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3292A -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3292A
CN109543292A CN201811390612.0A CN201811390612A CN109543292A CN 109543292 A CN109543292 A CN 109543292A CN 201811390612 A CN201811390612 A CN 201811390612A CN 109543292 A CN109543292 A CN 109543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user
capture
repeater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06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3292B (zh
Inventor
马永奎
黄浩
张佳岩
赵洪林
高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3906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3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3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3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它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仿真方法不能对中、低轨道卫星之间星间链路的信号捕获过程进行准确描述的问题。本发明会考虑用户卫星的运动轨迹的影响,所以基于本发明得到的仿真结果会更加精准,而且本发明的意义还在于,在准确的得到对中、低轨目标的捕获时间和捕获概率之后,可以调整卫星捕获过程中使用的捕获策略,仿真结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价值。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用。

Description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天通信系统中,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提供数据中继、连续跟踪与轨道精确测控服务的系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作为增强空间信息传输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得到了大力发展。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建立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是“星间目标捕获与跟踪指向控制技术”,中继卫星星间目标捕获跟踪数学仿真是中继卫星系统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仿真的手段验证星间链路建立的主要工作过程和技术指标。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携带有天线可以探测中、低轨卫星发射的信号,建立星间链路的过程实质是中继卫星装载的天线与中、低轨的用户卫星装载天线之间对准的过程,当两星之间的天线对准形成星间链路进而可以进行通信。
当中继卫星选择与用户卫星建立链路之前,需要确定两星之间的运动轨迹。当卫星进入预定的轨道之后,卫星在任意时刻相对于地球的位置确定,可以借助地球作为中间分析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运动轨迹。由于一般情况下卫星的运动还需要考虑宇宙环境等因素,所以人为的去分析卫星之间的运动规律变得相对复杂,为了简化这一分析过程,实际分析过程中采用STK软件进行卫星运行轨迹的仿真,仅需要在该软件中导入卫星的运行轨迹的参数便可以得到两星之间每一个时刻的相对位置关系。两星之间的卫星关系一般采用极坐标表示,即每一个实时位置采用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表示。
中继卫星选择与用户卫星建立星间链路时需要调整自身的天线指向用户卫星,由于地面站会对每颗卫星进行遥测,所以中继卫星可以对用户卫星的预报得到用户卫星出现的位置,因此中继卫星对用户卫星的搜索由全向空间变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区域,由于中继卫星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束的束散角角度比较小,无法覆盖整个不确定区域,并且用户卫星在这个不确定空间内部随机出现,所以中继卫星需要控制自身天线在该不确定区域内部搜索。不确定区域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为对用户卫星的测定轨道精度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中继卫星姿态误差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两星之间天线安装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天线机构的变形误差等因素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结合实际的卫星系统可以得到上述误差标准差的具体数据,一般情况下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为上述误差项的均方和。
天线的搜索策略有多种方式玫瑰曲线扫描、矩形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等,结合扫描方式的实现难度和对卫星平台的扰动,一般选等距等线速螺旋扫描方式。结合具体的扫描方式分析时,一般忽略用户卫星的距离信息,仅仅考虑空间中扫描波束能够覆盖的角度。传统的星间链路捕获过程建模时认为卫星波束在捕获不确定区域内部不发生相对移动,但是在对于中、低轨卫星的捕获过程中,由于中、低轨卫星的实际运动速度较快,导致利用传统仿真方法不能对中、低轨道卫星之间星间链路的信号捕获过程进行准确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利用传统仿真方法不能对中、低轨道卫星之间星间链路的信号捕获过程进行准确描述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
步骤二、选择中继卫星采用的扫描方式,并设置扫描的步长因子;
步骤三、利用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标准差获取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确定的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再利用步骤二确定的扫描方式和步骤一获取的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中继卫星对用户卫星的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过程,本发明会考虑用户卫星的运动轨迹的影响,所以基于本发明得到的仿真结果会更加精准,而且本发明的意义还在于,在准确的得到对中、低轨目标的捕获时间和捕获概率之后,可以调整卫星捕获过程中使用的捕获策略,仿真结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等距等线速螺旋扫描策略的示意图;
其中:mrad代表毫弧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
步骤二、选择中继卫星采用的扫描方式,并设置扫描的步长因子;
步骤三、利用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标准差获取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确定的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再利用步骤二确定的扫描方式和步骤一获取的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中继卫星对用户卫星的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
之前的星间链路捕获过程建模时认为卫星波束在捕获不确定区域内部不发生相对移动,该模型能够对同步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之间星间链路建立模型准确描述。但是对于中、低轨卫星的捕获过程中,由于中、低轨卫星运动速度较快,所以之前的模型无法准确的描述这一过程。而本发明的仿真方法有效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步骤一的具体过程为:
在STK中导入中继卫星和用户卫星的轨道运行参数,并建立中继卫星和用户卫星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STK的建模和计算功能得到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选择中继卫星的扫描方式为等距等线速螺旋扫描方式,这里扫描参数只有步长因子一个参数。步长因子的选择与中继卫星发射波束的束散角和平台的抖动有关,
设置扫描的步长因子为Iθ
Iθ=θb·kf·(1-k)
其中,Iθ是扫描的步长因子,θb是中继卫星扫描波束的束散角度;kf是伸缩因子,k是叠加覆盖因子。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伸缩因子kf的取值为0.707。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叠加覆盖因子k的取值为0.341。叠加覆盖因子k用来抵抗平台扰动。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将用户卫星的测定轨道精度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1、中继卫星姿态误差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2、中继卫星与用户卫星之间天线安装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3和中继卫星与用户卫星之间天线机构的变形误差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4做加和运算,得到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标准差A,其中:A=A1+A2+A3+A4
设置中继卫星扫描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均为[-3A,3A],根据设置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确定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
如图2所示,为根据设置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利用等距等线速螺旋扫描方式进行扫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中继卫星的扫描波束的束散角度在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内覆盖的圆形区域O1的半径为R1,用户卫星在不确定区域内覆盖的圆形区域O2的半径为R2,在扫描的初始时刻,用户卫星覆盖的圆形区域O2的圆心坐标在不确定区域内的分布符合标准的二维正态分布;其出现在不确定区域内部的概率为0.9973;
将步骤一获取的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叠加到用户卫星初始时刻出现的坐标上,则下一时刻用户卫星将继续按照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运行,中继卫星按照步骤二选择的扫描方式和设置的步长因子进行扫描;
设定最大捕获时间为M、捕获次数为N;
在第一次捕获过程中:
若在捕获时间达到最大捕获时间M之前,在时刻M1第一次出现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则判断捕获成功,将捕获成功计数值C加1,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1
若在捕获时间达到最大捕获时间M之前,仍未出现过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的情况;则继续判断在最大捕获时间M时刻,是否存在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的情况;
若存在,则判断捕获成功,将捕获成功计数值C加1,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若不存在,则判断捕获失败,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
同理,按照第一次捕获过程进行第二次捕获,直至捕获次数达到N,得到捕获成功计数值C的值;
将记录的每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做和,得到N次捕获的捕获时间总和m;
则计算捕获概率P为:
计算捕获时间T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
步骤二、选择中继卫星采用的扫描方式,并设置扫描的步长因子;
步骤三、利用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标准差获取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确定的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再利用步骤二确定的扫描方式和步骤一获取的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中继卫星对用户卫星的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过程为:
在STK中导入中继卫星和用户卫星的轨道运行参数,并建立中继卫星和用户卫星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STK的建模和计算功能得到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
选择中继卫星的扫描方式为等距等线速螺旋扫描方式,
设置扫描的步长因子为Iθ
Iθ=θb·kf·(1-k)
其中,Iθ是扫描的步长因子,θb是中继卫星扫描波束的束散角度;kf是伸缩因子,k是叠加覆盖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伸缩因子kf的取值为0.7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叠加覆盖因子k的取值为0.3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将用户卫星的测定轨道精度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1、中继卫星姿态误差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2、中继卫星与用户卫星之间天线安装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3和中继卫星与用户卫星之间天线机构的变形误差引起的指向误差标准差A4做加和运算,得到中继卫星的总指向误差标准差A,其中:A=A1+A2+A3+A4
设置中继卫星扫描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均为[-3A,3A],根据设置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确定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中继卫星的扫描波束的束散角度在中继卫星扫描的不确定区域内覆盖的圆形区域O1的半径为R1,用户卫星在不确定区域内覆盖的圆形区域O2的半径为R2,在扫描的初始时刻,用户卫星覆盖的圆形区域O2的圆心坐标在不确定区域内的分布符合标准的二维正态分布;
将步骤一获取的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叠加到用户卫星初始时刻出现的坐标上,则下一时刻用户卫星将继续按照用户卫星相对于中继卫星的预测运行轨迹运行,中继卫星按照步骤二选择的扫描方式和设置的步长因子进行扫描;
设定最大捕获时间为M、捕获次数为N;
在第一次捕获过程中:
若在捕获时间达到最大捕获时间M之前,在时刻M1第一次出现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则判断捕获成功,将捕获成功计数值C加1,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1
若在捕获时间达到最大捕获时间M之前,仍未出现过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的情况;则继续判断在最大捕获时间M时刻,是否存在圆形区域O1的圆心和圆形区域O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R1+R2的情况;
若存在,则判断捕获成功,将捕获成功计数值C加1,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若不存在,则判断捕获失败,同时记录第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为M;
同理,按照第一次捕获过程进行第二次捕获,直至捕获次数达到N,得到捕获成功计数值C的值;
将记录的每一次捕获过程的捕获时间做和,得到N次捕获的捕获时间总和m;
则计算捕获概率P为:
计算捕获时间T为:
CN201811390612.0A 2018-11-21 2018-11-21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Active CN109543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612.0A CN109543292B (zh) 2018-11-21 2018-11-21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0612.0A CN109543292B (zh) 2018-11-21 2018-11-21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292A true CN109543292A (zh) 2019-03-29
CN109543292B CN109543292B (zh) 2022-04-29

Family

ID=6584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0612.0A Active CN109543292B (zh) 2018-11-21 2018-11-21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329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224A (zh) * 2020-06-02 2020-09-15 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星间激光通信瞄准偏差在轨测量及校正方法
CN111817756A (zh) * 2020-06-16 2020-10-23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太赫兹通信波束回溯装置及方法
CN112434436A (zh) * 2020-12-01 2021-03-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星间链路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437518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基于抛物面统一测控天线的扫描捕获方法
CN115952646A (zh) * 2022-11-25 2023-04-11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面向精度链和时间链的卫星动态捕获能力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21B (zh) * 2009-04-29 2012-03-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
JP2012127893A (ja) * 2010-12-17 2012-07-05 Seiko Epson Corp 衛星信号捕捉適否判定方法及び衛星信号捕捉適否判定装置
CN103308073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上海交通大学 捷联惯性/卫星组合导航检测系统及其仿真测试方法
CN107181521A (zh) * 2017-05-26 2017-09-19 清华大学 星间链路天线扫描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8490973A (zh) * 2018-04-19 2018-09-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编队相对轨道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21B (zh) * 2009-04-29 2012-03-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
JP2012127893A (ja) * 2010-12-17 2012-07-05 Seiko Epson Corp 衛星信号捕捉適否判定方法及び衛星信号捕捉適否判定装置
CN103308073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上海交通大学 捷联惯性/卫星组合导航检测系统及其仿真测试方法
CN107181521A (zh) * 2017-05-26 2017-09-19 清华大学 星间链路天线扫描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8490973A (zh) * 2018-04-19 2018-09-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编队相对轨道确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游月辉,陆 荣,刘任宸: "航天电子对抗星间天线捕获跟踪技术研究", 《航天电子对抗 》 *
王利辉: "中继卫星激光通信系统捕获跟踪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224A (zh) * 2020-06-02 2020-09-15 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星间激光通信瞄准偏差在轨测量及校正方法
CN111669224B (zh) * 2020-06-02 2021-09-07 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星间激光通信瞄准偏差在轨测量及校正方法
CN111817756A (zh) * 2020-06-16 2020-10-23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太赫兹通信波束回溯装置及方法
CN111817756B (zh) * 2020-06-16 2022-05-24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太赫兹通信波束回溯装置及方法
CN112434436A (zh) * 2020-12-01 2021-03-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星间链路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434436B (zh) * 2020-12-01 2022-05-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星间链路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437518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基于抛物面统一测控天线的扫描捕获方法
CN115952646A (zh) * 2022-11-25 2023-04-11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面向精度链和时间链的卫星动态捕获能力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15952646B (zh) * 2022-11-25 2024-01-16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面向精度链和时间链的卫星动态捕获能力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292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3292A (zh) 基于轨道预测的星间链路信号捕获过程的仿真方法
CN106712827B (zh) 星载数字多波束接收天线的动态波束跟踪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46757B (zh) 一种基于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单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CA3003801C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ignal-to-noise ratio at a user terminal in a satellite system
US8775078B1 (en) Vehicle navigation using cellular networks
JP2016511719A (ja) 地球から電磁エネルギーに関する情報を得るための、例えば地球に干渉源を探す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045327B (zh) 一种基于多个同频复用波束的单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CN112945241B (zh) 一种基于观测窗口和跟踪弧段的卫星轨道评估方法
CN107300699B (zh) 基于敏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机动的马赛克模式实现方法
US1047658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nomous operations of ground station networks
CN104537202B (zh) 基于卫星编队协作的空间天线阵列合成方法
CN111829964B (zh) 一种分布式遥感卫星系统
CN111102981B (zh) 一种基于ukf的高精度卫星相对导航方法
CN106647704B (zh) 一种geo轨道数传天线跟踪精度确定方法
CN105824019B (zh) 大型分布式空间监测雷达的最优化波束对齐方法
CN112874814B (zh) 一种红外低轨星座的任务星调度方法
CN117254847B (zh) 一种低轨卫星终端快速搜星方法及装置
Ulmschneider Cooperative multipath assisted positioning
JP2020080571A (ja) 衛星システム内のユーザ端末における信号対雑音比を維持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0712238B1 (ko) 정지궤도 위성의 상대위치보정을 위한 지상 제어 방법
CN109412710A (zh) 一种天线传输性能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1884721B (zh) 基于微波测控的舰载激光通信双向光束跟踪系统及其跟踪方法
US20230305094A1 (en) Doppler nulling spatial awareness (dnsa) solution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5032586A (zh) 基于卫星通信站的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
Tantucci Satellite on-board solutions for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on Earth and Moon orb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