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6844A - 无线通信报知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报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6844A
CN109426844A CN201810975347.6A CN201810975347A CN109426844A CN 109426844 A CN109426844 A CN 109426844A CN 201810975347 A CN201810975347 A CN 201810975347A CN 109426844 A CN109426844 A CN 109426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alarm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53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刚英
高田良平
藤本健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26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8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拣选系统,其对应于通信及电源的无线化,即使作业者不携带已定的装置也能发挥功能,且考虑到省电。与管理拣选作业的进行的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包含:报知装置,其进行用于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的报知;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其接收从管理装置通过电波发送的报知指示信息,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记录或输出反映了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操作接受部,其接受反映了拣选作业结束的操作;电源电路;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其使用电源电路的电力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报知装置及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控制部,根据所述电子信息而使报知装置进行报知,根据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的操作而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报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无线通信报知器,更详细而言为关于根据来自管理装置的通知而对作业者进行用于示出拣选对象物的报知的、拣选系统用的无线通信报知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于架子设置多个区域,在各自的区域保管不同种类的物品,而管理用的计算机对操作者指示应取出的物品的拣选系统,尤其是已知有使用了RFID标签的拣选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提出了通过在架子的各区域设置无线标签(也被称为IC标签或RFID标签)与电池(纽扣电池)驱动的显示单元而无线化的架子结构,作为可弹性地对应线改造的拣选系统。
专利文献1中作业者在例如手腕的部分配戴着便携型的IC标签读取器即区域信息读取器的天线部分。在从显示单元所示出的区域取出拣选对象物品时,操作者进行使区域信息读取器(更正确而言为该天线部分)接近该区域的无线标签的操作。通过此动作而存储在无线标签的识别信息被区域信息读取器读取。区域信息读取器,将读取出的识别信息向管理用的计算机即拣选管理部进行发送。
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被电池驱动的各区域的显示单元接收从拣选管理部无线发送的拣选指示信息。前述拣选指示信息包含保管拣选对象物品的区域的识别信息。指示对象的区域的显示单元根据该识别信息进行显示,将拣选对象的内容告知操作者。
当在操作者取出物品时进行前述的接近操作时,操作者携带的区域信息读取器读取无线标签的识别信息,将该识别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向拣选管理部进行发送。拣选管理部,将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与附加在拣选指示信息中的识别信息进行核对,如果为一致则将使显示熄灭的指示向显示单元发送。在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形时,拣选管理部将对作业者告知从错误的区域拣选的警报显示的指示向显示单元发送。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2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虽然通过专利文献1的结构而架子的无线化被实现,但作业者必须携带区域信息读取器。从安全性、作业的容易度的观点来看,被期望有作业者无需携带已定的装置的拣选系统。
另外,专利文献1的结构,虽然显示单元内置有电池,从而使用电池的电力执行来自拣选管理部的拣选指示信息的接收、与识别信息的核对、向显示器的显示等所有的处理,但并未考虑省电性。因而,即使实现无线化,也必须频繁地进行电池的更换。
本发明是考虑如以上的情况而完成,提供一种拣选系统,其对应于通信及电源的无线化,且即使作业者不携带已定的装置也能发挥功能,进而考虑省电性而减少电池的更换频率或使其完全消失。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与管理拣选作业的进行的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包含:报知装置,其进行用于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的报知;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其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电波发送的报知指示信息,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进行反映了所述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操作接受部,其接受反映了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拣选对象物的拣选作业结束的操作;电源电路,其供给电力;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其使用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力对所述管理装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报知装置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控制部,使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而记录或输出的电子信息而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的操作而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处理执行。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由于包含:接收通过电波发送的报知指示信息且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进行反映了所述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以及使用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力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因此能够提供对应于通信及电源的无线化,且即使作业者不携带已定的装置也发挥功能的拣选系统。
也就是说,由于无线通信报知器包含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向管理装置的通知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因此作业者无需携带已定的装置。
进一步地,虽然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发送向管理装置的通知,但接收来自管理装置的通知是在待机中及接收的动作无需来自电源电路的电力供应而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而进行动作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据此,能够节约待机中及接收中的电力且实现通信及电源的无线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电方面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在与管理服务器之间发送及接收信息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基本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与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不同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管理服务器的通信中,重送拣选完成的例子的说明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不同例子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与图1不同形态的外观的说明图。(第六实施方式)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电方面的结构的框图。(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管理服务器的通信中,重送报知指示信息的例子的说明图。(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与图2及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不同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第八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另外,以下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均为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定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外观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电方面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在与管理服务器之间发送及接收信息的例子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基本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为具有配置有太阳电池33的上面部、及配置有利用LED17的发光的自照式操作开关21的正面部的大致L字型的外形。在正面部,也配置有液晶显示部19。
在架子,根据种类保管拣选对象的物品。无线通信报知器11配置于该架子的、与物品的种类相应的位置。
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报知器11,包含RFID标签13、控制部15、LED17、液晶显示部19、操作开关21、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及电源电路31。RFID标签13,具有标签存储器13m作为记录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13,为相当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的部分。控制部15以微电脑构成。
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为相当于报知装置的部分。
操作开关21,为相当于操作接受部、更详细而言为所述操作接受部具备的接触操作部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为按钮开关。通过作业者接触操作开关21而开关进行动作。
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为相当于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依据IEEE802.15.4规格的无线通信。
通过具备RFID标签13及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无线通信报知器11对应于通信的无线化。
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31具备太阳电池33与蓄电电路35。蓄电电路存储太阳电池33生成的电力。通过具备电源电路31,无线通信报知器11对应于电源的无线化。
无线通信报知器11,与外部的管理服务器41进行通信。管理服务器41,相当于管理装置。
管理服务器41,包含有以CPU为中心而构成的服务器处理部43、以存储器为中心而构成的服务器存储部45、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及服务器第二通信部49。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与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RFID标签13进行无线通信。服务器第二通信部49,与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进行无线通信。
如图3所示,在服务器处理部43将报知指示(报知指示信息)送往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情形时,使作为载波的电波搭载发送数据即报知指示,从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进行发送。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载波使用UHF带的900MHz的频带的电波进行无线通信。但是,载波的上述频率频带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
从服务器处理部43送出的报知指示,包含发送对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固有的识别信息。此识别信息,与发送对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具备的RFID标签13的标签存储器13m中预先保存的固有的识别信息一致。此识别信息,是为了识别无线通信报知器11与其他的无线通信报知器而被使用。
图3的RFID读写信号,示出以通信数据调制后的载波。如图3所示,在与无线通信报知器11侧的RFID标签13通信时,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首先仅发送载波。接收到载波的RFID标签13,内置有蓄存接收到的载波的电波能量的电路。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在RFID标签13蓄存在进行后续的通信上充分的能量的充分的已定期间,发送载波。
其后,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将通信数据即报知指示搭载于载波中进行发送。RFID标签13,当辨识通信数据而进行接收时,调制载波而将通信收领回复给管理服务器41。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如果接收到发送后回复的通知收领,则停止载波的输出。
如以上,报知指示的从管理服务器41向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发送,在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与RFID标签13之间进行双向的通信。RFID标签13,蓄存载波的电波能量并进行报知指示的接收及通知收领的回信。RFID标签13,根据接收到的通信数据的内容,在标签存储器13m写入电子信息(数据),或者更新已存储于标签存储器13m的电子信息。
控制部15,根据接收到的通信数据的内容进行处理。
为了辨识通信数据的接收,控制部15逐次参照标签存储器13m并重新写入,或者调查是否有更新后的电子信息。
或者,为了使控制部15辨识通信数据的接收,也可以构成为RFID标签13对控制部15输出参照请求的信号或数据。响应来自RFID标签13的参照请求,控制部15为参照已存储于标签存储器13m的电子信息,根据此来执行处理的形态。
当辨识接收到的通信数据为报知指示时,控制部15使作为报知装置的LED17发光而对作业者告知拣选对象物的位置。
报知指示,包含应拣选的对象物的个数的信息。控制部15,使作为报知装置的液晶显示部19,显示拣选对象物的应拣选个数。
作业者,为了告知在显示于液晶显示部19的个数的拣选已完成的时点完成了对象物的拣选而按压操作开关21。当操作开关21受理此操作时,控制部15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拣选完成)。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将拣选完成的发送数据向管理服务器41发送。拣选完成的通信数据,包含预先存储在标签存储器13m的固有的识别信息。
管理服务器41的服务器第二通信部49,接收来自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拣选完成。服务器处理部43,辨识对应于报知指示的对象物的拣选已完成。另外,响应拣选完成的接收,服务器处理部43使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发送拣选完成收领。
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RFID标签13接收从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发送的拣选完成收领。RFID标签13,如果接收拣选完成收领,则回复通知收领。通知收领的回复,与接收了报知指示时的顺序相同。
如果接收拣选完成收领,则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控制部15停止LED17的发光,结束液晶显示部19的显示。
对应于不同种类的拣选对象物而分别配置无线通信报知器11,从而管理服务器41将报知指示送至相对于不同的拣选对象物而对应的各自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对作业者告知拣选对象物。如果从与对象物对应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接收拣选完成,则管理服务器41往该无线通信报知器11发送拣选完成收领,使报知停止。
以上的顺序中,管理服务器41管理拣选作业的进行。
图4示出控制部15执行的处理中基本的处理的流程。图4所示的处理,隔开时间间隔而反复执行。如图4所示,控制部15,从RFID标签13读取标签存储器13m的内容(步骤S10),判定RFID标签13是否接收了数据。RFID标签13,当接收包含与预先存储在标签存储器13m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的通信数据时,允许基于该通信数据的向标签存储器13m的数据的写入(包含改写)及读取。
读取存储在标签存储器13m的数据而判定的结果,在判定为接收到报知指示的情形(步骤S11的是),控制部15使作为报知装置的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报知,即开始显示(步骤S13)。然后,结束处理。
所述步骤S11的判定中,未接收报知指示的情形时(步骤S11的否),继而控制部15判定操作开关21是否被按压。在操作开关21被按压的情形下(步骤S21的是),控制部15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步骤S25)。然后,结束处理。
步骤S21的判定中,操作开关21未被按压的情形时(步骤S21的否),继而控制部15根据在前述的步骤S10中读取出的RFID标签13的内容而判定是否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步骤S31)。在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步骤S31的是),控制部15使作为报知装置的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的报知停止(步骤S35),结束处理。
步骤S31的判定中,未接收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步骤S31的否),维持原状态结束处理。
以上为控制部15执行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第二实施方式)
除了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基本的处理,还针对一些附加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与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不同的电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31具备检测蓄存在蓄电电路的电量的检测电路,构成为控制部15能够确认蓄存在蓄电电路35的电量。
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接收拣选完成时,控制部15确认是否在蓄电电路35蓄存有发送所需的电量。发送所需的电量根据设计或测量而预先决定。如果将该电量作为阈值而通过检测电路37检测出的蓄电电路35的电量大于阈值,则发送拣选完成,但如果为阈值以下则待太阳电池33生成的电力被蓄存于蓄电电路35而使电量大于阈值后发送拣选完成。
另外,在假设拣选完成的发送中蓄电电路35的电力用尽时,管理服务器41侧无法正常接收拣选完成。据此,不将拣选完成收领向RFID13发送。
控制部15,在接收拣选完成后于预先决定的期间内RFID标签13不接收拣选收领完成的情形时,重送拣选完成。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管理服务器的通信中,重送拣选完成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在发送拣选完成后于预先决定的期间T0以内RFID标签13未接收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控制部15重送拣选完成。
如果重送的拣选完成在管理服务器41侧被正常接收,则自管理服务器41侧重送起于期间T0以内RFID标签13接收拣选完成收领。根据该接收,控制部15辨识无需更进一步的重送。
图7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不同例子的流程图。
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部15的微电脑在已定的周期中执行处理,前后的处理之间的待机中转换为省电模式。所述微电脑内置有计时器(timer),前后的处理,以使用该计时器隔开适当的时间间隔的方式进行控制。
如图7所示,控制部15,从RFID标签13读取标签存储器13m的内容(步骤S10),判定RFID标签13是否接收到数据。
读取存储于标签存储器13m的数据而判定的结果,在判定为接收到报知指示的情形(步骤S11的是),控制部15使作为报知装置的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报知,即开始显示(步骤S13)。
其后,程序进到步骤S15,于前述的计时器设定开始下一处理的时刻,使本身转换至省电模式(步骤S15),结束处理。当成为设定于所述计时器的时刻时,控制部15从省电模式恢复再次执行图7的处理。
所述步骤S11的判定中,未接收报知指示的情形时(步骤S11的否),继而控制部15判定操作开关21是否被按压。在操作开关21被按压的情形下(步骤S21的是),控制部15调查在蓄电电路35是否蓄存有对于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为充足的电量(步骤S23)。电力不足的情形时(步骤S23的否),待通过太阳电池33生成电力并被蓄存于蓄电电路35。
如果在蓄电电路35蓄存有对于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为充足的电量,则控制部15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步骤S25)。然后,设定监视至拣选完成收领为止的超时(time-out)的计时器使其开始计时(步骤S27)。其后,程序进到前述的步骤S15,在设定了计时器后转换至省电模式。
前述的步骤S21的判定中,操作开关21未被按压的情形时(步骤S21的否),继而控制部15根据在前述的步骤S10中读取出的RFID标签13的内容而判定是否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步骤S31)。
在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步骤S31的是),控制部15使监视至拣选完成收领为止的超时的计时器停止(步骤S33)。该计时器为前述的步骤S27中开始计时的计时器。然后,使作为报知装置的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的报知停止(步骤S35)。其后,程序进到前述的步骤S15,在设定了计时器后转换至省电模式。
步骤S31的判定中,未接收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步骤S31的否),继而控制部15判定监视拣选完成收领的计时器是否超时(步骤S41)。该计时器为前述的步骤S27中开始计时的计时器。
在未接收拣选完成收领就直接成为超时的情形下(步骤S41的是),使监视拣选完成收领的计时器停止(步骤S43),程序进到前述的步骤S23,重送拣选完成的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的判定中尚未来到超时的情形时,程序进到前述的步骤S15,在设定了计时器后转换至省电模式。
以上为控制部15执行的处理流程。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响应操作开关21接收到的操作而停止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的报知。相对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则停止报知,在较此更早的时点停止报知。通过如此方式,能够更缩短自拣选完成的操作至报知停止为止的期间而更节约电源电路31的电力。
(第四实施方式)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接收了拣选完成收领。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进行拣选完成收领的接收。即,管理服务器41,使用服务器第二通信部49接收拣选完成收领。无线通信报知器11,以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接收该拣选完成收领。
在对应于前述的图7的步骤S25的处理中,控制部15,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向管理服务器41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后,进入拣选完成收领的接收响应等待状态。为对应于前述的图7的步骤S27的处理。服务器第二发送部49当正确接收拣选完成的通知时,直接将拣选完成收领向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发送。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当接收该拣选完成收领时(对应于图7的步骤S31的是),脱离接收等待的状态(对应于图7的步骤S33)。
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前述的图7的步骤S25的处理中接收到拣选完成的通知后,于已定的期间内未接收到拣选完成收领的情形时(对应于图7的步骤S41的是),控制部15使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发送拣选完成的通知(对应于图7的步骤S43)。
通过如此方式,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能不接收拣选完成收领而进行下一拣选对象物的报知指示。因此,作为拣选系统而避免通信的瓶颈使处理顺利进行,提高效能。
(第五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报知装置除了LED17外还有液晶显示部19,使液晶显示部19显示应拣选几个相同种类的拣选对象物、拣选数。然后,在完全结束拣选所显示的个数后,作业者接触操作开关21而告知拣选作业的完成。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是在每次拣选一个拣选对象物,作业者便操作操作开关21。
据此,以在每次操作开关21被操作时逐次减少一个液晶显示部19显示的拣选数的方式而防止作业者错误计算拣选数。
或者,也可以以如果操作开关21未被以与拣选数相等的次数操作则不停止LED17的报知的方式而不设置液晶显示部19。
(第六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是以一个无线通信报知器11相对于一种拣选对象物而配置为前提。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一个无线通信报知器11可对应于多种拣选对象物的形态。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与图1不同的外观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电方面的结构的不同的框图。
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具有三个操作开关21a、21b及21c、和与其对应的三个LED17a、17b及17c。液晶显示部19,显示分别与三个拣选对象物对应的内容。
虽也可以对应于三个LED17a、17b及17c以及三个操作开关21a、21b及21c而分配不同的识别信息,但该情形必须对应于各自的识别信息而具备三个RFID标签13。但是,也可以将识别信息阶层化为两阶层,而上位阶层设为无线通信报知器11固有的,下位阶层用于确定相同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内的多个报知装置及操作开关的哪一个。
根据将识别信息阶层化的形态,RFID标签13只要仅预先存储上位阶层的识别信息,且根据上位阶层的识别信息判定是否接收通信数据、即是否发送给自己即可。控制部15,只要读取RFID标签13的标签存储器13m的数据,根据包含于通信数据中的下位的识别信息判断是哪一个报知装置的通信即可。
图8虽是对应于三个拣选对象物的例子,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也能根据此而容易理解对应于三个以外的多个拣选对象物的形态。
由于无线通信报知器11为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因此不优选一个无线通信报知器11对应于过多个拣选对象物。但是,例如在架子的相同阶并排收容有三种拣选对象物的情形等,只要各拣选对象物与各操作开关21的对应关系对作业者是明确的则无损实用性。尤其是,在拣选对象物例如为螺丝或螺帽等的小物,且无线通信报知器11的实际尺寸大于各种类的拣选对象物的收容部位的情形时,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是合理的。
(第七实施方式)
如已以图3的说明所述,RFID标签13,当辨识通信数据而进行接收时,调制载波而将通信收领回复给管理服务器41。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如果接收到发送后回复的通知收领,则停止载波的输出。
与此不同,也可以在从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进行发送但通知收领未回复的情形时,管理服务器41如以下所述重送通信数据。
图10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管理服务器的通信中,管理服务器重送通信数据的例子的说明图。另外,虽于图10中作为通信数据的一例而示出重送报知指示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报知指示,关于从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发送的任何的通信数据也可以相同的顺序进行重送。
如图10所示,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7,在数据发送后于预先决定的期间Tc内未从发送对象的RFID标签13回复通知收领的情形时,暂时停止载波。然后,进行数据的重送。重送是以与第一次的发送相同的顺序进行。如果重送成功而从发送对象的RFID标签13回复通知收领,则停止载波的输出。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重送报知指示。如果RFID标签13接收到重送的报知指示而回复通知收领,则在无线通信报知器11侧进行报知。其后的通信,与图3相同。即,如果拣选作业结束而作业者操作了操作开关21,则拣选完成被送往管理服务器41,管理服务器41响应其而回复拣选完成收领。
(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电源电路31不同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框图,且是与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不同的电源电路的结构。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31具备电池39而供应蓄存在电池的电力。由于不具有太阳电池因此不会生成电力。因此,必须在蓄存于电池的电力殆尽前更换电池。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报知器11,作为报知装置而具备有LED17及液晶显示部19等的低耗电的装置,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3为依据低耗电的IEEE802.15.4规格的无线通信电路。关于RFID标签13,不从电源电路31接收电力供给而进行动作。
如此,由于成为考虑了省电的结构,因此即使不具备太阳电池33也无需频繁地更换电池39。
如以上所述,
(i)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为与管理拣选作业的进行的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包含:报知装置,其进行用于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的报知;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其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电波发送的报知指示信息,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进行反映了所述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操作接受部,其接受反映了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拣选对象物的拣选作业结束的操作;电源电路,其供给电力;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其使用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力对所述管理装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报知装置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控制部,使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而记录或输出的电子信息而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的操作而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处理执行。
本发明中,报知装置,对作业者发送提示(告知),根据该提示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作为其具体的形态,可举出使用了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LED、液晶显示部等的光电装置的报知。但是,并不限于光电装置,也可以例如使用机械性的装置。包含广泛通过视觉发送提示的形态、及通过响音或声音等听觉发送提示的形态等,只要能使作业者辨识对象物的位置则不管任何的手段或形态均可。
另外,报知指示信息,是管理装置以对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方式进行指示的信息。管理装置,典型上是以CPU为中心而具有无线通信接口的计算机装置。报知指示信息是所述CPU经由无线通信接口而向具备报知装置的无线通信报知器进行发送的特定的通信数据。无线通信报知器具备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将该特定的通信数据辨识为对报知装置的报知指示,无线通信报知器的控制部依照该指示而使报知装置进行报知。
来自管理装置的通信数据搭载于载波而从管理装置侧的无线发送器发射。无线通信报知器具备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接受发射出的电波的能量而进行动作,接收被搭载于该电波的通信数据而记录或输出电子信息。
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管理服务器相当于本发明的管理装置,实施方式中的RFID标签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一般而言RFID标签内置有存储元件。
管理装置具有的无线通信接口,相当于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第一通信部及服务器第二通信部。管理装置侧的无线发送器,包含于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第一通信部,或者附在服务器第一通信部外面。
另外,操作接受部,接受来自作业者的操作。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操作开关,相当于本发明的操作接受部。但是,操作接受部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操作开关,只要是作业者对控制部赋与拣选作业结束信息发送的触发的手段即可。
进一步地,电源电路,生成或蓄存电力并将其往外部供给。作为其具体的形态,可举出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太阳电池和蓄电电路或者电池。由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电源的无线化对应,因此仅整流或稳定商用电源的电路不包含于电源电路。
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不同,从电源电路接受电源的供给而进行动作。作为其具体的形态,例如,虽可举出以低电力消耗的动作为特征的依据IEEE802.15.4规格的无线通信电路,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为依据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1等、无线LAN的规格的无线通信电路等。
另外,电子信息泛指可以电子电路进行通信、存储、处理的信息。
进一步地,针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进行说明。
(ii)也可以:来自所述管理装置的报知指示信息,包含识别报知指示对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存储固有的识别信息,判定包含于所述报知指示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是否与存储的识别信息一致,当判定为一致的情形时,进行所述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
据此,由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使用识别信息判定报知指示信息是以自己为对象或以其他的无线通信报知器为对象,因此即使其他的无线通信报知器设置于其他的拣选对象物的位置,也能够使作业者正确地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
(iii)也可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包含记录所述电子信息的记录电路;所述控制部,执行参照记录于所述记录电路的电子信息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据此,控制部,能够以例如逐次参照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具备的记录电路,在记录于记录电路的电子信息反映了报知指示信息的情形下使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方式进行控制。
(iv)也可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在接收到所述报知指示信息的情形时,对所述控制部输出参照请求,所述控制部在被输出所述参照请求的情形时,参照记录于所述记录电路的电子信息。
据此,控制部,能够以响应接收到报知指示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输出参照请求而参照记录电路,使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方式进行控制。
(v)也可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对所述控制部输出所述电子信息,所述控制部在被输出所述电子信息的情形时,执行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据此,控制部能够以响应反映了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输出而使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方式进行控制。
(vi)也可以:所述电源电路,包含太阳电池。
据此,由于能够通过太阳电池生成电源电路供给的电力,因此可无需电池,或者减少电池的更换频率。
(vii)也可以:所述电源电路,包含蓄存通过所述太阳电池而发电出的电力的蓄电电路、以及检测蓄存于所述蓄电电路的电量的检测电路;所述控制部,根据检测电路检测出的电量,判定在所述蓄电电路是否蓄存已定的电量,在判定为蓄存有所述已定的电量的情形下,执行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对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处理。
据此,由于在使用检测电路确认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仅发送信息的电量蓄存于蓄电电路后发送信息,因此能够避免在发送途中因电力不足而中断信息的发送。另外,能够避免因中断而为了重送必要的信息而产生额外的处理,此外能够避免浪费额外的时间。
在蓄电电路未蓄存仅发送信息的电量的情形时,只要待太阳电池生成的电力被蓄存于蓄电电路后发送信息即可。
(viii)也可以:所述操作接受部,包含所述作业者通过接触而进行操作的接触操作部。
据此,作业者能够以仅接触操作接受部的单纯的操作而使无线通信报知器辨识拣选作业结束。即便是在持有拣选对象物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进行操作。
(iv)也可以: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操作的情形下,执行使所述报知装置结束报知的处理。
据此,能够在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前使报知装置所进行的报知结束而抑制电力消耗,不浪费地使用电源电路的电力。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也包含组合上述的多个形态中的任一者而成者。
除了前述的实施方式外,关于本发明也可有各种的变形例。其等的变形例,不应被解释为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应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所述范围内的所有的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1:无线通信报知器、13:RFID标签、13m:标签存储器、15:控制部、17:LED、19:液晶显示部、21:操作开关、23:第二无线通信电路、31:电源电路、33:太阳电池、35:蓄电电路、37:检测电路、39:电池、41:管理服务器、43:服务器处理部、45:服务器存储部、47:服务器第一通信部、49:服务器第二通信部。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报知器,与管理拣选作业的进行的管理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报知装置,其进行用于使作业者辨识拣选对象物的位置的报知;
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其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电波发送的报知指示信息,使用接收到的电波的能量进行反映了所述报知指示信息的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
操作接受部,其接受反映了所述作业者对所述拣选对象物的拣选作业结束的操作;
电源电路,其供给电力;
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其使用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力对所述管理装置以无线的方式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报知装置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
所述控制部执行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记录或输出的电子信息而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以及根据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的操作而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管理装置的报知指示信息包含识别报知指示对象的无线通信报知器的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存储固有的识别信息,并判定包含于所述报知指示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是否与存储的识别信息一致,当判定为一致时,进行所述电子信息的记录或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包含记录所述电子信息的记录电路,
所述控制部执行参照记录于所述记录电路的电子信息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在接收到所述报知指示信息时,对所述控制部输出参照请求,
所述控制部在被输出了所述参照请求时,参照记录于所述记录电路的电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对所述控制部输出所述电子信息,
所述控制部在被输出了所述电子信息时,执行使所述报知装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含太阳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包含蓄存通过所述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力的蓄电电路、以及检测蓄存于所述蓄电电路的电量的检测电路,
所述控制部根据检测电路检测出的电量,判定在所述蓄电电路是否蓄存有规定的电量,当判定为蓄存有所述规定的电量时,执行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对所述管理装置发送拣选作业结束信息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接受部包含所述作业者通过接触而进行操作的接触操作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报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操作时,执行使所述报知装置结束报知的处理。
CN201810975347.6A 2017-08-28 2018-08-24 无线通信报知器 Pending CN1094268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3417 2017-08-28
JP2017163417A JP6868506B2 (ja) 2017-08-28 2017-08-28 無線通信報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6844A true CN109426844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34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5347.6A Pending CN109426844A (zh) 2017-08-28 2018-08-24 无线通信报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8642B2 (zh)
JP (1) JP6868506B2 (zh)
CN (1) CN10942684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40102B1 (en) * 2019-03-29 2021-10-05 Verizon Medi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JP7382822B2 (ja) * 2019-12-25 2023-1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Rfidタ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2580A (ja) * 2003-10-30 2005-05-26 Daikin Ind Ltd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09203024A (ja) * 2008-02-28 2009-09-10 Ihi Scube:Kk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4893568B2 (ja) * 2007-09-28 2012-03-07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無線表示器
CN104509006A (zh) * 2012-06-01 2015-04-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控制
CN204515844U (zh) * 2015-01-20 2015-07-29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订单拣选装置
CN104933381A (zh) * 2015-06-18 2015-09-23 潘杰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移动拣货系统和方法
US9451674B1 (en) * 2013-12-16 2016-09-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ventory location illumination for designating operation pa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3777A1 (en) * 1995-03-06 1997-12-29 Electronic Retail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Low-power two-w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shelf labels
JPH08244919A (ja) * 1995-03-15 1996-09-24 Fujitsu Ltd 物品払い出し処理装置
JP3988736B2 (ja) * 2004-03-18 2007-10-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トア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US8731708B2 (en) * 2005-03-10 2014-05-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destination item selection using motes
JP4841956B2 (ja) * 2006-01-05 2011-12-21 株式会社イシダ 仕分システム
JP2008097269A (ja) * 2006-10-11 2008-04-24 U-Tec Kk Icタグ
FR3045895B1 (fr) * 2015-12-07 2018-11-02 Exotec Solutions Systeme de preparation de commandes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au moins une partie d'une commande corresponda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2580A (ja) * 2003-10-30 2005-05-26 Daikin Ind Ltd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4893568B2 (ja) * 2007-09-28 2012-03-07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無線表示器
JP2009203024A (ja) * 2008-02-28 2009-09-10 Ihi Scube:Kk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N104509006A (zh) * 2012-06-01 2015-04-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控制
US9451674B1 (en) * 2013-12-16 2016-09-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ventory location illumination for designating operation path
CN204515844U (zh) * 2015-01-20 2015-07-29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订单拣选装置
CN104933381A (zh) * 2015-06-18 2015-09-23 潘杰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移动拣货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68506B2 (ja) 2021-05-12
US20190065796A1 (en) 2019-02-28
US10628642B2 (en) 2020-04-21
JP2019038677A (ja)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8939U (zh) 用于物流拣选作业的智能货架系统
CN206805615U (zh) 一种智能货架
CN109426844A (zh) 无线通信报知器
CN1095995C (zh) 用于与遥控器进行无线通信的识别标记
CN213582281U (zh) 一种基于智能周转箱的计量器具管控系统
CN101855643A (zh) 包括显示器的芯片卡
CN101855641A (zh) 包括显示器的芯片卡
CN100594512C (zh) 利用射频辨识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
CN201069569Y (zh) 物品自动识别器
CN202084066U (zh) 一种电子纸智能卡
CN205788540U (zh) 一种洗车系统
CN101855642A (zh) 包括显示器的芯片卡
CN202433942U (zh) 基于13.56MHzRFID的显示型智能温度标签
CN111556430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管理系统
JP2018117441A (ja) 携帯型管理装置
CN206975684U (zh) Rfid电子标签
CN205210914U (zh) 3d打印机系统
CN202642444U (zh) 一种储物装置
CN211148800U (zh) 物流监控设备和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4374986U (zh) 一种超高频读写器
CN210244402U (zh) 一种便携式rfid探测器
JP5164496B2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CN207529388U (zh) 一种非接触式读写器的接触式读写装置
CN107330493B (zh) 数据采集终端、物联网管理系统及制衣吊挂系统
CN203054879U (zh) 射频识别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