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9768A -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9768A
CN109539768A CN201811320715.XA CN201811320715A CN109539768A CN 109539768 A CN109539768 A CN 109539768A CN 201811320715 A CN201811320715 A CN 201811320715A CN 109539768 A CN109539768 A CN 109539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oven
air path
circulation air
ai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07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林霞
温球
邹继劲
何志坚
李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ngshun Thai (guangzhou) Ma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07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9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9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9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10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tubes or passages containing heated fluids, e.g. acting as radiative elements; Closed-loop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其包括设置在干燥炉内部的排风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炉外部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出风口的侧壁上,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并且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一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控制装置,从而通过部分关闭所述第一排风门就可以将麦芽凋萎后期的湿度低、温度高的部分排风通过所述循环风道被干燥炉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芽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背景技术
麦芽烘干、干燥是优质啤酒麦芽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烘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麦芽成品的质量。目前麦芽的烘干过程均采用干燥炉完成,现有的干燥炉在干燥的过程中将大量的热风排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使得蒸汽单耗逐年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其可以回收干燥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包括设置在干燥炉内部的排风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炉外部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出风口的侧壁上,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并且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一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有第二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风门垂直开合的第二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排风门相连接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减速箱。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排风门相连接的钢绳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钢绳带动所述第二排风门垂直开合的第二减速箱。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风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包括阻燃橡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阻燃橡塑板外壁的不锈彩钢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燃橡塑板的厚度为30mm,所述不锈彩钢板的厚度为 0.6mm。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层为喷涂在所述保温层内壁的除锈油漆层。
优选地,所述循环风道为壁厚为3mm的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包括设置在干燥炉内部的排风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炉外部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出风口的侧壁上,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并且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一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控制装置,从而通过部分关闭所述第一排风门就可以将麦芽凋萎后期的湿度低、温度高的部分排风通过所述循环风道被干燥炉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
1、第一排风通道;2、第一排风门;3、第一循环风道;4、第二循环风道; 5、第二排风门;6、第二排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包括设置在干燥炉内部的排风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炉外部的循环风道,并且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出风口的侧壁上,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并且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一排风门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控制装置,因此,通过部分关闭所述第一排风门2就可以将麦芽凋萎后期的湿度低、温度高的部分排风通过所述循环风道被干燥炉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第一排风通道1与第二排风通道6,其中: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为用于排出流经第一干燥炉排风的通道;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为用于排出流经第二干燥炉排风的通道,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与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相同;对应地,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循环风道3和第二循环风道4,所述第一循环风道3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中的部分排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4用于回收利用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中的部分排风。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箭头表示排风的流向。
为了便于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回收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和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中的部分排风,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有第二排风门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风门5垂直开合的第二控制装置,具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循环风道3和所述第二循环风道4的进风口均设置有第二排风门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风门5垂直开合的第二控制装置,当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回收利用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和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中的部分排风时,部分关闭所述第一排风门2,然后将所述第二排风门5打开到一定开合度,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和所述第二排风通道6中的部分排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循环风道3 和所述第二循环风道4分别流入第一干燥炉和第二干燥炉中,从而可以在麦芽后期排潮的过程中适当提高第一干燥炉和第二干燥炉的凋萎进风湿度,有利于控制麦层排潮速度,确保麦层在合适的水分进入焙焦阶段,以达到控制特种麦芽DMSP指标的目的。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排风门2相连接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排风门2水平开合的第一减速箱,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减速箱带动所述齿轮运转就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排风门2的水平开合。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排风门5相连接的钢绳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钢绳带动所述第二排风门5垂直开合的第二减速箱,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减速箱带动所述钢绳就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排风门5竖直开合。
为了避免排风的热量流失,所述循环风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具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循环风道3和所述第二循环风道4的外壁均设置有保温层,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温层包括阻燃橡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阻燃橡塑板外壁的不锈彩钢板。
具体设置时,所述阻燃橡塑板的厚度为30mm,所述不锈彩钢板的厚度为 0.6mm,从而确保所述第一循环风道3和所述第二循环风道4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为了避免所述循环风道由于湿度过大而受到侵蚀,所述保温层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具体地,所述防腐层为喷涂在所述保温层内壁的除锈油漆层。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道为壁厚为3mm的钢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包括设置在干燥炉内部的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炉外部的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出风口的侧壁上,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并且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一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有第二排风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风门垂直开合的第二控制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排风门相连接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排风门水平开合的第一减速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排风门相连接的钢绳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钢绳带动所述第二排风门垂直开合的第二减速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阻燃橡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阻燃橡塑板外壁的不锈彩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橡塑板的厚度为30mm,所述不锈彩钢板的厚度为0.6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为喷涂在所述保温层内壁的除锈油漆层。
10.如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的干燥炉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为壁厚为3mm的钢管。
CN201811320715.XA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Pending CN109539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0715.XA CN109539768A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0715.XA CN109539768A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9768A true CN109539768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4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0715.XA Pending CN109539768A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976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15194Y (zh) * 2008-12-19 2009-09-23 东莞市益达实业有限公司 卧式漆包机热风循环装置
CN204579706U (zh) * 2015-04-28 2015-08-26 漯河双汇肉业有限公司 一种熏烤炉循环风道及熏烤炉
CN105134044A (zh) * 2015-08-22 2015-12-09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净化窗
CN205655670U (zh) * 2016-05-09 2016-10-19 无锡市惠普换热设备厂 一种太阳能干燥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15194Y (zh) * 2008-12-19 2009-09-23 东莞市益达实业有限公司 卧式漆包机热风循环装置
CN204579706U (zh) * 2015-04-28 2015-08-26 漯河双汇肉业有限公司 一种熏烤炉循环风道及熏烤炉
CN105134044A (zh) * 2015-08-22 2015-12-09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循环净化窗
CN205655670U (zh) * 2016-05-09 2016-10-19 无锡市惠普换热设备厂 一种太阳能干燥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1223U (zh)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喷涂烘干炉
CN201138122Y (zh) 一种可以实现温度梯度的热风循环烘箱
CN105823308B (zh) 热风导向循环烘干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87769U (zh) 批式混流循环式干燥机
CN105972991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烘干装置
CN205878868U (zh) 汽车零部件用烘干装置
CN107642951A (zh) 一种混合式热泵干燥系统
CN109539768A (zh) 一种干燥炉循环风道
CN207014636U (zh) 一种密封条硫化用烘箱
CN105091555A (zh) 一种锂电池涂布烘箱的风量调节方法
CN209588553U (zh) 一种节能型干燥箱
CN104213380A (zh) 被褥烘干装置中的循环风道
CN2051803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CN106957950A (zh) 热镀锌合金化均热炉及带钢热镀锌系统
CN205597081U (zh) 热风上下隧道循环果蔬烘干机
CN204097769U (zh) 被褥烘干装置中的循环风道
CN109210884A (zh) 一种用于钛阳极烘干的热风循环烘箱
CN104748536A (zh) 一种陶瓷高温烘干装置
CN205482230U (zh) 多重隔断的烘干房
CN211957787U (zh) 一种板栅时效室
CN211771471U (zh) 一种电加热喷射式节能铝卷退火炉
CN209399728U (zh) 一种烘箱节能提效装置
CN208620786U (zh) 一种隧道灭菌烘箱
CN206235102U (zh) 一种高效干燥窑
CN210426043U (zh) 一种平流排烟隧道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