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8772B -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8772B
CN109468772B CN201811615379.1A CN201811615379A CN109468772B CN 109468772 B CN109468772 B CN 109468772B CN 201811615379 A CN201811615379 A CN 201811615379A CN 109468772 B CN109468772 B CN 109468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roidery
thread
layer
braiding
embroidery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53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8772A (zh
Inventor
林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xiu Dre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ixiu Dre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ixiu Dre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ixiu Dr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53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8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8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8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8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7/00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Base fabric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roidered work; Inserts for pro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embroidere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Embroidering For 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属于刺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紧密性和立体感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包括将具有若干图案的绣布进行固定张紧,每个图案至少具有刺绣区域一和刺绣区域二;以对应图案的外周轮廓线上任意位置为起针点并固定,再从图案的外周轮廓线另一位置为下针点绣制形成底绣线层,底绣线层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再绣制绣线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且它们交界处通过刺绣固定相互绣接为一体。本发明能够有效形成多种不同颜色分布的色彩效果,且具有让位空间,能够为绣制另一种不同颜色绣线时提供有效的绣制空间,使能够更好的保证两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之间的衔接连贯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属于刺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工刺绣,又名针锈,俗称绣花。是以绣针引绣线(丝、绒或线)等,按绣布上设计的花样在绣布上进行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山、画等图案,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刺绣工艺。
在中国的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中,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锁丝、挑花等等。但是,传统的刺绣得到的绣品大多的二维的平面样式,比较单调,且立体感差,尤其是在绣制花、草、动物或植物时不能使绣品体现出与栩栩如生或活灵活现的效果,现有的刺绣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刺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刺绣的花样或样式也是不断的创新和变化,如有些是依据山水画进行打样刺绣形成的艺术品,以及对于绣品的色彩要求也更加丰富多彩,然而,目前在针对不同颜色的绣品绣制时还没有较好的刺绣方式,整体的紧密性也较差且基本是采用双面绣的方式,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297304A)公开的一种织物的刺绣方法,其主要是针对一种色彩的绣品,且从其公开的内容理解是采用的平绣或垫绣等常规的双面绣特性,使绣制方式很难体现出多色的特性,且绣品紧密性和立体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绣制具有紧密性且立体感好的单面绣多色绣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若干图案的绣布进行固定张紧,每个图案至少具有刺绣区域一和刺绣区域二;
B、选取绣线,以绣布上对应图案的外周轮廓线上任意位置为起针点并固定,再从图案的外周轮廓线另一位置为下针点,沿着图案的外周轮廓线进行来回刺绣形成以图案的外周轮廓线为边缘且基本平行排列的若干覆盖绣线形成底绣线层,所述底绣线层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
C、以底绣线层的一侧边缘为起针点,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的刺绣区域一内的底绣线层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一,再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的刺绣区域二内的底绣线层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二,所述绣线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的交界处通过刺绣固定相互绣接为一体。
通过采用多层次的绣制方式,先以绣布上图形的轮廓线为绣线在绣布上的固定位置,在底部位置绣一层底绣线层,使能够保持很好的稳定性,能够使避免出现松散的问题,且有利于在其上绣制编织多层不同颜色绣线的编织稳定性;同时,再在底绣线层上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进行交替编织的方式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主要是由于采用了编织刺绣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使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暴露在表面,这样在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时就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多色的颜色效果,且使编织层一和编织层二交界处为衔接点,通过以编织层一的结尾处交界处为起针点再绣制另一不同颜色的绣线层,能够使两者之间的衔接更好完整,保证了不同颜色绣线之间的衔接统一性,使整体能够很好的体现平整性和立体感效果,且由于底绣线层是直接固定在绣布上进行张紧,也能够更好的保证在编织过程中的张紧性,提高了编织层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在底绣线层的基准上进行编织交替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更多的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暴露在表面,与表层的编织层之间组强多色的效果,且采用编织方式相当于采用在绣布上方绣制即可形成单面绣的特性,也能够保证具有较好的立体感效果。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底绣层具体通过以下方法绣制而成:
a、取一根绣线,以绣布上图案的外周轮廓线对应的任意位置为起针点使绣针从绣布的下方穿出作为第一针进行固定,再从图案的外周轮廓线的另一位置为下针点作为第二针,形成底绣线层的第一根覆盖绣线;
b、再从靠近第二针处间隔一定间距的图案的外周轮廓线处使绣针向上穿出绣布作为第三针,沿着向第一针处方向的图案的外周轮廓线处下针作为第四针形成底绣线层的第二根覆盖绣线,且第二根覆盖绣线与第一根覆盖绣线相隔设定间距且呈基本平行;
c、重复步骤b若干次后,且使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均呈基本平行设置,使在图案对应的区域上形成完整的底绣线层。
使在绣制底绣线层时,每次绣制时使绣针从相邻的位置起直接穿出绣布,相当于使前后顺序的下针点在相对邻近的位置绣制,更有利于绣线的张紧,使底绣线层更加稳定,且由于前后顺序的下针点之间在绣布下方的绣线较短,更有效的保持张紧性,避免后续在绣制上层的多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时,因多次重复拉动而出现松散的现象,更有效的保持整体的张紧效果。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一的具体刺绣方法为:
从底绣线层的边缘处开始起针使绣线固定在绣布上,然后,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一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一与底绣线层上的覆盖绣线进行交替编织,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一的边界处;
再对第二根编织绣线一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与底绣线层上的覆盖绣线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一,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在下方的覆盖绣线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在上方的覆盖绣线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的下方,再依次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一之后的其余编织绣线一刺绣且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的绣线编织层一,并使绣线编织层一的结尾边界处具有向绣线编织层一侧凹的让位区域。通过采用间隔不同根数的底绣线层中的绣线进行交替编织,能够根据刺绣需要使更有效的保持底绣线层对应的颜色更多的暴露在表面,又能够保持表面的编织层一的颜色有效的分布在表面,从而有效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绣线分布的色彩效果,而使编织层一的结尾边界处具有让位空间,能够为绣制另一种不同颜色绣线时提供有效的绣制空间,使能够更好的保证两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之间的衔接连贯性,提高整体的完整性和避免出现衔接不一致的现象。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二的具体刺绣方法为:
以绣线编织层一结尾边界处对应让位区域位置为起针处使另一种颜色的绣线固定在绣布上,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二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二与底绣线层上的覆盖绣线进行交替编织,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二对应的边界处;
再对第二根编织绣线二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与底绣线层上的覆盖绣线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二,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在下方的覆盖绣线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在上方的覆盖绣线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的下方,再依次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二之后的其余编织绣线二刺绣且交替编织形成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的绣线编织层二。这里对于编织层二的具体刺绣编织方式基本上同编织层一的刺绣编织方式相同,更重要是的在通过使在起绣时的起针点位置编织层一的让位区域内,使更有效的保证衔接的统一性和整体连续性,能够更好的通过绣制拼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包括绣布,其特征在于,该绣品还包括底绣线层,所述底绣线层包括绣制在绣布上的若干基本平行设置的覆盖绣线,且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底绣线层上编织有绣线编织的绣线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所述绣线编织层一与绣线编织层二的颜色不同,所述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相互拼接绣制为一体。
本多色单面绣绣品通过在固定绣制在绣布上的基本平行且具有间距的覆盖绣线,使具有稳定的固定特性,而再在其表面绣制上下交替不同颜色的绣线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且还两者的接触侧相互拼接绣制为一体,形成在底绣线层的覆盖绣线上编织了多层的编织层,这样使在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刺绣底绣线层、绣线编织层一和绣线编织层二时,且采用编织的结构特性,上下交替的编织结构,能够使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较多的暴露在表面,就能够与表面的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之间组成不同颜色的结构使有效的保证绣品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彩效果,形成多种颜色显示在表面的色彩效果的绣品,同时,采用在底绣线层上进行编织的方式能够形成较稳定的绣品,由于底绣线层的固定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张紧效果,使形成的绣品具有紧密性好的效果;且由于采用编织的刺绣方式形成在绣布表面上进行单面绣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立体感效果。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中,作为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一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一,所述绣线编织层二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二,所述绣线编织层一与绣线编织层二的交界侧具有用于绣制固定编织绣线二的让位区域,所述让位区域向绣线编织层一侧内凹,所述让位区域内分布有绣编织绣线二。通过使绣制时使具有让位区域能够使两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之间具有很好的拼接连续性,形成相互嵌入的结构特点,更有效的保证整体的统一性,使绣品整体具有很好的立体感且紧密性好的效果。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中,作为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一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与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绣线编织层二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与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能够提高编织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使绣品能够更好的体现多色的色彩效果。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中,最好使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在绣制时尽量要保持间距基本相同的状态,能够更有效的保持整体编织的稳定性,且由于间距能够基本相同,使编织时整体间距的视觉效果,提高美观性,形成间距也有利于使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更多的暴露在表面,更有效的形成多种不同层之间的多色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底绣线层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之间基本呈等间距且平行设置。能够使表面编织形成的相应绣线编织层具有稳定性好的效果,且也具有较好的立体感,更好使刺绣艺术得到展现。
在上述多色单面绣绣品中,作为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一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一的上方。这样能够更有效的保证使底绣线层中对应的颜色的覆盖绣线暴露在表面,实现多色分布的效果。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绣线编织层二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二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绣品通过先绣制底绣线层,再在其上编织绣制形成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交替编织形成的绣品,能够使绣制的稳定性好且具有较好的立体感,同时,采用不颜色的绣线编织形成能够体现不同的颜色效果,使实现多色的色彩效果。
2.通过采用间隔不同根数的底绣线层中的绣线进行交替编织,能够使底绣线层中对应的颜色更多的暴露在表面,又能够保持表面的编织层一的颜色有效的分布在表面,从而有效形成多种不同颜色分布的色彩效果,且具有让位空间,能够为绣制另一种不同颜色绣线时提供有效的绣制空间,使能够更好的保证两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之间的衔接连贯性。
3.通过使底绣线层中的覆盖绣线与编织层一和编织层二中的绣线垂直设置,能够提高编织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使绣品能够更好的体现多色的色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色单面绣绣品中绣布上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多色单面绣绣品中底绣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多色单面绣绣品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绣线编织层一与绣线编织层二交界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多色单面绣绣品另一种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绣布;11、图案;111刺绣区域一;112、刺绣区域二;2、底绣线层;21、覆盖绣线;22、绣线编织层一;221、编织绣线一;222、让位区域;23、绣线编织层二;231、编织绣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多色单面绣绣品包括绣布1,这里对于绣布1的材料可以采用丝稠、棉线等等均可,可以是采用纵横交替编织的绣布1,更重要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该绣品还包括底绣线层2,底绣线层2包括通过绣制固定在绣布1上的若干基本平行设置的覆盖绣线21,使每条覆盖绣线21的两端均固定在相应的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对应位置上的绣布1上,且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具有设定间距,这里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定,使刺绣时使该设定间距呈基本相同即可,并不需要完全相同的等间距,这里底绣线层2中对应的覆盖绣线21的颜色可以选取,进一步的使底绣线层2上编织上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使绣线编织层一22与绣线编织层二23的颜色不同,也就是说,这里使绣线编织层一22采用一种颜色,而绣线编织层二23采用另一种颜色即可,最好使底绣线层2、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所采用的绣线颜色为三种不同的颜色,这样能够体现出三种不同颜色组合的多色的色彩颜色,而使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的交界处通过绣刺固定使相互拼接绣制为一体。通过底绣线层2先呈基本平行且有设定间距的绣制固定在绣布1上能够有效的使以该底绣线层2与基准进行一同编织的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之间编织形成的交错编织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牢固性,且采用单面绣的结构能够使形成的绣品能够有效的保证较好的立体感,通过使各层的绣线采用不同的颜色编织,并使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以底绣线层2为基准进行交替编织绣制,能够有效的使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更多的暴露在表面上,也就相当于能够使该覆盖绣线采用的颜色暴露在表面,这样能够与表面的至少两种颜色的编织层形成多种颜色的交错,从而实现多种不同颜色的多色效果。更进一步的讲,这里使绣线编织层一22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一221,绣线编织层二23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二231,更具体的说,如图5所示,绣线编织层一22与绣线编织层二23的交界侧具有用于绣制固定编织绣线二231的让位区域222,让位区域222向绣线编织层一22侧内凹,这里相当于使在编织绣线编织层一22时在其编织到对绣刺区域一111与绣制区域二112的交界处时,使编织绣线一221形成前后错位交错固定在上述交界处的绣布1上,这样能相当于形成了内凹的让位区域222,再使让位区域222内分布有编织绣线二231。由于错位的刺绣固定结构,能够使绣线编织层一22中编织绣线一221与绣线编织层二23中的编织绣线231之间形成相互交错的嵌入式结构,从而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拼接制绣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更进一步的,最好使绣线编织层一22与绣线编织层二23采用的相应绣线颜色各自与底绣线层2中覆盖绣线21的颜色也不同,这样在编织成的绣品中能够更好的体现三种不同颜色的多色的效果,且结合编织的方式能够使底绣线层2的颜色更有效的暴露在表面。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最好使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221与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绣线编织层二23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231与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通过与覆盖绣线21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的方式编织的结构特性,相当于采用横纵向的方式编织为一体,具有更好的牢固性,能够使绣品保持较好的立体感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拉伸错位的缺陷;同时,也能够使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更有效的暴露在表面,也就能够使覆盖绣线21对应的颜色更多的暴露在表面有利于形成多色的效果。这里,在绣制底绣线层时,最好使所述底绣线层2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基本呈等间距且平行设置。能够保持整体的美观性,且采用间距基本相等的方式,也有利于编织层的整体牢固性,提高稳定性,避免出现错位的效果。本发明的多色绣绣品的外周轮廓形状可以根据刺绣的需求进行调整,还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另一种形状结构的多绣绣品,其基本的刺绣结构同图3的绣品基本相类,主要在于其外周的轮廓形状有所不同。为了更有效的突出底绣线层2中对应的覆盖绣线21的相应颜色,最好使绣线编织层一22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221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21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这样能够更有效的保证使底绣线层2中对应的颜色的覆盖绣线21暴露在表面,实现多色分布的效果。更进一步,还可同时使绣线编织层二23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21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
为了更好的说明使多色绣绣品,以下通过具有的绣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多色绣绣品的刺绣过程如下:
先在固定架上将具有若干图案11的绣布1进行固定张紧,使能够保持较好的张紧性,且使绣布1整体保持平整;这里图案11的数量可以根据绣品中对图案11的分布要求进行调整,并没有具体的限定,每个图案至少具有刺绣区域一111和刺绣区域二112;这里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形成的绣品具有多种颜色的色彩效果,每个图案11对应的刺绣区域还可以是3个、4个等等,根据对颜色的色彩需要进行选择,但并不限定。更进一步的讲,如图1所示,在绣布1上对应图案11的区域内,进行绣制,这里对应的图案11具有绣制区域一111和绣制区域二112,绣制区域二112位于绣制区域一111内,具体为取一根单一颜色的绣线,以绣布1上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对应的任意位置为起针点,并使绣线在起针点处进行固定在绣布1上后,再将绣线拉至另一位置使从对应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的另一位置为下针点,拉紧后,使对应的绣线尽量贴合压在绣布1上,沿着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进行来回刺绣形成以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为边缘且基本平行排列的若干覆盖绣线21形成底绣线层2,使每根覆盖绣线21基本贴合分布在绣布1上对应的图案11上,底绣线层2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具有设定间距;使具有间距能够方便后续进行更好的编织,这里的间距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且间距的设定,有能够使底绣线层2中相应绣线更好的暴露在表面显示相应的颜色效果,保证形成多色的颜色效果;然后,以底绣线层2的一侧边缘为起针点,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11的刺绣区域一111内的底绣线层2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一22,这里如图1-图3所示,在编织绣线编织层一22时,经过连续编织至刺绣区域一111和刺绣区域二112的交界处后,固定在相应位置的绣布1上;再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11的刺绣区域二112内的底绣线层2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二23,也就相当于刺绣区域一111和刺绣区域二112的交界处为起绣点,也就相当于在绣线编织层一22的结尾边缘处进行拼接,使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的交界处通过刺绣固定相互绣接为一体。具有拼接的衔接性好,能够形成美观性好且完整性好的绣品,同时,通过底绣线层2固定在绣布1上之后,再以其为基准进行编织多种不同颜色的编织层,既能够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多色效果,又能够使绣品具有稳定性高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述底绣线层2最好通过以下方法绣制而成:如图2-5所示,步骤a取一根具有颜色的绣线,以绣布1上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对应的任意位置为起针点使绣针从绣布1的下方穿出作为第一针进行固定,再从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的另一位置为下针点作为第二针,形成底绣线层2的第一根覆盖绣线21;步骤b再从靠近第二针处间隔一定间距的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处使绣针向上穿出绣布1作为第三针,沿着向第一针处方向的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处下针作为第四针形成底绣线层2的第二根覆盖绣线21,且第二根覆盖绣线21与第一根覆盖绣线21相隔设定间距且呈基本平行;这里直接从相临近的位置进行下一针的绣制,由于前后两次的下针点位置较近,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将底绣线层2中对应的覆盖绣丝21进行拉紧固定,有效避免出现松散,且也不会在绣布1的下方形成密集的绣线分布,提高整体美观性,也就相当于在绣布1的上方形成相应的绣品,具有单面绣的结构特点,体现绣品正面的立体感效果。经过前两次的绣制形成相应的覆盖绣线21后,重复上述步骤b若干次后,形成了覆盖在刺绣区域一111表面上的多根覆盖绣线21,且使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均呈基本平行设置,使在图案11对应的区域上形成完整的底绣线层2。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最好使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采用以下刺绣方法:
从底绣线层2的边缘处开始起针使绣线固定在绣布1上,然后,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2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一22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交替编织,具体为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一111对应的边界处;每次交替编织时可以使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221的上、下方分布的根据数不完全相同,如以上编织过程中从起编处开始,依次选择2、3、1、1、3等等的方式进行。再对紧接着的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在下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在上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下方,也就是说,能够使相邻的编织绣线一221之间相对于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具有编织结构,且相邻的编织绣线一221之间相互靠近在一起,提高编织的紧密性和稳定性。但是,可以根据需要颜色的表现情况采用间隔多根覆盖绣线21进行上、下编织的结构特性,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底绣线层2的颜色特性,再依次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之后的其余编织绣线一221刺绣且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的绣线编织层一22,并使绣线编织层一22的结尾边界处具有向绣线编织层一22侧凹的让位区域222。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了使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21局部能够更多的暴露在表面,可以使每根编织绣线一221在进行编织时,使相对在编织绣线一221上方的为连续的三根覆盖绣线21,再间隔相邻的一根覆盖绣线21在编织绣线一221上方的交替编织方式,再间隔三根覆盖绣线21在编织绣线一221下方。这样就能够保证底绣线层2对应的颜色更多的暴露在表面,有利于更有效的形成多色的效果。
再进一步的进行绣线编织层二23的刺绣编织,以绣线编织层一22结尾边界处对应让位区域222位置为起针处使另一种颜色的绣线固定在绣布1上,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2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二23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交替编织,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二111对应的边界处;每次交替编织时可以使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上、下方分布的根据数不完全相同,如以上编织过程中从起编处开始,采用同一根编织绣线二231在底绣线层2的覆盖绣线21上编织时依次选择2根上、3根下、1根上、2根下、3根覆盖绣线21上等等的方式进行编织到边界处,依次重复形成交替编织至绣线编织层一23的边界处;再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二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在下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在上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下方,依次进行绣线编织层二23中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之后其余编织绣线二231的刺绣使进行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同样,为了使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21局部能够更多的暴露在表面,可以使每根编织绣线二231在进行编织时,使相对在编织绣线二一231上方的为连续的三根覆盖绣线21,再间隔相邻的一根覆盖绣线21在编织绣线二231上方的交替编织方式,再间隔相邻三根覆盖绣线21在编织绣线二231下方。如图3所示,这里可以使绣线编织层二23位于和绣线编织层一22内,相当于形成包覆的结构,相当于是使绣品的中部区域为绣线编织层二23而外部包围着绣线编织层一22的结构特点。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Claims (9)

1.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若干图案(11)的绣布(1)进行固定张紧,每个图案(11)至少具有刺绣区域一(111)和刺绣区域二(112);
B、选取绣线,以绣布(1)上对应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上任意位置为起针点并固定,再从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另一位置为下针点,沿着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进行来回刺绣形成以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为边缘且基本平行排列的若干覆盖绣线(21)形成底绣线层(2),所述底绣线层(2)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具有设定间距;
C、以底绣线层(2)的一侧边缘为起针点,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11)的刺绣区域一(111)内的底绣线层(2)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一(22),再取另一根不同颜色的绣线在对应图案(11)的刺绣区域二(112)内的底绣线层(2)上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绣线编织层二(23),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的交界处通过刺绣固定相互绣接为一体;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的具体刺绣方法为:
从底绣线层(2)的边缘处开始起针使绣线固定在绣布(1)上,然后,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2)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一(22)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交替编织,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一(111)的边界处;
再对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在下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一(221)在上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的下方,再依次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一(221)之后的其余编织绣线一(221)刺绣且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的绣线编织层一(22),并使绣线编织层一(22)的结尾边界处具有向绣线编织层一(22)侧凹的让位区域(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绣线层(2)具体通过以下方法绣制而成:
a、取一根绣线,以绣布(1)上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对应的任意位置为起针点使绣针从绣布(1)的下方穿出作为第一针进行固定,再从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的另一位置为下针点作为第二针,形成底绣线层(2)的第一根覆盖绣线(21);
b、再从靠近第二针处间隔一定间距的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处使绣针向上穿出绣布(1)作为第三针,沿着向第一针处方向的图案(11)的外周轮廓线处下针作为第四针形成底绣线层(2)的第二根覆盖绣线(21),且第二根覆盖绣线(21)与第一根覆盖绣线(21)间隔设定间距且呈基本平行;
c、重复步骤b若干次后,且使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均呈基本平行设置,使在图案(11)对应的区域上形成完整的底绣线层(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编织层二(23)的具体刺绣方法为:
以绣线编织层一(22)结尾边界处对应让位区域(222)位置为起针处使另一种颜色的绣线固定在绣布(1)上,再使绣线以底绣线层(2)为基准,先使绣线编织层二(23)的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交替编织,先使1-3根的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下方,再使相邻的1-3根覆盖绣线(21)在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依次重复上下交替编织至刺绣区域二(112)对应的边界处;
再对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进行刺绣编织,将相应的绣线与底绣线层(2)上的覆盖绣线(21)进行上下交替编织形成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在下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使相对于第一根编织绣线二(231)在上方的覆盖绣线(21)至少一根在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的下方,再依次进行第二根编织绣线二(231)之后的其余编织绣线二(231)刺绣且交替编织形成交错编织形成编织结构的绣线编织层二(23)。
4.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包括绣布(1),其特征在于,该绣品还包括底绣线层(2),所述底绣线层(2)包括绣制在绣布(1)上的若干基本平行设置的覆盖绣线(21),且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底绣线层(2)上编织有绣线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与绣线编织层二(23)的颜色不同,所述编织层一(22)和绣线编织层二(23)相互拼接绣制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一(221),所述绣线编织层二(23)包括若干编织绣线二(231),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与绣线编织层二(23)的交界侧具有用于绣制固定编织绣线二(231)的让位区域(222),所述让位区域(222)向绣线编织层一(22)侧内凹,所述让位区域(222)内分布有编织绣线二(2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221)与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绣线编织层二(23)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231)与底绣线层(2)中的覆盖绣线(21)基本呈相互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绣线层(2)中两两相邻的覆盖绣线(21)之间基本呈等间距且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编织层一(22)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一(221)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21)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一(221)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色单面绣绣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编织层二(23)中的每根编织绣线二(231)上至少有两处相邻三根连续的覆盖绣线(21)位于相应编织绣线二(231)的上方。
CN201811615379.1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Active CN109468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379.1A CN1094687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379.1A CN1094687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8772A CN109468772A (zh) 2019-03-15
CN109468772B true CN109468772B (zh) 2023-08-25

Family

ID=6567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5379.1A Active CN1094687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8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0560B (zh) * 2021-12-24 2023-04-07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白云芝绣品的绣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8A (zh) * 1990-12-14 1992-07-01 吴县刺绣和服厂 双面立体绣
CN103397487A (zh) * 2013-08-07 2013-11-20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蛛网绣针法
CN104790137A (zh) * 2015-04-08 2015-07-22 吴中区光福濮凤娟刺绣文化艺术研究所 一种双面异色绣法
CN104846569A (zh) * 2015-04-08 2015-08-19 吴中区光福濮凤娟刺绣文化艺术研究所 一种双面三异绣法
CN105544111A (zh) * 2016-02-19 2016-05-04 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异色异形绣刺绣针法
CN108060523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线绣制羊绒制品的刺绣产品及刺绣方法
CN108589093A (zh) * 2018-06-20 2018-09-28 康宁 一种双扣针刺绣技法及其应用
CN209353075U (zh) * 2018-12-27 2019-09-06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8A (zh) * 1990-12-14 1992-07-01 吴县刺绣和服厂 双面立体绣
CN103397487A (zh) * 2013-08-07 2013-11-20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蛛网绣针法
CN104790137A (zh) * 2015-04-08 2015-07-22 吴中区光福濮凤娟刺绣文化艺术研究所 一种双面异色绣法
CN104846569A (zh) * 2015-04-08 2015-08-19 吴中区光福濮凤娟刺绣文化艺术研究所 一种双面三异绣法
CN105544111A (zh) * 2016-02-19 2016-05-04 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异色异形绣刺绣针法
CN108060523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线绣制羊绒制品的刺绣产品及刺绣方法
CN108589093A (zh) * 2018-06-20 2018-09-28 康宁 一种双扣针刺绣技法及其应用
CN209353075U (zh) * 2018-12-27 2019-09-06 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利容、李莎、陈凡.《蜀绣》.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101-1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8772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171B (zh) 具有视觉三维效果的单层经编网布织造方法
CN103938371A (zh) 一种仿平绣织锦独花服装的制作方法
CN112708992A (zh) 一种仿镶嵌装饰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68772B (zh)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及其绣制方法
CN104452061B (zh) 降低破裂的织物、其编织方法及利用该编织方法的图案花纹设计系统
CN205636025U (zh) 单面可呈色彩变换的双层网布
JPWO2018066463A1 (ja) 経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CN210765756U (zh) 一种多色花网布
CN209353075U (zh) 一种多色单面绣绣品
US1935302A (en) Patterned ru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4141193B (zh) 装饰画编织方法和编织装饰画
CN113550057B (zh) 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0016752A (zh) 一种具有夹层元筒结构的面料及其飞织方法
CN102828341B (zh) 一种利用经编机加工织物百折窗帘的方法
US20120266635A1 (en) Method of making a knit apparel with a tie dyed appearance and an apparel made by the method
CN103361863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01455976B1 (ko) 파일직물의 편직방법
CN204039640U (zh) 编织装饰画
US2357750A (en) Handmade rug
CN104153111B (zh) 装饰画编织方法和编织装饰画
CN215040994U (zh) 一种提花图案面料
CN115522309B (zh) 一种立体结构的镂空提花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JP2817348B2 (ja) 多色のシングルジャカードよこ編地
JPS5812862Y2 (ja) 柄を有する丸編地
JPH01227715A (ja) カーペッ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