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9429B -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9429B
CN109469429B CN201910045540.4A CN201910045540A CN109469429B CN 109469429 B CN109469429 B CN 109469429B CN 201910045540 A CN201910045540 A CN 201910045540A CN 109469429 B CN109469429 B CN 109469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rank arm
sliding door
cran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5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9429A (zh
Inventor
何辉
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55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9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9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9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9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6B3/463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4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swinging 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其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的基座,以及用于平移的平推门,其中,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平推门之间铰接连接设置有一第一曲臂和一第二曲臂,所述第一曲臂至少包括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曲臂至少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本发明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由于采用了在基座和平推门之间铰接连接设置的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利用了曲臂结构实现平推门运动,不仅能够完全平直的保证平推门移动,而且曲臂结构完全利用机械曲臂这种成熟的机械结构方案,其实现的工艺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以电动方式驱动的门装置,包括以伸缩方式开启或关闭的电动伸缩门以及以平移方式开启或关闭的平移门。传统的平移门通常由门体和装在门体底部或顶部的滚轮构成,并需安装滑轨辅助来保证直线运行,门体沿轨道由曲臂或链条驱动运行。
这种平移门由于要铺设轨道,因此安装不便,且制造及安装成本高,结构复杂而且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滑动部位的磨损使间隙增大,闸门出现抖动且噪音增大,容易出现故障。
另,现有曲臂驱动结构平移门的结构很复杂,通常是利用一个曲臂,利用所提供的曲臂半径足够大,使得闸门板作近似平移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弧度较小的一段圆弧)且无法保证水平垂直的平向运动。
此外,现有电动平移门的驱动方式虽形式各异,但均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成本高等问题,并导致平移门运行的平稳性,工作的可选性差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安全,结构坚固,经久耐用,运行平稳噪音低,制造成本低,故障率低,且能精确实现电动平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的基座,以及用于平移的平推门,其中,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平推门之间铰接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曲臂和至少一第二曲臂,所述第一曲臂至少包括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曲臂至少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远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的远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
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突起部,用于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二突起部,用于铰接连接所述第三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及所述第四支臂铰接连接在所述平推门的侧边。
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的长度相等。
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之间还铰接连接设置有第三曲臂,所述第三曲臂设置采用与第一曲臂平行运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五支臂和第六支臂。
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之间还铰接连接设置有第四曲臂,所述第四曲臂设置采用与第二曲臂平行运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七支臂和第八支臂。
任一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第一驱动马达,其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五曲臂,所述第五曲臂设置采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九支臂和第十支臂,所述第九支臂的远端与所述输出转轴紧固连接。
任一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驱动马达,其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六曲臂,所述第六曲臂设置采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十一支臂和第十二支臂,所述第十一支臂的远端与所述输出转轴紧固连接。
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的近端,以及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四支臂的近端,都设置有控制对应曲臂扭曲方向的扭簧。
一种实现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所述平推门和基座;设置所述第二曲臂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在竖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所述平推门和基座;
B、设置驱动马达横向驱动所述平推门的可平移。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采用水平驱动的第五曲臂或竖直驱动的第六曲臂带动所述平推门的平移。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由于采用了在基座和平推门之间铰接连接设置的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通过垂直相交的运动轨迹线,从而可以使平推门在该运动轨迹线上平移,利用了曲臂结构实现平推门运动,不仅能够完全平直的保证平推门移动,而且曲臂结构完全利用机械曲臂这种成熟的机械结构方案,其实现的工艺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右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左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右展开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左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曲臂完全收缩状态的平推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中的曲臂近端关节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中的曲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须注意本发明以下表述中,例如近端、远端、水平面内、竖直面内等,是为方便表述所采用的相对实施例描述方式,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将本发明结构整体改变位置和角度时仍应理解为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用于安装的基座100,该基座100可以作为本发明所述移门装置机构的组成部件,在某些实现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体现在一体的安装部位上,例如在公交车、地铁、高铁列车等,可以是车厢的安装部位,在此部位设置相应的结构即可。
在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用于平移的平推门200,须注意的是本发明所述平推门200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可以体现为其他被平移运动部件,例如车间中也可以采用的本发明平推机构实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设置了用于铰接连接的第一曲臂210和第二曲臂220,该第一曲臂210设置包括了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支臂211和第二支臂212,其转动方向在水平面内。定义第一支臂211和第二支臂212相互铰接的一端皆为近端21,定义第一支臂211和第二支臂212相对的另一端皆为远端22,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臂211的远端设置铰接在基座100上,第二支臂212的远端设置铰接在平移门200上。
为实现第一支臂211和第二支臂212在水平面内的自由转动,从所述基座100上向上设置有一第一突起部101,在该第一突起部101上从下方铰接所述第一支臂211的远端22;依次地,所述第二支臂212的近端铰接在第一支臂211的近端下方,所述第二支臂212的远端铰接在平推门200的铰接点上方。如此形成的第一曲臂210各支臂就可以自由转动。也可以设置上述各铰接点之间的部件为依此叠高的方式进行铰接。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所述基座、第一支臂两端、第二支臂两端以及平推门之间的这三个铰接点并非依此落低或依此升高,但这样的话,就需要设置各支臂长度有限制,甚至可能相互之间产生阻挡和碰撞,限制了平推门的平推宽度。
同样的,所述第二曲臂220的第三支臂221和第四支臂222也可采用类似的铰接方式,保证所述第三支臂221和第四支臂222在竖直面内可以自由转动。较佳的连接方式是依此叠加连接臂,如图1所示的,从所述基座100上可以向上设置有第二突起部102,在所述第二突起部102的顶端铰接可以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的第三支臂221的远端,第四支臂222的近端又铰接在所述第三支臂221的近端之外,所述平推门200的铰接点又铰接在所述第四支臂222的远端外侧。或者,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叠加铰接连接。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基座100和所述平推门200之间至少设置第一曲臂210和第二曲臂220,这两个曲臂分别可以在相互垂直的面内自由转动(也即在没有装配到平推门和基座之间时具有这个结构特点),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曲臂210可以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结构,第二曲臂220具有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结构,在几何原理上,实际上是所述第一曲臂210和第二曲臂220的端点可以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圆面,而该两个圆面的交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也就是说通过平推门200的连接,第一曲臂210和第二曲臂220与所述平推门200的铰接点就只能在交线的水平直线上平移了,由此形成了本发明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基本方案。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臂210和所述第二曲臂220可以有多个平行运动的类似曲臂设置在基座100和平推门20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的,还设置了第三曲臂230,其由第五支臂231和第六支臂232形成,其连接基座100和平推门200的方式与第一曲臂210类似,也是可在水平面内驱动平推门的运动。以及,第四曲臂240,其由第七支臂241和第八支臂242形成,其连接基座100和平推门200的方式与第二曲臂220类似,也是可在竖直面内驱动平推门200的运动。
只要保证各曲臂采用相同数目和尺寸的支臂形成(如果不是相同尺寸的支臂,会受最小尺寸的限制,类似木桶原理),并且分别在相互平行的水平面内或者相互平行的竖直面内的驱动平推门移动,最终就可以保证平推门在水平面和竖直面的交线上移动,采用越多的曲臂来驱动平推门的移动,移门装置就越稳固牢靠。当然,需要注意同类型(水平面内或竖直面内)的曲臂运动平面应保证严格的平行,否则平推门就无法顺利移动。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主要是实现电动的平推门方式,当然并不限于采用电机的驱动方式,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各种不同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除电机之外的驱动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手推、气缸驱动等等。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采用了设置在基座100上的第一驱动马达310,可以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驱动力主要是针对水平面内的转动方式,因此,可以将驱动输出到任何一个水平面内转动的曲臂上,可以在基座上的铰接点实现转动驱动。在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马达310的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设置了一第五曲臂250,该第五曲臂设置采用与第一曲臂平行的、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第九支臂251和第十支臂252,并且第九支臂251的远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310的输出转轴紧固连接,注意此处不是铰接,以便第一驱动马达310能够驱动曲臂的转动,从而带动平推门200的移动。所述第十支臂252的远端与平推门200铰接连接。为实现有效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310须牢靠固定到所述基座100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马达310固定在所述基座100上的一第三突起部10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臂210和第三曲臂230是水平面内可转动的曲臂,并且设置在所述平推门200的侧边上下两侧,为更好的实现支撑,所述第三曲臂230的支臂采用更厚强度更高的杆件结构。而第二曲臂220和第四曲臂240设置为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曲臂,并且设置在所述平推门200的侧边中间位置,根据所需的支撑力强度,相应设置其支臂的厚度大小。在所述平推门200的侧边还设置有方便装配各曲臂的支臂远端的装配部510,如图1所示,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中,平推门200可以看成是待平移的部件,其结构样式可以从装配部510到平推门200的各种样式,例如可以是圆形或方形的托盘结构等。
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100上还设置了一第二驱动马达320,如图3和图4所示,其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200之间还设置有第六曲臂260,该第六曲臂260设置采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十一支臂261和第十二支臂262,所述第十一支臂261的远端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马达320的输出转轴上,以便受控驱动所述平推门的平移。所述第十二支臂262的远端铰接连接在所述平推门上。所述第二驱动马达320因为其输出转轴需要水平放置以便能够驱动第六曲臂260在竖直面内转动,所以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可以装配在所述基座的孔部内,并与基座垂直设置。
这样从竖直面内驱动曲臂伸缩可以实现对平推门平移的驱动。在该实施例中,竖直面内运动的曲臂只有第二曲臂220,第六曲臂260也可以看做是第四曲臂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实现了驱动曲臂。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各曲臂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粗细强度以及是否连接驱动马达实现作为驱动曲臂,具体地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各曲臂的支臂长度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一致的长度,这样在平推门的开合平移过程中,就可以保证充分利用各支臂的长度尺寸,不至于有的支臂浪费材料。如图5所示的,是各曲臂收缩在最小位置时的情形,此时,所述平推门200处于中间位置。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平推门最大移动距离内设置平推门的移动距离范围,这种范围的设置可以通过对第一或第二驱动马达的驱动范围进行设置,设置可以通过管理程序实时设置驱动马达的驱动范围,从而实现所述平移门的移动范围控制和设置。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除了上述两个支臂的曲臂实现方式之外,还可以设置采用两个以上更多支臂的曲臂实现方式,较好的是对每个曲臂采用一次叠加连接的支臂方式,并且在整个移门装置上考虑曲臂的收缩移动空间,防止磕碰和阻挡,从而可以实现更自由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当然,采用两个以上支臂的曲臂方案,对电动驱动来说不如两个支臂的曲臂控制简单,然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中,所述各曲臂的支臂两端(近端和远端)在实现铰接时,可以采用轴承连接方式,兵器较好的是,如图6所示的,可以在两个支臂之间的近端铰接点上设置采用有控制对应曲臂扭曲方向的扭簧410,该扭簧的作用可以是设置在单向上储能及在另一个方向上释放,这样,就可以控制所述曲臂的扭曲方向不至于混乱(因本发明所采用的曲臂,其支臂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可自由转动),混乱的扭曲方向可能导致在整个装置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更多的曲臂移动空间,该扭簧410可以控制支臂之间的扭曲方向在需要的一侧方向上。另外,扭簧的作用还在于,如果设置所有的扭簧都具有同样的储能和释放方向,则驱动马达的驱动可以只在一个方向上驱动,另一个方向可以依赖于该扭簧的释放作用,从而减少对驱动马达的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的实现方法,其包括步骤:
A、设置所述第一曲臂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所述平推门和基座;设置所述第二曲臂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在竖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所述平推门和基座;
B、设置驱动马达横向驱动所述平推门的可平移,该平移采用水平驱动的第五曲臂或竖直驱动的第六曲臂带动所述平推门的平移。
本发明所述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可以应用到目前常见的各种平推门中,例如建筑装修中的平推门、汽车、铁路车厢的平推门等,应用实现的场景非常宽广,实现的结构主要采用机械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传统平移门驱动机构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曲臂传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至少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设置一副传动曲臂,水平方向的第一曲臂和垂直方向的第二曲臂共同确定一个直线轨迹,通过曲臂同步运动原理传动驱动曲臂机构往复移动,使平推门门体打开或关闭并始终保持垂直且在水平方向运动。
本发明曲臂传动和曲臂驱动结构中,通过曲臂支臂即可将门体固定,制造简便,易于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因而可大大提高安装效率,节约成本。曲臂传动通过水平方向传动曲臂和垂直方向传动曲臂控制门体保持垂直且在水平方向运行因而可大大减少摩擦降低噪音,使结构安全可靠,确保门体水平平移过程平稳,使用寿命长。通过曲臂传动和驱动结构,可大大提高运动行程,节约设备空间。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运行平稳,故障率低等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的基座,以及用于平移的平推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平推门之间铰接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曲臂和至少一第二曲臂,所述第一曲臂至少包括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曲臂至少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远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的远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
其中,所述第一曲臂和所述第二曲臂的端点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圆面,并且该两个圆面的交线为一条水平的直线,所述第一曲臂和所述第二曲臂与所述平推门的铰接点在交线的水平直线上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突起部,用于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二突起部,用于铰接连接所述第三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及所述第四支臂铰接连接在所述平推门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之间还铰接连接设置有第三曲臂,所述第三曲臂设置采用与第一曲臂平行运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五支臂和第六支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平推门之间还铰接连接设置有第四曲臂,所述第四曲臂设置采用与第二曲臂平行运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七支臂和第八支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第一驱动马达,其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五曲臂,所述第五曲臂设置采用水平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九支臂和第十支臂,所述第九支臂的远端与所述输出转轴紧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驱动马达,其输出转轴与所述平推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六曲臂,所述第六曲臂设置采用竖直面内可自由转动的第十一支臂和第十二支臂,所述第十一支臂的远端与所述输出转轴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平推门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的近端,以及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四支臂的近端,都设置有控制对应曲臂扭曲方向的扭簧。
CN201910045540.4A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Active CN109469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5540.4A CN109469429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5540.4A CN109469429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9429A CN109469429A (zh) 2019-03-15
CN109469429B true CN109469429B (zh) 2023-08-04

Family

ID=6567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5540.4A Active CN109469429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942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56824A1 (fr) * 1979-05-16 1980-12-12 Fiat Auto Spa Porte coulissan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H09317846A (ja) * 1996-05-24 1997-12-12 Michihiro Osaki 直線運動機構
CN203050389U (zh) * 2012-12-11 2013-07-10 必凯威(北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带锁闭功能的平推窗系统
JP2014169536A (ja) * 2013-03-01 2014-09-18 Kinkei System Corp 自動扉
CN209653808U (zh) * 2019-01-17 2019-11-19 深圳市爱克信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56824A1 (fr) * 1979-05-16 1980-12-12 Fiat Auto Spa Porte coulissan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H09317846A (ja) * 1996-05-24 1997-12-12 Michihiro Osaki 直線運動機構
CN203050389U (zh) * 2012-12-11 2013-07-10 必凯威(北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带锁闭功能的平推窗系统
JP2014169536A (ja) * 2013-03-01 2014-09-18 Kinkei System Corp 自動扉
CN209653808U (zh) * 2019-01-17 2019-11-19 深圳市爱克信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9429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05914B2 (ja) 車両ドアの作動機構
CN102889349B (zh) 平行运动机构及闸道伸缩门
CN207764656U (zh) 推杆换位机构及光热发电定日镜架
US10994752B2 (en) Lock mechanism for improved door panel seal
US20170137037A1 (en) Sliding-plug movement mechanism device based on virtual linear movement guide rail and for sliding-plug door
CN110924776B (zh) 一种双向开合铰链及双向开合门
CN109469429B (zh)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1980571A (zh) 一种平移门
CN106593217A (zh) 一种用于门窗的三开机构以及平移伸缩组件
CN204645944U (zh) 一种摆动式塞拉门机构
CN209973497U (zh) 对轨小车
CN208534283U (zh) 一种高速车用内置塞拉门系统
CN204982729U (zh) 一种智能闸机双门联动机构
CN208534250U (zh) 塞拉门锁闭解锁装置
CN109578539A (zh) 一种平推移动装置及其曲臂装置
CN104863461A (zh) 一种无死点双扇智能门
CN209653808U (zh) 一种平推门移门装置
CN216116698U (zh) 一种机械臂、测试装置及启闭测试系统
CN214943461U (zh) 一种载具合盖连杆机构
CN108005538B (zh) 一种重型建筑塞拉自动门
CN209444765U (zh) 一种平推移动装置及其曲臂装置
CN205314775U (zh) 一种启动装置及智能全自动开合立柜
CN201896504U (zh) 开窗器联动多点锁自动开闭器
CN203668851U (zh) 加宽式通道闸
CN201813074U (zh) 滑轨式活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