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980A -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980A
CN105207980A CN201410295670.0A CN201410295670A CN105207980A CN 105207980 A CN105207980 A CN 105207980A CN 201410295670 A CN201410295670 A CN 201410295670A CN 105207980 A CN105207980 A CN 105207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r
access
grouping list
user grou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5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56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7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有网络访问接入单元,并且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用户可以通过诸如无线路由器、具有Wifi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等访问网络。
通常,这样的无线路由器或移动终端没有密码的话是非常不安全的,甚至会影响正常使用。因此,目前一般的无线网络均已经设置了无线密码,而且所设置的访问密码还较为复杂。这样同时带来一定的麻烦,例如当我们去拜访好友的家庭时,往往带着无线接入设备去,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当需要访问无线网络时,我们都会向好友咨询并输入无线密码,用来接入好友的无线网络。但有时密码较为复杂时,还需好友帮助我们输入。这导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为此,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其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允许用户直接访问期望的无线网络而不需要输入密码,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有网络访问接入单元,并且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存储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优选地,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并且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还包括:
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
优选地,所述用户分组名单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用于访问网络;
密钥设置单元,用于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预先设定的密钥。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并且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
优选地,所述用户分组名单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允许用户直接访问期望的无线网络而不需要输入密码,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应用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任何电子设备,只要该电子设备提供有网络访问接入单元,并且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例如包括无线路由器、具有Wifi热点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100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步骤S102: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步骤S103: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步骤S104: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具体来说,在提供有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以确保网络访问的安全。
在步骤S101中,当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准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然后,在步骤S102中,第一电子设备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或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电话号码、即时通讯号码(如QQ号、微信号等等)、电子邮箱号码等等。
可替代地,所述用户分组名单可以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如白名单。例如,用户可以预先设定访客用户名,这样只要第二电子设备输入该特定用户名也可以连接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单元。
然后,在步骤S103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查询自身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预定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该用户分组名单中。该用户分组名单例如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该通讯录中记录有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电话号码、即时通讯号码(如QQ号、微信号等等)、电子邮箱号码等等。
然后,步骤S104中,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电话号码存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时,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是安全的设备,并且允许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从而可以省去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密钥的麻烦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可以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可以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是无线路由器时,当第二电子设备希望通过该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手机中实时获取通讯录,并且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该通讯录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是无线路由器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手机中预先获取通讯录并存储在自身的存储单元中。当第二电子设备希望通过该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时,无线路由器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该通讯录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存储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是无线路由器时,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手机每次连接到该无线路由器时,存储在无线路由器中的通讯录可以与手机上的通讯录自动同步,从而根据手机上的通信录进行更新。
此外,当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单元访问网络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自己的用户标识(例如,电话号码、即时通讯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等),并且将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提交给第一电子设备。
可替代地,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直接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当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单元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直接读取第二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如第二电子设备的SIM卡),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此外,出于安全考虑,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访问不期望被访问的内容,避免安全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各种策略对第二电子设备访问网络进行控制。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允许用户直接访问期望的无线网络而不需要输入密码,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2是第一电子设备是无线路由器以及第二电子设备是智能电话的应用示例。
如图2所示,无线路由器中预先设定了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
当智能电话的用户希望通过该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时,智能电话首先请求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接收智能电话的网络访问请求,并且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在智能电话上显示弹出对话框,提示智能电话的用户输入自身的电话号码。
当无线路由器获得智能电话的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之后,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即,无线路由器可以查询预先存储的通讯录或从无线路由器的用户的电话中获取通讯录或者从云端获取无线路由器的用户的通讯录,并且检查从智能电话输入的电话号码是否存在于该通讯录中。
无线路由器在确定该电话号码存在于通讯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第二应用示例>
图3是第一电子设备是具有Wifi热点功能的智能电话以及第二电子设备是平板电脑的应用示例。
如图3所示,具有Wifi热点功能的智能电话中预先设定了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
当平板电脑的用户希望通过该智能电话访问网络时,平板电脑首先请求连接到智能电话。
智能电话接收平板电脑的网络访问请求,并且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在平板电脑上显示弹出对话框,提示平板电脑的用户输入自身的用户名。
在该应用示例中,该平板电脑的用户输入了自己的姓名。
当智能电话获得平板电脑的用户输入的姓名之后,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姓名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即,智能电话可以查询自身的通讯录或从云端获取智能电话的通讯录,并且检查从平板电脑输入的姓名是否存在于该通讯录中。
智能电话在确定该姓名存在于通讯录中时,允许所述平板电脑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框图。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包括:
网络访问接入单元401,用于访问网络;
密钥设置单元402,用于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
请求接收单元403,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404,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查询单元405,用于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控制单元406,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无需输入预先设定的密钥。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407,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407,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优选地,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404进一步配置为:
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并且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404进一步配置为:
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406进一步配置为:
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
优选地,所述用户分组名单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允许用户直接访问期望的无线网络而不需要输入密码,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设备400的各个功能块配置为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各个步骤,从而执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示根据各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时仅仅示出了其功能单元,并没有具体描述各个功能单元的连接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功能单元可以通过总线、内部连接线等等适当地连接,这样的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有网络访问接入单元,并且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设定的密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存储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并且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还包括:
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分组名单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用于访问网络;
密钥设置单元,用于设定用于验证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请求访问网络的秘钥;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网络访问请求;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访问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存在于所述用户分组名单中时,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直接访问网络而无需输入预先设定的密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从第三电子设备中实时获取,在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预先从第四电子设备中获取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在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预设的用户分组名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每当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用户分组名单与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自动同步,以根据所述第四电子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名单进行更新。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并且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输入的第二用户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读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
预先设定访问网络的策略,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策略通过所述网络访问接入单元访问网络。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分组名单是符合预定规则的名单。
CN201410295670.0A 2014-06-26 2014-06-2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5207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670.0A CN105207980A (zh) 2014-06-26 2014-06-2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5670.0A CN105207980A (zh) 2014-06-26 2014-06-2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980A true CN105207980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5670.0A Pending CN105207980A (zh) 2014-06-26 2014-06-2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79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95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422597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内容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303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西安龙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进行wfii/3g路由器接入认证方法
CN102869014A (zh) * 2012-09-18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3369707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619018A (zh) * 2013-11-21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访问权限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3916855A (zh) * 2014-04-28 2014-07-09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连接无线宽带WiFi网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303A (zh) * 2011-01-27 2012-08-01 西安龙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指纹进行wfii/3g路由器接入认证方法
CN103369707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869014A (zh) * 2012-09-18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3619018A (zh) * 2013-11-21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访问权限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3916855A (zh) * 2014-04-28 2014-07-09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连接无线宽带WiFi网络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95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560954B (zh) * 2017-09-27 2022-06-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422597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内容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22597B (zh) * 2019-08-21 2023-12-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内容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5870B1 (en) Loading sim profile
CN105610949B (zh) 资源数据使用权限的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34143B (zh) 用于动态网络接入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685978B (zh) 多设备间访问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800418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terminal mapping to a virtual sim card
EP3337219B1 (en) Carrier configu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317156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curity domain management
EP285437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equipment for acquiring feature information
US20150207797A1 (en) Association of Multiple Public User Identifiers to Disparate Applications in an End-User&#39;s Device
CN104581727A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及ap端电子设备
CN106302448B (zh) 远程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54073A (zh) 对接入终端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070597A1 (en) Method,server and system for secure payment
CN103249115A (zh) 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9804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US103212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telematics registration
US20150278215A1 (en) Terminal and social group config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terminal
CN104065674A (zh) 终端设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1066333A (zh) 能获取esim配置文件的装置
CN102299945A (zh) 网关配置页面登录方法、系统及门户认证服务器
CN104394526A (zh) 恢复数据业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2314425B (zh) 数据搜索方法和数据搜索系统
CN109391658B (zh) 一种账号数据同步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05873180A (zh)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CN10520798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