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4176A -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4176A
CN109504176A CN201811520119.6A CN201811520119A CN109504176A CN 109504176 A CN109504176 A CN 109504176A CN 201811520119 A CN201811520119 A CN 201811520119A CN 109504176 A CN109504176 A CN 109504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adhesion
adhesion force
parts
ink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01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4176B (zh
Inventor
汪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zhong Commercial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zhong Commercial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zhong Commercial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zhong Commercial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01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4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4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4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4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8Hydrocarbon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由包括按重量份计的:氯化聚丙烯树脂20‑30份、聚丙烯酸树脂10‑20份、有机溶剂9‑24份、无机填料1‑5份、改性剂0.2‑1.0份、助溶剂0.1‑0.5份、分散染料1‑5份,制成;所述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所用无机填料的粒径≤10μm。本发明的印刷油墨,无需掺加石墨烯,成本低且附着牢度高。本发明相应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印刷油墨具有附着力强、成膜后平整光滑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因此油墨应具有鲜艳的颜色、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合适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耐溶剂、酸、碱、水、光、热、耐磨、杀菌防霉等方面的应用指标。
褪色、变色是油墨印刷产品常见的问题,除印刷工艺、环境因素造成的褪色、变色外,油墨本身的附着牢度也是油墨印刷产品褪色、色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1076527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环保印刷油墨,其包括丙烯酸树脂10-15份、酚醛树脂9-16份、脲醛树脂8-12份、聚氨酯树脂液3-7份、石墨烯0 .2-3份、油酸酯类8-18份、异丙醇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10份、6-10碳的脂肪酸酯20-2份、渗透剂1-3份、颜料3-18份;申请公开号为CN1072867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一种应用于PVC印刷的高附着力水性油墨,包括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乳液38~46份、去离子水35~45份、颜料7~17份、氨水1~2份,消泡剂1~2份、助剂2~3份。上述两种油墨均通过掺加石墨烯,以期提高印刷油墨的附着力。但是,石墨烯价格昂贵,用于大量制造印刷油墨时,极大增加了油墨的生产成本。因而,有必要开发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以减少油墨印刷产品因附着力不够造成的褪色、色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成本、高附着力的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具有附着力强、成膜后平整光滑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由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
氯化聚丙烯树脂 20-30份
聚丙烯酸树脂 10-20份
有机溶剂 9-24份
无机填料 1-5份
改性剂 0.2-1.0份
助溶剂 0.1-0.5份
分散染料 1-5份,
所述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所用无机填料的粒径≤1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掺加昂贵的石墨烯,通过粒径≤10μm的粉末状无机填料和改性剂相配合,即可有效增加印刷油墨的附着力,提升了油墨的印刷性能,使得油墨成膜后表面平整、光滑;助溶剂的加入,极大提高了无机调料和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且使得油墨印刷后能够快速附着于印刷基材表面;油墨的主体成分为有机溶剂和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有机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混合而成,印刷后能够快速成膜,形成牢固、光滑、平整的油墨印刷层。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贝壳粉末或珊瑚粉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经由天然贝壳、珊瑚粉碎研磨而成,成本低廉,且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具有高强多孔特性,具有极强的遮盖作用、耐晒性能,同时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对分散染料和印刷基材均具有亲和性,可以在印刷基材和分散染料之间起到架桥作用,使得分散染料牢固附着,不易出现 褪色、变形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含有极性基团和亲油基团,极性基团对无机填料颗粒具有高度亲和性,可牢固附着于无机填料颗粒表面;亲油基团使得其能在树脂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均匀分散,提高了无极填料的分散稳定性,使得油墨印刷后色泽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12-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越大,对油墨的粘度影响越大,聚合度过大的聚丙烯酸钠会增加油墨的粘度,影响油墨在印刷基材表面的润湿性能,因而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以12-18为宜,优选12-14,聚合度为12的聚丙烯酸钠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助溶剂为化学通式为CnH2n+1OH的饱和一元醇,其中n=4-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版纸、轻涂纸等经过压光的印刷基材表面光滑,增加了油墨对印刷基材的润湿难度,尤其是在快速印刷时润湿性愈差。饱和一元醇的分子中含有亲水的羟基和短链烃基,可以在印刷基材和油墨之间起到架桥作用,使得快速印刷时,油墨更容易在铜版纸这类表面经过压光的印刷基材表面润湿,增加附着牢度,获得清晰的印刷图案或文字。饱和一元醇以C4-C9的饱和一元醇为宜,优选C4-C6的饱和一元醇,C4饱和一元醇最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得油墨具有附着力强、成膜后平整光滑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按照配比称取包含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有机溶剂、无机填料、改性剂、助溶剂和分散染料的原料,其中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无机填料的粒径≤10μm;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釜内,于20-45℃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3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超声30-45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研磨机内研磨10-15min;
混合:将助溶剂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经过“改性处理-研磨”工艺被制成改性粉末后,粒度更小,且改性剂均匀分布于粉料颗粒表面,在后续混合过程中使得粉末容易均匀分散于混合树脂溶液内,形成稳定的油墨。
进一步地,配料步骤和混合步骤中的搅拌速度均为200-250rp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速度过高易产生气泡,搅拌速度以200-250rpm最为适宜,既保证了搅拌效率,又能减少气泡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除增加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的作用外,在改性处理步骤中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释放的钠离子会渗入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颗粒的微裂缝内,钠离子具有高亲水性会大量吸附水分子,使得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溶胀、微裂缝进一步开裂,在后续研磨过程中由于研磨的机械挤压作用及颗粒之间的碰撞,使得无机填料颗粒和分散染料破碎为更加细小的颗粒,更容易在油墨体系中分散更稳定、而不沉降,同时更细小的颗粒容易附着于印刷基材表面,且成膜光滑、色彩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12-18。
进一步地,所述助溶剂为化学通式为CnH2n+1OH的饱和一元醇,其中n=4-9。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经由天然贝壳、珊瑚粉碎研磨而成,成本低廉,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且具有高强多孔特性,具有极强的遮盖作用、耐晒性能,同时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对分散染料和印刷基材均具有亲和性,可以在印刷基材和分散染料之间起到架桥作用,使得分散染料牢固附着,不易出现褪色、变形等问题;
2、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含有极性基团和亲油基团,极性基团对无机填料颗粒具有高度亲和性,可牢固附着于无机填料颗粒表面;亲油基团使得其能在树脂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均匀分散,提高了无极填料的分散稳定性,使得油墨印刷后色泽均匀;
3、饱和一元醇的分子中含有亲水的羟基和短链烃基,可以在印刷基材和油墨之间起到架桥作用,使得快速印刷时,油墨更容易在铜版纸这类表面经过压光的印刷基材表面润湿,增加附着牢度,获得清晰的印刷图案或文字;饱和一元醇的以C4-C9的饱和一元醇,优选C4-C6的饱和一元醇,C4饱和一元醇最佳;
4、本发明公开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中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经过“改性处理-研磨”后再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一方面使得改性剂均匀附着于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表面,提高了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和对印刷基材的附着牢度;另一方面,利用钠离子在改性过程中吸水溶胀使得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的微裂缝进一步开裂,经过后续研磨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形成更细微的颗粒,进一步增加了分散染料在印刷基材表面的附着牢度和在油墨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6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1.
其中,贝壳粉末和珊瑚粉末经由天然贝壳、珊瑚粉碎而得,粒径≤10μm;聚丙烯酸钠的市售聚合度为12的聚丙烯酸钠含量≥90%的聚丙烯酸钠;正丁醇为市售纯度≥99%的正丁醇;实际生产中分散染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样色的低温型、中温型或高温型分散染料,本实施例中所用分散染料为C.I.分散红60。
制备方法
实施例1-6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按表1配比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乙酸乙酯、贝壳粉末、珊瑚粉末、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正丁醇和C.I.分散红60;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20-45℃条件下、以200-250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实施例1-6的配料温度依次为20℃、20℃、33℃、33℃、45℃、45℃,搅拌速度依次为200rpm、200rpm、225rpm、225rpm、250rpm、250rpm;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wt%(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浓度之和)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珊瑚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0-15min;实施例1-6中的研磨时间依次为10min、10min、13min、13min、15min、15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00-250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实施例1-6搅拌速度依次为200rpm、200rpm、225rpm、225rpm、250rpm、250rpm。
实施例7-12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2.
实施例7-9以实施例3为基础,且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的用量不同,依次为3kg、4kg、5kg。
实施例10-12以实施例9为基础,且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0中选用市售聚合度为14的聚丙烯酸钠含量≥90%的聚丙烯酸钠;实施例11中选用市售聚合度为16的聚丙烯酸钠含量≥90%的聚丙烯酸钠;实施例12中选用市售聚合度为18的聚丙烯酸钠含量≥90%的聚丙烯酸钠。
制备方法
实施例7-12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按表2配比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乙酸乙酯、贝壳粉末、萘磺酸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正丁醇和C.I.分散红60;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wt%(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浓度之和)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13-18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3.
实施例13-15均以实施例9为基础,且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正丁醇的用量不同,依次为2kg、3kg、5kg。
实施例16-18均一实施例15为基础,且与实施例15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6中选用的助溶剂为市售纯度≥99%的正己醇;实施例17选用的助溶剂是市售纯度≥99%的正辛醇;实施例18选用的助溶剂是市售纯度≥99%。
制备方法
实施例13-18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按表3配比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乙酸乙酯、贝壳粉末、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助溶剂和C.I.分散红60;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wt%(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浓度之和)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助溶剂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19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5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20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2.5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21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3.0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0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22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3.0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35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23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3.0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40min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实施例24
一种高附着力油墨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称取氯化聚丙烯树脂240kg、聚丙烯酸树脂140kg、二甘醇50kg、硫二甘醇50kg、乙酸乙酯50kg、贝壳粉末26kg、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5kg、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5kg、正丁醇5kg和C.I.分散红60 26kg;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置于反应釜内,于33℃条件下、以225rpm的速度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配制成浓度为3.0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贝壳粉末和C.I.分散红60,超声45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球磨机内研磨13min;
混合:将正丁醇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以22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对照例1:与实施例3相比,改性剂全部采用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
对照例2:与实施例3相比,改性剂全部采用聚丙烯酸钠(聚合度12)。
对照例3:与实施例3相比,缺少助溶剂。
性能测试
采用“粘拉法”分别对实施例1-18的高附着力印刷油墨、采用实施例19-24的制备方法制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和对照例1-3的印刷油墨进行附着力测试。用300的丝网将各实施例、对照例的油墨样品印制在PP材质的测试板上,然后进行如下测试:
1、试验方法:
第一步:将胶粘带粘贴在油墨印刷面,用具有恒定荷重的压辊朝一个方向滚压3次;
第二步:放置5min后,按照T型剥离强度试验方法制得长20cm、宽1.5cm的试样;
第三步:将制得的试样在剥离试验机上测试其T型剥离强度。
第四步:按照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判定附着力是否合格。
2、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先进行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Ⅰ记录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Ⅰ:
油墨附着力合格的T型剥离力为15N为标准,测试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a.剥离力大于15N,墨层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合格;
b.剥离力大于15N,墨层未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合格;
c.剥离力小于15N,墨层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不合格;
d.剥离力小于15N,墨层未被拉掉,则需要更换与墨膜粘合力更好的胶粘带重新测试直至出现a、b、c三种情况之一。
重复试验,按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Ⅱ记录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Ⅱ:
油墨附着力合格的T型剥离力为20N为标准,测试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e.剥离力大于20N,墨层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合格;
f.剥离力大于20N,墨层未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合格;
g.剥离力小于20N,墨层被拉掉,则油墨附着力不合格;
h.剥离力小于20N,墨层未被拉掉。
以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Ⅰ为标准,记录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以试验结果判断标准Ⅱ为标准,记录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
由上表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的高附着力油墨或由本发明方法制得高附着力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各实施例的印刷油墨的剥离力均>15N。对比实施例3和对照例1-3的试验数据可知,改性剂和助溶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去掉助溶剂后油墨的附着力下降明显;同时,利用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混合而成的改性剂与助溶剂混配使用时,较单独使用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或单独使用聚丙烯酸钠对油墨附着力的提高效果更显著。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
氯化聚丙烯树脂 20-30份
聚丙烯酸树脂 10-20份
有机溶剂 9-24份
无机填料 1-5份
改性剂 0.2-1.0份
助溶剂 0.1-0.5份
分散染料 1-5份,
所述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所用无机填料的粒径≤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贝壳粉末或珊瑚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12-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化学通式为CnH2n+1OH的饱和一元醇,其中n=4-9。
6.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称料:按照配比称取包含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有机溶剂、无机填料、改性剂、助溶剂和分散染料的原料,其中溶剂由二甘醇、硫二甘醇和乙酸乙酯按质量比1:1:1混合而成,无机填料的粒径≤10μm;
配料:将称取的氯化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釜内,于20-45℃搅拌溶解,得混合树脂溶液;
改性处理:加水将改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3wt%的改性剂溶液,然后加入称取的无机填料和分散染料,超声30-45min 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混合悬浊液制成干燥的改性粉末;
研磨:将改性粉末加入到研磨机内研磨10-15min;
混合:将助溶剂和经过研磨的改性粉末加入到混合树脂溶液中,搅拌均匀,得高附着力印刷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料步骤和混合步骤中的搅拌速度均为200-250rp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由萘磺酸钠甲醛缩聚物和聚丙烯酸钠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为12-18。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化学通式为CnH2n+1OH的饱和一元醇,其中n=4-9。
CN201811520119.6A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504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0119.6A CN109504176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0119.6A CN109504176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4176A true CN109504176A (zh) 2019-03-22
CN109504176B CN109504176B (zh) 2021-07-09

Family

ID=6575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0119.6A Active CN109504176B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41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2616A (zh) * 2022-09-22 2022-11-11 王阿伟 一种耐磨抗氧化的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8764A (zh) * 2009-10-28 201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附着力无苯环保通用喷码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596A (zh) * 2009-12-08 2010-06-02 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附着力薄膜包装印刷用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60081A (zh) * 2009-04-13 2010-06-30 昆山市世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乳胶吸附型黑色中性墨水及制备方法
CN107189539A (zh) * 2017-06-26 2017-09-22 安徽天易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塑料薄膜用溶剂型凹版镜面油墨
CN107652781A (zh) * 2017-10-13 2018-02-02 浙江越千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0081A (zh) * 2009-04-13 2010-06-30 昆山市世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乳胶吸附型黑色中性墨水及制备方法
CN101698764A (zh) * 2009-10-28 2010-04-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附着力无苯环保通用喷码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596A (zh) * 2009-12-08 2010-06-02 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附着力薄膜包装印刷用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89539A (zh) * 2017-06-26 2017-09-22 安徽天易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塑料薄膜用溶剂型凹版镜面油墨
CN107652781A (zh) * 2017-10-13 2018-02-02 浙江越千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内精细化工产品手册》", 31 August 1992, 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朱洪: "《催化剂手册》", 31 August 2008, 金盾出版社 *
裘炳毅: "《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 上》", 31 January 200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贾晓光: "《文书物证司法鉴定理论与实务》", 31 October 201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2616A (zh) * 2022-09-22 2022-11-11 王阿伟 一种耐磨抗氧化的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616B (zh) * 2022-09-22 2023-11-10 浙江银鹿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抗氧化的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4176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8210A1 (en) Fabric sheet changing in color with water
CN111363403B (zh) 一种水性薄膜凹印复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51877A (zh) 一种环保型水性凹版印刷银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126A (zh) 一种硝基透明底漆及其应用
CN106590162B (zh) 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816A (zh) 一种led固化的水转印油墨
CN106543805A (zh) 一种高固含聚氯乙烯薄膜凹版白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371A (zh) 适用于凹版印刷机的petg绒毛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9504176A (zh)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CN103846048A (zh)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墨配制剂和纸涂布配制剂
CN103131256B (zh) 大豆蛋白型水性装饰纸油墨的制造方法
CN101486856B (zh) 一种蓄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760A (zh) 一种环保型单张纸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424A (zh) 一种led-uv冷光源固化的高温烧结调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0727A (zh) 一种具有离型功能的免上胶热转印油墨
KR100649608B1 (ko) 고속 인쇄용 수성잉크 조성물
CN105176186A (zh) 一种用于uv胶印油墨的水性金属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6015A (zh) 一种用于pvc塑料薄膜的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9154A (zh) 环保透明氧化铁红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6814B (zh) 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809A (zh) 一种pvc彩膜的水性油墨易分散蓝色颜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14750004A (zh) 一种高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11191B (zh) 一种不采用离型剂的pet热转移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9371A (zh) 一种环保型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174A (zh) 一种可降解凹印uv防伪油墨及其在金银卡纸上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