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4267A -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4267A
CN109544267A CN201811222941.4A CN201811222941A CN109544267A CN 109544267 A CN109544267 A CN 109544267A CN 201811222941 A CN201811222941 A CN 201811222941A CN 109544267 A CN109544267 A CN 109544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erminal
resource acquisition
clien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29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4267B (zh
Inventor
方涛
季志斌
彭波
刘磊
李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2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4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4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4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4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4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5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model driv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将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第一终端,以使终端获取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接收终端返回的配置参数;基于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运行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目标资源转移至终端。采用本方法允许用户变更目标资源获取逻辑,并能够提高目标资源获取效率。

Description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客户积极性,企业会基于各自的网络平台不定期发布一些激励活动。客户可以在网络平台基于预设的获取逻辑获取相应激励资源。然而,开发人员将激励资源的获取逻辑以代码形式固化在网络平台,使得用户只能基于既定的获取逻辑进行激励资源获取,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允许用户变更目标资源获取逻辑,并能提高资源获取效率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将所述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获取客户在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配置参数;基于所述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运行所述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所述目标资源转移至所述终端。
一种资源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将所述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根据对所述配置项的配置操作返回的配置参数;代码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资源获取模块,用于运行所述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所述目标资源转移至所述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所述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根据所述平台标识,对网络平台进行鉴权处理;若鉴权通过,获取预存储的资源获取页面。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上述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可以向终端返回资源获取页面;在包括多个配置项的资源获取页面中,可以对所述配置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根据配置的配置参数,可以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可以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通过运行所述执行代码,即可在资源池中筛选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并转移至终端。由于用户可以自定义目标资源的获取逻辑,提高目标资源获取灵活性;此外,根据用户定义的获取逻辑自动生成对应的执行代码,减少开发人员编写代码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目标资源获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资源获取平台推送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产品交易链接进行产品交易监控及协助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产品交易链接进行客户管理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客户可以通过终端102向服务器104发送资源获取请求。服务器104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并将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终端102。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客户可以在资源获取页面对每个配置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终端102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返回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基于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并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通过运行执行代码,服务器104在资源池中筛选与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并将目标资源转移至终端102。上述目标资源的获取过程,用户可以自定义目标资源的获取逻辑,提高目标资源获取灵活性;此外,根据用户定义的获取逻辑自动生成对应的执行代码,减少开发人员编写代码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目标资源获取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
当客户期望参与某项激励活动时,客户可以通过终端(记作“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资源获取请求。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激励活动的活动标识。服务器预存储了目标资源获取接口(以下称“目标接口”)。用户可以基于目标接口配置多种激励活动分别对应的激励方案。激励方案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参与条件以及资源获取页面和获取逻辑等。
步骤204,将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终端,以使终端获取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
步骤206,接收终端返回的配置参数。
服务器根据活动标识获取相应激励活动的激励方案,并将激励方案中的资源获取页面发送至客户对应的第一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页面提供多个供客户自由配置的配置项,即允许客户自定义目标资源的获取逻辑,以向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客户意愿的目标资源。多个配置项形成目标资源的筛选条件,即上述获取逻辑。
若激励方案允许客户自行配置,则第一终端获取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通过对配置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客户对目标资源的多种属性进行限定,如资源提供方、资源技术指标、资源性能参数等。具体的构成目标资源筛选条件的配置项的内容和数量,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增删。
步骤208,基于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
服务器部署了对应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存储了每个配置项对应的基础代码。服务器对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触发的配置操作进行监听,当监听到对某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时获取相应的基础代码,基于配置操作对应的配置参数对基础代码进行更新,得到对应的目标代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触发的配置操作进行监听,每监听到完成某个配置项的配置,则将该配置项及对应的配置参数转化为对应的目标代码,从而当客户配置完成获取逻辑时,服务器只需将最后配置的配置项及配置参数转化为对应的目标代码。用户每完成一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即将相应配置参数转化为目标代码,相比在获取逻辑配置完毕时统一将多个配置项转化为目标代码,可以提高代码转换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执行代码生成效率,进而可以提高资源获取效率。
服务器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具体的,服务器还在数据库中存储了模板代码。模板代码是能够实现目标资源获取的基本逻辑代码。换言之,模块代码包括不同执行代码中均会用到的相同的部分代码。配置不同目标资源获取逻辑采用的模板代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模板代码包括资源获取页面中每个配置项对应的标签。标签用于记录相应配置项对应目标代码在模板代码中的填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的模板代码中每个标签均处于无效状态,例如作为注释部分存放在模板代码中。当监听到对某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时,服务器在初始的模板代码中将相应配置项对应的标签激活。激活的方式可以是将标签前后的注释标志删除,使标签转化为可执行语句。服务器将该标签替换为相应的目标代码。当客户完成获取逻辑的配置,即完成对关注的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时,按照上述方式将每个配置项对应目标代码均已添加至模板代码中,得到该获取逻辑对应的执行代码。
步骤210,运行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目标资源转移至终端。
不同资源提供方分别具有对应的资源池构建接口。服务器调用相应的资源池构建接口,按照预设时间频率在相应资源提供方服务器提取对应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将提取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存储至预先构建的资源池。资源池可以是用于存放多个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的存储模块,如数据库或消息队列等。
服务器根据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触发的资源获取指令,运行上述执行代码,基于执行代码蕴含的获取逻辑确定满足客户配置的资源筛选条件的目标资源,并将筛选得到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返回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展示筛选得到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同时,服务器将筛选得到的目标资源转移至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中,根据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可以向终端返回资源获取页面;在包括多个配置项的资源获取页面中,可以对配置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根据配置的配置参数,可以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可以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通过运行执行代码,即可在资源池中筛选与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并转移至终端。由于用户可以自定义目标资源的获取逻辑,提高目标资源获取灵活性;此外,相比传统的如果期望对既定的获取逻辑进行变更,需要开发人员重新编写获取逻辑代码的方式,根据用户定义的获取逻辑自动生成对应的执行代码,可以减少开发人员编写代码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目标资源获取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根据平台标识,对网络平台进行鉴权处理;若鉴权通过,获取预存储的资源获取页面。
目标接口可以接收多种业务平台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携带了平台标识,如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具有对应的标识appid,小程序具有对应的标识unionid。目标接口基于平台标识对业务平台进行鉴权处理。具体的,服务器预存储了平台白名单。平台白名单记录了多个有权调用目标接口的业务平台的平台标识。服务器对调用请求中携带的平台标识是否属于平台白名单中的平台标识进行识别。若属于,则向相应业务平台发放访问令牌,使第一终端可以凭据访问令牌访问目标接口。
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口实现一次开发多业务平台调用,减少开发工作量;此外,对业务平台进行鉴权处理,使得只有特定业务平台才能调用目标接口,避免目标接口直接暴露在全部业务平台面前,提高目标接口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统计平台标识对应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比较并发任务线程数量是否小于并发阈值;若是,获取资源获取页面。
服务方将目标接口发布在开发平台上,以供调用方调用。目标接口在开放平台中每日承担数千万的调用量。传统的开放平台控制方法通过设置队列来控制接口的调用。然而对于某一目标接口调用量的突然爆发,或者某一目标接口响应时间过长,导致其他目标接口被异常占用,影响了其他调用方的正常接口调用,从而降低了目标接口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目标接口稳定性,除了利用上述鉴权处理的方式限定目标接口调用数量,本实施例对调用目标接口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进行限定。具体的,开放平台的后端是服务器。本实施例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当用户需要对激励方案进行配置时,可以通过相应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接口调用请求。第一服务器根据预设负载均衡算法,分配接口调用请求至第二服务器。预设负载均衡算法是预先设置的接口调用请求分配算法,可以是轮询算法,随机算法,会话保持算法和权重算法等。接口调用请求包括接口标识。第二服务器统计与接口标识对应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若与接口标识对应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小于并发阈值,第二服务器创建与接口调用请求对应的任务线程。并发阈值是指并发任务线程的最大值。
第二服务器利用任务线程执行第一终端发起的接口调用请求。本实施例在确定了第二服务器具有处理接口调用请求的能力后,利用创建的任务线程执行调用方发起的接口调用请求。通过第一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接口调用请求转发给第二服务器,以使第二服务器执行接口调用请求,分离了接口调用请求的分配和执行功能,提高了服务器运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对调用目标接口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进行限定,使得不同目标接口的接口调用请求的处理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因某一目标接口调用量的突然爆发导致开放平台的接口资源池被异常占用甚至发生瘫痪的问题,提高了服务器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目标接口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客户标识;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根据客户标识获取对应的客户信息,根据客户信息建立客户画像,根据客户画像预测客户的资源偏好;根据资源偏好预测多个配置项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根据多个配置项及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生成资源获取页面。
为了减少用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每个配置项逐一进行配置的负担,服务器预先根据客户特征向客户进行目标资源推荐,并将推荐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展示在资源获取页面。换言之,资源获取页面中多个配置项分别具有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客户可以在初始配置参数基础上进行获取逻辑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传统的主要通过协同过滤技术进行目标资源推荐。协同过滤技术是根据客户进行目标资源获取的历史情况去推荐。但是对于新客户来说往往面临冷启动问题,很难得到精确的推荐,并且对于有些目标资源客户的兴趣可能是一次性的,如果只是根据客户进行目标资源获取的历史情况进行推荐,推荐的准确率往往不高。
为了提高目标资源推荐准确率,服务器根据客户标识获取对应的客户信息。客户标识可以是客户基于父程序、第一子程序或第二子程序的标识信息,如账号等。服务器对客户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多个客户标签,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财产保障、健康状况等。服务器将获取的多个客户标签组成为一个文本向量,将组成的文本向量作为该客户的客户画像。
服务器还捕获客户在多种网络平台的访问记录。网络平台可以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程序,还可以其他平台,对此不作限制。访问记录可以是客户对某目标资源的点击操作或查询操作。
服务器根据客户画像和访问记录确定客户的偏好矩阵。具体的,通过将客户画像和访问记录一起组合为一个长的文本向量,将该文本向量作为一个输入变量代入随机森林模型,进而预测客户期望获取到各类目标资源的概率。比如,假设目前资源池有100个目标资源(A1~A100),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画像和用户的访问记录预测客户期望获取各个目标资源的概率。
将已有下一步的目标资源获取行为的客户作为样本进行建模,预测当前客户期望获取各个目标资源的可能性。服务器根据期望得到目标资源的概率得到客户的偏好矩阵。服务器预测点选了A2虚拟资源之后可能的获取概率,依次类推,直到建立100个目标资源的随机森林模型,最终根据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得到客户期望得到各目标资源的偏好矩阵。采用随机森林的算法预测客户的偏好矩阵是通过以已有下一步获取行为的客户作为样本来预测的,也就是说,该方法是通过结合整体人群的概率、个人属性和当前状态来进行推荐的,提高了推荐的准确率。
服务器根据偏好矩阵得到客户的感兴趣列表。这里的感兴趣列表可以是该客户对各类目标资源感兴趣的概率,也可以是经过感兴趣的概率筛选得到的客户感兴趣的目标资源,也可以是能够体现客户资源偏好的其他表现形式。服务器根据该感兴趣列表中一个或多个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确定预测资源获取页面中多个配置项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客户信息向用户进行目标资源推荐,并将推荐的目标资源的属性信息展示在资源获取页面,减少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每个配置项逐一进行配置的负担,提高目标资源获取逻辑配置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目标资源转移至终端,包括:根据资源获取请求,向第一终端返回信息调查页面,使第一终端获取客户基于信息调查页面录入的身份属性信息;根据身份属性信息,确定客户对应的客户类别;获取客户类别对应的产品信息;将产品信息和目标资源推送至终端。
通过激励活动推送产品信息,能够吸引大量客户,然而客户或许对推送的产品信息并不感兴趣,并不能使客户有效关注相关产品信息,导致产品信息推送转化率较低。为了提高产品数据推送转化率,本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时,向第一终端返回信息调查页面,通过信息调查获取客户的身份属性信息。或者,资源获取请求需要客户在第一终端基于信息调查页面发起。
服务器根据客户的身份属性信息确定客户对应的客户类别。身份属性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财产状况、历史购买记录、健康状况等。客户类别是指预先根据历史客户的身份属性信息划分的类别。不同客户类别所对应的感兴趣的产品信息不同。服务器根据当前客户的身份属性信息与历史客户的身份属性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当前客户的客户类别。相似度的计算可以采用距离度量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欧式距离,也可以采用曼哈顿距离。具体的,服务器获取与当前客户身份属性信息对应的当前客户特征向量。当前客户特征向量是指将当前客户身份属性信息中各个指标转换为可以衡量的数字表示的形式。比如,年龄可直接用实际的年龄数字表示,性别分别采用0表示女,1表示男,婚姻状况可以分为未婚、已婚、离异三种状态,分别采用1、2和3表示。健康状况可以简单分为健康、不健康以及亚健康三种状态,当然也可细分为0-100的健康数值。职业按照行业类别分为多个类,并设置每一类对应的数字。服务器根据当前客户身份属性信息对应的当前客户特征向量与历史客户身份信息属性信息对应的历史客户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计算相似度。服务器根据客户类别进行目标资源推荐。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客户类别对应的产品信息,包括:获取客户类别对应的待推荐产品列表;待推荐产品列表中记录了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对应的推荐热度值;根据推荐热度值,将待推荐产品列表中一个或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标记为与客户相适应的产品信息。
待推荐产品列表是与客户类别对应的,不同的客户类别对应不同的待推荐产品类别,待推荐产品列表中记录了每个待推荐产品信息对应的推荐热度值。推荐热度值反映了客户对待推荐产品信息的感兴趣程度,推荐热度值与客户的感兴趣程度成正相关,即推荐热度值越大,表明待推荐产品信息所对应的感兴趣程度越大。在一个实施例中,推荐热度值是动态变化的。服务器将待推荐产品列表中推荐热度值最大的待推荐产品信息作为与当前客户相适应的产品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将待推荐产品列表中的待推荐产品信息按照推荐热度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获取前预设个数的待推荐产品信息作为待推送的产品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客户的客户类别,然后根据目标客户类别对应的待推荐产品列表中待推荐产品信息的推荐热度值进行推荐,有针对性地根据客户类别进行推荐,提高了推荐的准确度,减少了推荐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产品信息推送转化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请求为客户基于产品交易链接发送的。如图3所示,在接收终端基于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之前,还包括目标资源获取平台推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302,服务器监测客户基于第一终端在目标网站的产品查阅记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产品交易的子程序,记作第一子程序。第一子程序运行在父程序中。父程序可以是微信平台,子程序为运行在微信平台的小程序。子程序同时面向业务员和客户。第一子程序在业务员端和客户端展示内容可以不同。第一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预先存储了人管信息表。人管信息表记录了多个业务员的业务员标识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父程序标识等。第一子程序基于人管信息表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即识别用户为业务员还是客户。容易理解,若注册信息在人管信息表中具有对应的业务员标识,则该用户为业务员;反之,表示该用户为客户。第一子程序根据识别结果添加每个注册账号对应的用户标签。用户标签可以是业务员或客户。后续第一子程序接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根据用户标签选择需要展示的页面,如业务员端页面或客户端页面等。
具有产品购买意愿的客户可能会在产品交易平台留下产品查阅记录。产品交易平台可以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程序,也可以是其他平台。产品查阅记录可以是客户在产品交易平台对产品相关信息的搜索记录,也可以是对产品交易客服的咨询记录等。为了能够主动发现目标客户,第一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按照预设时间频率从指定的产品交易平台爬取不同客户的产品查阅记录。
步骤304,服务器根据产品查阅记录生成目标客户表;目标客户表记录了多个目标客户的客户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产品查阅记录生成目标客户表,包括:检测产品查阅记录是否包含客户标识信息;若是,则将客户标记为目标客户;对产品查阅记录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产品需求信息;将目标客户的客户标识信息及产品需求信息记录至目标客户表。
服务器对产品查阅记录进行解析,检测产品查阅记录是否包含客户标识信息。客户标识信息是指能够唯一识别客户的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号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标识信息还可以是终端标识,如硬件识别码或IP地址等。若产品查阅记录包含客户标识信息,将相应客户标记为目标客户,并将目标客户的客户标识信息记录至目标客户表。目标客户可以是潜在客户,也可以是已有客户,还可以是流失客户。目标客户表用于记录发现的全部需要跟进的目标客户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客户在产品交易平台进行产品查阅的深度,对应的产品查阅记录详细程度不同,从而解析得到的目标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不同,例如解析得到出客户标识信息之外的产品需求信息,将产品需求信息也记录至目标客户表中。
步骤306,服务器将目标客户表发送至第二终端,使第二终端根据客户标识信息从相应第一终端获取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
目标客户表可供业务员基于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查阅。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将目标客户表推送至多个业务员分别对应的第二终端,由业务员对目标客户表中的目标客户进行跟进。容易理解,业务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现目标客户,并与目标客户取得联系,对此不作限制。例如,目标客户通过其他客户获取业务员的联系方式,根据此联系方式主动向业务员进行咨询,业务员由此获取目标客户的联系方式。
业务员通过第二终端根据客户标识信息与相应目标客户取得联系,从而对目标客户进行跟进。若服务器检测到目标客户已有业务员跟进,则将相应目标客户的客户标识信息从目标客户表删除。例如,当目标客户注册了子程序的账号,或者加入了某个业务员对应的业务群组,则表示该目标客户已经有业务员跟进。当目标客户有对应的业务员跟进时,将相应客户标识信息从目标客户表中删除,可以避免多个业务员频繁联系目标客户而降低客户体验的情况。
业务员通过第二终端获取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目标客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财产状况、健康状况、历史交易记录、产品需求等信息。容易理解,若属性信息包含在产品查阅记录中,则业务员无需重新向目标客户索取属性信息。
步骤308,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基于属性信息返回的产品推荐信息。
步骤310,服务器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校验,基于校验通过的产品推荐信息生成产品交易链接;将产品交易链接推送至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检测到目标客户基于产品交易链接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确认时展示交易成功提示。
业务员可以根据客户的属性信息进行产品推荐,基于第一子程序将产品推荐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生成对应的产品交易链接,并将产品交易链接推送至第一终端。
目标客户通过触按产品交易链接进入第一子程序。目标客户可以基于第一子程序进行产品交易、软文阅读、目标资源获取等。当目标客户基于产品交易链接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确认时,展示交易支付页面,根据目标客户在交易支付页面的支付成功操作展示交易成功提示。例如,客户期望购买保险产品,子程序基于预置的不同保险产品对应的校验规则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核保,如客户是否具有购买权限等。若核保通过,子程序利用预设公式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转化,生成保险计划书,将保险计划书推送至目标客户对应的第一终端。当客户对保险确认书进行确认时,展示保费支付页面,当检测到保费支付页面对应的支付成功操作时,生成对应的保单,从而完成产品交易。
本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业务员亲自进行产品推荐,减少交易前查询操作的繁琐,降低了目标客户独自选购产品的门槛,从而提高产品交易效率;此外,通过爬取产品查阅记录主动发现目标客户,可以加快目标客户与业务员取得联系并进行产品数据沟通,从而间接提高产品交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多模式产品交易的步骤,具体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交易请求;产品交易请求包含交易模式和客户标识信息;当交易模式为第一协助模式时,将客户标识信息推送至第二终端,使第二终端根据客户标识信息从第一终端获取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接收第二终端基于属性信息返回的产品推荐信息;当交易模式为第二协助模式时,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户标签,并获取多种产品分别对应的产品标签;通过对客户标签与产品标签进行匹配,得到产品推荐信息;将产品推荐信息返回至第一终端。
除了按照上述方式,由业务员根据目标客户表主动跟进客户,客户也可以基于子程序随时发起产品交易。基于子程序可以实现多种产品交易模式,如自助模式、协助模式等。其中,自助模式是指客户自行在子程序购买产品的模式。协助模式是指由业务员或者机器指导客户进行产品购买的模式。客户根据自己对产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自由选择交易模式。
在自助模式中,客户自行搜索到子程序,并在子程序中录入产品购买信息,如年龄、身份证号、产品信息等。子程序对产品购买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生成对应的产品交易订单。
协助模式包括第一协助模式和第二协助模式。其中,第一协助模式是指有业务员参与,由业务员指导客户进行产品购买的模式;第二协助模式是指由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指导客户进行产品购买的模式。
在第一协助模式中,目标客户需要在子程序中留下对应的客户标识信息。服务器按照上述方式将客户标识信息记录至目标客户表,从而促使业务员可以对该目标客户进行跟进。业务员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根据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进行产品推荐,在子程序中填写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并选定推荐的产品信息。子程序按照上述对录入的属性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生成产品交易链接。业务员在第二终端基于父程序将产品交易链接推送给目标客户对应的第一终端。目标客户基于父程序对产品交易链接携带的产品推荐信息进行浏览、修改或确认。当目标客户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修改时,子程序对修改后的产品推荐信息进行再次校验。双重的校验机制可以提高校验准确率。当目标客户对产品推荐信息进行确认时,按照上述方式完成交易支付即可。
在第二协助模式中,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户标签。服务器预存储了多种产品分别对应的产品标签。产品标签可以反映产品适用客户的特征。服务器通过标签匹配预测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得到目标客户对应的产品推荐信息。服务器将产品推荐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目标客户在根据产品推荐信息进行产品交易,大大降低产品交易门槛,从而提高产品交易效率。
本实施例中,由于子程序链接只能在父程序环境中转发,且不可复制,可以提高信息安全性;此外,子程序支持多种交易模式,能够及时响应不同客户的产品交易需求,提高产品交易灵活性,进而提高产品交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户标签,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的属性信息;对属性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客户对应的多个第一标签以及每个第一标签对应的标签权重;获取目标客户在第一终端对目标程序的访问记录;访问记录包括多种访问操作对应的操作描述;对操作描述进行解析,得到每种访问操作对应的第二标签以及每个第二标签对应的标签权重;根据标签权重,筛选预设数量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作为客户标签。
属性信息除了包括上述目标客户的固有属性,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属性信息也可以是目标客户的动态属性,如历史购买行为等。属性信息还可以是两者的结合,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获取不同的属性信息。服务器基于预设的解析规则对属性信息进行解析,确定目标客户对应的第一标签。一个目标客户往往对应多个第一标签,如性别、年龄等。服务器针对多种产品分别配置了对应的第一标签和初始的标签权重。换言之,客户对不同产品的感兴趣度不同,所以每个第一标签在不同产品中所占的标签权重也是不同的。服务器根据目标客户对应各个第一标签的标签属性值对相应初始的标签权重进行调整。例如,当期望购买的产品为“化妆品”时,标签“性别”对应的标签属性值为“女”时的标签权重大于标签属性值为“男”时的标签权重;而当期望购买的产品为金融产品时,标签“性别”对应的标签属性值为“男”时的标签权重大于标签属性值为“女”时的标签权重。
目标程序中多个控件预置了埋点。目标程序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程序,还可以包括其他应用程序,对此不作限制。目标程序基于预置埋点对目标客户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埋点控件的触摸操作进行监测。控件可以是按钮、链接、窗口、文本框等。触摸操作包括点击、长按、短按或滑动等。目标程序记录对应的访问记录,如打开产品交易链接、阅读软文等。
目标程序将访问记录上报至服务器。访问记录包括多种访问操作及每种访问操作对应的操作描述。其中,操作描述包括操作时间等。服务器预存储了多种访问操作分别对应的操作类型。操作类型可以是链接转发、资讯阅读、公益参与、微聊记录、已购买产品等。服务器还预先存储了每种操作类型对应的第二标签和初始的标签权重。例如,不同的资讯预先配置对应的主标签和副标签。副标签可以有多个。同一个标签可能在资讯A为主标签,在资讯B为副标签,标签可以设置对应的标签权重,比如主标签对应的标签权重可以是50%,副标签对应的标签权重可以是25%。
服务器根据预存储的对应关系,将访问记录中每个访问操作转换为对应的操作类型,根据操作描述对每种操作类型对应的操作时长和操作频率进行统计,根据操作时长和操作频率对每种操作类型对应的第二标签的初始标签权重进行调整,得到每种访问操作对应的第二标签及每个第二标签对应的调整后的标签权重。
服务器筛选预设数量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作为目标客户的客户标签。预设数量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动态变量。例如,筛选得到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的总数量,即上述预设数量可以是标签权重达到预设的权重阈值的标签数量。客户标签可以反映目标客户的经济状况、产品购买意愿等。
本实施例中,将客户留在父程序及子程序的零散信息进行串联,基于串联结果进行产品推荐,使得产品推荐更有针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产品交易链接进行产品交易监控及协助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402,第一终端监测目标客户基于产品交易链接的操作行为数据;产品交易链接包括业务员标识。
目标客户通过对产品交易链接的触按操作,可以对产品交易链接对应的第一子程序进行操作。第一子程序中多个控件预置了埋点。除了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程序,还可以对其他应用程序也预置埋点,对此不作限制。第一子程序基于预置埋点对目标客户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埋点控件的触按操作进行监测。控件可以是按钮、链接、窗口、文本框等。触按操作包括点击、长按、短按或滑动等。目标程序记录对应的操作行为数据。操作行为数据包括目标客户对至少一个被触控件的操作记录,如打开产品交易链接、阅读软文等。其中,操作记录包括操作时间等。
步骤404,第一终端根据预设的多个埋点控件分别对应的反馈标签,判断是否需要对操作行为数据进行反馈。
第一终端检测被触控件是否属于埋点控件。若属于埋点控件,则进一步的判断被触控件所属埋点控件是否具有对应的反馈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多个埋点控件分别对应的反馈标签,判断是否需要对操作行为数据进行反馈,包括:检测被触控件是否属于埋点控件;若属于埋点控件,则判断所属埋点控件是否具有对应的反馈标签;当具有反馈标签时,需要对被触控件对应的操作记录进行反馈。
步骤406,若需要反馈,则第一终端将操作行为数据上报至服务器,使服务器将操作行为数据转发至业务员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
若目标客户基于某个埋点控件的触按操作需要反馈至业务员,则针对该埋点控件预先配置对应的反馈标签。当被触控件属于埋点控件时,第一子程序进一步判断该被触控件所属埋点控件是否具有对应的反馈标签。若具有反馈标签,则表示需要对该被触控件对应的操作行为数据进行反馈。当具有反馈标签时,第一子程序将目标客户对被触控件对应的操作记录上报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操作行为数据反馈至业务员名片对应的第二终端。
步骤408,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操作行为数据返回的交易协助链接。
步骤410,第一终端基于交易协助链接获取对应的产品推送信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易协助的子程序,记作第二子程序。第二子程序运行在父程序中。若父程序为微信平台,第二小程序也可以是运行在微信平台的小程序。容易理解,第二子程序与第一子程序可以是同一应用程序,对此不作限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对产品交易链接的关闭操作时,第一子程序获取产品交易链接的访问记录,对访问记录进行存储;当检测到对产品交易链接的启动操作时,读取产品交易链接的访问记录;访问记录包括访问时间和退出页面类别;根据最近一次访问产品交易链接时对应的退出页面类别,获取对应的初始页面,加载初始页面。
服务器部署了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额外维护一张客户跟踪表。客户跟踪表用于记录目标客户每次使用第一子程序的时间、浏览记录等。浏览记录包括退出第一子程序时正在展示的页面(以下称“退出页面”)对应的页面类别。退出页面的页面类别可以是产品、资讯、软文、设置等。当目标客户再次打开第一子程序时,第一子程序在数据库中读取该目标客户标识最近一次对第一子程序的浏览记录,根据浏览记录自动展示退出页面或退出页面对应页面类别的初始页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程序提供“展示业务员分享页面”控件。目标客户通过该控件,随时可以查看当时业务员发送的产品交易链接对应的页面。
记录目标客户对第一子程序的浏览记录,基于浏览记录进行页面加载,使得加载的页面内容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可以提高目标客户基于第一子程序的操作便利性,进而间接提高产品数据推送转化率。
当业务员根据操作行为数据,认为需要对客户进行交易协助时,可以在第二终端基于父程序向第一终端推送第二子程序链接(以下称“交易协助链接”)。当检测到目标客户对交易协助链接的启动操作时,第一终端展示交易协助页面。业务员与目标客户可以在交易协助页面即时通讯,如进一步详细沟通产品需求,或者根据进一步沟通结果重新进行产品推荐等。基于交易协助链接获取到的产品推送信息可以是上述产品交易链接,也可以是文本描述等,对于推送方式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将目标客户的当前状态,即当前基于产品交易链接的操作行为数据及时反馈至业务员,使业务员可以根据操作行为数据更加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调整产品推送信息,进而可以提高产品数据推送转化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操作行为数据返回的交易协助链接之后,还包括:第一终端基于目标客户对交易协助链接的触按操作,显示交易协助页面;检测交易协助页面内是否生成即时通讯消息;若生成即时通讯消息,识别即时通讯消息是否包含预设的敏感词;当包含敏感词时,根据包含敏感词的即时通讯消息生成违规提示,基于业务员标识将违规提示推送至相应的监控终端。
当业务员认为需要对目标客户进行交易协助时,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交易协助链接。交易协助链接包括目标客户标识。服务器将交易协助链接转发至目标客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终端。目标客户可以通过触按交易协助链接进入第二子程序与业务员进行在线沟通。当第二终端检测到目标客户对交易协助链接的触按操作时,基于第二子程序显示交易协助页面。
第二子程序按照预设时间频率检测是否存在新的即时通讯消息产生。若是,第二子程序基于预设的敏感词库对该即时通讯消息进行敏感词扫描。敏感词库包括多种敏感词。敏感词是指不符合业务要求的词语,例如,必定涨停、稳赚等过度承诺性用语或诱导性用语。敏感词还可以包括其他词语,如不文明用语等,对此不做限制。第二子程序可以采用敏感词匹配的方式,识别是否存在预设敏感词的即时通讯消息。
当即时通讯消息中包含敏感词时,第二子程序利用包含敏感词的即时通讯消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将提示信息发送至监控人员对应的监控终端,由此对业务员进行相应的警告。第二子程序还可以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便业务员及时发现存在不符合业务要求的情形,从而对业务员进行有效监管。
本实施例中,在业务员与客户在线沟通过程中,对产生的即时通讯消息是否违规进行实时检测,并实时的将检测结果报告给监控人员,相比传统的事后抽查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监控效率,实时检测可以避免业务员对即时通讯消息的删减操作,从而还可以提高监控结果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包含敏感词时,第一终端对业务员标识对应违规提示的次数进行统计;若进行违规提示的次数超过阈值,则根据包含敏感词的即时通讯消息生成风险提示,展示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包括是否更换业务员的选项;接收第一终端基于风险提示触发的业务员更换指令,根据业务员更换指令将相应目标客户标识重新添加至目标客户表,并将更新后的目标客户表推送至多个第一终端。
目标客户表仅用于记录尚未有业务员跟进的目标客户的信息。当需要为目标客户更换业务员时,该目标客户暂时处于无业务员跟进的状态,从而将该目标客户对应的信息,如目标客户标识、历史服务业务员信息等重新记录至目标客户表,便于其他业务员继续为该目标客户继续服务。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业务员对应违规提示的次数进行统计,可以识别业务员服务质量,当业务员服务质量较差时及时向客户提供更换业务员的选项,使得业务服务更加符合客户需求,以维护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兴趣度,进而间接可以提高产品数据推送转化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产品交易链接进行客户管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502,接收第二终端基于父程序发送的子程序链接;子程序链接包括业务员名片和目标客户标识。
步骤504,将子程序链接推送至目标客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终端。
业务员可以在第二终端基于父程序向目标客户对应的第一终端推送子程序链接。子程序链接可以是产品交易链接,也可以是交易协助链接。子程序链接包括业务员名片和目标客户标识。服务器将子程序链接转发至目标客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终端。
步骤506,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对子程序链接的启动操作时,获取目标客户标识对应的父程序标识。
业务员名片包括业务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父程序标识、群组标识、资历简介等。其中,父程序标识可以是业务员基于父程序的账号,如微信账号等。群组标识可以是业务员对应业务群组的标识信息。业务群组可以是有业务员及其负责管理的多个客户的父程序群组,如微信群等。对应的群组标识可以是微信账号等。业务群组可以是业务员基于父程序预先创建的,也可以是子程序向父程序根据子程序触发的群组构建请求创建的。
目标客户可以在第一终端启动子程序链接,进而对相应子程序进行操作。当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监测到目标客户在第一终端对子程序链接的启动操作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父程序信息读取请求。第一终端根据父程序信息读取请求读取子程序当前所依附的父程序的标识信息,即父程序标识。父程序标识可以是目标客户基于父程序的账号信息,如微信账号等。
步骤508,根据父程序标识和群组标识生成客户管理请求,将客户管理请求发送至父程序对应的数据接口,使数据接口将目标客户的父程序标识添加至群组标识对应的业务群组。
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目标客户对应的父程序标识以及业务员名片中的群组标识生成客户管理请求,并将客户管理请求发送至父程序对应的数据接口。父程序对应数据接口将客户管理请求转发至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根据客户管理请求,将目标客户对应的父程序标识添加至群组标识对应的业务群组。
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个业务员基于父程序创建对应的业务群组,并每当业务员拓展新客户时,将新客户的父程序标识添加至相应业务员对应的业务群组,将大量且零散的客户集中至一个业务群组,便于业务员基于父程序对客户及时管理,从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对子程序链接的转发操作时,将子程序链接标记为转发链接;转发链接包括间接客户标识以及与子程序链接中相同的业务员名片;根据转发操作将转发链接推送至间接客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当监测到间接客户标识对应终端对转发链接的启动操作时,根据业务员名片将间接客户的父程序标识添加至相应业务群组。
子程序提供“转发”控件。当第一终端检测到目标客户(也可称作“直接客户”)对该控件的触按操作时,根据目标客户选定的接收对象(以下称“间接客户”),将业务员推送给目标客户的子程序链接转发至间接客户对应的终端。被转发的子程序链接(记作“转发链接”)与业务员推送给目标客户的子程序链接包含相同的业务员名片。当间接客户对应的终端检测到间接客户对转发链接的启动操作时,按照上述方式将间接客户的父程序标识添加至直接客户所属的业务群组。
本实施例中,不仅对业务员自行拓展的直接客户进行管理,对直接客户辅助拓展的间接客户也进行管理,使业务员可以对大量且分散的客户尽然有序的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基于子程序中预设按钮触发的业务群组登录请求;登录请求携带了父程序标识;用户终端包括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识别父程序标识对应的用户类别;当用户类别为业务员时,向第二终端返回父程序标识对应业务群组,记作第一群组,使第二终端展示第一群组;第一群组包括业务员对应的父程序标识以及对应的多个客户的父程序标识;当用户类别为目标客户时,向第一终端返回父程序标识对应业务群组,记作第二群组,使第一终端展示第二群组;第二群组包括目标客户对应业务员的父程序标识。
业务群组的登录入口可以是子程序,也可以是父程序,以下将以基于子程序登录业务群组为例进行描述,业务员与客户对业务群组的操作权限不同。具体的,子程序提供“群组查看”控件。当用户终端接收到用户对该控件触发的触按操作时,根据触按操作生成业务群组登录请求,并将登录请求发送至子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述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父程序标识,识别登录用户的用户类别。用户类别包括业务员和客户。
当用户类别为业务员时,表示用户为业务员,子程序的服务器向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第一群组登录请求。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一群组登录请求向业务员对应的第二终端返回第一群组的消息。当用户类别为客户时,表示用户为客户,子程序的服务器向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第二群组登录请求。父程序对应的服务器根据第二群组登录请求向客户对应的第一终端返回第二群组的消息。第一群组与第二群组为同一业务群组的不同展示方式。其中,第一群组包括业务员对应的父程序标识以及该业务员管理的多个客户的父程序标识;而第二群组仅包括目标客户对应业务员的父程序标识。换言之,业务员基于第一群组可以查看业务群组内全部成员信息;而客户基于第二群组只能查看相应业务员的信息。再换句话说,业务群组对于群组内多个客户之间相互屏蔽。
本实施例中,基于业务员与客户对业务群组配置不同的操作权限,使业务群组在能够方便业务员管理客户的情况下,在客户与客户之间进行信息屏蔽,符合实际操作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子程序向第一终端推送至少一种激励活动信息;接收第一终端返回的目标客户基于子程序的输入资源;根据激励活动信息对输入资源进行转换,得到对应的输出资源;将输出资源转移至第一终端。
激励活动信息可以是用于促使客户与企业进行紧密联系,以提高客户对企业及企业所提供产品的兴趣度的任意活动的信息,如公益捐步、转发有礼、问卷抽奖等。容易理解,激励活动还可以是其他内容,对此不做限制。激励活动信息包括输入资源、输出资源以及将输入资源转换为输出资源的转换方式和转换条件。换言之,目标客户可以利用输入资源兑换相应的输出资源。
例如,激励活动“问卷抽奖”对应的输入资源可以是录入问卷调查信息;输出资源也可以是随机获取的目标资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问卷抽奖”激励活动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客户录入的问卷调查信息分析客户特征,进而基于客户特征进行产品推荐,将产品推荐信息与目标资源获取结果同时展示给目标客户,这种通过有奖活动推动产品信息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客户积极性,也可以提高产品推送信息的转化率。
服务器根据激励活动信息监测目标客户基于第一终端的输入资源,并在输入资源满足转换条件时对输入资源进行转换,得到对应的输出资源;将输出资源转移至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中,目标客户可以利用输入资源兑换相应的输出资源,以资源激励的方式与目标客户互动,即子程序本身提供一种与客户互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无需业务员参与,减少业务员互动压力,进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装置,包括:参数配置模块602、代码生成模块604和资源获取模块606,其中:
参数配置模块60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将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第一终端,以使终端获取客户在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接收终端返回的配置参数。
代码生成模块604,用于基于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
资源获取模块606,用于运行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目标资源转移至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数配置模块602还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根据平台标识,对网络平台进行鉴权处理;若鉴权通过,获取预存储的资源获取页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数配置模块602还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统计平台标识对应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比较并发任务线程数量是否小于平台标识对应的并发阈值;若是,获取资源获取页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客户标识;参数配置模块602还用于根据客户标识获取对应的客户信息,根据客户信息建立客户画像,根据客户画像预测客户的资源偏好;根据资源偏好预测多个配置项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根据多个配置项及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生成资源获取页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模块606还用于根据资源获取请求,向第一终端返回信息调查页面,使第一终端获取客户基于信息调查页面录入的身份属性信息;根据身份属性信息,确定客户对应的客户类别;获取客户类别对应的产品信息;将产品信息和目标资源推送至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获取模块606还用于获取客户类别对应的待推荐产品列表;待推荐产品列表中记录了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对应的推荐热度值;根据推荐热度值,将待推荐产品列表中一个或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标记为与客户相适应的产品信息。
关于目标资源的获取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资源获取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目标资源的获取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接口以及预先配置的多种激励方案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资源获取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资源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
将所述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获取客户在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对其中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的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配置操作获取相应的配置参数;
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配置参数;
基于所述配置参数生成目标代码,将所述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
运行所述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所述目标资源转移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
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所述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
根据所述平台标识,对网络平台进行鉴权处理;
若鉴权通过,获取预存储的资源获取页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
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所述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
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统计所述平台标识对应的并发任务线程数量;
比较所述并发任务线程数量是否小于并发阈值;
若是,获取所述资源获取页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客户标识;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包括:
根据所述客户标识获取对应的客户信息,根据所述客户信息建立客户画像,
根据所述客户画像预测客户的资源偏好;
根据所述资源偏好预测多个配置项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
根据多个配置项及分别对应的初始配置参数,生成所述资源获取页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资源转移至所述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信息调查页面,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客户基于所述信息调查页面录入的身份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客户对应的客户类别;
获取所述客户类别对应的产品信息;
将所述产品信息和所述目标资源推送至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客户类别对应的产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类别对应的待推荐产品列表;所述待推荐产品列表中记录了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对应的推荐热度值;
根据所述推荐热度值,将待推荐产品列表中一个或多个待推荐产品信息标记为与所述客户相适应的产品信息。
7.一种资源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资源获取请求获取资源获取页面;所述资源获取页面包括多个配置项;将所述资源获取页面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根据对所述配置项的配置操作返回的配置参数;
代码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配置参数生成相应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将多个配置项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添加至模板代码,得到获取目标资源的执行代码;
资源获取模块,用于运行所述执行代码,在资源池中筛选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目标资源,将所述目标资源转移至所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网络平台发送的资源获取请求;所述资源获取请求携带了所述网络平台的平台标识;根据所述平台标识,对相应网络平台进行鉴权处理;若鉴权通过,获取所述资源获取页面。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22941.4A 2018-10-19 2018-10-19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44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2941.4A CN10954426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2941.4A CN10954426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4267A true CN109544267A (zh) 2019-03-29
CN109544267B CN109544267B (zh) 2024-04-26

Family

ID=6584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2941.4A Active CN10954426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426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4974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第三方接入的接口鉴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43675A (zh) * 2019-06-27 2019-11-1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订单生命周期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294A (zh) * 2020-08-10 2020-11-2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437075A (zh) * 2020-11-18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4114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展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3660A (zh) * 2021-02-08 2021-05-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中的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18377A (zh) * 2019-11-18 2021-05-18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数据推荐、权限设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328882B (zh) * 2020-11-05 2023-07-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4379A1 (en) * 1999-03-19 2009-04-09 Network Solu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b Forwarding
CN103605506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南通同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形用户界面资源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4484482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广州东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平台的网页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US20150271097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Steeve Teong Sin K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EP3267389A1 (en) * 2016-07-07 2018-01-10 Yandex Europe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network resource as a source of content for a recommendation system
CN107832329A (zh) * 2017-09-26 2018-03-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4379A1 (en) * 1999-03-19 2009-04-09 Network Solu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b Forwarding
CN103605506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南通同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形用户界面资源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US20150271097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Steeve Teong Sin K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CN104484482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广州东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平台的网页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EP3267389A1 (en) * 2016-07-07 2018-01-10 Yandex Europe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network resource as a source of content for a recommendation system
CN107832329A (zh) * 2017-09-26 2018-03-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资源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4974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第三方接入的接口鉴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24974B (zh) * 2019-04-26 2022-08-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第三方接入的接口鉴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43675A (zh) * 2019-06-27 2019-11-1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订单生命周期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114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展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1145B (zh) * 2019-09-20 2023-10-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展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18377A (zh) * 2019-11-18 2021-05-18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数据推荐、权限设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988294A (zh) * 2020-08-10 2020-11-2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1988294B (zh) * 2020-08-10 2022-04-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328882B (zh) * 2020-11-05 2023-07-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7075A (zh) * 2020-11-18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3660A (zh) * 2021-02-08 2021-05-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中的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83660B (zh) * 2021-02-08 2024-05-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中的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4267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4267A (zh)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4173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nd monitoring licensing of applications or extensions to applications on a multi-tenant platform
US8417715B1 (en) Platform independent plug-i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
CN101287040B (zh) 基于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交互历史和上下文的动作预测
CN109523301A (zh) 产品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283852A (zh) 模糊跟踪数据
CN109617781B (zh) 即时通讯消息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6637B (zh) 商品信息管理方法、宿主平台及商品信息管理组件
CN11040257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服务器、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A3128218A1 (en) Web application for service recommendations with machine learning
Olumofin et al. A holistic architecture assessment method for software product lines
CN114398553A (zh) 对象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14370A (zh) 基于低代码的平台构建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4530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build external fac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generate target list of entities
CN109542528A (zh) 客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0155097A (ja) 営業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営業支援方法
Affonso et al.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self-adaptive services
US20220351237A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platform for advertisement campaigns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018628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TWI735866B (zh) 認證式代理經銷電子商務系統及其方法
US20230306519A1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Veisi Visualizing provenance in a supply chain using ethereum blockchain
TWI714999B (zh) 多層次代理經銷電子商務系統及其方法
Kolhe Blockchain based smart contracts for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KR101334558B1 (ko) 상황인지 웹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