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3442A - 原料库 - Google Patents

原料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3442A
CN109573442A CN201910007028.0A CN201910007028A CN109573442A CN 109573442 A CN109573442 A CN 109573442A CN 201910007028 A CN201910007028 A CN 201910007028A CN 109573442 A CN109573442 A CN 109573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shell
input unit
material storage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70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兴东
朱佳星
崔永新
郭飞宇
陈文国
朱文涛
袁治
张建强
吕韬
蔡文
于洪翔
贾定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filed Critical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007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3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3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3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22Horizontal loading or unloading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料储存领域,公开了一种原料库。该原料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的卸料平台;设置在卸料平台上的带式输入装置;设置在带式输入装置的上方的卸料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的底部的原料输出装置;位于原料输出装置的上方与卸料平台的下方的取料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卸料装置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移动以将带式输入装置中的原料卸载至壳体内,并且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取料装置获取壳体内的原料并能够相对于原料输出装置移动以将该原料卸载至原料输出装置中。该原料库能够使物料的存储更为高效且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对原料库的冲击。

Description

原料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料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料库。
背景技术
原料库广泛的应用于冶金、煤矿以及化工等领域,是用于保管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的仓库。原料库的规模一般较大,通常设有大型的货场。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以及对执行环保措施的力度越来越大,对原料库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
现有的原料库的原料堆存模式可分为露天式的堆存模式和封闭式的堆存模式两种。露天式的堆存模式的原料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原料露天式的堆存模式很容易使储存的原料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防潮、防雨或者防冻等特殊储存要求的散装料,其在不良的环境下存储会造成原料的性能的破坏,从而导致原料的损耗较高;另一方面,露天的堆存模式还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此外,露天式的原料库的工况比较恶劣,这不仅大大的增加了人工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封闭式的堆存模式则一般采用圆形筒仓或者矩形料仓的形式来储存原料,圆形筒仓或者矩形料仓通常由混凝土柱制成,土建费用较高,而且原料库存储的物料对仓体的冲击较大,容易造成对冲击面的磨损,需要企业的经常维护,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原料库,使其对物料的存储更为高效且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对原料库的冲击。
发明内容
为了使物料的存储更为高效且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对原料库的冲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库。
根据本发明的原料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的卸料平台;设置在卸料平台上的带式输入装置;设置在带式输入装置的上方的卸料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的底部的原料输出装置;位于原料输出装置的上方与卸料平台的下方的取料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卸料装置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移动以将带式输入装置中的原料卸载至壳体内,并且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取料装置获取壳体内的原料并能够相对于原料输出装置移动以将该原料卸载至原料输出装置中。
进一步地,卸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卸料平台上的固定架和与固定架滑动连接的卸料机,其中,卸料机位于带式输入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地,卸料平台包括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台和与水平台垂直连接的支撑柱,带式输入装置设置在水平台上,支撑柱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水平台的靠近带式输入装置的区域设置有抑尘装置。
进一步地,取料装置包括支撑臂、取料臂以及连接在支撑臂与取料臂之间的牵引部件,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支撑柱滑动连接,第二端与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取料臂与支撑臂的第二端铰接,且取料臂在牵引部件的作用下能够朝向或远离支撑臂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柱包括与支撑柱相连且平行于水平台的滑动平台,滑动平台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支撑臂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壳体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轨道,支撑臂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与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
进一步地,水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并列的带式输入装置,且支撑柱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取料装置。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相连的外周壁和与外周壁的顶端相连的顶壁,壳体的顶壁上形成有采光带,采光带的总面积占顶壁的总面积的15%至25%。
进一步地,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设备,顶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设备。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卸料装置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移动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用于定位取料装置相对于原料输出装置移动位置的第二定位部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的智能监控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原料库在原料的堆存和获取过程中,通过控制装置对带式输入装置和取料装置进行控制来实现对原料的自动化堆存和获取的过程,不仅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原料库的生产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发明的原料库在原料的堆存和获取过程中均是在壳体内部完成,因此还可避免原料在存储时对壳体的内壁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原料库的维护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此外,本发明的原料库的堆存和获取过程均是在壳体内进行,只要保证壳体的密闭性即可使本发明的原料库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还能够为一些具有防潮、防雨或者防冻等特殊储存要求的散装料提供更好地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原料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原料库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原料库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原料库100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部的卸料平台2;设置在卸料平台2上的带式输入装置3;设置在带式输入装置3的上方的卸料装置4;设置在壳体1内的底部的原料输出装置5;位于原料输出装置5的上方与卸料平台2的下方的取料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7,其中,控制装置7能够控制卸料装置4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3移动以将带式输入装置3中的原料卸载至壳体1内,并且控制装置7能够控制取料装置6获取壳体1内的原料并能够相对于原料输出装置5移动以将该原料卸载至原料输出装置5中。
本发明的原料库100在工作时,首先需要通过设置在卸料平台2上的带式输入装置3将原料输入到原料库100的壳体1内,当带式输入装置3上的原料到达壳体1内的卸料区后,设置在带式输入装置3的上方的卸料装置4开始工作,并通过控制装置7的控制使卸料装置4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3移动,从而将带式输入装置3上的原料卸料到壳体1内,即卸料到位于卸料平台2下方的原料堆存区8,从而实现了原料的卸料和堆存。当带式输入装置3上的原料卸料完成后,控制装置7控制带式输入装置3以及卸料装置4停止工作,即可实现原料在原料库100内的存储。而当需要获取原料时,控制装置7控制取料装置6相对于原料堆存区8移动并实施取料,取料装置6取料后,将获取的原料送入到与取料装置6相连的原料输出装置5中,并通过原料输出装置5将其中的原料输出壳体1后以供后续的生产和使用。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的原料库100在原料的堆存和获取过程中,通过控制装置7对带式输入装置3和取料装置6进行控制来实现对原料的自动化堆存和获取的过程,不仅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原料库的生产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原料库100在原料的堆存和获取过程中均是在壳体1内部完成,因此还可避免原料在存储时对壳体1的内壁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原料库的维护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此外,本发明的原料库100的堆存和获取过程均是在壳体1内进行,只要保证壳体1的密闭性即可使本发明的原料库100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还能够为一些具有防潮、防雨或者防冻等特殊储存要求的散装料提供更好地存储空间。
优选地,卸料装置4可包括固定在卸料平台2上的固定架41和与固定架41滑动连接的卸料机42,其中,卸料机42位于带式输入装置3的上方。通过将卸料机42设置成与固定架41滑动连接,使得卸料机42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3的移动范围更大,即使得卸料机42的卸料范围加大,这不仅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快速卸料,还可实现对带式输入装置3的某一点或某一段上的原料的定位卸料,例如操作人员可根据壳体1内的原料堆存区8的原料的堆存情况来调整带式输入装置3上的特定区域的卸料,从而实现对原料堆存区8内堆存较少原料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卸料堆存,进而使原料能够高效充分地堆存在整个原料堆存区8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卸料机42在固定架41上的滑动范围可根据带式输入装置3的长度来进行具体的设置,以保证卸料机42能够在带式输入装置3的各个区域进行高效的卸料。
优选地,如图1所示,卸料平台2可包括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台21和与水平台21垂直连接的支撑柱22,带式输入装置3设置在水平台21上,支撑柱22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本身可以是封闭的立体结构,此时支撑柱22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与壳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与地面封闭的具有底部开口的结构,此时支撑柱22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与位于壳体1内部的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水平台21的靠近带式输入装置3的区域可设置有抑尘装置23。通过该设置,当卸料机42在实施卸料的过程中,抑尘装置23设置在水平台21的靠近带式输入装置3的区域,可有效抑制卸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从而一方面降低了扬尘溢出壳体1的风险,以达到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还有效确保了壳体1内部的环境清洁,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壳体1内部情况的观察。优选地,抑尘装置23可以为射雾器,还优选地,抑尘装置23可包括设置在水平台2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射雾器,以对带式输入装置3的整体进行抑尘。
优选地,如图1所示,取料装置6可包括支撑臂61、取料臂62以及连接在支撑臂61与取料臂62之间的牵引部件63,支撑臂61的第一端64与支撑柱22滑动连接,第二端65与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取料臂62与支撑臂61的第二端65铰接,且取料臂62在牵引部件63的作用下能够朝向或远离支撑臂61移动。通过该设置,取料臂62在牵引部件63的作用下远离支撑臂61移动可实现对原料的获取,而取料臂62在牵引部件63的作用下朝向支撑臂61移动可实现将原料卸载到原料输出装置5中。同时支撑臂61的第一端64与支撑柱22滑动连接,第二端65与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可实现取料装置6在相对于卸料平台2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取料装置6能够在原料堆存区8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取料。操作者可根据取料需求,通过控制装置7对取料装置6的支撑臂61的滑动和/或取料臂62相对于支撑臂61的移动,以及对取料臂62具体的取料量进行控制来实现自动化的取料作业,从而达到合理、高效取料目的。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柱22可包括与支撑柱22相连且平行于水平台21的滑动平台24,滑动平台24上设置有第一轨道25,支撑臂61的第一端64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轨道25配合的第一滑轮(图中未画出),壳体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轨道13,支撑臂61的第二端65形成有用于与第二轨道13配合的第二滑轮(图中未画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滑轮与轨道的滑动连接方式只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取料装置相对于原料堆存区8移动即可满足本发明的要求,例如,滑动连接方式还可为滑块与滑轨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如图1所示,水平台21上设置有两个并列的带式输入装置3,且支撑柱22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取料装置6。优选地,每个取料装置6同时还对应一个原料输出装置5。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原料的输入和输出效率,同时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原料库100的内部空间,从而更有效的为企业创造利润。
优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可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相连的外周壁11和与外周壁11的顶端相连的顶壁12,壳体1的顶壁12上形成有采光带(图中未画出),采光带的总面积占顶壁12的总面积的15%至25%。采光带的材料可优选采用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或玻璃钢中的一种。其中,固定基础可理解为用于修建壳体1的地基,外周壁11的横截面(俯视壳体1的情况下的截面)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是圆形,顶壁12的形状可以是与外周壁11的矩形横截面配合的纵截面(主视壳体1的情况下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尖顶状顶壁或者是与外周壁11的圆柱形横截面配合的纵截面(主视壳体的情况下的截面)为三角形的锥状顶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原料库100的壳体1形状或者壳体1大小也不同,因此,采光带的总面积占顶壁12的总面积可根据具体的原料库100的大小进行设置,以实现原料库100内的采光良好,这里不作具体的限定。还优选地,壳体1可由钢板制成,钢板可优选为彩钢板,通过该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料库100的土建费用,为企业节约成本。
优选地,外周壁11上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设备(图中未画出),第一通风设备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优选设置在小于等于壳体1高度三分之一处。顶壁12上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设备(图中未画出),第二通风设备可设于顶壁12的最顶端与顶壁12的底端之间,可优选设置在高度小于等于壳体1的高度的四分之一处。外周壁11和顶壁12上可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的安装孔(图中未画出)。还优选地,安装孔处还可设有百叶窗或抑尘网。通过该设置,可使原料库100的内部能够良好的通风换气,从而有效降低原料库100内的粉尘或其他不利于环境的物质的浓度,以确保原料库100内部的环境达到环保的要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原料库的大小不同,可选择适合原料库100的第一通风设备和第二通风设备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控制装置7可包括用于定位卸料装置4相对于带式输入装置3移动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件(图中未画出)和用于定位取料装置6相对于原料输出装置5移动位置的第二定位部件(图中未画出)。通过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可使控制装置7能够更精确的控制卸料装置4和取料装置6的移动位置。其中,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的定位方式可采用格雷母线、刻度尺或编码器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实现精确定位。
优选地,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7还可包括设于壳体1的内壁上的智能监控设备71,优选位于壳体的顶壁12上,以便于监控整个壳体1内的各个装置以及原料的状况。智能监控设备71可包括扫描仪和摄像头。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监控设备71可根据原料库100的大小确定扫描仪和摄像头的数量,这里不作具体限定。通过该设置,智能监控设备71可用于对原料库100内部进行及时扫描和监控,并通过模型核算出原料库100内的库存量进行盘库,并将结果传达到主控室。主控室可根据具体的原料库100的库存情况输出来料信息或出料信息,控制装置7收到来料信息或出料信息后即可对带式输入装置3、卸料装置4、取料装置6以及原料输出装置5进行控制,以实现原料的及时的存储或原料的输出,从而达到原料库100全自动、智能化以及高效的生产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原料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上部的卸料平台,
设置在所述卸料平台上的带式输入装置,
设置在所述带式输入装置的上方的卸料装置,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的原料输出装置,
位于所述原料输出装置的上方与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的取料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卸料装置相对于所述带式输入装置移动以将所述带式输入装置中的原料卸载至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取料装置获取壳体内的原料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原料输出装置移动以将该原料卸载至所述原料输出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卸料平台上的固定架和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的卸料机,其中,所述卸料机位于所述带式输入装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台和与所述水平台垂直连接的支撑柱,所述带式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台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台的靠近所述带式输入装置的区域设置有抑尘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支撑臂、取料臂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取料臂之间的牵引部件,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取料臂与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铰接,且所述取料臂在所述牵引部件的作用下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支撑臂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与所述支撑柱相连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台的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轨道,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并列的带式输入装置,且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取料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与固定基础相连的外周壁和与所述外周壁的顶端相连的顶壁,所述顶壁上形成有采光带,所述采光带的总面积占所述顶壁的总面积的15%至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设备,所述顶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料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定位所述卸料装置相对于所述带式输入装置的移动位置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用于定位所述取料装置相对于所述原料输出装置的移动位置的第二定位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智能监控设备。
CN201910007028.0A 2019-01-04 2019-01-04 原料库 Pending CN109573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028.0A CN109573442A (zh) 2019-01-04 2019-01-04 原料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028.0A CN109573442A (zh) 2019-01-04 2019-01-04 原料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3442A true CN109573442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7028.0A Pending CN109573442A (zh) 2019-01-04 2019-01-04 原料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344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39623U (zh) * 2017-04-10 2018-01-30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型封闭贮料场
CN108557500A (zh) * 2018-03-05 2018-09-21 泰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料场自动作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39623U (zh) * 2017-04-10 2018-01-30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型封闭贮料场
CN108557500A (zh) * 2018-03-05 2018-09-21 泰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料场自动作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0877U (zh) 搅拌站
US5236261A (en) Conditioned ash surge bin
CN103010768B (zh) 封闭散料库
CN102009817A (zh) 封闭式贮料场
CN109573442A (zh) 原料库
CN205240475U (zh) 半地下式排仓与壁仓组合储存结构
CN106628683A (zh) 一种方形钢结构储料群仓及储料单仓
CN106364920A (zh) 一种联合一体堆取料机
RU91995U1 (ru) Бункерная эстакада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пыл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вагон (варианты)
CN207713033U (zh) 一种定量装车装置
CN103213853B (zh) 封闭式贮料场输送系统
CN203946449U (zh) 单电机驱动的筒仓卸料机
CN207482918U (zh) 节能环保智能化封闭料场
CN210504514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的燃料储存输送系统
CN208022398U (zh) 集装箱式原煤储运系统
RU2816403C1 (ru) Прямоугольное складское помещение складных скребков с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й подачей и полностью плоской разгрузкой
RU2813328C1 (ru) Прямоугольное складское помещение
CN220702082U (zh) 一种燕麦暂存钢板仓
CN211594273U (zh) 一种物料转运计量装置
CN210477354U (zh) 自动立式配料供储系统
CN206691730U (zh) 一种方形钢结构储料群仓及储料单仓
CN205634246U (zh) 一种圆形煤场卸料机
CN106088694B (zh) 红土镍矿原料库及红土镍矿原料制备系统
CN210762521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分类存储仓库
CN110525989B (zh) 一种石灰石智能化料场上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