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788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788A
CN109451788A CN201780000645.7A CN201780000645A CN109451788A CN 109451788 A CN109451788 A CN 109451788A CN 201780000645 A CN201780000645 A CN 201780000645A CN 109451788 A CN109451788 A CN 109451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b
target
data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06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788B (zh
Inventor
江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5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如果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如果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同时,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依然延续之前的4G(4h-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通信过程分为用户面以及控制面。其中,用户面中主要包括三个层,由上至下依次是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以及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层。随着对5G技术的深入研究,除了上述三个层之外,又在PDCP层之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层,即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同化协议)层。在SDAP层中,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数据包与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承载)间的映射(为数据包分配传输该数据包的DRB),以通过映射后的DRB传输数据包。
一般地,终端与基站的一次会话中会传输多条数据流,各数据流中会包含多个数据包。在一条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DRB重映射事件,即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与DRB间的映射由原DRB切换到目标DRB。例如,随着终端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基站会变化,当终端接入新的基站时,新的基站很有可能会指示终端进行DRB的重映射。
如果在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正好存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正在被传输,则如何进行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的传输就成了问题。在相关技术中,终端一般会将发生DRB重映射事件之前就已从SDAP层递交到原DRB中的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继续进行传输,将未从SDAP层递交到原DRB中的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中进行传输。但是这么做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不同的DRB传输数据包的时间会存在差异,故而先递交到DRB中的数据包不一定先被接收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来进行数据包传输,具体的处理方式可以如下:终端会将发生DRB重映射事件之前就需要传输的目标数据流中所有数据包都通过原DRB进行传输,在再需要传输新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包时,通过目标DRB进行传输。如果可以做到按顺序传输数据包,则可以减轻基站在接收到这些数据包时对这些数据包进行排序的工作量。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通过上述方式不能立即从原DRB转换到目标DRB进行数据包传输,需要等待通过原DRB传输完目标数据流中所有数据包后,再通过目标DRB传输新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包。这样不能使得终端即刻遵从基站的重映射的指示,降低了通信质量。
另外,某些DRB并不是按照数据包应到达的顺序发送数据包的,即该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即使控制数据包递交到这些DRB的顺序,这些DRB也不会按序传输数据包。同时,一般原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目标DRB也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至此,就没必要等待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包的原DRB传输完目标数据流中所有数据包后,再通过目标DRB传输新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包。这样做,以降低通信质量为代价却又没换来数据包按序到达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数据承载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如果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如果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同时,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通过上述可选方案,通过控制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时序,即先将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成功传输到基站,再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来保证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按序传输数据包。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通过上述可选方案,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已经成功传输到基站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肯定是已经到达基站了,此时,再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就可以保证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按序传输数据包。
可选地,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通过上述可选方案,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已经成功传输到基站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肯定是已经到达基站了,此时,再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就可以保证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按序传输数据包。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通过上述可选方案,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已经向基站发送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肯定是已经被发出了,此时,再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就可以保证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按序传输数据包。
可选地,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通过上述可选方案,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已经向基站发送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肯定是已经被发出了,此时,再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就可以保证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按序传输数据包。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在该过程中,可以保证在基站指示切换DRB后,终端可以及时切换DRB,从而可以保证通信质量。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上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同时,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信底层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和基站配合实现。其中,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等部件。收发器,可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日志文件,收发器可以包括蓝牙部件、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高保真技术)部件、天线、匹配电路、调制解调器等。处理器,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可以用于在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等处理。存储器,可以为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Flash(闪存)等,可以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处理过程所需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数据等,如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等。
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部件、显示部件、音频输出部件等。输入部件可以是触摸屏、键盘、鼠标等。音频输出部件可以是音箱、耳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5G技术中,通信底层架构中包括的层由上至下依次是SDAP层、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当终端建立与基站的会话时,可以在会话的过程中传输多条数据流,各数据流中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包,数据包在终端的通信底层架构中从上至下依次递交,直至通过最后一层向基站发出。这些数据包在被切分成数据包之前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在于终端中,SDAP层可以为这些数据流分配传输这些数据流的DRB。当SDAP层为这些数据流分配好DRB之后,数据流就会以数据包的形式往下层递交。在初始分配时,同一数据流被分配的DRB是相同的。
在实际传输中,存在多个DRB。在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中,每层都存在分别支撑各DRB的子模块,该模块可以是虚拟的软件模块。当每一层接收到从上一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都会被分配在每一层对应的支撑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DRB的子模块中进行处理。
另外,由基站统一管理数据流与DRB的映射关系,当基站确定好任一数据流与DRB的映射关系后,可以基于所述数据流与DRB的映射关系生成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并将RRC信息传输至目标终端。目标终端接收到RRC信息后,可以指示SDAP层依据RRC信息中的数据流与DRB的映射关系,对数据流进行DRB的分配。基站除统一管理数据流与DRB的映射关系之外,还可以对各DRB是否开启支持按序递交功能进行设置,并且一同通过RRC信息将表示各DRB是否开启支持按序递交功能的信息发送至目标终端。当目标终端接收到RRC消息后,就可以对各DRB进行配置了。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其中,终端与基站的一次会话中会传输多条数据流,各数据流中包含多个数据包。在一条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DRB重映射事件,即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与DRB间的映射由原DRB切换到目标DRB。以此,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不再被分配到原DRB,而是分配到目标DRB,通过目标DRB的资源传输到基站。是否进行DRB的重映射是由基站对终端进行指示的。可以在基站发往终端的RRC消息中指示终端进行DRB的重映射。或者,可以通过用户面的方式指示终端进行DRB的重映射。例如,基站在终端中的SDAP层可以解读的数据包的包头中加入进行DRB的重映射的指示信息。
对于数据包,每一层的数据包都包含两种数据包形式,即SDU(Service DataUnit,服务数据单元)和PDU(Packet Data Unit,包数据单元)。其中,上一层的PDU被递交到下一层时,都会作为下一层的SUD。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统一将各层的SDU和PDU称为数据包。
此外,某些DRB并不是按照数据包应到达的顺序发送数据包的,即该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即使控制数据包递交到这些DRB的顺序,这些DRB也不会按序传输数据包。在切换目标DRB之前,先确定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步骤S220,如果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在实施中,如图3所示,如果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目标数据流中的一部分数据包已经从SDAP层递交到原DRB对应的PDCP层,可以通过该原DRB传输已递交过来的数据包。另外,目标数据流中的另一部分数据包还在SDAP层,并未递交到原DRB对应的PDCP层,可以将这些数据包从SDAP层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通过该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在步骤S220中,由于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因此,无需刻意控制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传输时序。
步骤S230,如果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三种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来传输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当然,事实上还存在其他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在此不一一举例。
方式一:停止向原DRB递交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在实施中,如图4所示,如果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首先执行(A1):停止向原DRB递交SDAP层的数据包。接着执行(A2):向RLC层递交原DRB对应的PDCP层的数据包,等待递交到原DRB对应的PDCP层的数据包通过RLC层被成功传输到基站,基站可以向终端反馈数据包成功传输的确认信息。执行(A3):终端接收该确认信息,可以确定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了。执行(A4):将还在SDAP层并未往下层递交的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最后可以执行(A5):将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的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RLC层,直至将目标数据流中的数据包从终端传输出去。
下面将介绍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的方式二和方式三,方式二和方式三其实可以作为独立的两个方案,也可作为相关联的两个方案。如果作为独立的两个方案,那么可以在终端中只设置执行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一种方式。如果作为相关联的两个方案,那么可以添加一个判断条件,判断终端是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还是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的,当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执行方式二,当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执行方式三。下面将对方式二和方式三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二: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其中,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确认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RLC层,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AM(Acknowledge Mode,确认模式),另一种是UM(UM Unacknowledged Mode,非确认模式)。当RLC层处于AM,RLC可以接收到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在该确认信息中,存在表示数据包已成功传输的信息,以及表示哪些数据包已成功传输的信息。当接收到确认信息时,RLC层可以解析确认信息,并将解析后的通知递交到PDCP层、SDAP层,以使得PDCP层、SDAP层能够确定哪些数据包是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
可选地,方式二可以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通过RLC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已递交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在实施中,由于目标数据流在传输过程中是按序依次在各层进行封装并递交到下一层的,因此在一次会话中,目标数据流可能已存在于各层中。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对于各层中的目标数据流,首先通过RLC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接着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层都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缓存空间,用于暂时保存已递交的和未递交的数据包。在原DRB对应的RLC层中,对应着两部分数据包,第一部分是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基站返回的确认信息进行确认,第二部分是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B1)通知PDCP层RLC层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都有哪些。通过(B2)在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存在已向RLC层递交的数据包,可以在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将这些RLC层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找出,然后将上述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在原DRB对应的PDCP层还存在一部分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对这些数据包进行确认,随后通过(B3)可以从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将上述数据包找出,并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通过(B4)将SDAP层中未向原DRB递交的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最后,通过目标DRB,传输已递交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方式三: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目标DRB传输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其中,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确认信息。
可选地,方式三可以包括以下操作步骤:通过RLC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已递交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及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在实施中,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对于各层中的目标数据流,首先通过RLC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接着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在原DRB对应的RLC层中,对应着两部分数据包,第一部分是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第二部分是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如图6所示,通过(C1)通知PDCP层RLC层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都有哪些。在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存在已向RLC层递交的数据包,可以通过(C2)在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将这些RLC层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找出,然后将上述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在原DRB对应的PDCP层还存在一部分未向RLC层递交的数据包,通过(C3)对这些数据包进行确认,随后可以从PDCP层对应的缓存中将上述数据包找出来,并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通过(C4)将SDAP层中未向原DRB递交的数据包递交到目标DRB对应的PDCP层。最后,通过目标DRB,已递交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及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可选地,还可以在确定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RLC层且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后,将这些数据包删除,以避免通过原DRB和目标DRB分别重复传输。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在该过程中,可以保证在基站指示切换DRB后,终端可以及时切换DRB,从而可以保证通信质量。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上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同时,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710,用于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第一传输模块720,用于当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模块730,用于当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30用于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30用于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3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831,用于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第二确定单元832,用于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
第一传输单元83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30用于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传输模730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931,用于通过所述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第四确定单元932,用于通过所述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单元93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原DRB的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在该过程中,可以保证在基站指示切换DRB后,终端可以及时切换DRB,从而可以保证通信质量。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上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对支持按序传输数据的DRB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顺序的同时,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进行传输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终端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终端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电力组件1006为终端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音频输出设备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所述终端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输出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终端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终端1000或终端1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
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如果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如果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包括:
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通过PDCP层,确定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PDCP层且未递交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可选地,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可选地,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数据承载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如果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如果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则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包括:
通过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包括:
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包括:
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通过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在目标数据流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到发生DRB重映射事件时,确定切换的目标DRB是否支持按序传输数据;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DRB不支持按序传输数据,通过原DRB传输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DRB支持按序传输数据,基于不改变数据包顺序的传输方式,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停止向所述原DRB递交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并且当确定已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未递交到所述原DRB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接收基站反馈的与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对应的确认信息,根据所述确认信息确定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会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通过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成功传输到基站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下,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中除已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之外的其它数据包;
其中,所述非传输反馈确定模式表示在数据包被成功传输到基站时基站不反馈所述确认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通过RLC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通过PDCP层,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中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DRB,传输所述已递交到所述RLC层且未向基站发出的数据包、所述已递交到所述PDCP层且未递交到所述RLC层的数据包、及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未递交到原DRB的数据包。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780000645.7A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451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3734 WO2019014902A1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788A true CN109451788A (zh) 2019-03-08
CN109451788B CN109451788B (zh) 2021-11-30

Family

ID=6501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645.7A Active CN109451788B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9260B2 (zh)
EP (1) EP3668167A4 (zh)
CN (1) CN109451788B (zh)
WO (2) WO20190149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0977B2 (en) * 2017-09-27 2021-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data lossless in a UM RLC 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20220267630A1 (en) * 2019-09-06 2022-08-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with thermochromic additiv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546A (zh) * 2012-08-09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统计数据无线承载弃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9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无线连接的群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75275A (zh) * 2013-12-31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4363598A (zh) * 2014-11-25 2015-0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rb映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5965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WO2015115034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EP3031290A1 (en) * 2013-08-08 2016-06-15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steering data radio bearer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7266B (zh) 2008-09-19 2012-1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控制重排序和重复消除操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33586B (zh) 2012-07-03 2016-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EP2944110B1 (en) 2013-01-11 2019-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301188A1 (en) 2013-04-04 2014-10-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livery of protocol data units
EP2835925B1 (en) 2013-08-09 2018-08-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CN104837162B (zh) * 2015-04-01 2018-09-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数据倒换超时的方法及装置
US11006312B2 (en) * 2018-04-06 2021-05-11 Apple Inc. PDCP packet-based DDDS frame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546A (zh) * 2012-08-09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统计数据无线承载弃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9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无线连接的群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EP3031290A1 (en) * 2013-08-08 2016-06-15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steering data radio bearer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ink
CN103875275A (zh) * 2013-12-31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US20150215965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WO2015115034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04363598A (zh) * 2014-11-25 2015-0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rb映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LAJI RAGHOTHAMAN等: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for LTE-based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S (ICNC)》 *
CATT: ""QoS re-mapping of QoS flow and DRB"",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NR AH2 R2-1706382》 *
HUAWEI, HISILICON: ""QoS Flow to DRB Re-Mapping"",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AH 2-1706787》 *
HUAWEI: ""Lossless HO of QoS Flow "",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8 R2-1704979》 *
杨炼,彭涛: ""EPS系统中业务流模板硬件加速器设计"", 《电视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68167A4 (en) 2020-09-09
US20200205024A1 (en) 2020-06-25
WO2019014902A1 (zh) 2019-01-24
US11109260B2 (en) 2021-08-31
CN109451788B (zh) 2021-11-30
WO2019015111A1 (zh) 2019-01-24
EP3668167A1 (en)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20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US1145696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iscarding data packet
JP7139523B2 (ja) 二重接続切り替え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WO202111495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51789A (zh) 数据承载重映射过程中数据包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441850B1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8037887B (zh) 终端虚拟按键的构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0147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CN10870233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5178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1633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
CN113438747A (zh)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41036B1 (e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990156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终端
CN108306856B (zh) 一种接口合并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3360A (zh)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354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设备及发送设备
CN10928713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77076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06314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機器
CN110178337A (zh) 数据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3543040B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7438242B (zh)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9676A (zh) 一种多播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375822B (zh) 一种多媒体同步播放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