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6469A -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6469A
CN109586469A CN201811114369.XA CN201811114369A CN109586469A CN 109586469 A CN109586469 A CN 109586469A CN 201811114369 A CN201811114369 A CN 201811114369A CN 109586469 A CN109586469 A CN 109586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terconnecting piece
busbar
hole
coil inter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43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86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646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该马达具备: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线圈,与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汇流条,其与从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汇流条具有与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线圈连接部具有:在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导线穿过贯通孔,且该导线与贯通孔的内侧面接触。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对置部具有在第1方向上被朝向另一个对置部压紧的压紧部。

Description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具备导电部件的马达,该导电部件具有弯折的钩形状的线圈接线用端子部。例如,日本特开2003-324883号公报记载有具备这样的导电部件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的马达。
具有上述的钩形状的线圈接线用端子部通过将板状的导电部件的端部弯折成钩形状而制作出来。因此,弯折导电部件的次数增多,制造马达的劳力以及成本增大。并且,与弯折制作线圈接线用端子部相应地,需要延长导电部件。因此,导电部件整体容易大型化,马达容易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是提供马达以及这样的马达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少制造的劳力以及成本,而且,具有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构造。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备: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线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接触。所述一对对置部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置部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被朝向另一个所述对置部压紧的压紧部。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备: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线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贯通孔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第1贯通部;以及从所述第1贯通部向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缝隙状的第2贯通部。所述一对对置部中夹着所述第2贯通部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一对对置部中夹着所述第1贯通部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小。
关于本发明的马达的制造方法,所述马达具备: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所述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连接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工序。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在所述连接工序中,将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将所述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置部朝向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个所述对置部侧进行压紧。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制造的劳力以及成本、而且具有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构造的马达以及这样的马达的制造方法。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3为从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图。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5为从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一部分的图。
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各图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以正侧为上侧、以负侧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与Z轴方向平行,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在下文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Z”,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各图中适当以箭头θ示出周向。
并且,将轴向Z上的Z轴方向的正侧称为“上侧”,将轴向Z上的Z轴方向的负侧称为“下侧”。并且,将周向上的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向逆时针方向前进的一侧,即向箭头θ的方向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上的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向顺时针方向前进的一侧,即与箭头θ的方向反向地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
另外,所谓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为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以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备外壳11、转子20、轴承51、52、定子30、轴承保持架40、汇流条单元90以及控制装置80。外壳11容纳马达10的各部。外壳11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外壳11在下侧的底部保持轴承51。
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2以及磁铁23。轴21沿中心轴线J配置。轴21被轴承51、52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子铁芯22为固定在轴21的外周面上的圆环状。磁铁23固定在转子铁芯22的外周面上。轴承51在转子铁芯22的下侧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52在转子铁芯22的上侧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51、52为球轴承。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定子30在转子2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4以及多个线圈35。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2以及多个齿33。
多个线圈35分别隔着绝缘件34安装于多个齿33上。线圈35通过将导线隔着绝缘件34卷绕在齿33上而构成。线圈引出线36被从各线圈35向上侧引出。线圈引出线36为从线圈35延伸出的导线,为构成线圈35的导线的端部。
轴承保持架40配置于定子30的上侧。轴承保持架40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轴承保持架40保持轴承52。轴承保持架40为金属制成。轴承保持架40具有在轴向Z上贯通轴承保持架40的保持架孔部40a。线圈引出线36穿过保持架孔部40a。
汇流条单元90被配置于轴承保持架40的上侧。汇流条单元90具有汇流条保持架60以及汇流条70。即,马达10具备汇流条保持架60以及汇流条70。汇流条保持架60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汇流条保持架60固定在轴承保持架40的上表面上。汇流条保持架60为树脂制成。
汇流条70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60。汇流条70被从下侧支承于汇流条保持架60。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70整体为板状。汇流条70设置有多个。在图2以及图3中,汇流条70例如设置有3个。汇流条70具有第1构件70a、第2构件70b以及第3构件70c。第1构件70a、第2构件70b以及第3构件70c彼此为不同的构件。第1构件70a、第2构件70b以及第3构件70c相连结,构成1个汇流条70。第1构件70a与第2构件70b分别固定在第3构件70c的周向两侧。
如图4所示,在第1构件70a以及第2构件70b上分别连接多个线圈引出线36。由此,汇流条70与线圈引出线36电连接。在第1构件70a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中的2个线圈引出线36a、36b。在第2构件70b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中的2个线圈引出线36c、36d。
第1构件70a具有第1构件主体70d、第1臂部74a以及固定部74b。第2构件70b具有第2构件主体70e、第1臂部74d以及固定部74e;即,汇流条70具有第1构件主体70d、第1臂部74a、固定部74b、第2构件主体70e、第1臂部74d以及固定部74e。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3构件70c与固定部74b、74e构成电源连接部70f。第1构件主体70d沿在与轴向Z垂直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VL1配置。第2构件主体70e沿在与假想线VL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假想线VL2配置。
下文的说明中,将与假想线VL1、VL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Y”,在各图中适当以Y轴方向示出。前后方向Y上的Y轴方向的正侧称为“前侧”,将前后方向Y上的Y轴方向的负侧称为“后侧”。并且,将与轴向Z以及前后方向Y两者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X”,在各图中适当以X轴方向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Y相当于第2方向。左右方向X相当于第1方向。并且,在板状的汇流条70上的各部分,将与各部分的延伸方向以及各部分的厚度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称为各部分的“宽度方向”。
假想线VL1与假想线VL2沿轴向Z观察时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配置。即,第1构件主体70d与第2构件主体70e在沿轴向Z观察时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配置。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1构件主体70d与第2构件主体70e在径向上夹着中心轴线J配置。第1构件主体70d配置于比第2构件主体70e靠下侧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以各假想线VL1、VL2以为基准,将左右方向X上的另一假想线侧称为“左右方向内侧”,将左右方向X上的与另一假想线侧相反的一侧称为“左右方向外侧”。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内侧相当于径向内侧,左右方向外侧相当于径向外侧。
如图4所示,第1构件主体70d具有:作为线圈连接部的第1线圈连接部71a和第2线圈连接部72a;以及第2臂部73a。即,汇流条70具有:第1线圈连接部71a和第2线圈连接部72a;以及第2臂部73a。本实施方式中第2臂部73a相当于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两者。
第1线圈连接部71a为板面与轴向Z垂直的板状。即,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能够减小第1线圈连接部71a在轴向Z上的尺寸,马达10在轴向Z上容易小型化。并且,作为第1方向的左右方向X以及作为第2方向的前后方向Y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厚度方向垂直。第1线圈连接部71a上,前侧相当于第2方向一侧,后侧相当于第2方向另一侧。
第1线圈连接部71a设置于汇流条70上的从电源连接部70f到第2线圈连接部72a之间。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1线圈连接部71a具有:作为贯通孔的第1贯通孔77a;作为一对对置部的第1对置部75a、75d;连结部75g;以及壁部76。即,汇流条70具有第1贯通孔77a、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连结部75g以及壁部76。第1贯通孔77a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厚度方向上即在轴向Z上贯通第1线圈连接部71a。第1贯通孔77a供线圈引出线36a穿过。
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在左右方向X上夹着第1贯通孔77a配置。第1对置部75a具有第1夹持部75b以及第1压紧部75c。第1对置部75d具有第1夹持部75e以及第1压紧部75f。
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第1压紧部75c、75f在左右方向X上被压紧,而且,第1贯通孔77a的周缘部与线圈引出线36a被焊接,从而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线圈引出线36a连接。在图2至图5中,表示第1压紧部75c、75f被压紧前的状态。在图6中,表示第1压紧部75c、75f被压紧后的状态。在下文的说明中,将第1压紧部75c、75f等压紧部被压紧前的状态简称为“非压紧状态”,将第1压紧部75c、75f等压紧部被压紧后的状态简称为“压紧状态”。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1贯通孔77a具有第1贯通部77b以及第2贯通部77c。第1贯通部77b为位于第1夹持部75b、75e彼此之间的部分。线圈引出线36a穿过第1贯通部77b。线圈引出线36a与第1贯通部77b的内侧面接触。由此,线圈引出线36a与第1贯通孔77a的内侧面接触。如图5所示,在非压紧状态下,第1贯通部77b在沿轴向Z观察时为大致正方形状。如图6所示,压紧状态下,第1贯通部77b的内侧面与非压紧状态相比更接近沿着线圈引出线36a的外周面的形状。
第2贯通部77c为位于第1压紧部75c、75f彼此之间的部分。第2贯通部77c为从第1贯通部77b向前侧延伸的缝隙状。如图5所示,在非压紧状态下,第2贯通部77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6比第1贯通部77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5小。
第1贯通部77b的内侧面具有支承面77e。支承面77e从第2贯通部77c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内侧面上的后侧的端部朝向第1贯通孔77a的外侧向左右方向两侧延伸。支承面77e为面向后侧的面。如图6所示,支承面77e与线圈引出线36a接触。
在压紧状态下,第2贯通部77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6比第1贯通部77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5小。在压紧状态下,第2贯通部77c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内侧面之间彼此接触。即,在压紧状态下,第2贯通部77c成为封闭状态。如图5所示,第2贯通部77c在前后方向Y上的尺寸L8比第1贯通部77b在前后方向Y上的尺寸L7大。
第1夹持部75b、75e为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中夹着第1贯通部77b的部分。即,第1贯通部77b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内侧面由第1夹持部75b、75e的侧面构成。并且,如图6所示,第1夹持部75b、75e为第1对置部75a、75d中在左右方向X上夹持线圈引出线36a的部分。被第1夹持部75b、75e夹持的线圈引出线36a与第1夹持部75b、75e接触。第1夹持部75b、75e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
第1压紧部75c、75f为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中夹着第2贯通部77c的部分。即,第2贯通部77c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内侧面由第1压紧部75c、75f的侧面构成。并且,第1压紧部75c、75f为在左右方向X上被朝向另一个第1对置部压紧的部分。即,第1压紧部75c为第1对置部75a中被向左右方向X上的第1对置部75d侧压紧的部分。第1压紧部75f为第1对置部75d中被向左右方向X上的第1对置部75a侧压紧的部分。
第1压紧部75c、75f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更详细地说,第1压紧部75c、75f从第2臂部73a中后侧的端部向后侧延伸,与第1夹持部75b、75e的前侧的端部相连。第1压紧部75c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1夹持部75b的前侧相连。第1压紧部75f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1夹持部75e的前侧相连。由此,第1压紧部75c、75f配置于比第1夹持部75b、75e接近第2臂部73a的一侧。在压紧状态下,第1压紧部75c、75f之间彼此接触。
如图5所示,第1压紧部75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4比第1夹持部75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3小。同样地,第1压紧部75f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比第1夹持部75e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小。第1压紧部75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4与第1压紧部75f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例如相同。第1夹持部75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3与第1夹持部75e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例如相同。连结部75g在左右方向X上延伸,连接第1夹持部75b与第1夹持部75e。更详细地说,连结部75g连接第1夹持部75b的后侧的端部与第1夹持部75e的后侧的端部。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壁部76为四棱柱状。壁部76从第1贯通孔77a的内缘部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厚度方向即轴向Z上延伸。更详细地说,壁部76从第1贯通部77b的后侧的端部处的内缘部向上侧延伸。如图6所示,壁部76配置于线圈引出线36a的后侧。壁部76的前侧的面与穿过第1贯通部77b的线圈引出线36a接触。壁部76与线圈引出线36a通过焊接而相固定。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非压紧状态以及压紧状态两者,设置有第1压紧部75c、75f的部分处第1线圈连接部71a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2比设置有第1夹持部75b、75e的部分处第1线圈连接部71a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1小。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为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宽度方向。由此,在前后方向Y上,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从第1夹持部75b、75e朝向第1压紧部75c、75f减小。
如图4所示,第2线圈连接部72a配置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前侧。第2线圈连接部72a经由第2臂部73a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相连。作为2个线圈连接部的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配置于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假想线VL1上。假想线VL1通过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左右方向X的中心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左右方向X的中心。即,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在左右方向X上配置在相同位置。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形状除在前后方向Y上对称这一点外,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形状相同。
第2线圈连接部72a为板面与轴向Z垂直的板状。即,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能够减小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轴向Z的尺寸,马达10在轴向Z上容易小型化。并且,作为第1方向的左右方向X以及作为第2方向的前后方向Y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厚度方向垂直。第2线圈连接部72a上,后侧相当于第2方向一侧,前侧相当于第2方向另一侧。
第2线圈连接部72a具有作为贯通孔的第2贯通孔77d以及作为一对对置部的第2对置部78a、78d。并且,第2线圈连接部72a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同样地具有连结部和壁部。第2贯通孔77d在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厚度方向上即在轴向Z上贯通第2线圈连接部72a。
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同样地,在第2线圈连接部72a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b。线圈引出线36b为不同于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连接的线圈引出线36a的线圈引出线36。线圈引出线36b穿过第2贯通孔77d,并与第2贯通孔77d的内侧面接触。
一对第2对置部78a、78d在左右方向X上夹着第2贯通孔77d配置。一对第2对置部78a、78d分别具有:在左右方向X上夹持线圈引出线36b的第2夹持部78e、78f;以及在左右方向X上彼此被朝向另一个第2对置部78a、78d压紧的第2压紧部78c、78f。第2压紧部78c、78f从第2臂部73a中前侧的端部向前侧延伸,与第2夹持部78b、78e的后侧的端部相连。第2压紧部78c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2夹持部78b的后侧相连。第2压紧部78f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2夹持部78e的后侧相连。由此,第2压紧部78c、78f配置于比第2夹持部78b、78e接近第2臂部73a的一侧。
第2臂部73a整体在大致前后方向Y上延伸。第2臂部73a为板面与轴向Z垂直的板状。即,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第2臂部73a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能够减小第2臂部73a的轴向Z的尺寸,马达10在轴向Z上容易小型化。第2臂部73a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相连,并连接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这2个线圈连接部。即,第2臂部73a为汇流条70中从第1线圈连接部71a到第2线圈连接部72a之间的部分。
第2臂部73a具有第1延伸部73b、第2延伸部73c以及第3延伸部73d。如图5所示,第1延伸部73b与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的前侧的端部即第1压紧部75c、75f的前侧的端部相连。如图4所示,第1延伸部73b朝向前侧斜着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而延伸。
第2延伸部73c从第1延伸部73b的前侧的端部向前侧以直线状延伸。第2延伸部73c配置于假想线VL1的左右方向内侧。第3延伸部73d从第2延伸部73c的前侧的端部朝向前侧斜着向左右方向外侧弯曲而延伸。第3延伸部73d的前侧的端部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后侧的端部即第2压紧部78c、78f的后侧的端部相连。
如上所述通过各延伸部的延伸,第2臂部73a的中间部分向左右方向内侧凹陷。即,本实施方式中,第2臂部73a从作为一个线圈连接部的第1线圈连接部71a通过比假想线VL1靠左右方向内侧的区域延伸到作为另一个线圈连接部的第2线圈连接部72a。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内侧相当于第1方向一侧。
第2臂部73a具有沿左右方向X凹陷的凹部73f。在第2臂部73a中后侧的端部处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凹部73f。并且,在第2臂部73a中前侧的端部处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凹部73f。如图5所示,在非压紧状态下,凹部73f的内缘在沿轴向Z观察时,为圆弧状。
第1臂部74a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后侧的端部相连。由此,第1臂部74a与第2臂部73a经由第1线圈连接部71a相连。如图4所示,第1臂部74a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后侧的端部沿周向以折线状延伸。第1臂部74a为板面与轴向Z垂直的板状。即,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第1臂部74a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能够减小第1臂部74a的轴向Z的尺寸,马达10在轴向Z上容易小型化。
第1臂部74a的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经由固定部74b与第3构件70c相连。固定部74b为从第1臂部74a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的板状。固定部74b固定在第3构件70c上。
第2构件主体70e具有作为线圈连接部的第1线圈连接部71b和第2线圈连接部72b、以及第2臂部73e。即,汇流条70具有第1线圈连接部71b和第2线圈连接部72b、以及第2臂部73e。本实施方式中第2臂部73e相当于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两者。
第1线圈连接部71b的形状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形状相同。线圈引出线36c与第1线圈连接部71b连接。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第1线圈连接部71b在前后方向Y上配置在相同位置。第2线圈连接部72b的形状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形状相同。线圈引出线36d与第2线圈连接部72b连接。第2线圈连接部72a与第2线圈连接部72b在前后方向Y上配置在相同位置。第2臂部73e的形状除在左右方向X上对称这一点外与第2臂部73a的形状相同。第2臂部73e为汇流条70中从第1线圈连接部71b到第2线圈连接部72b之间的部分。
第1臂部74d从第1线圈连接部71b的后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第1臂部74d为板面与轴向Z垂直的板状。即,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的第1臂部74d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能够减小第1臂部74d的轴向Z的尺寸,马达10在轴向Z上容易小型化。
第1臂部74d的与第1线圈连接部71b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经由固定部74e而与第3构件70c相连。固定部74e为从第1臂部74d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的板状。固定部74e被固定在第3构件70c上。
第3构件70c具有端子部79c、第1固定臂部79a以及第2固定臂部79b。端子部79c为在轴向Z上延伸的板状。端子部79c的板面与周向垂直。如图1所示,端子部79c与控制装置80连接。由此,电源连接部70f与控制装置80连接。
如图4所示,第1固定臂部79a为从端子部79c的下侧的端部向周向一侧突出并向下侧屈曲后延伸的板状。第1臂部74a经由固定部74b固定上第1固定臂部79a上。由此,电源连接部70f与第1臂部74a相连,通过第1臂部74a将电源连接部70f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相连。即,第1臂部74a为汇流条70中从电源连接部70f到第1线圈连接部71a之间的部分。
第2固定臂部79b为从端子部79c的下侧的端部周向另一侧突出并向下侧屈曲后延伸的板状。第1臂部74d经由固定部74e固定在第2固定臂部79b上。由此,电源连接部70f与第1臂部74d相连,通过第1臂部74d将电源连接部70f与第1线圈连接部71b相连。即,第1臂部74d为汇流条70中从电源连接部70f到第1线圈连接部71b之间的部分。
如图3所示,3个汇流条70沿周向遍及一周地等间隔配置。在沿轴向观察时,各汇流条70上的被第1构件主体70d以及第2构件主体70e所包围的内侧部分为正六边形状。本实施方式中正六边形状的一条边分别由各汇流条70上的第2臂部73a、73e构成。如上所述,第2臂部73a、73e的中间部分向左右方向内侧即径向内侧凹陷。由此,在沿轴向观察时,在各第2臂部73a、73e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空间部S。空间部S设置于第2臂部73a、73e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71b的径向之间、以及第2臂部73a、73e与第2线圈连接部72a、72b的径向之间。
如图2所示,各汇流条70上的第1构件主体70d通过其他2个汇流条70上的第2构件主体70e的下侧。各汇流条70上的第2构件主体70e通过其他2个汇流条70上的第1构件主体70d的上侧。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80配置于汇流条单元90的上侧。控制装置80通过端子部79c而与汇流条70电连接。控制装置80为经由汇流条70向定子30供给电力的电源。控制装置80具有控制供给到定子30的电力的逆变电路。
通过从控制装置80供给电力,电流流过汇流条70以及线圈35。从控制装置80供给的电流从电源连接部70f分别流过第1臂部74a以及第1臂部74d。流过第1臂部74a的电流依次流过第1线圈连接部71a、第2臂部73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通过使电流流过第1线圈连接部71a,电流流过线圈引出线36a,电流被供给至线圈35。通过使电流流过第2线圈连接部72a,电流流向线圈引出线36b,电流被供给到不同于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连接的线圈35的线圈35。
并且,流过第1臂部74d的电流依次流过第1线圈连接部71b、第2臂部73e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b。通过使电流流过第1线圈连接部71b,电流流过线圈引出线36c,电流被供给到不同于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连接的线圈35的线圈35。通过使电流流过第2线圈连接部72b,电流流过线圈引出线36d,电流被供给到不同于与第1线圈连接部71a、71b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连接的线圈35的线圈35。
马达10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汇流条70的汇流条制造工序;以及连接汇流条70与线圈引出线36的连接工序。汇流条制造工序设置于连接工序前。汇流条制造工序包括第1构件制造工序、第2构件制造工序、第3构件制造工序以及焊接工序。
在第1构件制造工序中,作业人员对金属制成的板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冲裁,制作各贯通孔中的第2贯通部77c。并且,作业人员在板构件的一部分制作出沿着各贯通孔的第1贯通部77b上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缘部的切口。第2贯通部77c以及切口的制作例如通过冲压加工而同时进行。
然后,作业人员沿第1构件70a的外形对板构件上的包括第2贯通部77c以及切口的部分进行冲裁。由此,从板构件冲裁出包含第1线圈连接部71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的第1板状部。这样,作业人员对板构件进行冲裁而制作出第1线圈连接部71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
然后,作业人员将冲裁出的第1板状部的一部分沿着上述的切口立起,制作出各贯通孔中的第1贯通部77b与壁部76。即,汇流条制造工序中,作业人员将板构件的一部分掀起制作出第1贯通孔77a的至少一部分、第2贯通孔77d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壁部76。这样,通过将板构件的一部分掀起能够制作出壁部76,因此,例如与将别的构件固定到第1板状部来制作壁部的情况相比,壁部76的制作变得容易。通过制作出各第1贯通部77b,制作出第1贯通孔77a以及第2贯通孔77d。作业人员将冲裁后的第1板状部的一端部弯折,制作出固定部74b。由此,制造出第1构件70a。
在第2构件制造工序中,作业人员与第1构件制造工序同样地制造出第2构件70b。在第3构件制造工序中,作业人员对金属制成的板构件沿着第3构件70c的外形进行冲裁,制作出第2板状部。然后,作业人员将第2板状部的一部分弯折,制作出出第1固定臂部79a以及第2固定臂部79b。由此,制造出第3构件70c。
在焊接工序中,作业人员通过焊接而固定第1构件70a上的固定部74b与第3构件70c上的第1固定臂部79a。作业人员通过焊接而固定第2构件70b上的固定部74e与第3构件70c上的第2固定臂部79b。通过以上的各工序,制造出汇流条70。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汇流条70整体为板状,因此,如上所述,仅通过对板构件进行加工,就能够制造出汇流条70。因此,能够减少汇流条70的制造成本。
作业人员通过上述的汇流条制造工序制造出3个汇流条70。本实施方式中,3个汇流条70彼此为相同形状,因此,通过进行3次与上述的汇流条制造工序同样的工序,能够制造出3个汇流条70。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3个汇流条70。作业人员将3个汇流条70配置在汇流条保持架60上。由此,制造出汇流条单元90。
在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将汇流条单元90插入至外壳11内,并配置在轴承保持架40的上表面上。此时,作业人员将通过保持架孔部40a向轴承保持架40的上侧突出的各线圈引出线36穿过第1线圈连接部71a、71b的第1贯通孔77a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72b的第2贯通孔77d。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连接部71a、71b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第1贯通孔77a在轴向Z上贯通第1线圈连接部71a、71b。并且,第2线圈连接部72a、72b的厚度方向与轴向Z平行,因此,第2贯通孔77d在轴向Z上贯通第2线圈连接部72a、72b。因此,容易将从定子30沿轴向Z延伸的线圈引出线36穿过第1贯通孔77a以及第2贯通孔77d。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人员将线圈引出线36穿过各贯通孔的第1贯通部77b。
在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将在左右方向X上夹着第1贯通孔77a的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朝向左右方向X上的另一个第1对置部侧压紧。更具体来说,作业人员将用于压紧的器具插入第1线圈连接部71a的左右方向两侧,将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中的第1压紧部75c、75f朝向另一个第1压紧部侧彼此压紧。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人员对第1压紧部75c、75f进行压紧,直到第1压紧部75c、75f之间彼此接触而使得第2贯通部77c封闭。伴随着第1压紧部75c、75f被压紧而使第2贯通部77c封闭,第1贯通部77b的前侧的端部也向封闭方向变形。由此,穿过第1贯通部77b的线圈引出线36a被第1贯通部77b的前侧的端部处的内缘向后侧按压,并压靠于壁部76。因此,通过第1贯通部77b的内缘以及壁部76的前侧的面,线圈引出线36a被从整周紧固。因此,能够牢固地将线圈引出线36a保持于第1线圈连接部71a。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1贯通孔77a中穿过线圈引出线36a,并对一对第1对置部75a、75d的一部分进行压紧,能够容易地将线圈引出线36a固定至汇流条70。因此,无需使第1线圈连接部71a为钩形状,能够通过在汇流条70上设置第1贯通孔77a来制作第1线圈连接部71a。由此,制作第1线圈连接部71a时,无需多次弯折板构件,能够容易地制作第1线圈连接部71a。因此,能够减少制造马达10的劳力以及成本。
并且,能够通过设置第1贯通孔77a制作第1线圈连接部71a,因此,能够在汇流条70的中间部设置第1线圈连接部71a。因此,能够抑制汇流条70的全长增大,汇流条70整体容易小型化。由此,马达10容易小型化。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能够减少制造的劳力以及成本、而且具有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构造的马达10。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分别设置夹持线圈引出线36a的第1夹持部75b、75e与将被压紧的第1压紧部75c、75f。例如在对夹持线圈引出线36a的第1夹持部75b、75e进行压紧的情况下,需要按每个线圈引出线36a而夹着第1夹持部75b、75e进行压紧,因此,对第1对置部75a、75d进行压紧所需的力容易增大。与此相对地,通过与第1夹持部75b、75e分开地设置进行压紧的部分作为第1压紧部75c、75f,能够减小压紧第1对置部75a、75d时需要的力。因此,能够使第1对置部75a、75d容易压紧,能够减少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a的劳力。由此,能够进一步减低制造马达10的劳力以及成本。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压紧部75c、75f之间彼此接触。因此,压紧第1压紧部75c、75f的作业只要进行至第1压紧部75c、75f彼此接触即可。由此,容易使第1压紧部75c、75f的变形量一定,容易通过压紧作业将线圈引出线36a稳定地固定到第1线圈连接部71a。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压紧部75c、75f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4比第1夹持部75b、75e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3小。因此,容易使第1压紧部75c、75f的刚性较小,容易压紧第1压紧部75c、75f。因此,能够进一步减低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a的劳力,能够进一步减低制造马达10的劳力以及成本。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非压紧状态下,被第1压紧部75c、75f所夹的第2贯通部77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6比被第1夹持部75b、75e所夹的第1贯通部77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5小。因此,压紧时,能够减小第1压紧部75c、75f的变形量,从而更容易对第1压紧部75c、75f进行压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低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上连接线圈引出线36a的劳力,能够进一步减低制造马达10的劳力以及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贯通部77c为从第1贯通部77b向前侧延伸的缝隙状。因此,在非压紧状态下,容易进一步减小第2贯通部77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6。
并且,通过使第2贯通部77c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6比第1贯通部77b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5小,第1贯通部77b的内侧面具有面向后侧的支承面77e。因此,容易使支承面77e与线圈引出线36a接触。因此,与第1贯通孔77a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均一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第1贯通孔77a的与线圈引出线36a的外周面接触的内侧面的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线圈引出线36a。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非压紧状态下,设置有第1压紧部75c、75f的部分处第1线圈连接部71a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2比设置有第1夹持部75b、75e的部分处第1线圈连接部71a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L1小。因此,压紧第1压紧部75c、75f时,容易通过用于压紧的器具统一从左右方向两侧夹持第1压紧部75c、75f,容易进行压紧作业。并且,由于第1压紧部75c、75f比第1夹持部75b、75e凹陷,因此,容易确保插入压紧用的器具的空间。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2臂部73a中后侧的端部处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有一对凹部73f。因此,能够减小第2臂部73a中与第1压紧部75c、75f相连一侧的端部的刚性。由此,第1压紧部75c、75f上的与第2臂部73a相连一侧的端部容易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第1压紧部75c、75f容易压紧。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臂部73a从第1线圈连接部71a通过比假想线VL1靠左右方向内侧的区域而延伸到第2线圈连接部72a。因此,在如图3所示将各汇流条70组合起来时,能够在其他汇流条70的各线圈连接部与第2臂部73a之间设置空间部S。由此,容易进一步确保插入压紧第1压紧部75c、75f用的器具的空间。
与上述的第1对置部75a、75d同样地,作业人员也对第1线圈连接部71b的第1对置部75a、75d以及第2线圈连接部72a、72b的第2对置部78a、78d进行压紧。由此,4根线圈引出线36a~36d被连接在汇流条70上。
在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在将各线圈连接部上的各对置部压紧之后,对各线圈连接部与各线圈引出线进行焊接。因此,能够进一步牢固且可靠地连接汇流条70与线圈引出线36。因此,能够使来自汇流条70的电流恰当地流过线圈35。
更详细地说,在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将各壁部76与各线圈引出线36焊接。作为焊接方法,例如,列举TIG焊接(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电弧焊接。作业人员通过使在焊枪的电极与壁部76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从而对壁部76与线圈引出线36进行焊接。壁部76由于在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因此,与线圈连接部的其他部分相比,容易在与焊枪的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由此,通过使壁部76为与线圈引出线36焊接的部分,能够容易地进行线圈连接部与线圈引出线36的焊接。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线圈连接部71a上,壁部76配置于线圈引出线36a的后侧,即与第1压紧部75c、75f的设置侧相反的一侧。因此,压紧第1压紧部75c、75f时,能够将线圈引出线36a压靠于壁部76,能够更可靠地使线圈引出线36a与壁部76接触。由此,容易焊接第1线圈连接部71a与线圈引出线36a。这对于其他线圈连接部上的壁部76也是相同的。
通过以上的连接工序,各汇流条70与线圈引出线36被连接。之后,作业人员配置控制装置80,将控制装置80与各汇流条70的电源连接部70f连接。由此,制造出马达10。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采用以下的其他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各线圈连接部中,一对对置部的两方为具有压紧部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对置部具有压紧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连接工序中,将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对置部朝向左右方向X上的另一个对置部侧进行压紧。即,也可以是,仅一个对置部的一部分被压紧,而另一个对置部不被压紧。
在压紧状态下,也可以是一对对置部中的压紧部之间在左右方向上X隔着间隙对置。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线圈引出线的外径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调整压紧部的变形量,将线圈引出线恰当地固定至线圈连接部。压紧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既可以与夹持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相同,也可以比夹持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大。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1线圈连接部与第2线圈连接部两方中,构成为各压紧部分别在左右方向X上被压紧,但是不限于此。第1线圈连接部中第1压紧部被压紧的方向与第2线圈连接部中第2压紧部被压紧的方向也可以彼此不同。作为2个线圈连接部的第1线圈连接部与第2线圈连接部也可以不配置在同一假想线上。
贯通孔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第2贯通部也可以不是缝隙状。在非压紧状态下,第2贯通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也可以与第1贯通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相同,也可以比第1贯通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大。
在非压紧状态下,设置有压紧部的部分处线圈连接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与设置有夹持部的部分处线圈连接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相同,也可以比设置有夹持部的部分处线圈连接部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大。
壁部也可以设置于贯通孔的内缘部的任意位置。并且,也可以针对1个贯通孔而设置有多个壁部。也可以不设置壁部。也可以不设置凹部。作为第2部分的第2臂部也可以沿假想线VL1在直线上延伸。第1臂部的厚度方向以及第2臂部的厚度方向也可以不与轴向Z平行。
汇流条只要线圈连接部是板状,则整体也可以不是板状。例如,汇流条中线圈连接部以外的部分也可以是线状。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也可以不与轴向Z平行。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方向的前后方向Y构成为与作为第1方向的左右方向X垂直,但是不限于此。第2方向只要是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也可以不垂直。汇流条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1个汇流条上设置的线圈连接部的数量只要是1个以上,则没有特别限定。汇流条也可以是单一的构件。
只要一对对置部中夹着缝隙状的第2贯通部的部分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比一对对置部中夹着第1贯通部的部分在左右方向X上的尺寸小,则也可以不设置压紧部。在该情况下,由于夹着缝隙状的第2贯通部的部分的宽度减小,因此,在对置部局部设置刚性低的部分。由此,在使第1贯通部的内径比线圈引出线的外径小而将线圈引出线压入第1贯通部中的情况下,容易使夹着第2贯通部的部分发生弹性变形而使第1贯通部扩大,能够通过对置部的弹性变形保持线圈引出线。这样,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线圈引出线通过压入第1贯通部而固定至线圈连接部,因此,线圈连接部与线圈引出线之间的固定变得容易。
汇流条制造工序没有特别限定。在第1构件制造工序中,可以在将板构件沿第1构件的外形冲裁之后,制作第2贯通部以及上述切口,也可以在对板构件沿第1构件的外形进行冲裁的同时制作第2贯通部以及上述切口。第2贯通部的制作与上述切口的制作也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不进行上述切口的制作。该情况下,例如,作业人员可以对板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切开并同时使其立起来制作壁部。并且,也可以在对板构件沿第1构件的外形进行冲裁时,同时将板构件的一部分切开并掀起来制作壁部。并且,也可以通过将单一的分体构件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来制作壁部。另外,这些对于第2构件制造工序也是相同的。
连接工序只要包含将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对置部朝向左右方向X上的另一个对置部侧压紧的步骤,则没有特别限定。在不设置壁部的情况下,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也可以将线圈连接部与贯通孔的内缘部焊接起来。焊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电弧焊接以外的电阻焊接等。连接工序中,作业人员也可以不将线圈连接部与线圈引出线焊接起来。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并且,上述的各结构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组合。

Claims (18)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备:
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
定子,其具有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
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
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
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
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
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线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接触,
所述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置部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被朝向另一个所述对置部压紧的压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对置部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夹持所述导线的夹持部,
所述压紧部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所述夹持部的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对置部中的所述压紧部之间彼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对置部中的所述压紧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隔着间隙彼此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夹持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
位于所述夹持部彼此之间的第1贯通部;以及
位于所述压紧部彼此之间的第2贯通部,
在所述压紧部被压紧前的状态下,所述第2贯通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1贯通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贯通部为从所述第1贯通部向第2方向一侧延伸的缝隙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紧部被压紧前的状态下,设置有所述压紧部的部分处所述线圈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设置有所述夹持部的部分处所述线圈连接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小。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具有从所述贯通孔的内缘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被配置在所述导线的第2方向另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线圈连接部相连的第1部分,
所述压紧部从所述第1部分中所述第2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向所述第2方向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1部分具有沿所述第1方向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第1部分中所述第2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处,在所述第1方向两侧的端部设置有一对所述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具有:
配置于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上的2个所述线圈连接部;以及
连接2个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的第2部分,
所述第2部分从一个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比所述假想线靠所述第1方向一侧的区域延伸到另一个所述线圈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整体为板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度方向与轴向平行。
15.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备:
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
定子,其具有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
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
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
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
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
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线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接触,
所述贯通孔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第1贯通部;以及从所述第1贯通部向第2方向一侧延伸的缝隙状的第2贯通部,该第2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
所述一对对置部中夹着所述第2贯通部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一对对置部中夹着所述第1贯通部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尺寸小。
16.一种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备: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线圈,该线圈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汇流条,其与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导线电连接,
所述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连接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工序,
所述汇流条具有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板状的线圈连接部,
所述线圈连接部具有:
在所述线圈连接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线圈连接部的贯通孔;以及
在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夹着所述贯通孔配置的一对对置部,
在所述连接工序中,将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通孔,将所述一对对置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置部朝向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个所述对置部侧进行压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工序中,在对所述一对对置部进行压紧之后对所述线圈连接部与所述导线进行焊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工序之前的制造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制造工序,
在所述汇流条制造工序中,将板构件的一部分切开并立起,制作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从所述贯通孔的内缘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壁部,
在所述连接工序中,对所述壁部与所述导线进行焊接。
CN201811114369.XA 2017-09-29 2018-09-25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095864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1344 2017-09-29
JP2017191344A JP2019068606A (ja) 2017-09-29 2017-09-29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6469A true CN109586469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4369.XA Withdrawn CN109586469A (zh) 2017-09-29 2018-09-25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68606A (zh)
CN (1) CN1095864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081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9774B2 (ja) * 2019-07-10 2023-06-28 株式会社ミクニ 車載用ブラシレスモ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9465A (ja) * 2006-09-22 2008-04-03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9005510A (ja) * 2007-06-22 2009-01-08 Nissin Kogyo Co Ltd 電気接続端子及び電動モータ
JP2010130723A (ja) * 2008-11-25 2010-06-10 Calsonic Kansei Corp 電動装置
CN105027393A (zh) * 2013-03-08 2015-11-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
CN205282854U (zh) * 2015-12-25 2016-06-01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待插端子线束夹具
CN106026433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9465A (ja) * 2006-09-22 2008-04-03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9005510A (ja) * 2007-06-22 2009-01-08 Nissin Kogyo Co Ltd 電気接続端子及び電動モータ
JP2010130723A (ja) * 2008-11-25 2010-06-10 Calsonic Kansei Corp 電動装置
CN105027393A (zh) * 2013-03-08 2015-11-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单元
CN106026433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205282854U (zh) * 2015-12-25 2016-06-01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待插端子线束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081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68606A (ja)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061424A (ja) モータ
CN107925296A (zh) 马达
CN109661761A (zh) 马达
CN109599996A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5075290B (zh)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76329A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JP2014014254A (ja) 集配電リング、電動機、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109586469A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3190060A (zh) 汇流条、马达以及制造汇流条和马达的过程
JP2006190662A (ja) 配線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に用いる抵抗溶接機
US10199750B2 (en) Press-fit terminal
CN110476327A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CN110476328A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CN105390648A (zh) 蓄电装置
CN103368305B (zh) 马达结构
CN207559755U (zh) 步进电机
CN105027695A (zh) 屏蔽部件和制造屏蔽部件的方法
WO2016080522A1 (ja) 導電部材及び電磁シールド具
JP2014116993A (ja) 回転電機
WO2015040943A1 (ja) バスリング
WO2014109287A1 (ja) 誘導加熱体および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200343796A1 (en) Bent conductor segment for a stator winding of a sta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CN113746276B (zh) 电刷盘组件和马达
CN113196424B (zh) 模制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US11437879B2 (en) Bus-bar unit and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