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4496A -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4496A
CN109534496A CN201811444583.1A CN201811444583A CN109534496A CN 109534496 A CN109534496 A CN 109534496A CN 201811444583 A CN201811444583 A CN 201811444583A CN 109534496 A CN109534496 A CN 109534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bionical
aerator
branch
activated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45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宇环
房宏艳
徐高松
刘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gj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gj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gj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gj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445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4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4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4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0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diffusers
    • C02F3/201Perforated, resilient plastic diffusers, e.g. membranes, sheets, foils, tubes, h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道以及仿生曝气器,曝气管道包括主曝气管以及连接在曝气主管上的分支曝气管,分支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连接在分支曝气管上的曝气支管和止逆阀,仿生曝气器设置在曝气支管上,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和仿生曝气叶片,仿生曝气叶片为海草状结构。本发明仿生曝气器能够进一步增大曝气量,延长溶解氧停留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曝气器损坏的几率,同时能够在仿生针叶海草状曝气器随水流的扰动下减少活性污泥在曝气器上附着,防止曝气器堵塞;曝气系统结合仿生曝气器的特点,采用合理的网状管道排布,能够降低曝气能耗,并且对活性污泥池进行更充分的曝气。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污泥曝气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项在污废水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生化技术,活性污泥工艺通过微生物利用溶解氧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将水中溶解态和胶体态等物质氧化降解成无害物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活性污泥工艺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世界有90%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以及50%以上的工业废水都是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而在活性污泥工艺中溶解氧是必不可缺的。
活性污泥工艺中溶解氧是通过曝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充氧曝气,以保证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必备的氧量;而目前曝气系统中所用的曝气器大多是盘式、管式等微孔曝气器,相比于传统的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具有明显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耗,并且能够提高氧转移效率,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曝气器产生的气泡不够均匀,且随着曝气污泥的冲刷,曝气膜面容易发生破裂,而且由于曝气器的结构是用支撑板和连接器将其固定在池底,污泥扰动严重导致其稳固性不强,容易造成脱落等风险。
海草作为一种生长在近海水底的高等植物,种类繁多,海草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能随着水流扰动方向而发生被动运动,从而不易折断破裂,并且由于其具有叶片结构,能够进一步在随水流扰动过程中增加部溶解氧并冲刷掉叶片上附着的其他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海草的特殊结构及生长环境的特点,将曝气器设计成海草仿生结构,有利于增加曝气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曝气器损坏的几率,保持曝气微孔的畅通不易堵塞,并且结合所设计的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的特点合理设计的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所述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和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为海草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座上均匀分布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针叶型海草状,每个针叶顶部及叶片部分都均匀分布有曝气微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仿生曝气器的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道以及固定设置在曝气管道上的仿生曝气器,所述曝气管道包括主曝气管以及连接在曝气主管上的分支曝气管,所述分支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连接在分支曝气管上的曝气支管和止逆阀,所述仿生曝气器设置在曝气支管上,所述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和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为海草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主曝气管与分支曝气管组成网状曝气管道。
作为优选,两根相邻主曝气管之间连接有多根平行的分支曝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分支曝气管上设有多个三通接头,且每个三通接头上连接有一个曝气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座上均匀分布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针叶型海草状,每个针叶顶部及叶片部分都均匀分布有曝气微孔。
作为优选,相邻两根主曝气管之间间隔为1.8m,相邻两根分支曝气管之间间隔为50cm。
作为优选,一根分支曝气管上设有八个三通接头,相邻三通接头之间间距20cm。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座与曝气支管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为直径为15cm的圆形结构,材料为ABS材质;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硅橡胶,叶片长度为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仿生曝气器采用仿生针叶海草形状设计,叶片采用微孔曝气,能够进一步增大曝气量,延长溶解氧停留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曝气器损坏的几率,同时能够在仿生针叶海草状曝气器随水流的扰动下减少活性污泥在曝气器上附着,防止曝气器堵塞;
2.本发明曝气系统结合仿生曝气器的特点,采用合理的网状管道排布,能够降低曝气能耗,并且对活性污泥池进行更充分的曝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曝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仿生曝气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仿生曝气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仿生曝气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道以及固定设置在曝气管道上的仿生曝气器,所述曝气管道包括主曝气管1以及连接在曝气主管上的分支曝气管2,所述主曝气管1与分支曝气管2组成网状曝气管道;两根相邻主曝气管1之间连接有多根平行的分支曝气管2。具体的,根据活性污泥池大小设计管道排布相邻两根主曝气管1之间间隔为1.8m,中间连接分支曝气管2,相邻两根分支曝气管2之间间隔为50cm。
所述分支曝气管2上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连接在分支曝气管2上的曝气支管3和止逆阀5,所述仿生曝气器设置在曝气支管3上,所述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6和仿生曝气叶片7,所述固定底座6上均匀分布仿生曝气叶片7,所述仿生曝气叶片7材料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针叶型海草状,每个针叶顶部及叶片部分都均匀分布有曝气微孔。所述固定底座6与曝气支管3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固定底座6为直径为15cm的圆形结构;所述仿生曝气叶片7材料为硅橡胶,叶片长度为20cm。
每根分支曝气管2上设有八个三通接头4,且每个三通接头4上连接有一个曝气组件,相邻三通接头之间间距20cm。每个三通接头4上以螺纹连接一根曝气支管3,长度为20cm,曝气支管3上安装有止逆阀5,止逆阀5防止活性污泥池污水回灌,曝气支管3顶端以螺纹方式连接ABS材质的圆形曝气器固定底座6,固定底座6上装有仿生曝气叶片7,每个固定底座上装有一体成型的均匀分布的针状仿生曝气叶片7。
本发明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通过曝气设备对主曝气管1进行鼓风曝气,曝气经过主曝气管1到分支曝气管2后经过三通接头4到曝气支管3,通过止逆阀5后进入曝气器固定底座6上的仿生曝气叶片7,由仿生曝气叶片7上的曝气微孔往外曝气充氧。
本发明仿生曝气器采用仿生针叶海草形状设计,叶片采用微孔曝气,能够进一步增大曝气量,延长溶解氧停留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曝气器损坏的几率,同时能够在仿生针叶海草状曝气器随水流的扰动下减少活性污泥在曝气器上附着,防止曝气器堵塞;曝气系统结合仿生曝气器的特点,采用合理的网状管道排布,能够降低曝气能耗,并且对活性污泥池进行更充分的曝气。

Claims (10)

1.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和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为海草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均匀分布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针叶型海草状,每个针叶顶部及叶片部分都均匀分布有曝气微孔。
3.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道以及固定设置在曝气管道上的仿生曝气器,所述曝气管道包括主曝气管以及连接在曝气主管上的分支曝气管,所述分支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连接在分支曝气管上的曝气支管和止逆阀,所述仿生曝气器设置在曝气支管上,所述仿生曝气器包括固定底座和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为海草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曝气管与分支曝气管组成网状曝气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相邻主曝气管之间连接有多根平行的分支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曝气管上设有多个三通接头,且每个三通接头上连接有一个曝气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均匀分布仿生曝气叶片,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针叶型海草状,每个针叶顶部及叶片部分都均匀分布有曝气微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主曝气管之间间隔为1.8m,相邻两根分支曝气管之间间隔为50c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分支曝气管上设有八个三通接头,相邻三通接头之间间距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活性污泥仿生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与曝气支管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为直径为15cm的圆形结构,材料为ABS材质;所述仿生曝气叶片材料为硅橡胶,叶片长度为20cm。
CN201811444583.1A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Pending CN109534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4583.1A CN109534496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4583.1A CN109534496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4496A true CN109534496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5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4583.1A Pending CN109534496A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44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4285A (zh) * 2019-05-22 2019-07-26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防污丝微孔曝气机
CN117303612A (zh) * 2023-11-09 2023-12-29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43414U (zh) * 2012-06-08 2013-01-02 郑州梦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仿水草型净水装置
CN204079582U (zh) * 2014-09-26 2015-01-07 上海原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仿生学纯氧生物处理装置
CN107188300A (zh) * 2017-05-09 2017-09-22 鲲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
CN107188304A (zh) * 2017-05-16 2017-09-22 深圳市绿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6720842U (zh) * 2017-04-26 2017-12-08 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装置
CN108314194A (zh) * 2018-03-15 2018-07-24 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充氧生态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43414U (zh) * 2012-06-08 2013-01-02 郑州梦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仿水草型净水装置
CN204079582U (zh) * 2014-09-26 2015-01-07 上海原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仿生学纯氧生物处理装置
CN206720842U (zh) * 2017-04-26 2017-12-08 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装置
CN107188300A (zh) * 2017-05-09 2017-09-22 鲲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
CN107188304A (zh) * 2017-05-16 2017-09-22 深圳市绿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314194A (zh) * 2018-03-15 2018-07-24 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充氧生态处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4285A (zh) * 2019-05-22 2019-07-26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防污丝微孔曝气机
CN110054285B (zh) * 2019-05-22 2024-03-19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防污丝微孔曝气机
CN117303612A (zh) * 2023-11-09 2023-12-29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CN117303612B (zh) * 2023-11-09 2024-03-05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1106A (zh) 一种提高水产养殖系统水质量的系统
CN202340616U (zh) 养殖池曝气净水组合装置
CN206051680U (zh) 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反硝化滤池复合mbr装置
CN108946950A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浮岛水质净化系统
CN109534496A (zh) 一种活性污泥仿生曝气器及曝气系统
CN105850838A (zh)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N109942156A (zh) 基于生物滤池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053447A (zh) 一种利用曝气组件的净水养殖系统
CN201598207U (zh) 水产养殖用分段组装式微孔软管增氧装置
CN205213894U (zh) 一种水产养殖行业去污净化、投药、增氧的装置
CN209024278U (zh) 一种用于地表水净化的微生物载体网
CN204377721U (zh) 一种生态循环淡水养殖系统
CN103145297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501812U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物净化的生物滤墙
CN203284231U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0987736U (zh) 一种生态处理淡水养殖系统
CN204400703U (zh) 人工水草型排污口水质原位净化装置
CN209322564U (zh) 一种气浮式悬浮填料原位净水装置
CN208586105U (zh) 一种曝气软管
CN210367154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
CN208151155U (zh) 一种用于湖泊富营养水的深层曝气装置
CN206705713U (zh) 高效软管水下增氧装置
CN207537225U (zh) 复合菌剂的微生物水草及生态修复系统
CN206542822U (zh) 一种精养殖池塘水面泡沫的自动去除装置
CN206109138U (zh) 医院废水污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