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966A -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966A
CN109428966A CN201710725778.2A CN201710725778A CN109428966A CN 109428966 A CN109428966 A CN 109428966A CN 201710725778 A CN201710725778 A CN 201710725778A CN 109428966 A CN109428966 A CN 109428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mobile terminal
infrared light
light
screen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57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57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89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217 priority patent/WO20190374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9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包括红外发射源、红外感应器、触控面板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上,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将所接收的红外光光强输出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本发明通过设置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或者通过加大红外光发射功率,增大了红外光在触控面板上的穿透率,减少了触控面板上的开孔个数,改进了触控面板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在大屏智能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屏幕背光的功耗在终端整体功耗中占了很大比重,需要尽量减少背光部分的功耗。
现有的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在终端通话过程中,通过红外或者激光发射源发射红外或者激光信号,所述红外或者激光信号遇到人体被反射,根据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用户与屏幕的距离,当用户靠近屏幕时关闭屏幕背光,当用户远离屏幕时开启屏幕背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屏幕背光部分带来的功耗。这种方法要求在终端面板上的接近检测部位设计开孔,包括圆孔、类似跑道形状的孔等。接近检测部位开孔越大,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越好,但是影响美观,特别是面板为白色时,用户可看到面板上有明显开孔,非常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触控面板上的开孔个数。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红外发射源、红外感应器、触控面板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上,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将所接收的红外光光强输出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具体为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功率阈值在18兆瓦/球面度至30兆瓦/球面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阈值在850纳米至1100纳米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镭雕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镭雕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控制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光,所述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移动终端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本发明提出的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或者通过加大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增大了红外光在触控面板上的穿透率,减少了触控面板上的开孔个数,改进了触控面板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红外发射源、红外感应器、触控面板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上,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将所接收的红外光光强输出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具体为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镭雕形成所述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镭雕也叫激光雕刻或者激光打标,是一种用光学原理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通过高能量密度的光束,照射到材料表面导致表层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刻出需要的样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形结构中锯齿的纹路为同心圆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功率阈值在18兆瓦/球面度至30兆瓦/球面度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移动终端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中,红外信号的发射功率大约为1.8兆瓦/球面度,本发明的红外光的发射功率为现有的红外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十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接近检测部位触摸屏涂层要求940nm红外光的穿透率大于80%以上,接近检测部位不开孔时,940nm的红外光穿透率只有20%-30%。本发明强调的是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或者通过加大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增大红外光在触控面板上的穿透率,使得触控面板上的接近检测部位不需要开孔,就可以实现手机通话过程中的屏幕背光控制。由于触控面板上的接近检测部位不需要开孔,无论触控面板为黑色、白色、金色或者其他颜色,都不会影响触控面板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光的发射角度在±1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阈值在850纳米至1100纳米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红外光的波长低于850纳米时,有肉眼可见的红外光。因此,本发明要求所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850纳米,从而使得所发射的红外光肉眼不可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发射的红外光波长为940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为红外灯。所述红外灯通电之后能发出红外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镭雕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镭雕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形结构中锯齿的纹路为同心圆排列。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控制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光,所述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接近检测部位触摸屏涂层要求940nm红外光的穿透率大于80%以上,接近检测部位不开孔时,940nm的红外光穿透率只有20%-30%。本发明强调的是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或者通过加大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增大红外光在触控面板上的穿透率,使得触控面板上的接近检测部位不需要开孔,就可以实现手机通话过程中的屏幕背光控制。由于触控面板上的接近检测部位不需要开孔,无论触控面板为黑色、白色、金色或者其他颜色,都不会影响触控面板的美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功率阈值在18兆瓦/球面度至30兆瓦/球面度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移动终端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中,红外信号的发射功率大约为1.8兆瓦/球面度,本发明的红外光的发射功率为现有的红外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十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发射角度在±1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波长阈值在850纳米至1100纳米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红外光的波长低于850纳米时,有肉眼可见的红外光。因此,本发明要求所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850纳米,从而使得所发射的红外光肉眼不可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发射的红外光波长为940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源为红外灯。所述红外灯通电之后能发出红外光。
步骤202:移动终端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02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其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或者通过加大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增大了红外光在触控面板上的穿透率,减少了触控面板上的开孔个数,改进了触控面板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源、红外感应器、触控面板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上,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将所接收的红外光光强输出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发射红外光具体为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发射红外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功率阈值在18兆瓦/球面度至30兆瓦/球面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阈值在850纳米至1100纳米之间。
8.一种镭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的触控面板相对红外发射源和红外感应器的一侧镭雕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
9.一种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移动终端控制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光,所述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大于预先设置的发射功率阈值;
移动终端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控制开启或关闭屏幕背光,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红外感应器接收到的外部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光强与预先设置的远离光强阈值和接近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小于远离光强阈值时,开启屏幕背光;当接收到的红外光光强大于接近光强阈值时,关闭屏幕背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大于预先设置的波长阈值。
CN201710725778.2A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09428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5778.2A CN109428966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PCT/CN2018/088217 WO2019037497A1 (zh) 2017-08-22 2018-05-24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5778.2A CN109428966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966A true CN109428966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3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5778.2A Withdrawn CN109428966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8966A (zh)
WO (1) WO20190374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749A (zh) * 2022-02-18 2022-05-13 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 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1738B (zh) * 2020-05-14 2021-10-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5385A1 (en) * 2003-05-19 2004-11-25 Nec Plasma Displa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1776772A (zh) * 2009-01-05 2010-07-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感测装置和在移动终端中使用接近传感器的方法
CN201611476U (zh) * 2009-11-30 2010-10-20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触摸屏
CN103873699A (zh) * 2012-12-10 2014-06-1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481154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5051593A (zh) * 2013-01-11 2015-11-11 多点触控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器面板的直射背光的漫射
CN106444998A (zh) * 2016-12-06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6491A (ja) * 2000-02-24 2001-08-31 Yamatake Corp 指紋画像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5385A1 (en) * 2003-05-19 2004-11-25 Nec Plasma Displa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1776772A (zh) * 2009-01-05 2010-07-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感测装置和在移动终端中使用接近传感器的方法
CN201611476U (zh) * 2009-11-30 2010-10-20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触摸屏
CN103873699A (zh) * 2012-12-10 2014-06-1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5051593A (zh) * 2013-01-11 2015-11-11 多点触控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器面板的直射背光的漫射
CN10481154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6444998A (zh) * 2016-12-06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749A (zh) * 2022-02-18 2022-05-13 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 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7497A1 (zh)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8322B2 (en) Smart device including biometric sensor
KR101689607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150085526A1 (en) Light Guiding Apparatus, Light 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
CN109428966A (zh) 一种移动终端、镭雕方法及屏幕背光的控制方法
KR100865819B1 (ko) 단말 장치
CN207558065U (zh) 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识别门锁
SE9702235D0 (sv) Horantenn
CN1090619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955016A (zh) 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
CN204256625U (zh) 透光显示结构件及终端
CN109040383B (zh) 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
CN105025125A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
CN201611056U (zh) 背光模块以及发光键盘
CN204465622U (zh) 手机未读信息的提示装置
CN110312010B (zh) 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壳体发光控制方法
CN210666264U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2371431A (zh) 激光加工制程装置
CN101619835A (zh) 导光元件
KR101172741B1 (ko) 저출력 레이저 치료가 가능한 휴대폰
JP2013157975A (ja) 携帯端末機用ケース
CN110307491A (zh)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TWM356172U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ted keyboard
CN202629926U (zh) 一种导光结构
CN108561803B (zh) 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产品
CN103200290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