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1386B -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1386B
CN109591386B CN201910049034.2A CN201910049034A CN109591386B CN 109591386 B CN109591386 B CN 109591386B CN 201910049034 A CN201910049034 A CN 201910049034A CN 109591386 B CN109591386 B CN 109591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edge
edges
adjacent
glu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90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1386A (zh
Inventor
郝景新
吴新凤
王强
郭有豪
张敬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490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1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1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1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1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1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32B3/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of regularly- arranged cells, e.g. a honeycomb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蜂窝芯板包括至少两条原基带,各原基带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带,相邻的原基带与加强带呈均匀间隔式粘接、且朝两侧拉开后形成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的蜂窝结构,各六边形单位孔内具有由加强带形成的S型加强筋,相邻加强带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单元;S2:设置涂胶区域;S3:制板;S4:涂胶;S5:粘接;S6:成型。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环保、抗压强度高、能吸声隔热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蜂窝夹芯板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蜂窝夹芯板具有成本低、比强底高、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在包装、运输、家具以及建筑领域蜂窝夹芯板逐步发挥着优势,取代其他传统瓦楞纸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应用前景很广。常规的蜂窝夹芯板芯层采用自然界蜂巢结构,将基材用胶粘剂粘接成若干个空心正六棱柱体,并在其两面复合表层材料,形成一种新型夹层结构的复合板。
蜂窝夹芯板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蜂窝芯层的材料特性与结构特性,传统蜂窝因薄壁胞元易失稳,导致其抗压强度、剪切强度低,通常小于0.2MPa,不能作为工业产品的承重构件使用用。而申请者在之前发明的新型加强边增强型蜂巢板虽能达到0.5-0.7MPa抗压强度(专利申请号:2017102577784:改进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2017102581614: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但胞元拉伸后产生黏连和拉伸扭曲,胞元严重变形,应力失衡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环保、抗压强度高、吸声隔热、可避免拉伸扭曲和拉伸粘结、能实现应力平衡与结构对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包括至少两条原基带,各原基带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带,相邻的原基带与加强带呈均匀间隔式粘接、且朝两侧拉开后形成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的蜂窝结构,各六边形单位孔内具有由加强带形成的S型加强筋,相邻加强带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原基带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第一粘接边,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所述加强带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与第一粘接边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之间划分有第二成型边,各所述第一粘接边与第二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粘接,朝两侧拉开后同一位置两侧的三条第一成型边形成所述六边形单位孔,各六边形单位孔内的第二成型边形成所述S型加强筋。
各原基带上的第一粘接边的同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各第一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上,上下相邻的第一粘接边间隔一条第一成型边,各第二粘接边相应的同侧设有第二粘接区,各第二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上,所述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粘接区与第二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粘接,所述第二粘接区与第一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粘接。
各第二粘接边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粘接区,各第二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上,相邻两侧的第二粘接区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粘接区与第一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粘接。
所述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长度的0.1至0.25,所述第二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粘接边和与其相邻的一条第一成型边设置为等长,所述第二粘接边和第一粘接边设置为等长。
所述第一粘接边和与其相邻第一成型边设置为等长,所述第二粘接边和第一粘接边设置为等长。
所述涂胶模板分为单面涂胶模板和双面涂胶模板,涂胶模板上涂胶定位基准线的数量为一个涂胶循环的数量,本发明中单面涂胶模板定位基准线为4条,双面涂胶模板定位基准线为每块模板上面2条,共4条。
一种基于上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半机械化单面涂胶),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与加强带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在加强带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
S2:设置涂胶区域:在原基带上的第一粘接边的同一侧设置第一粘接区,各第一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上,相邻原基带上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反,在第二粘接边相应的同侧设置第二粘接区,各第二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上,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边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一粘接区与第二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粘接,将第二粘接区与第一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一种基于上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半机械化双面涂胶),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与加强带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在加强带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
S2:设置涂胶区域:在第二粘接边的两侧设置第二粘接区,各第二粘接区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上,相邻两侧第二粘接区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二粘接边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二粘接区与第一粘接边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长度的0.1至0.25,将第二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相等;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边和第一成型边设置为等长,将第二粘接边和第一粘接边设置为等长。
一种基于上述的标准尺寸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机械化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工艺1:原纸筒→辊胶→复合→烘干→辊胶→切断(规格尺寸)→叠合→收集包装。
蜂窝芯板的机械化成型装置,包括原纸筒A、牵引辊组B、下胶辊组C、上下胶辊组D、复合辊组E、烘干机构F、上胶辊组G、切断机构H、叠合机构I、包装机构J。
一种基于上述的较大尺寸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机械化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工艺2:原纸筒→辊胶→复合→烘干→辊胶→切断(大幅面尺寸)→叠合→切断(规格尺寸)→收集包装。
蜂窝芯板的机械化成型装置,包括原纸筒A、牵引辊组B、下胶辊组C、上下胶辊组D、复合辊组E、烘干机构F、上胶辊组G、切断机构H、叠合机构I、切断机构H、包装机构J。
生产设备采用四个原纸筒同时加工的形式,按照顺序进行上下排列,其中由上至下第一层和第三层原纸筒A进行双面辊胶,第二层和第四层原纸筒A不进行辊胶。第一层原纸筒A的正反面辊胶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辊胶时是反面辊胶即下胶辊组C进行辊胶,第二次辊胶是在四层原纸复合烘干后再进行正面辊胶即上胶辊组G进行辊胶。第四层原纸筒A的正反面辊胶在上下胶辊组D上同时完成。
生产工艺1的特点:切断为规格尺寸后再进行叠合,直接产生规格厚度的蜂窝纸成品;优点是效率高,无损耗;缺点是叠合过程中的精度问题会产生尺寸偏差,导致蜂窝纸成品的厚度不均。
生产工艺2的特点:切断为大幅面的非规格尺寸后进行叠合,然后再进行规格尺寸的切断,产生规格厚度的蜂窝纸成品;优点是蜂窝纸成品的厚度均匀;缺点是增加了一道切断工序,切断为规格尺寸时的齐边会有少量损耗。
注:胶面宽度比一个单元的尺寸大15%-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该芯板包括至少两条原基带,各原基带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带,相邻的原基带与加强带呈均匀间隔式粘接、且朝两侧拉开后形成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的蜂窝结构,各六边形单位孔内具有由加强带形成的S型加强筋,相邻加强带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该结构中,各原基带之间形成了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的蜂窝结构,较传统的瓦楞纸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而言,其具有吸声隔热,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蜂窝芯板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是环保低碳产品;而加强带能在各六边形单位孔中形成S型加强筋,即大大提高了各六边形单位孔的强度,使其抗压强度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适用范围;并且相邻加强带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能够有效避免同向S型加强筋蜂窝拉伸扭曲和拉伸粘结,使应力互补对称,实现应力平衡与结构对称。本发明的基于上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S1:划分单元;S2:设置涂胶区域;S3:涂胶;S4:粘接;S5:成型。其具备上述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划分状态)。
图4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单面涂胶状态)。
图5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规格尺寸)。
图6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大尺寸)。
图7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划分状态)。
图9是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单面涂胶状态)。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原基带;11、第一粘接边;111、第一粘接区;12、第一成型边;2、加强带;21、第二粘接边;211、第二粘接区;22、第二成型边;3、六边形单位孔;4、S型加强筋。
A、原纸筒;B、牵引辊组;C、下胶辊组;D、上下胶辊组;E、复合辊组;F、烘干机构;G、上胶辊组;H、切断机构;I、叠合机构;J、包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6展示出了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第一种实施例(单面涂胶),该芯板包括至少两条原基带1,各原基带1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带2,相邻的原基带1与加强带2呈均匀间隔式粘接、且朝两侧拉开后形成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3的蜂窝结构,各六边形单位孔3内具有由加强带2形成的S型加强筋4,相邻加强带2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4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该结构中,各原基带1之间形成了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3的蜂窝结构,较传统的瓦楞纸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而言,其具有吸声隔热,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蜂窝芯板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是环保低碳产品;而加强带2能在各六边形单位孔3中形成S型加强筋4,即大大提高了各六边形单位孔3的强度,使其抗压强度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适用范围;并且相邻加强带2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4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能够有效避免同向S型加强筋4蜂窝拉伸扭曲和拉伸粘结,使应力互补对称,实现应力平衡与结构对称。
本实施例中,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第一粘接边11,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加强带2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有第二成型边22,各第一粘接边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朝两侧拉开后同一位置两侧的三条第一成型边12形成六边形单位孔3,各六边形单位孔3内的第二成型边22形成S型加强筋4。该结构中,朝两侧拉开后同一位置两侧的三条第一成型边12形成六边形单位孔3,各六边形单位孔3内的第二成型边22形成S型加强筋4,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本实施例中,各原基带1上的第一粘接边11的同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111,各第一粘接区1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上,上下相邻的第一粘接边11间隔一条第一成型边12,各第二粘接边21相应的同侧设有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粘接区1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该结构中,各原基带1与加强带2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粘接区111和第二粘接区211,并且,各第一粘接区1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上,各第二粘接边21相应的同侧设有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延伸段的设置,使得粘接后朝两侧拉开时,更为容易成型出稳定的S型加强筋4,保证抗压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区111设置在各原基带1的上侧,各第二粘接区211设置在各加强带2的上侧。该结构中,第一粘接区111粘接加强带2的下侧,第二粘接区211粘接原基带1的下侧,其结构简单可靠。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区111和第二粘接区211可分别设置在各原基带1和各加强带2的下侧,同样能实现可靠的粘接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1至0.25,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相等。该结构中,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25,这样设置,能保证S型加强筋4为一条完全中心对称的S型结构,以确保S型加强筋4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各六边形单位孔3的加强强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边11和与其相邻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设置为等长,第二粘接边21和第一粘接边11设置为等长。该结构中,等长设置能保证形成正六边形单位孔3,使整体结构更为美观耐看。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边11和第一成型边12也可设置为不等长,形成普通的六边形单位孔3。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基于上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1与加强带2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2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1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1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在加强带2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22;
S2:设置涂胶区域:在原基带1上的第一粘接边11的同一侧设置第一粘接区111,各第一粘接区1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上,相邻原基带1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相反,在第二粘接边21相应的同侧设置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一粘接区111和第二粘接边21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一粘接区1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将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采用该方法,使得各原基带1之间形成了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3的蜂窝结构,较传统的瓦楞纸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而言,其具有吸声隔热,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蜂窝芯板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是环保低碳产品;而加强带2能在各六边形单位孔3中形成S型加强筋4,即大大提高了各六边形单位孔3的强度,使其抗压强度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适用范围;相邻原基带1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4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能够有效避免同向S型加强筋4蜂窝拉伸扭曲和拉伸粘结,使应力互补对称,实现应力平衡与结构对称。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1至0.25,将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相等。该方法中,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25,这样设置,能保证S型加强筋4为一条完全中心对称的S型结构,以确保S型加强筋4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各六边形单位孔3的加强强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边11和第一成型边12设置为等长,将第二粘接边21和第一粘接边11设置为等长。该方法中,等长设置能保证形成等边六边形单位孔3,使整体结构更为美观耐看。
一种基于上述的标准尺寸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机械化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工艺1:原纸筒→辊胶→复合→烘干→辊胶→切断(规格尺寸)→叠合→收集包装。
蜂窝芯板的机械化成型装置,包括原纸筒A、牵引辊组B、下胶辊组C、上下胶辊组D、复合辊组E、烘干机构F、上胶辊组G、切断机构H、叠合机构I、包装机构J。
一种基于上述的较大尺寸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机械化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工艺2:原纸筒→辊胶→复合→烘干→辊胶→切断(大幅面尺寸)→叠合→切断(规格尺寸)→收集包装。
蜂窝芯板的机械化成型装置,包括原纸筒A、牵引辊组B、下胶辊组C、上下胶辊组D、复合辊组E、烘干机构F、上胶辊组G、切断机构H、叠合机构I、切断机构H、包装机构J。
生产设备采用四个原纸筒同时加工的形式,按照顺序进行上下排列,其中由上至下第一层和第三层原纸筒A进行双面辊胶,第二层和第四层原纸筒A不进行辊胶。第一层原纸筒A的正反面辊胶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辊胶时是反面辊胶即下胶辊组C进行辊胶,第二次辊胶是在四层原纸复合烘干后再进行正面辊胶即上胶辊组G进行辊胶。第四层原纸筒A的正反面辊胶在上下胶辊组D上同时完成。
生产工艺1的特点:切断为规格尺寸后再进行叠合,直接产生规格厚度的蜂窝纸成品;优点是效率高,无损耗;缺点是叠合过程中的精度问题会产生尺寸偏差,导致蜂窝纸成品的厚度不均。
生产工艺2的特点:切断为大幅面的非规格尺寸后进行叠合,然后再进行规格尺寸的切断,产生规格厚度的蜂窝纸成品;优点是蜂窝纸成品的厚度均匀;缺点是增加了一道切断工序,切断为规格尺寸时的齐边会有少量损耗。
注:胶面宽度比一个单元的尺寸大15%-25%。
实施例2:
如图8至图9所示,本发明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第二种实施例(双面涂胶),各第二粘接边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相邻两侧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方向相反,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该结构中,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相邻两侧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方向相反,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延伸段的设置,使得粘接后朝两侧拉开时,更为容易成型出稳定的S型加强筋4,保证抗压强度。
如图7所示,本发明基于上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1与加强带2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2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1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1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在加强带2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22;
S2:设置涂胶区域:在第二粘接边21的两侧设置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相邻两侧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二粘接边21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采用该方法,使得各原基带1之间形成了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3的蜂窝结构,较传统的瓦楞纸板、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而言,其具有吸声隔热,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蜂窝芯板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是环保低碳产品;而加强带2能在各六边形单位孔3中形成S型加强筋4,即大大提高了各六边形单位孔3的强度,使其抗压强度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适用范围;相邻两侧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4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能够有效避免同向S型加强筋4蜂窝拉伸扭曲和拉伸粘结,使应力互补对称,实现应力平衡与结构对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包括至少两条原基带(1),其特征在于:各原基带(1)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带(2),相邻的原基带(1)与加强带(2)呈均匀间隔式粘接、且朝两侧拉开后形成带有多个六边形单位孔(3)的蜂窝结构,各六边形单位孔(3)内具有由加强带(2)形成的S型加强筋(4),相邻加强带(2)上所形成的S型加强筋(4)呈扭曲方向相反的交错型布置,所述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第一粘接边(11),所述加强带(2)上呈均匀间隔划分有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各原基带(1)上的第一粘接边(11)的同一侧设有第一粘接区(111),各第一粘接区(1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上,上下相邻的第一粘接边(11)间隔一条第一成型边(12),各第二粘接边(21)相应的同侧设有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所述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1至0.25,所述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有第二成型边(22),各所述第一粘接边(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朝两侧拉开后同一位置两侧的三条第一成型边(12)形成所述六边形单位孔(3),各六边形单位孔(3)内的第二成型边(22)形成所述S型加强筋(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区(1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所述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其特征在于:各第二粘接边(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相邻两侧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边(11)和与其相邻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设置为等长,所述第二粘接边(21)和第一粘接边(11)设置为等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边(11)和与其相邻第一成型边(12)设置为等长,所述第二粘接边(21)和第一粘接边(11)设置为等长。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1)与加强带(2)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2)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1)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1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在加强带(2)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22);
S2:设置涂胶区域:在原基带(1)上的第一粘接边(11)的同一侧设置第一粘接区(111),各第一粘接区(1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一条第一成型边(12)上,相邻原基带(1)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相反,在第二粘接边(21)相应的同侧设置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一粘接区(111)和第二粘接边(21)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一粘接区(111)与第二粘接边(21)以及部分第二成型边(22)粘接,将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划分单元:将各原基带(1)与加强带(2)依次间隔叠放,确保每一条加强带(2)均位于相邻上下侧的原基带(1)之间,以端部为起点,在原基带(1)上呈均匀间隔划分多条第一粘接边(1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一粘接边(11)之间划分有三条第一成型边(12),在加强带(2)上均匀间隔划分多条与第一粘接边(11)位置对应的第二粘接边(21),在每相邻的两条第二粘接边(21)之间划分第二成型边(22);
S2:设置涂胶区域:在第二粘接边(21)的两侧设置第二粘接区(211),各第二粘接区(211)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同一方向的第二成型边(22)上,相邻两侧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方向相反;
S3:制板:根据原基带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的尺寸,根据粘接区的尺寸确定涂胶模板上涂胶孔的尺寸,并根据涂胶孔的大小和涂胶位置在涂胶模板设置纸张涂胶定位基准线;
S4:涂胶:在第二粘接边(21)上涂胶;
S5:粘接:将第二粘接区(211)与第一粘接边(11)以及部分第一成型边(12)粘接;
S6:成型:将粘接后的芯板静置一定时间至粘接牢固后,裁切成所需的高度,得到条状芯板,朝两侧拉开形成蜂窝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第一成型边(12)长度的0.1至0.25,将第二粘接区(211)的延伸段长度与第一粘接区(111)的延伸段长度设置为相等;在步骤S1中,将第一粘接边(11)和第一成型边(12)设置为等长,将第二粘接边(21)和第一粘接边(11)设置为等长。
CN201910049034.2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591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9034.2A CN10959138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9034.2A CN10959138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1386A CN109591386A (zh) 2019-04-09
CN109591386B true CN109591386B (zh) 2020-12-18

Family

ID=6596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9034.2A Active CN10959138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1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3243B (zh) * 2020-05-09 2021-03-30 中南大学 蜂窝规整度检测的相邻点胞元重构方法
CN113007583B (zh) * 2021-03-17 2022-11-18 三峡大学 一种胞内递进式层级类蜂窝夹芯结构
CN115257128B (zh) * 2022-07-15 2024-03-2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蜂窝芯制造装置及方法
CN115320183B (zh) * 2022-08-22 2024-01-16 大连交通大学 具有s构型增强结构的蜂窝芯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5762A (zh) * 2015-10-16 2016-03-23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蜂窝纸芯创新结构及芯纸粘合工艺方法
CN107867014A (zh) * 2017-04-19 2018-04-0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
CN207633138U (zh) * 2017-12-12 2018-07-20 江苏捷飞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增强瓦楞纸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5762A (zh) * 2015-10-16 2016-03-23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蜂窝纸芯创新结构及芯纸粘合工艺方法
CN107867014A (zh) * 2017-04-19 2018-04-0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
CN207633138U (zh) * 2017-12-12 2018-07-20 江苏捷飞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增强瓦楞纸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1386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1386B (zh) 一种加强筋交错型蜂窝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14783B (zh) 一种细条型实木复合集成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2501411A (zh) 复合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夹芯六角蜂窝芯材的制备方法
WO2015058504A1 (zh) 一种折叠式绷框画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14781B (zh) 一种细条型实木复合集成材
CN107283927B (zh) 增强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的成型装置
CN102085738A (zh) 一种高强度蜂窝纸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40640A (zh) 一种槽口折叠蜂巢仿生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37818U (zh) 一种实木不变形板
CN107867013B (zh) 改进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
CN206856133U (zh) 一种瓦楞蜂窝纸板生产装置
CN109676706A (zh) 一种板材及板材制作工艺
CN107867014B (zh) 六边形结构的蜂窝芯板及其成型方法
CN101439600B (zh) 一种蜂窝纸板托盘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80980U (zh) 用作结构梁的人造工程圆木
CN206242619U (zh) 一种内置铝边框的蜂窝板
CN112477294A (zh) 一种多孔均质夹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15089939A1 (zh) 一种竹基板、竹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50359B (zh) 一种高强度的蜂窝纸板及其粘合方法
JP4286899B1 (ja) 伸縮可能な木質構造体および当該木質構造体をコア材とするフラッシュパネル
CN209920084U (zh) 一种板材
WO2019206294A1 (zh) 一种人造结构板的板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10727220U (zh) 一种槽口折叠蜂巢仿生芯板
CN102873912A (zh) 一种柔性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CN202147885U (zh) 纸制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