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2280A -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2280A
CN109452280A CN201811356383.0A CN201811356383A CN109452280A CN 109452280 A CN109452280 A CN 109452280A CN 201811356383 A CN201811356383 A CN 201811356383A CN 109452280 A CN109452280 A CN 109452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ed
carbon dioxide
insecticide
compound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6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2280B (zh
Inventor
马建功
王志强
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563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2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2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22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2155 priority patent/WO2020098450A1/zh
Priority to US17/253,192 priority patent/US1145363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2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2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37/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e.g. anil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within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a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carbon atom having only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keto-carboxyl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02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alkali- or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beryllium
    • B01J23/04Alkali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2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esters, anhydrides, or halides thereof by reaction with ammonia or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4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together with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carboxam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carbon dioxide, e.g. Kolbe-Schmitt synthe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称取1,3‑环己二酮类底物、催化剂和Cs2CO3于Schleck瓶中,脱气,持续通入1atm的二氧化碳。加入溶剂,在50℃油浴中,反应48h。反应完成后,后处理,得到2(a‑e)。将得到的酸酰化,然后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反应完后,柱层析分离,得到3(a‑e)。将3(a‑e)加入到50%的浓硫酸中,80℃回流8h。通过分离,得到4(a‑e)。本发明的优点是: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剂有高的催化活性,可回收利用,实现工业循环,达到可持续生产的目标;3(a‑e)和4(a‑e)的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毒性低,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的利用以及杀虫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羧基-1-羰基-3-羟基-环己烷的工艺方法。并利用所得到的酸进一步合成一类具有高效潜在应用的新型杀虫剂,并能通过脱苯胺反应得到另一类-环己二酮类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本身是一种燃烧、呼吸以及工业上排放废弃物中的一种副产物,对适量的二氧化碳而言,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气体,然而,过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了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全球温度上升,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危害,地球表面的温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度上升,使的大量储存了亿万年的冰川加速融化,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人类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滞止,因此,大量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中,在保证工业发展的前提之下,使得二氧化碳不会造成威胁。
杀虫剂作为现代化农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已经在世界各地大量应用。同时,历史上由于害虫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举不胜数,因此,杀虫剂的生产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化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防治害虫、病虫有了越来越多的手段与方法。越来越多的新型杀虫剂不断被研发,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带来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抗药性的存在。许多非常著名的杀虫剂,比如有机氯、有机磷等,具有强大的杀虫活性,然而,一方面由于本身毒性较强,工业化生产污染严重,另一方面这些著名的有机农药在大量害虫体内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抗药性作用,使得这些当年风靡一时的杀虫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开发新型杀虫剂,改良已有杀虫剂的合成路线是当今开发杀虫剂的重要策略。
目前工业化生产杀虫剂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高毒性。(2)高污染性。(3)新型的杀虫剂种类越来越少。(4)副产物多。
因此,如何更加环保的制备和研制新型杀虫剂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点攻坚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高毒性,高污染性问题,以发现新型的杀虫剂为目的,提供一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化合物3(3a-3e)以及由杀虫剂化合物3(3a-3e)制备杀虫剂化合物4(4a-4e)的方法。该发明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毒性低,处理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产率更高,易于工业化放大,实现了更加高效环保的制备杀虫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化合物3(3a-3e)的工艺方法。
杀虫剂化合物3(3a-3e)制备工艺参见附图1,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3-环己二酮类底物(1a-1e)、一价铜盐催化剂和碳酸铯于Schleck瓶中;将Schleck瓶抽真空并通入二氧化碳,使Schleck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溶剂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到Schleck瓶,并放置于50-60℃油浴中,反应36-48h;其中,1,3-环己二酮、碳酸铯、一价铜盐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1.5mmol:0.1mmol:5mL;
2)反应完成后,加入盐酸酸化,萃取,然后过硅胶柱,得到纯的中间体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2a-2e),回收产率达到80%;
3)将步骤2)得到的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2a-2e),与二氯亚砜和一滴DMF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于60-65℃油浴反应1-2h,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油状黄色液体,其中化合物2(2a-2e)、二氯亚砜和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2.2mmol:10mL;
4)将步骤3)得到的油状黄色液体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3h,反应完后,得到粗产品,柱层析分离,得到新型杀虫剂化合物3(3a-3e)。
其中,所述的一价铜盐催化剂为碘化亚铜、溴化亚酮或氧化亚铜;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化合物1(1a-1e)结构式中的R分别为氢、甲基、二甲基、乙基、丙基。
技术方案2: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化合物4(4a-4e)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经过如下步骤可得到杀虫剂化合物4(4a-4e):
5)把技术方案1得到的新型杀虫剂化合物3(3a-3e)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0%的浓硫酸中,80℃回流12h,反应完后,得到粗产品,通过硅胶柱,得到纯的杀虫剂产品化合物4(4a-4e)。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易运输,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该方法制备的杀虫剂中3a在600ppm浓度下对粘虫有100%致死率,3d在200ppm浓度下对粘虫有100%致死率,同时在600ppm浓度下对棉铃虫和玉米螟有100%致死率,3e在10ppm浓度下对库蚊幼虫有100%致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技术方案1的制备路线,且给出了R所代表的各种取代基,说明书中所提到的1a-1e与图1中结构式1a-1e中R的取代基对应一致。
图2是技术方案2的制备路线,且R与图1中1a-1e对应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3a-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a、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a,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2: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4a,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a 10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的硫酸6mL,加热到80℃并搅拌12h。
2)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4a,结构式参见图2,其中的R为氢。
实施例3: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b,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b、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b,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4: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4b,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b10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的硫酸6mL,加热到80℃并搅拌12h。
2)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4b,结构式参见图2,其中的R为甲基。
实施例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c,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c、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c,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6: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4c,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c10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的硫酸6mL,加热到80℃并搅拌12h。
2)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4c,结构式参见图2,其中的R为二甲基。
实施例7: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d,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d、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d,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8: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4d,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d 10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的硫酸6mL,加热到80℃并搅拌12h。
2)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4d,结构式参见图2,其中的R为乙基。
实施例9: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e、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e,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0: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4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e 10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的硫酸6mL,加热到80℃并搅拌12h。
2)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4e,结构式参见图2,其中的R为丙基。
实施例11: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3a-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a、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5℃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2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3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a,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2: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b,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b、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5℃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2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b,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3: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c,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c、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5℃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2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c,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4: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d,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d、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5℃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2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d,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e、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55℃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2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e,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6: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3a-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a、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60℃并搅拌36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a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5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5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a,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7: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b,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b、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60℃并搅拌36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b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b,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8: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c,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c、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60℃并搅拌40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c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5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3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c,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19: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d,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d、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6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d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d,结构式参见图1。
实施例20: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杀虫剂为化合物3e,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mmol 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1e、1.5mmol碳酸铯和0.1mmol碘化亚铜于Schleck瓶中,将Schlenk瓶抽真空,通入二氧化碳(气球),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60℃并搅拌48小时。
2)搅拌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乙醚,过滤。
3)将滤渣溶解在10mL的水中,调节pH至1,二氯甲烷萃取(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3:1);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
4)称取1mmol 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e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四氢呋喃,加入2.2倍当量的二氯亚砜,加一滴DMF,加热到65℃并搅拌1.5h。反应完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溶解到1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5)将2倍当量的苯胺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将步骤4)得到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5h。
6)反应完成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渣中加入50mL水,二氯甲烷萃(3*20mL),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柱层析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1:3)。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杀虫剂——化合物3e,结构式参见图1。
杀虫剂的活性测试方法:
备注:由于4(4a-4e)是已经报道的具有杀虫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因此没有继续对4进行杀虫活性的测试,只对3(3a-3e)这一类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的测定。
1)杀粘虫活性: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室内饲养的正常群体。浸叶法,用玉米叶浸渍于丙酮配制的药液中(600μg·ml-1),待药液后接入4龄幼虫,主要为胃毒、触杀作用,同时观察幼虫取食现象。24小时检查死亡率。死亡率见表1。
2)杀库蚊幼虫活性:尖音库蚊淡色亚种(Culexpipiens pallens),室内饲养的正常群体。称取供试化合物约5mg于盘尼西林药瓶中,加5mL丙酮(或适宜溶剂),振荡溶解,即为1000μg·ml-1母液。移取0.5mL母液,加入盛有39.9mL水的100mL烧杯中,选取10头4龄初蚊子幼虫,连同10mL饲养液一并倒入烧杯中,其药液的浓度即为10μg·ml-1。将处理放入标准处理室内,24h检查结果。以含有0.5mL试验溶剂的水溶液为空白对照。死亡率见表1。
3)杀棉铃虫的活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室内饲养的正常群体。试验方法:浸叶法。浸叶法,用玉米叶浸渍于丙酮配制的药液中(600ppm,600mg/L),待药液干后绞碎放入24孔中,每孔接入3龄幼虫一头,每次用10头,三次重复,共30头试虫,主要为胃毒、触杀作用,同时观察幼虫取食现象。72小时后检查死亡率。死亡率见表1。
4)杀玉米螟活性: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室内饲养的正常群体。试验方法:浸叶法。浸叶法,用玉米叶浸渍于丙酮配制的药液中(200ppm,200mg/L),待药液干后接入3龄幼虫10头于培养皿中,三次重复,共用试虫30头,主要为胃毒、触杀作用,同时观察幼虫取食现象。72小时后检查死亡率。死亡率见表1。
表1

Claims (3)

1.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3a-3e)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1,3-环己二酮类底物(1a-1e)、一价铜盐催化剂和碳酸铯于Schleck瓶中;将Schleck瓶抽真空并通入二氧化碳,使Schleck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溶剂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到Schleck瓶,并放置于50-60℃油浴中,反应36-48h;其中,1,3-环己二酮、碳酸铯、一价铜盐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1.5mmol:0.1mmol:5mL;
2)反应完成后,加入盐酸酸化,萃取,然后过硅胶柱,得到纯的中间体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2a-2e),回收产率达到80%;
3)将步骤2)得到的2-羧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2a-2e),与二氯亚砜和一滴DMF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于65℃油浴反应1-2h,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油状黄色液体,其中化合物2(2a-2e)、二氯亚砜和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2.2mmol:10mL;
4)将步骤3)得到的油状黄色液体滴加到含有苯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常温下反应2-3h,反应完后,得到粗产品,柱层析分离,得到新型杀虫剂化合物3(3a-3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5)把权利要求1得到的新型杀虫剂化合物3(3a-3e)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0%的浓硫酸中,80℃回流12h,反应完后,得到粗产品,通过硅胶柱,得到纯的杀虫剂产品化合物4(4a-4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价铜盐催化剂为碘化亚铜、溴化亚酮或氧化亚铜;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CN201811356383.0A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Active CN109452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6383.0A CN10945228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PCT/CN2019/112155 WO2020098450A1 (zh) 2018-11-15 2019-10-21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US17/253,192 US11453638B2 (en) 2018-11-15 2019-10-21 Process method for producing pesticide by using carbon dioxi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6383.0A CN10945228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2280A true CN109452280A (zh) 2019-03-12
CN109452280B CN109452280B (zh) 2021-01-29

Family

ID=65610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6383.0A Active CN109452280B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3638B2 (zh)
CN (1) CN109452280B (zh)
WO (1) WO202009845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8470A (zh) * 2019-05-23 2019-07-19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脱氢乙酸和广藿香酮及其类似物的工艺方法
CN110028445A (zh) * 2019-05-23 2019-07-19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3-甲酸乙酯-4-羟基-2-吡啶酮的工艺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5738A (en) * 1974-08-30 1976-11-02 Nippon Soda Co Ltd Cyclohexene insecticides and tickic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1630A (en) * 1971-11-11 1974-04-02 American Cyanamid Co Dioxocyclohexanecarboxanilide insecticides and acaricides
US3782918A (en) 1972-03-29 1974-01-01 American Cyanamid Co Carboxanilides as herbicides
US3976785A (en) 1973-11-02 1976-08-24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Dioxocyclohexanecarboxanilide insecticides and acaricides
AU2003287909A1 (en) 2003-01-08 2004-08-10 Mibitech Aps Electro-therapeu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electro-therapeutic treatment
DE602004027171D1 (de) * 2003-04-11 2010-06-24 High Point Pharmaceuticals Llc Verbindungen mit Aktivität an der 11Beta-Hydroxasteroiddehydrogenase
JP2020014326A (ja) * 2018-07-19 2020-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5738A (en) * 1974-08-30 1976-11-02 Nippon Soda Co Ltd Cyclohexene insecticides and tickicid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VO JIRKOVSKY.: "Studies on Enaminoketones",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REGAN, ANDREW C.等: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citrinin using an ortho-toluate carbanion generated by a chiral bas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WEIYANG DAI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and ADMET Properties of 3-Aminocyclohex-2-en-1-ones as Chemokine Receptor 2 (CXCR2) Antagonists", 《CHEMMEDCHEM》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8470A (zh) * 2019-05-23 2019-07-19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脱氢乙酸和广藿香酮及其类似物的工艺方法
CN110028445A (zh) * 2019-05-23 2019-07-19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3-甲酸乙酯-4-羟基-2-吡啶酮的工艺方法
CN110028470B (zh) * 2019-05-23 2021-11-19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脱氢乙酸和广藿香酮及其类似物的工艺方法
CN110028445B (zh) * 2019-05-23 2022-04-12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3-甲酸乙酯-4-羟基-2-吡啶酮的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3638B2 (en) 2022-09-27
WO2020098450A1 (zh) 2020-05-22
CN109452280B (zh) 2021-01-29
US20210269390A1 (en)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85C (zh) 制备吡唑化合物的方法
CN109452280A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杀虫剂的工艺方法
CN110330455A (zh) 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100603690B1 (ko) N-페닐피라졸 유도체 살충제 화합물
CN1663384A (zh)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713B (zh) 一种骆驼蓬碱噁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01863B (zh) 一种以羰基硫与二硫化物为原料合成苯并噻唑-2-酮类衍生物的方法
CN106831635A (zh) 一种苯并氧氮杂卓类抑菌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646359B (zh) 芳基吡唑多磺酰胺化衍生物及其超声波辐射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2030710A (zh) 杀菌剂唑菌酯14c标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U2020101088A4 (en) A Process Method for Producing Pesticide by Using Carbon Dioxide
CN114853748A (zh) 一种含三氟甲烷异噁唑啉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12973B (zh) 一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24324A (zh) 一种类吡虫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822B (zh) 一种杯状金属环蕃[Rh{9,10‑双(2‑(二苯基膦基)乙基)蒽}‑(CO)Cl]3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94598B (zh) 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23501A (zh) 含杂环5-苯基-2,4-戊二烯-1-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20998B (zh) 含2’-羟基六氟异丙基的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9988149A (zh) 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6431977B (zh) 一种不饱和肟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5541830B (zh) 一种杀菌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83922B (zh) 含氟n-(3-(苯并噁唑-2-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32343A (zh) 一种铜催化合成芳烃/烷烃2,2,2-三氟乙基硒醚的方法及其在杀虫剂中的应用
CN114957113B (zh) 2-氯喹啉-3-甲醛肟-o-(n-对氟苯基)氨基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529926A (zh) 2-取代基苯并恶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