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0593A - 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0593A
CN109580593A CN201710900648.8A CN201710900648A CN109580593A CN 109580593 A CN109580593 A CN 109580593A CN 201710900648 A CN201710900648 A CN 201710900648A CN 109580593 A CN109580593 A CN 109580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up
turntable
annular
cup turntable
optic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06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0593B (zh
Inventor
班定平
胡毅
尹力
朱亮
邱小明
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06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0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0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0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0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0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01N21/763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6Illumination; Optics
    • G01N2201/064Stray light 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反应杯转盘包括顶板和周壁;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周壁位于第一表面,周壁环绕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反应杯转盘内腔,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将顶板划分为多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一反应杯容置区开设有反应杯容置腔;周壁开设有多个测量窗,多个测量窗与多个反应杯容置腔一一对应并连通。通过在反应杯转盘设置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并对应设置多个隔光组件,将反应杯转盘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这多个独立区域相互之间的光线隔离效果较好,解决了在同一个测量室内的多反应杯同时并行处理存在的残余发光干扰问题。

Description

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生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是建立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上,以标记法光机为示踪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限行范围宽、易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目前,随着生物医药设备的高速发展,实现生物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全自动化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基于生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生物化学发光检测仪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医疗诊断设备,
测量室是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仪测量结果准确性和测量速度的关键部件,尤其是测量室的密封性决定了测量结果准确性和测量速度。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449807U所揭示的测量室只能串行工作,也就是说每次只能将一个反应杯放入到测量室并将翻盖关闭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再打开翻盖以取出反应杯,在测量室的一个反应杯处理工位工作时,其他反应杯处理工位处于空闲状态,因此不能同时并行处理反应杯的进出、泵入激发底物、光子测量、废液处理等操作,严重降低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量速度、提高精确的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杯转盘,包括顶板和周壁;所述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周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周壁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反应杯转盘内腔,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所述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将所述顶板划分为多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一所述反应杯容置区开设有反应杯容置腔;所述周壁开设有多个测量窗,所述多个测量窗与所述多个反应杯容置腔一一对应并连通。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室,包括底板、外壳、上盖、底物喷头、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和反应杯转盘,所述底板、外壳和上盖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反应杯转盘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应杯转盘包括顶板和周壁;所述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周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周壁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反应杯转盘内腔,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所述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将所述顶板划分为多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一所述反应杯容置区开设有反应杯容置腔;所述周壁开设有多个测量窗,所述多个测量窗与所述多个反应杯容置腔一一对应并连通,每一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内设置一隔光组件,所述隔光组件可弹性夹设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与所述上盖之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测量室,测量室包括底板、外壳、上盖、底物喷头、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和反应杯转盘,所述底板、外壳和上盖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反应杯转盘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应杯转盘包括顶板和周壁;所述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周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周壁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反应杯转盘内腔,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所述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将所述顶板划分为多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一所述反应杯容置区开设有反应杯容置腔;所述周壁开设有多个测量窗,所述多个测量窗与所述多个反应杯容置腔一一对应并连通,每一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内设置一隔光组件,所述隔光组件可弹性夹设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与所述上盖之间。
上述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通过在反应杯转盘设置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从而可以在测量室可以相应设置多个隔光组件,将上述测量室的反应杯转盘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这多个独立区域相互之间的光线隔离效果较好,解决了在同一个测量室内的多反应杯同时并行处理存在的残余发光干扰问题。这使得在各个反应杯处理工位上并行作业的多个反应杯之间不会相互光干扰,使得上述测量室实现了反应杯的进出、加激发底物、光子测量、废液处理在不同的反应杯处理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测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测量室的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反应杯转盘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测量室的反应杯转盘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测量室的底板、内壳和外壳一体成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测量室、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测量室、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测量室、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测量室、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测量室、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测量室1000包括底板1110、内壳1120、外壳1130、上盖1140、反应杯转盘1700、驱动机构1200、第一底物喷头1300、第二底物喷头1900、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和吸废液针组件1500。底板1110、外壳1130和上盖1140围成测量室1000的收容空间(图中未标注),反应杯转盘1700、内壳1120位于收容空间中,底板1110、外壳1130、内壳1120、上盖1140和反应杯转盘1700构成一暗室(图中未标注)。测量室1000包括四个相互隔光密封的反应杯处理工位:
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反应杯进入工位),反应杯于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处被放入或取出于所述测量室1000;
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加入激发底物Ⅰ工位),第一底物喷头1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处以向反应杯加入激发底物Ⅰ;
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反应杯测量工位),第二底物喷头1900设置于所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处以向所述反应杯加入激发底物Ⅱ,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设置于所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处;
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抽废液工位),吸废液针组件1500设置于所述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处以抽取所述反应杯的废液。
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及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沿反应杯转盘1700自转方向依次排列且相互隔光密封,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和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对角设置,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和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对角设置。
结合图3,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110开设有第一通孔1112,底板1110沿第一通孔1112的径向向内依次形成第四环形凸台1116和第五环形凸台1114。第四环形凸台1116由底板1110外缘向上凸伸形成,第五环形凸台1114、第四环形凸台1116、第一通孔1112及反应杯转盘1700的中心轴线相同,第五环形凸台1114的内径小于第四环形凸台1116。第四环形凸台1116和第五环形凸台1114之间形成第一收容槽1115,第五环形凸台1114与第一通孔1112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1117。底板1110上还设有一开口1118,开口1118用于安装吸废液针组件1500。
结合图4,在一实施例中,内壳1120呈圆筒状,内壳1120的顶部外缘开设环槽1121,从而在内壳1120的顶部形成第二环形凸台1122(也就是说第二环形凸台1122位于内壳1120靠近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的一端),内壳1120开设有第二通孔1124。内壳1120内壁对应第二通孔1124安装有一光源。第二通孔1124用于通过光源发射的光。
结合图5,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30呈圆筒状,外壳1130的底部外缘开设有第四环形凹槽1132,从而在外壳的底部形成第一颈部1131和第一肩部1133。外壳1130的顶部外缘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1134,从而在外壳的顶部形成第三颈部1137和第三肩部1135,外壳1130的内腔为阶梯孔1136,该阶梯孔1136包括第一孔11361和第二孔11362,第一孔11361和第二孔11362分别位于外壳1130的顶端和底端,第一孔11361的直径大于第二孔11362的直径,从而在第一孔11361和第二孔11362的交接处形成第一环形凹槽11363。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30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1138,同时参见图1,外壳1130对应第三通孔1138安装有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通过第三通孔1138检测暗室(图中未标注)中进行的化学发光免疫反应产生的光子数量。外壳1130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光耦1600的第四通孔1139。光耦1600用于检测暗室(图中未标注)中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处是否有反应杯。
结合图6,在一实施例中,上盖1140包括圆形的盖板1141及第三环形凸台1142,盖板1141的外缘向下凸伸形成第三环形凸台1142,第三环形凸台1142环抱盖板1141的中心轴线,盖板11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也就是盖板的底面)和第二表面(也就是盖板的顶面),第一表面位于底部,第二表面位于顶部。盖板1141的第一表面的中央开设有第一盲孔1143,第一盲孔1143的底面中央依次向下凸设形成第一圆台1145和第二圆台1146,第一圆台1145靠近第一盲孔1143的底面,第二圆台1146远离第一盲孔1143的底面,第一圆台1145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台1146的直径,第一圆台1145、第二圆台1146、第一盲孔1143及盖板1141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盖板1141的第一表面开设沿盖板1141周向对称分布的四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沿第一表面的径向延伸并连接于第一盲孔1143和第三环形凸台1142之间,该四个第一隔光组件1147收容槽相对于第三环形凸台114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从而将盖板1141划分为四个区域。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上盖1140上还开设有一反应杯进出口1144。
结合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沿反应杯转盘1700的径向反应杯转盘1700设置于内壳1120和外壳1130之间,沿反应杯转盘1700的轴向反应杯转盘1700位于上盖1140和底板1110之间。反应杯转盘1700包括顶板1720、周壁1740和转轴1760,顶板1720呈圆板状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底部,第二表面位于顶部,第二表面与上盖1140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周壁1740总体呈圆筒状,由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竖直向下延伸而成,周壁1740环绕形成反应杯转盘1700的内腔。顶板1720的直径大于周壁1740的外径,从而顶板1720相对于周壁1740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1730。周壁174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第二端远离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周壁1740的第二端的内侧(周壁的底面)开设第五环形凹槽1790,第五环形凹槽1790环绕反应杯转盘的转动中心轴线。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转轴1760由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中央竖直向下延伸而成。转轴176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第二端远离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转轴1760的第二端开设一缺槽1762,该缺槽1762沿水平方向贯通该转轴1760的第二端,并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1764,该两个凸块1764分别对称设置在该缺槽1762的两侧,缺槽1762顶面开设有第二盲孔1766,第二盲孔1766的中心轴线和转轴1760的中心轴线的相同。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沿周壁1740的内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环台1780,第一环台1780的高度小于周壁1740的高度,第一环台1780环绕反应杯转盘1700的中心轴线。第一环台178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第二端远离顶板1720的第一表面,第一环台1780的第二端(第一环台的底面)沿第一环台1780的周向开设第二环形凹槽1770,从而将第一环台1780分为相互间隔的第一部分1782和第二部分1784,第一部分1782和第二部分1784分别为圆环状且分别环绕反应杯转盘1700的转动中心轴线,第二部分1784位于第一部分1782的径向外侧。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顶板1720的第二表面中央开设阶梯孔1722,阶梯孔1722包括大孔和小孔,大孔位于小孔的上方,大孔与小孔连接处形成一台阶面,台阶面为环形且环绕反应杯转盘1700的转动中心轴线。第二表面于大孔周缘向上凸伸形成第二环台1724,第二环台1724呈圆环形且环绕反应杯转盘1700的转动中心轴线。第二表面开设有四个反应杯容置腔1726,用于容置反应杯,反应杯转盘1700的周壁1740外表面开设四个测量窗1742,该四个测量窗1742与四个反应杯容置腔1726一一对应并且连通,反应杯转盘1700的周壁1740内表面开设有透光孔1744,透光孔1744与测量窗1742连通,透光孔1744连通反应杯转盘1700的内腔和测量窗1742。反应杯的头部挂设在反应杯容置腔1726时,反应杯的杯身伸入测量窗1742,从而可以观察到反应杯的杯身。第二表面开设四个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沿顶板1720的径向延伸并连接于大孔和顶板1720的外缘之间,该四个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相对于反应杯转盘1700的转动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从而将顶板1720划分为四个反应杯容置区,相应地反应杯转盘1700划分为四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个反应杯容置区对应设置一个反应杯容置腔1726。四个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四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四个隔光组件、四个反应杯处理工位、四个反应杯容置区的数量一一对应。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以将四个反应杯容置区转动到相应的反应杯处理工位时,四个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与四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一一对应,每一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与对应的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共同构成容置隔光组件的空间。
结合图2-4,在一实施例中,内壳1120设置在所述测量室的收容空间(图中未标注)中,内壳1120固定安装在底板1110的第二收容槽1117中,且内壳1120外壁与底板1110的第五环形凸台1114的靠近第一通孔1112的一侧抵接。内壳1120位于反应杯转盘1700的内腔中,内壳1120沿轴向位于反应杯转盘1700的顶板1720的所述第一表面和底板1110之间。
同时参见图8,第二环形凸台1122位于内壳1120靠近反应杯转盘1700的一端,反应杯转盘1700的顶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凸设形成第一环台1780,所述第一环台1780沿周向开设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770,内壳1120的第二环形凸台1122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第二环形凹槽1770相互配合,第二环形凸台1122嵌入到第二环形凹槽1770中,形成第二迷宫结构,当反应杯转盘旋转时,第二环形凸台1122与第二环形凹槽1770可以相对滑动。内壳1120安装在反应杯转盘1700的内腔中,且内壳1120外壁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周壁1740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该空隙能够满足反应杯转盘1700在暗室(图中未标注)中旋转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凸台1122可以是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凸台1122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1770可以是环形凸台,只要第二环形凸台1122和第二环形凹槽1770可以形成迷宫曲折面即可。
结合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30固定安装在底板1110的第一收容槽1115上,外壳1130的第四环形凹槽1132位于所述外壳1130靠近所述底板1110的一端,第四环形凹槽1132与底板1110的第四环形凸台1116相配合,外壳1130的第一颈部1131与第四环形凸台1116靠近第一收容槽1115的侧面相抵接,第一肩部1133搭设在第四环形凸台1116顶面,形成第四迷宫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环形凸台1116可以是环形凹槽,与第四环形凸台1116相配合的第四环形凹槽1132可以是环形凸台,只要第四环形凸台1116和第四环形凹槽1132可以形成迷宫曲折面即可。进一步而言,外壳1130上的第三通孔1138与内壳1120上的第二通孔1124相对应,第三通孔1138和第二通孔1124的中心轴线相同,当反应杯转盘1700将反应杯运送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时,第三通孔1138、第二通孔1124与反应杯转盘1700上的透光孔1744和测量窗1742相互连通。
结合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上盖1140固定安装在外壳1130上,第三环形凸台1142靠近上盖1140中心轴线的侧面与外壳1130第三颈部1137相抵接,第三环形凸台1142的底面搭设在第三肩部1135上,从而使第三环形凸台1142与第三环型凹槽1134相配合,形成第三迷宫结构。也就是说,盖板1141的外缘凸伸形成所述第三环形凸台1142,所述第三环型凹槽1134位于所述外壳1130靠近所述上盖1140的一端,所述第三环形凸台1142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134相配合抵接,形成第三迷宫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环形凸台1142可以是环形凹槽,与第三环形凸台1142相配合的第三环形凹槽1134可以是环形凸台,只要第三环形凸台1142和第三环形凹槽1134可以形成迷宫曲折面即可。
结合图2、图5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反应杯转盘1700的第一环形凸台1730与外壳1130的第一环形凹槽11363相配合,形成第一迷宫结构,第一环形凸台1730的侧面与第一孔11361的孔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该空隙能够满足反应杯转盘1700在测量室的收容空间(图中未标注)中旋转即可,第一环形凸台1730的底面与第一环形凹槽11363的底面相抵接,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时,第一环形凸台1730与第一环形凹槽11363可以相对滑动。也就是说,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的顶板1720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730,所述外壳1130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交接处形成第一环形凹槽11363,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730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363并可相对滑动,从而形成第一迷宫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台1730可以是环形凹槽,与第一环形凸台1730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11363可以是环形凸台,只要第一环形凸台1730和第一环形凹槽11363可以形成迷宫折面即可。反应杯转盘1700的周壁1740设置在底板1110、内壳1120和外壳1130围成的空间内,周壁1740的第二端与底板1110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该空隙能够满足反应杯转盘1700在测量室的收容空间(图中未标注)中旋转即可。
结合图4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周壁1740上的第五环形凹槽1790与底板1110上的第五环形凸台1114相配合,形成第五迷宫结构,当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时,第五环形凹槽1790与第五环形凸台1114可以相对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环形凸台1114可以是环形凹槽,与第五环形凸台1114相配合的第五环形凹槽1790可以是环形凸台,只要第五环形凸台1114和第五环形凹槽1790可以形成迷宫折面即可。
结合图2、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反应杯转盘1700的第二环台1724套设于上盖1140上的第一盲孔内,第二环台1724远离反应杯转盘1700中心轴线的侧面与第一盲孔1143孔壁相抵接,第二环台1724的顶面与第一盲孔1143的底面相抵接。阶梯孔1722用于安装轴承1800,轴承1800设置在阶梯孔1722的大孔内,承接在大孔与小孔形成的台阶面上。上盖1140的第二圆台1146伸入阶梯孔1722中,套设在轴承1800中,上盖1140的第一圆台1145和第二圆台1146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用于对轴承1800进行限位。也即是说,轴承1800沿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台阶面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隔光组件(图中省略)包括弹性元件和隔光板。弹性元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上,隔光板放置在弹性元件上。当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至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的位置和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的位置完全重合时,弹性元件处于弹起状态,弹性元件将隔光板抵靠在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中,隔光组件(图中省略)处于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与对应的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构成隔光组件收容腔中,使得上盖1140和反应杯转盘1700密封,反应杯转盘1700上的反应杯位于反应杯处理工位时,可以进行反应杯相应地处理。当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至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的位置和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1147的位置错开时,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上盖1140将隔光板(图中省略)压到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1728中,使得上盖1140和反应杯转盘1700可以相对转动。
结合图2,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00穿过底板1110上的第一通孔固定安装在底板1110上,驱动机构1200包括连接块1220、旋转平台1240和电机1260。连接块1220和旋转平台124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机1260固定连接在旋转平台1240上,电机1260带动旋转平台1240旋转。连接块1220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缺槽1762卡合。当旋转平台1240旋转时,带动与旋转平台1240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220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接块1220相连接的反应杯转盘1700运动,实现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在暗室内旋转。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安装在外壳1130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处,且与反应杯进出口1144相对设置,用于检测暗室(图中未标注)中进行的化学发光免疫反应产生的光子数量。上盖1140上设置有两个底物喷头,用于向待测反应杯中加入激发底物,第一底物喷头1300对应光耦1600安装在上盖1140上且位于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底物喷头1900对应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安装在上盖1140上且位于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一底物喷头1300与第二底物喷头1900呈直角设置在上盖1140上。测量室1000还可以包括吸废液针组件1500和光耦1600,吸废液针组件1500安装在底板1110上且位于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用于将已检测的反应杯内的废液抽走。光耦1600安装在暗室(图中未标注)的外壳1300上,用于检测暗室中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是否存在反应杯。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测量室还包括一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组件(图中未标示),接地组件安装在底板1110的第二收容槽1117中且位于反应杯转盘1700的内腔中,接地组件的顶部与上盖1140间隔一定距离,接地组件的顶部设置一可向下弹性弯曲的弹片,弹片预压在反应杯转盘1700的顶板1720与接地组件之间。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接地组件用以释放静电,从而避免对测量室1000工作产生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测量室1000的底板1110、外壳1130、内壳1120一体成型。上盖1140固定在外壳1130上,外壳1130的顶部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迷宫结构,内壳1120的顶部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迷宫结构。优选地,外壳1130与上盖1140的连接处形成第三迷宫结构。测量室、第一迷宫结构、第二迷宫结构和第三迷宫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测量室1000的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上盖1140的反应杯进出口1144在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将装有待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放入反应杯转盘1700的第一反应杯容置腔1726中;
2)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90°,第一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然后同步执行以下步骤:
(1)光耦1600检测到反应杯转盘1700上有反应杯,第一底物喷头1300在所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向第一反应杯中加入激发底物Ⅰ
(2)将第二反应杯在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放入到所述第二反应杯容置腔1726;
3)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90°,第一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三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然后同步执行以下步骤:
(1)第二底物喷头1900向第一反应杯中加入激发底物Ⅱ,在激发底物Ⅱ的作用下,待测样本中的特异性物质发光,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接收并记录光子数量进行检测;
(2)所述第一底物喷头1300向所述第二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Ⅰ;
(3)将第三反应杯在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放入到所述第三反应杯容置腔1726;
4)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90°,第一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三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四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然后同步执行以下步骤:
(1)吸废液针组件1500将检测完成的第一反应杯中的废液抽走;
(2)所述第二底物喷头1900向所述第二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Ⅱ,在激发底物Ⅱ的作用下,待测样本中的特异性物质发光,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接收并记录光子数量进行检测;
(3)所述第一底物喷头1300向所述第三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Ⅰ;
(4)将第四反应杯在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放入到所述第四反应杯容置腔1726;
5)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旋转90°,第一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三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第四反应杯容置腔1726运动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然后同步执行以下步骤:
(1)在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取出并放入第五反应杯;
(2)所述吸废液针组件1500将所述第二反应杯的废液抽走;
(3)所述第二底物喷头1900向所述第三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Ⅱ,在激发底物Ⅱ的作用下,待测样本中的特异性物质发光,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接收并记录光子数量进行检测;
(4)所述第一底物喷头1300向所述第四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Ⅰ。
具体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测量室1000的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反应杯进入工位,将装有待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放入所述测量室1000;
S2:在反应杯测量工位,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测量第二反应杯的光子数量。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同步执行的步骤:在抽废液工位,吸废液针组件1500抽走光子数量测量完毕的第三反应杯的废液。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同步执行的步骤:在加入激发底物Ⅰ工位,第一底物喷头1300向待测量光子数量的第四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Ⅰ。
优选地,在S2步骤中,还包括:第二底物喷头1900先向所述第二反应杯加入所述激发底物Ⅱ。
优选地,在S1步骤中,还包括:先将已经抽完废液的第五反应杯在所述反应杯进入工位取出测量室1000。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测量室1000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上将装有待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放入反应杯转盘1700的第一反应杯容置腔中;
2)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以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容置腔运动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一底物喷头1300在所述第二反应杯处理工位向所述第一反应杯加入激发底物Ⅰ;
3)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以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容置腔运动到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第二底物喷头1900向所述第一反应杯加入激发底物Ⅱ,在激发底物Ⅱ的作用下,待测样本中的特异性物质发光,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1400接收并记录光子数量进行检测;
4)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以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容置腔运动到第四反应杯处理工位,所述吸废液针组件1500将所述第一反应杯的废液抽走;
5)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转动以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容置腔运动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在所述第一反应杯处理工位将所述第一反应杯取出并放入新的反应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实施方式中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上述图1至图8所示的测量室1000。
本发明的测量室1000形成多个上述折面式迷宫结构,例如:底板1110与外壳1130的连接处形成的第四迷宫结构,底板1110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连接处形成的第五迷宫结构,外壳1130与上盖1140连接处形成的第三迷宫结构,外壳1130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连接处形成的第一迷宫结构,内壳1120与反应杯转盘1700的连接处形成的第二迷宫结构,当外界自然光照射到测量室1000并向暗室(图中未标注)传递时,经过多个折面的反射,接近消除自然光强度降低,从而排除了自然光对检测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折面式迷宫结构也具有动态密封效果,解决了在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处理的测量室1000内的多反应杯同时并行处理存在的残余发光干扰问题。当驱动机构1200驱动反应杯转盘1700在暗室(图中未标注)内旋转时,多个反应杯容置腔1726中的反应杯同时随着反应杯转盘1700在暗室(图中未标注)内运动,当反应杯运送到对应的处理反应杯处理工位后,多个不同的处理反应杯处理工位可以对运送到对应反应杯处理工位的反应杯同时进行并行处理,使得上述测量室实现了反应杯的进出、加激发底物、光子测量、废液处理在不同的反应杯处理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多个隔光组件设置于反应杯转盘1700与上盖1140之间,多个隔光组件可随反应杯转盘1700一起相对所述上盖1140转动,以将所述反应杯转盘1700划分为相互隔光密封的多个反应杯容置区,这多个反应杯容置区相互之间的光线隔离效果较好,这使得在测量室多反应杯处理工位并行工作工程中,在各个反应杯处理工位上并行作业的多个反应杯之间不会相互光干扰,尤其确保第三反应杯处理工位(反应杯测量工位)的反应杯在测量过程中不受到其他反应杯处理工位的反应杯所产生的光线干扰。这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解决了在同一个测量室内的多反应杯同时并行处理存在的残余发光干扰问题,使得上述测量室实现了反应杯的进出、加激发底物、光子测量、废液处理在不同的反应杯处理工位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周壁;
所述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周壁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周壁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反应杯转盘内腔,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所述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将所述顶板划分为多个反应杯容置区,每一所述反应杯容置区开设有反应杯容置腔;所述周壁开设有多个测量窗,所述多个测量窗与所述多个反应杯容置腔一一对应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的外表面开设有所述多个测量窗,所述周壁的内表面于每一所述测量窗处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连通所述反应杯转盘的内腔和所述测量窗,所述反应杯容置腔用于挂设反应杯的头部,所述测量窗用于容纳反应杯的杯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央,所述周壁环绕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容置于所述反应杯转盘内腔中,所述顶板呈圆板状,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周壁的外径,从而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周壁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第一环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周壁内缘凸伸形成第一环台,所述第一环台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以将第一环台分为相互间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为圆环状且分别环绕反应杯转盘的转动中心轴线,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径向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周壁的高度,所述第一环台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中央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用于安装轴承,所述第二表面于所述阶梯孔周缘凸伸形成第二环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沿所述顶板的周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沿所述顶板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连接于所述阶梯孔和所述顶板的外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呈圆筒状,所述周壁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内侧开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杯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开设有一缺槽,所述缺槽沿水平方向贯通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从而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所述缺槽上还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相同。
10.一种测量室,包括底板、外壳、上盖、底物喷头、光电倍增管检测组件和反应杯转盘,所述底板、外壳和上盖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反应杯转盘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转盘为如权利要求1的反应杯转盘,每一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内设置一隔光组件,所述隔光组件可弹性夹设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与所述上盖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沿所述反应杯转盘的径向所述反应杯转盘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沿所述反应杯转盘的轴向所述反应杯转盘位于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隔光组件可伸缩地夹设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与所述上盖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室包括多个反应杯处理工位,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反应杯转盘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多个所述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与多个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反应杯容置区转动到相应的所述反应杯处理工位时,所述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与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一一对应形成容置所述隔光组件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多个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多个所述反应杯容置区及多个所述反应杯处理工位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隔光组件包括弹性元件和隔光板,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所述第一隔光组件收容槽内,所述反应杯转盘转动时,所述弹性元件将所述隔光板抵靠于所述上盖的底板或者所述第二隔光组件收容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盖板的底面中央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中央依次向下凸设形成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台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台和所述第二圆台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央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大孔位于所述小孔的上方,所述大孔与所述小孔连接处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于所述大孔周缘凸伸形成第二环台,所述第二环台套设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大孔内设置一轴承,所述第二圆台套设在所述所述轴承中,所述轴承沿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台阶面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迷宫结构,所述第一迷宫结构包括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外壳形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两者之一,所述反应杯转盘形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两者之另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反应杯转盘的顶板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所述外壳的内腔为阶梯孔,所述外壳的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交接处形成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并可相对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顶部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迷宫结构,所述第二迷宫结构包括第二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反应杯转盘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两者之一,所述内壳的顶部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两者之另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转盘包括圆板状的顶板和周壁,所述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周壁由所述顶板的外缘竖直向下延伸而成,所述周壁环绕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中心轴线以形成所述反应杯转盘的内腔,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内腔中,所述内壳沿轴向位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所述顶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内壳靠近所述反应杯转盘的一端,所述反应杯转盘的顶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凸设形成第一环台,所述第一环台沿周向开设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嵌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并可相对滑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上盖的连接处形成第三迷宫结构,所述第三迷宫结构包括第三环形凸台和第三环型凹槽,所述上盖形成所述第三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三环型凹槽两者之一,所述外壳形成所述第三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三环型凹槽两者之另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上盖包括圆形的盖板和第三环形凸台,所述盖板的外缘凸伸形成所述第三环形凸台,所述第三环型凹槽位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所述第三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相配合抵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形成第四迷宫结构,所述第四迷宫结构包括第四环形凸台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底板形成所述第四环形凸台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两者之一,所述外壳形成所述第四环形凸台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两者之另一,所述底板外缘凸伸形成所述第四环形凸台,所述第四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第四环形凸台与所述第四环形凹槽相配合抵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反应杯转盘的连接处形成第五迷宫结构,所述第五迷宫结构包括第五环形凸台和第五环形凹槽,所述底板形成所述第五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两者之一,所述反应杯转盘形成所述第五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两者之另一,所述第五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外缘凸伸形成所述第四环形凸台,所述第五环形凸台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环形凸台,所述第五环形凸台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台的中心轴线相同,所述第五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反应杯转盘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五环形凸台嵌入所述第五环形凹槽并可相对滑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及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内壳环绕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环绕所述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反应杯转盘连接以驱动所述反应杯转盘自转。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量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底板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向内依次形成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由所述底板外缘向上凸伸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及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外壳和所述反应杯转盘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内壳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所述驱动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反应杯转盘连接以驱动所述反应杯转盘自转。
25.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24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室。
CN201710900648.8A 2017-09-28 2017-09-28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Active CN109580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648.8A CN109580593B (zh) 2017-09-28 2017-09-28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648.8A CN109580593B (zh) 2017-09-28 2017-09-28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0593A true CN109580593A (zh) 2019-04-05
CN109580593B CN109580593B (zh) 2022-01-18

Family

ID=6591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0648.8A Active CN109580593B (zh) 2017-09-28 2017-09-28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05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825A (zh) * 2019-05-14 2019-07-12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信号检测的避光结构
CN113874714A (zh) * 2019-07-02 2021-12-31 株式会社堀场先进技术 生物体样品分析装置和生物体样品分析方法
CN114034855A (zh) * 2021-10-29 2022-02-11 宁波普瑞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蛋白分析反应盘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3735A2 (en) * 1995-07-13 1997-01-15 Ciba Corning Diagnostics Corp. Specimen testing apparatus
CN101482492A (zh) * 2009-02-18 2009-07-15 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测量暗室
US20100150779A1 (en) * 2003-07-18 2010-06-17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Automated Analyzer
CN101980006A (zh) * 2010-09-17 2011-02-23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CN201765227U (zh) * 2010-06-12 2011-03-16 北京众合百克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暗箱
CN102419375A (zh) * 2011-08-24 2012-04-18 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3115897A (zh) * 2011-11-17 2013-05-22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读取测试载体上测试结果的设备
JP2015022004A (ja) * 2013-07-16 2015-0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を具備した撮影装置
CN10489791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试剂盘及其构成的生化分析仪和定位反应腔位置的方法
EP2362208B1 (de) * 2010-02-05 2016-03-23 Berthold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Messvorrichtung zur Messung von Biolumineszenz, Chemolumineszenz oder Fluoreszenz von Objekten, Mes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Beobachtung von Pflanzen
CN205120560U (zh) * 2015-11-09 2016-03-30 苏州怡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仪的测光机构
CN205449807U (zh) * 2016-02-24 2016-08-10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
WO2016174766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計測装置
CN206020429U (zh) * 2016-08-31 2017-03-15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7132215A (zh) * 2017-07-10 2017-09-05 苏州信诺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避光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CN107167427A (zh) * 2017-06-28 2017-09-15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室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7195A (en) * 1995-07-13 1998-11-17 Chiron Diagnostics Corporation Luminometer
EP0753735A2 (en) * 1995-07-13 1997-01-15 Ciba Corning Diagnostics Corp. Specimen testing apparatus
US20100150779A1 (en) * 2003-07-18 2010-06-17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Automated Analyzer
CN101482492A (zh) * 2009-02-18 2009-07-15 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测量暗室
EP2362208B1 (de) * 2010-02-05 2016-03-23 Berthold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Messvorrichtung zur Messung von Biolumineszenz, Chemolumineszenz oder Fluoreszenz von Objekten, Mes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Beobachtung von Pflanzen
CN201765227U (zh) * 2010-06-12 2011-03-16 北京众合百克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暗箱
CN101980006A (zh) * 2010-09-17 2011-02-23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CN102419375A (zh) * 2011-08-24 2012-04-18 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3115897A (zh) * 2011-11-17 2013-05-22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读取测试载体上测试结果的设备
JP2015022004A (ja) * 2013-07-16 2015-0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を具備した撮影装置
WO2016174766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計測装置
CN10489791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试剂盘及其构成的生化分析仪和定位反应腔位置的方法
CN205120560U (zh) * 2015-11-09 2016-03-30 苏州怡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仪的测光机构
CN205449807U (zh) * 2016-02-24 2016-08-10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
CN206020429U (zh) * 2016-08-31 2017-03-15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7167427A (zh) * 2017-06-28 2017-09-15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单反应杯发光测量室
CN107132215A (zh) * 2017-07-10 2017-09-05 苏州信诺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避光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续薇等: "《医学检验与质量管理》", 31 August 2015,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825A (zh) * 2019-05-14 2019-07-12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信号检测的避光结构
WO2020228335A1 (zh) * 2019-05-14 2020-11-19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信号检测的避光结构
US20220057318A1 (en) * 2019-05-14 2022-02-24 Shenzhen Yhlo Biotech Co., Ltd. Light avoidance structure for detecting optical signal
EP3971552A4 (en) * 2019-05-14 2022-12-14 Shenzhen Yhlo Biotech Co., Ltd. LIGHT AVOIDING STRUCTURE FOR DETECTING AN OPTICAL SIGNAL
CN113874714A (zh) * 2019-07-02 2021-12-31 株式会社堀场先进技术 生物体样品分析装置和生物体样品分析方法
EP3964563A4 (en) * 2019-07-02 2023-04-12 HORIBA Advanced Techno, Co., Ltd. BIOLOGICAL SAMPLE ANALYSIS DEVICE AND BIOLOGICAL SAMPLE ANALYSIS METHOD
CN114034855A (zh) * 2021-10-29 2022-02-11 宁波普瑞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蛋白分析反应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0593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0591A (zh) 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09580592A (zh) 测量室、测量室的工作方法、测量室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09580593A (zh) 反应杯转盘、测量室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US10371709B2 (en) Circular type cartridge enabling centrifugation and modular automatic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US5686046A (en) Luminometer
CN109061210A (zh) 一种全自动发光化学免疫分析仪
CN106645765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203519500U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暗室检测装置
CN109061214B (zh) 多孔进样装置
CN109580930A (zh) 盒体、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
CN109490559A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4181140B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管式时间分辨检测仪的检测盘
WO1997003349A1 (fr) Instrument de mesure
CN104111328B (zh) 样本检测装置及样本检测方法
CN206020429U (zh) 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1955223U (zh) 测量室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
CN208297538U (zh)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检测装置
CN209280426U (zh) 检测杯
CN112881368A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5640876U (zh) 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光器
CN205333659U (zh) 装有试剂瓶的试剂盒
CN205333660U (zh)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磁微粒试剂存放装置
CN202886268U (zh) 离心式生化检验分析仪
CN205506850U (zh) 用于体外诊断设备的试剂仓
CN215004965U (zh) 一种旋转比色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