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870A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32870A CN109532870A CN201710863314.8A CN201710863314A CN109532870A CN 109532870 A CN109532870 A CN 109532870A CN 201710863314 A CN201710863314 A CN 201710863314A CN 109532870 A CN109532870 A CN 1095328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vehicular system
- rail
- vehicle frame
-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3/00—Elevated railway systems with suspended vehicles
- B61B3/02—Elevated railway systems with suspended vehicles with self-propelled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2/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1B7/00 - B61B11/00
- B61B12/02—Suspension of the load; Guiding means, e.g. wheels; Attaching traction cab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3/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to special systems or purposes
- B61C13/04—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to special systems or purposes for elevated railways with rigid r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9/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used;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 B61C9/38—Transmission systems in or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with electric motor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轨车辆系统,所述微轨车辆系统包括走行机构和车厢,所述走行机构安装在悬挂式轨道内,所述走行机构包括安装在其下方的吊挂装置,所述车厢的顶部与吊挂装置相连接;所述走行机构通过吊挂装置驱动车厢沿悬挂式轨道行进。本发明的微轨车辆系统,主要包括作为动力提供装置的走行机构、乘客乘坐的车厢,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整体轻量化,占用空间小,易于制造、安装和拆卸;微轨车辆系统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受调度系统的控制进行运营,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轨车辆系统。本申请所述微轨是指:轨道宽度为600mm以下的悬挂式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PRT是Personal Rapid Transit(个人快速交通)的缩写,是以满足个性化交通需求为目的的一种交通解决方案。这个系统能够满足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不同出行时间,同出发地、目的地,不同的路线的交通需求。使用PRT不需要按照车辆时刻表制定出行计划,也不需要中途换车。只要坐进车内,车会自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就像使用电梯一样方便。
当前世界上几种主要的PRT方案都是采用专用轨道作为车辆行驶的载体。按照车辆和轨道的关系可分为跨座式、悬挂式和侧挂式。目前,只有ULTra在英国西斯罗机场,以及Skytran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有应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需求增加,现有的交通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轨道交通领域,轻质、智能、便捷的交通工具还很缺乏,目前的高铁、普快等列车,建设环境要受到很多限制,造价成本很高,列车集中控制并不能很灵活的适应人们的出行需要,运营形式的单一也使的现有列车的功能形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轨车辆系统,所述微轨车辆系统包括走行机构和车厢,所述走行机构安装在悬挂式轨道内,所述走行机构包括安装在其下方的吊挂装置,所述车厢的顶部与吊挂装置相连接;所述走行机构通过吊挂装置驱动车厢沿悬挂式轨道行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包括车架和轮对,所述车架为走行机构的框架结构,所述轮对安装在车架上。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辅助走行机构过道岔时转向。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上转向装置和转向驱动装置,所述上转向装置安装在车架上表面,所述转向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内,用于驱动所述上转向装置运行。
优选的,所述上转向装置包括上转向套筒、上转向轴、上转向臂、上转向轮和两个定位止挡,所述上转向套筒竖直设置车架上;所述上转向轴,竖直设置在上转向套筒内,其底端与转向驱动装置连接,其顶端穿过上转向套筒的外端向外伸出;所述上转向臂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上转向轴的顶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转向轮的轮轴相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止挡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转向套筒的顶端上,所述上转向轮能够在两个定位止挡之间的范围内转动,且在转向到所述定位止挡时为转向到位状态。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下转向装置,所述下转向装置安装在车架下表面,所述转向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向装置运行。
优选的,所述下转向装置包括下转向套筒、下转向轴、下转向臂和下转向轮,所述下转向套筒竖直设置车架上,所述下转向轴竖直设置在下转向套筒内,所述下转向轴的顶端与转向驱动装置连接,底端穿过下转向套筒的外端向外伸出;所述下转向臂水平设置,其一端与下转向轴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下转向轮的轮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监测装置,所述转向监测装置用于感应转向机构是否转向到位。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为动力走行部,所述动力走行部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轮对行进。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牵引电机与减速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上设有抗扭支臂,所述抗扭支臂与车架相连接,所述抗扭支臂用于限制减速器晃动。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为非动力走行部,所述非动力走行部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安装在车架上,且与所述轮对的轮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厢包括车体和车厢控制系统,所述车体构成车厢的外部轮廓;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安装在车体内,用于控制车厢运行。
优选的,所述车厢还包括电动平移门。
优选的,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包括车门控制系统和车门防夹系统。
优选的,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承重杆和吊销,所述承重杆竖直设置,其顶端向上穿过所述车架且与车架固定,其底端安装有吊销;所述吊销与车厢顶部的连接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挂装置上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微轨车辆系统的整体重力。
优选的,所述吊挂装置底部设有防倾摆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走行机构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上设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安装在走行机构上,且与所述悬挂式轨道的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车厢底部设有防晃装置或接地装置,所述防晃装置或接地装置用于车厢进站台时稳定接地。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上设有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对相邻的微轨车辆系统之间的间距进行监测。
优选的,所述微轨车辆系统还包括车辆供电系统,用于为走行机构提供驱动力和为车厢内电气设备提供正常工作的电力;所述车辆供电系统包括:
受流器,用于接受滑触线提供的电力;
蓄电池供电系统,用于微轨车辆系统在通过悬挂式轨道的道岔处行进时提供电力。
优选的,所述走行机构在行进方向的前端上设有缓冲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微轨车辆系统,主要包括作为动力提供装置的走行机构、乘客乘坐的车厢,本发明为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整体轻量化,占用空间小,易于制造、安装和拆卸;微轨车辆系统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受调度系统的控制进行运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走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力走行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非动力走行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I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抗扭支臂在车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去掉车架后抗扭支臂的仰视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去掉车架后抗扭支臂的俯视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车厢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车厢部分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车厢进站状态下的行进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车厢进站状态下的垂直于行进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II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21为本发明防晃装置的仰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III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发明的承载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去掉侧墙板后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去掉前观光窗后车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接地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滑触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中微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30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微轨车辆系统包括:走行机构100,走行机构100安装在悬挂式轨道300内,走行机构100包括安装在其下方的吊挂装置130,车厢200的顶部与吊挂装置130相连接;走行机构100通过吊挂装置130驱动车厢200沿悬挂式轨道300行进。
本发明的微轨车辆系统,为微轨系统的一部分,微轨系统还包括轨道300和用于悬挂轨道的悬挑梁600和立柱500等结构,微轨系统是为了满足如今人们出行多样化,缓解交通压力而新研发的轨道交通工具,微轨系统具有轻量化、智能化的特点,可应用于众多的场景中,例如社区、景区、工业园区等,为人们提供便利,由于微轨系统整体占地面积较小、占用空间较小,利于建设和布局,降低了整体的投入,运营更加灵活;微轨系统作为新式交通,是目前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微轨车辆系统,主要包括作为动力提供装置的走行机构100、乘客乘坐的车厢200,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整体轻量化,占用空间小,易于制造、安装和拆卸;微轨车辆系统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受调度系统的控制进行运营,更加便捷。
具体的,走行机构100包括车架和轮对,车架为走行机构100的框架结构,轮对安装在车架上。车架的宽度小于悬挂式轨道300的宽度,车架与轮对装完完成后,可沿着悬挂式轨道300运行。这里对车架的形状、结构不做限制。实际中,单个车厢200可对应一个走行机构100,也可以对应两个走行机构100,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行机构100为动力走行部110,动力走行部110包括车架、轮对和驱动装置,为方便描述,现命名动力走行部110的车架为第一车架111,第一车架111为动力走行部110的框架结构;其轮对为第一轮对112,第一轮对112安装在第一车架111上;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车架111上,用于驱动第一轮对112行进。
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机113和减速器114,减速器114安装在第一车架111的后轮轴上,牵引电机113设于减速器114后方;减速器114也可为齿轮箱,同时,减速器114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车架111的前齿轮上,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减速器114上设有抗扭支臂700,抗扭支臂700套设且固定在减速器114上,同时抗扭支臂700与车架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抗扭支臂700限定了减速器114的活动,保证了其在第一车架111上的稳定性。抗扭支臂700的个数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走行机构100包括上述的动力走行部110和非动力走行部120,其中,非动力走行部120包括车架、轮对和制动机构123,为方便描述,现命名非动力走行部120的车架为第二车架121,第二车架121为非动力走行部120的框架结构;其轮对为第二轮对122,第二轮对122安装在第二车架121上;制动机构123,制动机构123安装在第二车架121的后轮轴上,当然,制动机构123也可以安装前轮轴上,制动机构123可以为电磁制动器、液压制动器或气压制动器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微轨车辆系统还包括车辆供电系统,用于为走行机构100提供驱动力和为车厢200内电气设备提供正常工作的电力;车辆供电系统包括:受流器150,用于接受安装在悬挂式轨道300上的滑触线提供的电力;蓄电池供电系统,用于微轨车辆系统在通过悬挂式轨道300的道岔处行进时提供电力,蓄电池供电系统按装在车厢200内。
微轨系统的具体运营中,悬挂式轨道300上会设置道岔来为微轨车辆系统转向提供路径,相对应的,走行机构100上设有用于辅助走行机构过道岔时转向的转向机构170,转向机构170包括上转向装置171和
转向驱动装置,上转向装置171安装在车架上表面,这里的车架可以为上述的第一车架111,也可以为第二车架121,这里不做限制;转向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内,用于驱动上转向装置171运行。优选的,转向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173,步进电机173有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出轴同步输出。
优选的,上转向装置171包括上转向套筒1711、上转向轴1712、上转向臂1713、上转向轮1714和两个定位止挡1715;上转向套筒1711竖直设置车架上,上转向轴1712竖直设置在上转向套筒1711内,上转向轴1712的底端与步进电机173的顶部的输出端连接,上转向轴1712的顶端伸出上转向套筒1711的顶端;上转向臂1713水平设置,其一端与上转向轴1712外端相连,另一端与上转向轮1714相连接;两个定位止挡1715分别设置在上转向套筒1711的顶端上,上转向轮1714能够在两个定位止挡1715之间的范围内转动,且在碰触到定位止挡1715时为转向到位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悬挂式轨道300位于道岔处的部分,顶部设有导向板,上转向轮1714在转向时,其轮壁紧密贴合在导向板上。导向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板设于悬挂式轨道300中部,且与道岔的走向相同。本发明中导向板的位置不限于悬挂式轨道300中部。
为进一步的保证微轨车辆过道岔时平稳、安全的运行,悬挂式轨道300位于道岔处的部分,底部向下设有导向板,相对应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与上述转向机构170不同的是,转向机构170还包括下转向装置172,下转向装置172安装在车架下表面,且位于上转向装置171的正下方;这里的车架可以为上述的第一车架111,也可以为第二车架121,这里不做限制;
具体的,下转向装置172包括下转向套筒1721、下转向轴1722、下转向臂1723、下转向轮1724;下转向套筒1721竖直设置车架上,内部中空;下转向轴1722竖直设置在下转向套筒1721内,一端与步进电机173的底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出下转向套筒1721外端;下转向臂1723水平设置,一端与下转向轴1722外端相连,另一端与下转向轮1724的轮轴相连接;下转向轮1724在转向时,其轮壁紧密贴合在道岔底部的导向板上。
优选的,转向机构170还包括转向监测装置173,转向监测装置173用于监测上转向装置171转向是否到位;在转向机构170还设有下转向装置172时,可同时监测上转向装置171和下转向装置172转向是否到位。
转向监测装置173包括转向传感器1731,转向传感器1731安装在上转向套筒1711的顶部,用于感应上转向轮1714与下转向轮1724是否转向到位。优选的,转向传感器1731有两个,两个转向传感器1731分别对应一个定位止挡1715,转向传感器1731安装在上转向套筒1711的顶部且位于相对应的定位止挡1715的一侧。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转向监测装置173包括设置在上转向套筒1711上的两个转向传感器1731,还包括安装在下转向轴1722与步进电机173之间转向传感器1731,优选的,安装在在下转向轴1722与步进电机173之间转向传感器1731为霍尔盘1725,霍尔盘1725用于监测上转向轮1714和下转向轮1724是否转向到位。此处利用霍尔盘1725设置备份以确保万一,去掉霍尔盘1725也可实现功能;如果安装在上转向套筒1711的转向传感器1731和安装在下转向轴1722的霍尔盘1725传出的信息不一致就可以认定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一致且信号显示以转向到位,则可正常运行。
实际运行中,当车辆行驶在道岔前方一定距离时通过信号系统发出信号,控制车辆减速慢行,同时两个走行机构100的步进电机173工作,通过止挡定位1715,转向传感器1731、霍尔盘1732返回信号,检测转向是否到位,转向到位之后,车辆平稳的通过道岔,完成换线工作。转向机构170可实现自动驾驶换线功能,操作简便,避免了主动道岔的复杂结构,稳定性高通过传感器检测传递信号自动控制,实现了自动驾驶功能。
本发明中,吊挂装置130作为连接车厢200和走行机构100的连接装置,结构涉及合理,强度高,安全性能好。
具体的,吊挂装置130包括:承重杆131和吊销133,承重杆131竖直设置,其顶端向上穿过车架且与车架固定,底端安装有吊销133,吊销133与车厢200顶部的连接座214相连接;这里的车架可以为上述的第一车架111,也可以为第二车架121,本发明对比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吊销133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承重杆131的两侧,两个吊销133之间通过螺栓与开口销或螺母(未在图中标出)连接在一起。
承重杆131与车架上表面通过双螺母134或单螺母138,和开口销135固定在一起;承重杆131与车架之间设有阻尼件136,阻尼件136套设在承重杆131上,阻尼件136的外壁与车架紧密配合,阻尼件136具有隔振减振的作用,提高车厢200的稳定性,保证乘客的乘坐体验。
优选的,吊挂装置130的底部设有防倾摆限位装置137,吊销133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臂1331,限位臂1331靠近连接座214的侧边安装有防倾摆限位装置137。优选的,防倾摆限位装置137为橡胶阻尼件。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挂装置130还包括重力传感器132,所述重力传感器132安装在承重杆131顶部,用于监测微轨车辆系统的整体重力。
当走行机构100有两个时,两个走行机构100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可以为牵引杆140,牵引杆140的两端分别与走行机构100对应的吊销133相连接。由于微轨车辆设置两个独立的走行机构100,且在车辆通过曲线状态下的悬挂式轨道300时两个走行机构100互相独立,所以可以保证走行机构100通过小曲线半径曲线,同时由于两个走行机构100共同承担乘客和车厢200的重量,使走行机构100运行更加的平稳,受力更加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相比于一个走行机构100此设计有效的缓解了走行机构100运行中的晃动及振动情况。同时由于吊挂装置170与车厢200之间塞入阻尼元件使车厢200在运动当中产生的晃动及振动,通过阻尼元件消除,保证了走行部运行的安全平稳性。
优选的,走行机构100在行进方向前方的一端上设有缓冲橡胶160,缓冲橡胶160用于防止相邻两个微轨车辆系统直接碰撞。
本发明中,车厢200是用于载运乘客的主要装置,车厢200通过顶部的连接座214,与走行机构100相连接,车厢200包括车体210和车厢控制系统,车体210包括承载骨架218和包覆在承载骨架218外的蒙皮;车厢控制系统安装在车体210内,用于控制车厢运行,受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承载骨架218包括顶梁2181和底梁2182,顶梁2181和底梁2182之间通过连接柱2184相连接;蒙皮包括内蒙皮216和外蒙皮217,内蒙皮216安装在承载骨架218内侧;外蒙皮217安装在承载骨架218外侧;内蒙皮216和外蒙皮21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能够用来布置线路。将线路安装在间隙内,不仅使车体210内更加美观、整洁,也减少了线路外露容易引发的漏电事故。相应的,可以在内蒙皮217上开设检修口,方便进行检修。
承载骨架218位于行进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墙板212。其中一个侧墙板212上开设有通风窗221,另一个侧墙板上安装有门体211,承载骨架218位于行进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设有观光窗213。优选的,门体211为电动平移门。
所述承载骨架218位于底梁2182上方设有底板2183,底板2183上设有电气安装箱230,电气安装箱230用于放置车厢200内的电气设备,如蓄电池、电控箱等,电气安装箱230上部安装有坐垫231,坐垫231与电气安装箱230组合形成乘客座椅,坐垫231可以集成靠背、扶手等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车体210的顶部设有裙板215,裙板215为环形结构,其竖直设置在车顶,裙板215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车体210顶部到轨道300的距离。裙板215位于行进方向上的前后两侧壁顶部均向下凹陷形成裙板凹槽2151。优选的,裙板215底部设有排水孔(未在图中标出)或者排水通道,用于将裙板215内的积水排空,排水结构不限于此两种。
优选的,车厢200底部设有防晃装置220,防晃装置220用于车厢200进站台400时稳定接地。具体的,外蒙皮216底部的中部沿行进方向上凹陷形成接地凹槽2161,防晃装置220安装在接地凹槽2161两侧,防晃装置220为接地导轮2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接地夹片223。接地导轮222和接地夹片223分别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接地凹槽2161两侧,车厢200进站时,接地导轮222和接地夹片223夹设在接地导轨410的两侧,完成稳定接地。
另外,为保证车厢200进站时稳定接地,车厢200底部设有接地装置240,具体的,接地装置240为安装在接地凹槽2161前端或后端的滑触靴241,当然,滑触靴241不限个数,可以设置在接地凹槽2161的前端或后端,以及中部;车厢200进站时,滑触靴241与接地导轨410顶部相接触,完成稳定接地。
需要注意的是,接地凹槽221与接地导轨41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接地凹槽2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接地导轨410的宽度;滑触靴241的底部与接地导轨410的上表面相接触,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站台400垂直于车厢200行进方向布置多个接地板420,支撑型钢440沿着与接地板420垂直的方向安装在多个接地板420上,支撑型钢44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防晃稳定轮430,接地导轨410安装在多个防晃稳定轮430的轮轴上;防晃稳定轮430水平设置,其宽度与接地凹槽221的宽度相同。当车辆进站时,接地凹槽2161与防晃稳定轮430相接触,起到车辆防晃稳定的作用,滑触靴241与接地导轨410相接触,把车厢200接地,保护了乘客的乘车安全。此套系统既起到了防晃稳定的作用同时又有车辆接地的功能。
优选的,车厢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多种控制系统,如车门控制系统和车门防夹系统;车门控制系统控制车门的开启和关闭,车门防夹系统用于防止车门误夹乘客;烟雾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车厢内烟雾情况,遇到险情及时反馈至中央控制系统,旅客信息系统可以及时采集乘客信息,优选的,可以设置人机交互屏,方便乘客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沟通,照明系统等,还可以与乘客移动端的APP进行信号传输,方便乘客进行预约。本发明还可以设置其他系统,不局限于上述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走行机构100的车架上设有导向轮组180,导向轮组180安装车架上,且与悬挂式轨道300侧壁贴合。导向轮组180包括分别安装在车架四角处的导向轮。
走行机构100上设有测距装置190。测距装置190为测距传感器191,安装在走行机构100沿行进方向的前端,具体的,测距传感器191安装在动力走行部110或非动力走向部120的前端。所述测距装置190用于对相邻的微轨车辆系统之间的间距进行监测。
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测距装置190包括测距传感器191和测距板192,其中,测距传感器191安装在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前端,实际中要求测距传感器191在动力走行部110安装时,测距传感器191的前端无遮挡,测距板192安装在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后端;
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测距装置190包括测距传感器191和测距板192,其中,测距传感器191安装在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前端,实际中要求测距传感器191在动力走行部110安装时,测距传感器191的前端无遮挡,测距板192安装在非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后端。
本发明的再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测距装置190包括测距传感器191和测距板192,其中,测距传感器191安装在非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前端,实际中要求测距传感器191在非动力走行部110安装时,测距传感器191的前端无遮挡,测距板192安装在非动力走行部110沿行进方向的后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轨车辆系统包括走行机构和车厢,所述走行机构安装在悬挂式轨道内,所述走行机构包括安装在其下方的吊挂装置,所述车厢的顶部与吊挂装置相连接;所述走行机构通过吊挂装置驱动车厢沿悬挂式轨道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包括车架和轮对,所述车架为走行机构的框架结构,所述轮对安装在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辅助走行机构过道岔时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上转向装置和转向驱动装置,所述上转向装置安装在车架上表面,所述转向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内,用于驱动所述上转向装置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向装置包括上转向套筒、上转向轴、上转向臂、上转向轮和两个定位止挡,
所述上转向套筒竖直设置车架上;
所述上转向轴,竖直设置在上转向套筒内,其底端与转向驱动装置连接,其顶端穿过上转向套筒的外端向外伸出;
所述上转向臂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上转向轴的顶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转向轮的轮轴相连接;
两个所述定位止挡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转向套筒的顶端上,所述上转向轮能够在两个定位止挡之间的范围内转动,且在转向到所述定位止挡时为转向到位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下转向装置,所述下转向装置安装在车架下表面,所述转向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向装置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向装置包括下转向套筒、下转向轴、下转向臂和下转向轮,所述下转向套筒竖直设置车架上,所述下转向轴竖直设置在下转向套筒内,所述下转向轴的顶端与转向驱动装置连接,底端穿过下转向套筒的外端向外伸出;所述下转向臂水平设置,其一端与下转向轴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下转向轮的轮轴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监测装置,所述转向监测装置用于感应转向机构是否转向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为动力走行部,所述动力走行部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轮对行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牵引电机与减去器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上设有抗扭支臂,所述抗扭支臂与车架相连接,所述抗扭支臂用于限制减速器晃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为非动力走行部,所述非动力走行部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安装在车架上,且与所述轮对的轮轴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车体和车厢控制系统,所述车体构成车厢的外部轮廓;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安装在车体内,用于控制车厢运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还包括电动平移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控制系统包括车门控制系统和车门防夹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承重杆和吊销,所述承重杆竖直设置,其顶端向上穿过所述车架且与车架固定,其底端安装有吊销;所述吊销与车厢顶部的连接座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装置上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微轨车辆系统的整体重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装置底部设有防倾摆限位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9或12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走行机构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上设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安装在走行机构上,且与所述悬挂式轨道的侧壁相贴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部设有防晃装置或接地装置,所述防晃装置或接地装置用于车厢进站台时稳定接地。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上设有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对相邻的微轨车辆系统之间的间距进行监测。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轨车辆系统还包括车辆供电系统,用于为走行机构提供驱动力和为车厢内电气设备提供正常工作的电力;所述车辆供电系统包括:
受流器,用于接受滑触线提供的电力;
蓄电池供电系统,用于微轨车辆系统在通过悬挂式轨道的道岔处行进时提供电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机构在行进方向的前端上设有缓冲橡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63314.8A CN109532870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63314.8A CN109532870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32870A true CN109532870A (zh) | 2019-03-29 |
CN109532870B CN109532870B (zh) | 2021-02-26 |
Family
ID=6582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63314.8A Active CN109532870B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3287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1142A (zh) * | 2020-09-03 | 2020-11-06 | 山西中科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磁牵引行走装置 |
CN113085906A (zh) * | 2021-03-04 | 2021-07-09 | 浙江昕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中自行车及空中娱乐系统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37147A (en) * | 1973-08-13 | 1976-02-10 | Szent Miklosy Jr Balint | Personalized rapid transit system |
CN2303755Y (zh) * | 1997-06-10 | 1999-01-13 | 何丽凌 | 一种娱乐用悬浮列车 |
CN1676385A (zh) * | 2005-04-15 | 2005-10-05 | 杨南征 | 水平电梯个体交通运输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
CN203558061U (zh) * | 2013-12-03 | 2014-04-23 | 葛大力 | 一种实现小车在悬挂轨道的道岔换向系统 |
WO2014089452A1 (en) * | 2012-12-06 | 2014-06-12 | Thomas Pumpelly | Hybrid personal transit system |
CN203996231U (zh) * | 2014-06-19 | 2014-12-10 | 葛大力 | 一种悬挂轨道车的道岔换向系统 |
CN104908753A (zh) * | 2014-05-30 | 2015-09-16 | 赵毅 | 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 |
CN205737524U (zh) * | 2016-05-20 | 2016-11-30 | 深圳市小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式轨道小车驱动系统 |
CN106864464A (zh) * | 2017-02-23 | 2017-06-20 | 万普华 | 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
CN107021108A (zh) * | 2017-04-07 | 2017-08-08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悬挂式空轨列车 |
CN107139941A (zh) * | 2017-05-16 | 2017-09-08 | 佛山市梦真营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电车的驱动装置 |
-
2017
- 2017-09-22 CN CN201710863314.8A patent/CN1095328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37147A (en) * | 1973-08-13 | 1976-02-10 | Szent Miklosy Jr Balint | Personalized rapid transit system |
CN2303755Y (zh) * | 1997-06-10 | 1999-01-13 | 何丽凌 | 一种娱乐用悬浮列车 |
CN1676385A (zh) * | 2005-04-15 | 2005-10-05 | 杨南征 | 水平电梯个体交通运输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
WO2014089452A1 (en) * | 2012-12-06 | 2014-06-12 | Thomas Pumpelly | Hybrid personal transit system |
CN203558061U (zh) * | 2013-12-03 | 2014-04-23 | 葛大力 | 一种实现小车在悬挂轨道的道岔换向系统 |
CN104908753A (zh) * | 2014-05-30 | 2015-09-16 | 赵毅 | 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 |
CN203996231U (zh) * | 2014-06-19 | 2014-12-10 | 葛大力 | 一种悬挂轨道车的道岔换向系统 |
CN205737524U (zh) * | 2016-05-20 | 2016-11-30 | 深圳市小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式轨道小车驱动系统 |
CN106864464A (zh) * | 2017-02-23 | 2017-06-20 | 万普华 | 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
CN107021108A (zh) * | 2017-04-07 | 2017-08-08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悬挂式空轨列车 |
CN107139941A (zh) * | 2017-05-16 | 2017-09-08 | 佛山市梦真营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电车的驱动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1142A (zh) * | 2020-09-03 | 2020-11-06 | 山西中科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磁牵引行走装置 |
CN113085906A (zh) * | 2021-03-04 | 2021-07-09 | 浙江昕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中自行车及空中娱乐系统 |
CN113085906B (zh) * | 2021-03-04 | 2021-10-01 | 浙江昕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中自行车及空中娱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32870B (zh) | 2021-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4022B (zh) | 常导电磁悬浮式轨道巡检车 | |
CN106494415B (zh) | 轨道车辆 | |
CN106494432B (zh) |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6494433B (zh) | 轨道车辆 | |
CN109532868A (zh) | 一种微轨交通系统 | |
CN107600077A (zh) |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 |
CN106494430B (zh) |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6494413B (zh) |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9532870A (zh)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
CN108382406A (zh) | 用于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 | |
CN109532869A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109532856A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207594958U (zh)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 | |
CN109532879A (zh) | 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及具有防晃功能的站台 | |
CN207594960U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207594961U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109532933B (zh) | 一种列车及交通系统 | |
CN207594962U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109532878A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207345816U (zh) | 一种微轨车厢 | |
CN207496674U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JP2002321620A (ja) | 台車、台車構造体、リニアモータ支持構造体及び軌道敷設方法 | |
CN207496673U (zh) |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 |
CN104786853A (zh) | 立体电动快巴 | |
CN109532876B (zh) | 一种微轨车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