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4414B -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4414B
CN109574414B CN201910041794.9A CN201910041794A CN109574414B CN 109574414 B CN109574414 B CN 109574414B CN 201910041794 A CN201910041794 A CN 201910041794A CN 109574414 B CN109574414 B CN 109574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ent pipe
ship
wheel
shi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1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4414A (zh
Inventor
李兴元
郭有兵
焦玉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417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4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4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4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4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4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02B15/107Whirling means forming a vortex in the water; cycl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属于污水河道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船体(1),其特征是,所述船体(1)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均设置升降式驱动轮(7);升降式驱动轮(7)包括驱动轮(71)、伸缩油缸(72)、第一减速电机(73)及主动链轮(74)、从动链轮(75)、链条(76)、升降轨道(77)。本发明在船只抛锚时,通过船体底部四周设计的船腿进行定位,保证船只施工稳固;且本发明在船体内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就地解决河水污染净化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属于污水河道治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工业排污、生活污水都可以输入污水处理厂,经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大海。摆在人们面前的是美丽城市和乡村中一些被污染的河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河道内满是污水污物,河底堆积污泥,而这些河道两侧往往是居民居住的密集区域,河水污黑,臭气熏天,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技术手段尚无能力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本发明在船只抛锚时,通过船体底部四周设计的船腿进行定位,保证船只施工稳固;且本发明在船体内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就地解决河水污染净化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包括船体,其特征是,所述船体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均设置升降式驱动轮;升降式驱动轮包括驱动轮、伸缩油缸、第一减速电机及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升降轨道;第一减速电机连接主动链轮;驱动轮的轴上设置从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驱动轮内侧的船体上设有圆弧形升降轨道,圆弧形升降轨道中设置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驱动轮的轴相连接;伸缩油缸驱动连接升降滑块进而带动驱动轮的轴沿圆弧形升降轨道进行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船体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分别设置船腿,船腿包括船腿油缸、船腿油缸活塞、调节螺栓、大脚板,船腿油缸内设置船腿油缸活塞,船腿油缸活塞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栓,船腿油缸活塞下端通过万向球节连接大脚板,大脚板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船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酸化过滤池、冲击式水汽氧化池、推旋式沉淀一池和推旋式沉淀二池;
酸化过滤池前端设置污水提升泵,酸化过滤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石英砂、树脂、腾棉;
酸化过滤池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通过第一供水泵相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结构相同,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出水管道与第二供水泵相连接,第二供水泵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与第二供水泵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推旋式沉淀二池与第二供水泵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
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进水管道与清水输出泵相连接,清水输出泵出水口与清水输送管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与清水输出泵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三电磁阀,推旋式沉淀二池与清水输出泵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四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船体尾部的舱面上设置脱水机、粉碎机、砂泵、离心机。
优选的,所述船体尾部的舱面上固定悬挂式工作台。
优选的,所述船体中后部设有长臂机械手。
优选的,所述船体头部固定有卷扬机和锚爪。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底部设置从动带轮,离心机电机驱动连接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从动带轮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离心机机座上;离心机电机安装在离心机机座上;离心机下部设有排水口;离心机本体自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桶体、腾棉、不锈钢网板;桶体上设有筛孔。
优选的,所述船体尾部设有捞渣投料机构,捞渣投料机构铰连接在船体上,捞渣投料机构相对于船体的角度可调节;捞渣投料机构包括第二减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送带、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两侧通过向下设置的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船体尾部;固定支架两端设置主动轮、从动轮,第二减速电机连接主动轮,主动轮、从动轮上设置传送带,传送带设置若干个漏网簸箕,漏网簸箕与传送带之间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船体上设置喷吸式推进器,包括吸水嘴、喷水器、水泵,水泵进水口一端设置进水弯管,水泵出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弯管;吸水嘴通过吸水嘴弯管与进水弯管相连接,吸水嘴旋转装置驱动吸水嘴相对于进水弯管旋转;喷水器通过喷水器弯管与出水弯管相连接,喷水器旋转装置驱动喷水器相对于出水弯管旋转;吸水嘴的高度低于喷水器的高度。
优选的,第一空心轴套上端焊接在进水弯管内,进水弯管与第一空心轴套为静配合,第一空心轴套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一密封环,进水弯管外穿套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位于第一密封环上方,第一锁紧螺母可相对于进水弯管旋转;
吸水嘴弯管上端部外周设置第一联接头,第一空心轴套下端伸入吸水嘴弯管内,第一密封环位于第一联接头上方,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联接头螺纹连接,实现吸水嘴弯管与进水弯管的连接,第一空心轴套与吸水嘴弯管为动配合,吸水嘴弯管、第一联接头、第一锁紧螺母可相对于进水弯管、第一空心轴套、第一密封环旋转;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空心轴套、第一密封环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第一钢球。
优选的,所述吸水嘴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第一中心驱动轴,第一链轮水平设置,第一链轮的第一中心驱动轴竖向设置,第一中心驱动轴设置在第一空心轴套内,第一中心驱动轴依次穿过进水弯管、吸水嘴弯管并与吸水嘴弯管外固定的第一花键联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第二空心轴套下端焊接在喷水器弯管内,喷水器弯管与第二空心轴套为静配合,第二空心轴套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二密封环,喷水器弯管外穿套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位于第二密封环下方,第二锁紧螺母可相对于喷水器弯管、第二中心轴套旋转;
出水弯管下端部外周设置第二联接头,第二空心轴套上端伸入出水弯管内,第二密封环位于第二联接头下方,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联接头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喷水器弯管与出水弯管的连接,第二空心轴套与出水弯管为动配合,喷水器弯管、第二空心轴套、第二密封环可相对于出水弯管、第二连接头、第二锁紧螺母旋转;第二锁紧螺母、第二密封环与第二空心轴套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个第二钢球。
优选的,所述喷水器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链轮,第二链轮水平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竖向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设置在第二空心轴套内,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依次穿过出水弯管、喷水器弯管并与喷水器弯管外上固定的第二花键联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弯管上设置第一蝶阀,出水弯管上设置第二蝶阀,确保机泵维修安全。
优选的,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同步转动,两者通过链条联接,最终用油压操纵或钢缆与舵盘相连接形成航向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吸水嘴进水口为漏网式连蓬头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泵为高压离心泵。
优选的,所述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还包括软兜坝,包括隔水软兜,隔水软兜上端设置坝堤,坝堤横向设置,坝堤由若干个浮球通过缆绳串联连接形成;隔水软兜下端设置移动坝基,移动坝基横向设置,移动坝基包括若干个压辊,若干个压辊由软不锈钢缆串联连接,每个压辊一侧通过联手连接件拖挂有压脚,联手连接件穿套在软不锈钢缆上;隔水软兜下端设置在压辊与压脚之间并通过压脚压紧;移动坝基的软不锈钢缆上设置若干个牵鼻;隔水软兜下端伸出压脚和压辊接触面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遇船底搁浅,开通升降式驱动轮驱动船只前移,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四个驱动轮同时工作,带动船体移动。不需要驱动轮工作时,将驱动轮提升至轮窝内,不会妨碍船体运行。
第二,当船体需要固定停放在确定的位置时,启动船腿,通过油缸使得活塞下移,并可通过调节螺杆的旋转方向使得大脚板继续下移,以满足不同深度的水域的需求。
第三,在船体上设计酸化过滤池、氧化池、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实现对污染水域的治理。
第四,在船体舱面上有对污物処理的粉碎机和粉碎后的脱水机,离心机可以对污河浮泥进行离心脱水甩干処理。
第五,船体头部固定有巻扬机和锚爪,在船体严重搁浅驱动轮亦不能推动船只,可以将锚爪固定在岸上,通过收紧卷扬机,进而强行牵引船体前行。
第六,船体尾部设计捞渣投料机构,捞渣投料机构铰连接在船体上,捞渣投料机构相对于船体的角度可调节;在不使用时,可将捞渣投料机构水平放置在船体上;在捞渣投料机构工作时,通过调整固定支架与船体的角度,将捞渣投料机构端部伸入污水区域内,启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上的漏网簸箕进行捞渣工作,通过传送带将簸箕中的污物输送到船体上,在簸箕翻转的过程中污物自动掉入粉碎机的料斗内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软管自动喷入脱水机脱水。
第七,通过管道经蝶阀90度转入船体体外,水下经旋转结合件(连接头、轴套、锁紧螺母、钢球)分别联接吸水嘴、喷水器组成的新型喷吸式水力推进器,取代了常规螺旋桨,根据施工作业需要,由万向机(舵盘)同步转动吸水嘴和喷水器的角度来改变施工船前进,后退、左右拐弯,或原地360度作业。
喷吸式推进器的工作过程为:
前进状态:吸水嘴与船头方向保持一致;喷水器朝向船尾;
后退状态:吸水嘴与船尾向保持一致;喷水器朝向船头;
左拐状态:在前进状态的基础上,吸水嘴相对于船头顺时针旋转90°,喷水器相对于船尾顺时针旋转90°;
右拐状态:在前进状态的基础上,吸水嘴相对于船头逆时针旋转90°,喷水器相对于船尾逆时针旋转90°;
在上述各种状态中,吸水嘴与喷水器之间始终保持18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侧视图(外部);
图2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侧视图(内部);
图3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俯视图(内部);
图4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升降式驱动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升降式驱动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船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的捞渣投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喷吸式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前进转态);
图10是本发明喷吸式推进器的吸水嘴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喷吸式推进器的喷水器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喷吸式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左拐转态);
图13是本发明喷吸式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右拐转态);
图14是本发明酸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氧化池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氧化池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氧化池的右旋水气喷射嘴运行状态示意图(顺时针);
图18是本发明氧化池的左旋水气喷射嘴运行状态示意图(逆时针);
图19是本发明的推旋式沉淀一池的主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推旋式沉淀一池的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软兜坝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软兜坝的侧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软兜坝的移动坝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软兜坝的移动坝基的压辊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试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8所示,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包括船体1,船体1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均设置升降式驱动轮7。
如图2、5、6、7所示,升降式驱动轮7包括驱动轮71、伸缩油缸72、第一减速电机73、主动链轮74、从动链轮75、链条76、升降轨道77;减速电机73及主动链轮74安装在对应的船体上。第一减速电机73及主动链轮74;驱动轮71的轴79上设置从动链轮75,从动链轮75与主动链轮74通过链条76相连接;驱动轮71内侧的船体1上设有圆弧形升降轨道77,圆弧形升降轨道77中设置升降滑块78,升降滑块78与驱动轮71的中心轴79相连接,升降滑块78与驱动轮71的中心轴79垂直设置;伸缩油缸72驱动连接升降滑块78,进而带动驱动轮71的轴79沿圆弧形升降轨道77进行升降运动。
如图6所示,船体1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分别设置船腿8,船腿8位于对应的升降式驱动轮7外侧。船腿8包括船腿油缸81、船腿油缸活塞82、调节螺栓83、大脚板85,船腿油缸81内设置船腿油缸活塞82,船腿油缸活塞82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栓83,船腿油缸活塞82下端通过万向球节84连接大脚板85,大脚板85水平设置。
如图2-3所示,船体1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酸化过滤池21、冲击式水气氧化池22、推旋式沉淀一池23、推旋式沉淀二池24;酸化过滤池21前端设置污水提升泵214,酸化过滤池2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石英砂211、树脂212、腾棉213。
酸化过滤池21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22通过第一供水泵201相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23、推旋式沉淀二池24结构相同,推旋式沉淀一池23、推旋式沉淀二池2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出水管道与第二供水泵202相连接,第二供水泵202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22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23与第二供水泵202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一电磁阀215,推旋式沉淀二池24与第二供水泵202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216。
推旋式沉淀一池23、推旋式沉淀二池2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进水管道与清水输出泵234相连接,清水输出泵234出水口与清水输送管230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23与清水输出泵234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三电磁阀217,推旋式沉淀二池24与清水输出泵234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四电磁阀218。
如图15-18所示,冲击式水气氧化池22,包括氧化池本体221,氧化池本体221下部内壁上均匀设置若干个水气喷射嘴组222;若干个水气喷射嘴组222之间呈周向布置;每个喷射嘴组222包括左旋水气喷射嘴223、右旋水气喷射嘴224;左旋水气喷射嘴223、右旋水气喷射嘴224相对设置,左旋水气喷射嘴223与右旋水气喷射嘴224之间呈V形结构;
若干个左旋水气喷射嘴223通过管道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左旋水气喷射嘴通过左旋水气喷射嘴电磁阀225与污水循环泵226相连接;
若干个右旋水气喷射嘴224通过管道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右旋水气喷射嘴通过右旋水气喷射嘴电磁阀227与污水循环泵226相连接;
若干个左旋水气喷射嘴223、若干个右旋水气喷射嘴224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进气管道228,进气管道228进气口暴露于空气中。
水气喷射嘴组222水平设置,每组水气喷射嘴组222的左旋水气喷射嘴223与右旋水气喷射嘴224之间的夹角为80-100°。
氧化池本体221的横截面为圆形。
水气喷射嘴组222距离氧化池本体221底板的高度为氧化池本体221高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左旋水气喷射嘴223与氧化池本体221定向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右旋水气喷射嘴224与氧化池本体221定向焊接连接。
在氧化池四周设置若干个水气喷射嘴组,若干个水气喷射嘴组呈相对周向布置,左旋水气喷射嘴、右旋水气喷射嘴不同时工作,在污水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控制左、右旋水气喷射嘴电磁阀的开关,使得左旋水气喷射嘴、右旋水气喷射嘴交替工作,使得氧化池本体内的水流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交替进行;与此同时,左旋水气喷射嘴、右旋水气喷射嘴分别通过进气管道自动吸入空气进入氧化池本体,提高氧化速度。
水气氧化池是由污水循环泵推进水气喷射嘴组,产生超强水圧推动池水极速旋转,利用时间控制器能有效地产生水流对抗,同时,通过喷射嘴自动吸入空气,由于气泡的产生促使水、污加速分解,从而达到污泥与水的分离。
如图19、图20所示,推旋式沉淀一池23与推旋式沉淀二池24结构相同,包括沉淀池本体231,沉淀池本体231下部内壁上均匀设置若干个高压喷射嘴232;高压喷射嘴232呈顺时针周向布置,沉淀池本体231下方设置污泥盆233。
沉淀池本体231底部设置进水口236,进水口236通过进水管道237与污水循环泵238相连接,污水循环泵238通过出水管道239与高压喷射嘴232相连接。
推旋式沉淀一池23、推旋式沉淀二池2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进水管道与清水输出泵234相连接,清水输出泵234出水口与清水输送管230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23与清水输出泵234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三电磁阀217,推旋式沉淀二池24与清水输出泵234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四电磁阀218。
沉淀池本体231的进水口236高度可调节。沉淀池本体的进水口采用上下管螺纹连接,进而实现高度可调节,从而满足位于不同高度的污泥的排出。
高压喷射嘴232横向设置,高压喷射嘴232与沉淀池本体231下部内壁的之间的夹角为45°。
沉淀池本体231的横截面为圆形。
清水输出泵234的吸入口235设置在沉淀池本体1中下部。清水输出泵的吸入口235高度可调节。清水输出泵吸入口采用上下管螺纹连接,进而实现高度可调节,从而实现位于不同高度的沉淀后清水的排出。清水输出泵234上设置清水输送管230。
喷射嘴232距离沉淀池本体底板的高度为沉淀池本体高度的十分之一。
污水循环泵238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氧化池相连接。
沉淀池池内的容水,由污水循环泵从沉淀池底部的进水口吸入,产生强大压力排进池内底段处的4只推旋嘴,顺时针推动池水急速旋转,沉淀池本体底部中心的进水口形成漩涡,池内加药产生旋涡造成污垢离心分解,停机后,污泥慢慢集中沉淀于污泥盆中,泥水分明,经清水输出泵吸入口235、清水泵234抽出清水;通过清水输出管230送入固化河道内,取出污泥盆。
在沉淀池四周设置若干个喷嘴,且喷嘴与沉淀池本体的夹角设计为45°,若干个喷嘴呈顺时针周向布置,在喷嘴工作时,在沉淀池底部形成漩涡,进而加速污染物的沉降。
沉淀池本体底部设置污泥盆,方便沉淀后的污泥的排出。
沉淀池本体中下部安装清水输出泵,便于沉淀后清水的排出。
船体1尾部的舱面上设置脱水机19、粉碎机18、砂泵34、离心机33。
船体1尾部的舱面上固定悬挂式工作台2。
船体1中后部设有长臂机械手13。
船体1头部固定有巻扬机9和锚爪10。
如图8所示,离心机33底部设置从动带轮331,离心机电机332驱动连接主动带轮333,主动带轮333与从动带轮331通过皮带相连接;从动带轮331通过轴承座330设置在离心机机座310上;离心机电机332安装在离心机机座310上;离心机33下部设有排水口334;离心机33本体自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335、桶体336、腾棉337、不锈钢网板338;桶体336上设有筛孔。
如图8所示,船体1尾部设有捞渣投料机构35,捞渣投料机构35铰连接在船体1上,捞渣投料机构35相对于船体1的角度可调节。捞渣投料机构35包括第二减速电机350、主动轮351、从动轮352、传送带353、固定支架355。固定支架355中部两侧通过向下设置的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船体1尾部;固定支架355两端设置主动轮351、从动轮352,第二减速电机350驱动连接主动轮351,主动轮351、从动轮352上设置传送带353,传送带353设置若干个漏网簸箕354,漏网簸箕354与传送带353之间倾斜设置。船体1与固定支架355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为下方传送带353预留空间。
如图2、9-13所示,船体1上设有喷吸式推进器,喷吸式推进器,包括吸水嘴5、喷水器6、水泵4,水泵4进水口一端设置进水弯管41,水泵4出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弯管42;吸水嘴5通过吸水嘴弯管52与进水弯管41相连接,吸水嘴旋转装置51驱动吸水嘴5相对于进水弯管41旋转;喷水器6通过喷水器弯管62与出水弯管42相连接,喷水器旋转装置61驱动喷水器6相对于出水弯管6旋转;吸水嘴5的高度低于喷水器6的高度,确保足够喷水。
第一空心轴套54上端焊接在进水弯管41内,进水弯管41与第一空心轴套54为静配合,第一空心轴套54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一密封环55,进水弯管41外穿套第一锁紧螺母58,第一锁紧螺母58位于第一密封环55上方,第一锁紧螺母58可相对于进水弯管41旋转。
吸水嘴弯管52上端部外周设置第一联接头53,第一空心轴套54下端伸入吸水嘴弯管52内,第一密封环55位于第一联接头53上方,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58与第一联接头53螺纹连接,实现吸水嘴弯管52与进水弯管41的连接,第一空心轴套54与吸水嘴弯管52为动配合,吸水嘴弯管52、第一联接头53、第一锁紧螺母58可相对于进水弯管41、第一空心轴套54、第一密封环55旋转;第一锁紧螺母58与第一空心轴套54、第一密封环55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第一钢球56,在水压情况下旋转自如。
吸水嘴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链轮71、第一中心驱动轴712,第一链轮71水平设置,第一链轮71的第一中心驱动轴712竖向设置,第一中心驱动轴712设置在第一空心轴套54内,第一中心驱动轴712依次穿过进水弯管41、吸水嘴弯管52并与吸水嘴弯管52外固定的第一花键联接件57相连接。第一链轮71的中心轴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轴承75、第一水封74、第一轴承压盖76,第一轴承压盖76通过第一紧固螺丝73固定。由于水的流向而产生一定的牵引力,从而降低了动力消耗。
第二空心轴套64下端焊接在喷水器弯管62内,喷水器弯管62与第二空心轴套64为静配合,第二空心轴套64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二密封环65,喷水器弯管62外穿套第二锁紧螺母68,第二锁紧螺母68位于第二密封环55下方,第二锁紧螺母68可相对于喷水器弯管62、第二中心轴套64旋转。
出水弯管42下端部外周设置第二联接头63,第二空心轴套64上端伸入出水弯管42内,第二密封环65位于第二联接头53下方,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母68与第二联接头63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喷水器弯管62与出水弯管的连接,第二空心轴套64与出水弯管42为动配合,喷水器弯管62、第二空心轴套64、第二密封环65可相对于出水弯管42、第二连接头63、第二锁紧螺母68旋转;第二锁紧螺母68、第二密封环65与第二空心轴套64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个第二钢球66,在水压情况下旋转自如。
喷水器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链轮81,第二链轮81水平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812竖向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812设置在第二空心轴套64内,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812依次穿过出水弯管42、喷水器弯管62并与喷水器弯管62外上固定的第二花键联接件67相连接。第二链轮81的中心轴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二轴承85、第二水封84、第二轴承压盖86,第二轴承压盖86通过第二紧固螺丝83固定。
进水弯管41上设置第一蝶阀411,出水弯管42上设置第二蝶阀421。
第一链轮511与第二链轮611通过链条同步运动, 在油圧操纵或钢缆作用下,与舵盘或方向盘相连接。
遇船底搁浅,开通升降式驱动轮驱动船只前移,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四个驱动轮同时工作,带动船体移动。不需要驱动轮工作时,将驱动轮上升至轮窝内,不会妨碍船体运行。
当船体需要固定停放在确定的位置时,启动船腿,通过油缸使得活塞下移,并可通过调节螺杆的旋转方向使得大脚板继续下移,以满足不同深度的水域的需求。
本发明在船体上设计酸化过滤池、冲击式水汽氧化池、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一池,实现对污染水域的治理。
本发明在船体上脱水机、粉碎机、离心机,可以对污水处理装置得到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粉碎。
船体头部固定有卷扬机和锚爪,遇船只严重搁浅驱动轮无法推动,可以将锚爪固定在岸上,通过卷扬机,进而强行牵引船体前行。
船体尾部设计捞渣投料机构,捞渣投料机构相对于船体的角度可调节;在不使用时,可将捞渣投料机构水平设置在船体上;在捞渣投料机构工作时,通过调整固定支架与船体的角度,将捞渣投料机构端部伸入污水区域内,启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上的漏网簸箕进行捞渣工作,通过传送带将漏网簸箕中的污物输送到船体上,在漏网簸箕翻转的过程中污物掉入粉碎机料斗内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软管自动喷入脱水机脱水。
通过管道经蝶阀90度转入船体体外,水下经旋转结合件(连接头、轴套、锁紧螺母、钢球)分别联接吸水嘴、喷水器组成的新型喷吸式水力推进器,取代了常规螺旋桨,根据施工作业需要,由万向机(舵盘)同步转动吸水嘴和喷水器的角度来改变施工船前进,后退、左右拐弯,或原地360度作业。
喷吸式推进器的工作过程为:
前进状态:吸水嘴与船头方向保持一致;喷水器朝向船尾;
后退状态:吸水嘴与船尾向保持一致;喷水器朝向船头;
左拐状态:在前进状态的基础上,吸水嘴现对于船头顺时针旋转90°,喷水器相对于船尾顺时针旋转90°;
右拐状态:在前进状态的基础上,吸水嘴现对于船头逆时针旋转90°,喷水器相对于船尾逆时针旋转90°;
在上述各种状态中,吸水嘴与喷水器之间始终保持180°。
如图21-24所示,一种软兜坝17,包括隔水软兜27,隔水软兜27上端设置坝堤28,坝堤28横向设置,坝堤28由若干个浮球281通过缆绳282串联连接形成。
隔水软兜27下端设置移动坝基32,移动坝基32横向设置,移动坝基32包括若干个压辊29,若干个压辊29由软不锈钢缆291串联连接,每个压辊29一侧通过联手连接件31连接有压脚292。
每个压辊29一侧通过联手连接件31拖挂有压脚292,联手连接件31穿套在软不锈钢缆291上;隔水软兜27下端设置在压辊29与压脚292之间并通过压脚292压紧;移动坝基32的软不锈钢缆291上设置若干个牵鼻30,根据清水增进速度, 由机械手牵引移动坝基牵鼻缆绳整体延伸。
隔水软兜27下端伸出压脚292和压辊29接触面外,形成隨堵漏。
牵鼻30设置在软不锈钢缆291上。
压脚292通过联手连接件31拖挂在压辊29旁,隔水软兜27下端设置压辊29与压脚292之间形成严密的移动坝基32。隔水软兜27下端通过压脚292严密堵漏,由联手连接件31拖动压脚292迫使飘流软兜隨堵漏发挥功能。
坝体采用隔水软兜,从而将处理前的污染河水与净化处理后的清水进行隔离。
随着污染河水的治理行程的推进,由动力机械手拖动移动坝基32的牵鼻30,进而将软兜移动坝基根据清水进程而前行,通过下端带动软兜坝上端自动随水移动,进行下一段污染河流的治理。
软兜坝工作厡理:坝内污水风平浪静,坝外净水有增无減,从原理上讲,由于水流故而产生微弱水压,而推动软兜坝向前沿伸,浮球及软兜隨之而动,移动坝基由于重量无法飘流,即使漏洞也被闻风而起的隨大流堵塞, 故而根椐整体倾斜角度,坝基必须由机械手拉动牵鼻缆绳间段移动前行。
一种污染河道的治理方法,首先采用软兜坝将污染河道內污水隔断;然后停固在软兜坝外侧的治理施工船上的液圧式长臂机械手打捞被隔断待治理的河道段内水面漂浮物并投入料斗;其次待治理的河道段内底部进行固化压污;再将待治理河道段的污水经治理施工船上的污水泵抽至治理施工船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内;最后处理后的净化水由清水泵通过移动管道送入到上述河道段;治理施工船前进一段距离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整条河道的治理。
治理施工船作业时,首先清理施工现场,液圧式长臂机械手装上网抓对水面漂浮物打捞投入料斗,由粉碎机打碎后喷入脱水机甩干灌袋,这一切均设在舱面,因场地紧凑,故增设可翻转的垂挂式工作台。
由污水泵抽进船下污水进入酸化过滤池,流入冲击式水汽氧化池、再送入高效旋涡式快速沉淀池加药后,若干吨污水五分钟后水汚分明,排放清水,取出污坭盆经加温后杀死细菌,变污泥为灰土再生利用,杜绝二次污染环境。
固化压污亦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用不锈钢纱网将准备好的C30混凝土通过砂泵W由液圧式长臂机械手控制均布河床。
净化的清水通过移动式管道输入整理后的河床,从河端起由软兜式隔水坝分隔,通过移动坝基的牵鼻缆绳由机械手牵引向前延伸。
遇有河底搁浅,启动独立升降式驱动轮爬行,如还不能顺利行进,可使用卷扬机和锚爪牵引强制前行。
本发明采用定位、隔水施工、清理水面、修整河床、铺装河底、抽水排污、排放坝前、挤圧推坝、分段作业,通过治理施工船治理,技术效果眀显,杜绝城市和乡村臭污河道的存在,永保城市和乡村河水清洁,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Claims (1)

1.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包括船体,其特征是,所述船体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均设置升降式驱动轮;升降式驱动轮包括驱动轮、伸缩油缸、第一减速电机及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升降轨道;第一减速电机连接主动链轮;驱动轮的轴上设置从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驱动轮内侧的船体上设有圆弧形升降轨道,圆弧形升降轨道中设置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驱动轮的轴相连接;伸缩油缸驱动连接升降滑块进而带动驱动轮的轴沿圆弧形升降轨道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船体前端两侧与后端两侧分别设置船腿,船腿包括船腿油缸、船腿油缸活塞、调节螺栓、大脚板,船腿油缸内设置船腿油缸活塞,船腿油缸活塞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栓,船腿油缸活塞下端通过万向球节连接大脚板,大脚板水平设置;
所述船体尾部的舱面上设置离心机,离心机底部设置从动带轮,离心机电机驱动连接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从动带轮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离心机机座上;离心机电机安装在离心机机座上;离心机下部设有排水口;离心机本体自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桶体、腾棉、不锈钢网板;桶体上设有筛孔;
所述船体上设置喷吸式推进器,包括吸水嘴、喷水器、水泵,水泵进水口一端设置进水弯管,水泵出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弯管;吸水嘴通过吸水嘴弯管与进水弯管相连接,吸水嘴旋转装置驱动吸水嘴相对于进水弯管旋转;喷水器通过喷水器弯管与出水弯管相连接,喷水器旋转装置驱动喷水器相对于出水弯管旋转;吸水嘴的高度低于喷水器的高度;
第一空心轴套上端焊接在进水弯管内,进水弯管与第一空心轴套为静配合,第一空心轴套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一密封环,进水弯管外穿套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位于第一密封环上方,第一锁紧螺母可相对于进水弯管旋转;
吸水嘴弯管上端部外周设置第一联接头,第一空心轴套下端伸入吸水嘴弯管内,第一密封环位于第一联接头上方,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联接头螺纹连接,实现吸水嘴弯管与进水弯管的连接,第一空心轴套与吸水嘴弯管为动配合,吸水嘴弯管、第一联接头、第一锁紧螺母可相对于进水弯管、第一空心轴套、第一密封环旋转;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空心轴套、第一密封环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第一钢球;所述吸水嘴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第一中心驱动轴,第一链轮水平设置,第一链轮的第一中心驱动轴竖向设置,第一中心驱动轴设置在第一空心轴套内,第一中心驱动轴依次穿过进水弯管、吸水嘴弯管并与吸水嘴弯管外固定的第一花键联接件相连接;
第二空心轴套下端焊接在喷水器弯管内,喷水器弯管与第二空心轴套为静配合,第二空心轴套中段外圆周上设置第二密封环,喷水器弯管外穿套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位于第二密封环下方,第二锁紧螺母可相对于喷水器弯管、第二空心轴套旋转;
出水弯管下端部外周设置第二联接头,第二空心轴套上端伸入出水弯管内,第二密封环位于第二联接头下方,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联接头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喷水器弯管与出水弯管的连接,第二空心轴套与出水弯管为动配合,喷水器弯管、第二空心轴套、第二密封环可相对于出水弯管、第二联接头、第二锁紧螺母旋转;第二锁紧螺母、第二密封环与第二空心轴套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个第二钢球;
所述喷水器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链轮,第二链轮水平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竖向设置,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设置在第二空心轴套内,第二链轮中心驱动轴依次穿过出水弯管、喷水器弯管并与喷水器弯管外固定的第二花键联接件相连接;
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同步转动;
所述进水弯管上设置第一蝶阀,出水弯管上设置第二蝶阀;所述吸水嘴进水口为漏网式连蓬头结构;水泵为高压离心泵;
所述船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酸化过滤池、冲击式水气氧化池、推旋式沉淀一池和推旋式沉淀二池;
酸化过滤池前端设置污水提升泵,酸化过滤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石英砂、树脂、腾棉;
酸化过滤池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通过第一供水泵相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结构相同,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出水管道与第二供水泵相连接,第二供水泵与冲击式水气氧化池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与第二供水泵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推旋式沉淀二池与第二供水泵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
推旋式沉淀一池、推旋式沉淀二池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进水管道与清水输出泵相连接,清水输出泵出水口与清水输送管连接;推旋式沉淀一池与清水输出泵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三电磁阀,推旋式沉淀二池与清水输出泵之间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第四电磁阀;
所述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还包括软兜坝,包括隔水软兜,隔水软兜上端设置坝堤,坝堤横向设置,坝堤由若干个浮球通过缆绳串联连接形成;隔水软兜下端设置移动坝基,移动坝基横向设置,移动坝基包括若干个压辊,若干个压辊由软不锈钢缆串联连接,每个压辊一侧通过联手连接件拖挂有压脚,联手连接件穿套在软不锈钢缆上;隔水软兜下端设置在压辊与压脚之间并通过压脚压紧;移动坝基的软不锈钢缆上设置若干个牵鼻;隔水软兜下端伸出压脚和压辊接触面外;
所述船体尾部的舱面上设置脱水机、粉碎机、砂泵,船体尾部的舱面上固定悬挂式工作台,所述船体中后部设有长臂机械手,船体头部固定有卷扬机和锚爪;
所述船体尾部设有捞渣投料机构,捞渣投料机构铰连接在船体上,捞渣投料机构相对于船体的角度可调节;捞渣投料机构包括第二减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送带、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两侧通过向下设置的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船体尾部;固定支架两端设置主动轮、从动轮,第二减速电机连接主动轮,主动轮、从动轮上设置传送带,传送带设置若干个漏网簸箕,漏网簸箕与传送带之间倾斜设置;在不使用时,将捞渣投料机构水平放置在船体上;在捞渣投料机构工作时,通过调整固定支架与船体的角度,将捞渣投料机构端部伸入污水区域内,启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上的漏网簸箕进行捞渣工作,通过传送带将簸箕中的污物输送到船体上,在簸箕翻转的过程中污物自动掉入粉碎机的料斗内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软管自动喷入脱水机脱水。
CN201910041794.9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Active CN109574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1794.9A CN109574414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1794.9A CN109574414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4414A CN109574414A (zh) 2019-04-05
CN109574414B true CN109574414B (zh) 2022-07-19

Family

ID=6591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1794.9A Active CN109574414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4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7130B (zh) * 2019-12-10 2022-05-03 南华大学 无人自动污水处理船蜂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36362B (zh) * 2020-06-05 2022-01-11 张艳 污染物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290Y (zh) * 2005-12-22 2006-12-13 胡佑佐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2464102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张统中 多功能船舶推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32103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一种暗礁区抢险救助工程船
CN106917393A (zh) * 2017-03-21 2017-07-04 李艳玲 一种基于高频振动引起的波牵引式清漂装置及方法
CN108425398A (zh) * 2018-04-03 2018-08-21 广州市昊力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清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5849B (en) * 2010-11-23 2016-01-27 Gobbler Boats Ltd Oil spill recovery vess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6290Y (zh) * 2005-12-22 2006-12-13 胡佑佐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2464102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张统中 多功能船舶推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32103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一种暗礁区抢险救助工程船
CN106917393A (zh) * 2017-03-21 2017-07-04 李艳玲 一种基于高频振动引起的波牵引式清漂装置及方法
CN108425398A (zh) * 2018-04-03 2018-08-21 广州市昊力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清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4414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4414B (zh) 一种污染河道治理施工船
CN210562363U (zh) 生态环保型自动分选式清淤采砂船
CN110905027B (zh) 一种用于水下疏浚作业的清淤机器人
CN202169999U (zh) 一种垃圾打捞船
CN101385917A (zh) 一种可分层控制吸污的移动式抽吸过滤装置
CN112376644A (zh) 一种用于清除河道淤泥的水利系统
CN101618916B (zh) 污水复清方法及设备
CN107473330A (zh) 遥控式水面油污清除器
CN110563294A (zh) 河湖淤泥脱水干化一体化处理工艺及系统
CN204266273U (zh) 水陆两用喷泥式改底机
CN207024790U (zh) 一种水锚点式吸藻的藻水过滤设备
CN215860642U (zh) 牛场氧化塘清淤输送装置
CN202324040U (zh) 河床清淤排污设备
CN103938600A (zh) 一种水面油污清除回收装置
CN104973647B (zh) 一种微米级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CN2934367Y (zh) 河道清淤船
CN204737793U (zh) 城市河涌生态消淤及水体污染修复系统
CN212388505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10886337B (zh) 湖底越冬蓝藻种源清除设备及其工艺
CN209686490U (zh) 一种水下清淤机
CN209367900U (zh) 一种易于组装和快速实施的喷洒装置
CN211037110U (zh) 渠道边坡藻泥生态清除作业船
CN111851621A (zh) 一种分散型节能环保泥沙清淤系统
CN108187370A (zh) 吸沫机
CN203174554U (zh) 自走式疏通河口拦门沙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