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3987A -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3987A
CN109543987A CN201811365128.2A CN201811365128A CN109543987A CN 109543987 A CN109543987 A CN 109543987A CN 201811365128 A CN201811365128 A CN 201811365128A CN 109543987 A CN109543987 A CN 109543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measurement system
index measurement
product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51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峰
罗仕鉴
胡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51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3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3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98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具有以下步骤:S1:通过线上平台及电商组成对三级指标及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比例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完成的数据进行汇总;S2:将收集到的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到二级指标,并通过数据对其进行汇总;S3:汇总形成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继续汇总形成一级指标及权重,通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形成饼状图或其他图形,形成直观的观测图形。本发明提供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是一套专业、完整的用户分析法,对现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行业互联网大数据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和分析,给出科学、专业的用户分析模型,保证了该模型应用时的专业性和准确度。

Description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及客户体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主要分为:移动社交、移动广告、手机游戏、手机电视和移动电子阅读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重要指标。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通常是根据问卷调查或随机抽查的形式进行,这种方式,不能长期进行评估,随机性较大,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分析过程比较长,因此需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进行有效且准确地分析。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其具有能够实时准确、快速高效地衡量产品的用户情况。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具有以下步骤:
S1:通过线上平台及电商组成对三级指标及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比例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完成的数据进行汇总;
S2:将收集到的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到二级指标,并通过数据对其进行汇总;
S3:汇总形成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继续汇总形成一级指标及权重,通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形成饼状图或其他图形,形成直观的观测图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中的数据汇总是通过客观数据采集和主观数据采集组成,其中客观数据采集是通过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加入SDK代码后,自动采集使用该产品的客户的行为、设备、浏览器、位置等信息,以分析使用该产品的客户使用情况,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为APP、小程序、公众号和网站等产品,并在产品中加入相应的SDK代码,其中主观数据采集是通过精准调研的形式来采集的,数据通过人们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收集,收集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与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储存的原有数据进行对比。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包括若干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分为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分为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和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六个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包括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满意度指标测量系统、商品分享率指标测量系统、好评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晒单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注册率指标测量系统、首次购物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新用户增长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平均停留时长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频次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深度指标测量系统、加入购物车次数指标测量系统和人均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登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咨询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搜索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广告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和不同运营位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订单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下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留存指标测量系统、登录留存指标测量系统、购买留存指标测量系统和消费频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成交量指标测量系统、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客单价指标测量系统、付费金额指标测量系统、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购买人数指标测量系统和复购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推荐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精选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和搜索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模型是一套专业、完整的用户分析算法,对现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大数据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和分析,给出科学、专业的用户分析模型,保证了该模型应用时的专业性和准确度,并可以帮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快速了解自身产品的用户分析问题,促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行业更好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同时该分析系统利用当今流行的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数据收集,数据采集具有普遍性,更能真实反映用户情况,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导入该算法,最终在计算机以方便人员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降低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而且加快了分析的进程。
2、本发明根据现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行业数据定义出行业用户所涉及到的用户情感权重指标、用户转化权重指标、用户质量权重指标、关键任务权重指标、用户留存权重指标和产品价值权重指标六个关键维度,并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行业用户体验健康度的相关指标科学系统的划分为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和三级指标及权重,涵盖用户体验的所有环节,然后根据得出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汇总并以柱状图或饼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得测试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行业用户的主客观双数据进行准确的了解。
3、本发明为分析模型的三级指标框架体系提供标准的计算方式,建立专业、完整的用户分析算法,用于高效地计算出产品的用户主客观双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具有以下步骤:
S1:通过线上平台及电商组成对三级指标及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比例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完成的数据进行汇总;
S2:将收集到的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到二级指标,并通过数据对其进行汇总;
S3:汇总形成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继续汇总形成一级指标及权重,通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形成饼状图或其他图形,形成直观的观测图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中的数据汇总是通过客观数据采集和主观数据采集组成,其中客观数据采集是通过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加入SDK代码后,自动采集使用该产品的客户的行为、设备、浏览器、位置等信息,以分析使用该产品的客户使用情况,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为APP、小程序、公众号和网站等产品,并在产品中加入相应的SDK代码,其中主观数据采集是通过精准调研的形式来采集的,数据通过人们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收集,收集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与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储存的原有数据进行对比。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包括若干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分为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分为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和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六个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包括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满意度指标测量系统、商品分享率指标测量系统、好评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晒单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注册率指标测量系统、首次购物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新用户增长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平均停留时长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频次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深度指标测量系统、加入购物车次数指标测量系统和人均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登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咨询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搜索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广告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和不同运营位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订单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下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留存指标测量系统、登录留存指标测量系统、购买留存指标测量系统和消费频率指标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成交量指标测量系统、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客单价指标测量系统、付费金额指标测量系统、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购买人数指标测量系统和复购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推荐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精选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和搜索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
本发明的在使用时,首先列好如下的表格,并对应分成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三级指标及权重三大类,然后再将一级指标及权重分成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和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六个关键维度。
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满意度指标测量系统、商品分享率指标测量系统、好评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晒单率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四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用户满意度数据、商品分享率数据、好评率数据和晒单率数据。
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注册率指标测量系统、首次购物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新用户增长率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三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测统计出的注册率数据、首次购物率数据和新用户增长率数据。
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平均停留时长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频次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深度指标测量系统、加入购物车次数指标测量系统和人均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五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平均停留时长数据、平均访问频次、平均访问深度数据、加入购物车次数数据和人均购买次数数据。
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登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咨询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搜索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广告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和不同运营位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订单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下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四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访问转化率数据、流失率数据、登录转化率数据、购物转化率数据和咨询转化率数据,在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中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搜索转化漏斗数据、广告转化漏斗数据和不同运营位转化漏斗数据,在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中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banner流失用户数据、订单流失用户数据和支付流失用户数据,在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中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下单转化率数据和支付转化率数据。
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留存指标测量系统、登录留存指标测量系统、购买留存指标测量系统和消费频率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四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访问留存数据、登录留存数据、购买留存数据和消费频率数据。
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成交量指标测量系统、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客单价指标测量系统、付费金额指标测量系统、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购买人数指标测量系统和复购率指标测量系统,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推荐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精选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和搜索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评估时,在七个分类的系统内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成交量数据、成单量数据、客单价数据、付费金额数据、购买次数数据、购买人数数据和复购率数据,在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中分别输入利用大数据统计出的banner成单量数据、推荐位成单量数据、精选位成单量数据和搜索位成单量数据。
待将所有数据分别对应填入指定的系统内后,并且所有指标测量系统均使用百分比来进行测量,最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汇总,并绘制形成柱状图或饼状图,使得测试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进行有效且准确地了解。
客观数据采集是通过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加入SDK代码后,自动采集使用该产品的客户的行为、设备、浏览器、位置等信息,以分析使用该产品的客户使用情况,帮助产品方对产品的用户体验、业务流程等进行优化改进,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为APP、小程序、公众号和网站等产品,并在产品中加入相应的SDK代码。主观数据采集是通过精准调研的形式来采集的,数据通过人们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收集。并将收集所得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并将其与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储存的原有数据进行对比。
精准调研以客观数据为条件,如根据客户的操作行为、业务、设备、地域、浏览器等结合客户的性别、年龄等生理和社会属性等进行调研,样本的精准率达到100%。客户体验云的以电商网站为例:精准调研可以仅对一个地区、女性、在专卖店扫二维码参加了推广活动、在线上商城中把活动产品加入购物车,但又移除出去了的客户进行调研,以了解不购买的原因,即把客户操作的情况结合主观调研的数据一起来进行分析,了解客户操作时的流畅度、完成度和效率,以及操作前、中、后的满意度,帮助企业相关责任人及时的优化产品提升体验。同时,通过精准的调研,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进行产品的功能、内容等的创新,提升产品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对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S1:通过线上平台及电商组成对三级指标及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比例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完成的数据进行汇总;
S2:将收集到的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到二级指标,并通过数据对其进行汇总;
S3:汇总形成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继续汇总形成一级指标及权重,通过对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形成饼状图或其他图形,形成直观的观测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的数据汇总是通过客观数据采集和主观数据采集组成,其中客观数据采集是通过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加入SDK代码后,自动采集使用该产品的客户的行为、设备、浏览器、位置等信息,以分析使用该产品的客户使用情况,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为APP、小程序、公众号和网站等产品,并在产品中加入相应的SDK代码,其中主观数据采集是通过精准调研的形式来采集的,数据通过人们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中收集,收集的数据输入到相应的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与标签库、模型库、模板库以及方法库中储存的原有数据进行对比。
3.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分为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分为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和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六个一级指标测量系统,所述一级指标测量系统下包括若干二级指标测量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情感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满意度指标测量系统、商品分享率指标测量系统、好评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晒单率指标测量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转化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注册率指标测量系统、首次购物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新用户增长率指标测量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质量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平均停留时长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频次指标测量系统、平均访问深度指标测量系统、加入购物车次数指标测量系统和人均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任务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登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咨询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访问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搜索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广告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和不同运营位转化漏斗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流失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订单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流失用户指标测量系统,所述购物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包括下单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和支付转化率指标测量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留存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访问留存指标测量系统、登录留存指标测量系统、购买留存指标测量系统和消费频率指标测量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价值权重指标测量系统包括成交量指标测量系统、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客单价指标测量系统、付费金额指标测量系统、购买次数指标测量系统、购买人数指标测量系统和复购率指标测量系统,所述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包括banner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推荐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精选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和搜索位成单量指标测量系统。
CN201811365128.2A 2018-11-16 2018-11-16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Withdrawn CN109543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5128.2A CN109543987A (zh) 2018-11-16 2018-11-16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5128.2A CN109543987A (zh) 2018-11-16 2018-11-16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987A true CN109543987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7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5128.2A Withdrawn CN109543987A (zh) 2018-11-16 2018-11-16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39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158A (zh) * 2019-05-16 2019-08-09 创络(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生命周期或成长特征的营销设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158A (zh) * 2019-05-16 2019-08-09 创络(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生命周期或成长特征的营销设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MIDAS modelling framework for Chinese inflation index forecast incorporating Google search data
PAPAIOANNOU Use of social media for assessing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indicators
Diez-Vial et al.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vertical integration
CN107944761A (zh) 基于人工智能消费维权指数企业投诉预警监测分析方法
CN111861507A (zh) 一种用于实时分析网络餐饮店铺风险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Zhang Sales forecasting of promotion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cross-industry standard process for data mining of E-commerce promotional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ggraini et al. The impact of SNS marketing use on women entrepreneurs in the new normal era
CN11112709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商用户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Küpper et al. Features for social CRM technology–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Riyazahmed et al. Implications of heuristics in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CN109543987A (zh)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客观双数据分析法
CN113393922A (zh) 一种辅助诊疗类人工智能应用评估框架和评估方法
CN111008913A (zh) 一种以产品促进其知识产权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
Qiao et al. Constructing a data warehouse based decision support platform for China tourism industry
KR20160121132A (ko) 소셜 빅데이터 기반의 상품 트랜드 및 매출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Wan et al. A Bibliometric Review of Research Trends in Social CRM
CN111460300B (zh) 网络内容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Xio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Automobile Marketing Mode Based on Big Data Marketing
Liu et al.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customer requirement importance of smart products based on online comments and improved quantitative Kano model
CN109215793A (zh) 一种金融行业用户体验健康度评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7370448B (zh) 品牌数字资产洞察分析方法
Xu et al. Big data analytics toward intelligent mobile service provisions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e-commerce
Boller et al. Spices of the future: Forecasting the future of food retailing and distribution with patent analysis techniques
Retnowardhani et al. Review Study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CN109615181A (zh) 一种电商行业用户体验健康度评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