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8026A - 一种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8026A
CN109608026A CN201811525031.3A CN201811525031A CN109608026A CN 109608026 A CN109608026 A CN 109608026A CN 201811525031 A CN201811525031 A CN 201811525031A CN 109608026 A CN109608026 A CN 109608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door
main
screw rod
annealing furnace
preset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5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ico Hefei LCD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50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8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8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8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5/00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5/04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 C03B25/10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with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glass products
    • C03B25/12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with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glass products of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7Forming glass sheets combined with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the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退火炉,涉及基板玻璃制造领域。退火炉用于生产基板玻璃,其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的炉门,炉门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以及连接于第一炉门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一炉门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主炉门和第一副炉门,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主炉门以及第一副炉门移动以调整第一炉门与第二炉门之间的距离。本退火炉能够调节炉门局部间距,稳定基板玻璃的翘曲和切割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板玻璃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退火炉。
背景技术
在溢流下拉法基板玻璃生产系统中,玻璃带在自然下垂状态下,经过成型炉、退火炉的降温,经由退火炉炉口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由横切切割设备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然而,基板玻璃在炉门出口处易发生变形,造成基板玻璃翘曲和切割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退火炉,其能够调节炉门局部间距,稳定基板玻璃的翘曲和切割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退火炉,用于生产基板玻璃,其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的炉门,炉门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以及连接于第一炉门的第一调节机构;
第一炉门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主炉门和第一副炉门,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
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主炉门以及第一副炉门移动以调整第一炉门与第二炉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副炉门的数量为至少2个,第一主炉门设置于第一副炉门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远离第二炉门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一手动摇柄,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一手动摇柄均安装于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于退火炉的外壁且位于第一炉门远离第二炉门的一侧,第一螺旋推进器设置于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一炉门的一侧,第一螺旋推进器与第一螺杆配合,第一手动摇柄与第一螺旋推进器连接,第一手动摇柄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推进器带动第一螺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于第一主炉门对应的第一螺旋推进器,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推进器带动第一螺杆移动以带动第一主炉门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螺杆安装有背紧螺母,背紧螺母位于第一固定件远离第一炉门的一侧,背紧螺母用于固定第一主炉门以及第一副炉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设置于第一螺旋推进器与第一炉门之间,第一螺杆穿设于第一导向件且能相对第一导向件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炉门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主炉门和第二副炉门,第二主炉门与第一主炉门一一对应,第二副炉门与第一副炉门一一对应,第二主炉门、第二副炉门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炉门连接于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杆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主炉门、第二副炉门远离第一炉门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螺杆带动第二主炉门、第二副炉门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旋推进器、第二手动摇柄和第二电机,第二螺旋推进器和第二手动摇柄均安装于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于退火炉的外壁且位于第二炉门远离第一炉门的一侧,第二螺旋推进器设置于第二固定件靠近第二炉门的一侧且与第二螺杆配合,第二手动摇柄与第二螺旋推进器连接,第二手动摇柄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推进器带动第二螺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主炉门、第二副炉门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第二电机连接于第二主炉门对应的第二螺旋推进器,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主炉门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退火炉用于生产基板玻璃,其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以及连接于第一炉门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一炉门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主炉门和第一副炉门,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第一主炉门、第一副炉门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主炉门以及第一副炉门移动以调整第一炉门与第二炉门之间的距离。本退火炉通过将炉门设置为分段式结构,能够调节炉门局部间距以补偿炉门变形处形变引起的炉口处空间的变化,避免流入炉膛内的气流发生异常,从而稳定基板玻璃的翘曲和切割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炉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炉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正常形态的基板玻璃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正常形态的基板玻璃横截面示意图。
图标:10-第一预设方向;20-第二预设方向;100-退火炉;110-炉体;120-第一炉门;122-第一主炉门;124-第一副炉门;130-第二炉门;132-第二主炉门;134-第二副炉门;150-第一调节机构;152-第一螺杆;153-第一驱动组件;154-第一螺旋推进器;155-第一电机;156-第一手动摇柄;157-背紧螺母;158-第一固定件;159-第一导向件;160-第二调节机构;162-第二螺杆;163-第二驱动组件;164-第二螺旋推进器;165-第二手动摇柄;166-第二电机;168-第二固定件;169-第二导向件;200-基板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退火炉100,用于生产基板玻璃200,其包括炉体110和设置于炉体110的炉门,炉门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10相对设置的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以及连接于第一炉门120的第一调节机构150。第一炉门120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20设置的第一主炉门122和第一副炉门124,第二预设方向20与第一预设方向10垂直,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相对移动。第一调节机构150用于驱动第一主炉门122以及第一副炉门124移动以调整第一炉门120与第二炉门130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为相对设置的长条形板状体,分别设置于退火炉100炉口处。基板玻璃200经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之间从退火炉100炉体110内移出。
第一炉门120采用分段式结构。第一炉门120包括第一主炉门122和第一副炉门124,第一副炉门124的数量为至少2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炉门122的表面积大于第一副炉门124的表面积,退火炉100设置2个第一副炉门124,第一主炉门122设置于第一副炉门124之间,且三者位于同一平面。在平时生产中,第一副炉门124与外界接触面积较大,散热接较快,基板玻璃200在移出退火炉100炉口时,基板玻璃200靠近外界的两端,即第二预设方向20上的两端在非流向方向会发生如图3所示的变形而使基板玻璃200在横截面上呈现“S”形状的非正常形态,而正常基板玻璃200的形态如图4所示。因此,通过在炉门两端设置可灵活调节的第一副炉门124以避免炉门受高温影响发生形变引起基板玻璃200变形,影响翘曲品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增加第一副炉门124的数量以更精确地调整炉门端部位置附近炉门板局部之间的距离。
第一调节机构150用于驱动第一主炉门122和第一副炉门12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1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杆152和第一驱动组件153,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远离第二炉门130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杆152,第一驱动组件153用于驱动第一螺杆152带动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为方便读取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的移动距离,在第一螺杆152上设置有直角尺。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53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器154和第一手动摇柄156,第一螺旋推进器154和第一手动摇柄156均安装于第一固定件158。第一固定件158固定连接于退火炉100的外壁且位于第一炉门120远离第二炉门130的一侧。第一螺旋推进器154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58靠近第一炉门120的一侧,第一螺旋推进器154与第一螺杆152配合,具体地,第一螺旋推进器154内部设置蜗轮,蜗轮与第一螺杆152配合,构成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从而带动第一螺杆152移动。第一手动摇柄156通过手柄固定座安装于第一固定件158,第一手动摇柄156与第一螺旋推进器154连接,第一手动摇柄156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推进器154带动第一螺杆15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调节第一主炉门122到第二炉门130的距离,第一驱动组件153还包括第一电机155,第一电机155连接于第一主炉门122对应的第一螺旋推进器154。第一电机155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推进器154带动第一螺杆152移动以带动第一主炉门122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同时,第一电机155驱动第一主炉门122移动时,位移数据能够通过显示屏读取,该数据与第一螺杆152上直角尺的读数可相互校核。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手动摇柄,仅需能够驱动第一主炉门122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即可。
为更好地固定第一主炉门122、第一副炉门124调节后距离第二炉门130的距离,第一螺杆152安装有背紧螺母157。背紧螺母157位于第一固定件158远离第一炉门120的一侧,背紧螺母157用于固定第一主炉门122以及第一副炉门124相对于第一固定件158的位置。
此外,第一调节机构150还包括第一导向件159。第一导向件159设置于第一螺旋推进器154与第一炉门120之间。第一导向件159设置有多个导向孔,第一螺杆152通过导向孔穿设于第一导向件159且能相对第一导向件159移动。第一导向件159对第一螺杆152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螺旋推进器154,使第一螺杆152直接穿设于第一固定件158,第一螺杆152可以相对第一固定件158滑动。在第一固定件158远离第一炉门120的一侧设置液压缸,液压缸连接于第一螺杆152,在需要调节位置时,液压缸能驱动第一螺杆152带动第一主炉门122以及第一副炉门12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灵活调节第二炉门130与第一炉门120之间的距离,第二炉门130也采用分段式结构,其结构设置与第一炉门120完全相同。
具体地,第二炉门130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20设置的第二主炉门132和第二副炉门134。第二主炉门132与第一主炉门122一一对应,第二副炉门134与第一副炉门124一一对应。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能够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相对移动。
第二炉门130连接于第二调节机构160,第二调节机构16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杆162和第二驱动组件163,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远离第一炉门120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杆162,第二驱动组件163用于驱动第二螺杆162带动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第二螺杆162也设有直角尺以方便读数。
其中,第二驱动组件163包括第二螺旋推进器164、第二手动摇柄165和第二电机166。第二螺旋推进器164和第二手动摇柄165均安装于第二固定件168。第二固定件168固定连接于退火炉100的外壁且位于第二炉门130远离第一炉门120的一侧。第二螺旋推进器164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68靠近第二炉门130的一侧且与第二螺杆162配合,第二手动摇柄165与第二螺旋推进器164连接。第二手动摇柄165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推进器164带动第二螺杆162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第二电机166连接于第二主炉门132对应的第二螺旋推进器164,第二电机166用于驱动第二主炉门132移动。第二电机166驱动第二主炉门132移动时,位移数据也能够通过显示屏读取,该数据与第二螺杆162上直角尺的读数可相互校核。
与第一炉门120类似,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第二螺旋推进器164带动第二螺杆162,而使用液压缸驱动第二螺杆162从而带动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
此外,第二螺杆162也设置有背紧螺母157,背紧螺母157用于固定第二主炉门132以及第二副炉门134相对于第二固定件168的位置。第二炉门130与第二固定件168之间设置第二导向件169。第二导向件169对第二螺杆162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炉门130也可以设置为整体式而不采用第二主炉门132、第二副炉门134的分段式结构设置;或者,第一炉门120采用整体式而第二炉门130采用分体式结构。即第一炉门120和第二炉门130两者中可以只有一个设置为分段式而另一个设置为整体式,仅需满足能够调节第一炉门120和第二炉门130局部之间的距离的要求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炉门122与第二主炉门132之间的距离、第一副炉门124与第二副炉门134之间的距离可以在40mm-180mm范围进行调节。第一螺杆152、第二螺杆162为耐高温不锈钢材质,最低耐温参数为300℃。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为耐高温不锈钢材质,最低耐温450℃,热膨胀系数较小。
退火炉100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当第一炉门120受高温影响发生变形时,松开背紧螺母157,操作第一手动摇柄156。第一手动摇柄156通过第一螺旋推进器154以及第一螺杆152的传动从而驱动第一主炉门122或者第一副炉门12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以对第一主炉门122与第二主炉门132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副炉门124与第二副炉门134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对第一主炉门122调节精度要求不高时,使用第一电机155,来调整第一主炉门122的位置,提高调节效率。
当第二炉门130受高温影响发生变形时,松开背紧螺母157,操作第二手动摇柄165,第二手动摇柄165通过第二螺旋推进器164以及第二螺杆162的传动从而驱动第二主炉门132或者第二副炉门134在第一预设方向10上移动,以对第一主炉门122与第二主炉门132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副炉门124与第二副炉门134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对第二主炉门132调节精度要求不高时,使用第二电机166,来调整第一主炉门122的位置,提高调节效率。
通过对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局部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应性移动调整,补偿形变带来的第一炉门120、第二炉门130之间局部间距的变化,从而避免基板玻璃200发生变形,保证翘曲品质。
退火炉100通过设置分段式炉门,能够灵活调整炉门局部间距,以补偿炉门受高温影响发生的形变,维持流入炉体110气流的稳定,从而保证翘曲品质,稳定基板玻璃200的切割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退火炉,用于生产基板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炉门,所述炉门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炉门的第一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炉门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主炉门和第一副炉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主炉门、所述第一副炉门能够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炉门以及所述第一副炉门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炉门与所述第二炉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炉门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第一主炉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副炉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主炉门、所述第一副炉门远离所述第二炉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带动所述第一主炉门、所述第一副炉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一手动摇柄,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和所述第一手动摇柄均安装于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退火炉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炉门远离所述第二炉门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炉门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与所述第一螺杆配合,所述第一手动摇柄与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摇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带动所述第一螺杆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主炉门、所述第一副炉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主炉门对应的第一螺旋推进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带动所述第一螺杆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主炉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安装有背紧螺母,所述背紧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炉门的一侧,所述背紧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主炉门以及所述第一副炉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推进器与所述第一炉门之间,所述第一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且能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门包括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主炉门和第二副炉门,所述第二主炉门与所述第一主炉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副炉门与所述第一副炉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主炉门、所述第二副炉门能够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门连接于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杆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主炉门、所述第二副炉门远离所述第一炉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带动所述第二主炉门、所述第二副炉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螺旋推进器、第二手动摇柄和第二电机,第二螺旋推进器和第二手动摇柄均安装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退火炉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炉门远离所述第一炉门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旋推进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二炉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螺杆配合,所述第二手动摇柄与所述第二螺旋推进器连接,所述第二手动摇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推进器带动所述第二螺杆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主炉门、所述第二副炉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主炉门对应的第二螺旋推进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炉门移动。
CN201811525031.3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退火炉 Pending CN109608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031.3A CN109608026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031.3A CN109608026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8026A true CN109608026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0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5031.3A Pending CN109608026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80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9086A (zh) * 2020-09-24 2021-01-01 彩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退火炉开闭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6036A (zh) * 2010-05-26 2013-01-3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控制熔融玻璃的流动带材的厚度的设备和方法
CN202785970U (zh) * 2012-07-23 2013-03-1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带的应力调整装置
CN203582698U (zh) * 2013-10-30 2014-05-07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板的装置
JP201512414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6036A (zh) * 2010-05-26 2013-01-3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控制熔融玻璃的流动带材的厚度的设备和方法
CN202785970U (zh) * 2012-07-23 2013-03-1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带的应力调整装置
CN203582698U (zh) * 2013-10-30 2014-05-07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板的装置
JP201512414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9086A (zh) * 2020-09-24 2021-01-01 彩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退火炉开闭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13216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9608026A (zh) 一种退火炉
US9574825B2 (e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furnace having movable heat exchangers
CN203484804U (zh) 激光切割系统用光纤激光切割头
CN103551740A (zh) 激光切割系统用光纤激光切割头
EP1944106A1 (en) A slide gate for a molten-steel vessel
CN110822551B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3939983A (zh) 室内空调器
CN207181815U (zh) 预览模块及动态聚焦激光振镜
CN109140592B (zh)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CN110822552B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315247A (zh) 预览模块及动态聚焦激光振镜
CN214991722U (zh) 一种用于退火炉的升降式防热辐射装置
CN116398958A (zh) 一种医疗机构用正负压调节净化装置
CN203595242U (zh) 装饰面板以及使用该装饰面板的空调机
CN109279382A (zh) 一种tft液晶玻璃中间料仓加料系统
CN220750198U (zh) 一种高精度温控调控机构及光波炉
CN208327799U (zh) 定型炉温度控制系统
CN214400805U (zh) 一种坩埚轴及晶体生长设备
CN116689949B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自适应调焦切割头
CN214720276U (zh) 一种精密减速箱箱盖热铆装置
CN217202768U (zh) 一种pcr扩增装置
CN208649104U (zh) 一种冷却投料机的通风结构及光伏玻璃熔窑
JP506349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219508072U (zh) 一种长晶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