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1873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1873A
CN109411873A CN201810562273.3A CN201810562273A CN109411873A CN 109411873 A CN109411873 A CN 109411873A CN 201810562273 A CN201810562273 A CN 201810562273A CN 109411873 A CN109411873 A CN 109411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rfic
feed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22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1873B (zh
Inventor
郑俊荣
柳昇佑
李元雨
李周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605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90019802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411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1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1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1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4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using a particular conducting material, e.g. super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阵列天线,其包括透明电极材料,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内;以及射频集成电路(RFIC),其被电连接至所述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元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以预定角度倾斜设置的彼此垂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馈送部件,其连接所述天线元件和所述RFIC。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显示器中设置天线的电子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显示单元中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天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可以分为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移动终端也可以分为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根据技术的发展,这种电子装置(或终端)具有各种功能。例如,电子装置以具有诸如捕获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以及接收广播这样的多种功能的多媒体装置的形式实现。另外,为了支持和增强电子装置的功能,可以考虑改进电子装置的结构部件和/或软件部分。
近来,随着电子装置提供宽带服务,电子装置需要在高频带中操作。就此而言,近年来,正在进行第5代(5G)通信服务的标准化,因此,有必要改善天线元件的电性能。然而,在迄今为止开发的电路板上印刷的印刷天线或在电路板上设置的芯片天线在5G频带(例如,28GHz或39GHz频带)中具有非常高的损耗。
此外,天线的电磁波被辐射到电子装置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然而,当电子装置的后表面被手掌覆盖时,难以通过后表面辐射电磁波。另外,到电子装置的前表面的辐射难以穿过显示器。
发明内容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方面在于增强显示器内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天线的性能。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和广泛描述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输出视觉信息;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内,并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以及射频集成电路(RFIC),所述RFIC被电连接至所述阵列天线,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元件,在所述天线元件中,彼此垂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以预定角度倾斜设置;以及连接所述天线元件和所述RFIC的馈电部。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和广泛描述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分为输出视觉信息的输出区域和围绕所述输出区域的不透明边框区域;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输出区域内并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以及射频集成电路(RFIC),所述RFIC被电连接至所述阵列天线,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包括:天线元件;以及第一馈电线和第二馈电线,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以双馈送形式连接所述天线元件和所述RFIC,并被线性地设置为彼此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贴片天线中的彼此垂直的两侧相对于显示器的一侧倾斜设置,并且实现双馈送的两条馈送线被线性地设置为彼此平行,所以减少了馈送损耗和辐射损耗。
另外,由于两条馈送线无弯曲地实现,所以端口之间的隔离特性得到改善,增强了辐射性能。此外,由于水平/垂直极化纯度保持恒定,所以在减少由于阵列天线的双馈电而引起的损耗的同时,防止了根据电子装置的旋转状态等的性能变化。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进一步适用范围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由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因此虽然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指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本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中:
图1A是例示与本公开有关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概念图。
图2A是例示与本公开有关的电子装置中的一般双极化贴片天线的配置的概念图。
图2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设置在显示单元中的双极化贴片天线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2C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设置在显示单元中的天线的另一示例的概念图。
图3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设置在显示单元中的阵列天线的概念图。
图4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由显示单元中的阵列天线实现的构思的视图。
图4B是例示由包括多个层的OLED结构中的阵列天线实现的构思的视图。
图4C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修改的在显示器中实现的阵列天线的视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阵列天线被设置在输出区域和边框区域中的配置的视图。
图6A和图6B是例示RFIC电连接至显示器中所设置的阵列天线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7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两个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显示单元的不同位置的结构中的y-z平面上的辐射图案的视图。
图7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两个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显示单元的不同位置的结构中的x-z平面上的辐射图案的视图。
图8A至图8D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馈送线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以及天线的反射系数特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根据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给出描述。为了参照附图简要描述,可为相同或等同的组件提供相同的标号,其描述将不再重复。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可用于指代元件或组件。本文使用这种后缀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书的描述,后缀本身并非旨在给予任何特殊含义或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明起见,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内容已被省略。使用附图来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应该理解,本文呈现的实施方式不受附图的限制。因此,本公开应该被解释为扩展至附图中具体示出的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以外的任何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尽管可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一般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区分。
当一个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以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或中间元件也可以存在。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除非该单数表示根据上下文表示明确不同的含义。在本文中使用的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应当理解为它们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个部件、功能或步骤的存在,并且还应当理解的是,同样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功能或步骤。
本文呈现的移动终端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来实现。这些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用户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PC)、石板PC、平板PC、超级本、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
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参照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这些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终端,例如上述那些类型。另外,这些教导也可适用于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
现在参照图1A至图1C,其中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看时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的组件。将理解,不要求实现所示的所有组件,可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现在参照图1A,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利用多个通常实现的组件配置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移动终端所在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通信(例如,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另外,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为了方便这些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输入单元120包括用于获得图像或视频的相机121、麦克风122(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一种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于使得用户能够输入信息的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按键、机械键、软键等)。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通过输入单元120来获得,并且可由控制器180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及其组合来分析和处理。
通常利用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来实现感测单元140。例如,在图1A中,感测单元140被示出为具有接近传感器141和照明传感器142。
如果需要,感测单元140可另选地或另外地包括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或装置,例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相机121)、麦克风122、电池电量计、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和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移动终端100可被配置为利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得的信息,具体地讲,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合。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配置为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输出单元15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器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
为了方便触摸屏,显示器151可具有与触摸传感器的中间层结构或集成结构。触摸屏可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并且用作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接口单元160用作与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任何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响应于外部装置连接到接口单元160而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各种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用于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的数据。例如,存储器170可被配置为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指令等。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应用程序可经由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其它应用程序可在制造或出厂时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针对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通常是这种情况。常见的是,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由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操作以外,控制器180通常还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控制器180可通过处理经由图1A所描绘的各种组件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激活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适合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作为一个示例,控制器18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来控制图1A至图1C所示的一些或所有组件。
电源单元190可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以便供应对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元件和组件进行操作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被配置为嵌入终端主体中,或者被配置为可从终端主体拆卸。
仍参照图1A,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该图中描绘的各种组件。关于无线通信单元110,广播接收模块111通常被配置为经由广播频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频道可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或这二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广播接收模块111以方便同时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广播频道或者支持在广播频道之间切换。
移动通信模块112可向一个或更多个网络实体发送无线信号和/或从其接收无线信号。网络实体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这些网络实体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根据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法(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CDMA2000(码分多址2000)、EV-DO(增强型优化语音数据或增强型仅语音数据)、宽带CDMA(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高级长期演进)等)来构建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示例包括音频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支持文本和多媒体消息的通信的各种格式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被配置为方便无线互联网接入。此模块可从内部或外部连接到移动终端100。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无线互联网技术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
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的示例包括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高级长期演进)等。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这些无线互联网技术以及其它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根据例如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实现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时,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执行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因此,互联网模块113可与移动通信模块112协作或用作移动通信模块112。
短程通信模块114被配置为方便短距离通信。用于实现这些短距离通信的合适的技术包括BLUETOOTH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ZigBee)、近场通信(NFC)、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等。短程通信模块114通常经由无线局域网支持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或者移动终端与另一移动终端100(或外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之间的通信。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示例是无线个域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另一移动终端(可类似于移动终端100来配置)可以是能够与移动终端100交换数据(或者与移动终端100协作)的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头戴式显示器(HMD))。短程通信模块114可感测或识别可穿戴装置,并允许可穿戴装置与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另外,当所感测到的可穿戴装置是被验证为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装置时,例如,控制器180可将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短程通信模块114发送给可穿戴装置。因此,可穿戴装置的用户可在可穿戴装置上使用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例如,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呼叫时,用户可利用可穿戴装置来对该呼叫进行应答。另外,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消息时,用户可利用可穿戴装置来查看所接收到的消息。
位置信息模块115通常被配置为检测、计算、推导或者标识移动终端的位置。例如,位置信息模块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Wi-Fi模块或这二者。如果需要,位置信息模块115可另选地或另外地与无线通信单元110的任何其它模块一起工作,以获得与移动终端的位置有关的数据。
作为一个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GPS模块时,可利用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另一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模块时,可基于与无线接入点(AP)有关的信息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所述无线接入点(AP)向Wi-Fi模块发送无线信号或者从Wi-Fi模块接收无线信号。
输入单元120可以被配置为允许对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这些输入的示例包括音频、图像、视频、数据和用户输入。图像和视频输入常常利用一个或更多个相机121来获得。这些相机121可对在视频或图像拍摄模式下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画面或视频的图像帧进行处理。经处理的图像帧可被显示在显示器151上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在一些情况下,相机121可按照矩阵配置布置,以使得具有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图像能够被输入至移动终端100。作为另一示例,相机121可按照立体布置方式来设置,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通常被实现为允许向移动终端100输入音频。可根据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来按照各种方式处理音频输入。如果需要,麦克风122可包括各种噪声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频的过程中生成的不期望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23是允许用户输入的组件。这种用户输入可使得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可包括机械输入元件(例如,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或背面或侧面的键、按钮、薄膜开关、滚轮、触合式开关等)或者触敏输入装置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作为一个示例,触敏输入装置可以是通过软件处理显示在触摸屏上的虚拟键或软键、或者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屏以外的位置处的触摸键。另一方面,虚拟键或视觉键可按照各种形状(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其组合)显示在触摸屏上。
感测单元140通常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信息、用户信息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控制器180通常与感测单元140协作以基于感测单元140所提供的感测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者执行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或操作。可利用各种传感器中的任何传感器来实现感测单元140,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其中一些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141可包括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场、红外线等来感测是否存在靠近表面的物体或者位于表面附近的物体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41可布置在移动终端被触摸屏覆盖的内侧区域处或触摸屏附近。
例如,接近传感器141可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反射镜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型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中的任何传感器。当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型时,接近传感器141可通过电磁场响应于导电物体的靠近而发生的变化来感测指点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屏(触摸传感器)也可被归类为接近传感器。
本文中常常将提及术语“接近触摸”以表示指点器被设置为在没有接触触摸屏的情况下接近触摸屏的情景。本文中常常将提及术语“接触触摸”以表示指点器与触摸屏进行物理接触的情景。对于与指点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触摸对应的位置,这种位置将对应于指点器垂直于触摸屏的位置。接近传感器141可感测接近触摸以及接近触摸模式(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间、位置、移动状态等)。
通常,控制器180对与接近传感器141所感测的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对应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使得在触摸屏上输出视觉信息。另外,控制器180可根据对触摸屏上的点的触摸是接近触摸还是接触触摸来控制移动终端100执行不同的操作或者处理不同的数据。
触摸传感器可利用各种触摸方法中的任何触摸方法来感测施加到触摸屏(例如,显示器151)的触摸。这些触摸方法的示例包括电阻型、电容型、红外型和磁场型等。
作为一个示例,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将施加到显示器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或者在显示器151的特定部分处发生的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还可被配置为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面积,而且感测触摸压力和/或触摸电容。通常使用触摸物体来对触摸传感器施加触摸输入。典型的触摸物体的示例包括手指、触摸笔、手写笔、指点器等。
当通过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可将对应信号发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可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对应数据发送给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感测显示器151的哪一区域被触摸。这里,触摸控制器可以是独立于控制器180的组件、控制器180及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以根据对触摸屏或者除触摸屏以外设置的触摸键进行触摸的一种触摸物体来执行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例如,根据提供触摸输入的物体是执行相同的控制还是不同的控制可基于移动终端100的当前操作状态或者当前执行的应用程序来决定。
触摸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可单独实现或者组合实现,以感测各种类型的触摸。这些触摸包括短(或轻敲)触摸、长触摸、多触摸、拖曳触摸、轻拂触摸、缩小触摸、放大触摸、轻扫触摸、悬停触摸等。
如果需要,可实现超声传感器以利用超声波来识别与触摸物体有关的位置信息。例如,控制器180可基于由照明传感器和多个超声传感器感测的信息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由于光远比超声波快,所以光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时间远比超声波到达超声传感器的时间短。可利用这一事实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例如,可以基于作为参考信号的光、利用相对于超声波到达传感器的时间的时间差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
相机121通常包括相机传感器(CCD、CMOS等)、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利用激光传感器实现相机121可允许检测物理对象相对于3D立体图像的触摸。光电传感器可被层压在显示装置上或者与显示装置交叠。光电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对接近触摸屏的物理对象的移动进行扫描。更详细地讲,光电传感器可包括成行和列的光电二极管和晶体管,以利用根据施加的光的量而变化的电信号来对光电传感器处接收的内容进行扫描。即,光电传感器可根据光的变化来计算物理对象的坐标,从而获得物理对象的位置信息。
显示器151通常被配置为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器151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或者响应于执行画面信息的用户界面(U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器151可被实现为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单元。典型的立体显示单元可采用诸如立体方案(眼镜方案)、自动立体方案(无眼镜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的立体显示方案。
音频输出模块152通常被配置为输出音频数据。这些音频数据可从多种不同的源中的任何源获得,使得所述音频数据可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或者可存储在存储器170中。所述音频数据可在诸如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录制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的模式期间输出。音频输出模块152可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所执行的特定功能有关的可听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消息接收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还可被实现为受话器、扬声器、蜂鸣器等。
触觉模块153可被配置为产生用户感觉、感知或者体验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动。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振动的强度、模式等可通过用户选择或控制器的设定来控制。例如,触觉模块153可按照组合方式或顺序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除了振动以外,触觉模块153可产生各种其它触觉效果,包括诸如插针排列向接触皮肤垂直移动、通过喷射孔或抽吸开口的空气的喷射力或抽吸力、对皮肤的触摸、电极的接触、静电力等的刺激效果、利用能够吸热或发热的元件再现冷和热的感觉的效果等。
除了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以外,触觉模块153还可被实现为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诸如用户的手指或手臂的肌肉觉来感觉到触觉效果。可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特定配置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触觉模块153。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输出用于利用光源的光指示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移动终端100中发生的事件的示例可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闹钟、日程提醒、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
由光学输出模块154输出的信号可被实现为使得移动终端发射单色光或多种颜色的光。例如,随着移动终端感测到用户已查看所发生的事件,信号输出可被终止。
接口单元160用作要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数据,接收电力以传送给移动终端100内的元件和组件,或者将移动终端100的内部数据发送给这种外部装置。接口单元160可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所述标识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权限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并且可包括用户标识模块(UIM)、订户标识模块(SIM)、全球订户标识模块(USIM)等。另外,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本文中也称作“标识装置”)可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标识装置可经由接口单元160与移动终端100连接。
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托架连接时,接口单元160可用作使得能够将来自托架的电力供应给移动终端100的通道,或者可用作使得能够用来将由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传送给移动终端的通道。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用作用于识别出移动终端被正确安装在托架上的信号。
存储器170可存储用于支持控制器180的操作的程序,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存储器170可存储与响应于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而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音频有关的数据。
存储器170可包括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固态盘、硅磁盘、微型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移动终端100还可与在诸如互联网的网络上执行存储器17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有关地操作。
控制器180通常可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当移动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180可设定或解除用于限制用户相对于应用输入控制命令的锁定状态。
控制器180还可执行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或者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触摸屏上进行的手写输入或绘画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图像。另外,控制器180可控制那些组件中的一个或其组合,以便实现本文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电源单元190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并且供应对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各个元件和组件进行操作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该电池通常是可再充电的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终端主体以便于充电。
电源单元190可包括连接端口。该连接端口可被配置为接口单元160的一个示例,用于供应电力以对电池进行再充电的外部充电器可电连接到该连接端口。
作为另一示例,电源单元190可被配置为以无线方式对电池进行再充电,而不使用连接端口。在此示例中,电源单元190可利用基于磁感应的电感耦合方法或基于电磁共振的磁共振耦合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接收从外部无线电力发送器传送的电力。
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利用例如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或类似介质中实现。
现在参照图1B和图1C,参照直板型终端主体描述移动终端100。然而,另选地,移动终端100可按照各种不同配置中的任何配置来实现。这些配置的示例包括手表型、夹子型、眼镜型或者折叠型、翻盖型、滑盖型、旋转型和摆动型(其中两个和更多个主体按照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组合)或其组合。本文的讨论将常常涉及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例如,直板型、手表型、眼镜型等)。然而,关于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的这些教导将通常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100将通常包括形成终端的外观的壳体(例如,框架、外壳、盖等)。在此实施方式中,壳体利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各种电子组件被包含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另外,可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显示器151被示出为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前侧以输出信息。如图所示,显示器151的窗口151a可被安装到前壳体101以与前壳体101一起形成终端主体的前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也可被安装到后壳体102。这些电子组件的示例包括可拆卸电池191、标识模块、存储卡等。后盖103被示出为盖住电子组件,该盖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壳体102。因此,当将后盖103从后壳体102拆卸时,安装到后壳体102的电子组件暴露于外。
如图所示,当后盖103连接到后壳体102时,后壳体102的侧表面部分地暴露。在一些情况下,在连接时,后壳体102也可被后盖103完全遮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103可包括开口以用于将相机121b或音频输出模块152b暴露于外。
壳体101、102、103可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来形成,或者可由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的金属形成。
不同于多个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组件的内部空间的示例,移动终端100可被配置为使得一个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在此示例中,具有单一体的移动终端100被形成为使得合成树脂或金属从侧表面延伸至后表面。
如果需要,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用于防止水进入终端主体中的防水单元(未示出)。例如,防水单元可包括位于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或者后壳体102与后盖103之间的防水构件,以在那些壳体连接时将内部空间气密地密封。
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器151、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1a/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1b、接近传感器141、照明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相机121a/第二相机121b、第一操纵单元123a/第二操纵单元123b、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60等。
将如图1B和图1C所示描述移动终端。显示器151、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1a、接近传感器141、照明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相机121a和第一操纵单元123a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中,第二操纵单元123b、麦克风122和接口单元160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侧表面中,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1b和第二相机121b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中。
然而,将理解,另选的布置方式也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教导内。一些组件可被省略或重新布置。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另一表面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设置在终端主体的侧表面上。
显示器151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显示器151可利用一个或更多个合适的显示装置来实现。这些合适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3维(3D)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及其组合。
根据移动终端100的配置状态,可以存在两个或更多个显示器151。例如,多个显示器151可被布置在一侧,彼此间隔开或者这些装置可被集成,或者这些装置可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显示器151还可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感测在显示单元处接收的触摸输入。当触摸被输入到显示器151时,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感测该触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可生成与该触摸对应的控制命令或其它信号。以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或数值或者是可按照各种模式指示或指定的菜单项。
触摸传感器可按照设置在窗口151a与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显示器之间的具有触摸图案的膜或者在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直接构图的金属丝的形式来配置。另选地,触摸传感器可与显示器一体地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设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者显示器内。
显示器151还可与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这里,触摸屏可用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参见图1A)。因此,触摸屏可代替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
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按照扬声器的形式来实现以输出语音音频、报警音、多媒体音频再现等。
显示器151的窗口151a通常将包括孔径以允许由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生成的音频通过。一个另选方式是允许音频沿着结构体之间的装配间隙(例如,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来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从外观上看,独立地形成以输出音频音的孔不可见或者被隐藏,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和制造。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被配置为输出用于指示事件发生的光。这些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闹钟、日程提醒、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当用户已查看发生的事件时,控制器可控制光学输出模块154停止光输出。
第一相机121a可处理由图像传感器在拍摄模式或视频呼叫模式下获得的图像帧(例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然后,经处理的图像帧可被显示在显示器151上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
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是用户输入单元123的示例,其可由用户操纵以提供对移动终端100的输入。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被共同称作操纵部分,并且可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推按、滚动等的操纵的任何触觉方法。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接近触摸、悬停等的操纵的任何非触觉方法。
图1B将第一操纵单元123a示出为触摸键,但可能的另选方式包括机械键、按键、触摸键及其组合。
在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处接收的输入可按照各种方式来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第一操纵单元123a来将输入提供给菜单、主屏键、取消、搜索等,用户可使用第二操纵单元123b来提供输入以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音量、切换为显示器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23的另一示例,后输入单元(未示出)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用户可操纵后输入单元以提供对移动终端100的输入。所述输入可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后输入单元来提供输入以进行电源开/关、开始、结束、滚动、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音量、切换为显示器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后输入单元可被配置为允许触摸输入、推按输入或其组合。
后输入单元可被设置为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前侧的显示器151交叠。作为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侧的上端部,使得当用户用一只手抓握终端主体时用户可利用食指容易地操纵后输入单元。另选地,后输入单元可至多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侧的任何位置。
包括后输入单元的实施方式可将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实现在后输入单元中。因此,在从前侧省略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情况下,显示器151可具有更大的屏幕。
作为另一另选方式,移动终端100可包括扫描用户的指纹的手指扫描传感器。然后控制器180可使用由手指扫描传感器感测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验证程序的一部分。手指扫描传感器也可被安装在显示器151中或者被实现在用户输入单元123中。
麦克风122被示出为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端部,但其它位置也是可能的。如果需要,可实现多个麦克风,这种布置方式允许接收立体声。
接口单元160可用作允许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装置进行接口的路径。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用于连接到另一装置(例如,耳机、外部扬声器等)的连接端子、用于近场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数据协会(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或者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源端子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口单元160可按照用于容纳外部卡(例如,订户标识模块(SIM)、用户标识模块(UIM)、或者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卡)的插槽的形式来实现。
第二相机121b被示出为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处,并且其图像拍摄方向基本上与第一相机单元121a的图像拍摄方向相对。如果需要,可另选地将第二相机121b设置在其它位置或者使其能够移动,以便具有不同于所示的图像拍摄方向的图像拍摄方向。
第二相机121b可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布置的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还可按照矩阵配置来布置。这些相机可被称作“阵列相机”。当第二相机121b被实现为阵列相机时,可利用多个透镜以各种方式拍摄图像,并且图像具有更好的质量。
如图1C所示,闪光灯124被示出为与第二相机121b相邻。当利用相机121b拍摄目标的图像时,闪光灯124可对目标进行照明。
如图1B所示,可在终端主体上设置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结合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还可用于实现呼叫通信的免提模式。
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天线可设置在终端主体上。所述天线可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由壳体形成。例如,构成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收缩到终端主体中。另选地,天线可利用附着到后盖103的内表面的膜或者包含导电材料的壳体来形成。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191,该电池191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到终端主体的外部。电池191可经由连接到接口单元160的电源线来接收电力。另外,电池191可利用无线充电器以无线方式再充电。无线充电可通过磁感应或电磁共振来实现。
后盖103被示出为连接到后壳体102以用于遮蔽电池191,以防止电池191分离并保护电池191免受外部冲击或异物的影响。当电池191能够从终端主体拆卸时,后盖10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壳体102。
在移动终端100上可另外设置用于保护外观或者辅助或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作为附件的一个示例,可设置用于覆盖或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盖或袋。所述盖或袋可与显示器151协作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示例是用于辅助或扩展对触摸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笔。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100,其中,天线被设置在显示器151中。天线可以以阵列天线的形式实现。天线可以被实现为用于4G(第4代)通信服务的天线,或者也可以被实现为用于5G(第五代)通信服务的天线。
在这方面,不同于4G长期演进(LTE),4G移动通信主要使用低于2GHz的频率,而5G移动通信使用约28GHz或39GHz的(超)高频带频率。虽然低频带频率由于波长较长而具有较宽的覆盖范围,但是使用低频带频率的通信由于带宽相对较窄而导致传输速度较慢。
另外,虽然高频带频率由于波长较短而具有较窄的覆盖范围,但是使用高频带频率的通信由于带宽相对较宽而导致传输速度较快。此外,通过利用高线性(或直线性)的传播特性、阵列天线等,使用高频带频率的通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覆盖范围限制。因此,5G移动通信会增加容量不足,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并且提供移动互联网技术和M2M(机器对机器)技术。
为了用于5G移动通信的天线辐射的目的而使用在相关技术电路板上实现的印刷天线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芯片天线可能会降低用于5G移动通信的天线的性能。特别地,印刷天线或芯片天线在5G频带(例如,28GHz或39GHz频带)中具有非常高的损耗。
另外,天线的电磁波被辐射到电子装置10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然而,当电子装置100的后表面被手掌覆盖时,电磁波难以辐射过后表面。另外,到电子装置100的前表面的辐射难以穿过显示器。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用于5G移动通信的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在显示器151内使用透明电极的阵列天线。首先,将描述以下原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降低由于阵列天线的双馈送而引起的损耗的同时,均匀地保持水平/垂直极化(或者彼此垂直的任意两个轴上的极化)特性。
在这方面,图2A例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电子装置中的一般垂直/水平双极化贴片天线20的配置。此外,图2B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在显示器151中的双极化贴片天线200的示例,以及图2C例示了设置在显示器151中的天线200'的另一示例。
参照图2A至图2C,显示器151分为用于输出视觉信息的输出区域C和围绕输出区域C的不透明边框区域S。输出视觉信息的显示器被设置在输出区域C中。另外,贴片天线200被设置在显示器内并且与输出区域C交叠。贴片天线200被布置在与输出区域的一侧(或显示器的一侧)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上。
参照图2A,一般贴片天线20被设置为使得其一侧与输出区域C的一侧平行。贴片天线20还被连接至提供信号以使贴片天线20按照第一极化形式操作的第一馈送线21和提供信号以使贴片天线20按照垂直于第一极化形式的第二极化形式操作的第二馈送线22。这里,与第一馈送线21相比,第二馈送线22的电长度较长,这增加了由于弯曲(例如,90°弯曲)而导致的辐射损耗以及馈送损耗。
然而,参照图2B,贴片天线200被设置为相对于输出区域C与边框区域S之间的边界以预定角度倾斜。例如,贴片天线200中的彼此垂直的两侧可以相对于输出区域C与边框区域S之间的边界分别以+45度和-45度倾斜。
另外,第一馈送线210被连接至贴片天线200的第一线段的中点,并且第二馈送线220被连接至垂直于第一线段的第二线段的中点,这实现了双馈送。如图所示,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彼此平行并具有相同的长度。
根据该结构,当贴片天线200作为发送天线来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双馈送来增加增益。此外,当贴片天线200作为接收天线来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双馈送来获得分集效应。
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被线性地形成,而未在设置有贴片天线200的层上弯曲。另外,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被设置为垂直于输出区域C的一侧。此外,可以确定贴片天线200之间的间距,使得线性地形成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
根据该结构,与图2A的第一馈送线21和第二馈送线22相比,图2B的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的电长度较短,这减少了馈送损耗,并且由于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无弯曲地形成,所以减少了辐射损耗。另外,由于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无弯曲地实现,所以改善了端口之间的隔离特性,这有利于辐射。另外,由于双极化,所以H/V极化模式理想地工作,以使方向性最大化。
参照图2C,贴片天线200'被设置为相对于输出区域C的一侧以预定角度倾斜。馈送线210'处于通过贴片天线200的两个正交侧相交的顶点来连接至贴片天线200'的单馈送的形式。该结构的有利之处在于:用于单馈送的馈送线210'比图2A的第一馈送线21的长度短,这减少了馈送损耗。另外,由于馈送线210'不弯曲,所以减少了辐射损耗。
图3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设置在显示器151中的阵列天线300的概念图。构成稍后描述的阵列天线300的天线元件可以具有以上参照图2B和图2C描述的天线200和200'的结构。
参照图3,电子装置100包括阵列天线300、馈送线310、显示器151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350。阵列天线300被设置在构成显示器151的多个层中的任一层上。构成阵列天线300的每个天线元件均可以沿一个方向布置在与输出区域C的一侧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中。在图3中,阵列天线300沿着下侧布置在输出区域C的右下端。
阵列天线300或300'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在图3中,阵列天线300'被附加地布置在输出区域C的左上端。馈送线310向构成阵列天线300的每一个天线元件提供信号,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多条。
如上所述,显示器151包括多个层,并且包括用于显示视觉信息的输出区域C和形成为围绕输出区域C的边框区域S。输出区域C对应于形成显示器151的外观的窗口中的具有透光属性的部分,并且边框区域S对应于窗口中的具有不透明属性的部分。
天线元件与输出区域C的一侧间隔开的距离可以被确定为考虑到边框区域S与阵列天线300之间的干扰的影响以及馈送线310的馈送损耗而使阵列天线300的性能最大化的距离(最佳距离或最佳长度Lopt)。
为了使馈送损耗最小化,该距离可以有利地是可实施的最短距离。此外,为了使边框区域S与阵列天线300之间的干扰影响最小化,该距离可以是最短距离或长于、大于最短距离。
因此,可以确定最佳距离Lopt,使得馈送损耗和由于干扰而引起的损耗的总和被最小化。例如,最佳距离Lopt应当等于或大于可实施的最短距离。另选地,当馈送损耗相对于由于干扰而引起的损耗占主导地位时,有利的是,最佳距离Lopt等于或大于最短距离并且等于或小于最小距离。另选地,当由于干扰而引起的损耗的影响相对于馈送损耗占主导地位时,有利的是,最佳距离Lopt等于或大于最小距离。
此外,RFIC 350被电连接至电子装置100内的阵列天线300。RFIC 350可以被设置在连接显示器151和电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另外,RFIC 350可以包括高功率放大器(HPA)和低噪声放大器(LNA)。这里,通过阵列天线300辐射经由HPA的发送信号,并且通过LNA放大经由阵列天线300接收的接收信号。
这里,构成阵列天线300的每个天线元件均可以通过馈送线310来被电连接至RFIC350的单个端口。也就是说,多条馈送线310可以被电连接至RFIC 350的单个端口。另外,可以通过双工器将来自HPA的发送信号施加到阵列天线300。此外,可以通过双工器来将经由阵列天线300接收的接收信号发送给LNA。
另选地,RFIC 350可以包括与多条馈送线310对应的多个端口。因此,可以将RFIC350的多个端口和多条馈送线310分别连接。例如,当布置了四个天线元件时,八条馈送线310可以分别被连接至RFIC 350的八个端口。
此外,如图3所示,阵列天线300可以包括n个子阵列天线。例如,阵列天线300可以包括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302。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可以包括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天线元件。例如,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302各自均可以包括m个天线元件(在该图中为四个天线元件)。
此外,阵列天线300可以通过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操作的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302来发送或接收不同的信息。另外,对于MIMO操作,一些子阵列天线可以发送或接收相同信息。与发送或接收不同信息时相比,发送或接收相同信息时可以被称为分集模式下的操作。
关于MIMO模式,由于使用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302来实现MIMO,所以第一子阵列天线301和第二子阵列天线302可以被称为在n TX模式(在该图中为2TX模式)下进行操作。这里,n指示子阵列天线的数量。
此外,阵列天线300可以通过用于MIMO操作的各个天线元件来发送或接收不同信息。这里,由于使用各个天线元件来实现MIMO,所以各个天线元件可以被称为以(m×n)TX模式(例如,4×2=8TX模式)进行操作。这里,m表示子阵列天线中的天线元件的数量,并且n表示子阵列天线的数量。
此外,当设置了多个阵列天线300和300'并且其彼此间隔开时,可以通过改变施加到各个天线元件的信号的相位来实现波束成形。图3例示了分别布置在输出区域C的右下端和左上端的阵列天线300和300'。这里,多个RFIC 350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相应的阵列天线300和300'。作为参考,在该图中,省略了连接至阵列天线300'的RFIC。
移相器被设置在多个RFIC 350内,并且被配置为改变施加到构成阵列天线300和300'的天线元件的信号的相位,以在特定方向上实现波束成形。在MIMO模式中,需要天线元件进行操作,使得发送或接收多条不同信息而不会相互干扰。因此,阵列天线300和300'的波束成形方向可以不同。
例如,阵列天线300和300'的波束成形方向可以分别被实现为θ1和θ2。这里,在任何一个阵列天线300的波束成形方向θ1上,另一个阵列天线300'的辐射图案级别可以低于特定级别。同样地,在另一个阵列天线300'的波束成形方向θ2上,任何一个阵列天线300的辐射图案级别可以低于特定级别。
这里,特定级别可以被动态地调整为20dBc或30dBc,或者根据传播环境来调整。另选地,移相器可以控制相位,使得在波束成形方向θ1上形成另一阵列天线300'的辐射图案的零点(null)或者在波束成形方向θ2上形成任何一个天线阵列300的辐射图案的零点。
接下来,图4A是例示在显示单元中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阵列天线的构思的视图,以及图4B是例示在包括多个层的OLED结构中实现阵列天线的构思的视图。此外,图4C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修改的在显示器中实现的阵列天线的视图。
上述天线元件(或贴片天线200或200')可以被设置在盖窗410与偏振器(polarizer)420之间或者偏振器420与触摸电极层430之间,形成显示器。作为参考,附图标记431表示触摸电极。天线元件可以被实现为纳米银或纳米线。
此外,纳米银或纳米线(铜、铝等)可以通过以晶格或网格形式在透明膜(例如,ITO膜)上形成薄电极来实现。银(Ag)材料可以被实现为具有3μm的线宽度和100μm或300μm的间距,铜(Cu)材料可以被实现为具有90μm的线宽度和300μm、900μm、1800μm或2500μm的间距,以及铝(Al)材料可以被实现为具有50μm的线宽度和1000μm、1500μm或2000μm的间距。
当天线元件由Ag材料形成时,其不仅在透明度方面优越,而且在天线的诸如辐射特性这样的电特性方面也是有利的。此外,银(Ag)材料可以被实现为具有最窄的线宽度,并且晶格(或网格)的间距也可以是最精细的。因此,在28GHz或39GHz频带的毫米波段中,银材料的优点在于:可以设计具有较窄线宽的天线元件和馈送线。
此外,上述天线元件和馈送线可以以金属网的形式实现。这里,天线元件和馈送线以电连接金属网的这种形式实现,并且可以在没有金属网的情况下实现不存在天线元件和馈送线的介电区域。
另选地,只要金属网不会对天线元件和馈送线造成电影响,则在介电区域中金属网可以被设置为也与天线元件和馈送线相邻。尽管没有发送信号或者通过其辐射信号的组件,但是设置在介电区域中的金属网可以被均匀地设置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中,以增强显示器的可见性。
此外,参照图2B和图4A,天线元件200以及第一馈送线210和第二馈送线220可以被设置在同一层上。另选地,参照图2C和图4A,天线元件200'和馈送线210'可以被设置在不同层上。例如,天线元件200'可以被设置在盖窗410与偏振器420之间,馈送线310可以被设置在偏振器420与触摸电极层430之间。
参照图4B,具有OLED(或POLED)结构的显示器可以包括金属阴极410'、电极传输层420'、发光层430'、空穴传输层440'、空穴注入层450'、透明阴极460'以及透明基板470'。金属阴极410'至透明阴极460'可以由厚度为几十到几百纳米的薄膜层形成。
不同于LCD,具有OLED(或POLED)结构的显示器在没有背光的情况下实现,比LCD薄并且自发光。此外,当由于导电背光而实现时,在LCD中实现的天线可能会降低性能。然而,当在具有OLED的非导电特性的透明基板470'上实现贴片天线时,可以确保最佳天线解决方案。
此外,参照图4C,天线元件500可以以槽联接的形式实现。天线元件50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层550上,第一馈送线510和第二馈送线52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层550下方所设置的第二层560上。设置在第一层550与第二层560之间的第三层570可以具有在接地平面上去除接地图案572的槽571。
来自第一馈送线510和第二馈送线520的电信号可以通过槽571来槽联接至天线元件500。与图2B的直接联接式双馈送天线相比,具有图4C的槽联接结构的双馈送天线的有利之处在于:尽管馈送线的长度有所增加,但是使用分离层和接地平面来减少馈送线的辐射损耗。
此外,第一馈送线510被垂直地连接至天线元件500的第一侧,第二馈送线520被垂直地连接至天线元件500的第二侧,这具有双馈送形式。这里,第二侧垂直于第一侧。由于第一馈送线510和第二馈送线520被设置为垂直于天线元件500的两侧,所以可以改善极化纯度。
第三馈送线530被倾斜地连接至第一馈送线510。因此,第一馈送线510与第三馈送线530之间的连接部具有弯曲形状。同样地,第四馈送线540被倾斜地连接至第二馈送线520。因此,第二馈送线520与第四馈送线540之间的连接部具有弯曲形状。
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被电连接至RFIC。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可以被连接至RFIC的单个端口,或者RFIC可以具有分别连接至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的多个端口。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可以被形成为彼此平行并且具有相同的长度,以便于与RFIC的电连接。
附加的接地平面可以被形成在设置有第一馈送线至第四馈送线510、520、530和540的第二层560下方。第一馈送线至第四馈送线510、520、530和540可以通过两个接地平面以带状线形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由于馈送线路而引起的非期望辐射损耗。
此外,图4C例示了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位于天线元件500的外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当连接至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的RFIC的端口之间的间距较窄时,第三馈送线530和第四馈送线540的一部分可以被设置在天线元件500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馈送线530与第四馈送线540之间的间距减小,因此,馈送损耗根据长度的减小而减少。
图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阵列天线被设置在输出区域C和边框区域S中的配置的视图。如图5的(a)所示,多个天线元件600中的每一个均被连接至第一馈送部件610,第一馈送部件610被连接至第二馈送部件620,第二馈送部件620被连接至RFIC。这里,第一馈送部件610与多个天线元件600一起被设置在输出区域C中,并且第二馈送部件620被设置在边框区域S中。
第二馈送部件620可以被配置为连接彼此相邻的第一馈送部件610的至少一个功率分配器。图5例示了第二馈送部件620被配置为两级2:1功率分配器并被连接至四个天线元件600。
像天线元件600一样,第一馈送部件610由透明电极形成,并被设计为具有较短长度,以使天线元件600的辐射特性最大化。也就是说,由于大多数馈送线是使用第二馈送部件620来实现的,所以可以减少由于馈送线而引起的多余的发光。
此外,功率分配器的馈送损耗随着第二馈送部件620的长度增大而增加。在这方面,由于随着天线元件600的数量增加,需要在多个级设置功率划分,所以第二馈送部件620的长度增加。例如,当使用四个天线元件600时,在两个级使用2:1的功率分配器,而当使用八个天线元件600时,在三个级使用2:1的功率分配器,这增加了第二馈送部件620的长度。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5的(b)所示,不管天线元件600的数量如何,第二馈送部件620都可以分别连接天线元件600和RFIC。这里,第二馈送部件620可以被弯曲成具有相同的长度。如图所示,随着天线元件600越靠近于RFIC,第二馈送部件620可以弯曲得越多。
接下来,图6A和图6B例示了RFIC 350电连接至设置在显示器340中的阵列天线的结构。如图6A所示,RFIC 350可以被设置在显示器340下方的印刷电路板(PCB)360上。另选地,如图6B所示,RFIC 350可以被安置在PCB 360与显示器340之间所设置的框架370内。
如上所述,由于阵列天线和RFIC被布置在不同的层上,所以馈送线的长度增大。馈送线可以由FPCB实现。这里,馈送线与RFIC之间的电连接可以有利地为无连接器连接(即,没有连接器的连接)。
此外,尽管两个元件电连接,但是由于物理分离结构而不易于确保毫米波段中的性能。例如,当RFIC被安装在PCB上并且阵列天线被形成在显示器中时,RFIC和阵列天线应该通过诸如FPCB这样的单独连接来电连接。此外,利用FPCB内的通过馈送线的电连接,需要使由于馈送线而引起的馈送损耗最小化。
为了改善这一点,可以使用图4C中所示的槽联接结构。例如,第一馈送线510和第二馈送线520以及RFIC可以被形成在第二层560上,即,形成在同一层上,并且电磁信号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二层560上方的第三层570上的槽571而被发送给形成在第一层上的天线500。这里,可以在框架370或单独PCB中而不是在显示器340中实现设置有第一馈送线510和第二馈送线520的第二层560。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在显示器中实现的具有阵列天线的电子装置。以下,将描述根据在显示器上设置阵列天线的位置的辐射图案性能。
具体地,图7A和图7B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两个阵列天线被布置在显示单元上的不同位置处的结构中的y-z平面上的辐射图案和x-z平面上的辐射图案。参照图7A、图7B和图3,第一阵列天线300(贴片1)被设置在显示器151的右下端上,第二阵列天线300'(贴片2)被设置在左上端上。这种布置使得用于MIMO或分集操作的第一阵列天线300与第二阵列天线300'之间的影响最小化。在垂直于显示器151的x-y平面中,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的辐射图案基本相似。
然而,参照图7A,可以看出,在y-z平面中,第二阵列天线300'的增益值大于第一阵列天线300的增益值。另外,参照图7B,可以看出,在x-z平面中,第一阵列天线300的增益值大于第二阵列天线300'的增益值。
因此,与电子装置内安装的天线相比,在显示器151中实现的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具有在平行于显示器151的平面中改善的辐射图案。然而,在y-z平面中,使用设置在显示器151的左上端的第二阵列天线300'是有利的,并且在x-z平面中,使用第一阵列天线300是有利的。
根据电子装置的旋转或电磁波环境,y-z平面或x-z平面上的电磁波分量可占主导地位。因此,当平行于显示器151的平面上的电磁波分量占主导地位时,可以根据以下分集操作来改善电磁波接收特性。例如,当y-z平面中的电磁波分量占主导地位时,通过第二阵列天线300'来接收电磁波,并且当X-Z平面中的传播分量占主导地位时,可以通过第一阵列天线300来接收电磁波。
控制器180控制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以通过其发送和接收信号。这里,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分别被连接至第一RFIC和第二RFIC。
控制器180可以控制第一RFIC和第二RFIC二者进行操作以组合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另选地,控制器180可以基于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中的接收电平(即,SNR或SINR电平)而仅发送和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任何一个。也就是说,控制器180可以基于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中的信号接收电平来执行控制,以仅操作第一RFIC和第二RFIC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控制,以在沿第一方向设置电子装置时操作第一RFIC,并且以在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电子装置时操作第二RFIC。控制器180可以确定由感测单元140感测到的电子装置的设置方向。
因此,控制器180可以确定第一RFIC和第二RFIC中的哪一个将在没有用于确定第一阵列天线300和第二阵列天线300'中的接收电平等的任何单独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仅对第一RFIC和第二RFIC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控制器180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优异辐射性能的阵列天线来保持通信性能,同时减少功耗。
接下来,图8A至图8D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馈送线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以及阵列天线的反射系数特性。更具体地,图8A例示了以dB值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馈送线的回波损耗,图8B例示了以dB值表示的馈送线的插入损耗,图8C例示了多条馈送线之间的相位差。
图8A例示了馈送线在28GHz频带中具有-25dB或更小的回波损耗。另外,图8B例示了馈送线中的约1.4dB的良好插入损耗在端口之间保持恒定。期望的恒定插入损耗特性是因为每条馈送线在没有功率分配器的情况下以一对一的方式将天线元件和RFIC以相等的长度连接。
另外,图8C例示了在期望频带内馈送线之间的相位差保持在1度以内。这是因为连接各个天线元件和RFIC的各个端口的馈送线都以相同的电长度实现。此外,图8D例示了使用功率分配器时阵列天线的回波损耗特性。阵列天线在28GHz时展现出-20dB的良好回波损耗特性,并且在此频带内展现出小于-10dB的良好回波损耗特性。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包括显示单元中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天线的电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设置了显示单元中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阵列天线,以改善下一代通信服务中的天线性能。此外,优点在于:减小了由于显示器内部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阵列天线的双馈送而引起的损耗。此外,由于显示器内部的由透明电极材料形成的阵列天线被双馈送,因此,可以将水平/垂直极化纯度保持在同一级别,从而防止根据电子装置的旋转状态的性能变化。
上述本发明可以被实现为记录有程序的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有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类型的记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例如是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盘(SSD)、硅盘驱动器(SDD)、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等。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载波形式(例如,经由互联网的传输)的实现。另外,计算机可以包括终端的控制器180。因此,前述详细描述不应在每个方面都行限制性地解释,而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等同范围内的每种修改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述实施方式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本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型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它特性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以获得附加的和/或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由于本特征可以在不脱离其特性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具体实现,所以还应当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述实施方式不受前述描述的任何细节限制,而是应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考虑,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边界和界限或者这些边界和界限的等同物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所包含。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
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透明电极材料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内;以及
射频集成电路RFIC,所述RFIC被电连接至所述阵列天线,
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包括:
天线元件,所述天线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以预定角度倾斜设置的彼此垂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
馈送部件,所述馈送部件连接所述天线元件和所述RF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用于显示信息的输出区域;以及
围绕所述输出区域的不透明边框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天线元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输出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输出区域与所述边框区域之间的边界以+45°和-45°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馈送部件包括线性地设置为彼此平行的第一馈送线和第二馈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馈送线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的中点,并且所述第二馈送线被连接至所述第二侧的中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馈送线和所述第二馈送线具有相同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馈送部件是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交的顶点的单条馈送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盖窗与偏振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偏振器与触摸电极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是纳米银或纳米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RFIC被设置在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和电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馈送部件包括:
第一馈送部件,所述第一馈送部件被连接至所述输出区域中的所述天线元件;以及
第二馈送部件,所述第二馈送部件被连接至所述边框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馈送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馈送部件被配置为连接相邻的第一馈送部件的至少一个功率分配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包括沿一个方向布置的多个天线元件,
其中,所述馈送部件包括与所述多个天线元件对应的多个馈送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馈送部件中的每一个馈送部件均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至所述RFIC的单个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馈送部件具有相同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随着所述多个天线元件与所述RFIC之间的距离变短,所述馈送部件的弯曲次数增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阵列天线,并且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改变施加到所述多个阵列天线中的每一个阵列天线的信号的相位来实现波束成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阵列天线包括:
第一阵列天线,所述第一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的下端并被连接至第一RFIC;以及
第二阵列天线,所述第二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另一侧的上端并被连接至第二RFIC,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阵列天线和所述第二阵列天线中的信号接收电平来操作所述第一RFIC和所述第二RFIC中的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阵列天线包括:
第一阵列天线,所述第一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的下端并被连接至第一RFIC;以及
第二阵列天线,所述第二阵列天线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另一侧的上端并被连接至第二RFIC,并且
其中,当所述电子装置沿第一方向设置时,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第一RFIC,并且当所述电子装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时,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第二RFIC。
18.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输出区域和围绕所述输出区域的不透明边框区域;
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透明电极材料并被设置在所述输出区域内;以及
射频集成电路RFIC,所述RFIC被电连接至所述阵列天线,
其中,所述阵列天线包括:
天线元件;以及
第一馈送线和第二馈送线,所述第一馈送线和所述第二馈送线以双馈送形式连接所述天线元件和所述RFIC,并被线性地设置为彼此平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馈送线和所述第二馈送线具有相同的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阵列天线是纳米银或纳米线。
CN201810562273.3A 2017-08-17 2018-06-04 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11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7058P 2017-08-17 2017-08-17
US62/547,058 2017-08-17
KR10-2017-0160595 2017-11-28
KR1020170160595A KR20190019802A (ko) 2017-08-17 2017-11-28 전자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1873A true CN109411873A (zh) 2019-03-01
CN109411873B CN109411873B (zh) 2021-05-11

Family

ID=6546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22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11873B (zh) 2017-08-17 2018-06-04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187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669A (zh) * 2019-05-24 2019-08-27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通道超宽频可穿戴天线
CN110416744A (zh) * 2019-07-08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276063A (zh) * 2020-02-26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276800A (zh) * 2020-02-04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频毫米波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403901A (zh) * 2020-03-16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32296A1 (en) * 2019-08-21 2021-02-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stack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45125A (zh) * 2019-09-03 2021-03-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736434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体、包括该天线结构体的天线阵列及显示装置
WO2021147945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42000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20115767A1 (en) * 2020-10-14 2022-04-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30694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US20220247083A1 (en) * 2019-10-28 2022-08-04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tenna arra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41059B2 (en) 2022-04-24 2023-05-02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5785C (zh) * 2005-07-21 2009-06-24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折叠式便携无线通信装置
CN101809814A (zh) * 2007-08-27 2010-08-18 拉姆伯斯公司 用于移动无线设备的具有柔性互连的天线阵列
US7847748B1 (en) * 2005-07-05 2010-12-0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ingle input circular and slant polarization selectivity by means of dielectric control
US20110298670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tenna of mobile terminal
CN102842769A (zh) * 2011-03-15 2012-12-26 英特尔公司 带有极化分集的mm波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CN10336786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苹果公司 具有带组件的柔性馈源结构的天线
US20140106684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Transparent antennas on a display device
US20150125624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pray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Three Dimensional Articles
US20150309626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bedding antenna array structure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CN105337018A (zh) * 2015-11-28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04915A (zh) * 2014-03-05 2016-1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设备和具有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06876874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结构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7748B1 (en) * 2005-07-05 2010-12-0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ingle input circular and slant polarization selectivity by means of dielectric control
CN100505785C (zh) * 2005-07-21 2009-06-24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折叠式便携无线通信装置
CN101809814A (zh) * 2007-08-27 2010-08-18 拉姆伯斯公司 用于移动无线设备的具有柔性互连的天线阵列
US20110298670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tenna of mobile terminal
CN102842769A (zh) * 2011-03-15 2012-12-26 英特尔公司 带有极化分集的mm波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CN10336786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苹果公司 具有带组件的柔性馈源结构的天线
US20140106684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Transparent antennas on a display device
US20150125624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pray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Three Dimensional Articles
CN106104915A (zh) * 2014-03-05 2016-1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设备和具有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US20150309626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bedding antenna array structure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CN105337018A (zh) * 2015-11-28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876874A (zh) * 2017-02-27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结构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NG MIN LEE 等: "A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antenna on a polyamide substrate for laptop computers",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
CONSTANINE A.BALANIS: "《Antenna theory:analysis and design》", 4 April 2005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6669A (zh) * 2019-05-24 2019-08-27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通道超宽频可穿戴天线
CN110416744A (zh) * 2019-07-08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208139A (zh) * 2019-08-21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堆叠件
CN114208139B (zh) * 2019-08-21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堆叠件
WO2021032296A1 (en) * 2019-08-21 2021-02-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stack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45125A (zh) * 2019-09-03 2021-03-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US20220247083A1 (en) * 2019-10-28 2022-08-04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tenna arra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36434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体、包括该天线结构体的天线阵列及显示装置
US20220276682A1 (en) * 2020-01-22 2022-09-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ntenna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1147945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276800A (zh) * 2020-02-04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频毫米波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276063A (zh) * 2020-02-26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03901B (zh) * 2020-03-16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03901A (zh) * 2020-03-16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42000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20115767A1 (en) * 2020-10-14 2022-04-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37776B2 (en) * 2020-10-14 2023-12-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30694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US11631930B2 (en) 2022-04-24 2023-04-1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641059B2 (en) 2022-04-24 2023-05-02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1873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1873A (zh) 电子装置
US103817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27275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3691030B1 (en) Mobile terminal
KR20190019802A (ko) 전자 장치
EP3190713B1 (en) Mobile terminal
KR102176373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9428955A (zh) 移动终端
KR101622731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9309508A (zh) 移动终端
EP3041083B1 (en) 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5762484B (zh) 天线模块以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移动终端
US1010795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249482A (zh) 移动终端
KR2013009408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2098099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646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11025761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0226320A (zh) 移动终端
KR20190008067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90083446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70084632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23438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00089330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102655487B1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