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65C -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65C
CN1095265C CN97193983A CN97193983A CN1095265C CN 1095265 C CN1095265 C CN 1095265C CN 97193983 A CN97193983 A CN 97193983A CN 97193983 A CN97193983 A CN 97193983A CN 1095265 C CN1095265 C CN 10952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lient stations
object module
serv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3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6654A (zh
Inventor
盖伊·亚历山大·库珀
乔纳森·弗朗西斯·内瑟科特
乔纳森·安德鲁·汤普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f Ameri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SC Telecom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6037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01746B/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619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10572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SC Telecom LP filed Critical DSC Telecom LP
Publication of CN1216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6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33Object-oriented techniques, for repres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data, e.g.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7Multi-step acquisition, e.g. multi-dwell, coarse-fine or valid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26Mapping or translating multi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7Multi-step acquisition, e.g. multi-dwell, coarse-fine or validation
    • H04B1/70775Multi-dwell schemes, i.e. multiple accumul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4WLL [Wireless Local Loop]; RLL [Radio Local Loo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电信系统的客户站(64)和方法,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站(56)。服务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的目标模型(82)。客户站包含通信管理器(90),用于与服务器站建立连接,以在客户站(64)与服务器站(94)之间进行通信(80),从而使客户站能管理保持在服务器(56)上的目标模型(82)。客户站具有存储部分目标模型(92)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以确定是否应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信息,并且根据所述命令改变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信系统,尤其是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尤其涉及无线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但其用途并不限于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系统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站(下文把它称为中央站或中央终端),在控制站上,包含了管理电信网络的设备。在有线电信系统中,该设备可以位于电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电话交换局站上。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中央站可以设置成与公共电话网连接,以把受中央站控制的单元内的用户的消息中继给公共电话网,反之亦然。通常,站控制器或服务器可以与中央站连接,以控制中央站。然而,这种结构通常需要操作者实际出现在站控制器处,以管理中央终端。1996年2月22日提出的英国专利申请9603782.5减缓了这一问题,它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对于中央站处于本地,其上保持有一个目标模型,以识别中央站的结构,然后,允许一些客户站本地或远程地连接到本地服务器上,以在该服务器上进行改变目标模型的操作。然后由本地服务器把这种改变传送到中央站,使中央站发生相应的变化。
然而,如英国专利申请9603782.5所述的这种结构中,要求客户站含有包含在服务器内的目标模型完整的复制。该完整的目标模型复制通常是在客户站第一次连接到服务器时进行的。然而,由于电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包含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完整复制客户站上的目标模型所花的时间逐渐变长。因此,产生了显著的与在客户站上建立目标模型复制件相关的原始性能的下降。而且,客户站可能用于管理一些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因此,如果把每个目标模型的完整复制件存储在客户站上,则在客户站上需要大量的存储器。
EP-A-0,673,135描述了一种网络支持系统,它布置成能使多个不能配合工作的数据库通过单个用户接口接入,使综合器与每个数据库相关联,以确保用户接口不需要了解不同的如何获得各个数据库的信息的细节。Japel等撰写的名称为“Vonder verteilten Verarbeitung zur verteilten Datebank”一文(1990年12月第12期中公开)第8至11页中描述了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用于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中,以使多个用户共享保持在服务器上的文件。WO-A-95/17718中描述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系统,它提供了客户站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服务设备(NSF)接口,并在每个客户站和服务器中提供了操作系统与该客户站或服务器的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的客户站-服务器设备(CSF)接口。
因此,需要一种减轻上述客户-服务器方式产生的性能问题和存储器要求的安排。
发明内容
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来看,提供一种客户站来控制电信系统,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的目标模型,并连接到中央站,以根据目标模型把控制信号发送给中央站,客户站包含:通信管理器,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以便在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管理保持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用于存储部分目标模型的存储器;处理器,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确定是否应当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中的每个目标关联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命令改变状态信息。通常,这些命令是从服务器站接收到的命令,以指示对目标模型的改变。
利用这一方案,由于在客户站初始连接到服务站上时仅装载一部分目标模型,所以减少了把目标模型信息装载到客户站上所花的时间。而且,在客户站上仅保留一部分目标模型,所以不再要求存储器保持完整的复制件。
应当注意,虽然客户站和服务站在逻辑上彼此不同,但它们两个实际上都驻留在同一机构内。本发明可应用于这两种情形,客户站与服务器位于同一机构上,以及客户站驻留在与服务器驻留的不同的机构上。
在较佳实施例中,客户站还包含:显示控制器,在可连接到客户站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目标视图,所述状态信息的可视表示可用每个目标视图显示;处理器,在更新所述状态信息时,布置成显示要更新的状态信息的可视表示。因此,用户被提供有目标模型内变化的可视指示。
较佳地,客户站包含检索装置,从服务器站检索目标模型的附加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其中如果处理器接收到的命令涉及到当前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中没有的目的目标上进行的操作,并且处理器根据该命令不能确定部分目标模型内存储的目标的状态,则处理器被布置成使用检索装置,从服务器站检索目的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中。检索装置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在较佳实施例中,用通信管理器来建立与服务器站的适当的接口,以接收目标模型的附加目标,检索装置用检索命令来实现,它可以通过该接口来检索目标。
利用这种方案,当必须对它们进行检索以使处理器处理命令时,可以检索到附加目标。然而,在较佳实施例中,无论是否可能,处理器都仅更新存储在部分目标模型中的目标的状态信息,然后放弃该命令。
在较佳实施例中,服务站具有一个队列,在该队列上放置了给客户站的命令,通信管理器布置成为服务站建立第一接口,以从该队列接收命令,处理器布置成处理从客户站从所述队列接收到的命令。而且在队列中没有命令要处理期间,通信管理器可以布置成建立第二接口,如果处理器在处理命令之前,需要从服务站上检索出一个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则检索装置布置成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检索所述目标。这种结构能受控制地处理命令,这样,如果在可以处理特定命令之前,客户站需要检索附加目标,则可以暂时中断命令处理,同时检索附加命令,更新部分目标模型。较佳地,第一和第二接口通过动态接口建立,该动态接口包含一个装置,产生远程过程呼叫接口目标,以重新配置动态接口,以服务站上进行客户站要求的操作。
电信系统可以包含多个服务器站和中央站,每个服务器站可以至少与一个中央站连接,以保持表示至少一个中央站的目标模型,客户站能与所述多个服务器中的数个服务器连接。因此,客户站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站上,每个服务器站被布置成管理一个或多个中央站,所以客户站可以用于管理大量的电信设备,而设备可以散布在宽广的地理区域上。
由处理器执行的这些命令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然而,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内的部分目标模型执行的命令包含这些操作,包括标识应当施加操作的目的目标的路径标识符。
如果部分目标模型内的一个目标具有与其相关的子目标,但是子目标没有存储在部分目标模型内,则在较佳实施例中,有一个与该目标相关的标记,指示所述子目标存在的地方。如果在把命令的路由选择到其目的目标期间,到达了一个标记,则较佳地可以进行选择路由操作,以检索该标记识别的子目标。
如果要从目标模型上删除一个目标,则较佳地把一个空的标识加到目标模型上,指示该目标已被删除。较佳地,由于不需要改变目标模型内的任何目标的路径标识,因此,可以准确地处理检索特定目标的序列要求。
在较佳实施例中,客户站还包含:记录装置,保持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的每个目标的记录,该记录识别客户站把最近的命令施加给该目标的时间;以及存储器再生装置,周期地引用该记录,并在自最近命令加到该目标上过了预定时间之后,从客户站的存储器上删除目标,从存储器上删除的任何目标都用一个标记来代替。该记录装置和存储再生装置可以通过适当的硬件或软件来实施。在较佳实施例中,把它们实施成软件程序,存储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并由与适当读/写硬件接口的处理器执行,以根据需要存储记录和从存储器中删除目标。由于从存储器中删除了未被使用的目标,所以该“清除”结构使客户站的存储器要求降低,从而释放了其它目标的存储空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应用于有线和无线电信系统,但是,在较佳实施例中,电信系统为无线电信系统,其中,中央终端布置成把用户终端的消息中继给公共电话网,用户终端与中央终端之间的连接是无线连接。
从第二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置成控制电信系统的客户站的存储器管理器,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结构的包含多个相关目标的目标模型,并可与中央站连接,以根据对目标模型进行的改变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客户站布置成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以使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使客户站能改变保持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处理器包含:输入装置,接收客户站要处理的命令;访问装置,访问包含了具有客户站监视的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的客户站的存储器;确定装置,根据所述命令,确定是否应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中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更新装置,响应于确定装置,改变状态信息,从而保持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与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同步。
从第三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客户站控制电信系统的方法,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结构的包含多个相关目标的目标模型,并可连接到中央站上,根据对目标模型进行的改变,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存储包含客户站监视的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b)在客户站中用通信管理器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使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能进行通信,从而使客户站能改变保持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c)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确定是否应当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d)根据所述命令,改变状态信息从而保持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与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同步。
从第四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写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操作客户站,控制电信系统,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的目标模型,并可连接到中央站上,根据目标模型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控制装置,控制通信管理器与服务器站建立连接,使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能进行通信,从而管理保持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存储装置,把部分目标模型存储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以及处理器,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确定是否应当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相关的信息状态,并根据所述命令改变状态信息。
利用这一方案,由于当客户站初始与服务器站连接时仅装载部分目标模型,所以减少了在客户站上装载目标模型信息所花的时间。而且,在客户站上仅保留部分目标模型,不再要求存储器保持完整的复制件。
较佳地被管理的电信系统是无线系统,其中,中央站与用户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无线系统。
附图概述
现在参照附图,仅通过例子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相同的特征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来表示,其中:
图1是无线电信系统的一个例子总图;
图2是图1的电信系统的用户终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是电信系统的中央终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电信系统的中央终端的调制解调器机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信系统的频率计划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图1的电信系统的单元的可能配置的框图;
图6是图3A的调制解调器机架的配置的更详细示意图;
图7电信系统的控制协议的框图;
图8A示出了通过数据链路连接到客户站的服务器;
图8B示出了客户站的合适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9A是服务器概图,示出了各种服务器目标之间相互关系;
图9B示出了可以保持在客户站的目标超高速缓冲器内的全部网络目标关系;
图9C提供了服务器目标模型的可能的概图;
图10示出了响应于用户或电信系统内的设备发出的命令,客户站64与服务器站56之间进行操作的流程;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协议转换器的通信堆栈的可能的配置;
图12示出了在通信堆栈的第三层内进行授权的一个装置;
图13示出了协议转换器与多个不同电信系统中央站进行通信的实际例子;
图14示出了图11的通信堆栈内进行的读操作;
图15示出了图11的通信堆栈内进行的写操作;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存储在客户站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内的部分目标模型;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保持在客户站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内的目扩展部分目标模型;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如何把操作定路由到目标模型内的目的目标;
图19示出了可以提供在客户站显示屏上的两种典型的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利用服务器站上的队列保持发送给客户站的操作;以及
图21示出了利用“空”目标,代替从目标模型上删除的目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讨论无线电信系统,其中,中央站连接到公共电话网上,并把受中央站控制的单元内的用户的消息中继给公共电话网,反之亦然。
图1是这种无线电信系统的一个例子概图。电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区12、14和16,每个服务区由各中央终端(CT)10提供服务,它与有关区域内的用户终端(ST)20建立无线电链路。中央终端10覆盖的区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在用户密度低的农村地区,服务区12可以覆盖半径15-20公里的区域。在用户终端20密度高的城市环境内的服务区14可以仅覆盖半径为100m数量级的区域。在用户终端密度中等的市效地区,服务区16可以覆盖半径为1公里数量级的区域。应当理解,可以选择特定中央终端10覆盖的区域,以适应所期望的或实际用户密度的本地要求、本地的地理原因等,它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子。而且,这种覆盖区域的范围不需要是,一般也不是圆形的,这是由于天线设计的原因、地理因素、建筑物等原因,它将影响发射信号的分配。
各服务区12、14、16的中央终端10可以通过链路13、15和17彼此连接,这些链路13、15和17与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8接口。这些链路可以包括利用铜线、光缆、卫星、微波等传统电信技术。
图1的无线电信系统基于在服务区(例如12、14、16)内的固定位置上的用户终端20与该服务区域的中央终端10之间提供固定微波链路。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用户终端20设置有到其中央终端10的永久固定接入链路。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根据要求接入,所以,可以提供服务的用户数量超过当前可以有效的电信链路的数量。
图2示出了图1的电信系统的用户终端20的配置例子。图2包括客户的房屋22的示意图。客户无线电单元(CRU)24安装在客户的房屋上。客户无线电单元24包括平板天线或类似天线23。客户无线电单元安装在客户房屋上的位置上或者桅杆等上面,其方位使客户无线电单元24内的平板天线23面向客户无线电单元24所处的服务区域的中央终端10的方向26。
客户无线电单元24通过下垂线28连接到客户房屋内的电源单元(PSU)30上。电源单元30连接到本地电源上,以向客户无线电单元24和网络终端单元(NTU)32提供电力。客户无线电单元24还通过电源单元30连接到网络终端单元32上,然后连接到客户房屋内的电信设备上,例如连接到一台或多台电话34、传真机36和计算机38上。电信设备被表示成位于一个客户房屋内。然而,为这种需要并不是实际情况,由于用户终端20能较好地支持一路或两路线路,所以单个用户终端20可以支持两条用户线。用户终端20还可以布置成支持模拟和数字电信,例如以16、32或64kbits/s进行模拟通信,或者根据ISDN BRA标准进行数字通信。
图3是图1的电信系统的中央终端的例子的示意图。公用设备架40包含多个设备支架42、44、46,包括RF组合器、功率放大机架(RFC)42、电源机架(PS)44以及多个(本例中为4个)调制解调器机架(MS)46。RF组合器机架42可以使四个调制解调器机架46平行工作。它组合和放大四路传输信号的功率,每路传输信号来自四个调制解调器机架的每个机架,它还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分离成四路,以把分离的信号传送到各调制解调器机加架。电源机架44提供到本地电源的连接以及公用设备架40内的各种部件的保险。在RF组合机架42和主中央终端天线52之间延伸有双向连接,通常是全向性天线,安装在中央终端桅杆50上。
该例子的中央终端10通过点到点微波链路连接到与公共交换电话网18接口的地方(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连接(例如铜线或光纤)把中央终端10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18上。在本例子中,调制解调器机架通过线路47连接到微波终端(MT)48上。微波链路49从微波终端48延伸到安装在桅杆50上的点到点微波天线54上,以与公共交换电话网18进行主连接。
中央终端10连接到站控制器(SC)56上,并受其控制,该站控制器56为强大的计算机,较佳的为服务器。服务器56可以通过例如RS232连接线55连接到中央终端10的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上。服务器56提供诸如故障、报警和状态定位以及中央终端10配置等功能。服务器56通常支持单个中央终端10,虽然也可以多个服务器56组网以支持多个中央终端10,并且甚至一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中央终端。服务器56一般可以与多个远程客户站或远程服务器站64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以太网链路、通过调制解调器41的PSTN链路或其它无线链路。
作为延伸到服务器56的RS232连接线55的一种替换,可以用诸如X.25链路57等数据连接来代替设置在延长器228至服务器56的连接。
如后所述,服务器56保持了基于目标的控制结构(下文称为目标模型),以便控制无线电信系统。而且,也如下所述,服务器(或者甚至任何一个服务器)可以远程地受任何一个远程客户站的控制。
图3A示出了调制解调器机架46的各个部分。发射/接收RF单元(RFU-例如实现在调制解调器机架内的卡上)66产生中间功率电平的已调制的发射RF信号,并恢复和放大用户终端的基带RF信号。RF单元66连接到模拟卡(AN)68上,对调制解调器卡(MCs)70的15路发射信号进行A-D/D-A转换,基带滤波和矢量累加。模拟单元68连接到多个调制解调器卡70(通常为1-8个)上。调制解调器卡对向和从用户终端20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这包括发射信号的1/2码率卷积编码和带有CDMA码的16倍扩展,以及接收信号的同步恢复、去扩展和纠错。在本例子中的每个调制解调器卡70具有两个调制解调器,每个解调器支持至用户终端的一个用户链路(或两路线路)。因此,每个卡有两个调制解调器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上有8个调制解调器,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可以支持16个可能的用户链路。然而,为了引入冗余,以便当发生故障时,可以替换调制解调器,则一个调制解调器机架46最好仅支持多至15个用户链路。第16个调制解调器备用,故其它15个调制解调器发生故障时可以转接到该调制解调器上。调制解调器卡70连接到从属单元(TU)74上,它断开与主公共交换电话网18的连接(例如通过线路47之一),并处理到例如多达15个用户终端(每个终端通过16个调制解调器中15个中的一个调制解调器)的通话信息信令。该机架受机架控制器(SC)72的控制。
中央终端10与用户终端20之间的无线电信可以各种频率工作。图4示出了可以使用的频率的可能例子。在本例子中,无线电信系统打算工作在1.5-2.5G频带内。尤其是,本例子打算工作在ITU-R(CCIR)推荐F.701定义的频带(2025-2110Mhz,2200-2290MHz)上。图4示出了用于用户终端20到中央终端10的上行链路的频率和从中央终端10到用户终端20的下行链路的频率。请注意,3×12条16倍上行链路无线电信道每条信号的中心约为2155MHz。接收和发射信道之间的间隔超过要求的最小间隔70MHz。
如上所述,在本例子中,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支持1个频道(即一个上行链路频率加一相应的下行链路频率)。如下面所解释的,在一个频道上可以支持多达15条用户链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中央终端10可以支持60条链路或120条线路。
通常,特定中央终端10的无线电业务将扩展到相邻中央终端10覆盖的区域。为了避免或者至少是减轻相邻区域引起的干扰问题,任一给定中央终端10仅使用有限数量的可用频率。
图5A示出了频率的一种蜂窝型结构,以减轻相邻中央终端10之间的干扰问题。在图5A所示的结构中,单元76的阴影线示出了单元的频率组(FS),选择三个频率组(例如,FS1=F1,F4,F7,F10;FS2=F2,F5,F8,F11;FS3=F3,F6,F9,F12)并把直接相邻的单元布置成不使用相同的频率组(参见例如图5A所示的结构),可以提供固定的分配全向性的单元阵列,可以避免邻近单元之间的干扰。每个中央终端10的发射机功率设置成发射不会扩展到远到最近的使用相同频率组的单元。因此,每个中央终端10在其单元内可以使用四个频率对(分别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央终端10内的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与各RF信道(信道频率对)相关。
由于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支持一个信道频率(每个信号频率具有15个用户链路),并有四个调制解调器机架,所以每个中央终端10将支持60条用户链路(即120条线路)。因此图5A的10个单元的结构可以支持多达例如600条ISDN链路或1200条模拟线路。图5B示出了使用扇形单元来减轻相邻中央终端10之间问题的蜂窝型结构。与图5A一样,图5B阴影线示出了不同的频率组。与图5A中的一样。图5B表示三组频率组(例如,FS1=F1,F4,F7,F10;FS2=F2,F5,F8,F11;FS3=F3,F6,F9,F12)。然而,在图5B中,利用包括三个中央终端10的扇形中央终端(SCT)13把这些单元排成扇形,每个扇区S1、S2和S3有一个中央终端10,三个中央终端10中的每个终端直接向S1、S2和S3中适当的扇区发射。这可以使每个单元中的用户数量增加三倍,同时仍向每个用户终端20提供永久固定的接入。
使用七个单元重复图形,以便对于工作在给定频率上的单元,使工作在相同频率上的所有六个相邻单元都具有唯一的PN码。这防止了相邻单元无意地产生解码数据。
如上所述,每个信道频率可以支持15个用户链路。在本例子中,利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多路复用信号来实现。由于中央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形式与本发明无关,所以在此不进一步详细讨论CDMA技术。然而,CDMA编码/解码方面以及用户终端和中央终端内使用的信号处理级用以管理它们之间的通信方面的细节可以在1995年6月7日提出的英国专利申请No.9511546.5中找到。
图6更详细地示出了调制解调器机架46之一的结构。机架控制器72管理调制解调器机架以及其子网络子元件(NSEs)的所有操作。机架控制器(SC)72设置有RS232串行口59,连接到服务器56或延长器228。机架控制器通过后面板异步总线212直接与模拟卡(AN)68、从属单元卡(TU)74和调制解调器卡(MC)70进行控制和数据信息的通信。其它网络子元件通过调制解调器卡连接。在全被占用的架上,有四个机架控制器,每层调制解调器机架上一个。这四个机架控制器配置成公同控制架内的其它卡上的网络服务元件。RF组合机架42上的网络服务元件连接到每个调制解调器机架上的机架控制器后面板总线上。机架控制器包括主通信接口73,实现上述的通信功能和其它控制功能。从属卡74、模拟卡68以及每个调制解调器卡70中的每个卡包括各从属通信接口75、69和71,它管理与机架控制器72的通信。RF卡66由模拟卡68控制,它配置成通过控制路径222提供必要的控制功能。
图6还示出了从接口到公共交换电话网(例如通过图3的线路47)的信号路径,以及到RF组合器机架42上的接口。
从属单元74断开到主公共交换电话网的连接,并处理多达15个用户终端(多达30个呼叫)的通信信息。从属单元74是“在线”的,即它直接处理呼叫。从属单元74还分别连接到2Mb/s时间多路复用(时隙)发射总线214和2Mb/s时间多路复用(时隙)接收总线216,以分别发射和接收呼叫。
调制解调器卡70上的调制解调器(1-15)对发射和接收信号进行基带信号处理,如前所述包括对发射信号卷积编码和扩展功能以及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恢复、去扩展和纠错功能。每个调制解调器通过发射和接收总线214和216连接到从属单元74上,通过至模拟卡上多个端口之一的专用连接线220以及数字CDMA RCV总线218连接到模拟卡68上。这些专用连接线的每条线包括多路复用的I、Q和控制发射路径。
模拟卡68对调制解调器卡的15路信号进行A-D/D-A转换、基带滤波以及矢量累加。模拟卡68还根据高或低功率电平变换发射信号功率电平。它通过专用连接线220和数字CDMA RCV总线218连接到调制解调器卡上。
RF卡66产生经调制的发射RF信号(以中等的功率电平),并恢复和放大用户终端20的基带RF信号。RF卡为“在线”的,在该卡中,把多达30个呼叫同时通过同一RF载波上的所有15路可用的链路。RF卡分别通过发射和接收路径226和224连接到模拟卡上。RF卡还连接到发射侧上的RF组合机架的功率放大器上以及接收侧上的低噪声放大器上。RF组合机架内的功率放大器(未示出)把RF卡66的中等功率输出放大到合适的发射功率再加上一个在信号组合期间以及在发射信号的天线馈送电缆内产生的损耗的量。低噪声放大器(未示出)是一种克服接收信号的天线馈送器等损耗的小信号放大器。发射载波调制是由RF卡66利用“IQ调制器”以中频进行的,并单纯转换到RF。在每次发射输入到RF卡时,RF卡的接收输出以“IQ”格式位于基带上。
图7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信系统的例子的不同部分之间传输控制的各种控制协议的例子的框图。应当注意,图7针对控制信号路径,因此,不包括电话呼叫信号路径。图7的许多特征已在上述描述了,并在本例中用与前面相同的参考号。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了。
所谓的子系统管理处理器(SMP)协议的第一协议用于机架控制器72与服务器56之间、或与元件管理器58之间分别通过线路59和55或59和57的通信。第一协议是平衡协议,通信的任一方能初始化交换信息。如上所述,机架控制器72设置有RS232串行输出,连接到服务器56或延长器228。
所谓的无线电链路终端(RLT)协议的第二协议用于把控制和数据信息传送通过调制解调器机架上的控制总线212和数据总线213。此外,应当注意,相同的协议在中央端和用户终端20的天线52之间的无线电链路226都是有效的。
第二协议是不平衡协议,机架控制器72内的微处理器73用作模拟卡68上的总线主控制器(M)而微控制器69、71和75,调制解调器70和从属单元74用作从属。关于第一(SMP)和第二(RLT)协议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在1995年6月2日提出的英国专利申请9510870.0中找到,把它引用给读者,以进一步得到详细内容。
如上所述,服务器56保持控制电信系统的目标模型。服务器和目标模型82都设计成可以由远程客户站64控制服务器(因此,也就是电信系统)。远程客户站64可以是计算机终端,或可以是另一服务器。有利地,通过操作来实现控制目标模型82,从而控制电信系统。这些操作可以是应用于目标模型的更新或检索操作,以控制电信系统。下面进一步描述目标模型方面。
图8A示出了服务器56,它通过数据链路80连接到客户站64。数据链路80可以是任何一种链路,有线的或是无线的。在服务器56内,设置有目标模型82、协议转换器84和RPC(远程过程呼叫)接口86。同样,在客户站64内,设置有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通信管理器90和RPC接口88。
服务器56内的协议转换器84从中央端10接收SMP消息。还设置在一接口(未示出),由该接口通过数据链路94接收中央端10的消息。协议转换器84把接收到的SMP消息转换成操作,然后应用到目标模型82上,以控制电信系统。下面描述操作转换处理的SMP。
以前,客户站64内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其内保持了客户站连接的整个网络的映射图。该图包括保持在服务器56内的目标模型82的复制件。然而,如前所述,这产生了某些性能和存储器的问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仅把部分目标模型82存储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中。下面将更详细地进行讨论。
通信处理器90和RPC接口86和88可以创建和维护客户站64与服务器56之间的可重配置的动态接口(在本例中)。这也将在下面作详细讨论。
图8B示出了客户站64的合适的硬件结构的例子。参照图8B,客户站64可以包含显示控制器64(1)、微处理器64(2)、随机存取存储器64(3)、只读存储器64(4)、键盘64(5)、调制解调器64(6)、I/O卡64(7)、I/O接口64(8)、公共总线64(9)以及显示器64(10)。
显示控制器64(1)控制显示器64(10),以利用客户站64向用户显示信息。显示控制器64(1)控制显示器的刷新率功能以及其它公知的功能。显示控制器64(1)与客户站64的其它部件进行通信,以把信息从其它部分通过公共总线64(9)定路由到其它部件显示给用户。
微处理器64(2)提供客户站64的全局控制,例如,提供用户执行客户站64内的控制功能的装置。随机和只读存储器64(3)和64(4)提供了一个存储器,可以保持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通信管理器90和远程过程呼叫接口88。存储器还可以为客户站64内外使用的其它信息提供存储设备。
键盘64(5)为用户提供输入命令的装置,以控制存储器内保持的功能。也可以是另一种输入设备,例如鼠标、跟踪球或其它可用的设备。
调制解调器64(6)提供把客户站64通过例如电话线连接到远程服务器站的装置。保持在存储器内的功能产生的指令可以传送到该调制解调器,以转换成适于广播到电话线上的格式。
I/O(输出/输出)卡64(7)控制I/O接口64(8),这样通过串行或并行口提供连接到远程设备的装置。也可以提供另一种I/O设备,以通过例如网络连接到远程设备上。I/O接口是例如串行或并行口。
虽然客户站64可以是普通的个人计算机,为目标超高速缓存器、通信处理器和远程过程呼叫接口控制功能提供专用只读存储器可以明显地改善设备的性能。这些功能使用和产生的变量可以通过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和操作。这种结构为指令处理和数据产生提供了更多的存储器。
还应理解,图8B内的客户站仅是一种示意的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有许多附加或替换部件。
回到服务器56内保持的目标模型82,图9A是服务器的概图,示出了各种服务器目标之间的关系。对包括中央终端、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在内的电信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基于由目标模型82形成的分层目标基数据结构。图9C提供一这种数据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总图。
参照图9A,示出了如上所述的一个站点的服务器站64保持的目标模型82。所示的站目标(C站)具有多个通过两条从站目标延伸的臂与其相关的设备架(由C架和CA60R架目标表示)。已延伸了站的一条臂,即CA60架臂。可以在任一站点上设置任何数量的架。
如图9A所示,扩展的CA60架臂具有多个与其相关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每一个涉及设备架的特定部件的控制。如图3所示,每个架包含RF组合机架42、电源机架44和多个调制解调器机架46。如图3A所示,每个调制解调器架可以包含RF卡66、模拟卡68、从属单元卡74、机架控制器72和至少一个调制解调器卡70。如图9A所示,服务器站的每个部件都具有与其相关的目标。因此,例如,CA60模拟卡能控制调制解调器机架46上的模拟卡68。在图9A的其它目标与服务器站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储相似的关系。
图9B示出了可以保持在客户站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全部网络目标关系。当把操作从客户站64应用到目标模型82上时,也可以把该操作应用到保持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目标结构上,以便可从客户站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读取目标模型82内的任一目标的状态。在图9B中已指出了服务器站56的目标模型,用网络目标(C网络)表示客户站64的目标模型。然而,如后所讨论的,在较佳实施例中,客户站仅在其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保留了服务器56保持的目标模型82。
如上所述,从图9A中可以看出,服务器56内的目标模型82主要包含服务器管理的中央终端10(或中央终端)的每个部件。
图9C提供了图9A所示的相关数据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概图。参照图9C,示出了具有C子模型目标的C目标。C模型目标具有C机架、C卡、C用户、C报警、C站和C架的子代。这些子代具有与它们父代一样的C模型目标。子代可以被创建或消除,为了实现子代服务,首先必须实现父代服务。从父代移动到子代称为沿树向下移动,而从子代移到父代称为沿树向上移动。
C模型目标称为基类,包含多种基本服务和数据。基类的重要数据(如公共数据)向目标模型82内的任一目标的父代和子代提供了指针。对于保护的数据,基类提供了列出目标模型82内的所有父代和子代的导出类的阵列。对于公共服务,基类提供了更新操作和检索操作。借助于上述的数据,把更新操作定路由到其目的目标,以用操作时插入的状态信息更新目的目标。检索操作以相似的方式定路由到其目的目标,用该目的目标的状态信息填充。对于保护的服务,基类提供了路由操作,它把更新或检索操作定路由到其目的目标,然后进行处理服务,以应用该操作。如果在操作到达时,目的不存在,则呼叫一个创建的子服务,以创建目的目标。
总之,基类包含了通过由上述目的目标的任一目标进行的呼叫或更新操作、把操作定路由到目的目标然后该操作的应用可以应用到目标上的服务和数据。能以相似的方式由检索操作获得任一目标的状态。操作的路由选择、处理和创建形成了C模型目标基类的核心功能。
由作为操作基类一部分的操作结构服务进行操作。其它服务提供与合适的操作码的大小和类型相关的信息。
所有操作都是可逆的。该可逆的特性是通过四个数据类提供的,它提供了目的目标的地址、指示操作是否可逆的标记、以及前状态和后状态。当响应于目的目标的呼叫或任何其它目标的呼叫而向目的目标发送更新操作时,该操作包含了嵌入其内的参数,提供了要对目的目标进行的状态变化。这些参数存储在操作的后状态内。一旦在目的目标接收到该操作,在把这些参数应用到目的目标之前,把当前的这些状态参数(即在应用该操作之前的目的目标状态)存储到前状态中。然后把后状态内存储的参数加到目的目标上,以使其内的改变生效。当满足前状态时,实现可逆的标记,以指示该操作现在是可逆的。
现在得到的操作包含指示目的目标的地址、目标的前状态、目标的后状态以及指示该操作可逆的标记。如果希望反转该操作,则从前状态中除去状态信息,加到目标上,然后除去可逆标记。该机构通过快速“块复制”处理,能容易地使这些操作反转,从而反转前后状态。
这种结构显著地改进了以前的结构,它依靠产生反转操作使反转的变化对目标生效。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图9C所示的一些其它目标。每个目标包括定义目标名字的名字字段和包含了有关该目标的状态信息的状态字段。该目标还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报警参数,该参数可以响应于与例如硬件出错、线路故障等有关的特定报警情形而设置。目标的状态字段包括故障参数,该故障参数至少是在该目标或相关目标内至少设置了一个报警参数时设置。换句话说,当对一个目标设置了故障参数,则利用指向后续父代目标的指针就可以把该故障状态沿树向上传播。每个目标还包含目标的定义,可以用于显示该目标的表示或视图。
通常在目标模型中有一个站目标(C站)。它包含与站有关的数据,当目标模型初始化时自动地创建。除了名字字段和状态字段之外,该目标还包含定义站位置的字段和该站包含的架目标表。
C架目标具有例如CA60架和CLs120架子代。每个子代表示一个架,并包含与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对站目标(C站)指针和对机架目标的指针有关的数据。
C卡目标其中具有从属单元目标子代(CA60从属单元)、机架控制器目标子代(CA60机架控制器)、模拟卡目标子代(CA60模拟卡)、RF卡目标子代(CA60RF卡)、调制解调器目标子代(CA60调制解调器)、组合器监视器目标子代(CA60组合器监视器)、功率放大器目标子代(CA60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目标子代(CA60低噪声放大器)、电源卡目标子代(CA60电源卡)以及用户终端目标子代(CS用户终端)。
C机架目标具有表示RF组合器机架并含有与组合器机架有关的数据的CA60组合器机架目标子代,该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对所含的架目标(C架)的指针、对机架的低噪声放大卡目标(CA60低噪声放大器)的指针,以及对功率放大器卡目标(CA60功率放大器)的指针。
C架目标的调制解调器目标子代(CA60调制解调器机架)表示调制解调器机架,含有与调制解调器机架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对包含的架目标(CA60架)的指针、架内的机架的位置识别字段、串行端(站控制器通过该串行端与该机架通信)识别字段、串行端的波特率字段、对机架控制器卡目标(CA60机架控制器)的指针、对从属卡目标(CA60从属单元)的指针、对RF卡目标(CA60RF卡)的指针,以及对多个调制解调器卡目标(CA60调制解调器)的指针。
每个调制解调器卡目标(CA60调制解调器)表示调制解调器卡,包含与该卡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对包含该调制解调器卡的调制解调器机架目标(CA60调制解调器机架)的指针、该调制解调器卡的识别号以及对调制解调目标的指针。
机架控制器卡目标(CA60机架控制器)表示机架控制器,包含与该卡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以及对该调制解调器机架目标(CA60调制解调器机架)的指针。
从属单元卡目标(CA60从属单元)表示从属卡,包含与该卡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对调制解调器机架目标(CA60调制解调器机架)的指针、对该卡的从属单元信道的指针以及该从属卡所用的协议的定义字段。
低噪声放大器卡目标(CA60低噪声放大器)表示RF组合器机架低噪声放大器卡,包含与该卡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以及对RF组合器机架目标的指针。
功率放大器卡目标(CA60功率放大器)表示RF组合器机架放大器卡,含在与该卡有关的数据,包括名字字段、状态字段以及对RF组合器机架目标的指针。
这样,就提供了一种简化的分层的基于目标的控制结构(形成目标模型),它可以通过两种操作来控制。这种技术还改善了把输入控制数据协议至少转换成上述操作之一时目标模型的“可连接性”。因此,适当的协议转换器可以使目标模型能控制相连的设备而与该设备所采用的控制数据协议无关。下面就描述这种协议转换器。
图10示出了客户站64与服务器站56之间响应于用户或电信系统内的设备发出的命令的操作流程。
参照图10,示出了操作处理和产生的三个机构:“用户启动”、“撤消/恢复”以及“设备启动”。这些机构提供了纯典型的基本目标的控制系统的操作方式指示,不能认为该系统的操作只限于这三种机构。的确,应当理解,其它多种机构也可以用来控制该控制系统。
现在描述“用户启动”机构。客户站64的用户通过用户接口64(5)(可以是键盘或其它输入设备)输入命令,以控制电信系统。这些命令被后面描述的结构转换成适当的协议,并传送到保持在服务器56内的服务器目标模型82。把这些命令施加到服务器目标模型82上,以使该目标模型发生变化。把这些变化以后述的方式传送到协议转换器84产生的通信堆栈(通信堆栈93),并从该堆栈传送给电信系统,以进行控制。同时,较佳的把这些变化传送和施加给保持在客户站目标模型92内的目标模型,以使客户站目标与服务器目标模型一致。然后,把这些变化传送给用户接口64(5),更新传送给已执行它们的命令的用户的用户接口64(5)。还把这些变化传送给保持在客户站的撤消管理器64(11),管理控制系统内的反转操作。
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服务器目标模型和相关的电信系统内进行控制改变,并估计这些控制变化完成的时间。如果要求,还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通过“撤消/恢复”机构反转这些变化或者恢复这些变化的简易的方法,
现在描述撤消/恢复机构。如前所述,就在把操作应用到一个目标之前,把目标状态复制到操作的“前”状态。然后把包含在操作的“后”状态内的状态参数加到该操作上,以使变化对该目标生效。如果用户希望反转目标的变化,则把存储在操作的前状态内的状态参数部分复制到后状态,并施加到相关的目标上。同样,如果用户希望重复对该目标的操作,则可以把目标的状态参数(它与现在的原始后状态参数相同)恢复到操作的后状态,然后再施加到该目标上即可。
图10示出了这种“撤消/恢复”过程。用户通过用户接口64(5)发出撤消或恢复请求,以把适当的操作施加到保持在远程服务器56内的目标模型82上。把该操作施加到该目标模型上可以改变该目标模型,并把这种变化传送给保持在客户目标模型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目标模型,以使目标模型超高速缓存器与服务器目标模型一致。也可以把这种变化通过通信堆栈93传送给电信系统,从而控制电信系统。传送给客户站目标模型超高速缓存器92的变化同样也改变了保持在该超高速缓存器内的目标模型,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用户接口64(5)传送给用户,以通知用户已执行了撤消/恢复指令。
除了从客户站来的用户启动命令之外,电信系统还产生一些消息,加到服务器目标模型82内,并使该目标模型的变化生效。这种情形图示在“设备启动”机构内。这些消息可以是例如出错消息。服务器目标模型82内的这些变化被传送给客户站目标模型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目标模型,然后从其传送给用户接口,以把对电信系统的“设备启动”变化通知用户。
这样,利用依靠两种基本操作的基于目标的控制系统大大地简化了通信控制系统的站之间的信息通信。
如上所述,保持在服务器56内的协议转换器84把中央终端10的SMP消息转换成控制保持在服务器56内的目标模型的操作。图11示意地示出了协议转换器84的一种可能的配置。
如图1的1至7层所示,协议转换器可以被认为具有多层。七层协议转换器采用了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因此,它符合国际标准。这种七层结构是公知的,被称为通信堆栈93(如图10所示),下面就这样称呼。每当它从电信系统接收到要至少转换成一种操作的SMP消息(或其它协议消息)时,协议转换器84动态地组装通信堆栈。然后在把至少一个操作传送和施加到服务器目标模型82之后,就分解通信堆栈。有利的是协议转换器可以同时组装和保持多个这样的通信堆栈。
现在描述这些通信堆栈中的一个堆栈。通信堆栈的第一层是硬件,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上述的在控制站10与服务器56之间的接口。
第二层200是数据链路层,用于向或从第一层及以上的层传输消息数据包字节。第二层可以是例如RS232链路或并行端口连接。第二层200从管理层800接收通信端口设置(箭头250),并向或从其通知出错(箭头26)。
第三层300是网络层,用于建立服务器内的目标与第二层之间或者服务器内的目标与第四层之间的连接,还用于验证接收到的SMP消息数据包的标识。这种验证可以通过各种已知的方法来取得,其中一些详细描述在英国专利申请No9511192.8中。后面将参照图12描述进行验证的一种手段。
第四层400是传输层。传输层构成了第三层内接收到的消息数据包的数据帧。第四层还检测和校正第三层消息数据包内的错误。此外,第四层400通过第五层把从第六层接收到的数据帧分解成第一协议消息数据包。第四层检测和校正第六层消息数据包内的错误,并把校正后的消息数据包传送给第三层。
第五层500不执行这里描述的通信堆栈的功能。也就是说,第五层500仅起到把信号从第四层定路由到第六层的装置的作用。然而,如果要求的话,它也可以在这里代替其它层进行的功能。例如,如果希望的话,第五层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出错和保密检查和校正。
第六层600是表现层,对把第四层的第一协议消息数据包编码成操作,把第七层的操作解码成第一协议消息数据包。如上所述,这些操作可以是更新也可以是恢复操作,并包含了通过箭头650接收到的目的目标信息-下面将进一步描述这些操作的含义和情况。
第七层700是应用层,把第六层的操作施加(应用)到服务器56内的目标模型82内。同样,第七层700还把目标模型82的这些操作传送到第六层600,以转换成SMP数据帧。
管理层800是管理通信堆栈93的操作,它负责通信堆栈,负责管理通信堆栈各层范围外的错误。管理层800能接收与通信端和调制解调器机架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并把该信息传送给通信堆栈,校正错误和验证消息数据包。如果需要,管理层800还管理通信堆栈的组装和分解。
从上可以明显地看出,SMP消息数据包或其它协议消息数据包临界转换成操作的重要转换,都发生在协议转换器84的通信堆栈的第六层600内,反之亦然。
如上所述,这些操作是更新或恢复操作。更新操作改变目标参数,而恢复操作获得给定目标或设备的状态信息。这些操作能全部和容易地反转,它包含有一串字节。通常,这些操作由这样布置的一个缓存器构成:
2字节  操作类型码
1字节    目的路径标识的字节数
N字节    目的路径标识的字节
1字节    可逆标记
N字节    前状态
N字节    后状态
前状态是在把操作应用到该目标之前要应用操作的目标的状态。后状态是已应用了操作之后同一目标的状态。仅当前状态和后状态都已填满时,操作才是可逆的,并实现可逆标记。
现在描述转换处理。中央站10的SMP消息由通信堆栈的前导层来处理,把离散的消息数据包提供给第六层,以转换成操作。
第一步,第六层执行读过程,把SMP消息数据包或其它处理消息数据包读入缓存器内,以转换成操作。在该状态,较佳地提供各种不同的过程,以覆盖输入消息已由于例如设备故障或掉失电源产生的出错的可能性。
接着,第六层检查传输消息的系统单元的状态,并返回该单元的状态信息。在其它信息之中的状态信息包括传输消息的单元的地址以及其机架的地址。对该点进行各种检查,以确保系统单元和机架的地址有效。
把机架地址用作开始点,通过“SMP消息至操作”转换表620(或其它协议转换表)进行搜索,检索出指向要改变的服务器内的目标的操作地址。转换表保持在通信堆栈的第六层内,在图11、14和1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
接着,从SMP消息或其它协议消息检索出改变参数(即服务器目标要改变的状态),加到操作的“后”部分上,把要应用该操作的目标地址加到路径标识内。下面参照图18讨论地址的较佳格式。把完整的操作传送到第七层700上,用于应用到由路径标识所指示的服务器56内的目标上。
这样,协议转换器的通信堆栈从中央端10和任何其它的连接设备接收SMP消息,并把这些消息转换成操作,应用于服务器的目标。该处理是可以反转的,以把服务器内目标的操作转换成SMP消息,应用于控制中央站10。
通过合适的转换表,可以把协议转换器用于转换不同制造商制的其它类型设备的消息。因此,这里描述的服务器可以连接到电信网的任一个中央站10上。
图12示出了在通信堆栈的第三层进行确验证的手段。参照图12,示出了第三层验证调用的状态图。
为了进行验证,通信堆栈的第三层产生探测消息,周期地发送给电信系统的控制终端内的机架控制器。探测消息是可以插入到第三层发出的消息内任何位置的序列。产生后,就把该探测插入到第三层传送给第二层的消息数据包内,而消息数据包被分解成字节,以按序传送给机架控制器。
一接收到该探测,机架控制器就发送一个应答,它可以发生在机架控制器内的消息的任何地方。当第三层接收到该应答时,第三层就重置超时时间,并从消息中除去该应答消息。
如果从例如两次输出探测没有接收到应答,则第三层就假设发生了错误,通信堆栈不再与机架控制器通信。则第三层就进入验证模式,断开通信堆栈的第二与第四层之间的链接。
参照图12,当第三层创建时,第三层处于空闲状态(IDLE)。当机架控制器发送出“唤醒”串,并且第三层识别出时,就进入命令状态(COMMAND),第三层向机架控制器发送出*网络控制功能。如果机架用接受消息(ACCEPT)响应,则进入数据模式(DATA)。如果没有收到机架控制器的接受消息,则第三层返回到空闲状态(IDLE)。
数据模式(DATA)可以把消息从第二层通过第三层移动到第四层。数据模式(DATA)还周期地产生探测信号,并发送给图12中的探测超时环路(PROBETIMEOUT)所指示的机架控制器。如果机架控制器没有回应该探测,则第三层返回到空闲状态,假设发生了错误,并进行验证处理。
图13示出了协议转换器与多个不同的中央终端设备(用机架A至机架C来称呼)的通信。
如上所述,当从服务器目标模型接收到操作时以及当从电信系统的有关设备接收到消息时,协议转换器动态地组装和分解通信堆栈。图13示出了有三个机架控制器尝试与服务器站56接口的方案。这三个机架控制器称为机架A、机架B和机架C,可以驻留在同一中央终端上,或驻留在服务器56接入的不同的中央终端上。
当协议转换器84的管理层800检测到有一机架尝试与服务器站56接口时,管理层800为每个尝试接口的设备构筑通信堆栈。图13示出了这些通信堆栈,称为堆栈A、堆栈B和堆栈C。这些堆栈接收机架的消息,并把这些消息转换成操作,接着应用于服务器目标模型82。
管理层800保持服务器目标模型82内的所有连接端口和机架的列表。该列表中的每项具有一个指针,指向已或者要为该设备构筑的通信堆栈的第三层。同样,第六层产生的消息包括指向服务目标模型内的校正目标的指针。例如,如图13所示,要应用到服务器目标模型82内的C机架A目标的第六层的消息包括指向该目标的指针。目标模型还设置有指向管理层800内的列表项的指针。
当把操作从目标模型发送到设备时,目标模型读取指向列表项的指针,并把操作通过该指针指向的项发送给第六层。同样,当把操作发送给服务器目标模型时,把该操作发送给保持在管理层800内的列表中的指针指向的目标。
总之,堆栈使用了指向目标模型内的目标的指针,以把操作从堆栈定路由到目标模型内的目标。同样,目标模型使用把操作定路由返回到正确堆栈的指针。这些指针都保持在上述的管理层的列表中。
可以把目标模型接收到的操作以正常的方式应用到改变电信系统。此外,通过后述的远程处理呼叫接口86远程客户站64可以用来远程控制服务器56。
图14示出了图11的通信堆栈中进行的读操作,以把SMP(或其它格式)的消息转换成操作。图11中向上的黑箭头指出了这读取过程。
参照图14,消息到达通信堆栈的第一层(L1),以转换成操作。如上所述,第一层(L1)是硬件,在这种情史下,它是诸如通信端或并行端等的接口。第二层(L2)从接口读取数据,产生多个数字字节(BYTE)这些字节组成方便的数据包,以传输给第三层(L3)。如上所述,该层的两个数据包可以包含对通信堆栈的第三层在写过程时已发出的探测(将在后面描述)的应答消息。
第三层(L3)从第二层(L2)接收消息数据包,并除去探测应答。然后把得到的字节传送给第四层(L4)转换成SMP格式(如上所述)。然后,把SMP消息通过第五层(L5)(可以没有什么功能)的传送给第六层(L6)。然后参照适当的转换表620,把第六层(L6)接收到的SMP消息转换成操作,接着应用于服务器目标模型82。
图15示出了图11的通信堆栈进行的写操作,把操作转换成SMP(或其它格式)消息。图11中向下的箭头指出了这种写操作。图15示出了与图14所示的处理互补的相反处理。
参照图15,通信堆栈的第六层(L6)从服务目标模型82接收操作。参照适当的转换表620把这些转换成多个SMP消息,然后通过无功能的第五层(L5)传送给第四层(L4)。
第四层(L4)把第四层首部和第四层尾部加到第六层(L6)的每个SMP消息中,产生第四层消息数据包(L4 PACKET)。然后把第四层消息数据包传送给第三层(L3),把它们多个组合在一起,如果要求,增加探测消息。然后把得到的第三层数据包传送给第二层(L2)。
第二层(L2)把接收到的第三层数据包分解成多个字节,然后写入到第一层(L1)的硬件接口中。
较佳地,上述的读和写过程都采用相同的标准,使通信堆栈的层可以互换。
还应注意,虽然已详细描述了七层通信堆栈,但是可以设置具有不同层数的通信堆栈,以除去上述的一些离散的层的功能。因此,应当注意通信堆栈并不限于这里描述的确定的结构。
参照图8A,现在描述上述的动态可识别接口的工作情况。通过保持在客户站64内的PRC86和88、通信管理器90和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可允许、禁止和重置接口。
为了描述该接口,如图8A所示,应当假想服务器56通过数据链路80连接到远程客户站64。远程客户站上工作的用户希望远程控制服务器56和其内保持的目标模型。对该目标模型的控制能控制要实现的相关电信系统。
有利的是,客户站64上的动态接口允许远程处理服务器56上的操作。也就是说,所有的对形成目标模型(以及因此的目标模型82的改变和控制)的目标组的管理都是在接口的服务器端进行的,从而减少了客户站的负荷。
动态接口包含远程过程呼叫接口目标(RpcIf)和连接管理目标(CxnMgr)。RpcIf目标提供了这些服务,构筑和破坏目标;在本地站上,发行和撤消功能,使这些发行服务由连接的客户站进行;启动远程服务的收听处理;以及在远程站上的执行功能的两种服务。RpcIf目标可以使发行服务在工作时间上动态地改变。
CxnMgr目标提供了这些服务,构筑和破坏目标,以及连接到或从远程站断开。
为了使远程登记或调用成功,呼叫者(例如客户站)和提供者(例如服务器站)都必须创建RpcIf和CxnMgr目标。远程服务器56上的RpcIf目标将收听客户站64尝试的远程连接。客户站上的CxnMgr目标具有连接服务,以建立到远程服务器56的连接。当建立了连接时,返回连接目标,向其提供远程服务器56的内容(例如有关适当的RpcIf目标的位置的信息)以及连接类型(Cxn)。
在任何时候,远程服务器56都可以提供“增加本地Fn”服务,以使服务器56上的功能(f1)可以使用。一旦进行了,并连接到了该服务器站56,则客户站64上的RPC88可以进行“执行远程功能”服务,指定要远程执行的功能(F1)、连接类型(Cxn)和内容。然后,远程服务器56本地执行功能F1,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站64。
要进行的连接的类型(由Cxn指定)可以是网络(例如以太网)连接、RS232连接或通过公共电话网的调制解调器链接。
如上所述,连接管理器总是立即打开到每个要进行的远程功能的远程服务器的连接。当连接类型为网络时,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不便。然而,当连接是通过例如调制解调器进行的,则虽然客户站64启动了与远程服务器56的链接,但用户可能被迫反复等待。这可能产生用户不能接受的延时。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连接管理器可以设置有缓存器,以存储外出的连接请求,直到已进行了足够次数的请求,保证打开调制解调器连接。一旦达到的这一目的,连接管理器就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上,并向远程服务器传输多条指令,从而能在每次建立调制解调器链路时广播多个请求。该缓存器可以依赖包含在Cxn目标内的信息来转入或转出,以例如以太网不经过缓存处理。
在连接管理器等待打开通信链路时,可以更新保持在本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内的目标结构,因此,对于用户来说,显示在发出改变指令与接收可视的已进行了改变的确认之间没有延迟。
在前面的对用于控制电信系统的客户站-服务器结构的描述中,假设客户站64内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包含了服务器56内保持的完整的目标模型复制件。该完整的目标模型的复制一般是在客户站64首次连接到服务器56时进行的。然而,由于电信站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保持在服务器56上的目标模型82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客户站64的超高速缓存器92内制作目标模型的完整复制件所花的时间也逐渐延长。因此,虽然如前所述,一旦完成了完整复制,模型的更新就可以通过客户站64与服务器56之间的传送操作(包括“前”“后”状态)非常快地实现,反之亦然,但这也使与在客户站64的超高速缓存器92内建立目标模型82的复制件有关的显著的初始性能下降。
而且,客户站64可以用于管理多个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因此,如果每个目标模型的完整复制件都要存储在客户站64内,则在客户站64内需要大量的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使客户站64初次连接到服务器56上时仅装载某一部分目标模型82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如果服务器56用于管理两个站点,则客户站64可以仅装载包括服务器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和与服务器目标有关的两个站点目标。图16与图8A相似,示出了目标模型82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的连接。在图16中,可以看出,目标超高速缓存器开始时仅包括服务器目标300和与其有关的两个站点目标310。如图16所示,两个标记320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每个站点目标310相关联,以指示有两个附加子目标与每个站点目标310有关,它们仅未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通过其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位置,标记提供了服务器目标模型的位置,在该处可以找到相应子目标。
通过用户接口64(5),向客户机64上的用户提供服务器视图,显示该服务器管理的两个站点310。如果用户通过用户接口64(5)请求观看站点310之一的架,则客户站可以装载部分需要的目标模型82,以构成架视图。后面参照图20更详细地描述从目标模型装载附加目标的较佳机构。现在有部分目标模型82以图17所示的形式存储在客户站64上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如图17所示,现在有两个架目标330已加到与站点目标310之一有关的目标模型上。现在标记已移去,使两标记目标320与两个架目标300之一相关联。
除使客户站把更多的目标模型82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用户请求之外,客户站64从服务器56接收到的操作能以相似的方式使客户站把另一部分目标模型82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如图18所示,以及前面的与图11所示的通信堆栈93的第六层600有关的讨论,操作具有与其相关的地址(称为路径标识),通过目标模型识别到目的目标的路径,目的目标是应当施加操作的目标。因此,在图18的把地址图示成01001的例子中,操作从目标模型的顶层(服务器目标300)传送到数字1指示的站点目标310。从那里把操作传送到数字0指示的架目标330上,再从其传送到数字0表示的机架目标340上。从这里把操作传送给数字1指示的卡目标350,它是要施加该操作的目的目标。
利用操作的这种寻址形式,显然,如果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仅存储了部分目标模型82,则操作可以开始穿过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树结构,但如果仍没有把目的目标装载到超高速缓存器92内,则可能不能到达其最后的目的目标。例如,在图17中,图18所示的操作仅到达到架目标330。为了使操作到达其目的目标,则客户站64可以布置成装载包含机架目标340及其相关卡目标350的部分目标模型。
已经发现,这种把目标模型82部分装载到超高速缓存器92然后在需要时装载目标模型的附加部分的方案提供了显示性能,比在客户站64连接到服务器56上时装载全部目标模型的另一种方案更有利。这是由于客户站64上的用户通常仅对目标模型的特定部分感兴趣。因此,那些用户不要求观看或者不要把操作通过电信系统的设备传送给它的特定部分目标模型82不需要装载到客户站64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这不仅提供了有益的性能,而且由于客户站64不再需要设置装载整个目标模型所需要的大量的存储器,还节省了存储器。
在根据较佳实施例的一般实现系统中,服务器56正在管理的站点上的设备可以有规则地产生消息,例如报警消息,传送给服务器56。在服务器56,由协议转换器84的通信堆栈(如图11所示)把这些消息转换成要加到目标模型82上的操作。因此,如果报警消息由中央站上的一件设备产生,则协议就产生相应的操作,把适当的目的目标加到目标模型82中。该目的目标可以是对应于发出报警消息的设备的目标,或实际上可以是对应于发出报警的设备的目标的子目标创建的报警目标。利用前面如参照图18所示的寻址技术,该报警操作沿目标模型树向下,一直到目的目标,在目的目标把操作施加到该目的目标。如果该操作使报警目标从清除“状态”改变到持续“状态”,则这种状态的改变可以沿目标模型树向上传播回到与该报警目标有关的所有的父代目标。因此,如果该报警对应于卡上的单元,则父代目标,例如卡目标、机架目标和相应的架目标都被更新,以反映报警状态的这种变化。
当协议转换器84创建报警操作以施加到目标模型82上时,该报警操作也可以通过RPC接口86、88发送到客户站64,施加到目标超高速缓冲器92内的目标模型上。如果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仅包括部分目标模型82,显然该报警操作不能遍历超高速92内的目标模型到达其目的目标,即合适的报警目标。因此,客户站64可以决定从服务器56装载能使报警操作到达其目的目标所要求的部分目标模型82。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客户站64可以决定某些例子中不适合把各部分目标模型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中。
作为替代,用于处理客户站内的操作的处理器64(2)可以布置成根据该操作确定对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中的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字段需要怎样的更新,以对状态字段进行必须的改变,然后放弃该操作。
例如,如果站点目标目前在客户站64是可以看到的,并且具有指示为持续无报警状态,则当把报警操作定路由到这样的站点目标上,指示该站点目标的架之一上的机架之一内的卡之一具有持续报警,从而该点上可以不需要装载目标模型的相关部分。可以仅改变站点目标的视图,显示指示在该站点内有持续报警的状态,然后客户可以放弃该操作。利用这种方案,可以把客户站64上装载的部分目标模型保持在客户站所要求的最小量。
在较佳实施例中,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保持了每个目标的超高速缓存记录,其中,在该目标和其所有的子代目标中存储了有关当前持续的报警数目的信息。因此,对于当前正在观察的站点目标来说,当相对于该站内的目标处理第一持续报警时,操作状态信息就被改变成持续,并且,当处理每个后续的持续报警操作时,将保持在持续状态。随后,如果把另一个报警操作定路由到指示已消除了报警的同一站点目标,则把相应的信息放置到超高速缓存记录内。这样,站点目标可以保持跟踪报警的提出和消除,这样,可以确定什么时间能把其状态返回到指示当前是持续无报警的状态。
对上面的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没有为站点目标设置超高速缓存记录,则一旦接收到后续的指示已清除了报警的报警操作时,客户站64可以布置成把包含与该站点相关的子代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82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这种需要是为了使站点目标能确定其自已的状态是否可以返回到“清除”,由于在任一时刻上,在与站点目标有关的各种子代目标中可能有比一个报警持续有更多的报警,因此,指示“清除”的报警操作并不必然意味着站点目标可以返回到清除状态。
图19示出了两种典型的视图,它可以设置在客户站的显示屏上。可以向用户显示架视图430指示架上目前存在的机架。假设架与图3所示的共用设备架相似,架视图430显示出包含在设备架上的RF组合器和功率放大器机架42、电源机架44以及四个调制解调器机架46。假设服务器站没有从电信设备接收到出错消息,则较佳地,以适当的颜色,例如绿色显示架内的所有机架,指示没有产生报警。在图19中,当前没有出现与其相关的错误的机架用白色显示。当服务器站从例如调制解调器机架上的特定卡上接收到错误消息时,就更新服务器56上的目标模型82。另外,把相同的操作应用于存储在客户站64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部分目标模型。作为部分这种处理,无论相关的卡目标是否存储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都将更新父代机架目标的状态,显示已出现了持续报警。然后更新架视图,以适当的方式显示相关父代机架目标,例如以红色显示,以指示出示持续报警。在图19中,用“阴影”显示调制解调器46之一,显示出现持续报警。
如果用户希望获得更多的与涉及到调制解调器机架46的报警相关的信息,则他/她可以请求客户站显示该调制解调器的机架视图。图19所示的该机架视图440示出了包含在该调制解调器机架上的各种卡。假设结构与图3A所示的结构相似,机架视图示出RF单元66、模拟卡68、多个调制解调器卡70(为清楚起见,在图19中仅示出了一个)、从属单元卡74以及机架控制器72。如果调制解调器机架内的错误实际是从一特定调制解调器卡上的错误造成的,则该调制解调器卡70将被图示(在图19中用阴影线显示)。也可以是多于一个以上的卡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把多于一个以上的卡显示成出错。
现在参照图20详细讨论这样一种机构,用这种机构由服务器站和客户站处理电信系统内的设备产生的消息。如前所述,当服务器站56通过数据链路94接收到诸如报警消息等消息时,就把它传送到协议转换器84,把消息转换成操作。然后把这种操作应用于目标模型,以使目标模型内的目的目标适当变化。因此,把该操作放置到队列85中,队列用于保持所有的从服务器56传送给客户站64的操作。较佳地,队列以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把这些操作按序传送给客户站64。
每个操作都是通过RPC机构86、88按序传送给客户站64的,把操作应用于保持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部分目标模型。如果在客户处理一个操作其期间,确定操作指向的目的目标当前没有处在保持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部分目标模型中,则客户站64可以布置成从服务器站56检索所要的附加信息。例如考虑图20的例子,目的目标可以是一个架目标340,客户站可以在其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仅包括父代架目标330。在较佳实施例中,用“路由操作(RouteOp)”服务来把操作定路由到目标模型内的其目的目标。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实现这种服务时,将到达两个与相关架目标330相关的标记320。较佳地,路由操作服务设置成使用通信管理器90建立与服务器56的独立的RPC接口,以在到达标记320时起作用。一旦建立了这种接口,则可以在服务器56上远程进行检索操作,以在两标记指示的目标模型的位置上检索子代目标。一旦在服务器56上处理了这种检索操作,则服务器将通过RPC接口返回与架目标330有关的子代目标,因而更新保持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部分目标模型。然后可以继续路由操作服务,把操作定路由到共目的目标,在那里把该操作应用于目的目标。虽然目标模型的附加目标是通过RPC接口检索的,但是从队列85没有后续操作传送给客户站64。重要的是由于这些操作可以与正在装载的附加目标有些关系,因此客户站不处理这些后续的操作,而是更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的目标模型。由于在更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时有效的队列变得阻塞,所以把要装载到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的附加目标从服务器通过独立的RPC接口传送给客户站,而不是放置在队列85上。
假设在客户站64的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保持部分目标模型82的目的之一是使客户站的存储器要求最小,则较佳地,在客户站64内设置一些存储器管理设备。在较佳实施例中,把保持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的记录保持在客户站64上,以标识客户站把最后的操作应用于该目标的时间。如果在预定时间之后,没有进一步的操作要应用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保持的特定目标,则可以进行存储器恢复处理,以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删除该目标,从而释放部分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以存储目标模型的其它目标。当删除目标时,在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用一个标记来代替,所以如果需要可以从目标模型02中再次检索。预定的时间(或结束时间)可以是一个能应用于目标超高速缓存器92内存储的所有目标的预定值,或者可以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规定。
如果由于电信系统的设备的消息或者在客户站64上的用户发送的命令的结果,使它必须从目标模型82中除去目标,则在较佳实施例中,用一个与被除去的父代目标有关的空目标来代替被除去的目标。这在图21中作了示意性的图示。在图21中,把机架目标340图示成具有三个与其有关的卡目标350。为了图示起见,如果在用数字1的路径标识符中表示了机架目标340,则三个卡目标将分别表示在数字1,0、1,1以及1,2的路径标识符内。如果路径标识识符卡识别的卡目标350要被删除,则引入一个空目标360替代到要删除的目标。这样,将不需要改变第三个卡350的路径标识符,现在仍可以保留为1,2。由于在以后有些时候,客户站64可能请求服务器站检索路径标识符1,2识别的目标,因此这是有利的。由于不改变路径标识符来删除目标模型中的目标,所以服务器56将能检索客户站64要求的正确的目标。
虽然在这里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在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作出许多改动和增加。例如,虽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上面以控制系统的不同方面的关系来描述,但应理解,如果要求,这种系统控制器也可以各种硬件接口,以ASIC(专用集成电路)系列来提供。此外,应注意,虽然上述描述指向从客户站的服务器远程控制,但也可以从服务器对客户站进行远程控制,或者从本地客户站远程控制远程客户站。因此,上述的任何设备都可以设置在任何站上。

Claims (20)

1、一种控制电信系统的客户站,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结构的包含多个相关目标的目标模型,可以连接到中央站上,以根据对目标模型进行改变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该客户站包含:
存储器,存储包含客户站监视的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
通信管理器,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以在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使客户站能改变保持在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
处理器,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以确定是否应当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命令改变信息状态,从而保持服务器上的目标模型与存储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的部分目标模型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显示控制器,在能连接到客户站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目标视图,所述状态信息的可视表示能用每个目标视图来显示;
在改变状态信息时,处理器被布置成显示要改变的所述状态信息的可视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检索装置,从服务站检索目标模型的附加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
如果处理器接收到的命令涉及到当前没有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目的目标上进行的操作,并且处理器根据命令不能确定存储在部分目标内的目标状态,则处理器布置成用检索装置从服务器检索目的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服务站具有一个队列,客户站要求的命令被放置到该队列中,通信管理器被布置成建立到服务站的第一接口,以从该队列接收命令,处理器被布置成处理客户站从所述队列接收到的命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器被布置成建立第二接口,如果需要从服务器检索一个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则检索装置被布置成在队列中没有进一步的命令要处理期间,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检索所述目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接口是通过动态接口建立的,包含产生远程过程呼叫接口目标的装置,以重新配置动态接口,使客户站能进行对服务器站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电信系统包含多个服务器站和中央站,每个服务器站可至少连接到一个中央站,并保持表示所述至少一个中央站的目标模型,客户站可连接到所述多个服务器站中的数个服务器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如果部分目标模型内的目标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子代目标,但该子代目标没有存储在该部分目标模型内,则有一标记与该目标相关联,以指示存在所述子代目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记录装置,保持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的记录,标识客户站把最近命令加到该目标上的时间;以及
存储器恢复装置,周期地引用该记录,在自最近命令加到该目标起过了预定时间之后,从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删除目标,用一个标记代替从存储器内被删除的目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站,其特征在于,电信系统是无线电信系统,中央站被布置成把用户终端的消息中继给公共电话网,用户终端与中央终端之间的连接是无线连接。
11、一种布置成控制电信系统的客户站的处理器,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结构的包含多个相关目标的目标模型,并能与中央站连接,以根据对目标模型进行改变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客户站被布置成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使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使客户能改变服务器上保持的目标模型,其特征在于,处理器包含:
输入装置,接收要由客户站处理的命令;
访问装置,访问包含具有客户站监视的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的客户站的存储器;
确定装置,根据所述命令,确定是否应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
更新装置,响应于确定装置,改变状态信息,从而保持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与存储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的部分目标模型同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如果处理器接收到的命令涉及到当前没有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目的目标上进行的操作,并且处理器根据命令不能确定存储在部分目标内的目标状态,则处理器布置成用检索装置从服务器检索目的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
13、一种由客户站控制电信系统的方法,电信系统包括中央站和服务器站,服务器站被布置成在其上保持表示中央站结构的包含多个相关目标的目标模型,并可与中央站连接,根据对目标模型进行改变向中央站发送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在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存储包含客户站监视的目标的部分目标模型;
(b)在客户站中用通信管理器建立与服务器站的连接,使客户站与服务器站之间能进行通信,从而使客户站能改变保持在服务器上目标模型;
(c)处理客户站接收到的命令,确定是否应当改变与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相关的状态信息;以及
(d)根据所述命令,改变状态信息从而保持服务器站上的目标模型与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同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在可连接到客户站的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目标的视图,所述状态信息的可视表示可用每个目标视图显示;
响应于所述步骤(d),改变所述状态信息的任何可视表示的显示。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所述步骤(c)要处理的命令涉及到当前没有在存储器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目的目标上进行的操作,并且根据命令不能确定存储在部分目标内的目标状态,则该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从服务器站检索目的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站具有一个队列,客户站预定的命令被放置其中,使用通信管理器建立连接的步骤包含建立到服务器站的第一接口,以从队列接收命令,处理步骤包含处理客户站从所述队列接收到的命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通信管理器建立连接的步骤还包含建立第二接口的步骤,如果在可以处理命令之前,需要从服务器站检索一个目标,以包括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则检索步骤被布置成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检索所述目标,在此期间没有来自队列的命令被进一步处理。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部分目标模型内的目标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子代目标,但该子代目标没有存储在部分目标模型内,则该方法还包含把一个标记与该目标相关联,以指示存储所述子代目标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要从目标模型中删除一个目标,则该方法还包含把一空标识符加到目标模型中,以指示已删除了该目标。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保持存储器内存储的部分目标模型内的每个目标的记录,标识客户站把最近命令加到该目标上的时间;以及
周期地引用该记录,在自最近命令加到该目标起过了预定时间之后,从客户站的存储器内删除目标,用一个标记代替从存储器内被删除的目标。
CN97193983A 1996-02-22 1997-02-21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2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9603782.5 1996-02-22
GB9603782A GB2301746B (en) 1995-06-02 1996-02-22 Remote control of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GB9619137.4 1996-09-13
GB9619137A GB2310572A (en) 1996-02-22 1996-09-13 Control System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6654A CN1216654A (zh) 1999-05-12
CN1095265C true CN1095265C (zh) 2002-11-27

Family

ID=2630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3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265C (zh) 1996-02-22 1997-02-21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948063A (zh)
EP (1) EP0882341A1 (zh)
CN (1) CN1095265C (zh)
AU (1) AU1974197A (zh)
BR (1) BR9707698A (zh)
CA (1) CA2247254A1 (zh)
WO (1) WO19970314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73327A (fi) * 1997-08-14 1999-02-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Tietoliikennelaitteiden keskitetty hallinta
US6370112B1 (en) * 1998-06-16 2002-04-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path switchover in a connection-oriented packet network
US6487556B1 (en) * 1998-12-18 2002-1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associative datastore with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6598056B1 (en) * 1999-02-12 2003-07-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Remotely accessible building information system
US6874022B1 (en) * 1999-03-12 2005-03-2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behavior of el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85668B1 (en) * 1999-04-08 2002-05-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und hard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US7640325B1 (en) * 1999-07-09 2009-12-29 Lsi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ssuing updates to multiple management entities
US8028049B1 (en) 2000-02-01 2011-09-27 Pe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b-based tool management
US7403984B2 (en) * 2000-02-01 2008-07-22 Asyst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tool management in a multi-protocol environment
US7873428B2 (en) * 2005-04-15 2011-01-18 PE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Automated job management
US6980985B1 (en) * 2000-08-30 2005-12-27 At&T Corp. Distributed evalulation of directory queries using a topology cache
GB0111008D0 (en) * 2001-05-04 2001-06-2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rding of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
US7756963B2 (en) * 2001-07-05 2010-07-13 PE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Automated tool management in a multi-protocol environment
US20030037183A1 (en) * 2001-08-17 2003-02-20 Tony Hashem System for standardized mainframe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with a mainframe
FR2832577B1 (fr) * 2001-11-16 2005-03-18 Cit Alcatel Acquisition adaptative de donnees pour systeme de gestion de reseaux ou de services
US7260569B1 (en) 2002-02-21 2007-08-21 Ncr Corporation Evaluating expressions in stored procedures
US20030191845A1 (en) * 2002-04-03 2003-10-09 Hinds John Sherma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8549114B2 (en) 2002-06-12 2013-10-01 Bladelogic,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based heterogeneous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JP4577118B2 (ja) * 2005-06-24 2010-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160448B2 (en) * 2007-10-17 2012-04-17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8160447B2 (en) * 2007-10-17 2012-04-17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3345952B (zh) * 2013-06-24 2015-09-3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模型的操纵员辅助计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3843A (en) * 1987-12-18 1989-08-01 Tektronix, Inc. System for merging virtual partitions of a distributed database
FR2662879B1 (fr) * 1990-05-30 1994-03-25 Alcatel Cit Procede de maintenance centralisee, pour un reseau de telephone sans fil.
US5515508A (en) * 1993-12-17 1996-05-07 Taligent, Inc. Client 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including a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protocol stack
US5491800A (en) * 1993-12-20 1996-02-13 Taligent, Inc. Object-oriented remote procedure call networking system
DE69429241T2 (de) * 1994-03-16 2002-07-18 British Telecomm Public Ltd Co Netzwerkunterstützungssystem
SE503022C2 (sv) * 1994-06-15 1996-03-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tribuerad förbindelsestyrning i telekommunikationsnät
GB2301735B (en) * 1995-06-02 1999-07-28 Dsc Communications Message handl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301754B (en) * 1995-06-02 1999-12-29 Dsc Communications A protocol converter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301717B (en) * 1995-06-02 1999-08-11 Ds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ntroller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9707698A (pt) 2001-07-24
CN1216654A (zh) 1999-05-12
CA2247254A1 (en) 1997-08-28
AU1974197A (en) 1997-09-10
WO1997031453A1 (en) 1997-08-28
US5948063A (en) 1999-09-07
EP0882341A1 (en) 1998-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65C (zh)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CN1216655A (zh) 电信系统的控制系统
US5961588A (en) Handling of commands passed between the server and client stations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542115C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KR100892825B1 (ko) 휴대형 전자장치, 콘텐츠정보 서버, 콘텐츠 리스트제공방법 및 기록매체
CN101155331A (zh) 一种短消息群发方法及系统
CN1292531A (zh) 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068201A (zh) 通信架构、通信架构中的接入点及其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
JPH05506138A (ja) マルチサービ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伝達方法
CN1767688A (zh) 位置登记方法、信息分配方法、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444414A (zh) 用户识别模块卡、空中激活用户识别模块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436413A (zh) 将信息从主机系统推送到移动数据通信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231792A (zh) 在两个电话机之间经因特网相互进行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N1131859A (zh) 用户信息服务系统
CN103731562B (zh) 为智能设备自适应匹配蓝牙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475C (zh) 一种程序更新装置及其方法
US7376720B2 (en) Apparatus setting updating system
CN1152508C (zh) 转发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739296A (zh) 视频网络
CN1110224C (zh) 恢复移动系统间基群数据的方法
CN1941927A (zh) 向电信网络节点的数据分发
US20060101117A1 (en) Electronic mail distribu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server device
CN1262078C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网络管理和传输装置
CN1242595C (zh) 在一个终端和接入装置之间交换数据的任选打印机系统
CN1153410C (zh) Atm通信网络的连接保留控制方法和执行此方法的atm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92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