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5925B -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5925B
CN109505925B CN201810394584.3A CN201810394584A CN109505925B CN 109505925 B CN109505925 B CN 109505925B CN 201810394584 A CN201810394584 A CN 201810394584A CN 109505925 B CN109505925 B CN 109505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housing
speed reducer
gea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45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5925A (zh
Inventor
吉武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05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5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5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5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8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机和电动设备,能降低减速机构的噪音音量。摆线式减速机具备继承前级装置(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并使该行星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以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在行星齿轮(7)的侧面,形成有向与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凸缘壁(51)。

Description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行星齿轮和内齿轮作为减速单元的摆线式的减速机、具备减速机的电动剃须刀、美容器具或椅子式按摩机等电动设备。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首先提出了具备将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作为减速单元的减速机构的旋转式的电动剃须刀(专利文献1)。在此,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太阳齿轮,利用在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及内齿轮之间对输出轴的旋转动力(8000rpm)进行减速,之后通过卷绕传动构造传递到内刀。
上述那样的行星齿轮式的减速机构能得到高度的减速比率,但相反,整体构造复杂而使成本升高,在齿轮彼此啮合时的噪音音量变高方面具有改进的余地。本发明人的目标在于使减速机构的构造简单化且低成本化,并使减速机构的噪音音量下降,研究了应用摆线式的减速机。这种减速机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减速机中,利用外壳主体和固定于该外壳主体的外壳盖体划分传动室,在其内部设置摆线减速机构。摆线减速机构由与输入轴一体地形成的偏心轴、相对于偏心轴旋转自如地嵌合的偏心轮、由偏心轮旋转自如地支撑的内齿轮、固定设置于外壳盖体的外齿轮以及继承内齿轮的自转动作的从动部件等构成,将从动部件的旋转动作从输出轴输出。摆线式的减速机与专利文献1的渐开齿轮方式的减速机相比,减速比格外大,同时啮合的齿轮齿的数量多,因此对降低噪音音量有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8966号公报(参照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50416号公报(参照图1)
例如,若将专利文献2的摆线减速机应用于电动剃须刀的电动设备,则理论上应该能使减速机构的整体构造简单化并低成本化,并能降低减速机构的噪音音量。但是,难以将摆线减速机小型化至例如与电动剃须刀的马达相同的程度。伴随减速机构小型化,相对于各部件的标准尺寸的加工误差、组装误差所占的比例变大,极难得到与对较大的动力进行传递的比较大型的摆线减速机相等的组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降低减速机构的噪音音量的、适于电动设备的摆线式的减速机、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本发明的减速机是摆线式减速机,具备继承前级装置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并使该行星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以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其特征在于,在行星齿轮7的侧面,形成有向与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凸缘壁51。
本发明的减速机在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至少一方的齿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凸缘壁51。
本发明的减速机的凸缘壁51的周缘比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突出。
本发明的减速机设定为,在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分,凸缘壁51的周缘越过内齿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而重叠。
本发明的电动设备具备上述减速机、对减速机的输入轴5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3。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减速机中,由输入轴5、偏心凸轮6、行星齿轮7、内齿轮8、受动盘9以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等构成摆线式的减速机2。另外,在行星齿轮7的侧面,形成有在与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方向突出的凸缘壁51。根据这种减速机2,能利用凸缘壁51使从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产生的啮合噪音衰减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中,由于在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至少一方的齿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凸缘壁51,因此齿轮齿49的强度增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中,凸缘壁51的周缘比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突出,因此,能利用凸缘壁51进一步使啮合噪音衰减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减速机中,由于在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分,凸缘壁51的周缘越过内齿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而重叠,因此,能使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分的啮合噪音的传动路径狭窄化而使啮合噪音衰减。因此,能降低外壳4的空间的啮合噪音的噪音音量下降而有助于减速机2的静音化。
另外,根据具备上述的减速机2和马达3的电动设备,与具备渐开齿轮方式的减速机的电动设备相比,能降低噪音音量,实现电动设备的静音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减速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由减速机和马达构成的功率单元的纵剖图。
图3是功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外壳的固定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7是基端壳体的纵剖视图。
图8是前端壳体的纵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减速机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减速机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功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三的外壳的固定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0中的D-D线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减速机的纵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E向视图。
图17是图15中的F-F线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功率单元的适用例的电动剃须刀的概略主视图。
图19是表示功率单元的其他适用例的棒型的电动剃须刀的概略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功率单元的又一适用例的美容器具的概略主视图。
图中:1—功率单元,2—减速机,3—马达(前级装置),4—外壳,5—输入轴,6—偏心凸轮,7—行星齿轮,8—内齿轮,9—受动盘,10—输出轴,16—基端壳体,17—中间壳体,18—前端壳体,20—基端壳体的基体壁,21—基端壳体的圆周壁,24—安装座,29—内齿轮的齿轮齿,32—定位轴,49—行星齿轮的齿轮齿,57—螺钉(连结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至图8表示将本发明的摆线式的减速机2直接连结于马达(前级装置3)并作为功率单元1构成的实施例一。另外,本实施例的前后、左右、上下按照图2及图3所示的相交箭头、在各箭头的附近表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表示。
如图2所示,摆线式的减速机2以外壳4为基本构造体,且在外壳4内部具备继承马达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黄铜制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且使该行星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及输出轴10等。另外,在该实施例中,马达3的输出轴3a兼作减速机2的输入轴5,但也可以分别设置输出轴3a和输入轴5,利用接头连结。
马达3由作为电动剃须刀、按摩用的美容器具等的电动设备的驱动源多用的带刷的直流马达构成,其无负荷时的输出轴3a的驱动转数是13000rpm,最大转矩是19mN·m。马达3具备剖面为粗鼓形的金属制的壳13,在其上端具有与减速机2的外壳4密合接合的平坦的接合壁(固定壁)14,在接合壁14的中央鼓出形成支撑输出轴3a的上部的轮毂状的轴承部15。
在图3中,外壳4具备配置于输入轴5侧的端部的基端壳体16、兼作内齿轮8的中间壳体(壳体)17、配置于输出轴10侧的端部的前端壳体18。基端壳体16及壳体17和前端壳体18的外形分别形成为与之前的壳13大致相同大小的粗鼓形。
基端壳体16由混入了玻璃粉末(填充物)的聚酰胺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一体地具备粗鼓形的基体壁20和在该基体壁20的周缘部以圆周状突出设置的圆周壁21。在由圆周壁21包围的基体壁20的中央形成嵌合支撑之前的轴承部15的连结孔22,在连结孔22的左右形成螺钉插通孔23。基体壁20的下面为用于使马达3密合接合的平坦的安装座24。在圆周壁21上,沿对置的圆弧缘形成四个定位孔25和两个连结孔26。
如图2所示,在使轴承部15嵌合于连结孔22,使接合壁14与安装座24密合接合的状态下,通过将插通于螺钉插通孔23的两个螺钉(螺纹轴)27拧入壳13的螺纹孔28,使基端壳体16与马达3一体化。这样,若使马达3和外壳4通过多个接合平面密合接合,则能在多个方向进行定位的状态下结实地对连结对象彼此3、4进行连结,互相能增强连结对象的构造强度,因此,能更结实地连结马达3和外壳4。还具有能减少从马达3向减速机2传递的旋转动力的传动损失的优点。
壳体17由将不锈钢板材(金属材料)作为原材料的平板状的精密冲压成形品构成,利用形成于其内面的一组的波纹形的齿轮齿29构成内齿轮8。沿壳体17的圆弧缘,形成四个定位孔30和两个连结孔31,将不锈钢等金属制的定位轴32在外壳4的组装作业之前压嵌固定于各个定位孔30。齿轮齿29的齿数比后述的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齿数只多一个,其齿数是18。如上所述,若定位轴32由金属材料形成,则与该定位轴32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提高轴强度,并且不需要考虑历时劣化,因此,在能提高外壳4的耐久性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若由金属材料形成兼作内齿轮8的壳体17,则与壳体17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高精度地形成内齿轮8。这是因为,在由塑料材料形成壳体17的情况下,无法避免成形时的收缩歪斜,在提高内齿轮8的形状及尺寸精度方面存在界限。相对于此,在由金属材料形成壳体17的情况下,由于能对金属原材料实施机械加工而更精密地形成内齿轮8,因此,能可靠地提高该内齿轮8的形状及尺寸精度,能抑制次品的产生频率而提高壳体17的生产性。
前端壳体18由一体地具备包围输出轴10的周围的轮毂部35及端壁36、在端壁36的周缘部以圆周状突出设置的圆周壁37的聚缩醛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在轮毂部35的中央开有输出轴10用的轴孔38。在圆周壁37上沿对置的圆弧缘形成四个定位孔39和两个连结孔40及连结座41(参照图6)。
如图3所示,在经机械加工的偏心凸轮6的周围形成有圆形的驱动凸轮面44,在偏心凸轮6的靠中央形成有压嵌固定于输入轴5的安装孔45。驱动凸轮面44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45的中心偏心。在驱动凸轮面44上安装滚珠轴承(轴承体)46,以下说明的行星齿轮7由滚珠轴承46旋转自如地支撑。另外,在滚珠轴承46的内轮与驱动凸轮面44嵌合,且外轮与受动凸轮面48嵌合的状态下,将行星齿轮7利用偏心凸轮6并通过滚珠轴承46向轴心方向定位,行星齿轮7相对于与该行星齿轮7邻接的基体壁20及受动盘9隔着间隙正对。
如上所述,若利用配置于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轴承体46旋转自如地支撑行星齿轮7,则能一边利用轴承体46吸收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的相对动作,一边顺滑地将偏心凸轮6的旋转动作传递到行星齿轮7。因此,能减小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旋转动力的传动负荷,提高动力的传动效率。另外,在行星齿轮7由偏心凸轮6直接支撑的情况下,在偏心凸轮6、行星齿轮7的嵌合部分产生伴随相对动作的较大的摩擦力,因此,无法避免在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产生动力损失。另外,由于以行星齿轮7相对于邻接的基体壁20及受动盘9隔着间隙正对的方式利用偏心凸轮6并通过轴承体46将行星齿轮7向轴心方向定位,因此,在强力的负荷施加在输出轴10上的情况下,能可靠地消除受动盘9与行星齿轮7强力地接触、或者行星齿轮7与基体壁20强力地接触的情况,能防止减速机2的负荷增大。
行星齿轮7由聚酰胺树脂制的圆形齿轮状的成形品构成,在其中央形成由之前的滚珠轴承46旋转自如地支撑的受动凸轮面48,在受动凸轮面48的周围,向径向外侧突出地形成一组波纹形的齿轮齿49。另外,在行星齿轮7的上面等间隔地突出形成由八个圆轴构成的驱动轴50,在行星齿轮7的下面(输入轴5侧的齿端面),向与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与齿轮齿49一体地突出形成凸缘壁51,堵塞齿轮齿49的下面侧。即,在行星齿轮7的侧面,向与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形成凸缘壁51。另外,由于以填埋齿轮齿49的齿端面的齿与齿的间隙的方式与齿轮齿49一体地形成凸缘壁51,因此,能增加齿轮齿49的强度。通过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与内齿轮8的齿轮齿29啮合地一边以高速公转一边以低速自转,能将输入轴5的驱动转数减速至1/18。
受动盘9由圆板状的聚缩醛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在其中央固定不锈钢制的输出轴10。在受动盘9的板面,与之前的驱动轴50对应地等间隔形成八个受动孔54。受动孔54的直径设定为比驱动轴50的直径大,驱动轴50的周面的一处总是与受动孔54的内面接触。通过该接触位置慢慢偏离地移动,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向受动盘9传递。输出轴10由压嵌安装于前端壳体18的轮毂部35的滚珠轴承(轴承体)55旋转自如地支撑。另外,在滚珠轴承55的内轮与输出轴10嵌合,且外轮与设于轮毂部36的轴承孔嵌合的状态下,将受动盘9及输出轴10通过滚珠轴承55并利用前端壳体18向轴心方向定位。由此,受动盘9相对于与该受动盘9邻接的端壁36及行星齿轮7隔着间隙正对。
如上所述,若利用配置于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滚珠轴承55旋转自如地支撑输出轴10,则能减小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摩擦阻力,能使从行星齿轮7继承的受动盘9的旋转动力也不伴随动力损失地从输出轴10顺畅地输出。另外,由于以受动盘9相对于端壁36及行星齿轮7隔着间隙正对的方式将输出轴10利用前端壳体18通过滚珠轴承55向轴心方向定位,因此,在较强的负荷施加在输出轴10上的情况下,能可靠地消除受动盘9与端壁36强力地接触、或者受动盘9与行星齿轮7强力地接触的情况,能防止减速机2的负荷增大。
减速机2例如按照以下的顺序组装于马达3。首先,将基端壳体16按照之前说明的要领组装于壳13,之后将格外组装的偏心凸轮6、滚珠轴承46以及行星齿轮7收纳于基端壳体16的内部,将偏心凸轮6的安装孔45压嵌固定于输入轴5。接着,一边使内齿轮8与行星齿轮7啮合,一边将固定于壳体17的定位轴32压嵌于基端壳体16的定位孔25,将内齿轮8组装于行星齿轮7。另外,在使受动盘9的受动孔54卡合于行星齿轮7的驱动轴50的状态下,将前端壳体18的定位孔39压嵌于定位轴32,同时将临时组装于前端壳体18的滚珠轴承55组装于输出轴10。最后,如图6所示,将螺钉(连结轴)插通至设在前端壳体18及壳体17的连结孔40、31,通过将其螺纹轴拧入基端壳体16的连结孔26,能使减速机2与马达3一体化。这样,在将螺钉57连结于基端壳体16的状态下,在螺钉57的螺纹轴与前端壳体18及壳体17的连结孔40、31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因此,能防止由定位轴32定位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定位精度由于连结固定螺钉57而恶化。螺钉57只为了将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固定于外壳4的轴心方向而设置,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定位以只利用定位轴32进行的方式分担功能,由此能高精度地组装外壳4。
如上,若由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18构成外壳4,则通过按顺序组装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内部部件6~10而能够完成减速机2,因此,与外壳4的主要部分形成为中空壳体状的情况相比,能一边确认组装途中的部件的动作状况一边可靠地组装各部件。另外,若以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17及定位轴32作为定位基准,则在将壳体17组装于基端壳体16的过程中,能确认内齿轮8、行星齿轮7的啮合状态、该行星齿轮7的旋转状态是否合适。因此,能在减速机2的组装过程的初期发现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不良等,能节省减速机2的分解、再组装等所需的时间。
如上所述,在组装了各部件的状态下,将由不锈钢板件形成的壳体17和固定于该壳体17的定位轴32作为定位基准,能利用定位轴32对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根据这种减速机2,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与如后所述利用各自的接合面进行凹凸卡合而定位的情况相比,能消除误差集中的情况,因此,既能实现减速机2的小型化,又能提高收纳在外壳4内的各部件5~10的组装精度。另外,由于基端壳体16及前端壳体18由塑料成形品构成,因此,即使在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加工精度、定位孔25、30、39的位置精度上稍微存在偏差,也能通过定位孔25、39变形吸收该偏差。因此,能可靠地将基端壳体16及前端壳体18组装于定位轴32。
另外,在由金属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情况下,只由于在加工精度、位置精度稍微存在偏差,难以组装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或者有定位轴32塑性变形而无法发挥定位功能的可能性。另外,在将基端壳体16、壳体17或壳体17与前端壳体18利用各自的接合面进行凹凸卡合并定位的情况下,误差容易集中,例如有时在基端壳体16与前端壳体18的定位精度上产生较大的偏差。
如图1所示,在组装了减速机2的状态下,外壳4的输入轴5侧的端部由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堵塞而被封闭。另外,圆周壁21与基体壁20协作地防止啮合噪音向外部漏出。因此,能防止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齿轮齿29、49间的啮合噪音向外部漏出而使减速机2静音化。也不会尘埃进入外壳4内并与之前的啮合部分啮入。另外,由于能与设置基体壁20的量相应地减小由外壳4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容积,因此能抑制啮合噪音在外壳4的内部空间共振。另外,在将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的厚度E1设定为与轴承部15的厚度E2相同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减小由外壳4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容积,能有效地抑制在齿轮齿29、49之间产生的啮合噪音在外壳4的内部空间共振的情况。
由于行星齿轮7的啮合齿49的下面侧由凸缘壁51堵塞,因此,利用凸缘壁51区分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之间并狭窄化,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即,通过利用凸缘壁51使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之间狭窄化,能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降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的噪音音量。即使在前端壳体18侧,也进行同样的噪音对策。详细地说,利用受动盘9的周缘壁53区分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前端壳体18之间并狭窄化,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即,利用受动盘9的周缘壁53使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之间狭窄化,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降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中的噪音音量。
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在图1中,只利用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左侧的啮合部分啮合,之前的凸缘壁51隐藏覆盖内齿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下方。从该状态下的输入轴5的中心到凸缘壁51的周面的半径尺寸只要设定为与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径向距离相同即可,但优选比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径向距离大。在任意的情况下,都能利用凸缘壁51使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之间狭窄化,能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可靠地降低比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中的噪音音量,促进外壳4的低噪音化。另外,到凸缘壁51的周面的半径尺寸不需要设定为与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径向距离相同,与可以为凸缘壁51的周面在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覆盖至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中间位置(间距圆附近)的结构。同样,从输出轴10的中心到受动盘9的周缘壁53的半径尺寸优选与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径向距离相同或比之大,但也可以是受动盘9的周缘壁53在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覆盖至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中间位置(间距圆附近)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噪音对策,进行以下的噪音对策,进一步降低减速机2的噪音音量而实现静音化。如图7所示,在基端壳体16的内面(基体壁20与圆周壁21的内面)设置由反射啮合噪音的一组凹凸体59构成的基端侧衰减壁60。另外,如图8所示,在前端壳体18的内面(轮毂部35、端壁36、圆周壁37的内面)设置由反射啮合噪音的一组凹凸体61构成的前端侧衰减壁62。凹凸体59、61形成为四角锥状,使由该衰减壁反射的啮合噪音彼此干涉,有效地降低噪音音量而使减速机2静音化。另外,除了上述各衰减壁60、62,或者对其进行置换,能在基端壳体16的内面、或/及前端壳体18的内面粘贴遮音性薄片。遮音性薄片能够由在由合成橡胶构成的独立气泡型薄片、由该合成橡胶构成的连续气泡型薄片、将聚氨酯作为纤维质并构成的吸音薄片质的中任一个构成、或任意组合各种不同的薄片并层叠而构成。例如,优选为组合了独立气泡型薄片、连续气泡型的薄片、纤维质的吸音薄片的三层结构的遮音性薄片。由此,大幅地降低来自外壳4的噪音音量而有助于减速机2的静音化。另外,能将上述遮音性薄片粘贴在构成外壳4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任一个或全部的壳体的外面而使来自外壳4的噪音音量下降。此时,通过以由外壳4和直径比外壳4大的其他壳体夹入遮音性薄片的方式重叠而构成,能进一步使噪音音量下降。
根据上述结构的减速机2,由于将由不锈钢板材形成的壳体17作为定位基准,利用定位轴32互相对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因此,能提高作为减速机2的基准构造的外壳4的组装精度。另外,极力防止啮合噪音从面向外壳4的内部空间的基端壳体16及前端壳体18漏出,利用行星齿轮7的凸缘壁51、受动盘9的周缘壁复杂地区分外壳4的内部空间,在基端壳体16及前端壳体18的内面的各个设置衰减壁60、62,因此,作为整体能降低减速机2的噪音音量。另外,由于利用螺钉27将基端壳体16连结于马达3的接合壁14,利用拧入基端壳体16的螺钉57连结基端壳体16、壳体17以及前端壳体18这三者来构成外壳4,因此能通过预先准备与马达3的结构对应的基端壳体16,原样使用市售的马达。因此,与使用特制的马达3的情况相比,能使减速机2低成本化。除此之外,由于将连结轴57的螺纹轴端连结于没有移动的余地的基端壳体16,因此,能在高精度地对邻接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以及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的状态下通过连结轴57可靠地固定,能提高外壳4的构造强度。
在实施例一的减速机2中,利用配置于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轴承体46旋转自如地支撑行星齿轮7。根据这种减速机构,能一边利用轴承体46吸收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的相对动作,一边将偏心凸轮6的旋转动作顺畅地传递到行星齿轮7。因此,能减小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旋转动力的传动负荷,提高动力的传动效率。另外,由于利用配置于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轴承体55旋转自如地支撑输出轴10,因此,能减小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将从行星齿轮7继承的受动盘9的旋转动力不伴随动力损失地从输出轴10顺畅地输出。
(实施例二)
图9表示改变了实施例一的减速机2的一部分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减速机2。在此,省略基端壳体16,在壳体17的下面侧以圆周状突出设置圆周壁64,利用拧入马达3的壳13的螺纹孔28的螺钉57连结固定前端壳体18和壳体17,使外壳4与马达3一体化。另外,将对前端壳体18和壳体17进行定位的定位轴32固定于设在壳13的接合壁14的定位孔(未图示),将马达3的壳(前级装置的固定壁)13作为定位基准组装外壳4。具备圆周壁64的壳体17将不锈钢材料作为原材料利用失蜡法形成。
上述减速机2使用在壳13上形成有定位孔的特制的马达3,但能省略基端壳体16,从而相应地使减速机2的结构简单化并低成本化。另外,通过将连结轴57的轴端连结于没有移动的余地的接合壁(固定壁14),能在高精度地对邻接的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的状态下通过连结轴57可靠地固定,因此能提高外壳4的结构强度。其他与实施例一的减速机2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即使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相同。另外,即使在外壳4由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构成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相同,利用拧入壳13的螺纹孔28的螺钉57连结固定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将对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的定位轴32固定于壳13的定位孔。
(实施例三)
图10至图1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减速机2。在本实施例中,在改变外壳4的结构这一点、限制行星齿轮7及受动盘9的向旋转中心轴向的晃动这一点、利用一对驱动轴50及受动孔54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传递到受动盘9这一点与之前的各实施例不同。
关于外壳4的结构改变,在构成外壳4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中,由以不锈钢板材(金属材料)为原材料的平板状的冲压成形品构成基端壳体16,利用螺钉27连结固定于壳13。连结孔22、螺钉插通孔23、定位孔25由机械加工形成。另外,壳体17及前端壳体18分别由聚缩醛树脂制的成形品构成,将基端壳体16作为定位基准,在外壳4的组装作业之前利用固定于基端壳体16的定位轴32对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的厚度E1设定为比轴承部15的厚度E2大,进一步减小由外壳4包围的内部空间的容积,能有效地抑制啮合噪音在外壳4的内部空间共振。省略了圆周壁21。在壳体17的下面侧以圆周状突出设置圆周壁64。前端壳体18省略轮毂部35,由端壁36和圆周壁37形成为盘状。另外,利用固定于端壁36的中央的滑动轴承(轴承体)55枢轴支撑输出轴10。在行星齿轮7的受动凸轮面48内嵌偏心凸轮6的驱动凸轮面44,省略了滚珠轴承46。
若如上那样由金属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则能以树脂材料形成壳体17及行星齿轮7。因此,能减小在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产生的啮合噪音,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另外,由于将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端壳体16和固定于该基端壳体16的定位轴32作为定位基准,因此,在将壳体17组装在定位轴32的过程中,能确认内齿轮8与行星齿轮7的啮合状态、该行星齿轮7的旋转状态是否合适。因此,与壳体17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同,能在减速机2的组装过程的初期发现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不良等,能节省减速机2的分解、再组装等所需的时间。
关于限制行星齿轮7及受动盘9的晃动,在壳体17的内面内侧突出形成与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正对的凸缘状的限制壁68,利用限制壁68和基体壁20夹持行星齿轮7的对置端面,限制行星齿轮7向旋转中心轴方向的晃动。另外,为了减小基体壁20及限制壁68与行星齿轮7的接触摩擦,在行星齿轮7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鼓出形成环状的突出肋69。在限制壁68的中央形成有驱动轴50用的通口70。根据这种减速机2,在行星齿轮7一边公转一边自转时,能消除沿旋转中心轴晃动,因此,能有效地进行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还具有消除以高速公转的行星齿轮7而产生刺耳的冲突声音的情况的优点。
另外,在受动盘9的下面配置具备受动孔54的受动环71,将受动盘9、受动环71利用四个连结销72能同步旋转地固定。这样,利用之前的限制壁68和与该限制壁68正对的前端壳体18的端壁36夹持受动盘9的上面与受动环71的下面,限制受动盘9向旋转中心轴方向的晃动。另外,为了减小端壁36及限制壁68与受动盘9的接触摩擦,在受动盘9的上面与端壁36之间配置推力垫圈73,在受动环71的下面鼓出形成环状的突出肋74。如上所述,通过限制行星齿轮7及受动盘9的向旋转中心轴方向的晃动,能提高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向受动环71传递时的传动效率,减小输入轴5与输出轴10之间的动力损失。根据这种减速机2,能将从行星齿轮7继承的旋转动力通过受动盘9和输出轴10不伴随晃动地从输出轴10顺畅地输出。
为了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向受动盘9传递,在行星齿轮7的中央突出设置筒轴状的一个驱动轴50,在受动环71的内面设置与驱动轴50卡合的一个受动孔54。在驱动轴50的上端贯通设置脱气孔75。与实施例一相同,受动孔54的直径形成为比驱动轴50的直径尺寸大,动力传递时的驱动轴50的圆周面的一处与受动孔54的内面接触,使受动环71与行星齿轮7同步旋转。另外,在图10及图14中,符号P1是输入轴5及输出轴10的轴中心,P2是受动孔54的孔中心。如上所述,若利用一对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传递到受动盘9,则与利用多个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将自转动力传递到受动盘9的情况相比,能减小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之间的传动噪音(滑动接触声音),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另外,由于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只在一处接触地传递动力,因此,能在难以受到加工精度的影响的状态下有效地将自转动力传递到受动盘9。
(实施例四)
图15至图1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减速机2。在本实施例中,将行星齿轮7改变为以下说明的结构,能更有效地进行外壳4的低噪音化。在此,如图15所示,利用齿轮主体部95和固定于齿轮主体部95的与受动盘9的对置面(上面)的凸缘壁96构成行星齿轮7。在齿轮主体部95的输入轴5侧的齿端面(下面),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具有突出的凸缘壁51。上面侧的凸缘壁96如图16所示形成为环状,在其内缘的四处等间隔地设置连结座97。凸缘壁96在将行星齿轮7组装于内齿轮8的状态下组装于齿轮主体部95,通过将插通于该连结座97的螺钉98拧入齿轮主体部95,与齿轮主体部95一体化。凸缘壁96的形成材料可以是塑料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任一个,但尤其在凸缘壁96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通过凸缘壁96的加固作用增强行星齿轮7的整体的结构强度。下侧的凸缘壁51由与上侧的凸缘壁96同样独立的部件形成,可以连结固定于齿轮主体部95,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
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在图17中在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左侧的啮合部分啮合,各凸缘壁61、96隐藏覆盖内齿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a的下方和上方。该状态下的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凸缘壁51、96的周面的半径尺寸若以凸缘壁51、96与内齿轮8的关系而言,可以说之前的半径尺寸设定为比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底部的径向距离大。另外,若以凸缘壁51、96与行星齿轮7的关系而言,则可以说之前的半径尺寸设定为比从输入轴5的中心到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的顶部的径向距离大。在实施例一中说明的凸缘壁51也相同地设定。
如上所述,若各凸缘壁61、96的周缘在越过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底部、或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的顶部的状态下重叠,则能利用上下的凸缘壁61、96遮蔽在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分产生的啮合噪音。图17以符号H表示各凸缘壁61、96的周缘与齿轮齿20的谷部分99的重叠量。在该实施例中,面向啮合部的五组齿轮齿29、49的上下面由上下的凸缘壁61、96覆盖。根据这种减速机2,能利用各凸缘壁51、96可靠地使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比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及比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之间狭窄化,能使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可靠地降低面向啮合部的上下的空间S1、S2的噪音音量,促进外壳4的低噪音化。在实施例四中,利用凸缘壁61、96覆盖面向啮合部的五组齿轮齿29、49的上下面,但没有必要,也可以是利用凸缘壁61、96覆盖至少一组齿轮齿29、41的上下面的结构。
在实施例四中说明的减速机2能由以下的方式实施。
减速机2是具备继承前级装置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且使该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以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的摆线式减速机。在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突出地形成面向啮合面的凸缘壁51。
在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至少一齿端面突出形成凸缘壁51。
凸缘壁51的周缘比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的顶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凸缘壁51的周缘比内齿轮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的底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如上所述,若在行星齿轮7的啮合齿49面向啮合面地突出形成凸缘壁51,则能利用凸缘壁51遮蔽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随此,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面向该啮合部的空间S1(或空间S2)之间利用凸缘壁51狭窄化,能使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之前的空间S1(或空间S2)之间的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因此,与之前的啮合部面向之前的空间S1(或空间S2)的形式相比,能减小之前的空间S1(或空间S2)的啮合噪音的音量而有助于减速机2的静音化。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说明的功率单元1能用作图18至图20所示的电动设备的驱动源。图18表示旋转式的电动剃须刀(电动设备),在马达3的中心轴与内刀81的旋转中心平行的状态下横置配置功率单元1,通过卷绕传动机构82将减速动力传递到内刀81。卷绕传动机构82由固定于输出轴10的原动滑轮83、固定于内刀轴的从动滑轮84、卷绕在原动滑轮83、从动滑轮84上的同步带85等构成。在图18中,符号86表示外刀,符号87表示充电电池,符号88表示电源开关。
图19表示外刀86形成为圆筒状的棒型的电动剃须刀(电动设备)。在此,在马达3的中心轴位于内刀81的旋转中心的延长上的状态下纵置配置功率单元1,将减速机2的输出轴10与内刀轴通过接头90连结。在图16中,符号87表示充电电池,符号88表示电源开关。
图20表示肌肤按摩用的美容器具(电动设备),利用减速机2的减速动力对刷体91进行旋转驱动并使洗脸液起泡,进行脸部肌肤的清洗、按摩。在此,纵置配置功率单元1,利用接头90连结减速机2的输出轴10和刷体91。刷体91构成为利用环状的刷基体94固定刷束93的下端。在使用时,使洗脸液附着于其前端,在未图示的起泡容器内注入适当的热水,通过使美容器具为横卧姿势并在将刷束浸入热水中的状态下旋转驱动,能使洗脸液起泡。
在各实施例中说明的减速机能由以下的方式实施。
本发明是一种摆线式减速机,具备:继承前级装置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且使该行星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外壳4具备配置于输入轴5侧的端部的基端壳体16、兼作内齿轮8的壳体17、配置于输出轴10侧的端部的前端壳体18。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将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任一个作为定位基准,利用同时贯通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周围多处的定位轴32进行定位固定。
根据如上那样构成的减速机2,与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利用各个接合面凹凸卡合且定位的情况相比,能消除误差集中的情况,因此,能实现减速机2的小型化,且提高收纳在外壳4内的各部件5~10的组装精度。
将插通至前端壳体18以及壳体17的连结轴57的轴端连结于基端壳体16或与基端壳体密合的前级装置3的固定壁14,不能分离地连结固定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
如上所述,若将连结轴57的轴端连结于没有移动的余地的基端壳体16或固定壁14,则能在高精度地对邻接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的状态下利用连结轴57可靠地固定,因此能提高外壳4的结构强度。
在基端壳体16上设置用于供前级装置3密合接合的安装座24。安装座24以前级装置3的形状及结构作为基准而形成,基端壳体16兼作固定前级装置3的连结用适配器。定位轴32的基端卡合固定于基端壳体16。
根据这种减速机2,通过预先准备具备与前级装置3的形状、结构对应的安装座24的基端壳体16,能不改变成本比基端壳体16高的前级装置3侧的形状、结构地连结前级装置3和基端壳体16。例如,在前级装置3是马达的情况下,能相对于作为连结用适配器的基端壳体16原样连结市售的马达。因此,与在马达侧设置用于基端壳体16的安装结构、定位轴32的卡合结构的情况、即马达是特制品的情况相比,能使减速机2低成本化。
从前端壳体18侧插通的连结轴57的轴端连结于基端壳体16。
根据这种减速机2,由于不需要在前级装置3侧设置用于连结轴57的连结结构,因此能与上述的基端壳体16相同地使减速机2低成本化。
外壳4的输入轴5侧的端部由设在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堵塞。
根据这种减速机2,由于能够利用基体壁20封闭外壳4的输入轴5侧的端部,防止行星齿轮7和内齿轮8的啮合噪音向外部泄漏,因此,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另外,也能消除尘埃进入外壳4内,并咬入之前的啮合部分的情况。
基端壳体16具备基体壁20和以圆周状设在基体壁20的周缘部的圆周壁21。在定位轴32及连结轴57与圆周壁21的圆周多处卡合的状态下进行配置。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由螺纹轴27连结固定于前级装置3的接合壁14。
根据这种减速机2,能与基体壁20的大小相应地减小外壳4的内部空间,能抑制啮合噪音在外壳4内共振,并且能圆周壁21与基体壁20协作地防止啮合噪音向外部漏出。另外,由于将基端壳体16连结固定于前级装置3的接合壁14,限制基体壁20的共振,因此,作为整体能进一步促进减速机2的静音化。
在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形成安装座24及与安装座24协作地支撑前级装置3的连结孔22。在前级装置3的壳13形成有与基端壳体16密合接合的接合壁14和支撑输出轴3a的一端的轴承部15。在利用连结孔22嵌合支撑轴承部15的状态下,使接合壁14与安装座24密合接合。
在上述结构的减速机中,前级装置3和外壳4在设于壳13的接合壁14和轴承部15相对于设于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的安装座24和连结孔22密合接合的状态下被连结固定。这样,若通过多个接合平面密合接合前级装置3和外壳4,则能在将连结对象3、4彼此定位于多个方向的状态下结实地连结,能互相增强连结对象的结构强度,因此,能进一步结实地连结前级装置3和外壳4。还具有能降低从前级装置3向减速机2传递的旋转动力的传动损失。
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的厚度E1设定为与上述轴承部15的厚度E2相同或比其大。
这样,若将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的厚度E1设定为比上述轴承部15的厚度E2相同或比其大,则能与基体壁20变厚的量相应地减小外壳4的内部空间,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啮合噪音在外壳4内共振,能进一步促进减速机2的静音化。
在行星齿轮7的输入轴5侧的齿端面突出形成凸缘壁51,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之间由凸缘壁51狭窄化。
这样,若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下方的空间S1之间由凸缘壁51狭窄化,则能使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之前的空间S1之间的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因此,与之前的啮合部面向之前的空间S1的形式相比,能降低之前的空间S1中的啮合噪音的噪音音量而有助于减速机2的静音化。
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之间由受动盘9的周缘壁53狭窄化。
这样,若由受动盘9的周缘壁53使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比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之间狭窄化,则能使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部与之前的空间S2之间的啮合噪音的传导路径复杂化。因此,与之前的啮合部面向之前的空间S2的形式相比,能降低比啮合部靠上方的空间S2中的啮合噪音的噪音音量而有助于减速机2的静音化。
在基端壳体16的内面形成由反射啮合噪音的一组凹凸体59构成的基端侧衰减壁60。
如上所述,若在基端壳体16的内面形成由一组凹凸体59构成的基端侧衰减壁60,则能由一组凹凸体59反射啮合噪音并互相干涉而衰减,因此能降低啮合噪音的音量而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
在前端壳体18的内面形成有由反射啮合噪音的一组凹凸体61构成的前端侧衰减壁62。
如上所述,若在前端壳体18的内面形成由一组凹凸体61构成的前端侧衰减壁62,则与上述相同,由于能由一组凹凸体61反射啮合噪音并互相干涉而衰减,因此能降低啮合噪音的音量而使减速机2静音化。
基端壳体16、壳体17及前端壳体18的任一个由金属材料形成,剩下的壳体由塑料材料形成。将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和固定于该壳体的定位轴32作为定位基准,对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由金属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任一个,由塑料材料形成剩下的壳体,将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和固定于该壳体的定位轴32作为定位基准,对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根据这种减速机2,由于能相对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高精度地组装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壳体,因此能高精度地组装由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构成的外壳4。另外,即使在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加工精度、定位孔25、30、39的定位精度上存在些许的偏差,也能通过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壳体的定位孔变形,吸收之前的偏差,因此能相对于定位轴32可靠地组装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壳体。
壳体17由金属材料形成,利用固定于该壳体17的定位轴32对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基端壳体16及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若由金属材料形成兼作内齿轮8的壳体17,则与壳体17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高精度地形成内齿轮8。这是因为,在由塑料材料形成壳体17的情况下,无法避免成形时的收缩歪斜,在提高内齿轮8的形状及尺寸精度方面存在界限。相对于此,在由金属材料形成壳体17的情况下,由于能对金属材料实施机械加工更精密地形成内齿轮8,因此能可靠地提高该齿轮8的形状及尺寸精度,并且能抑制次品的产生频率而提高壳体17的生产性。另外,由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壳体17及定位轴32为定位基准,因此在将壳体17组装于基端壳体16的过程中,能确认内齿轮8与行星齿轮7的啮合状态、该齿轮7的旋转状态是否合适。即,能在减速机2的组装过程的初期发现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不良等,能节省减速机2的分解、再组装等所需的时间。
由金属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由固定于该基端壳体16的定位轴32对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壳体17及前端壳体18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若由金属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则能由树脂材料形成壳体17及行星齿轮7。因此,能降低在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产生的啮合噪音,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另外,由于以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基端壳体16和固定于该基端壳体16的定位轴32为定位基准,因此,能在将壳体17组装于定位轴32的过程中,确认内齿轮8、行星齿轮7的啮合状态、该行星齿轮7的旋转状态是否合适。因此,与由金属材料形成壳体17的情况相同,能在减速机2的组装过程的初期发现行星齿轮7、内齿轮8的啮合不良等,能节省减速机2的分解、再组装等所需的时间。
行星齿轮7由配置于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轴承体46旋转自如地支撑。另外,行星齿轮7由偏心凸轮6并通过轴承体46向轴心方向被定位,相对于与行星齿轮7邻接的基体壁20及受动盘9隔着间隙正对。
如上所述,若由配置于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轴承体46旋转自如地支撑行星齿轮7,则能一边利用轴承体46吸收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的相对动作,一边将偏心凸轮6的旋转动作顺畅地传递到行星齿轮7。因此,能降低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负荷,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在由偏心凸轮6直接支撑行星齿轮7的情况下,在偏心凸轮6、行星齿轮7的嵌合部分产生伴随相对动作的较大的摩擦力,因此无法避免在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产生动力损失。另外,由于以行星齿轮7相对于邻接的基体壁20及受动盘9隔着间隙正对的方式由偏心凸轮6通过轴承体46对行星齿轮7向轴心方向定位,因此在较强的负荷施加在输出轴10上的情况下,能可靠地消除受动盘9强力地与行星齿轮7接触、或者行星齿轮7与基体壁20强力地接触的情况,能防止减速机2的负荷增大。
设在受动盘9上的输出轴10由配置于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轴承体55旋转自如地支撑。另外,输出轴10由前端壳体18通过轴承体55向轴心方向定位,受动盘9相对于与该受动盘9邻接的端壁36及行星齿轮7隔着间隙正对。
如上所述,若由配置于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轴承体55旋转自如地支撑输出轴10,则能减小前端壳体18与输出轴10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将从行星齿轮7继承的受动盘9的旋转动力不伴随动力损失地从输出轴10顺滑地输出。另外,由于以受动盘9相对于与该受动盘9邻接的端壁36及行星齿轮7隔着间隙正对的方式将输出轴10利用前端壳体18并通过轴承体55向轴心方向定位,因此在较强的负荷施加在输出轴10上的情况下,能可靠地消除受动盘9与端壁36强力地接触、或受动盘9与行星齿轮7强力地接触的情况,能防止减速机2的负荷增大。
在壳体17的内面内侧突出形成与基端壳体16的基体壁20正对的凸缘状的限制壁68。利用限制壁68和基体壁20夹持行星齿轮7的对置端面,限制行星齿轮7向旋转中心轴方向晃动。
在上述的减速机2中,在壳体17的内面突出形成凸缘状的限制壁68,由限制壁68和基体壁20夹持行星齿轮7的对置端面,能限制行星齿轮7向旋转中心轴方向晃动。根据这种减速机2,在行星齿轮7一边公转一边自转时,能消除沿旋转中心轴晃动的情况,因此,能有效地传递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旋转动力。还具有消除以高速度公转的行星齿轮7晃动而产生刺耳的冲突声音的情况的优点。
利用限制壁68、与该限制壁68正对的端部壳体18夹持受动盘9的对置端面,限制受动盘9向旋转中心轴方向晃动。
在上述减速机2中,能利用限制壁68和端部壳体18夹持受动盘9的对置端面,限制受动盘9向旋转中心轴方向晃动。根据这种减速机2,将从行星齿轮7继承的旋转动力通过受动盘9和输出轴10不伴随晃动地从输出轴10顺滑地输出。
将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通过设在行星齿轮7及受动盘9的中央且互相卡合的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传递到受动盘9。受动孔54的直径形成得比驱动轴50的直径尺寸大,动力传递时的驱动轴50的周面的一处与受动孔54的内面接触。
根据上述的传递结构,由于能只利用一组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传递旋转动力,因此与由多组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传递旋转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减小驱动轴50和受动孔54之间的传递噪音(滑动接触噪音),能使减速机2静音化。
本发明的电动设备具备上述减速机和旋转驱动减速机的输入轴5的马达3。
根据具备减速机2和马达3的上述电动设备,与具备渐开齿轮方式的减速机的电动设备相比,能实现减速比大的减速机2的小型化并降低噪音音量,实现电动设备的小型化和静音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金属材料形成构成外壳4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的任一个,但也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全部的基端壳体16、壳体17、前端壳体18。另外,定位轴32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基端壳体16能构成为马达支架(连结适配器)。该情况下的安装座24可以形成为外嵌于马达3的上端面及壳13的上部周面的盖状。通过连结轴57由螺纹轴形成,能容易地进行分解、再组装,但在不需要这种维护的情况下,也可以由铆接轴形成连结轴57。
作为轴承体46、55,吸收偏心凸轮6和行星齿轮7的相对动作,并且滚珠轴承、辊轴承、针轴承等的旋转轴承是合适的,但也可以是滑动轴承。但是,在由滑动轴承构成轴承体46的情况下,需要在偏心凸轮6与轴承体46之间、轴承体46与行星齿轮7之间分别吸收滑动摩擦,吸收偏心凸轮6与行星齿轮7的相对动作。减速机2不需要与马达3直接连结而构成为功率单元1,可以设置在动力传递系统的途中、终级。例如,前级装置可以是离合器机构。
作为内齿轮8的齿轮齿的结构,如在专利文献2中所发现的那样,可以是由独立的部件构成的金属制或塑料制的销、在销上外嵌了旋转自如的辊的结构。另外,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功率单元1中,不需要在行星齿轮8侧设置驱动轴50,在受动盘9侧形成受动孔54,可以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为在行星齿轮8侧设置驱动孔,在受动盘9侧设置受动轴的结构。

Claims (5)

1.一种减速机,其是摆线式减速机,具备继承前级装置(3)的旋转动力的输入轴(5)、固定于输入轴(5)的偏心凸轮(6)、由偏心凸轮(6)旋转驱动的行星齿轮(7)、与行星齿轮(7)啮合并使该行星齿轮(7)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内齿轮(8)、继承行星齿轮(7)的自转动力的受动盘(9)以及输出轴(10)、收纳这些部件的外壳(4),该减速机的特征在于,
在行星齿轮(7)的输入轴(5)侧的齿端面,形成有向与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凸缘壁(51),
使受动盘(9)的周缘部(53)位于行星齿轮(7)及内齿轮(8)的啮合部中的与输入轴(5)相反侧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在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至少一方的齿端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凸缘壁(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凸缘壁(51)的周缘比行星齿轮(7)的齿轮齿(49)的山部分(100)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为,在行星齿轮(7)与内齿轮(8)的啮合部分,凸缘壁(51)的周缘越过内齿轮(8)的齿轮齿(29)的谷部分(99)而重叠。
5.一种电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减速机和对减速机的输入轴(5)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3)。
CN201810394584.3A 2017-09-13 2018-04-27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Active CN109505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6047 2017-09-13
JP2017176047A JP6893458B2 (ja) 2017-09-13 2017-09-13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5925A CN109505925A (zh) 2019-03-22
CN109505925B true CN109505925B (zh) 2023-05-02

Family

ID=6574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4584.3A Active CN109505925B (zh) 2017-09-13 2018-04-27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93458B2 (zh)
CN (1) CN109505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8818B1 (ko) * 2021-09-28 2022-07-11 주식회사 민트로봇 감속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45974A (en) * 1981-06-23 1983-05-10 William S. Rouverol Low noise gearing
JP2004293682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の揺動減速部を有する駆動装置
JP5612840B2 (ja) * 2009-08-05 2014-10-2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電気かみそり
JP2016014423A (ja) * 2014-07-02 2016-01-28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4315088A (zh) * 2014-08-29 2015-01-28 四川大学 新型摆线滚针减振减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5925A (zh) 2019-03-22
JP6893458B2 (ja) 2021-06-23
JP2019052665A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129499A (ja) 往復回動用歯車減速機
CN109505925B (zh) 减速机及具备减速机的电动设备
JP7036061B2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WO2020013131A1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CN107850188B (zh) 行星辊驱动型内接式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JP2017163723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TWI656714B (zh) 諧波齒輪減速機單元以及具備該單元的動力單元
JP2008215549A (ja) ギヤ歯車、ギヤ歯車の製造方法、及びギヤードモータ
JP7040479B2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JP7092065B2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JP6901943B2 (ja)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US20230088852A1 (en) Plate-shaped harmonic reducer
WO2021235046A1 (ja) 減速機付モータ
JP2014156902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JP2020133863A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JP2019052666A (ja)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2019052667A (ja)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CN112513498B (zh) 减速器和带减速器的电动机
KR20230078167A (ko) 저진동 편심 감속기
JP4320888B2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KR20200119585A (ko) 감속기
JP7020442B2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CN213270922U (zh) 齿轮装置以及齿轮传动马达
JP2010023563A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WO2022208657A1 (ja) 遊星歯車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14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