲块分别设于对应的平台上方,且其底表面与对应平台的顶表面贴合;
顶盖,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测试箱顶部开口处,其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顶盖的端部与对应的缓冲块和平台相连;
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设于所述顶盖的外侧,其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
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设于所述电池固定组件上方,用于对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板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耐压性能测试;
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负极测试单元和正极测试单元;
所述负极测试单元包括:横绝缘杆、负极通电杆和负极通电电极;所述横绝缘杆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测试箱的内表面相连,另一端处于自由态;所述负极通电杆垂直于所述横绝缘杆设置,用于实现通电;所述负极通电电极设于所述负极通电杆底部,且与所述负极通电杆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正极测试单元包括:凹字架、滑轨、气压杆、滑板、正极通电杆和正极通电电极;所述凹字架上靠近所述新能源电池的侧部设有缺口,所述滑轨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凹字架的缺口内;所述滑板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杆设于所述凹字架上,且端部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做上下运动;所述正极通电杆垂直于所述滑板设置,用于实现通电,其底端贯穿所述滑板后位于所述滑板的下方;所述正极通电电极设于所述正极通电杆的底部,且与所述正极通电杆电连接,用于与待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通气外管,所述通气外管垂直于所述顶盖设置,其底端与所述顶盖相连,且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
通气内管,所述通气内管设于通气外管内部,其外侧壁与所述通气外管的内侧壁贴合,二者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内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其与所述通气内管螺纹连接;
两个相互间隔的连接支杆,各连接支杆分别的底端均与所述活动管相连,二者的顶端通过把手相连;
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设于所述通气内管内,且位于所述活动管的下方,其与活动管上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
行走车,所述行走车位于所述防爆箱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防爆箱;
多个滚轮座,各滚轮座均布于所述行走车的底部,且各滚轮座上均设有滑轮;
扶手,所述扶手的底端铰接在行走车上,且扶手上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球;
液压缸安装杆,所述液压缸安装杆竖直方向设置,其底端与所述行走车相连;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液压缸安装杆上,其输出轴与所述滚球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上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管上通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的轴向横截面为矩形,其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箱的高度与缓冲块的厚度之和等于测试箱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顶盖的上方,其底部顺次贯穿所述顶盖、缓冲块和平台后位于所述平台的下方;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螺栓的顶部,用于带动所述螺栓转动;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板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横板的长度。
CN201811465916.9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109613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5916.9A CN109613433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5916.9A CN109613433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3433A CN109613433A (zh) 2019-04-12
CN109613433B true CN109613433B (zh) 2021-07-20

Family

ID=66005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5916.9A Active CN109613433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3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8416B (zh) * 2022-08-30 2022-11-18 苏州清研精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电压测试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1576B2 (ja) * 1997-09-10 2001-02-0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高温二次電池用電気接続治具
JP5421538B2 (ja) * 2008-01-10 2014-02-19 株式会社日本テクナート 絶縁耐電圧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CN102508171A (zh) * 2011-11-14 2012-06-20 江苏环能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锂电池的检测装置
CN202870118U (zh) * 2012-07-23 2013-04-10 上海储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防爆箱
CN203535180U (zh) * 2013-10-31 2014-04-09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CN204596754U (zh) * 2015-03-27 2015-08-26 海南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功率测试与耐压绝缘测试机台组合装置
CN107247233A (zh) * 2017-05-05 2017-10-13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用于电池滥用试验的智能数控防爆箱
CN207586401U (zh) * 2017-12-14 2018-07-06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试验防爆箱与电池测试装置
CN207650366U (zh) * 2017-12-22 2018-07-24 广州宜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全检测仪
CN207752125U (zh) * 2018-01-12 2018-08-21 深圳市欧盛自动化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检测机
CN207924109U (zh) * 2018-03-15 2018-09-28 北京德雷射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太阳电池组件测试仪及太阳电池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3433A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583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CN108120936A (zh) 一种用于固态蓄电池的高低温试验平台装置
CN109613433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耐压性能测试装置
CN201408805Y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CN2084230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漏箱
CN214893957U (zh) 一种电池冲击试验装置
CN216101635U (zh) 一种可返回充电位充电的智能巡检无人机
CN211700400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新能源电池壳体
CN209282340U (zh) 一种对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模组中单串电池充放电装置
CN110639734B (zh) 一种石墨烯涂层铝箔涂布机
CN208460912U (zh) 一种高性能石墨烯蓄电池
CN208970570U (zh) 一种装甲车启动电源
CN216250989U (zh) 一种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用新型便携式维护仪
CN210040293U (zh) 一种智能安防系统专用的轻量化电池
CN206038230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检漏装置
CN220934308U (zh) 一种电池包锁紧机构
CN214152960U (zh) 一种电池上壳整列机
CN211404575U (zh) 一种防潮功能良好的锂电池
CN211670248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用加固机构
CN217306635U (zh) 一种滑轨式电池安装支架
CN218827578U (zh) 一种叉车锂电池安装组件
CN215678624U (zh) 一种可移动型耐压试验装置
CN22075362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锂电池
CN220233356U (zh) 具有新型负极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16698586U (zh) 一种多层架构的耐腐蚀安全蓄电池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