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5333A -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5333A
CN109515333A CN201811094219.7A CN201811094219A CN109515333A CN 109515333 A CN109515333 A CN 109515333A CN 201811094219 A CN201811094219 A CN 201811094219A CN 109515333 A CN109515333 A CN 109515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dding system
covering box
covering
shell
longitudinal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42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博登贝格
H.博尔克
A.格贝尔斯
T.平克
W.西茨勒
B.图泰莱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O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O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9515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5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N2/757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in a recess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3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stor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06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stowing or holding means for elongated articles, e.g. skis inside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30Seat or sea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plural parts or pieces
    • B60N2205/35Seat, bench or back-rests being split laterally in two or mor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覆盖装置有第一和第二壳体外壳并有加强组件,第一和第二壳体外壳由塑料制成并接合成矩形的覆盖盒,加强组件布置在中间空间中、由金属制成并由两个加强元件形成,中间空间构造在壳体外壳之间,借助加强组件来加强覆盖盒,并设置加强组件以用于覆盖盒与环绕装载孔口的后座椅靠背组件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设置加强组件以用于可摆动运动地支撑中央靠背组件,覆盖盒能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在覆盖位置中覆盖盒关闭装载孔口,在释放位置中覆盖盒释放装载孔口。以纵向型材的形式来制成加强元件,其在覆盖盒的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并且彼此分离地与覆盖盒接合。在载客车辆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外壳和第二壳体外壳,并且,具有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外壳分别由塑料制成并且接合成基本上矩形的覆盖盒,所述加强组件被布置在中间空间中、由金属制成并且由至少两个加强元件形成,所述中间空间构造在所述壳体外壳之间,借助所述加强组件来加强所述覆盖盒,并且,设置所述加强组件以用于所述覆盖盒与环绕所述装载孔口的后座椅靠背组件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此外设置所述加强组件以用于可摆动运动地支撑中央靠背组件,其中,在所述覆盖装置的、固定于车辆地装配的状态下,所述覆盖盒能够相对于所述后座椅靠背组件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覆盖位置中所述覆盖盒关闭所述装载孔口,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覆盖盒释放所述装载孔口。
背景技术
这种覆盖装置在车辆技术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已知的覆盖装置被设置用于选择性地关闭和释放载客车辆的装载孔口,并且,具有基本上矩形的覆盖盒,所述装载孔口延伸穿过后座椅靠背组件。覆盖盒由两个壳体外壳形成,所述壳体外壳在构造中间空间的情况下接合并且由塑料制成。借助加强组件来加强覆盖盒,所述加强组件由多个加强元件形成。加强组件被布置在构造在壳体外壳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并且,由金属制成,并且,一方面被设置用于覆盖盒与后座椅靠背组件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另一方面,加强组件用于在覆盖装置处可摆动运动地支撑中央靠背组件。在覆盖装置的、固定于车辆地装配的状态下,覆盖盒能够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在覆盖位置中,覆盖盒关闭装载孔口。在释放位置中,覆盖盒释放装载孔口。从覆盖位置出发并且在中央靠背组件按照规定地装配在覆盖装置处的状态下,后者(中央靠背组件)相对于覆盖装置(并且因而相对于后座椅靠背组件)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能够在放倒的功能位置中和合上的使用位置中摆动,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设置为扶手,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设置为靠背。就已知的覆盖装置而言,加强组件的加强元件以焊接结构的形式彼此焊接。在此,加强元件分别被构造成板状并且被如此布置,使得在覆盖盒的纵向方向上通过多个焊接连接件来细分加强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具有改进的性能,并且,尤其是就改进的机械性能而言实现了成本有利的制造。
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了这个任务:分别以纵向型材的形式来制成所述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分别基本上在所述覆盖盒的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并且彼此分离地与所述覆盖盒接合。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加强组件的、改进的成型强度。由于(因为)纵向型材在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并且就这点而言没有通过焊接连接和/或其他的接合连接来细分,所以在覆盖装置的根据规定的负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改进的力流,并且,因而就相对于已知的覆盖装置而言相同或者减小的材料花费而言能够实现减小的应力,并且,因而能够实现改进的刚性。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省去连接元件的接合、尤其是焊接。替代地,加强元件彼此分离地(即,分别单独地)分别与覆盖盒接合,使得在加强元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机械连接。据此,在改进覆盖装置的刚性时,能够同时节省生产费用。纵向型材由金属制成(例如钢或者铝),并且,能够具有开放或者封闭的型材横截面。尤其是为了实现加强组件的、尽可能扁平的构造方式,有利的是,当纵向型材分别具有开放的型材横截面时,例如基本上L形、I形、U形、W形或者C形的型材横截面。纵向型材能够分别与覆盖盒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地接合,例如分别借助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卡锁连接或者粘合连接。优选地,纵向型材与覆盖盒的一个并且同一个壳体外壳接合。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概念“纵向方向”、“横向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涉及覆盖装置在根据规定地固定于车辆地装配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状态下的坐标系,其中,覆盖装置的坐标系对应于配属的车辆的坐标系(即,车辆纵向方向、车辆横向方向或者车辆高度方向)。就这点而言,覆盖盒的纵向方向在覆盖位置中基本上平行于高度方向地定向,并且,在释放位置中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地定向。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了恰好两个纵向型材,所述纵向型材彼此平行间隔开地、优选基本上在覆盖盒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优选地,与覆盖盒的宽度相比,纵向型材实施为窄的。特别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实现,当基本上对称于覆盖盒的、假想的中心纵向平面地布置纵向型材时。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纵向型材分别具有连接区段,设置所述连接区段以用于覆盖盒在所述后座椅靠背组件处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区段具有螺栓接收部和/或摆动轴接收部。优选地,连接区段相对于覆盖位置被布置在相应的纵向型材的、下部的端部区域中。螺栓接收部能够被分别设置用于加强组件的、能够拆卸的连接,并且,因此用于在连接器件处的覆盖装置的、能够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器件配属于后座椅靠背组件。纵向型材的摆动轴接收部被布置成同轴的,并且,被设置用于与摆动轴线的或者与各个摆动螺栓的连接,所述摆动轴线被确定在后座椅靠背组件处。在覆盖装置的、固定于车辆的装配状态下,覆盖盒借助于连接区段围绕轴线可摆动运动地与后座椅靠背组件连接,所述轴线优选平行于横向方向地定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纵向型材分别具有支撑区段,所述支撑从覆盖盒的所述中间空间中突出,设置所述支撑区段以用于所述中央靠背组件在所述覆盖装置处的、可摆动运动的支撑,并且,所述支撑区段具有轴承轴接收部。优选地,支撑区段相对于覆盖位置被分别布置在纵向型材的连接区段之上,只要纵向型材具有这样的连接区段。就这点而言,相对于相应的纵向型材的总长度地,支撑区段分别基本上被布置在中央。支撑区段能够分别以延伸部的形式被构造,所述延伸部被布置在相应的纵向型材的、相对于横向方向在外部的型材壁区段上。优选地,这些延伸部被分别构型为弓形的,并且,就这点而言具有倒圆的外轮廓以避免应力峰值。纵向型材的轴承轴接收部彼此同轴地定向,并且,被设置用于接收轴承轴或者各个轴承螺栓等,所述轴承轴配属于中央靠背组件。在中央靠背组件的、按照规定地装配在覆盖装置处的状态下,它可摆动运动地支撑在支撑区段处,并且,能够在(以覆盖盒的覆盖位置为出发点)放倒的功能位置和合上的使用位置之间相对于覆盖装置地摆动,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设置为扶手,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设置为靠背。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纵向型材相对于彼此基本上镜像对称地被构造和/或布置。优选地,相对于覆盖装置(尤其是覆盖盒)的、假想的中心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纵向型材。只要与覆盖装置连接的中央靠背组件占据放倒的功能位置,则通常相对于纵向方向居中地为后者(中央靠背组件)加载荷,例如通过放置手臂。据此,通过纵向型材的、镜像对称的布置能够实现加强组件的、在预先规定的负载下的对称应力,并且,因此避免了加强组件的扭曲(Verwinden)。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纵向型材分别以切割-弯曲-板材构件的形式来制成,所述切割-弯曲-板材构件由板材切割出并且具有多个关于彼此弯折的壁区段。就这点而言,纵向型材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弯边(Abkantung)。只要相应的纵向型材例如具有恰好一个纵向延伸的弯边,则纵向型材能够具有L形的型材横截面。优选地,纵向型材分别具有多个纵向延伸的弯边,使得相应的型材横截面具有例如U形的或者W形的基本形状。以这种方式,能够利用简单的器件来实现纵向型材的、改善的刚性。优选地,纵向型材分别由板材半成品制成,所述板材半成品与覆盖盒的厚度尺寸相比被构造成薄壁的。只要覆盖盒的壳体外壳分别被构造成薄壁的(优选是这种情况),则纵向型材的壁厚基本上对应于壳体外壳的壁厚。这是本发明的、能够成本特别有利并且简单地制造的设计方案。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借助紧固元件使纵向型材分别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地、不能够拆卸地与覆盖盒的内壁区段连接。紧固元件能够分别以螺栓、铆钉、卡锁元件等的形式被构造。优选地,纵向型材分别具有紧固开口,所述紧固开口分别与紧固元件中的每一个作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以焊接拱顶的形式来分别构造紧固元件,所述焊接拱顶与覆盖盒的内壁区段材料锁合地连接并且由塑料制成。这种焊接拱顶原则上是已知的,并且,例如被称为热材料锁合-拱顶(thermischer Stoffschluss-Dom)。就配属的接合工艺而言,基本上柱形的紧固元件在所定义的转速和轴向载荷下被放置在载体构件上,并且,以类似于就常规的摩擦焊接操作而言的方式与其材料锁合地连接,所述接合工艺原则上也是已知的,所述紧固元件由热塑性材料制成。为此目的,载体构件由塑料制成是必要的,所述塑料在热作用的情况下能够与这种紧固元件的塑料材料锁合地连接。以这种方式,在载体构件(在这里为覆盖盒的内壁)和焊接拱顶之间建立材料锁合的连接。反之,在焊接拱顶和纵向型材之间建立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例如借助蘑菇头形的拱顶,所述拱顶在前段侧上成型在焊接拱顶处,所述拱顶的外直径超过了相应的纵向型材的紧固开口的外直径。这是本发明的、重量特别优化的设计方案。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覆盖盒的内壁区段设有加筋部(Verrippung),所述加筋部具有多个彼此横向定向、优选直角定向的肋条,所述内壁区段在横向方向上被布置在纵向型材之间。如此,能够实现覆盖盒的、附加的加强。能够以构造元件的形式来构造加筋部,所述构造元件与覆盖盒的壳体外壳分开地被制造。可替代地,加筋部能够一体地成型在覆盖盒的内壁区段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和特征由权利要求以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出,参照附图示出了所述实施例。
图1以示意性的立体图示出了载客车辆在具有装载孔口的后座椅靠背组件的区域中的内部空间,所述装载孔口设有根据本发明的覆盖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2以示意性的立体爆炸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覆盖装置,
图3以示意性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2的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具有配属于根据图1的后座椅靠背组件的保持弓形架(图4),
图4以示意性的立体细节图示出了配属于后座椅靠背组件的保持弓形架,
图5以另外的、示意性的立体图示出了在移除壳体外壳的情况下的、根据图1至3的覆盖装置,
图6a、6b以示意性的俯视图(图6a)或者纵向剖视图(图6b)示出了在移除壳体外壳的情况下的、根据图1至3以及5的覆盖装置,以及
图7a、7b以对应于图6a或者6b的图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覆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载客车辆(不可详细看到)的车辆内部空间1设有后座椅靠背组件2。后座椅靠背组件2被布置在车辆内部空间1的后部区域中,并且,具有中央靠背组件3。中央靠背组件3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能够在放倒的功能位置(如其参照图1可以看出的,并且,在所述功能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3设置为扶手)和合上的使用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将中央靠背组件3设置为靠背。在功能位置中,中央靠背组件3基本上平行于车辆纵向方向X地定向。在合上的使用位置中,中央靠背组件3基本上竖直地并且就这点而言平行于车辆高度方向Z地定向。在功能位置中,中央靠背组件3释放装载孔口4的区域。装载孔口4穿过后座椅靠背组件2地在货舱和后部区域之间延伸,所述货舱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X被布置在后座椅靠背组件2的后面并且不可详细地看出。装载孔口4被设置用于细长的运输货物的装载通过(hindurchladen),使得这种运输货物能够纵向延伸地被保存在车辆内部空间1的货舱和后部区域之间。在参照图1可以看出的配置中,借助覆盖装置5来关闭装载孔口。
覆盖装置5能够以还将详细描述的方式相对于后座椅靠背组件2在覆盖位置(如其参照图1可以看出的,并且,在所述覆盖位置中覆盖装置5关闭装载孔口4)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覆盖装置5释放装载孔口4。此外,中央靠背组件3——也以还将详细描述的方法和方式——相对于覆盖装置5并且因此相对于后座椅靠背组件2可摆动运动地支撑在覆盖装置5处。
为了以参照图1可以看出的配置为出发点来释放装载孔口4,首先使中央靠背组件3从功能位置中围绕摆动轴线向上折叠并且以这种方式转换到使用位置中,所述摆动轴线基本上平行于车辆横向方向Y地延伸。在下一步骤中,覆盖装置5以原则上上已知的方式从后座椅靠背组件2解锁,并且,围绕基本平行于车辆横向方向Y延伸的轴线向前摆动,直到到达大致水平的定向并且基本上完全释放了装载孔口4,所述轴线被布置在覆盖装置5的下部的端部区域中。
参照图2、3以及5至6b,可以看出覆盖装置5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细节。
覆盖装置5具有第一壳体外壳6和第二壳体外壳7,所述壳体外壳分别由塑料制成并且被接合成基本上矩形的覆盖盒8。当前,壳体外壳6、7分别被制成塑料注塑构件并且基本上被实施城薄壁的。壳体外壳6、7借助互补地构造的卡锁元件9、10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地彼此连接,并且,如此形成覆盖盒8。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壳体外壳6、7能够借助原则上已知的塑料焊接工艺材料锁合地彼此连接。
在中间空间11中设置有加强组件14,所述中间空间被构造在壳体外壳6、7之间,所述加强组件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两个加强元件12、13。以还将详细描述的方法和方式,加强组件14与覆盖盒连接并且被设置用于所述覆盖盒的机械加强。此外,加强组件14一方面被设置用于覆盖盒8与后座椅靠背组件2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另一方面用于在覆盖装置5处可摆动运动地支撑中央靠背组件3,所述后座椅靠背组件环绕装载孔口4。
加强元件12、13分别以纵向型材的形式制成。尤其是如参照图5至6b可以看出的,纵向型材12、13基本上在覆盖盒8的纵向方向L上延伸,并且,彼此分离地与覆盖盒8接合。更确切地说,纵向型材12、13分别与覆盖盒8的壳体外壳6接合。纵向型材12、13分别被制成为一体的。在纵向型材12、13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接合连接、尤其是不存在焊接连接。替代地,纵向型材12、13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单独地与壳体外壳6接合。纵向型材12、13分别基本上在覆盖盒8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基本上相对于壳体外壳6的、假想的中心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地被布置。
另外,纵向型材12、13分别以切割-弯曲-板材构件的形式来制成,并且,就这点而言由板材切割出以及被多次弯折。纵向型材12、13的、原则上的结构设计基本上是一致的,使得以下首要探讨纵向型材13的设计以避免重复。在此,尤其是参考参照图1和2可以看出的坐标系以及纵向型材13在覆盖装置的覆盖位置中的取向。
纵向型材13具有第一竖直并且横向延伸的壁区段15。壁区段15在高度方向Z上基本上在壳体外壳6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横向方向Y上,壁区段15与壳体外壳6相比被实施为窄的。第二壁区段16或者第三壁区段17被分别设置在横向方向Y上、侧向于第一壁区段15。相对于第一壁区段15地,壁区段16、17关于纵向方向X地向前弯折大致90°。就这点而言,壁区段15、16、17至少区段地构造U形的型材横截面。
关于高度方向Z地,壁区段16、17分别短于第一壁区段15。第三壁区段17在其上部的区域中具有回弹部(Rücksprung),使得壁区段17在高度方向Z上的腹板高度区段式地变化。侧向于第二壁区段16地设置有第四壁区段18,所述第四壁区段平行于第一壁区段15。在侧向上邻接第四壁区段18地设置有另外的壁区段,所述另外的壁区段基本上平行于壁区段16、17地定向,并且,以支撑区段19的形式被构造。支撑区段19被构造为弓形的,并且,被设置用于中央靠背组件3在覆盖装置5处的、可摆动运动的支撑。为此目的,支撑区段19具有轴承轴接收部20。设置轴承轴接收部20,以用于接收摆动轴线或者摆动螺栓,所述摆动轴线配属于中央靠背组件3。另外,在纵向型材13的、下部的端部区域中设置有连接区段21。连接区段21被布置在第一壁区段15处和第二壁区段16处,并且,包括螺栓接收部21和摆动轴接收部23。设置连接区段21,以用于覆盖盒8在后座椅靠背组件2处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在按照规定地与后座椅靠背组件2连接的状态下,加强组件14与保持弓形架24(图4)连接,所述保持弓形架配属于后座椅靠背组件2。为此目的,纵向型材12、13的螺栓接收部22分别与保持弓形架24螺纹连接、铆接等。设置摆动轴接收部23,以用于接收摆动轴(不可详细看出),所述摆动轴被可摆动运动地固定在后座椅靠背组件2处。
纵向型材12的设计基本上如下地不同于纵向型材13的设计:没有设置第四壁区段18。在其他方面,纵向型材12主要镜像对称地对应于纵向型材13地被构造,并且,就这点而言尤其是具有支撑区段19以及连接区段,所述支撑区段具有轴承接收部20,所述连接区段具有螺栓接收部22个摆动轴接收部23。
纵向型材12、13的轴承轴接收部20同轴地定向。在中央靠背组件3在功能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时,中央靠背组件3围绕假想的摆动轴线摆动,所述摆动轴线在轴承轴接收部20之间延伸。与此相应地,纵向型材12、13的摆动轴接收部23也同轴地取向。在覆盖盒8或者覆盖装置5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时,覆盖盒8和加强组件14一起围绕假想的轴线摆动,所述轴线在摆动轴接收部23之间延伸。
尤其是如参照图3可以看出的,支撑区段19分别从中间空间11中突出,所述中间空间被构造在壳体外壳6、7之间。以这种方式,可自由接近支撑区段19以及尤其是轴承轴接收部20,所述轴承轴接收部用于连接中央靠背组件3与覆盖装置5。在此,在横向方向上,支撑区段19在侧向上分别借助侧板25而被覆盖,所述侧板被构造在第二壳体外壳7处。
为了纵向型材12、13与覆盖盒8的第一壳体外壳6的紧固,所述纵向型材分别具有多个紧固开口26。就纵向型材13而言,紧固开口26被布置在第一壁区段15中和第三壁区段18中。紧固开口26分别以圆柱形的孔的形式被制成。
尤其是如参照图5至6b可以看出的,纵向型材12、13分别借助紧固元件27而与覆盖盒8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地连接。更确切地说,纵向型材12、13分别与第一壳体外壳6的内壁区段28连接。尤其是参照图6b可以看出的,紧固元件分别以焊接拱顶27的形式被构造,所述焊接拱顶材料锁合地与第一壳体外壳6连接并且由塑料制成。焊接拱顶27中的一些被布置在壳体外壳6的内壁区段28处。另外的焊接拱顶27被布置在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内壁区段28下沉的内壁区段29(图2)处。借助焊接拱顶27,引起了在加强组件14和覆盖盒之间的、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在此,纵向型材12、13与壳体外壳6的接合尤其是如此完成,使得首先将纵向型材12、13布置在壳体外壳6的内壁28、29的、按照规定的位置处。此后,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将焊接拱顶27插入到紧固开口26中。在此,在轴向载荷的作用下,由塑料制成的焊接拱顶27被旋转地压紧到壳体外壳6上。因此,壳体外壳6和焊接拱顶27的塑料材料局部地熔化,并且成为材料锁合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覆盖装置5a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图7a和7b看出。在此,根据图7a和7b的实施方式基本上对应于先前参照图1至3以及5至6b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参阅关于根据前述附图的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以下,仅探讨重要的区别。在添加小写字母a的情况下,根据图7a和7b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相同和/或结构相同的区段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覆盖装置5a与覆盖装置5基本上不同之处在于:覆盖盒(确切地说,第一壳体外壳6a)的内壁区段28a设有加筋部30,所述内壁区段在横向方向上被布置在纵向型材12a、13a之间。加筋部30具有多个肋条31,所述肋片彼此横向地定向。肋条31一体地与壳体外壳6a连接,例如借助塑料注塑工艺。另外,肋条31构造有规律的加筋部图案,所述加筋部图案具有方形的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相对于壳体外壳6a的纵向方向倾斜约45°。借助加筋部30实现了附加的加强。

Claims (9)

1.用于车辆内部空间(1)的装载孔口(4)的覆盖装置(5、5a),所述覆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外壳(6、6a)和第二壳体外壳(7),并且具有加强组件(14),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外壳分别由塑料制成并且接合成基本上矩形的覆盖盒(8),所述加强组件被布置在中间空间(11)中、由金属制成并且由至少两个加强元件形成,所述中间空间构造在所述壳体外壳(6、6a、7)之间,借助所述加强组件来加强所述覆盖盒(8),并且,设置所述加强组件以用于所述覆盖盒(8)与环绕所述装载孔口(4)的后座椅靠背组件(2)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此外设置所述加强组件以用于可摆动运动地支撑中央靠背组件(3),其中,在所述覆盖装置(5、5a)的、固定于车辆的装配的状态下,所述覆盖盒(8)能够相对于所述后座椅靠背组件(2)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覆盖位置中所述覆盖盒(8)关闭所述装载孔口(4),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覆盖盒(8)释放所述装载孔口(4),其特征在于,分别以纵向型材(12、12a、13、13a)的形式来制成所述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分别基本上在所述覆盖盒(8)的纵向方向(L)上一体地延伸并且彼此分离地与所述覆盖盒(8)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设置恰好两个纵向型材(12、12a、13、13a),所述纵向型材彼此平行间隔开地、优选基本上在所述覆盖盒(8)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12、12a、13、13a)分别具有连接区段(21、21a),设置所述连接区段以用于所述覆盖盒(8)在所述后座椅靠背组件(2)处的、可摆动运动地固定于车辆的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区段具有螺栓接收部(22、22a)和/或摆动轴接收部(23、23a)。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12、13、12a、13a)分别具有支撑区段(19、19a),所述支撑区段从所述覆盖盒(8)的所述中间空间(11)中突出,设置所述支撑区段以用于所述中央靠背组件(3)在所述覆盖装置(5、5a)处的、可摆动运动的支撑,并且,所述支撑区段具有轴承轴接收部(20、20a)。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12、13、12a、13a)相对于彼此基本上镜像对称地被构造和/或布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12、13、12a、13a)分别以切割-弯曲-板材构件的形式来制成,所述切割-弯曲-板材构件由板材切割出并且具有多个关于彼此弯折的壁区段(15、16、17、18、19)。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借助紧固元件(27、27a)使所述纵向型材(12、13、12a、13a)分别力传递和/或形状配合地、不能够拆卸地与所述覆盖盒(8)的内壁区段(28、28a)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装置(5、5a),其特征在于,以由塑料制成的焊接拱顶(27、27a)的形式来分别构造所述紧固元件,所述焊接拱顶与所述覆盖盒(8)的所述内壁区段(28、28a)材料锁合地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覆盖装置(5a),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盒的内壁区段(28a)设有加筋部(30),所述加筋部具有多个相互横向定向、优选直角定向的肋条(31),所述内壁区段在横向方向(Y)上被布置在所述纵向型材(12a、13a)之间。
CN201811094219.7A 2017-09-19 2018-09-19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Pending CN109515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16555.3 2017-09-19
DE102017216555.3A DE102017216555B3 (de) 2017-09-19 2017-09-19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 Durchladeöffnung eines Fahrzeuginnenraum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5333A true CN109515333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004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4219.7A Pending CN109515333A (zh) 2017-09-19 2018-09-19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84459A1 (zh)
CN (1) CN109515333A (zh)
DE (1) DE102017216555B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4410B2 (ja) * 2016-11-29 2021-02-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24086046A1 (en) * 2022-10-18 2024-04-25 Tesla, Inc. Vehicle armre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8543A (en) * 1995-09-27 1997-05-13 Hoover Universal, Inc. Vehicle seat back having ski tote bag and trunk pass through
US5752739A (en) * 1996-09-30 1998-05-19 Tachi-S Co., Ltd. Mounting for an armrest in seat
ES2258999T3 (es) * 2000-08-30 2006-09-16 BOS GMBH & CO. KG Dispositivo de recipiente de transporte para vehiculo como, por ejemplo, dispositivo para cargas pasantes.
JP3897298B2 (ja) * 2002-11-27 2007-03-2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リア・シート・アームレスト
US7178865B2 (en) * 2004-09-24 2007-02-20 Lear Corporation Center occupant armrest actuated head restraint
DE102009013464C5 (de) 2009-03-18 2013-09-05 F.S. Fehrer Automotive Gmbh Durchlade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FR2983796B1 (fr) * 2011-12-07 2013-12-20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Armature d'accoudoir de sie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16555B3 (de) 2019-01-31
US20190084459A1 (en)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65955A1 (en) Structural Component Consisting of Fibre-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N102514631B (zh) 汽车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
US20170174059A1 (en) Tailgate structure
US7950724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US9266570B2 (en) Upper-body frame for vehicle
CN103648842A (zh) 靠背用框架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74255B (zh) 汽车用后门
US8231167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03359185B (zh) 汽车车身的底板结构
US20120138606A1 (en) Fuel container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a tie rod
CN104684794A (zh) 设置有由带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背部加强支撑杆的车辆仪表板横梁
CN105008210A (zh) 车辆的框架构造
US20170008570A1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multi-shelled wheelhouse
CN109515333A (zh)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装载孔口的覆盖装置
WO2012124734A1 (ja) 車両用連結アーム
CN108063197A (zh) 具有公差补偿元件的电池支架
JP2009126197A (ja) 後部車体構造
CN104114384A (zh) 车辆用悬挂臂
KR20140125577A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 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00009999A1 (en) Load path-optimized hybrid support structure
KR20200070766A (ko) 차체 구조
JP6380991B2 (ja)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
CN103818274A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锁定结构
US20080179871A1 (en) Bodywork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uspension Strut Dome
US6223929B1 (en) Pressure-proof ta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