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886A -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7886A
CN109477886A CN201680087617.9A CN201680087617A CN109477886A CN 109477886 A CN109477886 A CN 109477886A CN 201680087617 A CN201680087617 A CN 201680087617A CN 109477886 A CN109477886 A CN 109477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detection
resource element
secondary resource
radio channel
detection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6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博林
应志农
P·C·卡尔松
E·本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947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03Bistatic radar systems;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03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 G01S7/006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using shared front-end circuitry, e.g. antenn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20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20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 H04K3/22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including jamm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 H04K3/224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including jamm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with countermeasures at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the jammed signal, e.g. stopping operation of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nulling or enhancing transmitted power in direction of or at frequency of jammer
    • H04K3/226Selection of non-jammed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80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ized by its function
    • H04K3/82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ized by its function related to preventing surveillance, interception o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220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2203/10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us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H04K2203/16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us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telephon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220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2203/10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us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H04K2203/22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us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20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 H04K3/28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with jamming and anti-jamming mechanisms both included in a same device or system, e.g. wherein anti-jamming includes prevention of undesired self-jamming resulting from jam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112、130)被配置为采用第一资源元素在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传送数据(108)。装置(112、130)还被配置为采用与第一资源元素正交的第二资源元素参与雷达探测(109)。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技术领域
各种示例涉及包括无线电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装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无线电收发器在无线电信道上传送数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控制无线电收发器参与雷达探测。正交资源元素分别用于雷达探测和数据通信。另外的示例涉及对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带宽,期望将用于无线电信道上的通信的频谱移动到更高的频率,例如,移动到超过6GHz或10GHz的频率。
在这样的频率下,雷达探测是可行的。这是由于电磁波在相应的频谱中的明确限定的空间传输特性。
然而,在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共存于同一频谱中的情况下,干扰会降低数据通信的传输可靠性和/或雷达探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共存的先进技术。具体地,需要减轻数据通信与雷达探测之间的干扰的技术。
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满足了这种需要。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限定了实施方式。
根据示例,一种装置包括无线电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一资源元素经由无线电收发器在无线电信道上传送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无线电收发器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二资源元素参与雷达探测。第二资源元素与第一资源元素正交。
根据示例,一种方法包括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一资源元素在无线电信道上传送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二资源元素参与雷达探测。第二资源元素与第一资源元素正交。
根据示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控制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一资源元素在无线电信道上传送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无线电信道的第二资源元素参与雷达探测。第二资源元素与第一资源元素正交。
上文描述的示例以及下文描述的示例可以彼此组合以及与其它示例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图2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通信的无线电信道的资源映射,该资源映射包括用于数据通信的第一资源元素和用于雷达探测的第二资源元素。
图3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雷达探测脉冲。
图4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
图5A是用于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的信令图。
图5B是用于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的信令图。
图6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其中,对应的雷达探测脉冲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
图7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其中,对应的雷达探测脉冲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并且其中,该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与蜂窝网络的虚拟小区相对应。
图8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其中,雷达探测脉冲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
图9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到参与雷达探测的蜂窝网络的装置,其中,雷达探测脉冲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
图10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实现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的共存技术的蜂窝网络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实现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的共存技术的蜂窝网络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例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由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阵列接收的雷达探测脉冲的接收特性。
图13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将被认为是示意性表示,并且附图中例示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示出。相反,以其功能和一般用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方式来表示各种元件。在附图中示出的或本文描述的功能块、装置、组件或其它物理或功能单元之间的任何连接或联接也可以通过间接连接或耦合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建立组件之间的耦合。可以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功能块。
在下文中,描述了在无线电信道上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共存的技术。为了促进共存,可以采用一个或更多个资源映射,以协调和分配数据通信与雷达探测之间的资源使用。该一个或更多个资源映射可以相对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限定资源元素:频率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代码维度。有时,资源元素也称为资源块。
因此,资源元素可以在时域中具有明确限定的持续时间和/或在频域中具有明确限定的带宽。另选地或另外地,可以相对于特定编码和/或调制方案来限定资源元素。可以相对于特定空间应用区域或小区来限定给定的资源映射。
在一些示例中,资源映射的彼此正交的资源元素分别用于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这里,资源元素的正交性可以与相对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彼此不同的资源元素相对应:频率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代码维度。有时,这些情况涉及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空分双工以及码分双工(CDD)。
通过采用正交资源元素一方面用于数据通信,而另一方面用于雷达探测,可以减轻数据通信与雷达探测之间的干扰。此外,可以采用同一个硬件(例如手持装置或无线电基站)来执行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二者。
通过在配置用于数据通信的装置的上下文中采用雷达探测,可以极大地增强该装置的功能。示例包括:定位辅助、交通检测、无人机着陆辅助、障碍物检测、安全检测、摄影功能等。
现在参考图1,描绘了雷达探测109与数据通信108(诸如分组数据通信)之间的共存的示例场景。这里,蜂窝网络的基站(BS)112(在图1中,未例示蜂窝网络的小区)经由无线电信道101实现与附着(attach)到蜂窝网络的终端130的数据通信108。传送数据可以包括发射数据和/或接收数据。在图1的示例中,数据通信108被例示为双向的,即包括上行链路(UL)通信和下行链路(DL)通信。
例如,可以从包括以下项的组中选择终端130:手持装置、移动装置、机器人装置、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无人机、平板计算机等。
可以相对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限定数据通信108。RAT可以包括层结构中的传输协议栈。例如,传输协议栈可以包括物理层(层1),数据链路层(层2)等。这里,可以关于各个层限定一组规则,该规则促进数据通信。例如,层1可以限定用于数据通信108的传输块和导频信号。
虽然参考图1以及随后的附图,提供了关于蜂窝网络的各种示例,但在其它示例中,相应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于点对点网络。蜂窝网络的示例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限定网络,诸如3G、4G和即将到来的5G。点对点网络的示例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限定的网络,诸如802.11x Wi-Fi协议或蓝牙协议。可以看出,根据各种示例可以采用各种RAT。
数据通信108由BS112以及终端130两者支持。数据通信108采用在无线电信道101上实现的共享信道105。共享信道106包括UL共享信道和DL共享信道。可以使用数据通信108以便在BS112与终端130之间执行应用层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通信。
如图1所示,还在无线电信道101上实现控制信道106。此外,控制信道106是双向的并且包括UL控制信道和DL控制信道。控制信道106可以用于实现控制消息的通信。例如,控制消息可以允许设置无线电信道101的传输特性。
基于导频信号监测共享信道105的性能以及控制信道106的性能。可以使用导频信号(有时也称为参考信号或探测信号),以便确定无线电信道101的传输特性。详细地,可以采用导频信号,以便执行信道感测和链路适配中的至少一个。信道感测使得能够确定无线电信道101的传输特性(诸如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误比特率、多径误差等)。链路适配可以包括设置无线电信道101的传输特性(诸如调制方案、比特加载、编码方案等)。导频信号可以是特定于小区的。
可以使用雷达探测109,以便确定BS112和/或终端130附近的无源对象的位置和/或速度。可以按照到雷达发射器的距离来确定无源对象的位置。另选地或另外地,可以例如相对于参考系更精确地确定位置。为此,可以采用雷达探测脉冲的回波的一个或更多个接收特性作为雷达探测的一部分。回波通常不沿直线传输,在下文中为简单起见称为非视距(LOS),而是受到对象表面处的反射的影响。接收特性可以在雷达接收器处被就地处理;和/或可以被提供给另一个实体(诸如雷达发射器),以供处理以产生位置和/或速度。
如图1所示,雷达探测109也由BS112以及终端130两者支持。因此,数据通信108和雷达探测109共存于BS112和终端130的硬件中。
这里,BS112可以实现雷达发射器和/或雷达接收器。同样地,终端130可以实现雷达发射器和/或雷达接收器。雷达发射器被配置为发射雷达探测脉冲。同样地,雷达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从无源对象反射的雷达探测脉冲的回波。
在第一示例中,由BS112发射雷达探测脉冲,并且由BS112接收对应的回波。在第二示例中,由BS112发射雷达探测脉冲,并且由终端130接收对应的回波。在第三示例中,由终端130发射雷达探测脉冲,并且由终端130接收对应的回波。在第四示例中,由终端130发射雷达探测脉冲,并且由BS112接收对应的回波。
虽然参考图1,例示了两个装置的场景,但在其它示例中,两个以上的装置可以分别作为雷达发射器和/或雷达接收器参与雷达探测109。例如,连接到蜂窝网络的其它终端(图1中未示出)可以参与雷达探测109。
通常,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在网络的各种装置(诸如网络的BS112或者一个或更多个终端130)上实现。
图2例示了关于资源映射155的方面。如图2所示,在频域(图2中的垂直轴)和时域(图2中的水平轴)中限定资源映射155。图2中的矩形块例示了不同的资源元素。第一资源元素160用于数据通信。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用于雷达探测109。如图2所示,采用FDD和TDD技术来确保第一资源元素160和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相对于彼此正交。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期间,数据传输108被静音(muted)(即关闭或抑制)。通过将第一资源元素160和第二资源元素161-163设计为彼此正交,第一资源元素160中的数据通信108与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雷达探测109之间的干扰可以得到缓解。通过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将数据通信109静音,可以避免数据通信109的劣化的传输可靠性。
在图2的示例中,资源元素161-163具有相对有限的频带宽度。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实现覆盖资源映射155的在频域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资源元素161-163的雷达探测109。资源映射155的全部频带宽度可以专用于雷达探测109。
图2例示的是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以间歇序列排列的示例。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序列的重复率或周期性151包括持续时间152,在该持续时间152期间,对第二资源元素161-163进行分配,以便促进雷达探测109;并且还包括持续时间153,在该持续时间153期间,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不存在或静音(在图2中,为了简单起见,仅完全描绘了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序列的单次重复)。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资源元素的序列的各个元素的平均重复率(例如周期性151)大于0.5秒,优选地大于0.8秒。通过这样的重复率,一方面可以为雷达探测109提供足够大的时间分辨率,同时数据通信108的吞吐量不会过度减少。
为了促进有效的雷达探测109,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序列的各个元素的持续时间152通常短于2微秒,优选地短于0.8微秒,更优选地短于0.1微秒。由此,可以获得装置112、130周围的无源对象的位置/速度的显著快照;同时,资源不会被过度占用。考虑到距离为d=50m的场景,雷达探测脉冲的行进时间总计为2*d/c=100/(3*10^8)=0.33μs,其中c是光速。通过确定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尺寸以包括多个雷达探测脉冲,可以进行扫描。
在一些示例中,用于雷达探测的资源元素161-163的持续时间可以不同于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元素160的持续时间。通常,资源元素161-163的时频形状可以与资源元素160的时频形状不同。
通常,本文描述的技术不限于特定的频谱或频带。例如,资源映射155占用的频谱可以是许可频带或免许可频带。通常,在免许可频带中,未注册的装置可以获得访问权。有时,在许可频带中,存储库可以跟踪所有符合条件的订户;不同地,在免许可频带中,可能不存在符合条件的订户的这种数据库。不同的运营商可以访问免许可频带。例如,资源映射155占用的频谱可以至少部分地高于6GHz,优选地至少部分地高于15GHz,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高于30GHz。通常,随着频率的增加,天线的孔径减小。这里,由于用于雷达探测109的电磁波的明确限定的定向传输特性,所以当作为雷达探测109的一部分确定无源对象的位置时,可以实现高空间分辨率。
通常,可以通过天线阵列的更多天线来补偿较小的孔径。这有利于实现雷达探测的更高角度分辨率。
在一些示例中,一方面用于数据通信108的传输功率和另一方面用于雷达探测109的传输功率可以彼此基本上不同。例如,可以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期间使用比在第一资源元素160期间明显更高的传输功率。由BS112和终端130中的至少一个用于雷达探测脉冲的更高传输功率可以提高雷达探测109的准确性。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对数据通信108和雷达探测109采用基本相同的传输功率。例如,用于雷达探测109的传输功率比用于数据通信108的传输功率大至少5倍,优选地至少50倍,更优选地至少100倍。例如,在小区边缘场景中,可以将相应无线电收发器的基本上最大的硬件支持传输功率用于雷达探测109和数据通信108两者。
给出示例:在小区边缘,用于连续通信的最大功率可能受到针对该场景的规定的限制(例如,限制为约20dBm)。对于小的传输距离,功率可以非常低,例如为-20dBm的量级。雷达探测基于数个脉冲实现;这里,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功率,例如,总计30dBm或者可能是20dBm。因此,用于数据传输和雷达探测的传输功率之间的变化的比率是可能的。
图3例示了关于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之一期间发射和/或接收的雷达探测脉冲171的方面;例如,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之一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100μs。雷达探测脉冲171包括探测脉冲部分165。可选地,雷达探测脉冲171可以包括对有助于实现雷达探测109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数据部分166。
例如,探测脉冲部分165可以包括具有在与相应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相关联的频率内排列的频谱贡献的波形。例如,探测脉冲部分165的持续时间可以在0.1-2μs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8-1.2μs的范围内。可以调制波形的振幅;这有时被称为包络。取决于实现方式,包络可以具有矩形形状、sinc函数形状或任何其它函数相关性。探测脉冲部分165的持续时间有时被称为脉冲宽度。考虑到行进时间,脉冲宽度可以短于相应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持续时间,以使得能够在相应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持续时间期间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
可选数据部分166可以包括适合于促进雷达探测109的附加信息。这种信息可以包括:关于雷达发射器的信息(例如标识、位置、小区标识、虚拟小区标识等)和/或关于雷达探测脉冲171本身的信息(例如传输时间、定向传输分布等)。通常,可以明确地或隐含地包括这种信息。例如,为了隐含地包括相应信息,可以采用经由在无线电信道101上实现的控制信道106传送的查找方案来实现包含压缩标志。
虽然在图3的示例中,这样的信息包括在雷达探测脉冲171自身的数据部分166中,但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将这种信息与雷达探测脉冲171分开地传送,例如,在第一资源元素160之一中在控制信道106上传送的控制消息中。这里,可以实现控制消息与雷达探测脉冲171之间的交叉参考,例如,雷达探测脉冲171和控制消息的唯一时间排列,或者在控制消息和雷达探测脉冲171中包括特征标识符。
图4示意性示出了雷达探测109的示例。这里,BS112是雷达发射器。因此,BS112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发射雷达探测脉冲171。BS112实现蜂窝网络的小区110。小区110围绕BS112延伸。
在图4的示例中,雷达探测脉冲171具有各向同性的定向传输分布180(由图4中的虚线圆示意性地例示),即,针对相对于BS112的不同传输定向具有基本相同的振幅。因此,雷达探测脉冲的振幅或相位不显著地依赖于传输方向。
雷达探测脉冲171可以沿着LOS从BS112行进到终端130(图4中的点线箭头)。雷达探测脉冲171也被无源对象140(例如,障碍物、汽车、植物、房屋、汽车、人、墙壁、3-D物体、通道、洞穴等)反射。无源对象140不需要具有通信能力。因此,无源对象140可以不被配置为在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通信。由于无源对象140处的反射,产生了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172。如图4中相应箭头所示,这些回波172可以由终端130和/或BS112接收。
在一些示例中,回波172的方向和/或回波172的相移可以是对象140的位置或形状的特征。回波172的多普勒频移可以是对象140的速度的特征。
图5A是BS112与终端130之间的通信的信令图。图5A的示例所示的通信有助于实现雷达探测109。
首先,在1001,在BS112与终端130之间建立无线电信道101。这里,可以执行附着(attachment)过程。随后,终端130可以以连接模式进行操作。
在连接模式中,可以经由控制信道106传送调度许可1001A,例如,从BS112传送到终端130。调度许可1001A可以指示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调度许可1001A,以便抢先宣告雷达探测109(即雷达探测脉冲171的传输)。这里,BS112可以充当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中央调度器,从而避免对数据通信108的干扰。
如果调度许可1001A指示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单个资源元素,则调度许可也可以被称为专用调度许可——即,专用于其所指示的特定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可以根据请求/根据需要传送专用调度许可。根据专用调度许可,可以发射预定的且有限数量的雷达探测脉冲171(例如,单个雷达探测脉冲171)。由此,可以实现定制雷达探测109。
然而,如果调度许可1001A指示多个第二资源元素161-163,则调度许可可以被称为持久调度许可。详细地,调度许可可以指示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某些定时模式或重复率。例如,持久调度许可可以指示重复率151、持续时间152等。直到另行通知,然后,可以持久地调度第二资源元素161-163。这里,可以根据持久调度许可来发射非预定或未限定数量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因此,可以实现减少无线电信道101上的开销。
在一些示例中,调度许可1001A可以在单播传输中从BS112传送到终端130,并且可选地,在另外的单播传输中传送到连接到网络的其它受影响的装置。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在无线电信道101上广播调度许可1001A;从而,可以提示在无线电信道101上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装置在由调度许可1001A指示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中将数据传输静音。因此,对于连接到网络的多个装置,可以有效地减轻干扰。
然后,在1002,实现雷达探测脉冲171的传输。在图5A的示例中,BS112发射雷达探测脉冲171。在图5A的示例中,终端130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172。
在图5A的示例中,终端130在一定程度上对雷达探测脉冲171的接收进行评估。详细地,终端对原始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并确定回波172的某些接收特性,例如:到达角、行进时间、多普勒频移和/或接收功率电平。
终端然后向BS112发送报告消息1003。报告消息指示回波172的所确定的一个或更多个接收特性。可选地,报告消息1003指示终端130的位置。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接收特性——并且可选地基于终端130的位置(如果不为BS112所知)——,BS112便可以确定与回波172相关联的无源对象的位置和/或速度。详细地,在终端130的绝对或相对位置(例如,相对于BS112)是已知的情况下,可以例如借助于三角测量等倒推出无源对象140的位置。类似的考虑因素适用于关于无源对象140的移动方向。
图5B是BS112与终端130之间的通信的信令图。图5B的示例大体上对应于图5A的示例。然而,在图5B的示例中,在终端130处执行作为雷达探测109的一部分的进一步处理。具体地,终端130已经对回波172的一个或更多个接收特性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对象140的相对或绝对位置。该位置和/或速度包括在报告消息1004中。
在各种示例中,存在于终端130(通常是雷达接收器)处的逻辑量可以变化。在一个示例中,关于接收到的回波172的原始信息被报告给雷达发射器(例如,BS112)。在其它示例中,对原始信息执行一些处理(例如,如图5A的示例中那样),以确定一个或更多个接收特性和/或以压缩原始信息。在其它示例中,甚至可以确定回波172源自的对象140的位置。然后,可以将该位置报告给雷达发射器(例如,BS112)。
虽然已经针对具有各向同性定向传输分布180的雷达探测脉冲171描述了上文各种示例,但是雷达探测脉冲171可以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
虽然已经针对BS112是雷达发射器的场景描述了上文各种示例,但是在其它示例中,终端130也可以实现雷达发射器130。这里,可以由BS112集中地调度资源映射155。即,BS112可以将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出现通知给终端130。BS112可以控制用于雷达探测的资源分配。如果终端130实现雷达发射器,则终端130和/或BS112可以接收雷达探测脉冲。
图6示意性例示了雷达探测109的示例,其中,所采用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与各个雷达探测脉冲171的振幅相对于对照雷达发射器(在图6的示例中,相对于BS112)的取向的相关性相关联。在图6的示例中,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由对应的笔形波束实现,但是通常可以想到其它形状。可以基于波束成形技术采用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为了波束成形,天线阵列中的天线的振幅和相位根据某些天线权重而变化。因此,可以针对相对于发射器的不同方向实现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这产生了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
如图6所示,针对不同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实现多个不同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2。具体地,不同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与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不同的第二资源元素期间传输的雷达探测脉冲171相关联。在图6的示例中,为简单起见,仅例示了三个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通常,可以采用多个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例如,以覆盖雷达发射器的整个周围。
在图6的示例中,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2实现为笔形波束。通常,实现分布181-183的笔形波束可以具有小于90°的开度角,优选地小于45°,更优选地小于20°。通过实现明确限定的或窄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例如,以如图6所示的笔形波束的形式),可以实现雷达探测109的高空间分辨率。这从图6中显而易见,在图6中,分布182的雷达探测脉冲171被无源对象140反射;BS112以及终端130都接收相应的回波172。另一方面,因为无源对象140位于分布183的外部,所以分布183的雷达探测脉冲171不被无源对象140反射。
还可以采用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2以减轻干扰。例如,可以基于雷达发射器的位置和/或雷达接收器的位置和/或在无线电信道101上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其它装置(例如其它终端)的位置来确定雷达探测脉冲171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可以基于第二资源元素162中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2采用雷达探测109;并且,将第二资源元素162重新用于与终端130的数据通信108。在这样的示例中,确定相应雷达分布171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2,以避免传输到终端130的方向中。这有时被称为空间分集。
图7示意性例示了雷达探测109的示例,其中,所采用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图7大体上对应于图6的示例。然而,在图7的示例中,不同的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与BS112的不同虚拟小区111相关联(在图7中,为了简单起见,仅例示了与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相关联的虚拟小区111)。在一些示例中,各个虚拟小区111可以与不同的小区标识符相关联,因而可以采用不同的资源映射155。在不同虚拟小区111中传送的导频信号可以彼此正交。虚拟小区111可以促进数据通信108的空间分集。在一些示例中,虚拟小区111可以与一个或多于一个BS(图7中未示出)相关联。
图8示意性例示了雷达探测109的示例,其中,所采用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这里,多于两个装置(在图8的示例中,终端130、131和BS112)可以参与雷达探测109。在本示例中,BS112是雷达发射器。当确定对象140的位置和速度时,BS112可以融合从终端130、131接收的信息。为此,BS112可以从终端130、131中的每一个接收报告消息1003、1004。另外地,BS112可以在确定对象140的位置和速度时考虑由BS112直接接收的回波172。终端130、131实现(无源)雷达接收器。通过考虑与雷达探测109有关的多个信息源,可以提高作为雷达探测109的一部分对对象140的位置和速度进行确定时的准确性。
图9示意性例示了雷达探测109的示例,其中,所采用的雷达探测脉冲171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在图9的示例中,例示了雷达探测脉冲171可以在LOS传输中被终端130接收;而相应的回波172被反射回BS112(并且可选地还反射到终端130;图9中未示出)。
图10是BS112的示意图。BS包括处理器1122(例如,多核处理器)。BS112还包括无线电收发器1121。无线电收发器1121被配置为例如通过发射和接收(收发)在无线电信道101上进行通信。此外,无线电收发器1121被配置为发射和/或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处理器11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本文关于数据传输108和雷达探测109的共存所描述的技术。为此,可以提供存储相应控制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图11是终端130的示意图。终端130包括处理器1302(例如,多核处理器)。终端130还包括无线电收发器1301。无线电收发器1301被配置为例如通过收发在无线电信道101上进行通信。此外,无线电收发器1301被配置为发射和/或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处理器13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本文关于数据传输108和雷达探测109的共存所描述的技术。为此,可以提供存储相应控制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图12更详细地示意性例示了收发器1121、1301。在所示示例中,收发器1121、1301包括天线阵列1400。基于天线阵列1400,可以在接收例如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172期间采用各向异性灵敏度分布。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采用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的天线阵列1400的各向异性灵敏度分布进一步提高雷达探测109的准确性。天线阵列1400的这种各向异性灵敏度分布可以与相应的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各向同性定向传输分布180或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相结合。
如图12的示例所示,收发器1121、1301包括单个天线阵列1400。在另外的示例中,收发器1121、1301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阵列1400。多个天线阵列1400可以不同地定向,以覆盖相对于相应装置的不同方向。可以提供全向覆盖。
图12还示意性例示了接收特性,例如接收功率电平1413、到达角1412和行进时间1411。关于雷达探测109的感兴趣的其它接收特性包括多普勒频移,该多普勒频移可以用于确定对象140的速度,例如,离开/朝向雷达发射器和/或雷达接收器的径向速度。例如,可以以绝对项确定到达角1412,例如,相对于由单独的罗盘(图12中未示出)等提供的磁北方向。也可以以相对项确定到达角1412,例如,相对于天线阵列1400的特征方向。根据到达角1412和/或其它接收特性的定义,对应的信息可以包括在相应的报告消息1003中。另外的接收特性是例如相对于任意参考相位或相对于视距传输限定的参考相位的相移。
图13是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例如,可以通过BS112的处理器1122和/或通过终端130的处理器1302执行图13的方法。
首先,在3001,执行数据通信108。为此,可以在第一资源元素160中,在无线电信道111上发射和/或接收分组化数据。通常,可以基于LOS传输来执行数据通信108。
其次,在3002,执行参与雷达探测109。通常,可以基于非LOS传输(即基于回波)来执行雷达探测109。3002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发射雷达探测脉冲171(参见图14:3011);在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172(参见图15:3021);基于雷达探测脉冲171的至少一个接收特性1411-1413确定无源对象的速度或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接收到的回波172确定至少一个接收特性1411-1413;接收指示至少一个接收特性1411-1413、雷达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消息1003。
总之,上文已经例示了使得能够在较高频率下重复使用电磁波特性的技术,不仅用于数据通信,而且用于雷达探测。雷达探测通常包括测量针对雷达探测脉冲的不同反射/回波的延迟分布和到达角。
在一些示例中,已经描述了实现通信协议的技术,其中,诸如时隙的资源元素被分配/专用于雷达探测。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BS集中地调度各个资源元素。
这些技术使得能够针对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重复使用同一硬件。因此,可以在系统级上以及针对每个终端节省成本、尺寸、标识以及简化干扰抑制。
用于雷达探测的资源元素可以用于许可和免许可频带。通常,为了所获得的雷达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相应的频谱可以高于6GHz。通过这些技术,因此可以结合重叠频带中的数据通信在手机设备中采用雷达探测。感兴趣的频带可以在30-100GHz之间。可以采用自由许可频带。自由许可频带通常规定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相应的频带,但可能在输出功率、占空比等方面具有一些规则。在这种免许可频带的场景下,如本文所描述的干扰抑制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描述的技术基于以下发现:雷达探测和数据通信都可以由小的(例如,手持)装置支持。基于该发现,提供了使得能够将数据通信能力和雷达探测能力集成到同一硬件中的技术。用于数据通信和雷达探测的不同协议可以是软件限定的。
为了避免干扰,在执行数据通信时,雷达探测可能会受到制约,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偶尔、重复和/或根据请求调度用于雷达探测的相应资源元素。如果雷达发射器知道某些其它装置的方向,则雷达探测可以通过依赖于空间分集,和与该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同时使用。
尽管已经针对某些优选示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说明书后将想到等同物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些等同物和修改,并且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限制。
例如,虽然已经针对由BS发射的雷达探测脉冲描述了上文各种示例,但是可以关于由终端发射的雷达探测脉冲容易地实现相应技术。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适用于装置到装置信道(有时称为侧链路通信)。装置到装置信道的具体示例包括车辆到车辆通信。

Claims (20)

1.一种装置(112、130、131),所述装置包括:
-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
-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采用无线电信道(101、105、106)的第一资源元素(160)经由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传送数据(108),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采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参与雷达探测(109),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160)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在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将所述数据(108)的传输静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发射雷达探测脉冲(1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以第一传输功率发射所述雷达探测脉冲(171),并以第二传输功率发射所述数据(108),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比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至少5倍,优选地大至少50倍,更优选地大至少100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雷达探测脉冲(171)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装置(112、130、131)的位置以及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其它装置(112、130、131)的位置来确定所述雷达探测脉冲(171)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各向异性定向传输分布(181-183)。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接收雷达探测脉冲(171)的从无源对象(140)反射的回波(1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采用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的至少一个天线阵列(1400)的各向异性灵敏度分布来接收所述雷达探测脉冲(171)的所述回波(172)。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雷达探测脉冲(171)的回波(172)的至少一个接收特性(1411-1413)来确定无源对象(140)的位置和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雷达探测(109)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位置可选地限定为距所述装置(112、130、131)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特性(1411-1413)选自包括以下项的组:相对或绝对到达角、行进时间、多普勒频移、相移以及接收功率电平。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122、1302)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无线电收发器(1121、1301)并且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传送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至少一个的调度许可(1001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调度许可(1001A)是持久调度许可或专用调度许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广播所述调度许可(1001A)。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调度许可(1001A)提示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其它装置(112、130、131)在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中的至少一个中将数据(108)的传输静音。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以间歇序列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序列的各个元素的平均重复率(151)大于0.5秒,优选地大于0.8秒。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以间歇序列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的序列的各个元素的平均持续时间(152)短于2μs,优选地短于0.8μs,更优选地短于0.1μs。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元素(160)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161-163)被布置在作为许可频带或免许可频带的频谱中,并且所述频谱优选地至少部分地高于6GHz,更优选地高于30GHz。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
其中,所述装置(112、130、131)是包括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的蜂窝网络的基站,或者
其中,所述装置(112、130、131)是所述蜂窝网络的终端。
19.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无线电信道(101、105、106)的第一资源元素(160)在所述无线电信道(101、105、106)上传送数据(108),
-采用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160)正交的第二资源元素(161-163)参与雷达探测(109)。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方法由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2、130、131)执行。
CN201680087617.9A 2016-06-01 2016-06-01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Pending CN109477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62339 WO2017207042A1 (en) 2016-06-01 2016-06-01 Coexistence of radio communication and radar prob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7886A true CN109477886A (zh) 2019-03-15

Family

ID=5609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617.9A Pending CN109477886A (zh) 2016-06-01 2016-06-01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9481B2 (zh)
EP (1) EP3465256A1 (zh)
JP (1) JP6764948B2 (zh)
KR (1) KR102546141B1 (zh)
CN (1) CN109477886A (zh)
WO (1) WO20172070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244A (zh) * 2019-04-26 2021-11-30 索尼集团公司 使用无线电通信终端的雷达探测
CN113826024A (zh) * 2019-06-14 2021-12-21 索尼集团公司 无线电通信终端中的低功率雷达
WO2022257101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Zte Corporation Dual func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4005B2 (en) 2017-05-31 2020-08-25 Google Llc Radar modulation for radar sensing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ipset
JP2019152526A (ja) * 2018-03-02 2019-09-12 株式会社Subaru 航空機用アンテナ装置
US11454696B2 (en) * 2019-04-05 2022-09-2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MCW radar integration with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218328B (zh) * 2019-07-11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1229002B2 (en) * 2019-09-05 2022-01-18 Apple Inc. Ranging with a mobile cellular device
US11824711B2 (en) * 2019-09-25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a time gap for a probing pulse signal
KR102629291B1 (ko) 2019-09-25 2024-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의 필드를 이용하여 레이더 신호의 송수신 시간을 보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703582B2 (en) 2019-12-06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tatic radar measurement
EP3865896A1 (en) * 2020-02-11 2021-08-18 Veoneer Sweden AB A radar transceiver
CN115427835A (zh) * 2020-04-24 2022-12-0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感测方法
JP2021179381A (ja) * 2020-05-14 2021-1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位置推定方法、車両用通信機
US11800376B2 (en) 2020-06-11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based sensing for location detection across carriers
WO2022002629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Interdigital Ce Intermediate, Sa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localizing a target based on a radar processing of a signal
WO2022008066A1 (en) 2020-07-10 2022-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existence operations involving a radar-enabled user equipment and other user equipments
US20230288554A1 (en) * 2020-07-10 2023-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4376538A2 (en) 2020-07-10 2024-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existence operations involving a radar-enabled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WO2022008372A1 (en) 2020-07-10 2022-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based co-existence operations involving a radar-enabled user equipment
US20220066014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Bistatic and Multi-static Radar in Cellular Systems
EP4211495A1 (en) * 2020-09-11 2023-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rchitecture options for cooperative sensing and positioning
WO2022103504A1 (en) * 2020-11-13 2022-05-19 Google Llc User equipment coordinated radar sensing
US20220171016A1 (en) * 2020-11-27 2022-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for target radar signals with different target radar signal densities in time-domain
WO2022117502A1 (en) * 2020-12-04 2022-06-09 Interdigital Ce Intermediate, Sa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obtain a localization power matrix of a radar
US20220256519A1 (en) * 2021-02-04 2022-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n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4305866A1 (en) 2021-03-11 2024-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exist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radar application
EP4308969A1 (en) * 2021-03-18 2024-01-2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ata-aided radar sensing
EP4314890A1 (en) * 2021-04-01 2024-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pping of scatterer locations in a radio environment
US20220381876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tiliz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resources for co-channel radar operation
EP4363881A1 (en) * 2021-06-29 2024-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radar signal sensing
WO2023014275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Beammwave Ab A method of a control unit for transmission/reception of sens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ntrol units and a wireless device
WO2023014276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Beammwave Ab A control unit for sensing measurement report configuration, a wireless device,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WO2023014274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Beammwave Ab A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a sensing/localization transceiver for a wireless device, a wireless device,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WO2023075658A1 (en) * 2021-10-26 2023-05-04 Beammwave Ab A processor for performing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an electronic device, a metho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 prioritization control unit
US20230362898A1 (en) * 2022-05-03 2023-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ns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coexistence handling in cellular systems
WO2024027890A1 (en) * 2022-08-01 2024-0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manag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radar use
WO2024026555A1 (en) * 2022-08-04 2024-0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Cooperative interferometric receiver modul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agile radar-communicatio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6885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Yong-Hua Cheng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and warning apparatus
DE102009054776A1 (de) * 2009-01-23 2010-08-12 Adc Automotive Distance Control Systems Gmbh Kommunikation über Radar
CN102047714A (zh) * 2008-04-02 2011-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20032833A1 (en) * 2010-08-09 2012-02-09 Milligan Stephen D Radar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scheduling via ad hoc network
US20120143397A1 (en) * 2009-07-29 2012-06-07 Mix Telematics International (Proprietary) Limited Asset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763000A (zh) * 2009-12-22 2012-10-31 科布拉电子有限公司 与移动通信装置相联系的雷达检测器
CN103576143A (zh) * 2012-08-01 2014-02-12 奥迪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雷达传感器、机动车和通信方法
US20150378004A1 (en) * 2013-02-18 2015-12-31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ymbiotic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92464A (zh) * 2014-10-20 2016-05-18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侧的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5135B2 (en) * 2001-04-26 2019-09-24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s
US10142082B1 (en) * 2002-05-14 2018-11-27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Pre-coding in OFDM
GB2428921B (en) * 2005-08-01 2007-12-27 Roke Manor Research Sharing spectrum between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JP5566225B2 (ja) 2010-09-02 2014-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10051643B2 (en) * 2011-08-17 2018-08-14 Skyline Partners Technology Llc Radio with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during a blanking interval
US8891464B2 (en) * 2011-09-19 2014-11-18 Redline Innovations Group, Inc. Architectur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hannel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10631295B2 (en) * 2016-08-02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con-assisted multi-tier spectrum sharing
EP3563595B1 (en) * 2016-12-30 2023-09-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US10911127B2 (en) * 2018-01-23 2021-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10673587B2 (en) * 2018-02-27 2020-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11284396B2 (en) * 2018-03-19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beams for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6885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Yong-Hua Cheng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and warning apparatus
CN102047714A (zh) * 2008-04-02 2011-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E102009054776A1 (de) * 2009-01-23 2010-08-12 Adc Automotive Distance Control Systems Gmbh Kommunikation über Radar
US20120143397A1 (en) * 2009-07-29 2012-06-07 Mix Telematics International (Proprietary) Limited Asset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763000A (zh) * 2009-12-22 2012-10-31 科布拉电子有限公司 与移动通信装置相联系的雷达检测器
US20120032833A1 (en) * 2010-08-09 2012-02-09 Milligan Stephen D Radar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scheduling via ad hoc network
CN103576143A (zh) * 2012-08-01 2014-02-12 奥迪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雷达传感器、机动车和通信方法
US20150378004A1 (en) * 2013-02-18 2015-12-31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ymbiotic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92464A (zh) * 2014-10-20 2016-05-18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侧的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244A (zh) * 2019-04-26 2021-11-30 索尼集团公司 使用无线电通信终端的雷达探测
US11977143B2 (en) 2019-04-26 2024-05-0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Radar probing using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13826024A (zh) * 2019-06-14 2021-12-21 索尼集团公司 无线电通信终端中的低功率雷达
WO2022257101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Zte Corporation Dual func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06566A (ko) 2019-01-18
EP3465256A1 (en) 2019-04-10
JP6764948B2 (ja) 2020-10-07
WO2017207042A1 (en) 2017-12-07
US10969481B2 (en) 2021-04-06
US20190293781A1 (en) 2019-09-26
KR102546141B1 (ko) 2023-06-22
JP2019525134A (ja) 2019-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7886A (zh) 无线电通信与雷达探测的共存
Paul et al. Survey of RF communications and sensing convergence research
Grossi et al. Opportunistic radar in IEEE 802.11 ad networks
WO2022100499A1 (zh) 感知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0699196B1 (ko) 위치 정보 결정 방법
CN109477885A (zh) 采用导频信号的雷达探测
JP2020521945A (ja) 無線通信チップセットを使用するレーダー感知のためのデジタルビーム形成
CN110462431A (zh) 用于使用无线通信芯片组的雷达感测的全双工操作
JP2020523805A (ja) 無線通信チップセットを使用するレーダー感知のためのレーダー変調
Minoli et al. Ultrawideband (UWB) technology for smart cities IoT applications
CN103974272A (zh) 获取波束间干扰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US20120249300A1 (en) Determination of location using rssi and transmit power
US202002179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EP3983820A1 (en) Low power radar i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anjua et al. Survey on symbiotic radio: A paradigm shift in spectrum sharing and coexistence
Türkmen et al. Wireless sensing-enabler of future wireless technologies
Giovannetti et al. Target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V2X Sidelink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JP7183228B2 (ja) 無線通信とレーダプロービングの共存
Paul RF convergence of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Metrics, bounds, and systems
CN114070372B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Wang et al. Cognitive node selection and assignment algorithms for weighted cooperative sensing in radar systems
TWI681644B (zh) 使用無線通訊晶片組之用於雷達感測之全雙工操作
Yamamoto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tilizing Mobile Device with Built-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Sensor
Han et al. Exploiting Asynchronous V2V Transmission for Sensing Hidden Vehicles: A Multi-Path-Geometry Approach
Bogdani Localization & Tracking for Indoor Differential Ultra-Wideband Systems (MIMO-UW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