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8870A - 电梯用主索、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主索、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8870A
CN109468870A CN201810491907.0A CN201810491907A CN109468870A CN 109468870 A CN109468870 A CN 109468870A CN 201810491907 A CN201810491907 A CN 201810491907A CN 109468870 A CN109468870 A CN 109468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rope
elevator
load
resistanc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19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重纯
大部芳树
安部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6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8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2Ropes built-up from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f vegetable origin, of animal origin, regenerated cellulose, plastics
    • D07B1/025Ropes built-up from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f vegetable origin, of animal origin, regenerated cellulose, plastics comprising high modulus, or high tenacity, polymer filaments or fibres, e.g. liquid-crysta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2Ropes built-up from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f vegetable origin, of animal origin, regenerated cellulose, plastics
    • D07B1/04Ropes built-up from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f vegetable origin, of animal origin, regenerated cellulose, plastics with a core of fibres or filament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centre line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16Ropes or cables with an enveloping sheathing or inlays of rubber or pla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16Ropes or cables with an enveloping sheathing or inlays of rubber or plastics
    • D07B1/162Ropes or cables with an enveloping sheathing or inlays of rubber or plastics characterised by a plastic or rubber enveloping sheat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47Cores
    • D07B2201/2052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 D07B2201/2053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being homogeneou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501/00Application field
    • D07B2501/20Application field related to ropes or cables
    • D07B2501/2007Eleva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轻系统负荷、且具有强度、弯曲性、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改变形状的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能够预防因纤维彼此的摩擦而引起的断线的优异的可靠性的电梯用主索。该电梯用主索包括:沿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的芯部;配置在芯部的周围的高强度部;配置在高强度部的周围且维持高强度部的形状的支承部;以及由覆盖主索的整体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高强度部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

Description

电梯用主索、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主索以及使用该主索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通常具有利用电梯吊索而将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的电梯轿厢与平衡重经由卷扬机结合的结构。
图1示出牵引式电梯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的电梯轿厢1与平衡重(重块)2由主索(电梯吊索)4结合。主索4经由与未图示的卷扬机连接的绳轮3和固定于顶部的滑轮5,将一端固定于电梯轿厢1的顶部,将另一端固定于平衡重2的顶部。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所产生的张力差与在主索4与绳轮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平衡。
而且,通过使卷扬机工作,电梯轿厢1如图中箭头所示那样在升降通道6内沿垂直方向移动。
作为电梯用的主索的例子,通常采用例如由JIS G 3525规定的吊索。吊索是在由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构成的芯线的周围配置多条绞线并将它们捻在一起的结构。绞线具有将钢丝束捻合而成的结构。
另外,为了抑制钢丝彼此的摩擦或磨损以及维持吊索与绳轮之间的润滑性,在吊索的表面涂敷有具有粘性的油或者油脂状的油。同样,在芯线也配置有油,当向吊索施加张力时,在钢丝绞线压缩芯线的方向上作用有力,并向吊索的表面供给油。
在图1的电梯中,当以使主索4与绳轮3的接触部处的接触面压(赫兹面压)变高的方式提高主索4的张力时,主索4的表面的油在接触部处形成弹性流体润滑膜,卷扬机的动力通过接触部传递至主索4。这是被称作牵引驱动的驱动方式的一种,通过主索4动作而驱动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促使电梯的升降(电梯轿厢1的升降)。
主索的原材料以及结构对电梯系统的升降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是重要的设计项目。具体而言,举出主索的最小弯曲半径、重量、强度、动力传递性能等。例如,主索的最小弯曲半径(弯曲半径)影响到电梯内与吊索连接的滑轮的直径。当主索的弯曲半径变大时,滑轮的直径也需要与吊索弯曲配合地变大,其结果是,电梯系统整体占据的体积增加,并且需要复杂的布局。
在此,在高楼层的电梯系统中,主索也需要与升降通道配合地变长。在主索上,除了施加有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重量之外,还施加有长条化的主索自身的自重,因此,为了对这些重量进行支承,需要使用直径粗的主索。其结果是,电梯系统整体变重,与升降相伴的能源效率大幅降低。因此,对主索而言,要求应用除了具有用于支承张力的强度之外还具有适当的弯曲性且能够减轻系统负荷的轻质材料。
作为与这些要求对应的现有技术的例子,专利文献1公开了带形状的吊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吊索呈带形状,且包括多个耐载荷构件,各耐载荷构件具有在带形状的吊索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被埋入具有高摩擦阻力的涂层中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4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吊索等现有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由于采用将耐载荷构件沿宽度方向配置的结构,因此,主索所能采取的结构受到限定。
在现有技术的主索中主要使用的带形状具有适于与绳轮面接触或向一个方向弯曲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弯曲方向受到限定,因此,在升降通道内配置时的绳索产生制约。
在主索中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例如相对于复杂的绳索也具有兼容的结构的主索之类的、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地改变形状的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优异的主索。
此外,现有技术的主索具有耐载荷构件与树脂覆盖部分(涂层)一体化的结构,因此,用作耐载荷构件的高强度纤维的线束具有纤维彼此直接接触的结构。因此,可能因弯曲等所引起的纤维摩擦而导致断裂,其结果是,产生强度降低。
在主索中还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因纤维彼此的摩擦而引起的断线这样的可靠性优异的主索。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充分满足上述课题的主索,期望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主索,该主索能够减轻系统负荷,且具有强度、弯曲性、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地改变形状的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能够预防因纤维彼此的摩擦而引起的断线的优异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主索的电梯。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的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述以及附图予以明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主索,包括:芯部,其沿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高强度部,其配置在芯部的周围;支承部,其配置在高强度部的周围,且维持高强度部的形状;以及覆盖部,其覆盖主索的整体且由树脂材料构成,高强度部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形成。
本发明的电梯具备:主索;卷起主索的卷扬机;与主索连接的平衡重;以及与主索连接且通过主索被卷起而被驱动的电梯轿厢,主索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将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高强度部配置在芯部的周围,由此与现有的使用钢丝的主索相比,能够得到相对于吊索重量的耐载荷能力高的主索,另外,具有高强度、弯曲性且能够减轻系统负荷。另外,能够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地改变以往局限于带形状的主索的形状,从而成为主索的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优异的结构。此外,能够抑制因纤维彼此的摩擦而引起的断线,能够大幅提高高强度部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即便相对于高楼层而言也能够将系统的重量的增加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提供有助于小型、节能化的电梯。
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予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牵引式电梯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5的A~D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6的A~D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7的A~D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8的A~D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四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9的A~C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五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10的A~D是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六实施例的形成方法以及示意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梯轿厢,2:平衡重(重块),3:绳轮,4:主索,5:滑轮,6:升降通道,7:芯部(圆棒状),7’:芯部(方棒状),7”:芯部(圆筒状,空心)8:高强度部,9:支承部,10:覆盖部,11:耐载荷纤丝,12:(捻合而成的耐载荷纤丝的)单元,13:高强度部,14:耐载荷纤丝,15:耐载荷纤丝,16: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文字或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所示的结构、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加以组合或改良。另外,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包括:沿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的芯部;在芯部的周围配置的高强度部;在高强度部的周围配置且维持高强度部的形状的支承部;以及由覆盖主索的整体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
而且,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高强度部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
构成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各部分是分别独立的结构,但也可以以同一结构兼用作高强度部以及支承部。
本发明的电梯具备主索、卷起主索的卷扬机、与主索连接的平衡重、以及与主索连接且通过主索被卷起而被驱动的电梯轿厢,主索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
在此,图2~图4的剖面示意图分别表示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各种形状的实施方式。
在图2~图4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由芯部(7,7’,7”)、高强度部8、支承部9、覆盖部10这四个部分构成主索。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圆棒状(剖面呈圆形状且为实心结构、填充结构)的芯部7,沿着该芯部7在周围呈同心圆状地形成有高强度部8、支承部9以及覆盖部10。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四棱柱状(方棒状、剖面呈矩形且为实心结构、填充结构)的芯部7’,沿着芯部7’,在周围呈大致矩形地形成有高强度部8、支承部9以及覆盖部10。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圆筒状(剖面呈圆环状且为空心结构)的芯部7”,沿着该芯部7”,在周围呈同心圆状地形成有高强度部8、支承部9以及覆盖部10。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各部分结构详细进行说明。
(主索的芯部)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主索的芯部配置在主索的中心部,且沿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即,芯部具有沿着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长条结构。
对于主索而言,要求例如在与连接到卷扬机的绳轮接触的接触部分等处相对于弯曲或面方向的载荷而适当地对主索的形状进行支承的功能,从而主索具有适度的弯曲性和压缩刚性是重要的。
另外,主索的形状实质上由芯部的结构来决定。因此,以使主索与绳轮接触的接触部的剖面以圆(正圆/椭圆)或者平面相接的方式、以及以使主索的形状成为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优选的形状的方式,来选定芯部的形状。
此时,电梯系统采用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主索的变形的设计,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芯部的设计自由度。
例如,通过将芯部设为图2所示的圆棒状,从而形成不具有弯曲各向异性的吊索状的主索。
例如,通过将芯部设为图3所示的矩形那样的方棒状,从而能够得到带状的主索。
例如,通过将芯部设为图4所示的空心的圆筒状,从而仅在主索与绳轮的接触部处成为椭圆或扁平状,能够实现绳轮与主索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的提高。
另外,为了将主索与绳轮的接触面设为平面,芯部的形状也可以选定图3所示的矩形、或者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多棱柱形。将芯部设为矩形或多棱柱形,并利用覆盖部以一定的材料厚度进行覆盖,由此能够构成具有平坦的外侧面的主索。
如上所述,实质上由芯部的结构来决定主索的形状,因此,通过选定芯部的形状,能够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地改变主索的形状。由此,能够实现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优异的结构的主索。
作为芯部的材质,在满足芯部的性能的范围内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作为具体的材质的例子,举出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包含上述树脂的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而且,自这些材料中选定出至少一种以上的材料而构成芯部。另外,除了上述树脂单体之外,为了赋予适度的弯曲性和压缩刚性,能够根据用途而使用上述树脂的混合物(聚合物共混物等)或者包含无机物等的复合材料(使无机填料分散于树脂而成的材料等)。另外,在满足芯部的性能的范围内也可以包含高强度纤维。作为高强度纤维的例子,举出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芳酯纤维、聚苯并恶唑纤维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将碳纤维等高强度纤维沿一个方向配置并浸透在树脂中而成型为带状的UD(Uni-Directional)带。
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于芯部,与现有的使用钢丝的主索相比,能够实现主索的轻质化。
(主索的高强度部)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主索的高强度部配置在主索的芯部的周围,且沿主索的长度方向形成。
而且,主索的高强度部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由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多个耐载荷纤丝或捻合而成的多个耐载荷纤丝构成。
此外,在耐载荷纤丝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只要在主索所需的强度和可靠性得以确保的范围内,则高强度部的结构无特别限定。
高强度部的更具体的结构例通过后述的主索的实施例(参照图5~图10)进行详述。
在芯部的周围配置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高强度部,由此,能够利用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对主索的长度方向的张力进行支承。
由于像这样利用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对主索的长度方向的张力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在芯部使用前述的树脂材料等。而且,通过在芯部使用树脂材料等,与现有的使用钢丝的主索相比,能够实现主索的轻质化。
作为形成耐载荷纤丝的高强度纤维的例子,采用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芳酯纤维、聚苯并恶唑纤维等高强度、高弹性纤维,更优选采用碳纤维。另外,也可以适当使用将碳纤维等高强度纤维沿一个方向配置并浸透在树脂中而成型为带状的UD带。
碳纤维的拉伸强度特性以及拉伸刚性优异,适合用作电梯用的主索。
另一方面,碳纤维的自表面方向的力或摩擦等较弱,因此,通过将纤维彼此紧密配置,且在表面上覆盖足够的润滑材料,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可靠性。
覆盖耐载荷纤丝的润滑材料,只要不是与芯部、高强度纤维相互化学地作用、变质的材料即可,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具体而言,采用将矿物油(石蜡油、环烷油)、合成酯油、合成醚油、合成烃油、硅油等适当配合而成的混合油、或者将这些油作为基油的油脂或蜡等的常温下为固体的润滑材料。
将这些润滑材料配置于耐载荷纤丝的方法无特别限定,但具有预先使耐载荷纤丝浸透而配置的方法、将耐载荷纤丝配置于主索之后浸渍于润滑材料的方法等。
另外,代替润滑油,能够适当使用将氟树脂等的本身具有润滑性的树脂材料复合化而成的预浸料等。
在高强度部,除了配合上述的润滑材料之外,还能够适当配合耐载荷纤丝以外的成分,但耐载荷纤丝以外的成分(包含润滑材料)期望为高强度部的剖面面积的50%以下。
(主索的支承部)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主索的支承部配置在高强度部的周围,且对高强度部进行支承。
支承部用于使高强度部与芯部紧贴,从而维持、捆束或固定高强度部的形状。
作为这样的支承部,例如举出在高强度部的周围呈螺旋状卷绕的结构。
本发明的主索具有利用高强度部担负张力的结构,因此,支承部自身不必具有高强度,但从与高强度部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期望采用具有以高强度部为标准的强度、且能够对高强度部进行支承的这种结构。
支承部的材质和形状等无特别限定,但考虑到主索的形成时的工艺性,期望使用带状、薄膜状或绳状的结构体。另外,为了使支承部的固定变得更加牢固,也可以在支承部的表面形成粘合层,或者对支承部使用半固化物(预浸料)。
对于支承部的材质而言,期望将树脂或高强度纤维用作基材。
作为树脂材料的例子,举出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包含上述树脂的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另外,通过使用以这些材料为主材的热熔敷带、薄膜,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绕支承的可靠性。另外,也可以适当使用将碳纤维等高强度纤维沿一个方向配置并浸透在树脂中而成型为带状的UD带。
作为高强度纤维的例子,举出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芳酯纤维、聚苯并恶唑纤维等。
此时,只要能够相对于张力而具有足够的强度,则也可以将支承部兼用作高强度部。这样,在支承部兼用作高强度部的情况下,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的结构体而构成高强度部兼支承部,例如,将高强度部兼支承部沿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卷绕于芯部的周围。此时,在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的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主索的覆盖部)
本发明的主索的覆盖部由树脂材料构成,如图2~图4所示,具有能够覆盖主索的整体的结构。
利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来覆盖主索的整体,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部的效果,能够实现主索形状的稳定化、内层部的良好的保护、以及经由主索的表面的良好的动力传递能力。
作为覆盖部的材质,在满足覆盖部的性能的范围内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作为具体的材质的例子,举出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包含上述树脂的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而且,自这些材料中选定出至少一种以上的材料而构成覆盖部。
另外,除了上述树脂单体之外,为了赋予适度的弯曲性和压缩刚性,能够根据用途而使用上述树脂的混合物(聚合物共混物等)或者包含无机物等的复合材料(使无机填料分散于树脂而成的材料等)。
通过使用上述材料构成覆盖部,能够良好地进行内层部的保护和经由主索的表面的动力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的覆盖部的材质,举出与作为芯部的材质而举出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因此,芯部的材质与覆盖部的材质能够使用相同的材料,但并非一定为相同的材料。也可以分别针对芯部和覆盖部,根据所要求的特性或成型方法等的不同而采用更加合适的不同材料。例如,在芯部和覆盖部中,能够使用种类不同的树脂,能够使聚合物共混物的树脂的混合比不同,也能够使复合材料的无机物的种类、混合比不同等。
另外,覆盖部在主索整体中,期望在主索的剖面的宽度方向上占据更多的部分。优选的是,期望将覆盖部形成得比高强度部与支承部合在一起的厚度更厚。更加优选的是,期望覆盖部占据主索的剖面的宽度方向的50%以上。
(使用主索的电梯)
由上述的芯部至覆盖部构成的电梯用主索能够应用于图1中示出一例的这种电梯的主索。
此时,主索需要为对电梯系统的轿厢与平衡重之间的张力进行支承的结构,期望主索的弹性率为至少2GPa以上。更优选的是,主索的弹性率为2.5~5GPa的范围内。
这样,通过使主索具有足够的弹性率,从而成为具有主索的弯曲性和可靠性且相对于复杂的绳索也具有兼容的结构的主索。由此,能够提供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而任意地改变形状的形状自由度和成形性优异的主索。尤其是,耐用年限长且能够减小弯曲半径这一点为本发明的特征。
接着,对由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的电梯的电梯轿厢和包含至少一根吊索在内而吊持电梯轿厢的绳索形成的电梯进行说明。绳索至少包含一个本发明所示的主索,优选包含多个本发明所示的主索。利用主索的性能,能够实现具备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以及高升降能力的电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主索的结构(尤其是各部分的结构和材质),主索具有良好的弯曲特性,因此,主索能够由小半径的驱动轮进行驱动。由此,根据需要而能够应用具有高旋转速度的绳轮,系统整体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将电梯的绳轮和/或转向滑轮卷绕一圈以上的绳索路径中,也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而简单地形成绳索的配置。另外,通过采用使用圆棒型的芯部的主索,弯曲方向的制约消除,能够利用自由的绳索来悬垂重块。
[实施例]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更具体的例子与主索的形成方法一同示出。这些实施例均采用具有主索的弯曲性和可靠性且相对于复杂的绳索也具有兼容的结构的主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的各附图中,左图中的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沿着中心轴的面剖切的剖视图,右图为沿着与中心轴垂直的面剖切的剖视图。
(第一实施例)
图5的A~图5的D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一实施例。
该例是将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而成的结构。
首先,如图5的A所示,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只要能够将芯部7形成为圆棒状,则芯部7的形成方法无特别限定。
接着,如图5的B所示,在芯部7的周围,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耐载荷纤丝11,由此形成高强度部。在耐载荷纤丝11的表面配置有润滑材料(高粘度润滑油、油脂或蜡)。
然后,如图5的B的侧视图的左端部局部所示,期望将图中纵向的耐载荷纤丝卷绕而捆束,以避免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耐载荷纤丝11散开。该纵向的耐载荷纤丝也可以不像长度方向的耐载荷纤丝那样紧密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的B的右图中,以点示出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耐载荷纤丝,纵向的耐载荷纤丝的图示省略。
接着,如图5的C所示,在由耐载荷纤丝11构成的高强度部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由此形成支承部9。
进而,如图5的D所示,在支承部9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够制造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主索的结构中,未将相同的耐载荷纤丝11彼此捻合,而是全部与芯部7平行地配置。耐载荷纤丝11几乎成为在主索的长度方向上配置的纤维束,从而能够高密度地配置高强度部。
另外,配置于耐载荷纤丝11的表面的润滑材料在主索的形成工艺中,起到暂时固定纤丝彼此的作用,进而利用支承部9牢固地对主索的结构进行支承。
(第二实施例)
图6的A~图6的D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二实施例。
该例是通过配置多个捻合而成的耐载荷纤丝而构成高强度部的例子。
首先,如图6的A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A同样地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
接着,将捻合而成的多个耐载荷纤丝形成为一个单元12。然后,如图6的B所示,配置多个该单元12,并覆盖芯部7的周围,由此构成高强度部1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的B之后,省略单元12的详细的图示。
作为构成单元12的捻合而成的多个耐载荷纤丝结构的例子,期望在中心纤丝的周围具有捻合而成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中心纤丝具有圆形的结构,捻合而成的耐载荷纤丝的至少一层与中心纤丝相接,具有紧密的结构。而且,各单元12沿主索的长度方向延伸地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整体配置有润滑材料。此外,也可以利用聚合物涂层等来覆盖表面。
接着,如图6的C所示,在由耐载荷纤丝的单元12构成的高强度部13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由此形成支承部9。
进而,如图6的D所示,在支承部9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够制造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主索的结构中,将耐载荷纤丝捻合而成的单元12沿主索的长度方向延伸地配置,因此,相对于主索的伸长而示出较高的拉伸刚性和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沿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的纤维束比第一实施例的纤维束少,因此,需要扩宽高强度部13的剖面面积,但通过预先将耐载荷纤丝捻合而形成单元12,主索的形成时的生产性提高,且主索的形状稳定性也优异。
(第三实施例)
图7的A~图7的D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是代替将耐载荷纤丝捻合,而相对于芯部、从纵横的方向编织耐载荷纤丝而形成层状的结构体的例子。
首先,如图7的A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A同样地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
接着,如图7的B所示,相对于芯部7,编织在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以及与主索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延伸的耐载荷纤丝14,由在相互垂直的纵横方向上通过平纹编织而成的层状的结构体构成高强度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的B之后的各剖视图中,高强度部的详细图示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强度部的层状的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将构成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14沿纵横方向编织而成的层状的结构体的制作方法能够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在芯部7的表面上直接一根一根地编织的方法、或者预先另外制作编织好的半成品并将其覆盖于芯部7的方法。
接着,如图7的C所示,在由沿纵横方向编织而成的耐载荷纤丝14构成的高强度部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由此形成支承部9。
此外,如图7的D所示,在支承部9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够制造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主索的结构中,在芯部7的表面上直接形成耐载荷纤丝14,因此,具有高密度且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结构。另外,耐载荷纤丝14彼此在结构上被支承,因此,即便在一部分耐载荷纤丝14断裂的情况下强度也不易降低。因此,主索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提高。
(第四实施例)
图8的A~图8的D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是代替将耐载荷纤丝捻合,而相对于芯部,从倾斜交叉的两个方向编织耐载荷纤丝而形成层状的结构体的例子。
首先,如图8的A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A同样地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
接着,如图8的B所示,由相对于芯部7,将倾斜地沿图中右下方向以及右上方向分别延伸的耐载荷纤丝15编织而成的层状的结构体构成高强度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的B之后的各剖视图中,高强度部的详细图示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强度部的层状的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将构成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部的耐载荷纤丝15沿倾斜交叉的两个方向编织而成的层状的结构体的制作方法能够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在芯部7的表面上直接一根一根地编织的方法、或者预先另外制作编织好的半成品并将其覆盖于芯部7的方法。
接着,如图8的C所示,在由沿倾斜交叉的两个方向编织而成的耐载荷纤丝15构成的高强度部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由此形成支承部9。
此外,如图8的D所示,在支承部9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够制造第四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主索的结构中,在芯部7的表面上直接形成耐载荷纤丝15,因此,与第三实施例同样地,具有高密度且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结构。另外,耐载荷纤丝15彼此在结构上被支承,因此,即便在一部分耐载荷纤丝15断裂的情况下,强度也不易降低。因此,主索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提高。
(第五实施例)
图9的A~图9的C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是代替独立地设置高强度部和支承部而构成为由支承部支承张力并兼用作高强度部的例子。
首先,如图9的A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A同样地,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
接着,如图9的B所示,在芯部7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构成层结构的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的B之后的各剖视图中,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详细图示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层状的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进而,如图9的C所示,在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制造第五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与独立地设置高强度部和支承部的情况相比,主索的长度方向的强度降低,但通过将支承部兼用作高强度部,能够省略高强度部的形成工艺,因此,获得省工艺化等的效果。
(第六实施例)
图10的A~图10的D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的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五实施例同样地,是代替独立地设置高强度部和支承部而构成为由支承部支承张力并兼用作高强度部的的例子,是从两个方向卷绕高强度部兼支承部的例子。
首先,如图10的A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A同样地,准备圆棒状的芯部7。
接着,如图10的B所示,在芯部7的周围,呈螺旋状地卷绕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构成层结构的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在本实施例中,对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标注了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但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厚度为第五实施例的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厚度的一半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的B之后的各剖视图中,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详细图示省略。
接着,如图10的C所示,在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周围,在相对于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卷绕方向倾斜交叉的方向上呈螺旋状地卷绕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带状或薄膜状的结构体,构成层结构的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的厚度为第五实施例的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的厚度的一半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C之后的各剖视图中,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的详细图示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与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各自的层状的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6与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只要均是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而形成的结构即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分别不同的材料。
进而,如图10的D所示,在第二高强度部兼支承部17的周围形成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10。由此,能够制造第六实施例的电梯用主索。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与独立地设置高强度部和支承部的情况相比,主索的长度方向的强度降低,但通过将支承部兼用作高强度部,能够省略高强度部的形成工艺,因此,获得省工艺化等的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是简要示出各结构的特征的例子,也能够适当组合多个实施例的结构而使用。
另外,在上述的图5~图10的各实施例中,使用与图2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圆棒状的芯部7,但也可以使用与图3或图4同样的方棒状或圆筒状的芯部等其他形状的芯部。即便使用其他形状的芯部,也与各实施例同样地,能够在芯部的周围形成高强度部、支承部以及覆盖部而构成本发明的电梯用主索。
另外,上述所示的结构的电梯用主索能够用于图1所示的电梯。
主索(吊索)具有如下结构:一端固定于升降通道的顶部,按照电梯轿厢、与卷扬机连接的绳轮、固定于顶部的滑轮、以及平衡重的顺序使吊索绕行,且两端固定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顶部。这是具有通过卷扬机旋转而经由绳轮对主索进行驱动、从而驱动平衡重以及电梯轿厢的机构的牵引式电梯。
本发明的主索是尤为轻质且高强度的主索,因此,对高楼层的电梯或电梯系统自身的小型化来说能够发挥性能。
另外,主索自身被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覆盖,因此,对主索的长寿命化也显现出效果。因此,能够削减维修频率、保守所涉及的作业工序、抑制电梯吊索等的磨损、实现电梯的长寿命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实施例是为了有助于本发明的理解而进行的具体说明,本发明不局限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例如,也可以将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某一实施例的结构追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针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删除、置换成其他结构、追加其他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用主索包括:
芯部,其沿所述主索的长度方向配置;
高强度部,其配置在所述芯部的周围;
支承部,其配置在所述高强度部的周围,且维持所述高强度部的形状;以及
覆盖部,其覆盖所述主索的整体且由树脂材料构成,
所述高强度部通过由高强度纤维构成的耐载荷纤丝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呈圆棒状,且具有实心结构或空心的长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具有矩形或多棱柱形的长条结构,且具有由所述覆盖部覆盖的平坦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强度部具有将所述耐载荷纤丝与所述主索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而成的结构,在所述耐载荷纤丝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强度部具有将捻合后的多个所述耐载荷纤丝配置而成的结构,在所述耐载荷纤丝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强度部具有织入了纤维束彼此的所述耐载荷纤丝的结构体,在所述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配置有固体或液体的润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兼用作所述高强度部且具有所述耐载荷纤丝的结构体,并且所述支承部通过将所述耐载荷纤丝沿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卷绕在所述芯部的周围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由从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成分中包含这些树脂的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中选定出的至少一种的材料所构成的树脂单体构成,或者由这些树脂的混合物或包含无机物的复合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主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由从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成分中包含这些树脂的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中选定出的至少一种的材料所构成的树脂单体构成,或者由这些树脂的混合物或包含无机物的复合材料构成。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具备:
主索;
卷扬机,其卷起所述主索;
平衡重,其与所述主索连接;以及
电梯轿厢,其与所述主索连接,且通过所述主索被卷起而被驱动,
所述主索使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主索。
CN201810491907.0A 2017-09-07 2018-05-21 电梯用主索、电梯 Pending CN1094688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2451A JP7032083B2 (ja) 2017-09-07 2017-09-07 エレベーター用主索、エレベーター
JP2017-172451 2017-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8870A true CN109468870A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1907.0A Pending CN109468870A (zh) 2017-09-07 2018-05-21 电梯用主索、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32083B2 (zh)
CN (1) CN10946887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190A (ja) * 1996-07-04 1998-01-20 Tokyo Seiko Co Ltd ワイヤロープ
JP2000192378A (ja) * 1998-10-23 2000-07-11 Inventio Ag より合成繊維ロ―プ
JP2001502385A (ja) * 1996-10-15 2001-02-20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用非金属合成ロープ
JP2002060163A (ja) * 2000-08-21 2002-02-26 Tesac Seni Rope Kk エレベータ用繊維ロ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6526A4 (en) * 2000-09-07 2008-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IF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190A (ja) * 1996-07-04 1998-01-20 Tokyo Seiko Co Ltd ワイヤロープ
JP2001502385A (ja) * 1996-10-15 2001-02-20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用非金属合成ロープ
JP2000192378A (ja) * 1998-10-23 2000-07-11 Inventio Ag より合成繊維ロ―プ
JP2002060163A (ja) * 2000-08-21 2002-02-26 Tesac Seni Rope Kk エレベータ用繊維ロープ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设备的润滑(试用本)》", 30 November 1972, 机械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32083B2 (ja) 2022-03-08
JP2019049064A (ja)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8734B (zh) 编织绳索结构
US9988241B2 (en) Hoisting rope and hoisting apparatus
CN107109786B (zh) 电梯绳和制造所述电梯绳的方法
EP1230497B1 (en) Wire rope lubrication
CN101153468B (zh) 合成纤维缆绳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这种合成纤维缆绳的支撑和驱动装置、电梯装置
EP2573257B1 (en) Hybrid rop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KR101491907B1 (ko) 하이브리드 코어 로프
US20100101833A1 (en) Abrasion resistant cords and ropes
JPH07150491A (ja) 巻上げケーブル
CN108602646B (zh) 用于升降机的绳索
JP4989703B2 (ja) ワイヤロープ
CN104428463A (zh) 包括纤维的皮带
JP5768568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ロープ
CN109468870A (zh) 电梯用主索、电梯
CN2663489Y (zh) 一种多股化纤绳索
CN105316967A (zh) 一种双层编织缆绳
US20220074135A1 (en) Rope for airborn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CN107407050B (zh) 电梯用钢索
CN211848381U (zh) 耐弯曲疲劳化纤绳索
JP2013170322A (ja) ワイヤロープ
JP3186025U (ja) 合成繊維製の心綱およびその心綱を有するワイヤロープ
US20210040687A1 (en) Synthetic rope
CN107061626A (zh) 一种传动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