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9170A -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9170A
CN109469170A CN201811479815.7A CN201811479815A CN109469170A CN 109469170 A CN109469170 A CN 109469170A CN 201811479815 A CN201811479815 A CN 201811479815A CN 109469170 A CN109469170 A CN 109469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level
inlet
valv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98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9170B (zh
Inventor
胡诗明
唐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98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9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9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9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9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9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4Flushing valves for outlets; Arrangement of outlet val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1Shape or selection of material for flushing cisterns
    • E03D1/012Details of shape of cisterns, e.g. for connecting to wall, for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flushing-device actu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2Arrangement of inlet val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3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floa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0Valves for high or low level cisterns; Their arrangement ; Flushing mechanisms in the cistern,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pre-or a post- flushing and for cutting off the flushing mechanism in case of leakage
    • E03D1/36Associated working of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24Operated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9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directly by the hand
    • E03D5/09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directly by the hand the flushing element, e.g. siphon bell, being actuated through a le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涉及坐便器排水技术领域,包括:进水阀、排水阀、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水路连接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通过排水控制机构与排水阀进行水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通过水位上升或下降用于控制排水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水阀用于进水,所述排水阀用于排水,所述刷圈机构用于进行刷圈刷水或将水排至坐便器水箱。本发明在排水之前先开启刷圈水冲洗锅面,且刷洗量可控,可以使坐便器的锅面冲洗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便器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桶坐便器冲水装置中,在需要冲刷坐便器时,通过外力来使排水阀的阀口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水,同时,在阀口打开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组件同时控制进水阀开启进水,进而实现排水与进水的同步工作。
如公开号为CN20662530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座便器的进水、排水一体化控制机构”则为上述结构,通过拉起排水浮拍来开启排水,同时排水浮拍连接的拉杆(15)进行相应位置变化,以控制进水阀开启进水。
上述的进排水控制机构不能实现提前供水以刷洗坐便器的锅面,并且手动拉起浮拍会增加启动的作用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使坐便器排水前能够提前刷洗坐便器的锅面,且降低坐便器排水时的启动力。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包括:进水阀、排水阀、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水路连接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通过排水控制机构与排水阀进行水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通过水位上升或下降用于控制排水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水阀用于进水,所述排水阀用于排水,所述刷圈机构用于进行刷圈刷水或将水排至坐便器水箱。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进水口、排水口和刷圈口,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在等水位点处互相连通;所述进水阀和排水阀设置于第一水箱内,所述刷圈机构设置于第二水箱内,所述排水控制机构设置于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所述排水水位高于止水水位和补水水位,所述等水位点的高度介于所述进水水位与排水水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阀包括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其中,第一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第一水箱中的水位高于进水水位时,所述进水阀关闭,此时,当外力作用于所述进水阀使其开启时,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进水阀被缓慢关闭;当第一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进水阀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控制机构包括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排水控制组件,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进水阀的第一出水端,第一出水管连接于所述排水阀,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所述刷圈机构,所述排水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处,被配置为: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关闭,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阀包括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其中,第二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排水口,被配置为:当第二进水端处于进水状态时,在第一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开启,在第一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关闭;当第二进水端处于止水状态时,所述排水阀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刷圈机构包括第三进水端、第三出水端和第四出水端,其中,第三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的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刷圈口,第四出水端设置于第二水箱内,设定所述刷圈机构中的水从所述第三出水端排出为刷圈状态,从所述第四出水端排出为补水状态,则所述刷圈机构被配置为:当第三进水端为进水状态时,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从高于补水水位变为低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由刷圈状态变为补水状态,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从低于补水水位变为高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始终为补水状态;当第三进水端为止水状态时,所述刷圈机构由补水状态变为刷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阀包括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的第一进水阀、第一密封件、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和延时组件;
所述第一进水阀包括第一泄压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泄压口,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动作,设定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泄压口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第一密封位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泄压口分离的位置为第一泄压位置,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浮体以及与第一浮体连接的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浮体高于进水水位时,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第一密封位置而对所述第一进水阀密封,使所述第一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进水阀关闭;当所述第一浮体低于进水水位时,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第一泄压位置而使所述第一进水阀泄压,使所述第一进水阀处于进水状态,所述进水阀开启;
所述延时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一浮体,在所述第一浮体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于进水水位移动至低于进水水位时,所述延时组件产生一负压,对所述第一浮体施加反向于浮力的拉力,以使所述第一浮体缓慢地从低于进水水位回复至高于进水水位,从而所述第一进水阀的所述第一泄压口被延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浮体固定连接的杆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杆件根据所述第一浮体的水位而上下起伏,所述控制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杆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控制组件是将所述杆件的上下起伏转变为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位置变化的动作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延时组件包括腔体和与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连接的腔体调节组件,所述腔体包括一内部空腔和连通内部空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腔体调节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浮体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时,改变所述内部空腔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延时组件的腔体为可伸缩的延时囊,所述延时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腔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活动芯子和固定芯子,所述固定芯子设置于所述延时囊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延时囊的第二端,所述活动芯子为中空筒体,其套设于所述固定芯子上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活动芯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延时囊并与之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芯子外露伸出所述延时囊的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动芯子在外露的部分还具有一连通中空筒体与外界的连通口,所述第一连接件作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的所述杆件。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阀包括设有第二进水端的驱动机构、设有第二出水端的底座、止水控制机构、第一钩挂组件和第二钩挂组件;
所述底座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底座上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包括止水主体,所述止水主体设置有用于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以及设置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活塞和弹性元件,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能够沿液压缸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定义所述轴向的两侧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缸体在第一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端,所述进液口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以推动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在进入缸体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出液口被配置为液体进入缸体后推动所述活塞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排出液体,所述活塞连接从所述缸体穿出的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做往复运动;
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设定靠近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远离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钩挂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一挂钩的第三挂钩件、以及钩挂弹性件,第三挂钩件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所述钩挂弹性件对所述第三挂钩件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组件主体连接所述活塞杆,在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由所述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钩挂,在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所述第二钩挂组件包括第二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的第四挂构件、以及水位控制单元,第四挂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构件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钩挂,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构件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脱钩;
并且在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后,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钩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控制组件包括第二进水阀、第二密封件和第二水位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进水阀包括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动作,设定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泄压口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第二密封位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泄压口分离的位置为第二泄压位置,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浮体以及与第二浮体连接的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浮体高于排水水位时,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第二密封位置而对所述第二进水阀密封,使所述第二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出水管关闭,当所述第二浮体低于排水水位时,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第二泄压位置而使所述第二进水阀泄压,使所述第二进水阀处于进水状态,所述第一出水管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由隔板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互相连通的等水位点处为隔板的顶端。
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并具有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种纯机械式的控制坐便器实现进水、刷圈、排水和补水一体化的控制装置。
(2)、在排水之前先开启刷圈水冲洗锅面,且刷洗量可控,可以使坐便器的锅面冲洗的效果更好。
(3)、相比如传统的坐便器排水启动方式,启动力降低,方便人们的使用,给人们营造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二维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控制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控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处于进水过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水位上升至浮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进水阀止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在外力作用下向低水位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移动至低水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缓慢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处于进水过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水位上升至浮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进水阀止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在外力作用下向低水位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移动至低水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所示为实施例二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缓慢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延时进水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5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延时进水阀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延时进水阀的进水阀止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在外力作用下向低水位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所示为实施例三中延时进水阀的浮体缓慢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0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液压驱动组件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液压驱动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止水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二钩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二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由钩挂到脱钩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9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0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种结构从第一钩挂位置到第一脱钩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二种结构从第一钩挂位置到第一脱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3(a)所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在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3(b)所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在初始位置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4(a)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三挂钩与第一挂钩脱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4(b)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三挂钩与第一挂钩脱钩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5(a)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四挂钩与第二挂钩脱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5(b)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四挂钩与第二挂钩脱钩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6(a)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阀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6(b)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阀口关闭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由钩挂到脱钩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排水阀的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由脱钩到钩挂时第二组件主体为二连杆时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包括:水箱1、排水控制机构2、排水阀3、延时进水阀4和刷圈机构5。
所述坐便器冲水装置的材料为硬质材料,如金属、硬质塑料等等,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坐便器冲水装置应用于坐便器水箱中,为了轻便性和防腐蚀性,优选使用塑料。
一、水箱1
继续参考图1,所述水箱1包括第一水箱11、第二水箱12、进水口(图中不可视)、排水口(图中不可视)和刷圈口13,所述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在等水位点处互相连通。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由隔板14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互相连通的等水位点处为隔板14的顶端,通过隔板14的顶端来进行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之间的连通,由于连通的面积较大,因此可以加速水流的速度,方便水流快速从第二水箱12流入第一水箱11。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在隔板14上打连通孔,或在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之间设置连通管道。
所述延时进水阀4和排水阀3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11内,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和刷圈机构5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箱12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排水控制机构2设置于第一水箱11内,亦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所述进水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所述排水水位高于止水水位和补水水位,所述等水位点的高度介于所述进水水位与排水水位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止水水位和补水水位的高低没有固定的限制,止水水位高于、等于或低于补水水位均可以。
二、延时进水阀4
所述延时进水阀4包括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其中,第一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进水口,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被配置为:当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高于进水水位时,所述延时进水阀4关闭,此时,当外力作用于所述延时进水阀4使其开启时,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延时进水阀4被缓慢关闭;当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延时进水阀4开启。
参考图6~14,所述延时进水阀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进水阀和延时组件44,所述进水阀为常用的进水阀,包括阀门部41、密封件42和水位控制组件43。
所述阀门部41包括一泄压口411,所述密封件42用于密封所述泄压口411,所述密封件42可以为常用的密封装置,该实施例中使用的为橡胶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其他的密封材料。
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带动所述密封件42动作,设定所述密封件42与所述泄压口411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密封位置,所述密封件42与所述泄压口411分离的位置为泄压位置,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包括浮体431以及与浮体431连接的密封件控制机构432。
该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包括与所述浮体431连接的杆件4321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杆件4321,另一端连接所述密封件42,所述控制组件是将所述杆件4321的上下起伏转变为带动所述密封件42进行位置变化的动作驱动机构。
所述控制组件可以为常用的机械驱动机构,如杠杆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机构等等,该实施例中采用的为杠杆驱动机构,包括一枢接支架433和一摆杆4322,所述枢接支架433与所述阀门部41的位置相对固定,该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枢接支架433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固定设置于其他相对阀门部41固定的装置上。所述摆杆4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杆件43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件42,中间端枢接于所述枢接支架433。
由于所述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在浮体431浮力的作用下而进行位置变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随着浮力的变换改变位置,该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控制机构432的材料为轻质硬性材料,该实施例中选用耐腐蚀性好的塑料。
所述浮体431与杆件4321的连接可以为相对位置可调节的固定连接,也可以为相对位置不可调节的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优选选用相对位置可调节的固定连接,具体为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调节浮体431与所述杆件4321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所述密封件42与所述泄压口411的密封性能。
该实施例中,所述杆件4321可以充当对所述浮体431施加外力的载体,通过按压所述杆件4321可以使所述浮体431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额外设置其他装置来控制所述浮体431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例如,在所述浮体431的下端连接一挂绳,在水箱下方固定设置一滑轮,将所述挂绳绕过该滑轮,通过拉动挂绳可以实现使所述浮体431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
所述浮体为常用的浮体材料制成,该实施例中,所述浮体为空心的塑料筒体,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和形状。
该实施例中,当浮体431处于高水位时,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带动所述密封件42处于密封位置而使所述进水阀止水,当浮体431处于低水位时,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带动所述密封件42处于泄压位置而使所述进水阀进水。
所述浮体431的运动过程为在垂直于水面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因此为了防止浮体431在运动的过程中方向改变而影响密封件42的密封性能,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进水阀位置相对固定的限位支架451,该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架451固定设置于与所述进水阀连接的进水管45上。
所述延时组件44包括腔体和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连接的腔体调节组件,所述腔体为可伸缩的延时囊441,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囊441的材料为具有一定柔性的塑料,外形为波浪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形状或材料制成所述可伸缩的延时囊441,所述延时囊44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通孔4411,所述腔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42、活动芯子443和固定芯子444,所述固定芯子444设置于所述延时囊441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延时囊441的第二端,所述活动芯子443为中空筒体,其套设于所述固定芯子444上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活动芯子44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411伸出所述延时囊441并与之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芯子443外露伸出所述延时囊441的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42,所述活动芯子443在外露的部分还具有一连通中空筒体与外界的连通口4421,所述第一连接件442作用于所述密封件控制机构432的所述杆件4321,该实施例中为所述第一连接件442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件4321。
该实施例中,水箱中的水通过该连通口4421进入所述活动芯子443的空腔内,进而通过活动芯子443与固定芯子444的配合间隙进入延时囊441的内部空腔内。
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活动芯子443的内径从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至远离第一连接件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固定芯子444的外径从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至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逐渐增大。前面的小间隙可以提供足够的延迟时间,后面的大间隙可以让进水阀止水不受延时组件44的影响,可以快速止水。
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内部空腔内水流的速度,不会影响其他过程中浮体431移动的速度,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组件44还包括调节阀445,所述调节阀445包括第一缸体4451、第一进水口4452、第一出水口4453和第一阀瓣4454,所述第一阀瓣4454在浮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水口4453进行密闭配合,所述第一出水口4453与延时囊441连通以使流体从调节阀445的第一出水口4453进入延时囊441的内部空腔内。
该实施例中,所述腔体调节组件能够在所述浮体431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时,减小所述内部空腔的大小。
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囊441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阀445需与所述进水阀的位置相对固定,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进水阀位置相对固定的固定支架452,所述固定支架452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阀连接的进水管45上。
为了方便所述延时组件44的固定,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进水管45上的固定支架452,所述调节阀445通过该固定支架452与所述进水管45进行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所述延时组件44进行固定,如固定于水箱底部。
该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1)、如图8所示,初始状态:水箱水位位于所述调节阀445下方,因此,在重力作用下调节阀445的第一阀瓣4454下降,调节阀445处于打开状态,浮体431处于低水位,密封件42与泄压口411分离,进水阀开始进水。
(2)、如图9所示,进水过程中,水箱水位上升至所述调节阀445的上方、浮体431的下方时,调节阀445的第一阀瓣4454上升,与第一出水口4453进行密闭配合,调节阀445关闭。
(3)、如图10所示,水位持续上升至浮体431处,当浮体431的浮力大于重力,浮体431向高水位移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杆件4321上升,带动第一连接件442和活动芯子443向上运动,延时囊441被拉伸,水从第一连接件442的连通口4421进入延时囊441。
(4)、如图11所示,浮体431上升至高水位,带动密封件42移动至密封位置,进水阀止水。
(5)、如图12所示,按压杆件4321使其下运动,带动浮体431向低水位运动,带动密封件42从密封位置向泄压位置移动,进水阀进水,带动第一连接件442和活动芯子443向下运动,延时囊441被压缩,由于延时囊441内压力大于调节阀445的第一阀瓣4454受到的浮力,调节阀445迅速打开,延时囊441内的水通过调节阀445的第一出水口4453后从第一进水口4452排出。
(6)、如图13所示,杆件4321移动至最下位,浮体431位于低水位,密封组件位于泄压位置。
(7)、如图14所示,按压结束,调节阀445的第一阀瓣4454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与第一出水口4453进行密闭配合,使调节阀445关闭,浮体431浮力大于重力向高水位运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杆件4321上升,带动连接件和活动芯子443向上运动,延时囊441被拉伸,由于此时延时囊441只有第一连接件442处的连通口4421可以进水,因此受到负压作用,阻止延时囊441的拉伸,对浮体43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浮体431的上升过程被延缓,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的过程也被延缓,进水阀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进水时间,直到密封件42移动至密封位置时,进水阀止水,当水位再次下降时,进水阀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三、排水控制机构2
如图4-5所示,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包括进水管21、第一出水管22、第二出水管23和排水控制组件24,所述进水管21连接于所述延时进水阀4的第一出水端,第一出水管连接于所述排水阀3,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所述刷圈机构5,所述排水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22处,被配置为: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22关闭,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22导通。
所述排水控制组件24的具体结构可以为本实施例中图4-5所示的常用进水阀结构即可,即通过水位的变化带动浮桶25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进水阀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以控制第一出水管22的导通和关闭。
四、排水阀3
所述排水阀3包括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其中,第二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的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二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排水口,被配置为:当第二进水端处于进水状态时,在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高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3开启,在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低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3关闭;当第二进水端处于止水状态时,所述排水阀3关闭。
参考图29~48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阀3的具体结构包括:液压驱动组件31、底座32、止水控制机构35、第一钩挂组件33和第二钩挂组件34。
(1)、首先介绍底座32的结构:
所述底座32可以根据排水阀3的应用场景设置相应的常用底座,该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阀3应用于坐便器的水箱排水中,因此,所述底座32的具体结构如图34所示,所述底座32包括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3,所述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3均为两者相互连通的空心筒状体,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自行设定外形,该实施例中,优选设定所述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3均为内径不同的圆筒,所述第一部分322的外壁包括用于与坐便器的排水管道连接的连接部,如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323用于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图29中可以看出),且所述第二部分323具有用于进水的镂空部3231,所述镂空部3231的大小可以用来控制所述排水阀3排水的速度。水从镂空部3231进入后从阀口321排出,通过设置外径大于所述阀口321的止水阀瓣352(图29中可以看出),可以实现所述阀口321的关闭。
继续参考图34,该实施例中,所述阀口321的设置方式为设置所述第二部分323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322的内径,且以内径差形成阶梯面,形成所述阀口321。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其他的阀口结构,如在第一部分322的内壁向中心凸起形成阀口321。
(2)、下面介绍止水控制机构35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29,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设置于所述底座32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具体结构如图33所示,包括止水主体351,所述止水主体351设置有用于所述阀口321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352,以及设置有第一挂钩354(如图38所示)和第二挂钩353。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挂钩354和第二挂钩353的设置,设置所述止水主体351为空心桶状体,可以为圆筒、方桶或其他形状,该实施例中采用空心圆筒,所述第一挂钩354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351的内壁,所述第二挂钩353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351的外壁,所述止水阀瓣352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351的端部,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能够沿底座3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底座32的阀口321。
(3)、下面介绍液压驱动组件31的结构:
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可以为常用的液压驱动组件,即可以实现使用液压力来控制排水阀3的开启和关闭。
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所述活塞杆312的移动位置,且可以对排水阀3的止水控制机构35进行预压,防止坐便器内的污水倒流,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的具体结构参考图31所示,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包括液压缸、活塞杆312、活塞313和弹性元件314。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311,所述缸体311内具有可沿缸体311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313,定义所述轴向中朝向两端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平行于轴线的方向,在图31中,向下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向上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314对所述活塞313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即向下)的作用力。所述活塞313连接从所述缸体311穿出的所述活塞杆312,所述活塞313在所述第一位置3132和第二位置3133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312做往复运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3132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图43所示,所述第二位置3133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图45所示。
所述弹性元件314可以为弹簧、阻尼油、硬橡胶等常用的弹性元件,该实施例中设置为弹簧。
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的缸体311包括顶盖3111、侧壁3112和底盖3113,所述侧壁311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顶盖31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3113,因此,对于该液压缸来说,所述第一方向为底盖3113所在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顶盖3111所在的方向。
所述活塞杆312设置于所述活塞313的朝向第一方向的一端,在所述的底盖3113上设置一用于活塞杆312穿出的通孔3114,所述弹性元件3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31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313。
所述缸体311在第一位置3132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活塞313在弹性元件314的弹力作用下运动的极限位置,所述活塞313在所述弹性元件314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3132,所述限位部可以额外安装,也可根据第一位置3132所在的位置由缸体311直接一体成型制成,例如,由所述缸体311的底盖3113作为限位部。
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口315和出口316,所述进口315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311以推动所述活塞313由所述第一位置313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313在进入缸体311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3133,所述出口316设置于所述缸体311的第二位置3133朝向第二方向的一端,即图31中第二位置3133往上的部分,所述出口316用于在活塞313由所述第一位置313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时,活塞313上方缸体311内的空气或液体从出口316排出。
该实施例中,为了制作方便,所述出口316可以设置于顶盖3111与侧壁3112的连接处,所述出口316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设置于侧壁的顶端。
该实施例中,所述出口316设置于缸体311的第二位置3133处,即所述顶盖3111和所述侧壁3112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位置3133,当活塞313移动至第二位置3133时,缸体311内的液体刚好从出口316流出,此时,液体正向压力(进口315进入的液体施加)、液体反向压力(出口316流出的液体施加)和弹性元件314的弹力三者平衡,为了方便液体更好的从出口316流出,所述缸体311的侧壁3112的内壁上位于出口316的靠近底盖3113的一侧设置导液槽319。在活塞313的移动过程中,首先移动至导液槽319位置,液体可以从导液槽319处流入出口316,提高液体流出的效率。
所述弹性元件314的选择关系到第二位置3133的具体位置,当所述弹性元件314的弹力较大时,所述第二位置3133的位置越靠近第一位置,当所述弹性元件314的弹力较小时,所述第二位置3133的位置越远离第一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结合实际需要的移动距离来选择适当的弹性元件314。
所述进口315可以直接设置于底盖3113上,也可以设置于侧壁3112上,当设置于底盖3113上时,底盖3113可直接作为限位部,当设置于侧壁3112上时,需要另外设置限位部,该实施例中为了安装和结构的合理性,将所述进口315设置于所述侧壁3112的靠近所述底盖3113的一端。
为了防止液压缸中的液体从所述通孔3114与活塞杆312的间隙流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缸体311与活塞杆312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密封,所述缸体311的底盖3113在通孔3114边沿处向顶盖3111延伸形成第一密封部317,所述第一密封部317为中空筒形,较佳的,其内径与所述通孔3114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密封部317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并挤压所述活塞杆312。通过以上设置,当液体进入液压缸内时,会对该第一密封部317施加压力,该第一密封部317在压力作用下紧贴活塞杆312,从而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密封部317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需满足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即可,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密封部317的变形部位为离通孔3114的距离越远,变形量越大,因此,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317的厚度从靠近通孔3114端向远离通孔3114端逐渐减小,通过以上设置,由于厚度越小,变形量越大,通过设置靠近通孔3114处厚度大,保障了所述第一密封部317的强度,通过设置远离通孔3114处厚度小,保障了密封效果的良好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厚度始终相同。
为了更好的提升密封的效果,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317在最靠近顶盖3111的末端形成向中空内凸出的密封环3171。
由于液压直接冲击第一密封部317会影响第一密封部317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该影响,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缸体311内部还包括设置于底盖3113上的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17和侧壁3112之间且与所述通孔3114同轴设置的圆筒形的阻挡件318。用于阻挡从进口315进入的液体。进入第一密封部317与阻挡件318之间的液体可以对第一密封部317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使第一密封部317紧密贴合活塞杆312。通过以上设置,液压缸的进口315处进来的液体被所述阻挡件318阻隔,不能直接作用于第一密封部317。由于从进口315进来的液体需要从侧壁3112与阻挡件318的间隙流入,因此,所述阻挡件318与液压缸之间也需具有一定距离间隔。为了使所述阻挡件318能完全阻挡射到第一密封部317上的液体,因此,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阻挡件318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17的高度,此时,所述阻挡件318可以充当限位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阻挡件318和第一密封部317的高度均为圆筒的长度。
为了提高活塞313与液压缸之间的密封性,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活塞313靠近底盖3113的一端包括第二密封部3131,所述第二密封部3131为薄壁圆筒形,其外径略小于所述缸体311的内径,与缸体311内壁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3131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使其紧靠液压缸的内壁。通过以上设置,当液体进入液压缸内时,会对该第二密封部3131施加压力,该第二密封部3131在压力作用下紧贴液压缸的内壁,从而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使所述活塞杆312始终在轴向上移动而不偏移位置,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一限定所述活塞杆312移动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可以设置于所述活塞杆312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活塞杆312的内部,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于内部,具体的,设定所述活塞杆312为中空杆件,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杆3115,其固定设置于所述顶盖3111上,且设置于所述活塞杆312的中空内,所述活塞杆312与所述导向杆3115为间隙配合,通过该设置,可以很好的限定所述活塞杆312的移动方向。
(4)、下面介绍第一钩挂组件33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29,所述活塞杆31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具体结构如图39所示,包括第一组件主体331、用于钩挂所述第一挂钩354的第三挂钩件333、以及钩挂弹性件332,第三挂钩件333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331,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334(参考图38和40的左图),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335(参考图38和40的右图),所述钩挂弹性件332对所述第三挂钩件333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335向第一钩挂位置334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3始终有向第一钩挂位置334移动的趋势。参考图38,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31连接所述活塞杆312,在活塞杆312由所述第二位置3133朝向第一位置3132运动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钩挂(如图38左图),在活塞杆312由所述第一位置3132朝向第二位置3133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钩(如图38右图)。
下面列举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两种可能结构:
(1)、再次参考图39,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31包括连接通孔3311,所述钩挂弹性件332为扭簧,所述第三挂钩件333枢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31,以绕所述连接通孔3311转动,所述扭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333,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3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335向第一钩挂位置334的作用力。
(2)、再次参考图41,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31包括一连接杆3312,所述钩挂弹性件332为弹簧,所述第三挂钩件333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312上,以沿连接杆3312线性滑动,所述弹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333,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3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335向第一钩挂位置334的作用力。
(5)、下面介绍第二钩挂组件34的结构:
参考图35,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包括第二组件主体342、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353的第四挂钩件343、以及水位控制单元341。所述第四挂钩件343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342,所述第四挂钩件343与第二挂钩353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钩件343与第二挂钩353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参考图47所示,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341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343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353钩挂(如图47左图),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341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343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353脱钩(如图47右图)。
继续参考图35,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水位控制单元341包括水箱3411、设置于所述水箱3411内的浮体3412、水位控制单元座体3413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3413上的枢接支架3414。
该实施例中的水箱3411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即用于盛放所述浮体3412。具体的结构为:所述水箱3411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侧壁和底部固定连接形成一空腔,用于盛放所述浮体3412且限制其移动方向,所述侧壁上还包括平行于轴向设置的水位孔3411a,排水阀3外部的水通过该水位孔3411a进入与水箱3411中,使两者水位保持一致。
继续参考图35,由于所述活塞杆312带动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移动的过程中需要穿过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3413,因此,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3413还包括一中空的让位通道3413a,所述让位通道3413a能够使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的驱动杆、第一钩挂组件33和止水控制机构34的止水主体342穿过。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不能始终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第一挂钩354钩挂,而是需要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处于两只进行脱钩,因此,该实施例中设定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3413还包括一底部3413b,所述底部3413b用于限制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止水阀瓣352,以使在液压驱动组件31的活塞313由所述第一位置3132朝向第二位置3133运动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钩。
参考图37,所述第二组件主体342包括与所述浮体3412连接的第一端3421,以及用于与所述枢接支架3414枢接的中间端3422,和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挂钩件343的第二端3423。
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功能为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使所述第四挂钩件343与所述第二挂钩353进行钩挂或脱钩,因此,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第二组件主体342可以由多种常见的力学结构实现如单杆、两连杆、三连杆等等,参考图48所示,为二连杆结构的简图,该实施例中为了结构的简单,优选选用单杆结构。由于所述水位控制单元341中的浮体3412在竖直方向运动,而需要与第四挂钩件343进行钩挂配合的第二挂钩353位于所述止水主体351的外壁,因此所述第四挂钩件343的运动方向为接近水平方向,为了实现该功能,且结合水位控制的需求,该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二组件主体342的形状为“L”形,所述“L”形的中间拐点枢接于所述枢接支架3414。
由于需要在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钩后,止水控制机构35缓慢关闭所述底座32的阀口321,因此,设定在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钩后,所述第四挂钩件343与第二挂钩353钩挂,该实施例中为当所述第三挂钩件333与第一挂钩354脱钩时,所述第四挂钩件343位于所述第二挂钩353的下方,如图44(a)所示。
参考图43~46所示,所述排水阀3的工作过程包括一下几步:
(1)、初始状态:如图43(a)和图43(b)所示,水箱中的水位处于高水位,所述排水阀3处于初始状态,即: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止水阀瓣352与所述底座32的阀口321密闭配合,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中的活塞杆312处于第一位置3132,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位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第一挂钩354的下方,所述水位控制单元341中的浮体3412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所述第四挂钩件343处于初始位置。
(2)、如图44(a)和图44(b)所示,当需要排水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受液压力作用,其内部的活塞杆312从第一位置3132向第二位置3133移动,此时,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与止水控制机构35的第一挂钩354钩挂,带动止水控制机构35向远离底座32方向移动,直到移动至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底部3413b处被限制不能继续往上移动,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从第一钩挂位置移动至第一脱钩位置,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第一挂钩354脱钩。
(3)、如图45(a)和图45(b)所示,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的第一挂钩354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3的第三挂钩件333脱钩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被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第四挂钩件343钩挂;此时水位持续下降,当水位下降到低水位时,所述第二钩挂组件34的水位控制单元341中的浮体3412的浮力小于重力时,所述第四挂钩件343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353脱钩,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
(4)、如图46(a)和图46(b)所示,所述止水控制机构35中的止水阀瓣352运动至所述底座32的阀口321处关闭阀口321,水停止排出,此时的水位为最低水位,所述液压驱动组件31受液压力作用,其内部的活塞杆31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回复到初始状态。
五、刷圈机构5
所述刷圈机构5包括第三进水端51、第三出水端52和第四出水端53,其中,第三进水端51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的第二出水管23,第三出水端52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刷圈口13,第四出水端53设置于第二水箱12内,设定所述刷圈机构5中的水从所述第三出水端52排出为刷圈状态,从所述第四出水端53排出为补水状态,则所述刷圈机构5被配置为:当第三进水端51为进水状态时,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从高于补水水位变为低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5由刷圈状态变为补水状态,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从低于补水水位变为高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5始终为补水状态;当第三进水端51为止水状态时,所述刷圈机构5由补水状态变为刷圈状态。
该实施例中,所述刷圈机构5的具体结构与公开号为CN106284563A的发明专利“一种低水箱坐便器锅面冲洗水控制装置”所公开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进水端51对应于上述发明专利中的供水管的进水端,第三出水端52对应于上述发明专利中与洗圈水道连接的供水管(1)的出水端,第四出水端53对应于上述发明专利中挡水板(2)上的导水槽(22),第二水箱12对应于上述发明专利中的水箱,补水水位对应于上述发明专利中的浮桶(3)的工作水位。
当所述刷圈机构5处于刷圈状态时,水能够通过刷圈机构5进入坐便器的刷圈水道,从而对坐便器的锅面进行冲刷,当其处于补水状态时,水通过刷圈机构5进入第二水箱12。
六、整体工作原理
该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坐便器冲水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初始状态: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高于进水水位,所述延时进水阀4处于止水状态。
(2)、外力作用于所述延时进水阀4的所述浮体,使其从高于进水水位移动至低于进水水位,所述延时进水阀4打开,处于进水状态,此时,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高于排水水位和补水水位,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控制所述排水阀3的进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刷圈机构5处于刷圈状态,水通过所述刷圈机构5进入坐便器的刷圈水道,从而对坐便器的锅面进行冲刷,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下降。
(3)、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下降到低于排水水位而高于补水水位时,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控制所述排水阀3的进水口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排水阀3的进水口进水,控制所述排水阀3的阀口打开,第一水箱11开始排水,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持续下降,此时,所述刷圈机构5仍处于刷圈状态,进水阀仍处于进水状态,水通过所述刷圈机构5进入坐便器的刷圈水道,从而对坐便器的锅面进行冲刷,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下降。
(4)、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下降到低于补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3的进水口仍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排水阀3继续在排水,直到所述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低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3停止排水。所述刷圈机构5由刷圈状态转变为补水状态,水通过刷圈机构5进入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
(5)、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到高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5仍为补水状态,水通过刷圈机构5进入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
(6)、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到高于排水水位时,所述排水控制机构2控制所述排水阀3的进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刷圈机构5仍为补水状态,水通过刷圈机构5进入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
(7)、当第二水箱12中的水位持续上升到高于挡板时,第二水箱12的水越过挡板进入第一水箱11,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持续上升。
(8)、当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上升到高于进水水位时,所述进水阀止水,回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差异点在于,如图15~23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进水阀4包括:进水阀和延时组件44,所述进水阀包括阀门部41、密封件42和水位控制组件43。
所述阀门部41包括一泄压口411,所述密封件42用于密封所述泄压口411,所述密封件42可以为常用的密封装置,该实施例中使用的为橡胶垫。
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带动所述密封件42动作,设定所述密封件42与所述泄压口411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密封位置,所述密封件42与所述泄压口411分离的位置为泄压位置,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包括浮体431以及被浮体431连接的密封件控制机构432。
该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包括与所述浮体431连接的杆件4321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杆件4321,另一端连接所述密封件42,所述控制组件是将所述杆件4321的上下起伏转变为带动所述密封件42进行位置变化的动作驱动机构。
所述控制组件可以为常用的机械驱动机构,如杠杆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机构等等,所述多杠杆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支架和一多连杆动作单元,所述支架与所述阀门部41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多连杆动作单元一端连接于所述杆件43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件42,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
该实施例中采用的为两连杆驱动机构,包括两连杆支架434、第一连接杆4323和第二连接杆4324,所述第一连接杆4323和第二连接杆4324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3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杆件4321,所述第二连接杆432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件42,所述两连杆支架434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324的中间端,所述两连杆支架434固定连接于所述阀门部41。
该实施例中,当浮体431处于高水位时,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带动所述密封件42处于密封位置而使所述进水阀止水,当浮体431处于低水位时,密封件控制机构432带动所述密封件42处于泄压位置而使所述进水阀进水。
所述延时组件44包括腔体和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连接的腔体调节组件,所述腔体为其上设有所述第一通孔4411的第二缸体446,所述腔体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缸体446内部且可沿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塞4471和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4471,另一端从所述第二缸体446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4411的一端穿出的第一活塞杆4472,所述第一活塞杆4472固定连接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的杆件4321,所述第二缸体446的远离第一通孔4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4471之间形成内部空腔,所述第一活塞4471与所述第二缸体446形成间隙配合,水流从所述第一通孔4411进入后从所述第一活塞4471与所述第二缸体446的配合间隙进入内部空腔内。
该实施例中优选设定所述第二缸体446的内径从靠近第一通孔4411的方向向远离第一通孔4411的方向逐渐增大。前面的小间隙可以提供足够的延迟时间,后面的大间隙可以让进水阀止水不受延时组件44的影响,可以快速止水。
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内部空腔内水流的速度,不会影响其他过程中浮体431移动的速度,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缸体446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通孔4411设置于第三通孔4461,所述延时组件4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缸体446内部且在浮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第三通孔4461进行密闭配合的第二阀瓣4462。
该实施例中,所述腔体调节组件能够在所述浮体431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时,增大所述内部空腔的大小。
该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1)、如图17所示,初始状态:水箱水位位于所述第二阀瓣4462下方,因此,在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阀瓣4462下降,使第三通孔4461导通,浮体431处于低水位,密封件42与泄压口411分离,进水阀开始进水。
(2)、如图18所示,进水过程中,水箱水位上升至所述第二缸体446的上方、浮体431的下方时,所述第二阀瓣4462上升,与第三通孔4461进行密闭配合,第三通孔4461关闭。
(3)、如图19所示,水位持续上升至浮体431处,当浮体431的浮力大于重力,浮体431向高水位移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杆件4321上升,带动第一活塞4471杆和第一活塞4471向上运动,腔体内的水从第一活塞4471与第二缸体446的配合间隙通过第一通孔4411排出。
(4)、如图20所示,浮体431上升至高水位,带动密封件42移动至密封位置,进水阀止水。
(5)、如图21所示,按压杆件4321使其下运动,带动浮体431向低水位运动,带动密封件42从密封位置向泄压位置移动,进水阀进水,带动第一活塞4471杆和第一活塞4471向下运动,第二缸体446的内部空腔增大,第二阀瓣4462受到的空气负压的作用力大于浮力,第二阀瓣4462向下运动,第三通孔4461迅速打开,水通过第三通孔4461进入内部空腔。
(6)、如图22所示,杆件4321移动至最下位,浮体431位于低水位,密封件42位于泄压位置。
(7)、如图23所示,按压结束,内部空腔内已充满水,对第二阀瓣4462不再有负压作用,第二阀瓣4462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与第三通孔4461进行密闭配合,使其关闭,浮体431浮力大于重力向高水位运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杆件4321上升,带动第一活塞4471杆和第一活塞4471向上运动,内部空腔变小,由于此时内部空腔只能通过第一活塞4471与第二缸体446之间的配合间隙连接第一通孔4411这一个进水通道,因此将第一活塞4471向上拉的过程中会受到向下的阻力,因此浮体431的上升过程被延缓,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的过程也被延缓,进水阀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进水时间,知道密封组件移动至密封位置时,进水阀止水,当水位再次下降时,进水阀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差异点在于,如图24~28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进水阀4的延时组件44设置为:所述延时组件44的腔体为其上设有所述第一通孔4411的第三缸体448,所述腔体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缸体448内部且可沿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活塞4491和中间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4491,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三缸体448的两端穿出的第二活塞杆4492,所述第二活塞杆4492的远离第一通孔44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的所述杆件4321,所述第二活塞4491与第三缸体448靠近所述第一通孔4411一端形成内部空腔。
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三缸体448的内径从靠近第一通孔4411的方向向远离第一通孔4411的方向逐渐减小。前面的小间隙可以提供足够的延迟时间,后面的大间隙可以让进水阀止水不受延时组件44的影响,可以快速止水。
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组件44设置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塞杆4492与所述水位控制组件43的杆件4321固定连接,通过按压所述第二活塞杆4492,可以增大所述内部空腔的大小,且使所述浮体431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
为了方便所述第二活塞杆4492的按压和固定,该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组件44还包括具有一空腔的按钮本体461和按压部462,所述按压部462设置于该内部空腔内,且能够沿所述按钮本体461的轴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三缸体448固定设置于所述按钮本体461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塞杆4492一端连接于所述按压部462,另一端穿过所述按钮本体461。
该实施例中,所述腔体调节组件能够在所述浮体431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时,增大所述内部空腔的体积。
所述第一通孔4411的大小可以控制所述流体排出的速度,进而控制所述延时时间的长短。该实施例中,所述流体为空气。
该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1)、如图25所示,初始状态:水箱水位位于所述浮体431下方,因此,在重力作用所述浮体431处于低水位,密封件42与泄压口411分离,进水阀开始进水。
(2)、如图26所示,水位持续上升至浮体431处,当浮体431的浮力大于重力,浮体431向高水位移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当移动至密封位置时,进水阀止水。
(3)、如图27所示,按动按钮的按压部462,使第二活塞杆4492和第二活塞4491向下运动,内部空腔体积增大,空气从第一通孔4411进入内部空腔。
(4)、如图28所示,按压结束,内部空腔内充满空气,浮体431浮力大于重力向高水位运动,带动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杆件4321上升,带动第二活塞杆4492和第二活塞4491向上运动,内部空腔变小,由于此时内部空腔只能通过第一通孔4411排气,由于内部空腔较小,因此空气排出的速度较慢,因此将第二活塞4491向上的运动受到阻碍,因此浮体431的上升过程被延缓,密封件42从泄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的过程也被延缓,进水阀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进水时间,直到密封件42移动至密封位置时,进水阀止水,当水位再次下降时,进水阀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阀、排水阀、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水路连接排水控制机构和刷圈机构,所述进水阀通过排水控制机构与排水阀进行水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通过水位上升或下降用于控制排水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水阀用于进水,所述排水阀用于排水,所述刷圈机构用于进行刷圈刷水或将水排至坐便器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进水口、排水口和刷圈口,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在等水位点处互相连通;所述进水阀和排水阀设置于第一水箱内,所述刷圈机构设置于第二水箱内,所述排水控制机构设置于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所述排水水位高于止水水位和补水水位,所述等水位点的高度介于所述进水水位与排水水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包括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其中,第一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排水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第一水箱中的水位高于进水水位时,所述进水阀关闭,此时,当外力作用于所述进水阀使其开启时,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进水阀被缓慢关闭;当第一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进水阀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包括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排水控制组件,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进水阀的第一出水端,第一出水管连接于所述排水阀,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所述刷圈机构,所述排水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处,被配置为: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关闭,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排水水位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包括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其中,第二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排水口,被配置为:当第二进水端处于进水状态时,在第一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开启,在第一水箱中的水位低于止水水位时,所述排水阀关闭;当第二进水端处于止水状态时,所述排水阀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圈机构包括第三进水端、第三出水端和第四出水端,其中,第三进水端连接于所述排水控制机构的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刷圈口,第四出水端设置于第二水箱内,设定所述刷圈机构中的水从所述第三出水端排出为刷圈状态,从所述第四出水端排出为补水状态,则所述刷圈机构被配置为:当第三进水端为进水状态时,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从高于补水水位变为低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由刷圈状态变为补水状态,当第二水箱中的水位从低于补水水位变为高于补水水位时,所述刷圈机构始终为补水状态;当第三进水端为止水状态时,所述刷圈机构由补水状态变为刷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包括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的第一进水阀、第一密封件、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和延时组件;
所述第一进水阀包括第一泄压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泄压口,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动作,设定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泄压口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第一密封位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泄压口分离的位置为第一泄压位置,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浮体以及与第一浮体连接的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浮体高于进水水位时,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第一密封位置而对所述第一进水阀密封,使所述第一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进水阀关闭;当所述第一浮体低于进水水位时,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第一泄压位置而使所述第一进水阀泄压,使所述第一进水阀处于进水状态,所述进水阀开启;
所述延时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一浮体,在所述第一浮体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于进水水位移动至低于进水水位时,所述延时组件产生一负压,对所述第一浮体施加反向于浮力的拉力,以使所述第一浮体缓慢地从低于进水水位回复至高于进水水位,从而所述第一进水阀的所述第一泄压口被延时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浮体固定连接的杆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杆件根据所述第一浮体的水位而上下起伏,所述控制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杆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控制组件是将所述杆件的上下起伏转变为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位置变化的动作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组件包括腔体和与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组件连接的腔体调节组件,所述腔体包括一内部空腔和连通内部空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腔体调节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浮体受外力的作用下从高水位移动至低水位时,改变所述内部空腔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组件的腔体为可伸缩的延时囊,所述延时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腔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活动芯子和固定芯子,所述固定芯子设置于所述延时囊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延时囊的第二端,所述活动芯子为中空筒体,其套设于所述固定芯子上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活动芯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延时囊并与之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芯子外露伸出所述延时囊的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动芯子在外露的部分还具有一连通中空筒体与外界的连通口,所述第一连接件作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控制机构的所述杆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包括设有第二进水端的驱动机构、设有第二出水端的底座、止水控制机构、第一钩挂组件和第二钩挂组件;
所述底座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底座上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包括止水主体,所述止水主体设置有用于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以及设置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活塞和弹性元件,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能够沿液压缸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定义所述轴向的两侧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缸体在第一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端,所述进液口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以推动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在进入缸体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出液口被配置为液体进入缸体后推动所述活塞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排出液体,所述活塞连接从所述缸体穿出的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做往复运动;
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设定靠近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远离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钩挂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一挂钩的第三挂钩件、以及钩挂弹性件,第三挂钩件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所述钩挂弹性件对所述第三挂钩件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组件主体连接所述活塞杆,在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由所述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钩挂,在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所述第二钩挂组件包括第二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的第四挂构件、以及水位控制单元,第四挂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构件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钩挂,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构件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脱钩;
并且在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后,所述第四挂构件与第二挂钩钩挂。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组件包括第二进水阀、第二密封件和第二水位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进水阀包括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动作,设定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泄压口进行密封配合的位置为第二密封位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泄压口分离的位置为第二泄压位置,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浮体以及与第二浮体连接的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浮体高于排水水位时,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第二密封位置而对所述第二进水阀密封,使所述第二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出水管关闭,当所述第二浮体低于排水水位时,第二密封件控制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第二泄压位置而使所述第二进水阀泄压,使所述第二进水阀处于进水状态,所述第一出水管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由隔板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互相连通的等水位点处为隔板的顶端。
CN201811479815.7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Active CN109469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9815.7A CN1094691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9815.7A CN1094691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9170A true CN109469170A (zh) 2019-03-15
CN109469170B CN109469170B (zh) 2024-03-22

Family

ID=6567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9815.7A Active CN1094691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91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604A (zh) * 2020-04-20 2020-07-31 吴艳芳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工地基坑防护栏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6365A (ja) * 1992-11-10 1994-05-27 Toto Ltd 便器洗浄タンク装置
CN102206948A (zh) * 2011-01-28 2011-10-05 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 双水箱马桶
US20130161333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Dual-drainage switching mechanism of water tank
JP2013159904A (ja) * 2012-02-01 2013-08-19 Toto Ltd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こ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を有する水洗便器
US20140048157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Xiamen Runner Industrial Corporation Water Supply Delaying Structure of Inlet Valve
CN104988972A (zh) * 2015-05-21 2015-10-21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阶段式马桶冲洗方法
CN106638845A (zh) * 2016-11-04 2017-05-10 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冲水阀及带有该冲水阀的智能座厕
CN107268744A (zh) * 2017-07-14 2017-10-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洗净面的冲洗方法
CN108071149A (zh) * 2017-05-18 2018-05-2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刷方法
CN209670003U (zh) * 2018-12-05 2019-11-22 厦门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6365A (ja) * 1992-11-10 1994-05-27 Toto Ltd 便器洗浄タンク装置
CN102206948A (zh) * 2011-01-28 2011-10-05 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 双水箱马桶
US20130161333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Dual-drainage switching mechanism of water tank
JP2013159904A (ja) * 2012-02-01 2013-08-19 Toto Ltd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こ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を有する水洗便器
US20140048157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Xiamen Runner Industrial Corporation Water Supply Delaying Structure of Inlet Valve
CN104988972A (zh) * 2015-05-21 2015-10-21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阶段式马桶冲洗方法
CN106638845A (zh) * 2016-11-04 2017-05-10 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冲水阀及带有该冲水阀的智能座厕
CN108071149A (zh) * 2017-05-18 2018-05-2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刷方法
CN107268744A (zh) * 2017-07-14 2017-10-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洗净面的冲洗方法
CN209670003U (zh) * 2018-12-05 2019-11-22 厦门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604A (zh) * 2020-04-20 2020-07-31 吴艳芳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工地基坑防护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9170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735B (zh) 一种利用压力差排水的水箱排水装置
CN209670003U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N109469170A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N201915472U (zh) 压力抽水式节水马桶
CN2506715Y (zh) 双存水弯马桶
CN106381908B (zh) 一种便器水箱及设计方法
CN209975644U (zh) 一种排水阀
CN110528654A (zh) 一种简易马桶清洁液加注器
CN109505335A (zh) 一种排水阀
CN109519590A (zh) 一种延迟进水机构
CN209975643U (zh) 一种延迟进水机构
CN202124908U (zh) 水压力自动增压式马桶冲水水箱
CN202214800U (zh) 一种带有可升降式s形连接软管的节水便器
CN205475548U (zh) 一种能控制水流量的马桶水箱
CN108360639A (zh) 一种马桶
RU2577681C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таран
CN210177625U (zh) 一种储压式冲水水箱
CN206835991U (zh) 一种捕虫器或杀虫灯贮虫瓶自动倒虫装置
CN2512831Y (zh) 无级调档节水型虹吸式便器水箱
CN2883521Y (zh) 自动分水冲洗座便器
CN20985483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功能的新型水箱
CN216842104U (zh) 一种带有可自动开关功能的空压机排水阀
CN215926208U (zh) 分体式节水马桶
CN211523394U (zh) 一种可转换的排水阀
CN211811390U (zh) 一种组合式不锈钢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