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6364A -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6364A
CN109466364A CN201811361219.9A CN201811361219A CN109466364A CN 109466364 A CN109466364 A CN 109466364A CN 201811361219 A CN201811361219 A CN 201811361219A CN 109466364 A CN109466364 A CN 109466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ic car
identity information
charging pile
charging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12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Rui Auto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Rui Auto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Rui Auto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Rui Auto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12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6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6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6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若确定该触发事件存在,则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然后,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相应的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可见,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中,在利用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通常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并且,只有在电动汽车的用户属于合法用户的情况下,才允许充电桩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现有的身份认证的方案中,通常先是电动汽车的用户利用手机扫描设置于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并在通过扫码而跳转的手机页面中输入相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手机将该用户身份信息直接输入至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平台,以便于TSP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但是,这种身份认证方式中,用户需要进行扫码、输入身份信息等较多操作,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以减少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且接收到所述充电桩基于电力载波通讯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包括:
基于PLC技术,将所述身份信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所述类别包括直流充电枪以及交流充电枪;
根据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确定所述目标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所述电动汽车中充电连接确认线路的电压;
若所述电压位于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直流充电枪;
若所述电压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EVCC的标识、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所述电动汽车的用户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获取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且接收到所述充电桩基于电力载波通讯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基于PLC技术,将所述身份信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所述类别包括直流充电枪以及交流充电枪;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确定所述目标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动汽车中充电连接确认线路的电压;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压位于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直流充电枪;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压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EVCC的标识、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所述电动汽车的用户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实现方式中,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若确定该触发事件存在,表明当前存在对电动汽车进行身份认证的需求,则电动汽车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然后,可以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相应的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可见,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应用场景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利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前,通常先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用户的身份进行合法性认证。而现有的身份认证方式中,通常是由用户利用终端扫描设置于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并在通过扫码所跳转的页面上输入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是用户注册时的账号以及密码等,然后由该终端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TSP平台,以便于TSP平台能够基于终端发送的身份信息对该用户的身份进行合法性认证。但是,这种身份认证方式中,用户通常需要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等操作,使得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较多,如用户需要多次点击终端的触摸显示屏输入多个字符等,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以减少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具体的,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若确定该触发事件存在,表明当前存在对电动汽车进行身份认证的需求,则电动汽车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然后,可以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相应的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可见,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举例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中,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具体可以是将充电桩101的充电枪插入至电动汽车102的充电枪插座中这一事件。在用户驾驶电动汽车102行驶至充电桩101可提供充电服务的范围后,可以将充电桩101上的充电枪插入至电动汽车102上,并由电动汽车102检测该充电枪是否已经插入自身的充电枪插座中,若电动汽车102确定该充电枪已经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上,则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该电动汽车102上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101;充电桩101在接收到该身份信息后,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TPS平台103上;TPS平台103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身份信息,对电动汽车102或者电动汽车102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可以向充电桩101下发充电指令,使得充电桩101可以对电动汽车102进行充电,若验证不通过,则可以指示充电桩101拒绝为电动汽车102进行充电。由于身份认证过程中,无需用户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从而实现减少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场景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场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场景。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非限定性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该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在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之前,需要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而为了实现电动汽车能够自动将用于身份认证的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电动汽车可以实时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发送该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以确定当前是否需要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汽车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具体可以是检测充电桩的充电枪是否已经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可以理解,当电动汽车位于充电桩的可充电范围内后,电动汽车的用户或者提供充电服务的工作人员,通常会将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虽然,此时因为未完成对电动汽车或者是该电动汽车的所属用户的身份认证,充电桩还尚未开始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但是,可以将充电枪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中这一事件,作为触发电动汽车自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这样,电动汽车可以实时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充电枪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中,以便于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触发身份信息的发送。
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视为电动汽车主动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而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充电桩主动向电动汽车索取身份信息。具体的,电动汽车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具体可以是电动汽车检测是否接收到充电桩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若确定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则检测是否接收到充电桩基于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载波通讯)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其中,该目标线路为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时充电枪所在的线路。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由充电桩指示电动汽车发送用于身份认证的身份信息,因此,虽然电动汽车已经检测到充电枪已经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中,但是并不会直接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而是在继续检测确定已经接收到充电桩向电动汽车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后,充电汽车响应该请求,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充电枪已经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因此,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基于充电枪所在线路已经建立连接,则充电桩可以利用PLC技术,通过充电枪所在线路向电动汽车发送身份信息获取请求,以请求获得认证所需的身份信息。
基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的过程中,用户无需执行手动输入等操作来实现身份信息的发送,从而可以减少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
当然,实际应用中,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实现方式,比如,也可以是用户在将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上后,由用户通过扫码的方式触发电动汽车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等。
S202:若检测到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可以理解,若检测到当前存在指示电动汽车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表明当前存在对该电动汽车进行身份认证的需求,则电动汽车可以获取用于进行身份认证的身份信息,以便于能够将该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电动汽车能够自动将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需要在该电动汽车上预先配置用于身份认证的身份信息,这样,在无需用户参与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能够自动在本地存储的信息中获取到该身份信息并完成身份信息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用于身份认证的身份信息,不仅仅可以是该电动汽车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是该电动汽车的信息。可以理解,由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电动汽车的信息可以与该电动汽车的用户的信息绑定在一起,比如,对于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或者电动汽车上的EVCC(Electric Vehicl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的标识,可以与用户的手机号、注册账号或身份证号等用户标识进行绑定,则在进行身份验证时,也可以是对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或者EVCC的标识进行验证。
实际应用的一些场景中,若电动汽车为私家车,则该电动汽车可以预先将EVCC的标识等身份信息注册至云服务器中(通常可以是将其与该电动汽车的用户信息绑定在一起),以便于该电动汽车后续在需要充电时根据该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而在另一些场景中,电动汽车也有可能是租赁车(或称为共享汽车),则,每次租赁该电动汽车的用户通常是多变的,则在为该电动汽车进行身份认证时,可以是对电动汽车的信息和/或租赁用户的信息进行认证,如可以认证使用该电动汽车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与已记录的该电动枪车的当前租赁用户的信息相匹配等。
S203:将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将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是由云服务器完成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的身份认证,因此,充电桩在获得电动汽车发送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于云端服务器能够基于接收到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在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中,该云服务器具体可以是TSP平台。
在一种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充电枪已经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表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存在可连通的线路,则电动汽车可以基于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将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其中,该目标线路为充电枪所在的线路。实际应用中,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目标线路,具体可以是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EVCC之间的可通信线路,而预先配置的身份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于电动汽车的EVCC中。这样,当电动汽车检测到触发事件后,电动汽车中的EVCC可以读取本地存储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通过与充电桩之间的目标线路发送至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的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直流和交流两种,即,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的充电枪既可能是直流充电枪,也可能是交流充电枪。而不同类别的充电枪在与电动汽车进行连接时,尤其是与电动汽车中的EVCC进行连接时,通常会连入不同的线路中。具体的,若充电枪为直流充电枪,则该充电枪会连入直流充电枪所对应的线路中,若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则该充电枪会连入交流充电枪所对应的线路中。基于此,在检测到存在充电枪已经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时,可以识别该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然后,基于所识别出的充电枪的类别,确定出充电枪所应连入的目标线路。
实际应用中,充电枪通常是会先连入预设的线路中,若识别出该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后,确定该充电枪不应连入该预设的线路中,则可以将该充电枪所在的线路由当前线路切换至与该充电枪对应的目标线路中。比如,可以先将充电枪连入交流充电枪所在的线路中,具体为将EVCC的控制引导线路CP与连接确认线路CC接入至交流充电枪插座,若检测到该充电枪为直流充电枪,则将充电枪所在的线路由当前线路切换至直流充电枪所在的线路中,具体实现时,可以将电动汽车中EVCC的CP接入到直流充电座的A+,CC接入到GND(电路中的地线)。
由于充电枪在插入至充电枪插座后,直流充电所对应的充电连接确认线路上的电压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在识别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时,可以检测充电连接确认线路CC2处的电压,并根据其电压所在的范围判断插入至充电枪插座上的充电枪是直流充电枪还是交流充电枪。具体实现时,充电枪在插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后,该充电枪会接入至预设线路中,如,交流充电枪所应接入的线路,此时,电动汽车可以检测充电连接确认线路CC2处的电压,并判断该电压是否处于预设阈值范围,若是,则可以确定该充电枪为直流充电枪,进而可以将该充电枪所在的线路由当前线路切换至目标线路,若否,则可以确定该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并保持该充电枪继续位于当前所在线路中。
当然,在另一些识别充电枪所属类别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枪接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后,充电枪所在的线路可能不是目标线路,比如,对于插入充电枪插座的直流充电枪,其默认可能会接入交流充电枪所在的线路中,此时,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可能无法通过充电枪所在的线路进行通信,基于此,充电桩可以通过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向电动汽车发送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而电动汽车可以检测是否能够接收到该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若是,则可以确定该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能够基于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进行通信,该充电枪即为交流充电枪,而若电动汽车没有接收到该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则可以确定该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无法基于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进行通信,该充电枪即为直流充电枪。
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向充电桩发送身份信息,可以减少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具体的,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若确定该触发事件存在,表明当前存在对电动汽车进行身份认证的需求,则电动汽车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然后,可以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相应的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可见,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具体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获取单元302,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发送单元303,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
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且接收到所述充电桩基于电力载波通讯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303,具体用于基于PLC技术,将所述身份信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300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所述类别包括直流充电枪以及交流充电枪;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确定所述目标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动汽车中充电连接确认线路的电压;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压位于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直流充电枪;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电压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EVCC的标识、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所述电动汽车的用户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施例中,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检测子单元”、“第一确定子单元”等名称中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第三”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且接收到所述充电桩基于电力载波通讯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包括:
基于PLC技术,将所述身份信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所述类别包括直流充电枪以及交流充电枪;
根据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确定所述目标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所述电动汽车中充电连接确认线路的电压;
若所述电压位于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直流充电枪;
若所述电压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交流充电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充电枪为交流充电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EVCC的标识、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号、所述电动汽车的用户标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9.一种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获取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CN201811361219.9A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466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1219.9A CN10946636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1219.9A CN10946636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6364A true CN109466364A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7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1219.9A Pending CN10946636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636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9725A (zh) * 2019-03-28 2019-06-07 西安盈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09866648A (zh) * 2019-04-25 2019-06-1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00981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租赁方法及装置
CN112977116A (zh) * 2021-02-23 2021-06-18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3043895A (zh) * 2021-04-16 2021-06-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汽车及其车机系统、充电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4255612A (zh) * 2021-12-20 2022-03-29 深圳市爱拓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桩停车位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5174A (zh) * 2022-02-21 2022-05-06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感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4696998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00755A (zh) * 2023-11-01 2024-01-16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云端大数据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1826U (zh) * 2015-02-03 2015-06-10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型充电装置
CN205004775U (zh) * 2015-08-24 2016-01-27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交直流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5882438A (zh) * 2015-10-30 2016-08-24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CN106585397A (zh) * 2016-11-16 2017-04-26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40190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州市凝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06882069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身份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8749606A (zh) * 2018-05-14 2018-11-06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控制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1826U (zh) * 2015-02-03 2015-06-10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型充电装置
CN205004775U (zh) * 2015-08-24 2016-01-27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交直流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5882438A (zh) * 2015-10-30 2016-08-24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CN106585397A (zh) * 2016-11-16 2017-04-26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40190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州市凝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06882069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身份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8749606A (zh) * 2018-05-14 2018-11-06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控制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9725A (zh) * 2019-03-28 2019-06-07 西安盈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1000981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租赁方法及装置
CN109866648A (zh) * 2019-04-25 2019-06-1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4696998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77116A (zh) * 2021-02-23 2021-06-18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3043895A (zh) * 2021-04-16 2021-06-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汽车及其车机系统、充电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4255612A (zh) * 2021-12-20 2022-03-29 深圳市爱拓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桩停车位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5612B (zh) * 2021-12-20 2023-02-28 深圳市爱拓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桩停车位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5174A (zh) * 2022-02-21 2022-05-06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感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7400755A (zh) * 2023-11-01 2024-01-16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云端大数据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364A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86548B (zh)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039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9466366B (zh)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8556671A (zh) 电池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6385403B (zh) 一种自助打印设备的用户账号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64341A (zh) 车辆充电鉴权方法、充电桩、待充电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2977116A (zh) 充电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2857394B (zh) 号码动态分配方法和物联网管理平台
CN109801191A (zh) 一种法律文件送达方法、收取方法及系统
US20220134898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ng a charging station against improper use
CN108649635A (zh) 电池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12937353A (zh) 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681258A (zh) 基于第三方服务器的会话方法和会话装置
CN113459847A (zh) 汽车充电方法、充电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979519B (zh) 通过充电状态控制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4620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09097B (zh) 一种车辆的电池数据管理方法、云服务器及车辆通信装置
CN115348301A (zh)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车辆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525151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6264692A (zh) 非独立专网的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867348A (zh) 基于数据pid请求范围和类型的obd设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597120B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收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7400755B (zh) 基于云端大数据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715655A (zh) 充电方法、充电桩及充电管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