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7450B -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7450B
CN109577450B CN201811641507.XA CN201811641507A CN109577450B CN 109577450 B CN109577450 B CN 109577450B CN 201811641507 A CN201811641507 A CN 201811641507A CN 109577450 B CN109577450 B CN 109577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iltration
rainwater
module
main body
bod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15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7450A (zh
Inventor
杨大巍
刘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guancun Sponge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ongguancun Sponge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guancun Sponge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ongguancun Sponge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6415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7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7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渗透主体模块,该渗透主体模块包括排水部和渗透部,该渗透部包括储水室和渗透室,该排水部中间为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通过渗透室与渗透部连通;端头模块,该端头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位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末端的渗透主体模块的端部;以及透水包覆模块,该透水包覆模块包裹在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侧;其中,透水包覆模块与储水室和渗透室形成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储水空间。该装置通过一种新型设计的渗水主体模块、端头模块以及调整垫片的合理连接实现渗水、排水一体化,无需或很少铺设碎石或卵石层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有效的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渗透排水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雨水系统大多采用“雨水箅一雨水连管一雨水主管”这样传统的收集排放方式,特点是快排、及时排、就近排和速排干。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下垫面的产汇流规律,不透水硬质地表大比例形成,地面入渗和调蓄能力受到严重破坏,导致降雨地表产汇流时间大大缩短,径流量增大,地下水资源短缺,暴雨时常常出现“快排不及”现象,积水和内涝情况加剧,水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正常的交通秩序。因此实现雨水的入渗,成了一种缓解上述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2016年国家发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GB50400-2016,规范中对雨水入渗的提出了相关要求。结合规范发布,关于雨水入渗透方式多种多样,如透水铺装地面入渗、植被浅沟与洼地入渗、渗透管沟、入渗井、入渗池、渗透管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入渗的方式,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通过渗透的方式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其中采用渗透管进行土壤入渗是地下入渗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规的做法均采用PVC、PE管材、钢管开孔,管周边回填碎石或级配卵石,通过卵石层向周围土壤渗透。然而这种做法施工工序复杂、造价高,维修、维护困难。因此,迫切要求从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创新,以有效解决当前地下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道路雨水渗透不及时情况,使得传统硬质的城市道路在降雨时更加富有“弹性”。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雨水渗水排水装置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通过一种新型设计的渗水主体模块、端头模块以及调整垫片的合理连接实现渗水、排水一体化,无需或很少铺设碎石或卵石层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有效的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包括:
渗透主体模块,该渗透主体模块包括排水部和渗透部,该渗透部包括储水室和渗透室,该排水部中间为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通过渗透室与所述渗透部连通;
端头模块,该端头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位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末端的渗透主体模块的端部;以及
透水包覆模块,该透水包覆模块包裹在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侧;
其中,透水包覆模块与储水室和渗透室形成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储水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渗透主体模块长度方向向内凹进的端部凹槽,并且端部凹槽的中间中空并与中空通道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端座,其中一个连接端座包括底座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耳状部,另一连接端座包括与耳状部和底座形状配合的轴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状部包括供轴状部穿过的圆柱形孔,并且耳状部的外侧面与渗透主体模块的侧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渗透主体模块靠近端部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四个凹槽,该凹槽为半蝴蝶状,该凹槽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渗透主体模块,或将渗透主体模块与相邻的端头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头模块的一端部为中空通道延伸出的管道,另一端部包括两种结构,其分别与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的结构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调整垫片,该调整垫片的形状与端部凹槽相匹配,并且调整垫片设置在渗透主体模块之间以及渗透主体模块和端头模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垫片的两端部平面的延长线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0-5°。
在一些实施例中,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固定夹具,该固定夹具的形状为蝴蝶型并且与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上侧靠近端部的凹槽相匹配,并且该固定夹具用于固定两个渗透主体模块的上部或者渗透主体模块和端头模块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渗透部为镂空结构,该渗透部的上侧包括两排长方体的储水室,侧面包括多排正方体的储水室和一排长方体的渗透室,并且渗透部的上侧和侧面的交接处为一排截面扇形的储水室;并且,相邻两个储水室之间设置有连通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1)通过一种新型设计的渗水主体模块、端头模块以及调整垫片的合理连接实现渗水、排水一体化,无需或很少铺设碎石或卵石层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有效的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快捷,造价低廉等特点,可节约碎石天然资源,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对园区绿化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2)镂空结构设计,特别是包括储水室可以更合理的且多量的渗透雨水。
(3)通过将在渗透主体模块之间以及渗透主体模块和端头模块之间设置调整垫片,而且调整垫片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为0-5°,实现了连接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能够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实现渗透井之间的合理连通。
(4)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部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能够在不影响透水的情况下,保护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储水室等镂空结构不被泥土堵塞,从而更好的渗透雨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工程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之间组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之间组装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公开的端头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公开的端头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公开的调整垫片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公开的调整垫片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和“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工程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1之间组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1之间组装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包括:
渗透主体模块1,该渗透主体模块1包括排水部和渗透部,该渗透部包括储水室1.6和渗透室1.7,该排水部中间为中空通道1.1,该中空通道1.1通过渗透室1.7与所述渗透部连通;
端头模块2,该端头模块2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位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末端的渗透主体模块1的端部;以及
透水包覆模块5,该透水包覆模块5包裹在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侧;
其中,透水包覆模块5与储水室1.6和渗透室1.7形成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储水空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替代现有管式入渗体系,简化现有管式入渗繁琐的施工工序,打破管式入渗系统中关于开孔率的束缚,提高入渗效率,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渗透主体模块1,中空且外壁镂空的标准段,其外形为矩形四边导角,中空部分用于雨水输送,其断面上部为矩形导角,断面下部为椭圆形或卵形断面,沿断面轴向方向的侧壁及顶部设有多个出水缝,用于向外部渗透雨水,断面下部不设缝隙,用于雨水排除。该渗透主体模块1的端面为近似U形,该U形外部为镂空结构;镂空部分用于储存雨水,镂空率达到70~90%,透水包覆模块5位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最外层,并且其可以为一层透水土工布。
为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有效的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在雨水入渗环节,常规的做法是采用目前常规的做法均采用PVC、PE管材、钢管开孔,管周边回填碎石或级配卵石,通过卵石层向周围土壤渗透。本发明中的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设有端部模块、标准渗透模块,可方便的接入雨水检查井,同时满足给排水工程中对管路坡度的要求,调整灵活。该方案在实施时,无需在四周填充碎石或卵石。只需做简单的透水混凝土或卵石垫层处理,按位码放,做好模块间的固定,外部包裹透水土工布,即可回填,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时间,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其渗透效果及排水性能均优于常规做法。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渗透主体模块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渗透主体模块1长度方向向内凹进的端部凹槽1.2,并且端部凹槽1.2的中间中空并与中空通道1.1相连通。渗透主体模块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端座1.3,其中一个连接端座1.3包括底座1.33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耳状部1.31,另一连接端座1.3包括与耳状部1.31和底座1.33形状配合的轴状部1.32。耳状部1.31包括供轴状部1.32穿过的圆柱形孔,并且耳状部1.31的外侧面与渗透主体模块1的侧面齐平。渗透主体模块1靠近端部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四个凹槽1.8,该凹槽1.8为半蝴蝶状,该凹槽1.8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渗透主体模块1,或将渗透主体模块1与相邻的端头模块2连接。图5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1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1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5-6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渗透主体模块1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外形尺寸为1000*500*600mm。渗透主体模块1的材质主要为PE或者PVC塑料。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部凹槽1.2的中间的中空结构与渗透主体模块1的中空通道1.1形状相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头模块2的一端部为中空通道延伸出的管道,另一端部包括两种结构,其分别与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的结构相配合。图8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端头模块2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端头模块2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8-9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端头模块2的一端部具有两种结构,该两种结构都对应于渗透主体模块1的端部,并且形状和尺寸都是相同的,以便于其与渗透主体模块1的连接。而另一端是深入渗透井的管道2.1。因此端头模块2仅用于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最前段和最后段渗透主体模块1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调整垫片3,该调整垫片3的形状与端部凹槽1.2相匹配,并且调整垫片3设置在渗透主体模块1之间以及渗透主体模块1和端头模块2之间。调整垫片3的两端部平面的延长线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5°。图10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调整垫片3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1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调整垫片3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10-11所示,调整垫片3的有不同角度规格,用于渗透主体模块1以及渗透主体模块1和端头模块2之间不同角度的安装,范围0~5度,也就是说调整垫片3的两个侧面的夹角为0-5°。便于调整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有一定的倾斜性使其适应安装的需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固定夹具4,该固定夹具4的形状为蝴蝶型并且与渗透主体模块1的上侧靠近端部的凹槽1.8相匹配,并且固定夹具4用于固定两个渗透主体模块1的上部或者渗透主体模块1和端头模块2的上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渗透部为镂空结构,该渗透部的上侧包括两排长方体的储水室1.6,侧面包括多排正方体的储水室1.6和一排长方体的渗透室1.7,并且所述渗透部的上侧和侧面的交接处为一排截面扇形的储水室1.6;并且,相邻两个储水室1.6之间设置有连通槽。图7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渗透主体模块1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6-7所示,渗透主体模块1的外部为安装地的土壤层1.4,只需渗透主体模块1的下部铺设碎石、透水混凝土或者卵石垫层1.5以利于固定和渗水之外其它地方都直接利用当地土壤即可。镂空结构中的储水室1.6是三面包围一面敞开的,在雨水通过时储水,之后慢慢渗透如泥土中,而且过程是连续的,即渗透一些即可补充一些,始终保持储水室1.6雨水是满的直到雨水被输送完毕。镂空结构的镂空率为70~9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储水室1.6具有半圆形连通槽,用于镂空部分的连通。而且从图3中可以看到调整垫片3以及固定夹具4的安装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能够通过一种新型设计的渗水主体模块、端头模块2以及调整垫片3的合理连接实现渗水、排水一体化,无需或很少铺设碎石或卵石层有效的减少流向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将雨水有效的回灌地下,涵养大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快捷,造价低廉等特点,可节约碎石天然资源,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对园区绿化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镂空结构设计,特别是包括储水室1.6可以更合理的且多量的渗透雨水。通过将在渗透主体模块1之间以及渗透主体模块1和端头模块2之间设置调整垫片3,而且调整垫片3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为0-5°,实现了连接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能够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实现渗透井之间的合理连通。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部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能够在不影响透水的情况下,保护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储水室1.6等镂空结构不被泥土堵塞,从而更好的渗透雨水。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渗透主体模块,所述渗透主体模块包括排水部和渗透部,所述渗透部包括储水室和渗透室,所述排水部中间为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通过渗透室与所述渗透部连通;
端头模块,所述端头模块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位于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末端的渗透主体模块的端部;以及
透水包覆模块,所述透水包覆模块包裹在所述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的外侧;
其中,所述透水包覆模块与所述储水室和渗透室形成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储水空间;
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所述渗透主体模块长度方向向内凹进的端部凹槽,并且所述端部凹槽的中间中空并与所述中空通道相连通;
所述渗透主体模块靠近端部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为半蝴蝶状,所述凹槽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渗透主体模块,或将所述渗透主体模块与相邻的所述端头模块连接;
所述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的形状与端部凹槽相匹配,并且所述调整垫片设置在所述渗透主体模块之间以及所述渗透主体模块和所述端头模块之间;
所述调整垫片的两端部平面的延长线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5°;
所述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的形状为蝴蝶型并且与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上侧靠近端部的凹槽相匹配,并且所述固定夹具用于固定两个渗透主体模块的上部或者渗透主体模块和端头模块的上部;
所述渗透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渗透部的上侧包括两排长方体的储水室,侧面包括多排正方体的储水室和一排长方体的渗透室,并且所述渗透部的上侧和侧面的交接处为一排截面扇形的储水室;并且,相邻两个储水室之间设置有连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端座,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座包括底座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耳状部,另一所述连接端座包括与耳状部和底座形状配合的轴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状部包括供所述轴状部穿过的圆柱形孔,并且所述耳状部的外侧面与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侧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模块的一端部为中空通道延伸出的管道,另一端部包括两种结构,其分别与所述渗透主体模块的两个端部的结构相配合。
CN201811641507.X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109577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1507.XA CN109577450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1507.XA CN109577450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450A CN109577450A (zh) 2019-04-05
CN109577450B true CN109577450B (zh) 2024-05-28

Family

ID=6593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1507.XA Active CN109577450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7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7543A1 (en) 2022-01-28 2023-08-03 Underground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derground storage of storm and other water sources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095A (zh) * 2004-06-18 2007-05-23 韦文有限公司 渗透块
CN101775839A (zh) * 2010-03-16 2010-07-1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CN103541421A (zh) * 2013-10-17 2014-01-29 广东圣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截水及渗排一体化系统
CN205012440U (zh) * 2015-07-06 2016-02-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有效补偿地下水的城市雨水管道系统
CN105780907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四川牧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储存渗漏罐
CN205421487U (zh) * 2015-12-21 2016-08-03 张洁 一种渗透式城市雨水排放设施
CN106400926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下沉式绿地的渗排水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78842A (zh) * 2017-05-23 2017-07-25 青岛晨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雨水渗透收集管
CN107237388A (zh) * 2017-07-31 2017-10-10 南昌工程学院 不透水地面雨水导渗系统
CN206815478U (zh) * 2017-01-18 2017-12-29 南阳市杰达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组合式防渗漏集水排水管
CN108000699A (zh) * 2017-12-05 2018-05-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城市透水型雨水管道及其制备工艺
CN207405749U (zh) * 2017-10-20 2018-05-25 黄绍琴 海绵工程智壤蓄渗排一体化雨水池
CN209798948U (zh) * 2018-12-29 2019-12-17 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095A (zh) * 2004-06-18 2007-05-23 韦文有限公司 渗透块
CN101775839A (zh) * 2010-03-16 2010-07-1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CN103541421A (zh) * 2013-10-17 2014-01-29 广东圣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截水及渗排一体化系统
CN205012440U (zh) * 2015-07-06 2016-02-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有效补偿地下水的城市雨水管道系统
CN205421487U (zh) * 2015-12-21 2016-08-03 张洁 一种渗透式城市雨水排放设施
CN105780907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四川牧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储存渗漏罐
CN106400926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下沉式绿地的渗排水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15478U (zh) * 2017-01-18 2017-12-29 南阳市杰达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组合式防渗漏集水排水管
CN106978842A (zh) * 2017-05-23 2017-07-25 青岛晨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雨水渗透收集管
CN107237388A (zh) * 2017-07-31 2017-10-10 南昌工程学院 不透水地面雨水导渗系统
CN207405749U (zh) * 2017-10-20 2018-05-25 黄绍琴 海绵工程智壤蓄渗排一体化雨水池
CN108000699A (zh) * 2017-12-05 2018-05-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城市透水型雨水管道及其制备工艺
CN209798948U (zh) * 2018-12-29 2019-12-17 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450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01064743Y (zh) 排灌水管
WO2008138218A1 (fr) Procédé de drainage d'eau et tuyau de drainage associé
CN205153080U (zh) 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
CN105297872A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206538698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结构
CN109372077B (zh) 用于海绵城市具备防溢功能的蓄水结构
CN105625504A (zh) 干旱区坎儿井式地下水库集水廊道
CN107938807B (zh) 渗蓄排雨水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09577450B (zh)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CN205224230U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209798948U (zh)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CN206015460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104145673B (zh) 基于排涝与保水的集成式绿化带系统及排涝与保水方法
CN104179242B (zh) 一种复合型雨水沟和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06951645B (zh) 海绵地质体与排水连通的城市海绵结构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4652595A (zh) 一种城市防洪和洪水资源化的半支撑蓄水型绿地结构
CN213740415U (zh) 多孔透水路面系统
CN2125066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渗排结构
CN21026254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构造
CN211210721U (zh) 基于雨水蓄集利用的绿色屋顶集成系统
CN204023762U (zh) 一种复合型雨水沟和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04213488B (zh) 顶部可种植绿化植物的复合型雨水排水暗沟渠及施工方法
CN208152189U (zh) 一种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CN206941335U (zh) 一种可储存雨水的道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