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9850B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39850B CN109539850B CN201811442022.8A CN201811442022A CN109539850B CN 109539850 B CN109539850 B CN 109539850B CN 201811442022 A CN201811442022 A CN 201811442022A CN 109539850 B CN109539850 B CN 1095398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heat
- floating
- pool
- heat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2—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water or from condensat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1/00—Cessp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属于废热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热池、位于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始终漂浮在废热池液面的上部,无论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20cm~40cm处,进而保证了无论废热池的温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从废热池中获取的液体始终是温度最高的液体,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热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能源价格不断的上涨,其次国家要求低能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成为各个公司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国家也加大了对环保能源利用的重视力度,如何能够更好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少的利用能源成为了首要议题。
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废水温度高达80℃以上,若直接排放将导致两种不良后果;其一,排入废水处理池,可使池中废水温度上升至50℃以上,严重影响好氧生物的废水处理能力,且还需对其降温:其二,造成能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大量热能的浪费,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用于废热池的余热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旨在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所述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所述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所述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所述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所述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
可选的,所述导轨柱包括相互配合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其中,所述左立柱的左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所述右立柱的右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
可选的,所述漂浮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左立柱上的左浮套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右立柱上的右浮套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左浮套装置和所述右浮套装置的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之间的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靠近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的底部固定。
可选的,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右立柱和所述左立柱上,其中,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所述前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和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所述轻质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可选的,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均包括第一浮动球装置、第二浮动球装置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和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立柱的左侧面和所述右立柱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立柱的前、后侧面和所述右立柱的前、后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空心滚球,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的内腔沿所述导轨柱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三个空心滚球,所述空心滚球与所述导轨柱的外壁滚动接触。
可选的,一个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与两个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相互拼接并采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相互固定以形成所述导轨柱的容置空间,所述漂浮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随所述废热池内液面的高度变化而沿所述导轨柱上下移动。
可选的,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前夹板和后夹板,其中,采用长螺栓调整所述前甲板和所述后夹板之间的间距以固定不同直径的取热管道。
可选的,所述取热管道入口靠近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的下表面设置,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为30cm。
可选的,所述废热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用于排出所述废热池底部沉积的污物,所述毛发聚集器用于过滤经所述取热管道进入取热循环泵中的废热水中的毛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也即本发明是实施例提供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的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始终漂浮在废热池液面的上部,无论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20cm~40cm处,进而保证了无论废热池的温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从废热池中获取的液体始终是温度最高的液体,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与导轨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与导轨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与导轨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与导轨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浮动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浮动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1、位于废热池1上方的废热管道2、设置在废热管道2的出口处的格栅3、固定在废热池1内的导轨柱4、滑动安装在导轨柱4上的漂浮装置5、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5上的取热管道6、与取热管道6的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7、与毛发聚集器7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8,其中,酒店或者其他地方使用完毕的热水经废热管道2进入废热池1中进行存储,并且废热管道2的出口处设置的格栅3可以对进入废热池1中的废热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较大的污物随废热水进入废热池1的内部。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的废热池1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9,其中,潜污泵9用于排出废热池1底部沉积的污物,毛发聚集器7安装在废热池1和取热循环泵8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其中,毛发聚集器7用于过滤经取热管道6进入取热循环泵8中的废热水中的毛发。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取热管道6的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5上,并且,漂浮装置5始终漂浮在废热池1的液面上部,漂浮装置5可以随废热池1内液高度变化而上下浮动,进而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5上的取热管道6的入口可以随漂浮装置5上下浮动且取热管道6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1中上液面以下,优选的,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在20cm~40cm之间,当废热池1中存储的废热水的密度发生变化时,漂浮装置5在废热池1中的吃水深度会发生稍微的变化,进而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轻微的变化,但是在该变化过程中,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之间的距离将会维持在20cm~40cm之间,以保证从取热管道6的入口处进入取热管道内的废热水始终都是废热池1内部温度最高的,进而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参考图2、图3和图4所示,导轨柱4包括相互配合的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其中,左立柱401的左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右立柱402的右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也即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不设置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上均有3个侧面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以配合漂浮装置的滚球在浮力作用下沿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上下滚动,以实现漂浮装置5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沿导轨柱4上下移动以保证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在20cm~40cm之间。
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5包括滑动安装在左立柱401上的左浮套装置501、滑动安装在右立柱402上的右浮套装置502、用于连接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的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固定在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之间的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505,其中,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50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的中部,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的两端分别靠近右浮套装置502和左浮套装置501的底部固定。
其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左浮套装置501滑动安装在左立柱401上,右浮套装置502滑动安装在右立柱402上,其中,右浮套装置502和左浮套装置501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右立柱402和左立柱401上,其中,右浮套装置502和左浮套装置501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以保证本发明实施例的右浮套装置502和左浮套装置501在废热池1内部可以漂浮,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和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505也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而且,要求轻质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甚至轻质塑料的密度要远小于水的密度以保证漂浮装置5具有足够的浮力。其中,对于该种轻质塑料的具体材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强度满足漂浮装置5的结构需求即可,示例的,该轻质塑料可以是聚乙烯材质。
参考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右浮套装置502和左浮套装置501均包括第一浮动球装置508、第二浮动球装置509、用于连接固定第一浮动球装置508和第二浮动球装置509的第一耳板505和第二耳板506,其中,第一浮动球装置508分别安装在左立柱401的左侧面和右立柱402的右侧面,第二浮动球装置509分别安装在左立柱401的前、后侧面和右立柱402的前、后侧面。
参考图2、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一个第一浮动球装置508与两个第二浮动球装置509相互拼接并采用第一耳板505和第二耳板506相互固定以分别形成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的容置空间,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漂浮装置5在浮力的作用下随废热池1内液面的高度变化而沿导轨柱4上下移动。
参考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一浮动球装置508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空心滚球507,第二浮动球装置509的内腔沿导轨柱4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三个空心滚球507,其中,空心滚球507与导轨柱4的外壁滚动接触。
参考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左浮套装置501包括的一个第一浮动球装置508抵接安装在左立柱401的左侧面、两个第二浮动球装置509分别抵接安装在左立柱401的前侧面、后侧面,其中,第一浮动球装置508和第二浮动球装置509采用第一耳板505和第二耳板506限制空心滚球507在浮力作用下沿左立柱401表面设置的轨道上下滚动。
参考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右浮套装置502包括的一个第一浮动球装置508抵接安装在右立柱402的右侧面、两个第二浮动球装置509分别抵接安装在右立柱402的前侧面、后侧面,其中,第一浮动球装置508和第二浮动球装置509、采用第一耳板505和第二耳板506限制空心滚球507在浮力作用下沿右立柱402表面设置的轨道上下滚动。
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采用轻质塑料板拼接形成空心滚球507的滚动空间,并通过调整第一耳板505和第二耳板506中连接螺旋的旋紧程度调整空心滚球507与导轨柱4表面的接触力大小,保证空心滚球507在浮力作用下随废热池1内液面变化在导轨柱4表面上下滚动。其中,通过在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中设置空心滚球507将漂浮装置5与导轨柱4之间的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漂浮装置5随废热池1内液面变化沿导轨柱4表面上下滚动的难度。
参考图2和图5所示,前连接板503和后连接板504将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上随废热池1内液面高度变化上下移动。
参考图2、图3和图4所示,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505包括第一固定杆5051、第二固定杆5052和套设安装在第一固定杆5051和第二固定杆5052上的前夹板5053和后夹板5054,其中,采用长螺栓调整前夹板5053和后夹板5054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固定不同直径的取热管道。其中,优选的,取热管道6的入口靠近前夹板5053和后夹板5054的下表面设置,并且,优选的,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为30cm左右以保证经取热管道6的入口进入取热循环泵8中的废热水始终是废热池1中温度最高的部分。
其中,通过将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相互配合,分别安装在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除了相对的两个侧面之外的其他侧面上,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中的空心滚球507与立柱表面相互配合可以保证漂浮装置5在浮力的作用下沿左立柱401和右立柱40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住,保证了漂浮装置5运动的平稳性,进而可以实现取热管道6的入口随废热池1内液面变化而上下移动以保证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为30cm左右。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取热管道6的入口靠近前夹板5053和后夹板5054的下表面设置以保证取热管道6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液面以下并且可以保证在漂浮装置5随液面高度变化沿导轨柱4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为30cm左右。并且,优选的,将取热管道6的入口固定在第一固定杆5051和第二固定杆5052的中部以保证左浮套装置501和右浮套装置502尽可能受力平衡。
在大量的实践和工程应用过程中,经过多重手段对比分析发现废热池内存储的废热水在存储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分布呈现自然分层规律,其中,无论废热池内部的液面如何变化,由于废热池上部的蒸汽的存在相变热的释放,导致废热池上部的温度始终高于其下部的温度,如果为了实现充分利用废热池内的废热水而将取热管道的入口设置在废热池的底部并保持位置不变或者将其设置在废热池中上部的某一个位置并保持不变,都将会严重影响废热池内部废热水热量的利用率。正是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将取热管道6的入口漂浮设置在废热池液面的中上部,并保持取热管道6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1中上液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在20cm~40cm之间,进而可以保证从取热管道6的入口处进入取热管道内的废热水始终都是废热池1内部温度最高的,进而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也即本发明是实施例提供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的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始终漂浮在废热池液面的上部,无论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20cm~40cm处,进而保证了无论废热池的温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从废热池中获取的液体始终是温度最高的液体,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所述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所述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所述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所述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所述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所述导轨柱包括相互配合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其中,所述左立柱的左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所述右立柱的右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所述漂浮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左立柱上的左浮套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右立柱上的右浮套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左浮套装置和所述右浮套装置的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之间的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靠近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的底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右立柱和所述左立柱上,其中,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所述前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和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所述轻质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套装置均包括第一浮动球装置、第二浮动球装置、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和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立柱的左侧面和所述右立柱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立柱的前、后侧面和所述右立柱的前、后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浮动球装置与两个所述第二浮动球装置相互拼接并采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相互固定以形成所述导轨柱的容置空间,所述漂浮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随所述废热池内液面的高度变化而沿所述导轨柱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用于排出所述废热池底部沉积的污物,所述毛发聚集器用于过滤经所述取热管道进入取热循环泵中的废热水中的毛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42022.8A CN109539850B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42022.8A CN109539850B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39850A CN109539850A (zh) | 2019-03-29 |
CN109539850B true CN109539850B (zh) | 2020-03-20 |
Family
ID=6585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42022.8A Active CN109539850B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39850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2845Y (zh) * | 1998-10-07 | 1999-12-08 | 潘克 | 节能型燃气灶 |
JP2003080237A (ja) * | 2001-09-07 | 2003-03-18 | Japan Organo Co Ltd | 水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
CN201662157U (zh) * | 2009-10-29 | 2010-12-01 | 重庆大学 | 一种浴室热泵热水系统 |
CN205317017U (zh) * | 2016-01-23 | 2016-06-15 | 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塔 |
CN106403642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 废气热量回收装置 |
CN207845308U (zh) * | 2017-12-15 | 2018-09-11 | 山东普瑞普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11442022.8A patent/CN1095398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2845Y (zh) * | 1998-10-07 | 1999-12-08 | 潘克 | 节能型燃气灶 |
JP2003080237A (ja) * | 2001-09-07 | 2003-03-18 | Japan Organo Co Ltd | 水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
CN201662157U (zh) * | 2009-10-29 | 2010-12-01 | 重庆大学 | 一种浴室热泵热水系统 |
CN205317017U (zh) * | 2016-01-23 | 2016-06-15 | 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塔 |
CN106403642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 废气热量回收装置 |
CN207845308U (zh) * | 2017-12-15 | 2018-09-11 | 山东普瑞普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39850A (zh) | 2019-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90347U (zh) |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器 | |
CN103890389A (zh) | 海洋热能转换电站 | |
CN203212342U (zh) |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 |
CN210127130U (zh) |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设备 | |
CN104601042A (zh) | 利用太阳能和盐差能反电渗析法结合发电的装置 | |
CN104817127A (zh) | 太阳能蒸馏水制备装置 | |
WO2019015061A1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的多层次混合缓冲太阳能光伏蒸馏器 | |
CN109539850B (zh)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3145241A (zh) | 一种pta污水厌氧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249356A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纯水联产装置 | |
CN111397229A (zh) | 一种强化温度分层的大体积储热水罐 | |
CN109292872A (zh) |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及方法 | |
CN202214231U (zh) |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 |
JP2011167597A (ja) | 膜蒸留式造水システム | |
CN206561934U (zh) | 一种水面光伏发电板支架浮动平台 | |
CN209310591U (zh) |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4625235U (zh) | 太阳能蒸馏水制备装置 | |
CN204490541U (zh) | 新型家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3128236U (zh) | 海水蒸发淡化装置 | |
CN212198717U (zh) | 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床模块和生态浮床 | |
CN204039128U (zh) | 循环折流式水解酸化调节池 | |
CN105060379A (zh) | 海水淡化收盐装置 | |
CN215667223U (zh) | 一种聚热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 |
CN206461556U (zh) | 一种浮体光伏发电系统 | |
CN204848325U (zh) | 海水淡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