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8292B -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8292B
CN109508292B CN201811306920.0A CN201811306920A CN109508292B CN 109508292 B CN109508292 B CN 109508292B CN 201811306920 A CN201811306920 A CN 201811306920A CN 109508292 B CN109508292 B CN 109508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rosion
factor
layer
m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69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8292A (zh
Inventor
魏欣
刘宝元
谢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069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8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8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8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8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8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试地图浏览功能以及切换图层功能;步骤二:测试查询数据的完整性和效率;步骤三:测试GPS位置显示模块中调查单元位置显示是否准确;步骤四:测试全国土壤侵蚀因子、模数图层、侵蚀强度图层等图层和标准卫星图层重叠的准确性、以及瓦片式展示图层的流程程度;步骤五:正确解析地理信息,并从地图获取查询点或查询区域;步骤六:是否按照正确模型设定预设值;步骤七:计算侵蚀模数背景值,判断是否与计算模型预期的计算结果相符合,显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与图层重叠;步骤八:基于侵蚀模数背景值的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是否与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相符合。

Description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流失野外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严重的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人类赖以生存且日趋紧缺的土地资源退化,侵蚀泥沙还造成河湖渠库淤积,增加洪水隐患,并因吸附大量化肥残留物进入河网水系而污染水体。目前,土壤侵蚀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的环境问题。只有查清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壤侵蚀的分布、面积与强度,掌握土壤侵蚀动态,才能科学的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效益及生态服务价值提供基础数据,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工作奠定基础。
我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综合应用了野外分层抽样调查、遥感解译、统计报送、模型计算等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的应用虽然很好的解决了遥感调查中精度不高和无法定量化的缺点,但是也增加了大量的工作环节。主要工作环节可概括为前期准备、资料准备、野外调查、数据处理上报、土壤侵蚀现状评价五部分,因此需要在无论在前期和后期进行大量室内数据准备、处理、分析和计算工作,才能获得调查区域的土壤流失状况,这也意味着调查人员无法在野外现场调查过程中直接获取定量计算结果和空间结果,影响了调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能够对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测试的过程,评估测试执行情况和测试计划,并能够分析所述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为修复与预防BUG提供参考性建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测试地图浏览功能以及切换图层功能;客户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获取卫星地图数据并进行显示,对地图进行手势控制和按钮放大缩小控制,以确保地图能够放大或缩小至预设倍数,通过切换图层能够从数据库加载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步骤二:测试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查询数据的完整性和效率;在全国省、市、县名列表中通过所选定的县名查询到所述选定的县下面的调查单元编号从而实现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通过所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所述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展示所述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详细信息实现通过调查单元编号进行详细数据的查询,同时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展示搜索结果,查询操作完成后,返回所述调查单元目录的某一级别以便继续查询所述级别下的地名信息;
步骤三:测试GPS位置显示模块中调查单元位置显示是否准确,即在可控误差范围内,并将地图恢复至定位位置;
通过GPS进行定位,所述GPS位置显示模块的定位精度要求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将移动、缩放后的地图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恢复到定位在客户端设备显示中心从而实现将地图恢复到定位的位置并将地图缩放至所需要的倍数;当查询到调查单元后,将调查单元几何图形准确叠加并显示至地图层,实现调查单元的位置显示;
步骤四:测试全国土壤侵蚀因子、模数图层、侵蚀强度图层等图层和标准卫星图层重叠的准确性、以及瓦片式展示图层的流程程度;
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进行瓦片式显示;瓦片式展示安全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步骤五: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正确解析地理信息,并从地图获取所述查询点或查询区域,即判断是否在图层上准确显示;
步骤六:至少输入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地形参数是否按照正确模型设定预设值;
步骤七:计算侵蚀模数背景值,判断是否与计算模型预期的计算结果相符合,显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与图层重叠;
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正确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展示计算结果,在计算结果页面展示完整的计算参数、模数值以及查询的点或区域;
步骤八:基于侵蚀模数背景值的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是否与计算模型与其计算结果相符合;
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并将效益评价结果通过对应的模数值、效益评价结果与查询的点或区域进行展示。
优选地,步骤三中在高层建筑物的室内、底层建筑物室内、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茂密树林之间、多灌木地区以及空旷地区环境下将用户位置在地图上进行显示;要求GPS定位位置出现偏差时,要求偏差在准确范围内,高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0m;底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30m;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40m;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茂密树林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多灌木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10m;空旷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m。
优选地,步骤四中包括以下图层:
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R”,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因子图层;
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K”,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
坡长因子图层“L”,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坡长因子图层。
坡度因子图层“S”、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坡度因子图层。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B”,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显示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
工程措施因子图层“E”,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工程措施因子图层。
耕作措施因子图层“T”,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耕作措施因子图层。
土壤侵蚀模数图层“A”,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模数图层。
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强度图层。
优选地,步骤五中输入调查点的经纬度,根据所输入的经纬度表示格式进行调查点的输入,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输入点的位置,从地图层创建查询点并进行显示;或输入调查范围,导入设定的数据格式,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调查范围,从地图层创建调查范围,即查询区域,并进行显示。
优选地,步骤六中输入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类型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土地利用类型;输入水土保持措施,从水土保持措施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水土保持措施;输入地形参数,并给出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还包括步骤九: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进行数据库查询并发布图片。
优选地,所述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还包括
步骤十:地形因子生成;
输入DEmS数据存储目录,使用地形因子生成组件,利用已经进行过栅格重采样和投影转换的DEM栅格数据,进行地形因子生成计算,生成目标图幅大小的地形因子数据;
步骤十一: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Albers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二: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三: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
进行野外调查单元因子数据转换,输入野外调查单元数据的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四: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转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栅格数据重采样组件,将所选定的数据类型的栅格数据,使用双线性差值算法,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计算,生成目标像元大小的栅格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空间投影组件,将所选定的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进行栅格数据重投影计算,实现数据投影转换,生成目标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
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其包括客户端、Web服务器以及基础数据处理端;所述客户端通过以太网接入Web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与基础数据处理端的各数据库相连,
所述客户端包括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GPS位置显示模块、瓦片式展示模块、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以及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
所述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显示与查询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
所述GPS位置显示模块通过GPS位置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处的位置;
所述瓦片式展示模块包括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子模块、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子模块以及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子模块,所述各个子模块分别配置用于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以及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并输入所需要的参数;
通过所述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计算并显示侵蚀模数背景值;基于计算得到的侵蚀模数背景值,通过所述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
所述Web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导入数据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以及发布模块,所述Web服务器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并能够查询数据库并发布图片;以及
所述基础数据处理端包括生成地形因子生成模块、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模块、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模块。
优选地,所述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中包括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显示模块,其能够加载并显示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选择调查单元编号后进行详细查询,选定单元编号后对所选定的编号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将该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信息进行展示;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收搜,在调查框中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收搜,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搜索结果;选定搜索结果列表中显示的调查单元编号进入结果查询界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提出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能够对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测试的过程,评估测试执行情况和测试计划,并能够分析所述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为修复与预防BUG提供参考性建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系统,其包括功能测试模块、性能测试模块、可靠性测试模块、安全性测试模块、易用性测试模块以及兼容性测试模块。
功能测试模块,其测试系统是否实现预计结果;
性能测试模块,其测试系统参数,系统参数包括主反应系统的反应时间,占用内存量,以及系统反应速度等。
可靠性测试模块,在预设条件和规定时间内,测试系统不发生故障的能力。可考星测试模块的测试范围包括软件差错、系统输入以及系统使用情况。
安全性测试模块,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即从产品开发完成至发布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验证产品符合安全需求定义和产品质量标准。
易用性测试模块,在考察软件的易学易用性的基础上,测试所开发的功能是否易于完成,并对软件界面的友好度进行测试。
兼容性测试模块,其对程序与硬件、软件之间的兼容性进行测试。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其包括客户端1、Web服务器2以及基础数据处理端。
客户端包括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GPS位置显示模块、瓦片式展示模块、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以及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
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显示与查询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
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中包括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显示模块,其能够加载并显示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选择调查单元编号后进行详细查询,例如,选定单元编号后对所选定的编号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将该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信息进行展示;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收搜,优选地,在调查框中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收搜,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展示搜索结果,例如,以列表的形式显示搜索结果;选定搜索结果列表中显示的调查单元编号进入结果查询界面。优选地,在搜索结果列表中选中相应的编号,则能够对所选编号的调查单元进行查询,并将详细信息显示至结果查询界面中;查询完成后,返回其他级别的查询列表,继续查询。
GPS位置显示模块通过GPS位置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处的位置,例如,坐标值。
瓦片式展示模块包括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子模块、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子模块以及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子模块,各个子模块分别配置用于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以及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例如以shp、kml、kmz格式;并输入所需要的参数,例如,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地形;
通过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计算并显示侵蚀模数背景值;基于计算得到的侵蚀模数背景值,通过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
Web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导入数据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以及发布模块,Web服务器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并能够查询数据库并发布图片;
基础数据处理端包括生成地形因子生成模块、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模块、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模块。
图2中示出了基于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环境的网络拓扑图,客户端通过以太网4接入Web服务器,Web服务器与基础数据处理端的各数据库3相连。
一种基于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测试地图浏览功能以及切换图层功能;
优选地,客户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获取卫星地图数据并显示到界面中并能够对地图进行手势控制和按钮放大缩小控制,进一步,地图能够放大或缩小至预设倍数;
优选地,通过切换图层能够从数据库加载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步骤二:测试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查询数据的完整性和效率;
优选地,在全国省、市、县名列表中通过所选定的县名查询到选定的县下面的调查单元编号从而实现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进一步通过所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展示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详细信息实现通过调查单元编号进行详细数据的查询。
优选地,在搜索框内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展示搜索结果。
优选地,通过搜索结果列表内的调查单元编号进入查询结果页面,进一步,以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在单元列表里选中调查单元编号,能够对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进行查询并在结果页面显示详细信息。
优选地,查询操作完成后,返回调查单元目录的某一级别以便继续查询级别下的地名信息。
例如,进入调查单元查询列表进行调查单元查询,选择“陕西”,查询列表显示“陕西省”下的所有的调查单元的市名,选择“西安市”,查询列表显示“西安市”下的所有调查单元的县名,选择“宝鸡市”,查询列表显示“宝鸡市”下的所有调查单元的县名,选择“临潼区”,查询列表显示“临潼区”下的调查单元编号;选择“凤翔县”,查询列表显示“凤翔县”下的调查单元编号。
选中“临潼区”查询列表中的某一调查单元编号,例如,“6101150003”,进入查询结果页面,显示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几何信息和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下每个地块的详细信息。
选中“凤翔县”查询列表中的某一调查单元编号,例如,“6103220003”,进入查询结果页面,显示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几何信息和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下每个地块的详细信息。
优选地,返回查询列表界面的单元路径中的“全国”,查询列表显示全国下的有调查单元的省;在查询列表界面的单元路径中选择“陕西省”,查询列表显示“陕西省”下的有调查单元的市名;在查询列表界面的单元路径中选择“西安市”,查询列表显示“西安市”下的有调查单元的县名;在查询列表界面的单元路径中选择“宝鸡市”,查询列表显示“宝鸡市”下的有调查单元的县名。
步骤三:测试GPS位置、调查单元位置显示是否准确,优选地,在可控误差范围内,并将地图恢复至定位位置;
优选地,通过GPS进行定位,GPS位置显示模块的定位精度要求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将移动、缩放后的地图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恢复到定位在客户端设备显示中心从而实现将地图恢复到定位的位置并将地图缩放至所需要的倍数;进一步,当查询到调查单元后,将调查单元几何图形准确叠加并显示至地图层,实现调查单元的位置显示。
例如,在高层建筑物的室内、底层建筑物室内、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茂密树林之间、多灌木地区以及空旷地区环境下用户位置在地图上能够准确显示。
优选地,要求GPS定位位置出现偏差时,要求偏差在准确范围内。
高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0m。
底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30m。
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40m。
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
茂密树林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
多灌木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10m。
空旷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m。
通过GPS位置显示模块使地图快速且准确地恢复到初始位置,优选地,用户位置在设备显示的中心,地区适当缩放。
选定调查单元编号,进入查询结果页面,准确显示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进一步,准确显示卫星地图参考,误差小于5m。
例如,所选择调查单元编号为“61011550003”,能够准确显示编号为“61011550003”的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进一步,准确显示卫星地图参考,误差小于5m。
步骤四:测试全国土壤侵蚀因子、模数图层、侵蚀强度图层等图层和标准卫星图层重叠的准确性、以及瓦片式展示图层的流程程度;
优选地,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进行瓦片式显示;瓦片式展示安全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例如,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土壤侵蚀因子图层主要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R图层、土壤可蚀性因子K图层、坡长坡度因子LS图层、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图层、工程措施因子E图层、耕作措施因子T图层;
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R”,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因子图层;
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K”,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
坡长因子图层“L”,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坡长因子图层。
坡度因子图层“S”、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坡度因子图层。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B”,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显示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
工程措施因子图层“E”,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工程措施因子图层。
耕作措施因子图层“T”,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耕作措施因子图层。
土壤侵蚀模数图层“A”,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模数图层。
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强度图层。
步骤五: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例如,shp、kml、kmz格式,正确解析地理信息,并从地图获取查询点或查询区域,即判断是否在图层上准确显示;
优选地,输入调查点的经纬度,根据所输入的经纬度表示格式进行调查点的输入,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输入点的位置,从地图层创建查询点并进行显示。
优选地,输入调查范围,导入设定的数据格式,例如,shp、kml、kmz,用来输入调查范围,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调查范围,从地图层创建调查范围,即查询区域,并进行显示。
优选地,输入经纬度后,在卫星图层的正确位置上显示出该输入点;从地图获取查询点,将设备界面切换到卫星地图层,在卫星图层中创建查询点,并进行准确显示。
优选地,输入调查范围后,在卫星图层正确位置上显示带固定格式的文件数据,例如SHP格式文件、KML格式文件以及KMZ格式文件。将设备界面切换到卫星地图层,并能够在图层上创建查询区域并进行准确显示从而实现从地图获取查询区域。
步骤六:输入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地形等参数是否按照正确模型设定预设值;
优选地,输入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类型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土地利用类型,例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输入水土保持措施,从水土保持措施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水土保持措施,例如,梯田、水平阶、地埂、鱼鳞坑等;输入地形参数,例如,坡度和/或坡长参数,并给出预设值,例如,坡长为10m,坡度为20°。
步骤七:计算侵蚀模数背景值,判断是否与计算模型预期的计算结果相符合;显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与图层重叠;
优选地,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正确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展示计算结果,在计算结果页面展示完整的计算参数、模数值以及查询的点或区域。
优选地,输入参数界面退出并返回到地图浏览界面;在输入点模式下,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例如,使用缺省侵蚀因子值,或输入计算因子值,正确计算后将计算因子、模数值以及输入的点在结果界面进行完整显示。
在输入区域模式下,同样存在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例如,使用缺省侵蚀因子值,或输入计算因子值,正确计算后将计算因子、模数值以及输入的点在结果界面进行完整显示。
步骤八:基于侵蚀模数背景值的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是否与计算模型与其计算结果相符合;
优选地,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并将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展示,例如,通过对应的模数值、效益评价结果与查询的点或区域进行展示。
优选地,输入参数,返回至地图浏览界面,开始根据输入点或输入区域的模数值得到效益评价结果,将模数值、输入的点和效益评价结果在结果页面进行完整的显示。
步骤九: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进行数据库查询并发布图片;
优选地,创建表dkmpa,批量导入每个调查单元的每个地块的边界信息,即,批量导入dkmpa.shp文件,并能够在数据库中查看数据;
创建表bjmpa,批量导入每个调查单元的边界相关信息,即,批量导入bjmpa.shp文件,并能够在数据库中查看数据;
创建表block,批量导入每个调查单元的每个地块的信息表,即,批量导入地块统计表。并能够在数据库中进行查看。
对图片进行压缩,创建压缩后的调查单元图片信息表,将图片以二进制格式按照调查单元和图片名字批量调入数据库,实现批量导入调查单元图片信息压缩版。
并列地,创建表调查单元图片信息表,例如,原图,将图片以二进制格式按调查单元编号和图片名字批量导入数据库;
导入全国省市县信息,创建相应的省市县列表,分别存储全国省市县名字和编号信息;
创建调查单元信息表,导入调查单元信息,例如,存储调查编号信息。
例如,在数据库的shp文件表中,shp格式文件中的信息都成功导入,在数据库的地块统计表中能够查看地块统计表的所有信息。在数据库存储图片的列表中能够分别查看到同一张图片分别以单元编号和图片名称作为标识以二进制格式保存。
通过数据库查询模块,输入省的编号,能够查询省市县信息,例如,省中的所有市的名字,县的名字以及县的编号;输入县的编号,能够查询县下所有调查单元的信息,例如,查询县中所有调查单元的编号;输入调查单元编号中中的部分数字,能够模糊查询调查单元编号信息,查询所有符合此编号的调查单元;输入调查单元编号,查询此调查单元中所有相关信息,例如,地块边界信息、地块信息、图片信息,例如,原图和缩略图,以及“A”和“R”、“K”、“LS”、“B”、“E”、“T”各个因子图片信息。
输入坐标点查询信息,找到此坐标点所在的调查单元,查询此调查单元的所有相关信息,例如,所有地块的信息、地块信息,相关图片信息,例如,原图和缩略图,以及“A”和“R”、“K”、“LS”、“B”、“E”、“T”各个因子图片信息。
若输入的坐标点或调查单元编号不存在,则进行反馈。
通过发布模块发布发布全国土壤侵蚀模数A瓦片地图、发布全国土壤侵蚀强度瓦片地图、发布全国侵蚀因子R、K、LS、B、E、T因子瓦片地图、发布全国坡度sdegree瓦片地图、发布全国坡长slength瓦片地图、发布全国土地利用landuse瓦片地图、发布全国调查单元瓦片地图,输入正确的URL,查询到请求的正确栅格图层以及瓦片地图。
优选地,如果图片存在,则输出图片。若图片不存在,则给出提示,请求图片不存在。
步骤十:地形因子生成;
优选地,输入DEmS数据存储目录,使用地形因子生成组件,利用已经进行过栅格重采样和投影转换的DEM栅格数据,进行地形因子生成计算,生成目标图幅大小的地形因子数据,例如,坡长因子以及坡度因子。
优选地,选择数据输入路径和计算结果输入路径,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地形因子计算阈值的设置,选择坡长法,将处理文件路径反馈到软件界面。
步骤十一: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优选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Albers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二: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优选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三: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
优选地,进行野外调查单元因子数据转换,输入野外调查单元数据的侵蚀因子,例如,输入野外调查单元数据的某一个侵蚀因子数据根目录,并在界面选择因子类型为改侵蚀因子,电机开始按钮,针对该种数据类型的原始目录形式,对目录下所有该因子数据,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四: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转换;
优选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栅格数据重采样组件,将所选定的数据类型的栅格数据,使用双线性差值算法,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计算,生成目标像元大小的栅格数据。
优选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空间投影组件,将所选定的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进行栅格数据重投影计算,实现数据投影转换,生成目标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
地形因子计算模块,设置计算阈值,在预设范围内选定坡长因子计算方法,开始对所选定的输入路径下的TIFF格式、以1:25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高斯投影、25米分辨率下的DEM文件,进行Albers投影转换、30米分辨率重采样计算,输出转换后的DEM数据。并对转换后的DEM数据,依据1:25万分幅号,对每幅DEM数据进行其与周围8幅影像的拼接,对拼接后的DEM数据进行地形因子计算,生成地形因子,对生成的各个因子图形,按照原DEM数据图幅大小进行裁剪,并输出至制定的输出路径。
计算完地形因子后,退出地形因子计算过程;优选地,在计算过程中,界面显示正在执行的文件路径;并列地,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错误时,程序自动退出地形因子计算,并将产生的错误提示显示到界面上。
例如,输入路径后,显示1:25地形分幅DEM文件夹路径至文本框中,设置地形因子计算阈值,例如,坡度、坡长、陡坡中断因子、缓坡中断因子和汇流面积,优选地,坡度为30、坡长为300、陡坡中断因子为0.5、缓坡中断因子为0.7和汇流面积为10000。
当其中的某一参数超过设定的范围或包含非法字符,则无法实现地形因子计算阈值的设置;选择坡长因子计算方法,例如,坡长法或汇流面积法。
进行修改阈值设置,例如,坡度为30、坡长为3000、陡坡中断因子为0.7、缓坡中断因子为0.5和汇流面积为10000,输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计算完成后,退出地形因子计算模块。
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中选择文件路径,显示正在计算的文件路径,选择需要计算的因子类型,开始对所选择的文件路径中下的TIFF格式、以1:25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Albers投影、30米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因子文件,进行金字塔分隔,并将计算结果以.dat格式输出到输出路径下指定路径。
例如,输入路径后,显示1:25地形分幅破长因子文件夹路径至文本框中,修改因子类型,例如,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或土壤可蚀性因子。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错误时,程序退出金字塔分割计算,并将程序产生的错误提示显示到界面上。
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选择文件路径,选择因子类型,开始对输入路径下的TIFF格式、以1:25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Albers投影、30米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因子或土地利用文件,进行墨卡托投影转换,对转换后的墨卡托投影的土壤侵害因子数据,进行金字塔切割,并将计算结果以JPG格式输出到输出路径下制定的文件路径中,优选地,部分因子需要生成彩色的JPG文件的因子,例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蚀性因子以及降雨侵蚀力因子。
野外调查单元因子数据转换模块,选择文件路径,选择因子类型,开始对输入路径下的TIFF格式、Albers投影、30米分辨率的,包含每个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因子或土地利用条件,进行墨卡托投影转换,对转换后的墨卡托投影的各个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因子数据,进行部分因子所需要的彩色图像生成和无数据区域的透明设置,将生成的文件以图像的格式进行保存,至指定路径。
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组件模块,对原始的栅格地图数据进行重采样,生成目标类型的地图数据,以及对原始的栅格地图数据进行空间投影转换,生成目标类型的地图数据。
例如,选择DEM数据分辨率转换数据名称,对栅格数据使用双线性差值算法,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计算,30米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例如,对陕西省R因子重采样,栅格数据使用双线性差值算法,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计算,使R因子数据栅格左上交坐标为目标分辨率的倍数,得到计算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测试地图浏览功能以及切换图层功能;客户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获取卫星地图数据并进行显示,对地图进行手势控制和按钮放大缩小控制,以确保地图能够放大或缩小至预设倍数,通过切换图层能够从数据库加载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步骤二:测试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查询数据的完整性和效率;在全国省、市、县名列表中通过所选定的县名查询到所述选定的县下面的调查单元编号从而实现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通过所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所述选定的调查单元编号对应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展示所述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详细信息实现通过调查单元编号进行详细数据的查询,同时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展示搜索结果,查询操作完成后,返回所述调查单元目录的某一级别以便继续查询所述级别下的地名信息;
步骤三:测试GPS位置显示模块中调查单元位置显示是否准确,即在可控误差范围内,并将地图恢复至定位位置;
通过GPS进行定位,所述GPS位置显示模块的定位精度要求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将移动、缩放后的地图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恢复到定位在客户端设备显示中心从而实现将地图恢复到定位的位置并将地图缩放至所需要的倍数;当查询到调查单元后,将调查单元几何图形准确叠加并显示至地图层,实现调查单元的位置显示;
步骤四:测试全国土壤侵蚀因子、模数图层、侵蚀强度图层和标准卫星图层重叠的准确性、以及瓦片式展示图层的流程程度;
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进行瓦片式显示;瓦片式展示安全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步骤五: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正确解析地理信息,并从地图获取所述查询点或查询区域,即判断是否在图层上准确显示;
步骤六:至少输入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地形参数是否按照正确模型设定预设值;
步骤七:计算侵蚀模数背景值,判断是否与计算模型预期的计算结果相符合,显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与图层重叠;
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正确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展示计算结果,在计算结果页面展示完整的计算参数、模数值以及查询的点或区域;
步骤八:基于侵蚀模数背景值的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是否与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相符合;
根据需要计算的点或区域范围结合用户输入的计算条件和参数,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值,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并将效益评价结果通过对应的模数值、效益评价结果与查询的点或区域进行展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高层建筑物的室内、底层建筑物室内、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茂密树林之间、多灌木地区以及空旷地区环境下将用户位置在地图上进行显示;要求GPS定位位置出现偏差时,要求偏差在准确范围内,高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0m;底层建筑物的室内,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30m;多个高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40m;多个底层建筑物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茂密树林之间,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20m;多灌木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10m;空旷地区,要求GPS定位偏差小于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包括以下图层:
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R”,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
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K”,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可蚀性因子图层;
坡长因子图层“L”,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坡长因子图层;
坡度因子图层“S”,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坡度因子图层;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B”,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显示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图层;
工程措施因子图层“E”,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工程措施因子图层;
耕作措施因子图层“T”,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耕作措施因子图层;
土壤侵蚀模数图层“A”,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模数图层;
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加载正确的数据源,并在设备上瓦片式展示土壤侵蚀强度图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输入调查点的经纬度,根据所输入的经纬度表示格式进行调查点的输入,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输入点的位置,从地图层创建查询点并进行显示;或输入调查范围,导入设定的数据格式,完成输入后在地图上正确显示调查范围,从地图层创建调查范围,即查询区域,并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输入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类型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土地利用类型;输入水土保持措施,从水土保持措施列表中选择需要输入的水土保持措施;输入地形参数,并给出预设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九: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进行数据库查询并发布图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十:地形因子生成;
输入DEmS数据存储目录,使用地形因子生成组件,利用已经进行过栅格重采样和投影转换的DEM栅格数据,进行地形因子生成计算,生成目标图幅大小的地形因子数据;
步骤十一: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Albers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二: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定侵蚀因子,并对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三: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
进行野外调查单元因子数据转换,输入野外调查单元数据的侵蚀因子,进行数据重采样、投影转换和数据金字塔切割,生成墨卡托投影以及30米分辨率的所述侵蚀因子的金字塔数;
步骤十四: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转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栅格数据重采样组件,将所选定的数据类型的栅格数据,使用双线性差值算法,进行栅格数据重采样计算,生成目标像元大小的栅格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空间投影组件,将所选定的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进行栅格数据重投影计算,实现数据投影转换,生成目标投影类型的栅格数据。
8.一种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客户端、Web服务器以及基础数据处理端;所述客户端通过以太网接入Web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与基础数据处理端的各数据库相连,
所述客户端包括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GPS位置显示模块、瓦片式展示模块、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以及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
所述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显示与查询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
所述GPS位置显示模块通过GPS位置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所处的位置;
所述瓦片式展示模块包括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子模块、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子模块以及瓦片式展示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子模块,所述各个子模块分别配置用于对全国土壤侵蚀因子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对全国土壤侵蚀模数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以及对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图层进行瓦片式展示;
输入调查点或调查图层的范围,并输入所需要的参数;
通过所述侵蚀模数背景值计算与显示模块计算并显示侵蚀模数背景值;基于计算得到的侵蚀模数背景值,通过所述土壤侵蚀效益评价模块进行土壤侵蚀效益评价;
所述Web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导入数据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以及发布模块,所述Web服务器从各数据库导入数据,并能够查询数据库并发布图片;以及
所述基础数据处理端包括生成地形因子生成模块、Albers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墨卡托投影侵蚀因子金字塔生成模块、野外调查单元数据转换模块、栅格数据重采样和空间投影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国省、市、县调查单元数据显示与查询模块中包括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显示模块,其能够加载并显示全国省、市、县名列表;查询县级别下的调查单元,选择调查单元编号后进行详细查询,选定单元编号后对所选定的编号的调查单元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将该调查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地块信息进行展示;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在调查框中对地名和调查单元编号进行搜索,对搜索内容进行模糊匹配,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搜索结果;选定搜索结果列表中显示的调查单元编号进入结果查询界面。
CN201811306920.0A 2018-11-05 2018-11-05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Active CN109508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6920.0A CN109508292B (zh) 2018-11-05 2018-11-05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6920.0A CN109508292B (zh) 2018-11-05 2018-11-05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8292A CN109508292A (zh) 2019-03-22
CN109508292B true CN109508292B (zh) 2020-06-12

Family

ID=6574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6920.0A Active CN109508292B (zh) 2018-11-05 2018-11-05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8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741A (zh) * 2020-07-22 2020-10-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多期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变化的可视化展示方法
CN112380771B (zh) * 2020-11-17 2023-04-07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一种土壤侵蚀评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945719A (zh) * 2021-09-16 2022-01-18 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大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多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556A (zh) * 2006-09-13 2007-02-28 南京大学 基于gi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指数评价方法
CN104764687A (zh) * 2015-04-09 2015-07-08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便携式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8226442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土流失定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3113B2 (en) * 2004-12-07 2008-04-01 Sprague Michael 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quat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CN202350834U (zh) * 2011-10-31 2012-07-25 北京林丰源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土流失自动测试系统
CN103177577B (zh) * 2011-12-26 2015-06-17 北京掌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层叠加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方法
CN102749071B (zh) * 2012-04-24 2015-08-05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监测土壤侵蚀的方法
CN103699809B (zh) * 2014-01-08 2017-02-08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克里金插值方程的水土流失空间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556A (zh) * 2006-09-13 2007-02-28 南京大学 基于gi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指数评价方法
CN104764687A (zh) * 2015-04-09 2015-07-08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便携式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08226442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土流失定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Effects of Rainfall on Potassium of Sloping Farmland by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in Guizhou;CHENG Li;WANG Wen-hua;《Tillage and Cultivation》;20141231(第4期);第38页-第39页 *
基于网格单元的青岛市土壤侵蚀背景值分析;孙希华等;《中国水土保持》;20101231(第10期);第58页-第6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8292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5198B (zh) 一种城市遥感智能服务平台
CN109508292B (zh)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测试方法
CN110134752B (zh) 三维大场景建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350012A (zh) 一种地址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50942A (zh) 基于模型的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Borisov et al. An automated process of creating 3D city model for monitoring urban infrastructures
CN112907732A (zh)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6203891B (zh)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价方法
Arayici et al. Modeling 3D scanned data to visualize the built environment
CN115357675B (zh) 一种像控点标准化处理建设像控点数据库方法和系统
CN112560231A (zh) 一种基于gis的径流站点空间位置校正方法
CN111382165A (zh) 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
CN105260389B (zh) 一种无人机侦察图像数据管理及可视化显示方法
CN115908636A (zh) 地图编辑方法及装置
KR20110128511A (ko) 웹을 이용한 3차원 실시간 대기관리 시스템
CN109542062A (zh) 资源环境动态数字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Yamashkin et al. Geo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Social-Production Systems
CN113936106A (zh) 一种监控地图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4610947A (zh) 一种能源电源规划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及装置
NH et al. Development of global soil information facilities
Sládek Applicability of Python-based geospatial analysis for operational assessment of weather station deployment
CN111831781B (zh) 一种获取高精度voc浓度分布数据的方法
Chio et al. The establishment of 3D LOD2 objectivization building models based on data fusion
CN116186189B (zh) 一种快速生成高程实景地图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Rakićević An Automated Process of Creating 3D City Model for Monitoring Urban Infra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