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2640A - 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2640A
CN109522640A CN201811349794.7A CN201811349794A CN109522640A CN 109522640 A CN109522640 A CN 109522640A CN 201811349794 A CN201811349794 A CN 201811349794A CN 109522640 A CN109522640 A CN 109522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failure
electric current
circuit system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97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2640B (zh
Inventor
陈云霞
金毅
卢震旦
何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497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2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2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06F30/367Design verification, e.g. using simul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SPICE], direct methods or relaxation meth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包括:S1、结构和功能分析;S2、构建电路系统网络;S3、计算各个元器件初始电流,并确定自身容量;S4、初始失效注入,重新构建电路网络;S5、计算电流再分配因子;S6、计算再分配后的元器件电流;S7、判断元器件是否失效,如果元器件发生失效,更新电路网络,并回到步骤5;S8、确定级联失效传播路径。本发明基于电流再分配原理,并结合电路网络结构及其内部元器件参数,能够从系统角度分析电路系统的失效行为,所得到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可以为指导电路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方法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系统失效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电路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制造、能源开发等领域。虽然电路系统具有高可靠、长寿命的特征,但是由于电路系统故障导致产品整体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仍然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在电路系统的设计阶段就应开展失效分析工作,这对于提高电路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保证整个产品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针对电路系统的失效分析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元器件失效独立性假设,开展的元器件单点失效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基于单一元器件失效直接导致电路系统整体失效,但是该分析方法忽略了元器件失效间的相互关联作用;另一方面是借助故障树等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析导致电路系统失效的底层原因,但是该类方法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开展分析。而实际上,级联失效是电路系统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主要表现为起因某一元器件的失效,该元器件的失效并未直接导致系统失效,但是基于电路系统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耦合关系,进而会引起其它关键元器件的失效,从而导致整个电路系统发生崩溃。现有的方法均难以辨识元器件失效在电路内部的传播路径,进而无法有效指导电路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设计。目前,还没有基于电流再分配原理,通过定量计算确定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基于电流再分配理论,并结合电路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内部元器件的参数,能够确定电路系统在某一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对所选定的电路系统内部开展结构和功能分析,从结构上确定电路内部的元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功能上分析电路内的电流传输行为,进而确定电路内部所有元器件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并对所确定的元器件依次进行编号;
S2:依据所确定的带有编号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电路网络,并构建邻接矩阵;
S3:借助仿真软件计算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并选择相应的表征元器件对于电流波动耐受能力的容量系数,从而确定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
S4:选取某一元器件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实现初始失效注入,同时,从步骤S2构建的电路网络中移除该失效元器件对应的连边,重新构建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并且更新邻接矩阵;
S5:结合各个元器件的阻抗参数以及邻接矩阵,根据电路再分配因子模型,计算失效元器件与电路网络中剩余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
S6:依据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S7:比较各个元器件的容量及步骤S6确定的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记录该失效元器件,将该失效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并重新构建电路网络,更新邻接矩阵,返回步骤S5,如果所有剩余元器件的电流值都小于自身预设的容量,则认为级联失效传播停止,并终止计算;
S8:根据迭代结果,得到某一元器件发生初始失效后,依次对受其影响的所有元器件编号,从而确定该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
所述电路系统级联失效的特征描述为电路系统内的某一元器件发生失效后,通过电路系统内部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传播,进而导致整个电路系统发生崩溃。
优选地,所述电气连接关系为导线连接关系。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建立电路系统网络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21、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设置为连边;
S22、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设置为节点;
S23、结合所确定的内部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该邻接矩阵能够反映节点是否存在电气连接,为N×N的矩阵。其中,N为元器件个数。矩阵内部元素取值遵循以下规则:若节点之间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1,若节点之间不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0。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Cij的确定方法为:
S31、基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的连边特征,根据SPICE仿真软件计算的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选择相应的容量系数αij;
S32、计算所述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所述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将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所述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设置为元器件的容量Cij。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的初始失效注入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41、根据所确定的电路系统网络中的各个连边ij,选择任一连边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并将所述初始失效连边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中删除,重新构建新的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拓扑结构;
S42、将邻接矩阵中与所述初始失效连边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优选地,所述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表示为失效元器件对于其它剩余元器件的电流的影响程度,针对某一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Δij,mn为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Rin,Rim,Rjm,Rjn,Rmn分别表示节点I,j,m,n之间的等效阻抗;Zij表示为失效元器件的阻抗;Zmn为受影响元器的阻抗。
优选地,步骤S6中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的公式为:
I′ij=Iij+ImnΔij,mn
其中:Iij表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前元器件ij上的电流,I′ij表示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后元器件ij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优选地,步骤S7中所述的判断元器件失效并移除该失效元器件的具体方法为:
S71、将所述元器件的容量与步骤S6所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将步骤S7中计算的再分配的电流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并将该元器件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中移除;
S72、将邻接矩阵中与所述初始失效连边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优选地,步骤S7中所述的终止计算条件为剩余所有的元器件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均小于各个元器件的自身容量。
优选地,步骤S8中所述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确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81、记录每次迭代过程中步骤S7确定的失效元器件编号;
S82、依据迭代的次序,整理从初始失效开始到终止计算过程器件的所有失效元器件,确定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该传播路径为在级联传播仿真迭代的各个阶段所有失效元器件的集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其基于电路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内部元器件的参数,能够确定电路系统在某一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信;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基于电流再分配理论,并结合电路网络结构及其内部元器件参数,能够从系统角度分析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行为的方法;此外,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基于元器件失效独立性假设的单点元器件失效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故障树等定性分析的可靠性方法的不足,弥补了现阶段无法定量确定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不足,为指导电路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法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建立的电路网络拓扑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构建的发生失效后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级联失效传播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发明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
S1:对所选定的电路系统内部开展结构和功能分析,从结构上确定电路内部的元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功能上分析电路内的电流传输行为,进而确定电路内部所有元器件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并对所确定的元器件依次进行编号;
S2:依据所确定的带有编号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电路网络,并构建邻接矩阵;
S3:借助SPICE仿真软件计算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并选择相应的表征元器件对于电流波动耐受能力的容量系数,从而确定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
S4:选取某一元器件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实现初始失效注入,同时,从步骤S2构建的电路网络中移除该失效元器件对应的连边,重新构建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并且更新邻接矩阵;
S5:结合各个元器件的阻抗参数以及邻接矩阵,根据电路再分配因子模型,计算失效元器件与电路网络中剩余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
S6:依据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S7:比较各个元器件的容量及步骤S6确定的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记录该失效元器件,将该失效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并重新构建电路网络,更新邻接矩阵,返回步骤S5,如果所有剩余元器件的电流值都小于自身预设的容量,则认为级联失效传播停止,并终止计算;
S8:根据迭代结果,得到某一元器件发生初始失效后,依次对受其影响的所有元器件编号,从而确定该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
电路系统级联失效的特征描述为电路系统内的某一元器件发生失效后,通过电路系统内部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传播,进而导致整个电路系统发生崩溃。
优选地,电气连接关系为导线连接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所选定的电路系统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首先根据给点的电路系统电路原理图,从结构上确定电路内部的元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功能上分析电路内的电流传输行为,进而确定电路内部所有元器件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并对所确定的元器件进行编号;
步骤2:依据所确定的带有编号的内部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电路系统网络,并构建邻接矩阵;
优选地,建立电路系统网络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设置为连边;
b.将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设置为节点;
c.结合所确定的内部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该邻接矩阵能够反映节点是否存在电气连接,为N×N的矩阵。其中,N为元器件个数。矩阵内部元素取值遵循以下规则:若节点之间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1,若节点之间不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0。
步骤3:借助SPICE仿真软件计算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并选择相应的表征元器件对于电流波动耐受能力的容量系数,从而确定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
优选地,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的确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基于电路系统网络的连边特征,根据SPICE仿真软件计算的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选择相应的容量系数αij;其次,计算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将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设置为元器件的容量Cij。
其中,元器件容量Cij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Cij=Iij0·αij
其中,Cij为元器件的容量,Iij0为元器件的初始电流,αij为所选取的元器件的容量系数。
步骤4:选取某一元器件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实现初始失效注入,同时,从步骤2构建的电路网络中移除该失效元器件对应的连边,重新构建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并且更新邻接矩阵;
优选地,步骤4中初始失效注入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根据所确定的电路系统网络中的各个连边ij,选择任一连边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并将初始失效连边从电路系统网络中删除,重新构建新的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拓扑结构;
b.将邻接矩阵中与初始失效连边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步骤5:结合各个元器件的阻抗参数以及邻接矩阵,根据电路再分配因子模型,计算失效元器件与电路网络中剩余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
优选地,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表示为失效元器件对于其它剩余元器件的电流的影响程度。
优选地,针对某一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Δij,mn为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Rin,Rim,Rjm,Rjn,Rmn分别表示节点I,j,m,n之间的等效阻抗;Zij表示为失效元器件的阻抗;Zmn为受影响元器的阻抗。
步骤6:依据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优选地,针对受失效元器件影响的其它元器件再分配后的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ij=Iij+ImnΔij,mn
其中:Iij表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前元器件ij上的电流,I′ij表示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后元器件ij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
步骤7:比较各个元器件的容量及步骤6确定的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记录该失效元器件,将该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并重新构建电路网络,并更新邻接矩阵,回到步骤5,如果所有剩余元器件的电流值都小于自身预设的容量,则认为级联失效传播停止,并终止计算;
优选地,判断元器件失效并移除该失效元器件的具体方法为:
a.将元器件的容量与步骤6所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将步骤7中计算的再分配的电流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并将该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
b.将邻接矩阵中与初始失效元器件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优选地,“终止计算条件”为剩余所有的元器件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均小于各个元器件的自身容量。
步骤8:根据迭代结果,得到某一元器件发生初始失效后,依次对受其影响的所有元器件编号,从而确定该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
优选地,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确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记录每次迭代过程中步骤7确定的失效元器件编号;
b.依据迭代的次序,整理从初始失效开始到终止计算过程器件的所有失效元器件,确定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该传播路径为在级联传播仿真迭代的各个阶段所有失效元器件的集合。
以下将结合选定的某机电产品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过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针对所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结构和功能开展分析,其主要功能是在输入300V的直流电时,输出115V的交流电,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根据电路功能原理,确定电路内部所有元器件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并对所确定的元器件进行编号,编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元器件编号表
步骤2:依据所确定的带有编号的内部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设置为连边,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设置为节点,建立电路系统网络,并构建邻接矩阵,邻接矩阵内的元素选取原则如下:若节点之间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1,否则取为0。所建的电流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步骤3:根据步骤2中建立的电路系统网路的基础上,借助SPICE仿真软件计算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并选择相应的表征元器件对于电流波动耐受能力的容量系数,从而确定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本实施例中对应的容量系数为1.6。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和容量设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元器件初始电流和容量
步骤4:根据电路系统网络,选取编号26的元器件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并从步骤2构建的电路网络中移除该失效元器件对应的连边,重新构建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并且更新邻接矩阵。所构建的发生失效后的电路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4所示。
步骤5:在步骤4构建的发生失效后的电流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元器件的阻抗参数以及邻接矩阵,根据电路再分配因子模型,计算失效元器件与电路网络中剩余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
步骤6:依据步骤5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各个元器件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如表3所示。
表3选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和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步骤7:通过比较各个元器件的容量及步骤6确定的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本实施例中得到编号为1的元器件受到编号为26的元器件失效的影响,进而发生级联失效,因此,将该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并重新构建电路网络,进而更新邻接矩阵,回到步骤5,迭代计算,直至所有剩余元器件的电流值都小于自身预设的容量,则认为级联失效传播停止,并终止计算。最终得到后续发生失效的元器件还包括编号为5,7,8,10,33,39,40,42的元器件。
步骤8: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确定。根据步骤7的迭代分析结果,得到编号为26的元器件发生初始失效后,先后受其影响发生失效的所有元器件编号。本实施例将所确定的在级联传播仿真迭代的各个阶段所有失效元器件的集合设置为该电力监控电源电路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如表4所示。该电力监控电源电路在拓扑结构上的级联失效传播过程示意图见图5所示。
表4所确定的电力监控设备电源电路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列表
过程编号 元器件编号
1 26
2 1
3 5,7,8,10,33,39,40,4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对所选定的电路系统内部开展结构和功能分析,从结构上确定电路内部的元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功能上分析电路内的电流传输行为,进而确定电路内部所有元器件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并对所确定的元器件依次进行编号;
S2:依据所确定的带有编号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电路网络,并构建邻接矩阵;
S3:借助仿真软件计算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并选择相应的表征元器件对于电流波动耐受能力的容量系数,从而确定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
S4:选取某一元器件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实现初始失效注入,同时,从步骤S2构建的电路网络中移除该失效元器件对应的连边,重新构建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并且更新邻接矩阵;
S5:结合各个元器件的阻抗参数以及邻接矩阵,根据电路再分配因子模型,计算失效元器件与电路网络中剩余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
S6:依据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S7:比较各个元器件的容量及步骤S6确定的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将电流值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记录该失效元器件,将该失效元器件从电路网络中移除,并重新构建电路网络,更新邻接矩阵,返回步骤S5,如果所有剩余元器件的电流值都小于自身预设的容量,则认为级联失效传播停止,并终止计算;
S8:根据迭代结果,得到某一元器件发生初始失效后,依次对受其影响的所有元器件编号,从而确定该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关系为导线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建立电路系统网络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21、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设置为连边;
S22、将已编号的电路系统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设置为节点;
S23、结合所确定的内部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建立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该邻接矩阵能够反映节点是否存在电气连接,为N×N的矩阵,其中,N为元器件个数,矩阵内部元素取值遵循以下规则:若节点之间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1,若节点之间不存在元器件,则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内相应位置上的元素值取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电路系统网络各个元器件的容量Cij的确定方法为:
S31、基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的连边特征,根据SPICE仿真软件计算的各个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选择相应的容量系数αij;
S32、计算所述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所述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将元器件的初始电流Iij0与所述容量系数αij的乘积设置为元器件的容量Ci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初始失效注入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41、根据所确定的电路系统网络中的各个连边ij,选择任一连边作为初始失效连边,并将所述初始失效连边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中删除,重新构建新的失效发生后的电路网络拓扑结构;
S42、将邻接矩阵中与所述初始失效连边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的电流再分配因子表示为失效元器件对于其它剩余元器件的电流的影响程度,
针对某一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Δij,mn为失效元器件ij与受影响的元器件mn之间的电流再分配因子;Rin,Rim,Rjm,Rjn,Rmn分别表示节点I,j,m,n之间的等效阻抗;Zij表示为失效元器件的阻抗;Zmn为受影响元器件的阻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6中计算其它元器件在受失效元器件影响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的公式为:
I′ij=Iij+ImnΔij,mn
其中:Iij表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前元器件ij上的电流,I′ij表示为在元器件mn失效发生后元器件ij发生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的判断元器件失效并移除该失效元器件的具体方法为:
S71、将所述元器件的容量与步骤S6所计算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将步骤S7中计算的再分配的电流超过预设容量值的元器件设置为失效元器件,并将该元器件从所述电路系统网络中移除;
S72、将邻接矩阵中与所述初始失效连边相关的元素值设置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的终止计算条件为剩余所有的元器件的电流再分配后的电流值均小于各个元器件的自身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所述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的确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81、记录每次迭代过程中步骤S7确定的失效元器件编号;
S82、依据迭代的次序,整理从初始失效开始到终止计算过程器件的所有失效元器件,确定电路系统在初始元器件失效下的级联失效传播路径,该传播路径为在级联传播仿真迭代的各个阶段所有失效元器件的集合。
CN201811349794.7A 2018-11-14 2018-11-14 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Active CN109522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9794.7A CN109522640B (zh) 2018-11-14 2018-11-14 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9794.7A CN109522640B (zh) 2018-11-14 2018-11-14 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2640A true CN109522640A (zh) 2019-03-26
CN109522640B CN109522640B (zh) 2020-11-27

Family

ID=65776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9794.7A Active CN109522640B (zh) 2018-11-14 2018-11-14 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26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5090A (zh) * 2019-05-21 2019-08-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电路系统容差建模与分析方法
WO2021258363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可靠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99327A1 (ru) * 1974-07-26 1976-01-15 Физик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Н БСС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изделий
SU499605A1 (ru) * 1973-12-24 1976-01-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374 Реле времени
EP0218794A1 (en) * 1985-07-29 1987-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st circuit for differential cascode voltage switch
US7663854B1 (en) * 2007-06-04 2010-02-16 Vuemetrix, Inc. Circuit limiting cascade failure of a series of laser diodes
CN102819644A (zh) * 2012-05-31 2012-12-12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复杂相继故障仿真方法
CN104298803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波音公司 评估失效的累积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67074A (zh) * 2016-05-27 2016-11-02 嘉兴国电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优化链路的开关状态来提升电网系统鲁棒性的方法
CN107808865A (zh) * 2016-09-09 2018-03-16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短路芯片级封装
CN107818232A (zh) * 2017-11-23 2018-03-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负载容量模型的集成电路关键部件确定方法
CN108448747A (zh) * 2018-03-14 2018-08-24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直流合成最大功率匹配电路及其数字化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99605A1 (ru) * 1973-12-24 1976-01-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374 Реле времени
SU499327A1 (ru) * 1974-07-26 1976-01-15 Физик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Н БСС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изделий
EP0218794A1 (en) * 1985-07-29 1987-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st circuit for differential cascode voltage switch
US7663854B1 (en) * 2007-06-04 2010-02-16 Vuemetrix, Inc. Circuit limiting cascade failure of a series of laser diodes
CN102819644A (zh) * 2012-05-31 2012-12-12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复杂相继故障仿真方法
CN104298803A (zh) * 2013-07-15 2015-01-21 波音公司 评估失效的累积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67074A (zh) * 2016-05-27 2016-11-02 嘉兴国电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优化链路的开关状态来提升电网系统鲁棒性的方法
CN107808865A (zh) * 2016-09-09 2018-03-16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短路芯片级封装
CN107818232A (zh) * 2017-11-23 2018-03-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负载容量模型的集成电路关键部件确定方法
CN108448747A (zh) * 2018-03-14 2018-08-24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直流合成最大功率匹配电路及其数字化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RG LEHMANN等: "Current redistribution in resistor networks: Fat-tail statistics in regular and small-world networks", 《PHYSICAL REVIEW E 95》 *
YUN XIA CHEN等: "Analysis of cascading failure of circuit systems based onload-capacity model of complex network", 《2017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SYSTEMS ENGINEERING(ICRSE)》 *
陈云霞等: "功能分析与失效物理结合的可靠性预计方法", 《航空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5090A (zh) * 2019-05-21 2019-08-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电路系统容差建模与分析方法
WO2021258363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可靠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2640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4559A (zh) 变电站接地网的分区域故障诊断方法
CN109918762B (zh) 一种交直流电网混合仿真对比模型构建方法
CN111245002A (zh) 基于mmc的双极柔性直流电网短路和接地故障电流预测方法
CN103605829A (zh) 对交直流混联电网进行电磁暂态仿真的等值建模方法
CN104716646B (zh) 一种基于注入电流的节点耦合度分析方法
CN109256970B (zh) Mmc-mtdc输电系统单极接地故障电流计算方法
CN112288326B (zh) 一种适用于输电系统韧性评估的故障场景集削减方法
CN109522640A (zh) 一种基于电流再分配的电路系统级联失效传播路径确定方法
CN102403718A (zh) 基于Arcgis的电网拓扑关系生成方法
CN108920751A (zh) 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状态逆向求解方法
CN103887792B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建模方法
CN105680442B (zh)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期望缺供电量评估方法
CN114282383A (zh) 基于传输线路解耦的有源配电网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
CN111339624B (zh) 基于psasp和emtp/atp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计算方法
CN112784516B (zh) 基于统一回路构建的高压直流输电直流偏磁水平计算方法
CN110311372A (zh) 基于谱聚类的电网分区方法
CN103675521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的保护测试方法
CN103529275B (zh) 地区电网短路电流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4218668B (zh) 设备发生故障时引起动作的备自投的追踪确定方法
CN109038554B (zh)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局部拓扑生成方法
CN111177959B (zh) 平波电抗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1953003B (zh) 柔性直流接入点的选址及容量计算方法
CN114268112A (zh) 基于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预测方法
CN112036005A (zh) 一种雷电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8549985B (zh) 一种求解区间直流潮流模型的改进蒙特卡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