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9998A -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9998A
CN109579998A CN201710899365.6A CN201710899365A CN109579998A CN 109579998 A CN109579998 A CN 109579998A CN 201710899365 A CN201710899365 A CN 201710899365A CN 109579998 A CN109579998 A CN 109579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connector
photovoltaic
plug division
contact resistance
degra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93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9998B (zh
Inventor
曾雪华
唐景
傅冬华
吴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8993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9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99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96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measuring wires, electrical contacts or electronic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48Thermography; Techniques using wholly visu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3Environmental or reliability tes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1;S2、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及初始温度差T;S3、进行光伏连接器的老化试验;S4、测定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3;S5、测定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及温度差T′;S6、计算ΔT,ΔT=T′/T。本发明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将对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测量转化为对光伏连接器的温度的测量,进一步通过老化试验前后光伏连接器的温度差的比值表征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稳定性,可真实反映光伏连接器接触位置处的实际温度,对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的稳定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Description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连接器在户外长期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及稳定的接触电阻。
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IEC62852标准中规定:只有在连接器老化后的接触电阻不超过初始时的接触电阻的1.5倍时,可认定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稳定。现有的光伏连接器在测定其接触电阻时,通常是在实验室利用低电阻测试仪依据四线法测量原理进行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测量。即首先测定带有连接导线的光伏连接器的阻值R1,然后测定连接在光伏连接器两端的连接导线的阻值R2,最后通过计算得到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的阻值R,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的阻值R=R1-R2
然而,这种测试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受到测量环境及测试水平的影响,一方面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在进行后续测试时,需破坏其初始插接状态,致使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测试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老化试验后裸露端子位置处的氧化将对光伏连接器两端连接导线的电阻的测量造成影响,进一步使得光伏连接器老化试验后的接触电阻与实际的接触电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测得的接触电阻值的波动通常都会比较大,很容易造成老化前后接触电阻的漏判或者误判。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该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对接触电阻检测的标准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且可真实反映光伏连接器接触位置处的实际温度,对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的稳定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光伏连接器串接至直流电路中,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插接部,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1;S2、对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计算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S3、将串接在直流电路中的光伏连接器拆下,进行光伏连接器的老化试验;S4、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重新串接至直流电路中,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3;S5、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计算光伏连接器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S6、计算ΔT,ΔT=T′/T,若ΔT>1.5,则表明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存在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对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S22、根据步骤S2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S23、计算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T=T2-T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1中的通电红外测试具体为:向直流电路中的光伏连接器通入额定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具体为:S51、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S52、根据步骤S5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S53、计算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温度差T′,T′=T4-T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1中的通电红外测试具体为:向直流电路中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通入额定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通入额定电流的时间达到45min时,即可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红外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1、S4中,所述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T5,且T1=T3=T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T5,且T1=T3=T5=25±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连接器的插接部包括插针及用于收容所述插针的插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及S5中,所述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T4为所述插针与插套插接位置处的最高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将对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测量转化为对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温度的测量,进一步通过老化试验前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温度差的比值来表征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稳定性,对接触电阻检测的标准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且可真实反映光伏连接器插接位置处的实际温度,对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的稳定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电红外测试的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老化试验前光伏连接器的红外影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的红外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公式 将对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值的测量转化为对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温度的测量,有效减小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具体来讲,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及物理热量公式Q=cm·ΔT',可知在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的测量过程中Q(光伏连接器100中接触电阻的发热量,单位:J)相等,即I2Rt=cm·ΔT',其中,I为通电电流(即光伏连接器100的额定电流),单位:A;R为电阻(即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单位:Ω;t为通电时间(即光伏连接器100在通电红外测试中的通电时间(45min)),单位:s;c为比热容(即为光伏连接器100插针及插套所用材料的比热容),单位:J/(kg·℃),在本发明中,所述插针及插套为铜材制成,比热容c=0.39×103J/(kg·℃);m为光伏连接器100中插针及插套的质量,单位:kg;ΔT'为温度差,即光伏连接器100(或老化后的光伏连接器100)在通电红外测试前后插针与插套的插接位置处的温度差,单位:℃,进一步的,由I2Rt=cm·ΔT'可推导出即,在光伏连接器100接触电阻R的测量过程中,插接部的温度差ΔT'与光伏连接器100接触电阻R的变化成正比。
因此,在对老化试验前后的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进行测试时,可将对老化试验前后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的测试转化为对老化试验前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温度差ΔT'的测量,且当ΔT'>1.5时,表示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存在问题。
在本发明中,定义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温度差为T′,定义老化试验前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温度差为T,则当T′与T之间的比值ΔT>1.5时,即老化试验后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超过老化试验前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接触电阻R的1.5倍,则表明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存在问题,以有效评估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光伏连接器100串接至直流电路1中,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具有插接部,测定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1
S2、对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计算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
S3、将串接在直流电路1中的光伏连接器100拆下,进行光伏连接器100的老化试验;
S4、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重新串接至直流电路1中,测定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3
S5、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计算光伏连接器100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
S6、计算ΔT,ΔT=T′/T,若ΔT>1.5,则表明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存在问题。
以下说明书部分将针对步骤S1~S6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所示,所述步骤S1中,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需要测定接触电阻R的光伏连接器100接入到直流电路1中,该过程中需保证所述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T5,且T5=25±1℃。如此设置,可保证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具有良好的测试水平,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温度T5还可以为其它温度,所述测试温度T5只需保证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具有良好的测试水平即可。同时,由于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该过程中始终处于标准测试环境中,故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T1=T5
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对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S22、根据步骤S2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
S23、计算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T=T2-T1
具体来讲,在所述步骤S21中,所述通电红外测试具体为:在标准测试环境中,向直流电路1中的光伏连接器100通入额定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在本发明中,当接入直流电路1中的光伏连接器100通入额定电流的时间达到45min时,即可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红外影像,以保证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发热稳定,插接部的温度测试准确。
在所述步骤S22中,通过所述步骤S21记录的所述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红外影像,记录所述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需要注意的,本发明中,所述插接部包括插针及用于收容所述插针的插套,所述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为所述插针及插套插接位置处的最高温度。
所述步骤S3中,将串接在直流电路1中的光伏连接器100拆下,并转入老化试验步骤进行光伏连接器100的老化试验,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老化试验为现有技术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其具体测试步骤于此不再赘述。
在所述步骤S4中,将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重新串接至标准环境下的直流电路1中,并测定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T3。与所述步骤S1相似,在所述步骤S4中由于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处于标准测试环境中,因此,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初始温度T3=T5。同时,在所述步骤S4中,经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可直接串接至直流电路1中进行后续步骤的测试,因此经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无需破坏初始的插接状态,即可完成后续的测量,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所述步骤S5具体为:
S51、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S52、根据步骤S5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
S53、计算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的温度差T′,T′=T4-T3
具体来讲,在所述步骤S51中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的通电红外测试与所述步骤S21中对光伏连接器100的通电红外测试的步骤基本相同,即:向直流电路1中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通入额定电流,并在45min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在所述步骤S52中,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最高温度T4为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插针及插套插接位置处)的最高温度T4,温度差T′=T4-T3=T4-T5
所述步骤S6中,通过所述步骤S2、S5中计算得到的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差T和光伏连接器100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计算ΔT,ΔT=T′/T,且当ΔT>1.5时,表明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存在问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及S5的通电红外测试过程中,向所述光伏连接器100通入额定电流的时间还可为其他数值,只需保证通入额定电流的时间可以保证所述光伏连接器100温度测试的准确性即可。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在使用本发明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时,首先将光伏连接器100串接至直流电路1中,并控制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25℃(即T5=25℃),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T1和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T3与环境测试温度相同,即T1=T3=T5=25℃。
对接入直流电路1中的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在45min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图2),由图2可知,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前的最高温度T2=27.1℃,即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差T=(T2-T1)℃=(T2-T5)℃=2.1℃。
然后,将所述光伏连接器100从所述直流电路1中拆下,转入到老化试验中进行老化试验,待老化试验结束后,将所述光伏连接器100重新接入到处于标准测试环境中的直流电路1中,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100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通电红外测试结束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图3)。由图3可知,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最高温度T4=80.2℃,即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T4-T3)℃=(T4-T5)℃=55.2℃。
最后,使用所述步骤S6中的公式计算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与所述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前的初始温度差T之间的比值ΔT,即ΔT=T′/T=55.2/2.1=26.3>1.5,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发明进行光伏连接器100接触电阻R的测试时,可将对接触电阻R的测量转化为对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前后的温度差T′、T的测量,通过光伏连接器100在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和所述光伏连接器100的初始温度差T之间的比值ΔT,有效表征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的稳定性。一方面有效防止在光伏连接器100的接触电阻R的测量过程中,由于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处插接状态的破坏及老化试验后裸露的端子氧化对光伏连接器100接触电阻R的测定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红外影像直观的显示光伏连接器100插接部(插针及插套插接位置处)接触点的接触情况,有效防止漏判或误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了光伏连接器100接触电阻R测试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光伏连接器串接至直流电路中,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插接部,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1
S2、对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计算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
S3、将串接在直流电路中的光伏连接器拆下,进行光伏连接器的老化试验;
S4、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将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重新串接至直流电路中,测定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T3
S5、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计算光伏连接器老化试验后的温度差T′;
S6、计算ΔT,ΔT=T′/T,若ΔT>1.5,则表明光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存在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对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S22、根据步骤S2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
S23、计算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初始温度差T,T=T2-T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的通电红外测试具体为:向直流电路中的光伏连接器通入额定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S51、对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进行通电红外测试,并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S52、根据步骤S51中的红外影像得出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4
S53、计算老化试验后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温度差T′,T′=T4-T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1中的通电红外测试具体为:向直流电路中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通入额定电流,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红外相机记录老化试验后的光伏连接器插接部处的红外影像。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入额定电流的时间达到45min时,即可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光伏连接器插接部的红外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S4中,所述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T5,且T1=T3=T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测试环境的温度为T5,且T1=T3=T5=2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连接器的插接部包括插针及用于收容所述插针的插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及S5中,所述插接部的最高温度T2、T4为所述插针与插套插接位置处的最高温度。
CN201710899365.6A 2017-09-28 2017-09-28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79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9365.6A CN109579998B (zh) 2017-09-28 2017-09-28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9365.6A CN109579998B (zh) 2017-09-28 2017-09-28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9998A true CN109579998A (zh) 2019-04-05
CN109579998B CN109579998B (zh) 2021-07-27

Family

ID=6591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93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79998B (zh) 2017-09-28 2017-09-28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99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445A (zh) * 2019-11-22 2020-01-14 佳讯飞鸿(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信号电路继电器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720A (zh) * 2010-01-04 2010-07-14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老化状态多因子检测系统及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CN101825501A (zh) * 2010-05-1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三维热场有限元分析的电力连接器触头温升测量方法
CN202373770U (zh) * 2011-11-28 2012-08-08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连接器
CN102778626A (zh) * 2012-08-14 2012-11-14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Gis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63396A (zh) * 2011-12-14 2013-06-19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站小型熔断器检测方法
CN103344839A (zh) * 2013-07-01 2013-10-09 江苏大学 一种母线接头接触电阻无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89429A (zh) * 2013-08-02 2013-11-13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电器结构设计判定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720A (zh) * 2010-01-04 2010-07-14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熔断器老化状态多因子检测系统及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CN101825501A (zh) * 2010-05-1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三维热场有限元分析的电力连接器触头温升测量方法
CN202373770U (zh) * 2011-11-28 2012-08-08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连接器
CN103163396A (zh) * 2011-12-14 2013-06-19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站小型熔断器检测方法
CN102778626A (zh) * 2012-08-14 2012-11-14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Gis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44839A (zh) * 2013-07-01 2013-10-09 江苏大学 一种母线接头接触电阻无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89429A (zh) * 2013-08-02 2013-11-13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电器结构设计判定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家坤 等: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 31 August 2010,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清葵: "《送电线路运行和检修》", 31 December 2003, 中国电力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445A (zh) * 2019-11-22 2020-01-14 佳讯飞鸿(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信号电路继电器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9998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2050B (zh) 一种gis内部导体过热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24634B (zh) 一种用于线束测试用通电检测装置
JPH08178759A (ja) 等温コネクタ
JP2010185697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KR101924149B1 (ko) 전자기기를 위한 통합 성능검사 시스템
CN109579998A (zh) 光伏连接器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US20150212186A1 (en) Method of calibrating and operating testing system
CN100409016C (zh) 印刷电路板的电容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390728A (zh) 用于航天器热试验前热电偶焊连正确性的测量方法
US9645197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testing system
CN208421123U (zh) 一种高密度电气接插件装配短路测试装置
CN115128353A (zh) 一种补偿电阻的测试电路与测试方法
KR101965984B1 (ko) 멀티 테스터기
CN208125876U (zh) 一种三极管开尔文测试组件
CN107015154B (zh) 一种准确测量电池容量的方法
KR101056723B1 (ko) 휴대폰 충전기나 스위칭모드 전원공급장치용 에이징 테스트 장치
CN205643421U (zh) 一种测试端子的辅助装置
TWI282431B (en) Test jig for daisy chain test board
CN218974516U (zh) 一种pcba功耗判定设备及系统
CN111459145B (zh) 变压器温度控制器校验装置及校验方法
CN117074836B (zh) 一种激光器检测方法、检测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4750770U (zh) 一种电子电器产品插头放电能力验证样品
CN208505489U (zh) 热电偶温度计收纳装置
CN221006583U (zh) 一种元件温度检测装置
CN216848067U (zh) 一种便携式六合一点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99, Lu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ddress before: 215129 199 deer Road, Su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