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7732A -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7732A
CN112907732A CN202110197088.0A CN202110197088A CN112907732A CN 112907732 A CN112907732 A CN 112907732A CN 202110197088 A CN202110197088 A CN 202110197088A CN 112907732 A CN112907732 A CN 112907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odel
dimensional
file
model
for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70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
关心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shu Zhi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shu Zhi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shu Zhi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shu Zhi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70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7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7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7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若否,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同一项目设计中利用多类建模软件的协同工作方式,减少同一项目中多模型冲突,提升了三维建模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规划时,通常需要对规划项目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导入数据(人口,车位,绿化率等)供人查看、审阅。为了更直观的,更方便的设计规划,需要先加载实景三维模型,然后在实景的基础上,进行建模,添加大桥、住房、道路等元素。
对于大型项目来说,由于工作量大,一般都是由多方(多个设计单位或多个设计人)协同完成的,然而,不同设计人习惯的建模软件各异,且当前的建模软件类型很多,生成的模型文件格式并不统一,甚至有些建模软件无法加载实景模型。这种状况就导致了若建模人员很多时,使用的建模软件可能不同,办公地点也不同,共同设计一个项目很不方便。
另外,不同的建模软件生成的模型无法统一进行冲突检测,项目的规划约束条件也无法进行自动化判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以期避免或者减少上述问题,提升建模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若否,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在所述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根据所述项目的设计规划生成第一模型单元信息;相应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具体包括: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响应浏览请求,在展示界面中依据特定方式展示包含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和第一三维模型的所述项目。
较佳地,所述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具体包括:获取预设方位的多角度影像数据;对所述多角度的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依据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结果建立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若所述基础三维场景还集成有第二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为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景中的新增单元,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规则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依据所述冲突显示提示信息。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二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三三维模型文件;判断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对应同一模型单元;若是,依据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并判断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是否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相同;若否,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四三维模型文件;依据所述第四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项目的设计规划;依据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项目规划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依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转换模块,用于所述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不相同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集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项目的设计规划生成第一模型单元信息;相应地,所述集成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用于接收并响应浏览请求,在展示界面中依据特定方式展示包含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和第一三维模型的所述项目。
较佳地,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预设方位的多角度影像数据;对所述多角度的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依据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结果建立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较佳地,若所述基础三维场景还集成有第二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为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景中的新增单元;则所述装置还包括冲突判断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规则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依据所述冲突显示提示信息。
较佳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二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三三维模型文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对应同一模型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同一模型单元,依据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并判断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是否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相同;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不同,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四三维模型文件;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四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标准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项目的设计规划;依据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项目规划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依据本申请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通过将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转换成统一格式,实现了利用多类建模软件的协同工作方式,同时实现对多种格式模型冲突检测以及项目的规划约束条件的自动化判断,从而优化了三维建模环境,提升了三维建模的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项目建模拆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
步骤102,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步骤103,若否,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
步骤104,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上述方案可应用于图2所示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系统的服务端,如图2所示,协同工作系统可包含一个服务端和多个客户端(例如图中客户端1、客户端2、客户端3),服务端能够接收客户端上传的三维模型文件并在文件不符合预设格式要求时对其进行格式转换,以及将对应的三维模型整合或集成至基础三维场景中,形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展示——三维景观模型。上述客户端可以利用单独app方式来实施,或者以插件的形式实现,以方便整合至对应的建模软件中。
借由上述方法,通过将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转换成统一格式,实现了利用多类建模软件的协同工作方式,同时方便对多种格式模型进行冲突检测以及项目的规划约束条件的自动化判断,从而优化了三维建模环境,提升了三维建模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一个居民小区为规划项目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1:构建项目的基础三维场景;
对于具有具体实施地的项目来说,不仅要构建项目对应的三维模型,还要构建项目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将三维模型和基础三维场景整合到一起,才能得到完整的三维景观模型。对于本实施例的居民小区来说,需要将居民小区的新增单元三维模型与环境三维模型整合在一起,才能得到居民小区的三维景观模型。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项目建模拆分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子图d表示的是居民小区的环境三维模型,即步骤301中的基础三维场景,子图a、b、c表示的是居民小区的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类似步骤101中的第一三维模型,分别对应房屋、道路、绿化物,只有将上述三维模型全部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呈现整个居民小区。
上述步骤301中基础三维场景的构建一般是依据项目的设计规划信息进行,设计规划信息中会详细描述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的确切地理位置及边界,即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地的形状、面积、边界的坐标范围等,以真实呈现居民小区的环境信息。
上述基础三维场景可以通过多种实景三维建模方式完成,下文列举三种常见方案:
1)人工建模
利用GNSS-RTK或全站仪获取数据,并利用利用3DSMax、Skyline、Sketch Up等传统的三维建模软件人工建模,其原理是利用平面信息的基础上建立没有纹理的三维模型。模型中的纹理需要人工拍照后贴到三维模型上。
特别的,可以利用传统遥感技术、卫星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实现,利用快速影像匹配技术,生成DOM需要手动或者半自动人工地物的采集的方式获取影像的建筑物表面纹理。最后实现基于高分辨影像的三维建模,其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成本低而且较高的分辨率所以能够快速获取精确的数据。
2)倾斜摄影测量
倾斜摄影测量它是同一台无人机上搭载着五镜头相机从垂直、倾斜等多角度采集影像数据、获取完整准确的纹理数据和定位信息,其具有高分辨率、能够获取丰富的地物纹理信息、高效自动化的三维模型生产、逼真的三维空间场景等优点。由于倾斜摄影可以获取具有真实纹理的三维数据,适合做大范围三维建模、一些对精度要求稍低的三维工程测量应用。
3)激光雷达测量
激光雷达系统包括激光器和一个接收系统,激光器产生并发射一束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来,最终被接收器所接收。其具有穿透植被的能力,能够获取的高精度点云数据测量精度高,适合做高精度地形测量与工程勘测、以及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工程测量应用。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的形式获取预设方位的多角度影像数据,通过对所述多角度的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得到解算结果,再依据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结果建立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应可理解,基础三维场景的建模并非局限于上述几种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技术发展构建各种建模方案以生成基础三维场景,其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生成基础三维场景之后,图3中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根据项目的设计规划生成第一模型单元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是用来描述对应的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的信息,例如描述居民小区项目中房屋、道路、绿化物三维模型的信息,主要用于确定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的名称、类别、数量、在基础三维场景中的位置、角度、基础高度等信息,便于后续对多个三维模型组件进行协同建模与整合集成。
此外,若需要更多人能够同时介入对同一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的构建过程,还可根据实际任务需要将对应三维模型进行更细粒度拆分,同时第一模型单元信息也会细化对应至此粒度的单位,例如三维模型中的某一子模块(例如某一图层)、某一三维物体(例如屋顶、墙面)或某一基本三维元素(例如柱体、立方体、球体)等等。
参考图2,上述步骤301和302可以在服务端执行,生成的第一模型单元信息还可以由服务器分发至各客户端,各客户端可以依据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选择/确定对应的建模工作任务(对哪个/哪些新增单元/模块/物体/元素等进行三维建模),以及在建模完成后对应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303,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
其中,协同工作人员可以在完成对应新增单元的三维建模后,根据三维模型(即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选择上传目的单元,用来确定将三维模型对应集成到哪个新增单元的位置,例如,以插件形式实现客户端为例,三维软件预先提供了导出模型的api接口,插件调用这些接口,可以将模型导出,并保存到本地,插件再将模型用http协议上传至web平台(服务器),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用上传插件为用户呈现可选的上传目的单元(新增单元),如呈现包括“房屋”、“道路”、“绿化物”的可操作界面,若用户选择“房屋”作为上传目的单元,则服务器会将第一三维模型依据第一模型单元信息集成至基础三维场景中“房屋”对应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适应不同的三维模型软件,上述插件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并进行不同配置,以分别适应不同三维模型软件;也可以作为具兼容性的统一插件,通过侦测所调用接口的参数判断当前的三维模型软件类别,并配置对应参数以完成模型的导出和上传。
在一实施例中,在进行建模工作的三维模型软件中还可以对应设置三维模型各细粒度单元(或元素)的标注/注释信息,例如,对于某段墙面部分,可以标注“这堵墙某月某日后要被拆除”等等,以指导后续施工。这部分标注/注释信息实时显示,或可以处于隐藏状态,仅当鼠标移动到对应的部分/单元后才会显示。
对应地,在生成/导出第一三维模型文件时,还可以利用插件中开发的工具扫描模型中每一个元素(或单元),将元素的标注/注释信息保存到本地文件(例如文本文件或其他特定格式文件)。同时,本地文件中除了保存标注/注释信息外,还需要保存选中元素的几何信息,例如一个立方体由八个顶点组成的,只要知道这八个顶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元素的位置,或者判断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是否在这个立方体的内部、表面、或者外部,又例如,一个球体元素的几何信息可以包括圆心和半径,只要知道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值,就可以确定这个元素的位置。上述文件内容举例如下:
元素1;几何位置信息;注释信息
元素2;几何位置信息;注释信息
元素3;几何位置信息;注释信息
元素4;几何位置信息;注释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包含元素几何位置信息和注释信息的本地文件也可以一并整合到对应的模型文件中并通过插件进行上传。
步骤304,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目前的建模软件很多,例如revit、microstation、sketchup等,不同的建模软件生成的文件格式一般不相同,例如文件后缀为.rvt、.skp或.dgn,如果项目涉及的三维模型文件的格式不同,对后续检查或输出都会带来很大困难,为此,统一三维模型文件格式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实施例中,统一的文件格式可以预先指定,还可以通知到各客户端,以便客户端建模软件在该文件格式可选时直接生成该文件格式的三维模型文件;另外,也可以将任何一个新增单元的三维模型文件格式指定为统一的文件格式,比如,基础三维场景对应的文件格式,或者“房屋”对应的三维模型文件格式。
步骤305,若否,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
若上传的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不同,则利用特定格式转换软件、建模软件对上述三维模型文件进行转换,使其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一致;若上传的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则跳过格式转换直接执行步骤306;
对应于预设格式文件的具体要求,步骤303中描述的三维模型文件对应的本地文件(记录元素的几何信息和注释信息等)也可以进行格式转换或者保留原格式,只要能够满足依据几何信息完成元素注释信息的查找即可。
步骤306,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如上文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是用来描述对应的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的信息,主要用于确定新增单元三维模型的名称、类别、数量、在基础三维场景中的位置、角度、基础高度等,而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则用来描述对应模型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模型的总体/分体尺寸、位置、角度、名称等等,利用元数据信息和第一模型单元信息的匹配就可以确定对应第一三维模型应该集成至基础三维场景中的位置及其他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可以是更细粒度的模型单元,例如三维模型中的某一子模块(例如某一图层)、某一三维物体(例如屋顶、墙面)或某一基本三维单元(例如柱体、立方体、球体),对模型进行细粒度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拆分建模任务,使更多人能够同时介入对同一上层模型单元的构建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上传的细粒度模型单元的文件同样需要进行格式的统一,之后根据其对应的位置更新到总的模型中。
步骤307,接收并响应浏览请求,在展示界面中依据特定方式展示包含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和第一三维模型的所述项目;
在将模型文件转成预设文件格式后,建模人员、专家、客户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平台向服务器发起浏览请求,服务器则利用webgl技术将对应模型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观察小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步骤303中描述的三维模型文件对应的本地文件(记录元素的几何信息和注释信息等)进行注释信息的显示,具体过程如下:
侦测上述展示界面中鼠标的位置及/或操作;
依据鼠标位置及/或操作对应的坐标信息确定对应元素;
确定并展示所述对应元素的注释信息。
举例来说,可以通过侦测鼠标的悬停位置、左键/右键触发(例如单击、双击、三连击等)时位置,确定该位置对应的坐标信息,并依据该位置信息在包含注释信息的文件中确定对应的元素,确定该元素的注释信息并在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进一步,还可以在显示的同时提供注释信息的编辑权限,以对其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上文的上传机制对项目中已完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更新,上述方法可以对应包括以下步骤(图未示):
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二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三三维模型文件;
判断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对应同一模型单元;
若是,依据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二三维模型与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来判断两者是否对应于同一模型单元(新增单元),也可以通过上传记录来判断,例如,在上传第二三维模型对应文件时选择的上传目的单元为“房屋”,而服务器中记载的上传记录显示“房屋”已经有过在先上传文件(对应于第一三维模型),则表示两者对应于同一模型单元,可以依据规则进行模型更新。
当然,在进行模型更新之前同样需要对文件的格式进行判断和统一,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图未示):
获取并判断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是否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若否,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四三维模型文件;
依据所述第四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不仅支持远程协作建模,同时还支持建模历史的记录和管理。例如,服务器可以保留每次更新的模型文件以及对应的更新信息(包括时间、更新原因说明等),基于对应人员或客户端)的操作或请求,可以利用这些记录对模型进行对模型进行回档处理,即退回到之前的某一版本。
另外,由于模型是由不同的人创建的,一旦模型复杂,有可能发生碰撞,例如管道直接穿越墙壁等。现有建模软件虽然提供了判断两个模型是否存在冲突的功能,但是若两个模型的建模软件不一致(对应模型文件格式不同),则无法使用该检测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模型已经转换成了统一文件格式,可以直接判断有无冲突,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图未示):
若所述基础三维场景还集成有第二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为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景中的新增单元;
则依据预设规则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是否存在冲突;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可以是检测软件中用户定制的规则,或者检测软件的默认规则,若文件格式统一,也可以利用某个对应的建模软件来作为上述检测的执行主体。
在检测到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图未示):
依据所述冲突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冲突位置、冲突类型、冲突所涉构件等。
除了上述冲突检测外,还需要对模型指标进行检测,即模型需要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该操作是为了防止类似问题:规划方案里设计一栋大楼限高100米,但是建模人员实际建模超过了这个高度。从而,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图未示):
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项目的设计规划;
依据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项目规划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一般来说,用户会向服务器上传一个规划数据文件,里面规定了建设中的各项指标,例如每座大楼的限高、面积、绿化率、车位个数等等,在实际施工建设时,这些指标必须满足。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检查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分别和规划数据文件中的值进行比较,所述属性信息包含但不局限于: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退线管理、及特殊应用面积、绿化带、绿化植被面积、停车场面积、道路宽度等指标,如果不满足,显示警告/提示信息,显示方式可以支持表格形式,以及直接在三维模型上标注的方式。
利用上文所述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通过将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转换成统一格式,可以实现融合实景模型和人工建模模型的远程协作建模、建模历史记录管理,以及统一的模型冲突和规划方案冲突检查,从而优化了三维建模环境,提升了三维建模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图1对应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转换模块,用于所述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不相同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
集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项目的设计规划生成第一模型单元信息;
相应地,所述集成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用于接收并响应浏览请求,在展示界面中依据特定方式展示包含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和第一三维模型的所述项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预设方位的多角度影像数据;对所述多角度的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依据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结果建立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基础三维场景还集成有第二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为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景中的新增单元;则所述装置还包括:冲突判断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规则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依据所述冲突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二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三三维模型文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对应同一模型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同一模型单元,依据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并判断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是否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相同;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与所述预设文件格式不同,将所述第三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四三维模型文件;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四三维模型文件以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更新所述第一三维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标准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项目的设计规划;依据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项目规划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图3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图3所示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图3所示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1、图3所示的方法,以及图5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1、图2所示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
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若否,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
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根据所述项目的设计规划生成第一模型单元信息;
相应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一模型单元信息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响应浏览请求,在展示界面中依据特定方式展示包含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和第一三维模型的所述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侦测所述展示界面中鼠标的位置及/或操作;
依据鼠标位置及/或操作对应的坐标信息确定对应元素;
确定并展示该对应元素的注释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项目的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具体包括:
获取预设方位的多角度影像数据;
对所述多角度的影像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
依据空中三角测量解算结果建立所述基础三维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基础三维场景还集成有第二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为所述基础三维场景对应实景中的新增单元,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预设规则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和第二三维模型是否存在冲突;
若存在,依据所述冲突显示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对应项目的设计规划;
依据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项目规划判断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8.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的文件格式并判断所述文件格式是否与预设文件格式相同;
转换模块,用于所述文件格式与预设文件格式不相同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文件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文件的第二三维模型文件;
集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文件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集成至对应的基础三维场景。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
CN202110197088.0A 2021-02-22 2021-02-22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2907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7088.0A CN112907732A (zh) 2021-02-22 2021-02-22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7088.0A CN112907732A (zh) 2021-02-22 2021-02-22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7732A true CN112907732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7088.0A Pending CN112907732A (zh) 2021-02-22 2021-02-22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77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718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雄安雄创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工程建设协同平台及电子设备
CN115033968A (zh) * 2022-06-27 2022-09-09 深圳市万维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im项目多用户协作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3968A (zh) * 2022-06-27 2022-09-09 深圳市万维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im项目多用户协作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81718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雄安雄创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工程建设协同平台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7074B2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rom optical capture
US20190026400A1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rom point cloud data migration
CN110704928B (zh) 一种从bim模型到gis模型的转换方法
KR102199940B1 (ko) 3d 엔진을 통한 모바일 3d 디지털 트윈의 3d 지도 구축 방법
CN106779417A (zh) 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采集、管理及综合应用方法
KR102039021B1 (ko) 공사현장의 3차원 지형공간정보 통합을 통한 월드맵 모델링 장치 및 그의 월드맵 모델링 방법
Moyano et al. Operability of point cloud data in a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model
JP2005537535A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3次元電子モデルを生成するシステム
CN106611438B (zh) 三维仿真地图的局部区域更新切图方法及装置
CN112035983A (zh)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城市中压电网规划设计平台
CN110362895B (zh) 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征地拆迁应用管理系统
CN113723786B (zh) 基于三维gis的可视化规划辅助系统
CN109685893B (zh) 空间一体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Aien et al. Utilising data modelling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3D cadastres
CN112907732A (zh) 基于三维建模的协同工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8460834A (zh) 一种风电场数字化平台设计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5187647A (zh) 基于矢量的道路三维实景结构化建模方法
CN111723171A (zh) 一种基于公共地图开发的新基建项目调查系统
CN105741340A (zh) 一种用于网页展示的输电线路三维场景仿真方法和系统
Hidalgo-Sánchez et al. 3D GIS semi-automatized modelling procedur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PHiM: Heritage municipal buildings of Seville (Spain). A new dimension for urban cultural data management
CN114283255A (zh) 一种与工况时序匹配的地下工程巡查全景影像处理方法
CN110599116A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中心的电网分散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Savaşkan et al. H-BIM applications for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 historic rural house case study in Bursa, Turkey
Arayici et al. Modeling 3D scanned data to visualize the built environment
Argyridou et al. The first attempt for standardisation in 3D digitisation. The EU study on quality in 3D digitisation of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