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0954A -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0954A
CN109560954A CN201710890916.2A CN201710890916A CN109560954A CN 109560954 A CN109560954 A CN 109560954A CN 201710890916 A CN201710890916 A CN 201710890916A CN 109560954 A CN109560954 A CN 109560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equipment
network
information
acces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09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0954B (zh
Inventor
朱碧军
杨豪
李林峰
邓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09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09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5907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5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0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0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Description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团体内往往需要多台物理设备,比如考勤设备、投影设备、路由设备等,需要针对这些物理设备逐个实施配置,操作过程十分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而导致配置失败或重复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绑定的团体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网络的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包括:
网络创建单元,使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信息获取单元,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验证单元,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使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信息计算单元,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请求单元,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包括:
团体绑定单元,使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使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物理设备进行配置的示意图。
图2A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设备的运行逻辑的示意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网配置引导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网配置引导界面的示意图。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引导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下载引导界面的示意图。
图1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登录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更新界面的示意图。
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团队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物理设备进行配置的示意图。假定需要对若干台物理设备进行配置,例如该若干台物理设备包括图1所示的接入点设备11、接入点设备12与接入点设备13等进行组网,形成本地局域网,同时将该本地局域网与外部的网络15建立连接,以确保该本地局域网内的电子设备能够对该网络15实现访问。其中,该网络15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5可以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和因特网。
上述的若干台物理设备可以包括任意的电子设备,比如考勤机、打印机、投影仪、门禁以及上述的接入点设备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以接入点设备11-13为例,该接入点设备11-13可以包括任意具有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13可以为传统意义上的AP或路由器,以实现有线网络场景下组网;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13可以为无线路由器,即兼备AP功能和路由功能的路由器,既可以实现有线网络场景下的组网,也可以实现无线网络下的组网。本说明书并不限制接入点设备11-13的具体类型。
在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14等用户设备对上述的若干台物理设备进行配置。以接入点设备11-13为例,可以首先将接入点设备11绑定至团体,并将接入点设备11连接至网络15、作为团体内的本地局域网与上述的网络15之间的网关设备,然后使得接入点设备12-13接入该本地局域网,从而由接入点设备11对接入点设备12-13实施自动配置,将该接入点设备12-13配置为该本地局域网内的路由设备或AP设备,而无需用户实施手动配置。对于后续需要配置的其他接入点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点11完成自动配置,也可以通过接入点设备12-13等其他设备完成自动配置,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除了手机14之外,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手机14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例如该手机14可以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以实现对上述的若干台物理设备的配置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对于审批事件(如请假、办公物品申领、财务等审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务事件、日志事件等团体内部事件的处理,再比如订餐、采购等团体外部事件的处理,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较为具体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例如Skype For Microsoft 等。当然,即时通讯功能仅为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支持的通讯功能之一,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还能够实现更多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手机14上,使得该客户端可以在该手机14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手机14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客户端。
可见,通过手机14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用户可以十分便捷地完成对上述的若干台物理设备的配置操作,而无需采用专门的设备或工具,也不需要用户掌握深奥、复杂的网络专业知识,极大地简化了对上述的若干台物理设备的配置过程。
图2A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A,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比如该无线网络可以包括采用WIFI协议的网络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以由第一物理设备创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由其他设备创建,而第一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后,可以根据团体的信息确定出该网络的接入信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提供的待验证接入信息进行验证后,协助第二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认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鉴权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采用“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码”的接入形式时,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一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204A,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二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第二内置算法可以包括任意算法,只需要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一致,并且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获取的团体的信息一致,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物理设备能够接入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以及进一步由第一物理设备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该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相同,从而当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的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时,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
步骤206A,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任意类型的配置操作,例如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将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或者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与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设备将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并由第二物理设备通过第二内置算法计算相应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使得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为所处的网络添加接入验证功能,该网络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该网络,有助于提升第一物理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图2B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B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B,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绑定的团体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比如该无线网络可以包括采用WIFI协议的网络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以由第一物理设备创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由其他设备创建,而第一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后,可以根据团体的信息确定出该网络的接入信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提供的待验证接入信息进行验证后,协助第二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认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鉴权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采用“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码”的接入形式时,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预设有针对团体的信息的处理方案,以通过该处理方案对该团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上述网络的接入信息。例如,该处理方案可以包括第一内置算法,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一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举例而言,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204B,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网络的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物理设备可以预设有针对团体的信息的处理方案,以通过该处理方案对该团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上述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例如,该处理方案可以包括第二内置算法,该第二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二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二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第一物理设备、第二物理设备预设的处理方案可以包括任意类型,只需要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处理方案一致,并且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获取的团体的信息一致,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确定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确定的接入信息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物理设备能够接入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以及进一步由第一物理设备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该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中预设的处理方案相同,从而当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的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时,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确定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确定出的接入信息相匹配。
步骤206B,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任意类型的配置操作,例如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将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或者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与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设备将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并由第二物理设备确定出相应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使得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为所处的网络添加接入验证功能,该网络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该网络,有助于提升第一物理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比如该无线网络可以包括采用WIFI协议的网络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以由第一物理设备创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由其他设备创建,而第一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后,可以根据团体的信息确定出该网络的接入信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提供的待验证接入信息进行验证后,协助第二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认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鉴权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采用“SSID+密码”的接入形式时,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一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304,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二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第二内置算法可以包括任意算法,只需要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一致,并且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获取的团体的信息一致,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物理设备能够接入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以及进一步由第一物理设备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该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相同,从而当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的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时,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
步骤306,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任意类型的配置操作,例如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将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或者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与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设备将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并由第二物理设备通过第二内置算法计算相应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使得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为所处的网络添加接入验证功能,该网络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该网络,有助于提升第一物理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404,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二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406,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比如该无线网络可以包括采用WIFI协议的网络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以由第一物理设备创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由其他设备创建,而第一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后,可以根据团体的信息确定出该网络的接入信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提供的待验证接入信息进行验证后,协助第二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认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鉴权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采用“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码”的接入形式时,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一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第二内置算法可以包括任意算法,只需要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一致,并且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获取的团体的信息一致,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物理设备能够接入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以及进一步由第一物理设备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该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相同,从而当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的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时,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任意类型的配置操作,例如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将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或者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与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设备将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并由第二物理设备通过第二内置算法计算相应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使得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为所处的网络添加接入验证功能,该网络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该网络,有助于提升第一物理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团体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比如该无线网络可以包括采用WIFI协议的网络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以由第一物理设备创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可由其他设备创建,而第一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后,可以根据团体的信息确定出该网络的接入信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提供的待验证接入信息进行验证后,协助第二物理设备接入该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认证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网络的鉴权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息,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采用“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码”的接入形式时,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一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504,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第二物理设备、用户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使得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基于该客户端实现数据交互,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及用户设备可以将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使得第二物理设备接入第一物理设备创建的网络,从而由第一物理设备对该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内置算法可以为第二物理设备在出厂时配置的默认算法,或者可以在出厂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或更换。例如,该第一内置算法可以包括数字摘要算法,用于计算团体的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置算法、第二内置算法可以包括任意算法,只需要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一致,并且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获取的团体的信息一致,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二物理设备能够接入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以及进一步由第一物理设备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自动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物理设备与第二物理设备均运行有同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该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物理设备中的第二内置算法相同,从而当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的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时,即可确保第二物理设备计算出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与第一物理设备计算的接入信息相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对第二物理设备实施任意类型的配置操作,例如第一物理设备可以将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或者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与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由用户设备将团体的信息告知第二物理设备,并由第二物理设备通过第二内置算法计算相应的待验证接入信息,使得第一物理设备可以为所处的网络添加接入验证功能,该网络的安全性,避免非法设备接入该网络,有助于提升第一物理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企业内部的多个接入点的组网过程为例,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假定企业内的管理员通过手机14依次对接入点设备11、接入点设备12进行配置。其中,手机14、接入点设备11、接入点设备12上分别运行有企业微信的客户端,比如手机14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1、接入点设备11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2、接入点设备12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3,使得这些电子设备分别通过运行相应的企业微信客户端,实现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设备的运行逻辑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以接入点设备11为例,基于企业微信客户端2的运行逻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接入点设备11上电后,自检是否已完成配置。
步骤604A,当自检结果为已配置时,接入点设备11将按照已有配置方案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可以被配置为维护一本地局域网,且该接入点设备11还接入广域网,从而使得该接入点设备11的配置方案包括作为该本地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网关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可以被配置为其他网关设备维护的本地局域网内的路由设备或AP设备,以协助用户设备实现对广域网的网络访问。
步骤604B,当自检结果为尚未配置时,接入点设备11将按照默认规则创建初始网络,以供管理员通过手机14实现对该接入点设备11的配置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初始网络的SSID可以采用“产品型号+SN编码后五位”的形式,以便于管理员区分该初始网络与其他网络。例如,假定接入点设备11的产品型号为“Alpha”、SN编码后五位为12345,那么初始网络的SSID可以为“Alpha_12345”。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界面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手机14可以提供一网络接入界面700,管理员可以通过触发无线接入开关702来开启或关闭手机14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功能。当手机14的无线局域网接入功能被开启时,手机14可以对附近的无线局域网进行搜索,并在网路接入界面700中的搜索结果展示区域704中示出搜索到的无线局域网的SSID等信息,以供管理员查看并选择希望接入的无线局域网。
例如,当管理员确定接入点设备11的产品型号为“Alpha”、SN编码的后五位为12345时,可以确定SSID“Alpha_12345”对应于手机14创建的初始网络;该初始网络可以不设密码,使得管理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14接入该初始网络。在一实施例中,初始网络可以设置有接入密码,该接入密码可以记录在接入点设备11的设备本体、产品包装盒或说明书等位置,使得管理员可以据此获知该接入密码并用于接入上述的初始网络,而避免无关人员接入该初始网络,有助于提升安全性。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网配置引导界面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管理员将手机14接入接入点设备11创建的初始网络后,如果确定接入点设备11的WAN口存在连接、但尚未连接至广域网(如尚未配置其网络接入参数),则可以在手机14上示出上网配置引导界面800,以用于引导管理员为该接入点设备11配置网络接入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可以确定该接入点设备11的WAN口的连接情况以及网络接入参数的配置情况,从而在确定WAN口存在连接、网络接入参数尚未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手机14发送相应的网络配置引导消息、以指示手机14示出上网配置引导界面800,或者通过向手机14发送界面数据、以使手机14根据该界面数据示出相应的上网配置引导界面800。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接入参数可以包括“上网方式”,比如该上网方式可以包括宽带拨号、静态IP、动态IP(如基于DHCP功能实现的动态IP分配)等。例如,当上网方式为“宽带拨号”时,网络接入参数还可以包括宽带账号、宽带密码等,通过配置这些网络接入参数,可使接入点设备11接入广域网。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网配置引导界面的示意图。当管理员触发图8所示的选择标识802后,可以选取“宽带拨号”之外的其他类型的上网方式。例如,当管理员选取“静态IP”时,上网配置引导界面800的展示内容可以切换至如图9所示,使得管理员需要进一步对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图9中通过“0.0.0.0”表示缺省值)等网络接入参数进行配置。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引导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管理员通过手机14完成了对接入点设备11的网络接入参数的配置后,手机14可以示出APP引导界面1000,以使得管理员可以通过触发界面入口1002,唤起手机14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以便于管理员基于该企业微信客户端1实现对接入点设备11的进一步配置。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下载引导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手机14检测到尚未安装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时,可以通过示出APP下载引导界面1100,以使管理员通过触发下载选项1102,下载并安装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其中,当检测到下载选项1102被触发时,手机14可以链接至企业微信服务端、应用商店或其他途径,以实现对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的下载操作。
图1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登录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当手机14唤起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但管理员尚未登录账号时,可以示出企业微信登录界面1200,以使得管理员登录自身的账号,或者通过触发“新用户注册”选项注册新的用户账号。当管理员完成账号登录后,可使手机14上运行的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被配置为对应于该管理员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以使得该管理员可以通过该企业微信客户端1实施自身的管理权限。
图1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更新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手机14可以检测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的版本信息,当版本过低导致其无法支持对接入点设备11的配置功能时,可以通过示出企业微信更新界面1300,以引导管理员通过触发更新选项1302对企业微信的APP客户端实施版本更新。
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团队选择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示出团队选择界面1400,该团队选择界面1400可以展示出与管理员相关的备选团队,比如图14所示的“企业AA”、“X项目组”、“认真工作小组”等。在一实施例中,备选团队可以包括管理员具有管理权限的团队。
假定管理员选取了团队“X项目组”,该管理员可以进一步触发团队选择界面1400中的“绑定团队并完成配置”选项,以将该团队“X项目组”绑定至接入点设备11。或者,管理员可以通过触发“创建团队”选项来创建新的团队,并将新的团体绑定至接入点设备11。其中,管理员可以为接入点设备11绑定一个或多个团队,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当管理员将团队“X项目组”与接入点设备11进行绑定后,接入点设备11可以据此实现相应的权限控制等功能。例如,接入点设备11在接收到网络访问请求时,可以通过获取相应的请求方采用的企业微信账号,确定该请求方是否属于绑定至该接入点设备11的团队“X项目组”,如果属于该团队“X项目组”则允许请求方完成网络访问,如果不属于该团队“X项目组”则拒绝请求方实施网络访问等。接入点设备11还可以基于与团队之间的绑定关系,完成更多功能,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当接入点设备11被绑定至团体“X项目组”后,该接入点设备11可以获取该团体“X项目组”的团体ID、团体名称或其他信息,并按照该接入点设备11中的第一内置算法对获取的上述信息进行计算;然后,接入点设备11创建无线局域网,并根据上述第一内置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设置该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接入密码。
进一步地,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14将接入点设备12与接入点设备11进行组网,使得接入点设备12被配置为接入点设备11维护的本地局域网内的AP设备。下面对管理员通过手机14配置接入点设备12的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接入点设备12通过如图6所示的流程,在自检确定尚未完成配置时,可以创建相应的初始网络,使得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14接入该初始网络。该过程与接入点设备11的处理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然后,接入点设备12可以通过如图10-13所示的实施例,使得企业微信客户端1在手机14上开启。进一步地,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示出如图14所示的团体选择界面1400,以由管理员确定接入点设备12需要绑定的团体;假定管理员选择了团体“X项目组”,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将该团体“X项目组”的信息发送至接入点设备12,由接入点设备12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3通过第二内置算法对该团体“X项目组”的信息进行计算。
其中,当接入点设备11和接入点设备12均运行有企业微信的客户端时,可以确保上述的第一内置算法与第二内置算法相同,那么当接入点设备11和接入点设备12通过相同的算法对团体“X项目组”的信息进行计算时,必然能够得到相同的计算结果,使得该接入点设备12能够计算出接入点设备11创建的本地局域网的SSID和接入密码。
因此,接入点设备12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SSID和接入密码登入接入点设备11创建的本地局域网,并通过该本地局域网与接入点设备11实现数据交互,使得接入点设备11可以对该接入点设备12实施自动配置,而无需管理员重复实施配置操作。类似地,管理员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将接入点设备13或其他设备接入接入点设备11创建的本地局域网,以由接入点设备11实施自动配置,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作为网关设备,在完成配置后可以开启WDS AP(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Access Point,WDS接入点)功能,而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等可以开启WDS STA(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Station,WDS客户端)功能,以实现基于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系统)功能的无线桥接,完成接入点设备11、接入点设备12与接入点设备13之间的组网配置。
此外,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还可以基于接入点设备11实现自动化的配置更新。在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1在发生配置更新后,可以主动向维护的本地局域网内的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等发送配置更新数据,以使得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等通过该配置更新数据实现自动更新。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可以主动向接入点设备11发起更新请求,比如该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可以周期性地发起该更新请求,以实现配置更新。其中,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每次发送至接入点设备11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含版本标识,比如版本号、时间戳等,以用于区分不同版本的配置信息。那么,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发起的更新请求中可以包含当前采用的配置信息的版本标识(比如版本D1),而接入点设备11在接收到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发起的更新请求时,可以获取该接入点设备11当前采用的配置信息的版本标识(比如版本D2),那么当D2=D1时,表明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采用的配置信息为最新版本,因而不需要更新配置,而当D2≠D1时,接入点设备11可以将版本标识为D2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以实现对接入点设备12、接入点设备13的配置更新。
图1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1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502、内部总线1504、网络接口1506、内存15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5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15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5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15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设备配置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1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设备配置装置可以包括:
网络创建单元1601,使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信息获取单元1602,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验证单元1603,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可选的,所述团体的信息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
可选的,还包括:
设备配置单元1604,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可选的,所述设备配置单元1604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将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可选的,所述设备配置单元1604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与所述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请参考图17,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设备配置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1701,使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信息计算单元1702,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请求单元1703,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请参考图18,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设备配置装置可以包括:
团体绑定单元1801,使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1802,使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2.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团体的信息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将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与所述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7.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8.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9.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绑定的团体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第二物理设备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团体的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网络的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利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
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10.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创建单元,使网络中的第一物理设备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被绑定至所述团体;
信息获取单元,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收到第二物理设备对所述网络发起的接入请求时,获取所述接入请求包含的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验证单元,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团体的信息包括:所述团体的名称、所述团体的标识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备配置单元,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后,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进行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配置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将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绑定至所述团体,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配置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与所述第二物理设备之间实现设备组网,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物理设备的配置。
15.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使第二物理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团体的信息;
信息计算单元,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
接入请求单元,使所述第二物理设备在检测到第一物理设备所处的网络时,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以在验证成功后接入所述网络。
16.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团体绑定单元,使用户设备将第一物理设备绑定至团体,以使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加入网络后,按照第一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网络的接入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使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团体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物理设备,以由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按照第二内置算法对所述团体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待验证接入信息、并基于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起针对所述网络的接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在所述待验证接入信息匹配于所述接入信息的情况下,允许所述第二物理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CN201710890916.2A 2017-09-27 2017-09-27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60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0916.2A CN109560954B (zh) 2017-09-27 2017-09-27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105907 WO2019062570A1 (zh) 2017-09-27 2018-09-17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0916.2A CN109560954B (zh) 2017-09-27 2017-09-27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0954A true CN109560954A (zh) 2019-04-02
CN109560954B CN109560954B (zh) 2022-06-10

Family

ID=6586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0916.2A Active CN109560954B (zh) 2017-09-27 2017-09-27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0954B (zh)
WO (1) WO20190625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949A (zh) * 2019-12-20 2020-05-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册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2251A (zh) * 2020-02-27 2020-07-03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621A (zh) * 2007-07-09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的认证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883123A (zh) * 2009-05-04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电信设备安全状态验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07980A (zh) * 2014-06-26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203950A (zh) * 2016-07-01 2016-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考勤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70076234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Comprehensive Analytics Tool for Generating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Retrieved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7371B1 (en) * 2012-12-24 2018-02-07 Alcatel Lucent Access policy definition with respect to a data object
CN104468552B (zh) * 2014-11-28 2018-10-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848152B (zh) * 2016-05-30 2019-05-21 深圳优克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621A (zh) * 2007-07-09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的认证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883123A (zh) * 2009-05-04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电信设备安全状态验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07980A (zh) * 2014-06-26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70076234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Comprehensive Analytics Tool for Generating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Retrieved Data
CN106203950A (zh) * 2016-07-01 2016-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考勤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949A (zh) * 2019-12-20 2020-05-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册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92949B (zh) * 2019-12-20 2022-05-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注册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2251A (zh) * 2020-02-27 2020-07-03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72251B (zh) * 2020-02-27 2024-04-0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2570A1 (zh) 2019-04-04
CN109560954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708A (zh) 网络可访问性检测控制
US9628992B2 (en) WiFi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9032691A (zh) 一种小程序运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4324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oading content
CN108337210B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4767767B (zh) 互联网访问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路由器
CN106164917B (zh) 用于远程会话的用户特定应用激活
CN107872534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0089A (zh) 信息安全的实现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65113A (zh) 特定场所的Wi‑Fi连接通知
KR20190046647A (ko) 정보 처리 프로그램,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정보 처리 단말
CN105224541B (zh) 数据的唯一性控制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8924159A (zh) 一种报文特征识别库的验证方法与装置
CN109560954A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809969A (zh) 一种认证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7005581B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服务访问
CN108092947A (zh) 一种对第三方应用进行身份鉴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88528A (zh) 接入点及其上网业务开通方法和系统
CN109302503A (zh) 签名档的生成方法、签名档模板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799248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EP3136758B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mise en relation sociale anonyme et sécurisée lors d'un événement
CN11273267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7080B (zh) 私有网络去中心化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7217A (zh) 一种实时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560950A (zh) 物理设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