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5644U - 一种排水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5644U
CN209975644U CN201822031186.3U CN201822031186U CN209975644U CN 209975644 U CN209975644 U CN 209975644U CN 201822031186 U CN201822031186 U CN 201822031186U CN 209975644 U CN209975644 U CN 209975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water
component
control mechanism
wat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11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诗明
唐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ong Technolog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11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5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5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5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阀,涉及坐便器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液压驱动机构、止水控制机构和水位控制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一用于排水的阀口,所述止水控制机构用于对阀口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在液压作用下与止水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和脱钩配合,以使止水控制机构对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在高水位时,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以限制止水控制机构关闭阀口,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在低水位时,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进行脱钩配合,以解除止水控制机构关闭阀口的限制。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驱动和各机构之间根据液压力和水位的变化进行的钩挂或脱钩配合来实现延时关闭排水阀阀口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阀。
背景技术
传统坐便器的排水阀中,均包括一开设有排水孔的底座和一能相对该底座活动以开关该排水孔的拍盖,传统的控制方法中,通过控制驱动件使拍盖远离底座,则排水孔打开,水箱内的水通过排水孔冲出实现冲刷;释放驱动件控制,在排出水吸力带动下拍盖快速落下复位,排水孔快速关闭,导致冲水时间短,故存在有排水水量不足、水冲击力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排水阀,通过两个钩挂组件的相互配合作用来实现延时关闭排水阀阀口的功能。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排水阀,包括:底座、液压驱动机构、止水控制机构和水位控制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一用于排水的阀口,所述止水控制机构用于对阀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在液压作用下与止水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或脱钩,以使止水控制机构对阀口进行开启或关闭,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在高水位时,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以限制止水控制机构关闭阀口,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在低水位时,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进行脱钩,以解除止水控制机构关闭阀口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驱动组件和第一钩挂组件,所述水位控制机构为第二钩挂组件,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在液压作用下控制第一钩挂组件与止水控制机构的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或脱钩,所述第二钩挂组件随着水位的高低变化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或脱钩;并且在所述第一钩挂组件与第一挂钩脱钩后,所述第二钩挂组件与第二挂钩钩挂。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还包括止水主体和设置于止水主体上用于与阀口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设置于止水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一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设定靠近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远离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钩挂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主体、用于钩挂第一挂钩的第三挂钩件、以及钩挂弹性件,第三挂钩件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所述钩挂弹性件对所述第三挂钩件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所述第一组件主体连接所述驱动杆,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钩挂,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钩挂组件包括第二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的第四挂钩件、以及水位控制单元,第四挂钩件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所述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钩挂,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脱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组件主体包括连接通孔,所述第三挂钩件枢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主体,以绕所述连接通孔转动,所述钩挂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组件主体包括一连接杆,所述钩挂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三挂钩件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以沿连接杆线性滑动,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三挂钩件,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控制机构的止水主体为空心筒状体,所述第一挂钩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挂钩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外壁,所述止水阀瓣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相互连通的空心筒状体,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包括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用于进水的镂空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内径,且以内径差形成阶梯面,形成所述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钩挂组件的水位控制单元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内的浮体、水位控制单元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上的枢接支架,所述第二组件主体包括与所述浮体连接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枢接支架枢接的中间端,和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挂钩件的第二端。
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具有一中空的让位通道以及一底部,所述让位通道能够容纳第一钩挂组件穿过,所述底部用于限制所述止水阀瓣,以使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活塞和弹性元件,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能够沿液压缸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定义所述轴向中朝向两端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缸体在第一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以推动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在进入缸体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第二位置朝向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活塞连接从所述缸体穿出的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通过液压驱动和各机构之间根据液压力和水位的变化进行的钩挂或脱钩来实现延时关闭排水阀阀口的功能,并且可以精确控制水箱内的最低水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液压驱动组件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该实施例中液压驱动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该实施例中止水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二钩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该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二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由钩挂到脱钩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种结构从第一钩挂位置到第一脱钩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二种结构从第一钩挂位置到第一脱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在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在初始位置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三挂钩与第一挂钩脱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三挂钩与第一挂钩脱钩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四挂钩与第二挂钩脱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四挂钩与第二挂钩脱钩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所示为该实施例中阀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所示为该实施例中阀口关闭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由钩挂到脱钩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该实施例中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由脱钩到钩挂时第二组件主体为二连杆时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排水阀,包括:液压驱动组件1、底座2、止水控制机构5、第一钩挂组件3和第二钩挂组件4。
该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阀用于坐便器的水箱内,用于控制坐便器进行冲水。
所述排水阀的材料为硬质材料,如金属、硬质塑料等等,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排水阀应用于坐便器的水箱中,为了轻便和防腐蚀性,优选使用塑料。
(1)、首先介绍底座2的结构:
所述底座2可以根据排水阀的应用场景设置相应的常用底座,该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阀应用于坐便器的水箱排水中,因此,所述底座2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2包括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均为两者相互连通的空心筒状体,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自行设定外形,该实施例中,优选设定所述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均为内径不同的圆筒,所述第一部分22的外壁包括用于与坐便器的排水管道连接的连接部,如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23用于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图1中可以看出),且所述第二部分23具有用于进水的镂空部231,所述镂空部231的大小可以用来控制所述排水阀排水的速度。水从镂空部231进入后从阀口21排出,通过设置外径大于所述阀口21的止水阀瓣52(图1中可以看出),可以实现所述阀口21的关闭。
继续参考图6,该实施例中,所述阀口21的设置方式为设置所述第二部分23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22的内径,且以内径差形成阶梯面,形成所述阀口21。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其他的阀口结构,如在第一部分22的内壁向中心凸起形成阀口21。
(2)、下面介绍止水控制机构5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1,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设置于所述底座2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止水主体51,所述止水主体51设置有用于所述阀口21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52,以及设置有第一挂钩54(如图10所示)和第二挂钩53。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挂钩54和第二挂钩53的设置,设置所述止水主体51为空心桶状体,可以为圆筒、方桶或其他形状,该实施例中采用空心圆筒,所述第一挂钩54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51的内壁,所述第二挂钩53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51的外壁,所述止水阀瓣52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51的端部,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能够沿底座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底座2的阀口21。
(3)、下面介绍液压驱动组件1的结构:
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可以为常用的液压驱动组件,即可以实现使用液压力来控制排水阀的开启和关闭。
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所述活塞杆12的移动位置,且可以对排水阀的止水控制机构5进行预压,防止坐便器内的污水倒流,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的具体结构参考图3所示,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包括液压缸、活塞杆12、活塞13和弹性元件14。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11,所述缸体11内具有可沿缸体11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13,定义所述轴向中朝向两端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平行于轴线的方向,在图3中,向下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向上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14对所述活塞13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即向下)的作用力。所述活塞13连接从所述缸体11穿出的所述活塞杆12,所述活塞13在所述第一位置132和第二位置133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12做往复运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132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图15所示,所述第二位置133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图17所示。
所述弹性元件14可以为弹簧、阻尼油、硬橡胶等常用的弹性元件,该实施例中设置为弹簧。
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的缸体11包括顶盖111、侧壁112和底盖113,所述侧壁11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顶盖1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113,因此,对于该液压缸来说,所述第一方向为底盖113所在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顶盖111所在的方向。
所述活塞杆12设置于所述活塞13的朝向第一方向的一端,在所述的底盖113上设置一用于活塞杆12穿出的通孔114,所述弹性元件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1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13。
所述缸体11在第一位置132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活塞13在弹性元件14的弹力作用下运动的极限位置,所述活塞13在所述弹性元件14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132,所述限位部可以额外安装,也可根据第一位置132所在的位置由缸体11直接一体成型制成,例如,由所述缸体11的底盖113作为限位部。
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口15和出口16,所述进口15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11以推动所述活塞13由所述第一位置13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13在进入缸体11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133,所述出口16设置于所述缸体11的第二位置133朝向第二方向的一端,即图3中第二位置133往上的部分,所述出口16用于在活塞13由所述第一位置13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时,活塞13上方缸体11内的空气或液体从出口16排出。
该实施例中,为了制作方便,所述出口16可以设置于顶盖111与侧壁112的连接处,所述出口16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设置于侧壁的顶端。
该实施例中,所述出口16设置于缸体11的第二位置133处,即所述顶盖111和所述侧壁112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位置133,当活塞13移动至第二位置133时,缸体11内的液体刚好从出口16流出,此时,液体正向压力(进口15进入的液体施加)、液体反向压力(出口16流出的液体施加)和弹性元件14的弹力三者平衡,为了方便液体更好的从出口16流出,所述缸体11的侧壁112的内壁上位于出口16的靠近底盖113的一侧设置导液槽19。在活塞13的移动过程中,首先移动至导液槽19位置,液体可以从导液槽19处流入出口16,提高液体流出的效率。
所述弹性元件14的选择关系到第二位置133的具体位置,当所述弹性元件14的弹力较大时,所述第二位置133的位置越靠近第一位置,当所述弹性元件14的弹力较小时,所述第二位置133的位置越远离第一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结合实际需要的移动距离来选择适当的弹性元件14。
所述进口15可以直接设置于底盖113上,也可以设置于侧壁112上,当设置于底盖113上时,底盖113可直接作为限位部,当设置于侧壁112上时,需要另外设置限位部,该实施例中为了安装和结构的合理性,将所述进口15设置于所述侧壁112的靠近所述底盖113的一端。
为了防止液压缸中的液体从所述通孔114与活塞杆12的间隙流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缸体11与活塞杆12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密封,所述缸体11的底盖113在通孔114边沿处向顶盖111延伸形成第一密封部17,所述第一密封部17为中空筒形,较佳的,其内径与所述通孔114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密封部17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并挤压所述活塞杆12。通过以上设置,当液体进入液压缸内时,会对该第一密封部17施加压力,该第一密封部17在压力作用下紧贴活塞杆12,从而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密封部17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需满足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即可,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密封部17的变形部位为离通孔114的距离越远,变形量越大,因此,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17的厚度从靠近通孔114端向远离通孔114端逐渐减小,通过以上设置,由于厚度越小,变形量越大,通过设置靠近通孔114处厚度大,保障了所述第一密封部17的强度,通过设置远离通孔114处厚度小,保障了密封效果的良好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厚度始终相同。
为了更好的提升密封的效果,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17在最靠近顶盖111的末端形成向中空内凸出的密封环171。
由于液压直接冲击第一密封部17会影响第一密封部17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该影响,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缸体11内部还包括设置于底盖113上的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7和侧壁112之间且与所述通孔114同轴设置的圆筒形的阻挡件18。用于阻挡从进口15进入的液体。进入第一密封部17与阻挡件18之间的液体可以对第一密封部17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使第一密封部17紧密贴合活塞杆12。通过以上设置,液压缸的进口15处进来的液体被所述阻挡件18阻隔,不能直接作用于第一密封部17。由于从进口15进来的液体需要从侧壁112与阻挡件18的间隙流入,因此,所述阻挡件18与液压缸之间也需具有一定距离间隔。为了使所述阻挡件18能完全阻挡射到第一密封部17上的液体,因此,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阻挡件18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7的高度,此时,所述阻挡件18可以充当限位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阻挡件18和第一密封部17的高度均为圆筒的长度。
为了提高活塞13与液压缸之间的密封性,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活塞13靠近底盖113的一端包括第二密封部131,所述第二密封部131为薄壁圆筒形,其外径略小于所述缸体11的内径,与缸体11内壁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131在液压缸内的液压作用下能够变形,使其紧靠液压缸的内壁。通过以上设置,当液体进入液压缸内时,会对该第二密封部131施加压力,该第二密封部131在压力作用下紧贴液压缸的内壁,从而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使所述活塞杆12始终在轴向上移动而不偏移位置,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一限定所述活塞杆12移动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可以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2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2的内部,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于内部,具体的,设定所述活塞杆12为中空杆件,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杆115,其固定设置于所述顶盖111上,且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2的中空内,所述活塞杆12与所述导向杆115为间隙配合,通过该设置,可以很好的限定所述活塞杆12的移动方向。
(4)、下面介绍第一钩挂组件3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1,所述活塞杆1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第一组件主体31、用于钩挂所述第一挂钩54的第三挂钩件33、以及钩挂弹性件32,第三挂钩件33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31,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34(参考图10和12的左图),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35(参考图10和12的右图),所述钩挂弹性件32对所述第三挂钩件33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35向第一钩挂位置34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始终有向第一钩挂位置34移动的趋势。参考图10,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1连接所述活塞杆12,在活塞杆12由所述第二位置133朝向第一位置132运动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钩挂(如图10左图),在活塞杆12由所述第一位置132朝向第二位置133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钩(如图10右图)。
下面列举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两种可能结构:
(1)、再次参考图11,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1包括连接通孔311,所述钩挂弹性件32为扭簧,所述第三挂钩件33枢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1,以绕所述连接通孔311转动,所述扭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33,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35向第一钩挂位置34的作用力。
(2)、再次参考图13,所述第一组件主体31包括一连接杆312,所述钩挂弹性件32为弹簧,所述第三挂钩件33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12上,以沿连接杆312线性滑动,所述弹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33,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33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35向第一钩挂位置34的作用力。
(5)、下面介绍第二钩挂组件4的结构:
参考图7,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包括第二组件主体42、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53的第四挂钩件43、以及水位控制单元41。所述第四挂钩件43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42,所述第四挂钩件43与第二挂钩53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钩件43与第二挂钩53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参考图19所示,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41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43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53钩挂(如图19左图),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41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43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53脱钩(如图19右图)。
继续参考图7,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水位控制单元41包括水箱411、设置于所述水箱411内的浮体412、水位控制单元座体413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413上的枢接支架414。
该实施例中的水箱411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即用于盛放所述浮体412,以控制水箱中的水位。具体的结构为:所述水箱411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侧壁和底部固定连接形成一空腔,用于盛放所述浮体412且限制其移动方向,所述侧壁上还包括平行于轴向设置的水位孔411a,设置于液压排水阀外部的水箱中的水通过该水位孔411a进入与水箱411中,使两者水位保持一致。
继续参考图7,由于所述活塞杆12带动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移动的过程中需要穿过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413,因此,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413还包括一中空的让位通道413a,所述让位通道413a能够使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的驱动杆、第一钩挂组件3和止水控制机构4的止水主体42穿过。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不能始终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第一挂钩54钩挂,而是需要在移动到一定位置处于两只进行脱钩,因此,该实施例中设定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413还包括一底部413b,所述底部413b用于限制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止水阀瓣52,以使在液压驱动组件1的活塞13由所述第一位置132朝向第二位置133运动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钩。
参考图9,所述第二组件主体42包括与所述浮体412连接的第一端421,以及用于与所述枢接支架414枢接的中间端422,和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挂钩件43的第二端423。
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功能为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使所述第四挂钩件43与所述第二挂钩53进行钩挂或脱钩,因此,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第二组件主体42可以由多种常见的力学结构实现如单杆、两连杆、三连杆等等,参考图20所示,为二连杆结构的简图,该实施例中为了结构的简单,优选选用单杆结构。由于所述水位控制单元41中的浮体412在竖直方向运动,而需要与第四挂钩件43进行钩挂配合的第二挂钩53位于所述止水主体51的外壁,因此所述第四挂钩件43的运动方向为接近水平方向,为了实现该功能,且结合水位控制的需求,该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二组件主体42的形状为“L”形,所述“L”形的中间拐点枢接于所述枢接支架414。
由于需要在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钩后,止水控制机构5缓慢关闭所述底座2的阀口21,因此设定在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钩后,所述第四挂钩件43与第二挂钩53钩挂,该实施例中为当所述第三挂钩件33与第一挂钩54脱钩时,所述第四挂钩件43位于所述第二挂钩53的下方,如图16(a)所示。
参考图15-18所示,所述排水阀的工作过程包括一下几步:
(1)、初始状态:如图15(a)和图15(b)所示,水箱中的水位处于高水位,所述排水阀处于初始状态,即: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止水阀瓣52与所述底座2的阀口21密闭配合,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中的活塞杆12处于第一位置132,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位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第一挂钩54的下方,所述水位控制单元41中的浮体412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所述第四挂钩件43处于初始位置。
(2)、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当需要排水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受液压力作用,其内部的活塞杆12从第一位置132向第二位置133移动,此时,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与止水控制机构5的第一挂钩54钩挂,带动止水控制机构5向远离底座2方向移动,直到移动至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底部413b处被限制不能继续往上移动,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从第一钩挂位置移动至第一脱钩位置,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第一挂钩54脱钩。
(3)、如图17(a)和图17(b)所示,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的第一挂钩54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3的第三挂钩件33脱钩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被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第四挂钩件43钩挂;此时水位持续下降,当水位下降到低水位时,所述第二钩挂组件4的水位控制单元41中的浮体412的浮力小于重力时,所述第四挂钩件43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53脱钩,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
(4)、如图18(a)和图18(b)所示,所述止水控制机构5中的止水阀瓣52运动至所述底座2的阀口21处关闭阀口21,水停止排出,此时的水位为最低水位,所述液压驱动组件1受液压力作用,其内部的活塞杆1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回复到初始状态。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液压驱动机构、止水控制机构和水位控制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一用于排水的阀口,所述止水控制机构用于对阀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在液压作用下通过活动件与止水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并带动止水控制机构朝向远离阀口方向运动,以使止水控制机构开启阀口,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受到限制后停止运动,且与液压驱动机构进行脱钩后,与水位控制机构进行钩挂配合,所述水位控制机构随着水位的高低变化与止水控制机构由钩挂配合转变为脱钩,以解除对止水控制机构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第一钩挂组件,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驱动组件和第一钩挂组件,所述水位控制机构为第二钩挂组件,所述止水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在液压作用下控制第一钩挂组件与止水控制机构的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或脱钩,所述第二钩挂组件随着水位的高低变化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或脱钩;并且在所述第一钩挂组件与第一挂钩脱钩后,所述第二钩挂组件与第二挂钩钩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所述止水控制机构还包括止水主体和设置于止水主体上用于与阀口密闭配合的止水阀瓣,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设置于止水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一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一钩挂组件,设定靠近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远离第一钩挂组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钩挂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主体、用于钩挂第一挂钩的第三挂钩件、以及钩挂弹性件,第三挂钩件活动连接在第一组件主体,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钩挂位置,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一脱钩位置,所述钩挂弹性件对所述第三挂钩件施加由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所述第一组件主体连接所述驱动杆,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钩挂,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挂组件包括第二组件主体、用于钩挂所述第二挂钩的第四挂钩件、以及水位控制单元,第四挂钩件固定连接在第二组件主体,所述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进行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钩挂位置,所述第四挂钩件与第二挂钩脱离钩挂配合的位置为第二脱钩位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高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处于第二钩挂位置而与第二挂钩钩挂,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处于低水位时,所述第四挂钩件处于第二脱钩位置而与第二挂钩脱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组件主体包括连接通孔,所述第三挂钩件枢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主体,以绕所述连接通孔转动,所述钩挂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第三挂钩件,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挂组件的第一组件主体包括一连接杆,所述钩挂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三挂钩件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以沿连接杆线性滑动,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三挂钩件,以使所述第三挂钩件始终受到从第一脱钩位置向第一钩挂位置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控制机构的止水主体为空心筒状体,所述第一挂钩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挂钩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外壁,所述止水阀瓣设置于所述止水主体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相互连通的空心筒状体,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包括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安装所述止水控制机构,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用于进水的镂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内径,且以内径差形成阶梯面,形成所述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挂组件的水位控制单元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内的浮体、水位控制单元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上的枢接支架,所述第二组件主体包括与所述浮体连接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枢接支架枢接的中间端,和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挂钩件的第二端;
所述水位控制单元座体具有一中空的让位通道以及一底部,所述让位通道能够容纳第一钩挂组件穿过,所述底部用于限制所述止水阀瓣,以使在驱动杆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行程中,所述第三挂钩件与第一挂钩脱钩。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活塞和弹性元件,所述液压缸具有一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能够沿液压缸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定义所述轴向中朝向两端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缸体在第一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被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被配置为使液体能够进入缸体以推动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一位置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在进入缸体内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第二位置朝向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活塞连接从所述缸体穿出的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活塞杆做往复运动。
CN201822031186.3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排水阀 Active CN209975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186.3U CN20997564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排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1186.3U CN20997564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排水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5644U true CN20997564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0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1186.3U Active CN20997564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排水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56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335A (zh) * 2018-12-05 2019-03-22 厦门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阀
CN114673224A (zh) * 2022-03-21 2022-06-28 谷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排水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335A (zh) * 2018-12-05 2019-03-22 厦门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阀
CN109505335B (zh) * 2018-12-05 2024-03-22 厦门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阀
CN114673224A (zh) * 2022-03-21 2022-06-28 谷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排水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4244B2 (en) Vacuum operated valve
CN209975644U (zh) 一种排水阀
US8266733B2 (en) Toilet flush valve
US11008743B2 (en) Toilet flush valve assemblies
RU2007109447A (ru) Клапан топливного бака, имеющий двойную функцию
EP1323874A1 (en) Faucet for filling tanks
US20180142454A1 (en) Bowl flushing control device of low tank type toilet
CN109505335B (zh) 一种排水阀
CN102159773B (zh) 用于装填马桶水箱的可调龙头
CN109469170B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CN115111390A (zh) 一种自动调节阀
CN209670003U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装置
WO2009044206A2 (en) Flushing valve
CN210290111U (zh)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及手动油泵
CN209585201U (zh) 一种坐便器排水阀的液压驱动机构
US7284567B2 (en)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CN217713711U (zh) 一种自动调节阀
CN2566063Y (zh) 活塞式水池自动阻水阀
CN219796148U (zh) 一种承压水龙头
IL259594B2 (en) Anti-pollution check valve with slow-closing micro-resistance and industrial sewage system
CN114482212A (zh) 一种进水阀水位调节机构
JP2013198413A (ja) 灌漑用水止水栓
KR200438433Y1 (ko) 수도용 체크 내장형 밸브
WO2006094331A1 (en) A cistern inlet valve assembly
CN109537693A (zh) 一种坐便器排水阀的液压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