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5600A -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5600A
CN109435600A CN201811385450.1A CN201811385450A CN109435600A CN 109435600 A CN109435600 A CN 109435600A CN 201811385450 A CN201811385450 A CN 201811385450A CN 109435600 A CN109435600 A CN 109435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ontology
cabin
transport ontology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54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罡
徐彬
项昌乐
孙博
樊伟
刘子铭
金健侠
刘春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 Blac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Cool Blac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 Blac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Cool Blac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54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5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5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底盘装置,位于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舱体;飞行装置,位于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舱体;底盘装置、舱体和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在本申请中,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物流效率要求的提高及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物流运送开始得到发展,如分别采用无人车或无人机派送托运物。
但,目前无人车在遇到异常路段(如,堵车路段)时,无法实现高效派送,无人机虽然可以通过飞行避开异常路段,实现高效派送,但是续航能力有限,无法实现长途派送,可见,目前无法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以达到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运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
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
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
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
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
一种城市物流运输方法,基于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用户输入的货运请求,所述货运请求包括:取货地址、取货时间、送达时间、送达地址以及是否为急件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是否为急件,并判断取货地址与送达地址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远途或近途,其中,所述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为远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距离为近途;
若是急件或是远途,执行步骤S20,若是非急件或是近途,执行步骤S30;
步骤S20,控制所述舱体与所述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30,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申请中,运输系统包括的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其中,当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时,运输系统可以在非异常路段,采用底盘装置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舱体,在遇到异常路段时,可以采用飞行装置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避开异常路段,提高派送效率,并在避开异常路段之后,可以继续采用底盘装置运送舱体实现长途派送,因此由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拆卸的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和舱体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舱体和飞行装置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舱体和飞行装置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另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再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城市物流运输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城市物流运输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城市物流运输方法的再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在本申请中,由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拆卸的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运输系统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11、至少一个舱体12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13。
所述舱体12,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
所述底盘装置11,位于所述舱体12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12,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12。
本实施例中,底盘装置11可以由行走机构推进。
行走机构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轮式、履带式、足式和磁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飞行装置13,位于所述舱体12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12,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12。
本实施例中,飞行装置13可以由飞行机构推进。
飞行机构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旋翼式机构、涵道式机构、固定翼式机构和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底盘装置11、所述舱体12和所述飞行装置13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运输本体可以自主的完成运输任务。
其中,底盘装置11与舱体12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参见图2。
舱体12与飞行装置13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参见图3。
底盘装置11、舱体12和飞行装置13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参见图4。
底盘装置11与飞行装置13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参见图5。底盘装置11和飞行装置13相互能拆卸的连接成运输本体,可以实现底盘装置11对飞行装置13的运送,或飞行装置13对底盘装置11的运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装置11、所述舱体12和所述飞行装置13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所述底盘装置11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所述舱体12设置有第二对接机构和第三对接机构,所述飞行装置13设置有第四对接机构;
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三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
优选的,第一对接机构可以设置在底盘装置11的上表面,第二对接结构可以设置在舱体12的下表面,第三对接机构可以设置在舱体12的上表面,第四对接结构可以设置在飞行装置13的下表面。
优选的,对接机构可以为:销钉-锥孔结构。具体地,第一对接机构和第四对接机构可以设置为锥孔结构,第二对接结构和第三对接机构可以对应的设置为销钉结构。在进行对接时,销钉结构插入锥孔结构,完成对接。为了保证对接的牢固性,可以在销钉结构插入锥孔结构后,设置锁紧机构自动锁紧。
当然,为了提高对接的精确性,销钉结构的中央可以设置导引杆,由导引杆导引对接。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对接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介绍的销钉-锥孔结构,任何可以完成对接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底盘装置11、所述舱体12和所述飞行装置13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组装灵活,保证运输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运输需求,以更高的效率完成运输任务。
在本申请中,运输系统包括的舱体12、底盘装置11和飞行装置13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其中,当舱体12、底盘装置11和飞行装置13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时,运输系统可以在非异常路段,采用底盘装置11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舱体12,在遇到异常路段时,可以采用飞行装置13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避开异常路段,提高派送效率,并在避开异常路段之后,可以继续采用底盘装置11运送舱体12实现长途派送,因此由舱体12、底盘装置11和飞行装置13拆卸的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运输系统,请参见图6,在图1示出的运输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多个中转站点14。
各中转站点14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中转站点14设置有停靠平台。
设定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所述停靠平台,用于所述底盘装置11的停靠和充电,或,所述飞行装置13的落地和充电。
中转站点14的设置,提高了底盘装置11停靠和充电的便捷性,以及飞行装置13落地和充电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外一种运输系统,请参见图7,在图1示出的运输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终端15和服务器16。
所述终端1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请求,并向所述服务器16发送所述用户输入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16或所述底盘装置11或所述舱体12或所述飞行装置13反馈的信息。
终端15接收所述服务器16或所述底盘装置11或所述舱体12或所述飞行装置13反馈的信息之后,可以主动将接收到的信息展示给用户,使用户可以了解运输的相关情况,改善用户体验性。
所述服务器16,用于响应所述终端15发送的请求,控制所述底盘装置11、所述舱体12和所述飞行装置13的一种或多种,并管理与所述底盘装置11、所述舱体12或所述飞行装置13相关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6响应终端15发送的请求,控制底盘装置11、舱体12和飞行装置13中的一种或多种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可以管理与底盘装置11、舱体12或飞行装置13相关的信息。当然,可以根据管理的与底盘装置11、舱体12或飞行装置13相关的信息,制定控制策略,控制底盘装置11、舱体12和飞行装置13中的一种或多种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底盘装置11、舱体12和飞行装置13支持服务器16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运输本体在外部控制下执行运输任务。
在本申请中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运输系统,在图1示出的运输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升降机构、安检装置、缓冲装置、通风装置、过滤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舱体12相对于行进表面的高度。
升降机构伸长,可以使舱体12向上升起,在舱体12的高度超过底盘装置11的高度时,可以便于舱体12从上向下对接到底盘装置11,实现舱体12与底盘装置11的自动对接,或者,可以便于舱体12可以从下向上与底盘装置11分离。
升降机构缩短,可以使舱体12向下降低到行进表面或对接到底盘装置11。
所述安检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托运物是否为违禁物或危险物。
安检装置可以提高运送的安全性。
所述缓冲装置,用于缓冲外部冲击,以防止所述舱体12内的托运物出现损坏。
缓冲装置可以提高运送的稳定性,保证托运物的完整性。
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所述舱体12内部进行通风,以保证所述舱体12内的空气新鲜。
通风装置可以保证托运物的运送环境良好,避免托运物因环境问题发生损坏。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外部杂物进入所述舱体12内。
通风装置可以保证托运物的运送环境良好,避免托运物因环境问题发生损坏。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舱体12内的温度,以保证所述舱体12内的托运物在适宜温度下运送。
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可以保证托运物的运送环境良好,避免托运物因环境问题发生损坏。
当然,舱体12的表面可以涂覆有耐火、耐高温、防水、耐候性涂层,进一步保证托运物的运送环境良好,避免托运物因环境问题发生损坏。
本实施例中,舱体12的舱壁部分可以采用框架式结构或实心结构。
本实施例中,舱体12的规格可以为适合于标准集装箱的规格。舱体12还可以设置有可选择性的与集装箱连接的基础设施接合或分离的对接机构。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各个实施例介绍的运输系统,介绍一种城市物流运输方法,请参见图8,可以包括:
步骤S10、获取用户输入的货运请求,确定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是否为急件,并判断取货地址与送达地址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远途或近途。
其中,所述货运请求包括:取货地址、取货时间、送达时间、送达地址以及是否为急件的标记信息,所述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为远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距离为近途。
若是急件或是远途,执行步骤S20,若是非急件或是近途,执行步骤S30。
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步骤S20、控制所述舱体与所述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基于飞行装置可以通过在空中飞行避开异常路段(如,堵车路段)的特性,可以在步骤S10判断出是急件或远途的情况下,控制舱体与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由第一运输本体运输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实现高效运送。
步骤S30、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一般地,地面路段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如堵车),通过在地面路段行进运送托运物的效率比较低,为了保证不耽误急件的运送,在步骤S10判断出为非急件或近途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由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20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进行介绍,具体包括:
S21、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
第一规划路线可以为服务器根据空中情况制定的规划路线。优选的,第一规划路线为运送距离最短的路线。
步骤S22、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避免运送危险物。
第一运输本体按照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可以实现高效运送。
本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本体按照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S23、所述第一运输本体,根据已行驶的里程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一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将第一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后,可以根据第一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向用户展示第一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的运送进度信息,以供用户了解运送进度。
S24、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运输本体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后,可以根据第一运输本体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对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进行存储,作为后续规划路线的依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30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进行介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二规划路线。
第二规划路线可以为服务器根据路面情况制定的规划路线。优选的,第二规划路线为运送距离最短的路线。
步骤S32,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避免运送危险物。
第二运输本体按照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可以实现高效运送。
本实施例中,第二运输本体按照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S33、所述第二运输本体,根据已行驶的里程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二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将第二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后,可以根据第二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向用户展示包含第二运输本体运送的剩余时长的运送进度信息,以供用户了解运送进度。
S34、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运输本体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后,可以根据第二运输本体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对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进行存储,作为后续规划路线的依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城市物流运输方法,请参见图9,可以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用户输入的货运请求,确定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是否为急件,并判断取货地址与送达地址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远途或近途。
其中,所述货运请求包括:取货地址、取货时间、送达时间、送达地址以及是否为急件的标记信息,所述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为远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距离为近途。
若是急件或是远途,执行步骤S200,若是非急件或是近途,执行步骤S600。
步骤S200、控制所述舱体与所述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100-S20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S20相同,步骤S100-S200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10-S20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0、若收货人延迟收货,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记录收货延迟时间,并将所述收货延迟时间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步骤S400、所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一目标指令。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运输本体记录的收货延迟时间的长短,选择第一运输本体是否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终端站点。如,若收货延迟时间较短,则可以选择第一运输本体原地等待;若收货延迟时间较长,可以选择第一运输本体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以使第一运输本体在停靠的中转站点进行充电,延长续航时间。
具体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一目标指令,并将第一目标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500、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执行所述第一目标指令。
服务器控制第一运输本体执行第一目标指令,第一运输本体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
当然,若收货人拒绝收货,第一运输本体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拒绝收货信息,服务器则可以向第一运输本体发送返回指令及返回路线,第一运输本体则可以按照返回指令和返回路线返回至指定地点。
步骤S600、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60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相同,步骤S600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30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0、若收货人延迟收货,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记录收货延迟时间,并将所述收货延迟时间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步骤S800、所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二目标指令。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运输本体记录的收货延迟时间的长短,选择第二运输本体是否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终端站点。如,若收货延迟时间较短,则可以选择第二运输本体原地等待;若收货延迟时间较长,可以选择第二运输本体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以使第二运输本体在停靠的中转站点进行充电,延长续航时间。
具体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二目标指令,并将第二目标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900、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执行所述第二目标指令。
服务器控制第二运输本体执行第二目标指令,第二运输本体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
当然,若收货人拒绝收货,第二运输本体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用户拒绝收货信息,服务器则可以向第二运输本体发送返回指令及返回路线,第二运输本体则可以按照返回指令和返回路线返回至指定地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S210、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
S220、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步骤S210-S22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1-S22相同,步骤S210-S220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21-S22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230、若遇到异常情况,则记录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运输本体中的定位装置记录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和服务器。
S240、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
所述服务器可以判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并将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作为剩余运送距离。
S250、若所述异常情况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飞行装置发生故障,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距离,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飞行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三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若所述异常情况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飞行装置发生故障,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距离,为了提高运送效率,优选的,服务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飞行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三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距离和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之前,还可以控制第一运输本体落地至最近的中转站点。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最近的中转站点中选择飞行装置,并在控制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后,将重新选择的飞行装置与可从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S260、若所述异常情况为空中航行路线问题,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距离,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底盘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四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若所述异常情况为空中航行路线问题,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距离,同样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可以暂时不采用在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优选的,服务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底盘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四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之前,还可以控制第一运输本体落地至最近的中转站点。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最近的中转站点中选择底盘装置,并在控制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后,将重新选择的底盘装置与可从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310、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二规划路线;
步骤S320、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步骤S310-S32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1-S32相同,步骤S310-S320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31-S32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21:若遇到地面路段的异常情况,则记录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二运输本体中的定位装置记录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并将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和服务器。
步骤S322: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五运输本体。
服务器根据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可以控制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在地面路段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可以选择与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
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之前,还可以控制第二运输本体停靠至最近的中转站点。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最近的中转站点中选择飞行装置,并在控制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后,将重新选择的飞行装置与可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步骤S323:若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底盘装置发生故障,则记录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大于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所述步骤S322,如果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步骤S324。
若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底盘装置发生故障,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大于第三阈值距离,为了提高运送效率,优选的,可以采用在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具体可以执行步骤S322。
若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底盘装置发生故障,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距离,可以继续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具体可以执行步骤S324。
本实施例中,第三阈值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所述步骤S324: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六运输本体。
在步骤S323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距离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并控制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六运输本体。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之前,还可以控制第二运输本体停靠至最近的中转站点。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最近的中转站点中选择底盘装置,并在控制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后,将重新选择的底盘装置与可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410、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二规划路线;
步骤S420、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步骤S421:若遇到地面路段的异常情况,则记录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
步骤S422: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五运输本体。
步骤S410-S42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10-S322相同,步骤S410-S422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310-S322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23、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停止计算里程数,并将已记录的里程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已记录的里程数之后,可以存储已记录的里程数。已记录的里程数可以用于对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的管理。
步骤S424、所述第五运输本体,计算已飞行的里程数,并根据所述已飞行的里程数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一剩余时长,将所述第一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并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飞行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剩余时长后,可以根据第一剩余时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向用户展示包含第一剩余时长的运送进度信息,以供用户了解运送进度。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后,可以根据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对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进行存储,作为后续规划路线的依据。
步骤S425:若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底盘装置发生故障,则记录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大于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所述步骤S422,如果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步骤S426。
所述步骤S426: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六运输本体。
步骤S425-S42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23-S324相同,步骤S425-S426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323-S324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27、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停止计算里程数,并将已记录的里程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已记录的里程数之后,可以存储已记录的里程数。已记录的里程数可以用于对从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的管理。
步骤S428、所述第六运输本体,计算已行驶的里程数,并根据所述已行驶的里程数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二剩余时长,将所述第二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并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剩余时长后,可以根据第二剩余时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向用户展示包含第二剩余时长的运送进度信息,以供用户了解运送进度。
服务器和终端在接收到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后,可以根据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可以对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进行存储,作为后续规划路线的依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城市物流运输方法,请参见图10,可以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货运请求,确定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是否为急件,并判断取货地址与送达地址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远途或近途。
其中,所述货运请求包括:取货地址、取货时间、送达时间、送达地址以及是否为急件的标记信息,所述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为远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距离为近途。
若是急件或是远途,执行步骤S201,若是非急件或是近途,执行步骤S601。
步骤S201、控制所述舱体与所述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101-S20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S20相同,步骤S101-S201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10-S20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1、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第一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可以决定是否按原路返回或向服务器请求可停靠的中转站点。
在向服务器请求可停靠的中转站点时,具体向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步骤S401、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一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所述第一运输本体。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一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以保证第一运输本体能够进行可靠的停靠。
在确定第一目标中转站点之后,将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第一运输本体。
步骤S501、所述第一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
第一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在第一目标中转站点停靠或充电。
步骤S601、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60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相同,步骤S601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30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1、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第二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可以决定是否按原路返回或向服务器请求可停靠的中转站点。
在向服务器请求可停靠的中转站点时,具体向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步骤S801、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二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并将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二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以保证第二运输本体能够进行可靠的停靠。
在确定第二目标中转站点之后,将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第二运输本体。
步骤S901、所述第二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
第二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在第二目标中转站点停靠或充电。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介绍另外一种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20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S211、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
S212、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步骤S211-S21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1-S22相同,步骤S211-S212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步骤S21-S22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213、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送所述托运物,并在飞行里程数即将达到飞行装置最大航程时,向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发送即将达到最大航程信息及变更请求。
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送所述托运物,并在飞行里程数即将达到飞行装置最大航程时,为了保证能够顺利送达托运物,可以向服务器和终端发送即将达到最大航程信息及变更请求。
S214、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变更请求,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或,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
S215、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飞行装置分离。
S216、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行驶至所述第四目标货运装置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七运输本体。
S217、所述第七运输本体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第四规划路线。
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运输本体已行驶的路线、距离及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制定第四规划路线。
S218、所述第七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四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3,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
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
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
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
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运输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多个中转站点,各中转站点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中转站点设置有停靠平台;
所述停靠平台,用于所述底盘装置的停靠和充电,或,所述飞行装置的落地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装置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所述舱体设置有第二对接机构和第三对接机构,所述飞行装置设置有第四对接机构;
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三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请求,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用户输入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底盘装置或所述舱体或所述飞行装置反馈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控制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并管理与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或所述飞行装置相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装置由飞行机构推进;
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旋翼式机构、涵道式机构、固定翼式机构和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安检装置、缓冲装置、通风装置、过滤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舱体相对于行进表面的高度;
所述安检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托运物是否为违禁物或危险物;
所述缓冲装置,用于缓冲外部冲击,以防止所述舱体内的托运物出现损坏;
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所述舱体内部进行通风,以保证所述舱体内的空气新鲜;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外部杂物进入所述舱体内;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舱体内的温度,以保证所述舱体内的托运物在适宜温度下运送。
7.一种城市物流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用户输入的货运请求,所述货运请求包括:取货地址、取货时间、送达时间、送达地址以及是否为急件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是否为急件,并判断取货地址与送达地址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远途或近途,其中,所述间隔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为远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距离为近途;
若是急件或是远途,执行步骤S20,若是非急件或是近途,执行步骤S30;
步骤S20,控制所述舱体与所述飞行装置连接成第一运输本体,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步骤S30,控制所述底盘装置与所述舱体连接成第二运输本体,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
步骤S22,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一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到达所述取货地址对应的区域获取托运物或接收用户放入的托运物,并在检测到舱体中存在托运物后,获取第二规划路线;
步骤S32,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对所述托运物进行安检,在安检通过后关闭所述舱体的舱门,并按照所述第二规划路线,运送所述托运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若收货人延迟收货,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记录收货延迟时间,并将所述收货延迟时间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一目标指令;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执行所述第一目标指令;
在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若收货人延迟收货,所述第二运输本体记录收货延迟时间,并将所述收货延迟时间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选择原地等待或停靠至最近中转站点的指令,作为第二目标指令;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执行所述第二目标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若遇到异常情况,则记录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异常情况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飞行装置发生故障,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距离,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飞行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三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若所述异常情况为空中航行路线问题,或者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位置与所述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距离,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落地,并将重新选择的底盘装置与可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第四运输本体,继续运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之后,还包括:
若遇到地面路段的异常情况,则记录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异常路段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然后执行步骤S322;
若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底盘装置发生故障,则记录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位置与送达地址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大于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所述步骤S322,如果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距离,执行步骤S324;
所述步骤S322为,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飞行装置,控制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所述目标飞行装置飞行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五运输本体;
所述步骤S324为,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停止运送,并选择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控制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底盘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底盘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六运输本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2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停止计算里程数,并将已记录的里程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所述第五运输本体,计算已飞行的里程数,并根据所述已飞行的里程数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一剩余时长,将所述第一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并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飞行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所述步骤S324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底盘装置,停止计算里程数,并将已记录的里程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所述第六运输本体,计算已行驶的里程数,并根据所述已行驶的里程数计算运送至所述送达地址所需的时间,作为第二剩余时长,将所述第二剩余时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并在到达所述送达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到达所述送达地址的信息,并将所记录的里程数和行驶路线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一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一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所述第一运输本体;
所述第一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一目标中转站点;
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运输本体,在收货人收货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运输本体停靠请求及当前所处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所处位置信息及处于预设范围内的中转站点内运输本体的密度,确定第二目标中转站点作为所述第二运输本体的中转站点,并将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至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发送至所述第二运输本体;
所述第二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的规划路线,行驶至所述第二目标中转站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输所述货运请求对应的托运物,还包括:
所述第一运输本体运送所述托运物,并在飞行里程数即将达到飞行装置最大航程时,向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发送即将达到最大航程信息及变更请求;
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变更请求,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底盘装置,作为目标底盘装置,或,选择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的距离在所述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飞行装置,作为目标飞行装置,并将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发送至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
所述服务器控制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行驶至所述第一运输本体当前所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的舱体与飞行装置分离;
所述目标底盘装置或所述目标飞行装置,行驶至所述第四目标货运装置当前所处位置,并与从所述第一运输本体中分离出的舱体连接成运输本体,作为第七运输本体;
所述第七运输本体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第四规划路线;
所述第七运输本体按照所述第四规划路线,运送托运物。
CN201811385450.1A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Pending CN109435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5450.1A CN109435600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5450.1A CN109435600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5600A true CN109435600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5450.1A Pending CN109435600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56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1719A (zh) * 2019-06-28 2019-09-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车辆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CN110303841A (zh) * 2019-06-28 2019-10-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飞行车辆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1598520A (zh) * 2020-03-31 2020-08-28 顾建华 方舱及其交通系统
CN111891373A (zh) * 2020-07-27 2020-11-06 淮阴工学院 一种多位分体式陆空泊运无人飞行器
KR20200141237A (ko) * 2019-06-10 2020-12-18 한국전기연구원 비행자동차용 자동차, 무인항공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비행자동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66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 客运系统
CN209159317U (zh) * 2018-11-20 2019-07-26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66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 客运系统
CN209159317U (zh) * 2018-11-20 2019-07-26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41237A (ko) * 2019-06-10 2020-12-18 한국전기연구원 비행자동차용 자동차, 무인항공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비행자동차
KR102693140B1 (ko) 2019-06-10 2024-08-07 한국전기연구원 비행자동차용 자동차, 무인항공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비행자동차
CN110281719A (zh) * 2019-06-28 2019-09-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车辆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CN110303841A (zh) * 2019-06-28 2019-10-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飞行车辆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1598520A (zh) * 2020-03-31 2020-08-28 顾建华 方舱及其交通系统
CN111891373A (zh) * 2020-07-27 2020-11-06 淮阴工学院 一种多位分体式陆空泊运无人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5600A (zh) 一种运输系统及城市物流运输方法
CN209159317U (zh) 一种运输系统
US20190047342A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9891193B (zh) 使用交通工具的基于无人机的运送系统
Tang et al. Automated flight planning of high-density urban air mobility
EP3390226B1 (en) Multi-level fulfillment center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S202403086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otic Charging Aircraft
CN109476373A (zh) 用于乘客或货物运输的自导航飞机
CN102198864B (zh) 动力回转跑道
CN102682626A (zh) 用于管理空中交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51176A (zh) 用于管理空中交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51175A (zh) 用于管理空中交通的方法和系统
Nneji et al. Exploring concepts of operations for on-demand passenger air transportation
WO2017139255A1 (en) Gas-filled carrier aircrafts and methods of dispersing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in delivering products
US20210300553A1 (en) Safeguarded delivery of goods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S202103398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Aircraft
Adamo et al. Path and speed optimization for conflict-free pickup and delivery under time windows
US20210304343A1 (en) Utilization of a flee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for delivery of goods
Wang et al. A review of urban air mobility-enable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Menichino et al. Urban air mobility perspectives over mid-term time horizon: main enabling technologies readiness review
Duvall et al. Air-mobility solutions: What they’ll need to take off
US20210394904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WO2019135791A9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209159316U (zh) 一种运输系统
CN109229390A (zh) 一种多地不停站陆空一体化货物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