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0807A -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10807A CN109610807A CN201811139417.0A CN201811139417A CN109610807A CN 109610807 A CN109610807 A CN 109610807A CN 201811139417 A CN201811139417 A CN 201811139417A CN 109610807 A CN109610807 A CN 109610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guardrail
- doorframe
- upper frame
- guard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42589 Convolu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04G5/142—Railings extensible or telescopic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01—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falling down relating to scaffo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0—Steps or lad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affol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04G5/141—Railings with an access door or the like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14—Railings
- E04G5/144—Railings specific for the lateral, i.e. short side of a scaffol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E04G2001/242—Scaffolds movable on wheels or t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折叠护栏包括下部护栏、上部护栏,下部护栏包括间隔对置的第一下端框架、第二下端框架,第一下端框架、第一上端框架组成第一护栏;上部护栏包括设置于第一下端框架上端的第一上端框架和第二上端框架,第二下端框架、第二上端框架组成第二护栏;通过第一折叠单元使第一上端框架可朝向第一下端框架内侧折叠,在第一上端框架的两端的第一辅助框架通过铰链而朝向第一上端框架内侧折叠,通过第二折叠单元使第二上端框架可朝向第二下端框架内侧折叠,在第二上端框架两端的第二辅助框架通过铰链朝向第二上端框架内侧折叠。本发明使高架作业台容易扩展,多人同时进行高空作业,改善工程的工艺、缩短工期、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更具体地说,涉及将设置于高架作业台等上的安全护栏的结构以两级形成,且以折叠式构成一级和二级,与现有的沿上下方向操纵的滑动方式相比,能够稳定地支撑上端框架的重量,以提高安全性的具有折叠式两级结构的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进行建筑物的新建作业或维护作业时,在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设置高架作业台,以便安全而有效率地进行建筑物高处作业。
这种高架作业台又称为脚手架结构物,这种脚手架结构物包括:多个脚手架竖杆;多个脚手架横杆,在多个脚手架竖杆上水平设置;多个连接单元,用于连接多个脚手架竖杆和多个脚手架横杆;多个踏板,搭设在多个脚手架横杆上。当设置脚手架结构物时,将多个脚手架竖杆以规定间距配置,在多个脚手架竖杆上配置多个脚手架横杆,将脚手架竖杆与脚手架横杆通过连接单元彼此连接以后,在多个脚手架横杆上放置多个踏板。当拆除脚手架时,分离踏板以后,在解除多个连接单元的同时,分离多个脚手架横杆和多个脚手架竖杆。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102832号(公开日:2006年9月28日)(下称“在先技术1”)公开了用于制造船只的水箱及压力容器的脚手架装置。在先技术1公开了彼此隔开布置的两个竖直结构物、用于连接两个竖直结构物上端的上端水平结构物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竖直结构物中间部分的中间水平结构物,虽然在压力容器等的曲面表面便于进行加工作业,但是不适合设置在诸如飞机的轮子和起落架等柱子形状的竖直结构物周边并进行作业。
韩国公开专利第2007-0111597号(公开日:2007年11月22日)(下称“在先技术2”)公开了建筑用脚手架。在先技术2公开了竖直结构物和在竖直结构物上部水平布置的踏板,虽然便于进行建筑物的墙面作业,但是不适合设置在诸如飞机的轮子和起落架等柱子形状的竖直结构物周边并进行作业。
另外,虽然根据作业用途而能够以不同形状变形的高架作业台的必要性呈日益增加趋势,但是现有的脚手架结构物以不可扩展长度的结构形成,其用途受到限制。
另外,高架作业台在建筑、土木现场的临时工程中多用作脚手架用临时设施,是用于大部分施工现场的必要的临时设施。这种高架作业台容易装配和拆卸,移动性良好,但是在高架作业台上作业过程中频发坠落、颠覆事故等事故。为了减少这些危险,在高架作业台等的上部设置安全护栏,以防止作业人员的坠落,实现安全作业。
然而,目前的安全护栏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在用于调节安全护栏高度的上下滑动作业中,发生作业人员的手被护栏夹住等安全事故;
第二,随着使用频率增加,频繁发生破损。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472962号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减振器,稳定地辅助与高度调节杆结合的第一护栏的升降移动,从而无需用大力量来调节第一护栏的高度,而且使与第一护栏连接并折叠的第二护栏受到扭矩铰链的阻力,从而能够防止在第二护栏折叠时的安全事故,并减少安全护栏的破损频率。
然而,上述现有的安全护栏仅利用设置于第一护栏上端的第二护栏的定位销进行支撑,从而无法充分地支撑第二护栏的荷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作业台,以具有货架结构的立柱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的梯子,以使高架作业台容易扩展,并且可以使多名作业人员同时进行高空作业,以改善工程的工艺,并且缩短工期,节省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作业台,在现场容易进行装配及分离,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的便利性,在梯子的下端安装滚轮并且设置安装在梯子一侧的支腿,从而容易进行高架作业台的移动、固定。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作业台,通过以两级结构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上端的护栏,以使高架作业台的移动及设置变得容易,并且在作业时可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护栏,包括:下部护栏(510),下部护栏(510)包括第一下端框架(11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隔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对置的第二下端框架(2100)其中,第一下端框架(1100)、第一上端框架(1200)组成第一护栏(1000);上部护栏(520),上部护栏(5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上端的第一上端框架(1200)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上端的第二上端框架(2200),第二下端框架(2100)、第二上端框架(2200)组成第二护栏(2000);其中,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单元(140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单元(1400)使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可朝向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内侧折叠,并且,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助框架(1300),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两端的铰链而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折叠,其中,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单元(240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单元(2400)使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可朝向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的内侧折叠,并且,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框架(2300),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两端的铰链而朝向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折叠。
优选地,所述折叠护栏还包括:出入门(3000),设置于所述第一护栏(1000)与所述第二护栏(2000)之间;以及固定门(4000),与所述出入门(3000)隔着规定间距并且相互对置。
优选地,所述出入门(3000)由第一下部门框(3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上端的第一上部门框(3200)构成,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两端通过铰链分别连接有第一辅助门框(3300),第一下部门框(3100)与第一上部门框(3200)采用铰链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可朝向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内侧方向折叠,并且,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与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把手(3400),以便在第一上部门框(3200)翻转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上端时将第一下部门框、第一上部门框固定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固定门(4000)由形成于下部的第二下部门框(4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上端的第二上部门框(4200)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两端的第二辅助门框(4300)形成,在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外侧形成有辅助防坠板(5100)。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外侧形成有外侧把手(6100),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形成有内侧把手(6200);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外侧形成有外侧把手(6100),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形成有内侧把手(6200)。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护栏(10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扩展框架(11000),在所述第二护栏(200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扩展框架(12000),从而使多个第一护栏(1000)通过第一扩展框架(1100)依次连接,并且,多个第二护栏(2000)通过第二扩展框架(12000)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扩展框架(11000)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一端的第一下部扩展框架(11100)、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一端的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以及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两端的第一扩展辅助框架(11300);所述第二扩展框架(12000)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一端的第二下部扩展框架(12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一端的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以及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两端的第二扩展辅助框架(123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架作业台,包括以上所述的折叠护栏,并且,还包括:梯子(100),间隔相对设置,且任一梯子包括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一立柱(110)隔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相对的第二立柱(1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水平部件(130);踏板支撑部件(3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上部;踏板(400),设置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的上端,以形成作业人员的移动通道;连接部(700),连接于所述梯子(100)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并且多个所述连接部(700)沿着所述梯子(100)的长度方向布置;以及支腿(8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下部,其中,所述第一护栏(1000)、第二护栏(2000)分别设置在所述踏板(400)形成的移动通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高架作业台还包括:防坠板(600),形成在所述折叠护栏(500)的外侧,以防止作业人员坠落,所述防坠板(600)包括:铰链(610),与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下侧铰接;以及多个防坠钢丝绳(620),与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上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架作业台还包括:扶手(200),设置在最外侧的梯子(100)的外侧,在所述扶手的上部形成有弯曲部(210)。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高架作业台以具有货架结构的立柱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的梯子,以使高架作业台容易扩展,并且能够使多名作业人员同时进行高空作业,以改善工程的工艺,并且缩短工期,节省成本。
另外,在现场容易进行装配及分离,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的便利性,在梯子的下端安装滚轮并且设置安装在梯子一侧的支腿,从而容易进行高架作业台的移动、固定。
另外,通过以两层结构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上端的护栏,以使高架作业台的移动及设置变得容易,并且在作业时能够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护栏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护栏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护栏的右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护栏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护栏以扩展型结构形成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上端部分的局部切割图;
图8是用于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下端部分的局部切割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高架作业台结合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高架作业台 100:梯子
110:第一立柱 120:第二立柱
130:水平部件 140:中心槽部
150:第一固定槽 160:第二固定槽
200:扶手 210:弯曲部
220:扶手固定部 300:踏板支撑部件
400:踏板 500:折叠护栏
510:下部护栏 511:定位销
520:上部护栏 521:位置固定槽
600:防坠板 610:铰链
620:防坠钢丝绳 700:连接部
710:第一连接引导部件 720:第二连接引导部件
730:货架固定孔 740:货架定位销
750:结合突起 800:支腿
810:倾斜部 820:竖直部
830:水平部 840:制动器
841:操作杆 842:固定部件
900:门 3000:滚轮
1000:第一护栏
1100:第一下端框架 1200:第一上端框架
1300:第一辅助框架 1400:第一折叠单元
1500:第一上部铰链 1600:第一下部铰链
2000:第二护栏 2100:第二下端框架
2200:第二上端框架 2300:第二辅助框架
2400:第二折叠单元 2500:第二上部铰链
2600:第二下部铰链 3000:出入门
3100:第一下部门框 3200:第一上部门框
3300:第一辅助门框 3400:第一锁紧把手
3410:第一下端固定部 3420:第一上端固定部
3500:开闭单元 4000:固定门
4100:第二下部门框 4200:第二上部门框
4300:第二辅助门框 4400:第二锁紧把手
4410:第二下端固定部 4420:第二上端固定部
5010:钢丝绳固定环 5100:辅助防坠板
6100:外侧把手 6200:内侧把手
7000:钢丝绳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不同的各种形式实现,本实施例用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本发明的范畴,以便完整地公开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护栏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护栏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护栏的右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护栏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折叠护栏500包括下部护栏510和上部护栏520。下部护栏510包括第一下端框架11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隔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对置的第二下端框架2100。上部护栏5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上端的第一上端框架1200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上端的第二上端框架2200。
其中,第二下端框架2100、第二上端框架2200组成第二护栏2000,第一下端框架1100、第一上端框架1200组成第一护栏1000。所述第二护栏2000与所述第一护栏1000彼此对置并且以规定间距隔开形成,与所述第一护栏1000相同地形成。即,本实施例的所述折叠护栏500根据形成位置而被分为所述第一护栏1000和所述第二护栏2000,所述第一护栏1000和所述第二护栏2000可以被视为相同的构成要素。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框架平面为方形,以便与邻近的框架结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相同,其框架平面为方形,以便与邻近的框架结合,且以小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尺寸形成。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两端的还连接有第一辅助框架1300。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与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两端的第一上部铰链1500和第一下部铰链1600结合,从而使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方向折叠。
即,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可折叠地形成。当打开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时,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可以形成为U字形。当折叠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时,第一辅助框架1300可以折叠至与第一上端框架1200贴合。在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叠单元1400,从而使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内侧折叠地形成,以使本发明的折叠护栏500形成为一层的形式。而当把第一上端框架1200向远离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方向打开时,折叠护栏500则为两层的形式。
同样地,在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单元2400,从而使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单元240朝向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的内侧折叠,以使所述第二护栏2000通过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折叠来构成为一层或二层。
另外,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两端还连接有第二辅助框架2300,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通过第二上部铰链2500和第二下部铰链2600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2200结合,以使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朝向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折叠。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将上部护栏向下部护栏的内侧折叠,使得二层护栏变为一层护栏,也可以将上部护栏折叠至下部护栏的上端,从而将一层护栏变为二层护栏。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下端,沿着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长度方向,具有多个铰链610,并且形成有通过所述铰链61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连接的防坠板600,以使所述防坠板6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连接。
另外,在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上端形成有钢丝绳固定部7000,在所述防坠板600上形成有钢丝绳固定环5010,所述钢丝绳固定部7000与所述钢丝绳固定环5010通过防坠钢丝绳620连接,以使所述防坠板600通过所述防坠钢丝绳620被所述第一护栏1000支撑。
所述防坠板600分别形成于所述折叠护栏500的两端,以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具类等的坠落。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上端外侧中央形成有外侧把手6100,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上端内侧形成有内侧把手6200,当折叠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时,能够利用所述外侧把手6100或所述内侧把手6200使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朝向所需方向折叠。其中,所说中央并非严格的位置要求,只要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上端外侧上就可以。同样地,下文中所说的中央也并非严格的位置要求,只要在所描述的那一侧上就可以。
在所述第二护栏2000上,与所述第一护栏1000相同,一侧的所述防坠板600被所述防坠钢丝绳620支撑。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折叠护栏500还包括出入门3000,设置于所述第一护栏1000与所述第二护栏2000之间,供作业人员出入。
本实施例涉及的所述出入门3000设置于所述第一护栏1000和所述第二护栏2000的一端,从而使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所述出入门3000出入所述折叠护栏500内部。
所述出入门3000由形成于下部的第一下部门框3100、形成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上端的第一上部门框3200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两侧的第一辅助门框3300构成。
所述出入门3000在形成于两端的所述第一辅助门框3300中的任意一个上都形成有开闭单元3500,以使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通过所述开闭单元3500开闭。
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中央形成有第一下端固定部3410,在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的中央形成有第一上端固定部3420,并且具有第一锁紧把手3400,以使所述第一下端固定部3410和所述第一上端固定部3420锁紧。
因此,利用所述第一锁紧把手3400,可以使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折叠至竖立方向后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上形成有所述外侧把手6100,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通过所述外侧把手6100容易折叠。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折叠护栏500还包括固定门4000,所述固定门4000在所述出入门3000的相对侧与所述出入门3000相对地设置,以形成所述折叠护栏500的后表面。第一护栏1000的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第二护栏2000的第二辅助框架2300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的两端,并且,第一辅助框架1300、第二辅助框架2300打开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出入门3000所在的框架平面能够形成为方形形状。
所述固定门4000由形成于下部的第二下部门框4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上端的第二上部门框4200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两端的第二辅助门框4300形成,在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外侧形成有辅助防坠板5100。
另外,在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中央形成有第二下端固定部4410,在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中央形成有第二上端固定部4420,并且具有第二锁紧把手4400,以使所述第二下端固定部4410和所述第二上端固定部4420锁紧在一起,打开第二锁紧把手4400,可以使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能够朝向所述第一下部门框4100的内侧折叠。
如下对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折叠护栏500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下面说明一下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第二辅助框架2300被折叠的状态。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折叠护栏500在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在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以使所述第一护栏1000和所述第二护栏2000形成为两层。
另外,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在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以使所述出入门3000和所述固定门4000形成为两层。
在所述折叠护栏500构成为两层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方向折叠,使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朝向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方向折叠。
即,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一端的所述第一上部铰链1500和所述第一下部铰链1600,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方向折叠。
当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方向折叠时,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从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和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分离。
下面说明一下在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第二辅助框架2300被折叠的状态下,第一上端框架1200和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被折叠的状态。
当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和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分别朝向上端框架的内侧方向折叠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和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单元1400和所述第二折叠单元2400朝向各自下端框架的内侧方向折叠,以使所述第一护栏和所述第二护栏形成为一层结构。
另外,形成于所述出入门的第一上部门框3200和形成于所述固定门的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的折叠过程,则如下。
如前述所述,所述出入门3000由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形成,在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和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中央形成有所述第一锁紧把手3400。
将所述第一锁紧把手3400沿着竖直方向旋转90°,以解除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上形成的第一上端固定部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上形成的第一下端固定部的固定连接,朝向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内侧方向折叠,以使所述出入门3000成为一层。
另外,所述固定门4000的折叠是,旋转所述第二锁紧把手4400,以使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自由移动以后,朝向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内侧方向折叠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以使所述固定门4000形成为一层。
当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以及所述第二上部门框4200通过各自的折叠单元被折叠时,本发明的护栏500形成为一层。当所述护栏形成为一层时,所述护栏更容易移动和设置。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折叠护栏以扩展型结构形成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在第一扩展框架110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护栏1000,在所述第二扩展框架1200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护栏2000,从而能够使折叠护栏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换句话说,也就是多个第一护栏(1000)通过第一扩展框架(1100)依次连接,并且,多个第二护栏(2000)通过第二扩展框架(1200)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扩展框架11000由形成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一端的第一下部扩展框架11100、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一端的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形成于所述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两端的第一扩展辅助框架11300构成。
另外,所述第二扩展框架12000由形成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一端的第二下部扩展框架12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一端的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两端的第二扩展辅助框架12300构成。
另外,在所述第一扩展框架11000和所述第二扩展框架12000上,还分别具有扩展防坠板20000。
在所述折叠护栏的一端形成所述上部扩展框架、所述下部扩展框架以及所述扩展辅助框架,在所述上部扩展框架、所述下部扩展框架以及所述扩展辅助框架的一端设置另一个所述护栏,从而能够稳定地扩展所述护栏。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折叠式的折叠护栏500,以折叠方式构成一层或二层护栏,与现有的沿上下方向操纵的滑动方式相比,可以稳定地支撑上端框架的重量,以提高安全性。
并且,通过上端框架与各个下端框架的上端的面对面接触,下端框架直接支撑上端框架的荷重,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形成两级结构,与现有的以滑动方式形成的两级护栏相比,防止夹手等,以提高安全性。
以上是折叠护栏的结构,该折叠护栏可以设置在高架作业台上。下面说明一下包含有该折叠护栏的高架作业台的结构,以及折叠护栏与高架作业台连接。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上端部分的局部切割图,图8是用于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下端部分的局部切割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主视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侧视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的俯视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后视立体图。
如图6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高架作业台10包括:梯子100,由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一立柱110隔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对置的第二立柱1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水平部件130构成;扶手2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一侧,在上部形成有弯曲部210;支腿800,设置在所述梯子的下部,以便所述梯子固定于地面;连接部700,在一侧形成有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并且在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踏板支撑部件3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上部;踏板400,设置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的上端,以形成作业人员的移动通道;以上所述的折叠护栏500,在所述踏板400形成的移动通道的两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由上部护栏520和下部护栏510构成;防坠板600,形成在所述折叠护栏500的外侧,第二次防止作业人员坠落。
所述梯子100分别设置在所述高架作业台10的两端,作业人员可通过所述梯子100上下所述高架作业台10,所述梯子100的下端具备滚轮3000,可以使所述高架作业台10移动位置。
用于形成所述梯子100的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和长度构成,根据所设置的位置,被区分为第一立柱110和第二立柱120。
在所述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上,都沿着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50和第二固定槽160。
所述第一固定槽150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60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形成,本发明中以图1为基准,在左侧形成有第一固定槽150,在右侧形成有第二固定槽160。
所述水平部件130设置在隔开规定间距设置的所述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之间。多个所述水平部件130沿着所述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的高度方向设置,以便作业人员利用所述水平部件130在所述高架作业台10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水平部件130根据所述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所形成的长度或作业空间,所形成的数量和隔开的间距有所不同。优选地,所述水平部件130由坚硬的塑料材质或型材构成,两端形成有紧固部(未图示),以使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120连接。
另外,在所述水平部件130的一侧的中心沿着水平部件13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中心槽部140,以使后述的所述扶手200可固定在所述中心槽部140。
所述扶手200以所述梯子100的中心为基准,在所述梯子100两侧对称设置,以便作业人员在爬所述梯子100时,可握住所述扶手200爬上爬下。在所述扶手200的上部形成有弯曲部210,以便作业人员在位于所述高架作业台10的最上端时,可以握持所述弯曲部210并且稳定地上下移动于所述高架作业台。
所述扶手200形成扶手固定部220,以便安装在多个所述水平部件130中的任意一个的一侧。
所述支腿8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下部,以便所述高架作业台10固定在地面。所述支腿800包括:竖直部820,沿着竖直方向形成;水平部830,在所述竖直部820的下端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倾斜部810,用于倾斜连接所述竖直部820和所述水平部830;制动器840,设置在所述倾斜部810和所述水平部830的交汇处。
所述制动器840由操作杆841以及根据所述操作杆841的动作而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固定部件842构成,当固定所述高架作业台10的位置时,使所述制动器840的所述固定部件842下降,以使所述高架作业台10固定在地面,当移动所述高架作业台10时,使所述制动器840的所述固定部件842上升,以使所述高架作业台10移动。
所述连接部700用于连接形成在所述高架作业台10两端的各个所述梯子100。
所述连接部700在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所述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各自形成有结合突起750。
所述结合突起750形成为与分别形成于立柱上的所述第一固定槽150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60对应地插入结合。
所述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插入到所述第二固定槽160的某一部位,所述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槽150的某一部位,对此的详细内容将通过图8进行后述。
另外,在所述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所述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上形成有货架固定孔730,并且形成有插入结合于所述货架固定孔730的货架定位销740,以便所述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所述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10和所述第二立柱120上。
所述连接部700可以连接各个所述梯子100的上部或中心,虽未图示,但可以连接各个所述梯子100的下部,从而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各个所述梯子100。
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上端,以便设置后述的踏板400。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由侧框架(未图示)和中心框架(未图示)构成,侧框架呈长方形,中心框架在所述侧框架的内部隔开规定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侧框架和所述中心框架由金属材质形成,以便维持规定的支撑力。
所述踏板400设置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的上端,以便提供作业人员的移动通道或作业空间。优选地,所述踏板400制作成规定大小,并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的上端设置2~4个所述踏板400,并且制作成能支撑约250kg的重量,以便2名作业人员能够同时进行作业。
所述折叠护栏500在踏板400形成的移动通道的两侧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具体说,第一护栏、第二护栏分别设置在移动通道的两侧,以防止作业人员坠落。
另外,还可以将所述上部护栏520和所述下部护栏510通过铰链连接,将所述上部护栏520以折叠式固定在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上端,从而可使所述上部折叠护栏500构成为两级,这部分内容在后面会详细叙述。
所述防坠板600安装在所述下部护栏510的外侧,以便防止作业时所使用的工具类或螺栓类等装备坠落至地面。并且,防坠板600设置在折叠护栏500的外侧。所述防坠板600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上,以便所述防坠板600沿着竖直方向可折叠,与所述下部护栏510通过防坠钢丝绳620连接,以使所述防坠板600被所述下部护栏510拉住。
当然,出入门3000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第一下部门框和其两端的第一辅助门框(3300)为一体的,不采用折叠式。在此将第一下部门框和其两端的第一辅助门框(3300)为一体的形式称为门900。在门900上形成有以上下滑动方式移动的上部护栏520,所述上部护栏520通过形成于所述门900的一端的上部护栏定位销511来固定位置。
即,所述上部护栏520形成在所述门900的上端和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上端,以使所述高架作业台10上端的移动通道的两侧都构成为二层。
对于以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高架作业台10的实施例,参照图8进行如下说明。
图8是示出结合多个本发明的高架作业台的形状的立体图,将多个所述高架作业台10连接,以便扩展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
如前所述,在所述连接部700上形成有具有结合突起750的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以便结合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50及所述第二固定槽160内。
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的所述结合突起750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50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60对应,以便插入结合,且末端以弯曲形状形成,将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和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的所述结合突起750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50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60插入结合,以使一个所述连接部700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10上,另一个所述连接部700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20上,从而使所述梯子100和另一梯子100被所述连接部700支撑。
即,一个连接部700的所述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与形成在所述第一立柱110上的所述第二固定槽160结合,另一连接部700的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与该第一立柱110上的所述第一固定槽150结合,以使一个所述梯子100和与之隔开规定间距设置的另一个所述梯子100彼此连接固定,从而沿着长度方向结合多个所述高架作业台10。
根据本实施例的高架作业台10,以具有货架结构的立柱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10的梯子100,以使高架作业台10容易扩展,并且能够使多名作业人员同时进行高空作业,以改善工程的工艺,并且缩短工期,节省成本。
另外,在现场容易进行装配及分离,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的便利性,在梯子100的下端安装滚轮3000,并且滚轮3000设置安装在梯子100一侧的支腿上,从而容易进行高架作业台10的移动、固定。
另外,通过以两层结构形成设置于高架作业台10上端的折叠护栏500,以使高架作业台10的移动及设置变得容易,并且在作业时能够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折叠护栏还可以是以滑动的方式变化为一层或二层。在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两端形成有定位销511,在所述上部护栏520的两端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销511对应形成的位置固定槽521,所述上部护栏520以滑动方式上下移动后,通过所述定位销511和所述位置固定槽521,可固定所述上部护栏520的位置。
即,所述上部护栏520和所述下部护栏510能够以滑动方式上下移动,通过所述定位销511和所述位置固定槽521实现固定,从而使所述折叠护栏500形成为一层或二层。其中,二层是指在一层的基础上再设置一层。
因此,在移动或设置所述高架作业台10时,下降所述上部护栏520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折叠护栏500形成为一层,当作业人员在所述高架作业台10进行作业时,提升所述上部护栏520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折叠护栏500形成为二层,从而防止作业人员坠落。
如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护栏(510),下部护栏(510)包括第一下端框架(11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隔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对置的第二下端框架(2100)其中,第一下端框架(1100)、第一上端框架(1200)组成第一护栏(1000);
上部护栏(520),上部护栏(5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上端的第一上端框架(1200)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上端的第二上端框架(2200),第二下端框架(2100)、第二上端框架(2200)组成第二护栏(2000);
其中,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单元(140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单元(1400)使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可朝向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的内侧折叠,并且,
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助框架(1300),所述第一辅助框架(1300)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两端的铰链而朝向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折叠,
其中,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单元(240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单元(2400)使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可朝向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的内侧折叠,并且,
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框架(2300),所述第二辅助框架(2300)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两端的铰链而朝向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护栏还包括:
出入门(3000),设置于所述第一护栏(1000)与所述第二护栏(2000)之间;以及
固定门(4000),与所述出入门(3000)隔着规定间距并且相互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入门(3000)由第一下部门框(3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上端的第一上部门框(3200)构成,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两端通过铰链分别连接有第一辅助门框(3300),
第一下部门框(3100)与第一上部门框(3200)采用铰链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可朝向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的内侧方向折叠,并且,在所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与所述第一上部门框(3200)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把手(3400),以便在第一上部门框(3200)翻转到第一下部门框(3100)上端时将第一下部门框、第一上部门框固定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门(4000)由形成于下部的第二下部门框(4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上端的第二上部门框(4200)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下部门框两端的第二辅助门框(4300)形成,在所述第二下部门框(4100)的外侧形成有辅助防坠板(5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外侧形成有外侧把手(6100),在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的内侧形成有内侧把手(6200);
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外侧形成有外侧把手(6100),在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的内侧形成有内侧把手(6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护栏(10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扩展框架(11000),在所述第二护栏(200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扩展框架(12000),从而使多个第一护栏(1000)通过第一扩展框架(1100)依次连接,并且,多个第二护栏(2000)通过第二扩展框架(12000)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展框架(11000)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下端框架(1100)一端的第一下部扩展框架(11100)、形成于所述第一上端框架(1200)一端的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以及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上部扩展框架(11200)两端的第一扩展辅助框架(11300);
所述第二扩展框架(12000)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下端框架(2100)一端的第二下部扩展框架(12100)、形成于所述第二上端框架(2200)一端的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以及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二上部扩展框架(12200)两端的第二扩展辅助框架(12300)。
8.一种高架作业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护栏,并且,还包括:
梯子(100),间隔相对设置,且任一梯子包括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一立柱(110)隔开规定间距并且彼此相对的第二立柱(1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0)与所述第二立柱(120)的水平部件(130);
踏板支撑部件(3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上部;
踏板(400),设置在所述踏板支撑部件(300)的上端,以形成作业人员的移动通道;
连接部(700),连接于所述梯子(100)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引导部件(710),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引导部件(720),并且多个所述连接部(700)沿着所述梯子(100)的长度方向布置;以及
支腿(800),设置在所述梯子(100)的下部,其中,
所述第一护栏(1000)、第二护栏(2000)分别设置在所述踏板(400)形成的移动通道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作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作业台还包括:
防坠板(600),形成在所述折叠护栏(500)的外侧,以防止作业人员坠落,
所述防坠板(600)包括:
铰链(610),与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下侧铰接;以及多个防坠钢丝绳(620),与所述下部护栏(510)的上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作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作业台还包括:
扶手(200),设置在最外侧的梯子(100)的外侧,在所述扶手的上部形成有弯曲部(2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125648A KR101912178B1 (ko) | 2017-09-28 | 2017-09-28 | 접이식 2단구조를 갖는 안전난간 |
KR10-2017-0125647 | 2017-09-28 | ||
KR10-2017-0125648 | 2017-09-28 | ||
KR1020170125647A KR101884626B1 (ko) | 2017-09-28 | 2017-09-28 | 랙방식으로 연결되는 고소작업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10807A true CN109610807A (zh) | 2019-04-12 |
CN109610807B CN109610807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6001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394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10807B (zh) | 2017-09-28 | 2018-09-28 |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1080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59689A (zh) * | 2019-07-23 | 2019-10-22 | 杭州柯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栏高度与升降台高度成正比的升降设备 |
CN111622518A (zh) * | 2020-06-15 | 2020-09-04 | 杭州佧斯家居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
CN114876172A (zh) * | 2022-04-08 | 2022-08-09 | 钱叶钟 |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44040A1 (fr) * | 2009-04-07 | 2010-10-08 | Outinord St Amand | Plateforme en encorbellement equipee d'une passerelle pivotante |
CN202831589U (zh) * | 2012-09-07 | 2013-03-27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移动式安全操作平台 |
CN103046729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袁士风 | 折叠脚手架 |
JP5355230B2 (ja) * | 2009-05-29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マルサ | 昇降式足場台 |
CN104986171A (zh) * | 2015-06-17 | 2015-10-21 |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用于铁路工程车的贯通作业平台 |
-
2018
- 2018-09-28 CN CN201811139417.0A patent/CN1096108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44040A1 (fr) * | 2009-04-07 | 2010-10-08 | Outinord St Amand | Plateforme en encorbellement equipee d'une passerelle pivotante |
JP5355230B2 (ja) * | 2009-05-29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マルサ | 昇降式足場台 |
CN202831589U (zh) * | 2012-09-07 | 2013-03-27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移动式安全操作平台 |
CN103046729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袁士风 | 折叠脚手架 |
CN104986171A (zh) * | 2015-06-17 | 2015-10-21 |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用于铁路工程车的贯通作业平台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59689A (zh) * | 2019-07-23 | 2019-10-22 | 杭州柯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栏高度与升降台高度成正比的升降设备 |
CN111622518A (zh) * | 2020-06-15 | 2020-09-04 | 杭州佧斯家居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
CN114876172A (zh) * | 2022-04-08 | 2022-08-09 | 钱叶钟 |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
CN114876172B (zh) * | 2022-04-08 | 2023-09-29 | 无锡镓宏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10807B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10807A (zh) | 一种折叠护栏以及包含其的高架作业台 | |
CN110203798B (zh) | 一种轿顶平台 | |
JP2003321174A (ja) | エレベータ乗り籠の作業用柵 | |
KR20100138585A (ko) |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 |
KR20180111720A (ko) | 고소작업차량 탑재 확장형 버켓 안전난간 구조체 | |
WO2016131839A1 (en) | Collapsible elevated platforms | |
JP3892710B2 (ja) | 仮設足場へのパイプ構造物の取付け方法と装置 | |
KR101912178B1 (ko) | 접이식 2단구조를 갖는 안전난간 | |
KR20110103001A (ko) | 절첩 가능한 계단식 안전사다리 | |
KR100828576B1 (ko) | 이동식 틀비계용 난간대 | |
KR101989048B1 (ko) | 엘리베이터 비상탈출용 비상사다리 | |
KR200424319Y1 (ko) | 높낮이 조절용 이동식 작업대 | |
JP2010126874A (ja) | 仮設足場用階段枠 | |
JP2010037769A (ja) | 連結式昇降移動足場 | |
CN105888505A (zh) | 一种可变逃生的防盗窗 | |
JP3004217U (ja) | 手摺付脚立 | |
CN202611527U (zh) | 具有逃生功能的防盗窗 | |
JP4155937B2 (ja) | 手摺付き作業台 | |
GB2305203A (en) | Safety gate for a scaffolding walkway | |
WO2011107573A1 (en) | Modular structure for scaffolding | |
JP2858456B2 (ja) | 仮設ゲート | |
KR102230963B1 (ko) | 고소 작업차량의 가변형 탑승함 | |
JP6583896B2 (ja) | 工事用扉 | |
JPH0948567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カゴに付随する非常はしご装置 | |
JP5305432B2 (ja) | 移動足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