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9147A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79147A CN109579147A CN201811445384.2A CN201811445384A CN109579147A CN 109579147 A CN109579147 A CN 109579147A CN 201811445384 A CN201811445384 A CN 201811445384A CN 109579147 A CN109579147 A CN 109579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wind
- wind wheel
- valve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24F1/02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mounted in wall openings, e.g. in window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出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进风口和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出风口,出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进风口和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设在壳体内,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设在进风风道内,第二换热器设在出风风道内;第一风轮,第一风轮位于进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外进风口进入,从室内出风口排出;和第二风轮,第二风轮位于出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内进风口进入,从室内出风口排出。根据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既可以向室内输送新风又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但窗式空调器仅可以实现室内气流的内循环,用户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既可以向室内输送新风又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进风口和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进风口和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出风风道内;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从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从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在第一风轮的驱动作用下,室外的气流可以由进风风道输送至室内空间,且流经进风风道的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可以向室内空间输送冷风或热风,进而实现对室内室内温度的调节。同时在第二风轮的驱动作用下,室内的气流可以由出风风道排至室外空间,且流经出风风道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可以将气流中的余冷或者余热进行回收,进而减少了内外气流循环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具有节能的优点。由此,在实现对室内空气调节的同时,还可以同步向室内输送新风,从而可以为用户营造舒适清新的呼吸环境,保证用户的呼吸健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的中心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室外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中心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外空间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中的至少一个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一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和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窗式空调器100,
壳体1,进风风道11,室外进风口111,室内出风口112,
出风风道12,室内进风口121,室外出风口122,
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
第一风轮5,第二风轮6,过滤网7,
窗户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窗式空调器100可以装配在窗户200上,也可以安装在墙壁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空气调节装置、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
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1内限定出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进风风道11具有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进风口111和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出风口112,出风风道12具有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进风口121和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出风口122。
可以理解的是,室外的气流可以通过进风风道11的室外进风口111进入进风风道11,并通过进风风道11的室内出风口112进入室内空间。由此,通过进风风道11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送至室内空间。同时,室内的相对污浊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风道12的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出风风道12,并通过出风风道12的室外出风口122排至室外空间。
由此,通过出风风道12可以将室内的相对污浊的空气排至室外空间,从而可以降低室内的CO2、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成分的浓度,进而可以为用户营造舒适清新的呼吸环境,保证用户的呼吸健康。
如图1所示,第一风轮5位于进风风道11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外进风口111进入进风风道11,并从室内出风口112排出进风风道11。第二风轮6位于出风风道12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出风风道12,从室内出风口112排出出风风道12。由此,在保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实现循环流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新风(新鲜空气)的供应量,保证室内的CO2、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成分的浓度可以被控制在较为健康舒适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装置设在壳体1内,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和四通阀。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压缩机2的排气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一换热器3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3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4的一端连接,第二换热器4的另一端与第三阀口连接,第四阀口与压缩机2的回气口连接,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一个连接。第四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一换热器3设在进风风道11内,第二换热器4设在出风风道12内。
空气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同时还可以吸收排出室内空间的气流中的余冷或者余热,从而在实现对室内气流温度调节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室内与室外空气循环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
例如,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一换热器3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4为冷凝器。在第一风轮5的驱动下,室外的热风从室外进风口111进入进风风道11,并沿着进风风道11运动,当热风运动至进风风道11内的第一换热器3所在的位置时,第一换热器3可以吸收热风中的热量,并向室内空间输出较为凉爽的冷风,由此在向室内输送新风的同时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此外,在第二风轮6的驱动下,室内的冷风从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出风风道12,并沿着出风风道12运动,当冷风运动至出风风道12内的第二换热器4所在的位置时,温度较高的第二换热器4可以与冷风充分换热,从而充分利用这部分冷风中的余冷,由此实现内外空气循环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空气能量的损失,更加的节能和环保。
再如,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一换热器3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4为蒸发器。在第一风轮5的驱动下,室外的冷风从室外进风口111进入进风风道11,并沿着进风风道11运动,当冷风运动至进风风道11内的第一换热器3所在的位置时,冷风可以吸收第一换热器3中的热量,并向室内空间输出热风,由此在向室内输送新风的同时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此外,在第二风轮6的驱动下,室内的热风从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出风风道12,并沿着出风风道12运动,当热风运动至出风风道12内的第二换热器4所在的位置时,第二换热器4可以吸收热风中的热量,从而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风中的余热,由此实现内外空气循环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空气能量的损失,更加的节能和环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节流装置,节流装置设置壳体1内,节流装置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4连接,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3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节流装置与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为空气调节装置的四大部件。由此,可以实现对进风风道11内气流的温度和出风风道12内气流的温度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在第一风轮5的驱动作用下,室外的气流可以由进风风道输送至室内空间,且流经进风风道的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器3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可以向室内空间输送冷风或热风,进而实现对室内室内温度的调节。同时在第二风轮6的驱动作用下,室内的气流可以由出风风道12排至室外空间,且流经出风风道12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器4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可以将气流中的余冷或者余热进行回收,进而减少了内外气流循环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具有节能的优点。由此,在实现对室内空气调节的同时,还可以同步向室内输送新风,从而可以为用户营造舒适清新的呼吸环境,保证用户的呼吸健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平行。由此,可以简化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的制造难度,提升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的生产效率,减少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的生产成本。此外,外观上更加规整、美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外进风口111的中心轴线与室外出风口122的中心轴线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的驱动下,可以在室外进风口111处形成负压,在室外出风口122处形成高压。通过将室外进风口111的中心轴线与室外出风口122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使得室外进风口111处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与室外出风口122的气流的流向垂直,从而可以避免从室外出风口122排出的污浊气流直接运动至室外进风口111处,进而保证输送至室内空间的气流的新鲜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室外进风口111的中心轴线与进风风道11的中心轴线平行,室外出风口122的中心轴线与出风风道12的中心轴线垂直。由此,可以简化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2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22的制造难度,提升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22的生产效率,减少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22的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内出风口112的中心轴线与室内进风口121的中心轴线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的驱动下,可以在室内出风口112处形成高压,在室内进风口121处形成负压。
通过将室内出风口112的中心轴线与室内进风口121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使得室内出风口112处的气流流动的方向与室外出风口122的气流的流向垂直,从而可以避免从室内出风口112排出的新鲜空气直接运动至室内进风口121处,进而保证输送至室内空间的气流的新鲜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室内出风口112的中心轴线与进风风道11的中心轴线平行,室内进风口121的中心轴线与出风风道12的中心轴线垂直。由此,可以简化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1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12的制造难度,提升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12的生产效率,减少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12的生产成本。此外,视觉上也较为美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3位于室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3的温度相对较低,将第一换热器3设置在室内空间,可以将第一换热器3与室外空间隔离开,从而避免第一换热器3的冷量朝向室外空间扩散。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3的温度相对较高,将第一换热器3设置在室内空间,从而避免第一换热器3的热量朝向与室外空间扩散,从而提升第一换热器3的换热效率,节省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器4位于室外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制冷模式下,第二换热器4的温度相对较高,将第二换热器4设置在室外空间,可以将第二换热器4与室内空间隔离开,从而避免第二换热器4的热量朝向室内空间扩散。在制热模式下,第二换热器4的温度相对较低,将第二换热器4设置在室外空间,从而避免第二换热器4的冷量朝向与室内空间扩散,从而提升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节省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风轮5位于第一换热器3的朝向室内空间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下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轮5还设置连接线,将第一风轮5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的朝向室内空间的一侧,可以降低第一风轮5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一风轮5的安装效率,便于检测和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二风轮6位于第二换热器4的朝向室外空间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上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轮6还设置连接线,将第二风轮6设置在第二换热器4的朝向室外空间的一侧,可以降低第二风轮6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二风轮6的安装效率,便于检测和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中的至少一个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换言之,可以是仅第一风轮5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或者,仅第二风轮6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或者,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中均为贯流风轮;或者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中均为离心风轮。贯流风轮和离心风轮具有工作稳定性强和易于安装的优点,可以降低窗式空调器100的生产成本。例如,可以在室内出风口112处设置贯流风轮,在室外出风口122处设置离心风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过滤网7,过滤网7位于进风风道11内。由此,过滤网7可以将从进风风道进入室内空间的气流中的灰尘、杂质或者小的颗粒物过滤掉,从而向室内输送较为洁净的控制,进而提升用户的呼吸健康。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过滤网7位于第一换热器3的朝向室内空间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下侧)。可以理解的是,过滤网7需要及时的清理或者更换,将过滤网7位于第一换热器3的朝向室内空间的一侧,可以降低拆卸和安装的难度,提升维护和安装的效率。
下面参考图1描述窗式空调器100的工作过程,首先启动窗式空调器100,第一风轮5和第二风轮6开始转动,在第一风轮5的驱动下,位于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111进入进风风道11(参照图1中的箭头指示a),并通过沿着进风风道11朝向室内出风口112的方向运动,并经过与第一换热器3的换热、以及过滤网7的过滤后,经室内出风口112朝向室内空间的上部吹送出(参照图1中的箭头指示b)。
同时,在第二风轮6的驱动下,位于室内空间的相对污浊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出风风道12(参照图1中的箭头指示c),并通过沿着出风风道12朝向室外出风口122的方向运动,并经过与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以及过滤网7的过滤后,经室外出风口122朝向室外空间排出(参照图1中的箭头指示d)。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进风口和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位于室内空间的室内进风口和位于室外空间的室外出风口;
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出风风道内;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从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和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从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的中心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室外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中心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外空间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中的至少一个为贯流风轮或离心风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朝向所述室内空间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45384.2A CN109579147A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窗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45384.2A CN109579147A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79147A true CN109579147A (zh) | 2019-04-05 |
Family
ID=6592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45384.2A Pending CN109579147A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7914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4307A (zh) * | 2019-06-04 | 2019-09-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窗式空调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系统 |
WO2021151260A1 (zh) * | 2020-02-01 | 2021-08-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46790Y (zh) * | 2002-04-04 | 2003-04-23 | 张志刚 | 双向换气装置 |
CN2681010Y (zh) * | 2003-05-22 | 2005-02-23 | 姚力军 | 一种双向换气空调 |
CN201322409Y (zh) * | 2008-12-04 | 2009-10-07 | 张轲 | 双向新风换气机 |
CN201935327U (zh) * | 2011-01-10 | 2011-08-17 | 上海布朗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通风外气口 |
CN203421792U (zh) * | 2013-07-04 | 2014-02-05 | 北京格润爱科技有限公司 | 分体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
CN206469366U (zh) * | 2016-10-28 | 2017-09-05 | 荣国华 | 窗式空调器 |
KR20180082250A (ko) * | 2017-01-10 | 2018-07-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11445384.2A patent/CN1095791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46790Y (zh) * | 2002-04-04 | 2003-04-23 | 张志刚 | 双向换气装置 |
CN2681010Y (zh) * | 2003-05-22 | 2005-02-23 | 姚力军 | 一种双向换气空调 |
CN201322409Y (zh) * | 2008-12-04 | 2009-10-07 | 张轲 | 双向新风换气机 |
CN201935327U (zh) * | 2011-01-10 | 2011-08-17 | 上海布朗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通风外气口 |
CN203421792U (zh) * | 2013-07-04 | 2014-02-05 | 北京格润爱科技有限公司 | 分体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
CN206469366U (zh) * | 2016-10-28 | 2017-09-05 | 荣国华 | 窗式空调器 |
KR20180082250A (ko) * | 2017-01-10 | 2018-07-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4307A (zh) * | 2019-06-04 | 2019-09-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窗式空调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系统 |
WO2021151260A1 (zh) * | 2020-02-01 | 2021-08-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14025B (zh) |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 |
CN105546673B (zh) |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 |
CN107152744A (zh) | 换气装置 | |
CN205372856U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风净化型空调 | |
CN211041202U (zh) | 双冷热源新风调湿机组 | |
CN205860215U (zh) |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 |
CN109579147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2444941A (zh) | 一种极低冷热损失的洁净新风除湿系统 | |
CN110529963A (zh) | 一种通风除尘净化系统 | |
CN109579211A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品质调节器 | |
CN105485823A (zh) | 一种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换气机组 | |
CN106288053A (zh) |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 | |
CN102418980A (zh) | 空调系统的加湿除尘方法 | |
CN106247498A (zh) |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 |
CN207132438U (zh) | 一种可调温的置换通风型除霾除湿新风机 | |
CN206786857U (zh) | 除湿机结构 | |
CN203011097U (zh) | 热泵除湿干燥装置 | |
CN205425192U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风净化型一体式空调 | |
CN202470251U (zh) | 一种极低冷热损失的洁净新风除湿系统 | |
CN202303674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4494642U (zh) |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 |
CN104141989B (zh) |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 |
CN209386484U (zh) | 带内循环全热交换器 | |
CN208042371U (zh) | 一种组合式二次回风控湿空气净化机组 | |
CN207893931U (zh) | 一种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