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0091B - 具有包围电线的屏蔽部件的线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包围电线的屏蔽部件的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90091B CN109390091B CN201810877917.8A CN201810877917A CN109390091B CN 109390091 B CN109390091 B CN 109390091B CN 201810877917 A CN201810877917 A CN 201810877917A CN 109390091 B CN109390091 B CN 1093900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wires
- wire harness
- wire
- electric
- shield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75—Multi-layer she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58—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longitudinal lapped layers of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1—Longitudinally placed metal wires or tapes
- H01B7/225—Longitudinally placed metal wires or tapes forming part of an outer shea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conductor losses when carrying alternating current, e.g. due to skin effec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68—Corrugat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包括:电线部,该电线部包括在同一方向上聚集的多条电线;和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将电线部的外周共同包围。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电线部中的多条电线之中的相邻的电线之间。电线部中的相邻的电线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8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51480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并且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电线部,该电线部包括在同一方向上聚集的多条电线;和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将电线部的外周共同包围。
背景技术
线束通常用于将安装在诸如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这样的车辆上的装置电连接。例如,用于电连接逆变器单元与电机单元的特殊的线束也称为电机电缆。例如,已知在JP-A-2017-4861中公开的技术,作为关于这样的线束的技术。
JP-A-2017-4861的图5中所示的线束包括:电线部、编织线和波纹管。电线部包括三条电线,该三条电线连接逆变器单元与电机单元,并且将电力从逆变器单元供给到电机单元。电线共同布置在同一方向上。编织线形成为将电线部的外周共同包围。波纹管形成为容纳由编织线包围的电线部。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从逆变器单元输出的电力在被供给到电机单元之前,电压急剧增大。这样的急剧上升的电压由于阻抗失配而在逆变器单元与电机单元之间重复反射。这可能导致将过大的浪涌电压供给到电机单元。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容易想到使逆变器单元、线束(电机电缆)与电机单元之间的阻抗匹配从而抑制反射。在该情况下,由于线束的阻抗比电机单元的阻抗小,所以需要增大线束的阻抗。为了增大线束的阻抗,需要减小线束的静电电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电线部中的相邻的电线之间的短距离使得各条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是大的,这易于在各条电线中产生噪声。另外,由于各条电线之间的距离小,所以相邻的电线中的每条电线都容易受到在其它相邻的电线之间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因此,当在各条电线中产生噪声时,电线部的辐射噪声趋于增大,并且结果,存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产生过大的浪涌电压的问题。
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抑制浪涌电压的线束。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电线部,该电线部包括在同一方向上聚集的多条电线;和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将所述电线部的外周共同包围,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所述电线部中的多条电线中的相邻的电线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所述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之间,所以能够将电线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结果,能够将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增大线束的阻抗。通过增大线束的阻抗,能够实现整个电路的阻抗匹配,并且能够抑制电压的反射。
此外,在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之间的情况下,能够隔断相邻的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这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将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
此外,屏蔽部件可以适于插入到相邻的电线之间并且适于从相邻的电线之间移除,使得能够通过根据在相关电路中产生的浪涌电压将屏蔽部件插入到相邻的电线之间以及从相邻的电线之间移除,而调整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减小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线束,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设置在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之间,从而进入所述电线部的中心轴的位置。
根据第二方面,由于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之间从而进入电线部的中心轴的位置,所以屏蔽部件能够基本包围电线的整个周边。这使得能够更可靠地隔断相邻的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从而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将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线束,还包括:多个外部件,该多个外部件设置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外周上,其中,各个所述外部件形成为筒状,并且具有在所述外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外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延伸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切口部,并且其中,所述外部件被设置为从外侧挤压所述屏蔽部件。
根据第三方面,外部件被设置为从外侧挤压屏蔽部件,从而能够将屏蔽部件维持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之间。结果,由于屏蔽部件不从相邻的电线之间脱出,所以电线能够维持以预定间隔布置而使得在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这样的状态。另外,由于屏蔽部件不从相邻的电线之间脱出,所以能够更加良好地隔断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方面的线束,其中,所述外部件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外部件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进入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之间,以将所述屏蔽部件保持在所述电线之间。
根据第四方面,外部件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进入相邻的电线之间,以保持被设置为夹置在电线之间的屏蔽部件。结果,由于更可靠地防止屏蔽部件从相邻的电线之间脱出,所以电线维持以预定间隔布置从而在电线之间具有预定值的静电电容这样的状态。
此外,进入相邻的电线之间的外部件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夹置在相邻的电线之间,从而能够通过外部件的厚度增大相邻的电线中的电线之间的距离。这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将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能够将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并且增大线束的阻抗,使得能够实现整个电路的阻抗的匹配以抑制电压的反射,从而能够适当地抑制浪涌电压。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的视图,其中,图1A是图示出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B所示的线A-A截取的线束的截面图;
图3是图示出线束的第一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4是图示出线束的第二变形例的截面图;并且
图5是图示出线束的第三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A和图1B以及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
图1A和图1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的视图,其中,图1A是图示出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线束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沿着图1B所示的线A-A截取的线束的截面图。图1B中的双向箭头表示前后方向(各个箭头方向仅是说明性的)。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布设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线束,但是其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或部分电动的普通汽车。
在图1A中,参考标号1表示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1通过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两种动力组合驱动。电力经由逆变器单元4从电池(电池组)5供给到电机单元3。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安装在安装有前轮及相关部分的发动机室6中。此外,电池5安装在安装有后轮及相关部分的车辆的后部7(电池5可以安装在发动机室6的后方的车辆内部)。
电机单元3与逆变器单元4通过根据实施例的高压线束8互相连接。线束8是所谓的电机电缆。电池5与逆变器单元4也通过高压线束9连接。线束9具有布置在车辆地板11中的中间部10。线束9与车辆基本平行地布设在车辆地板的下方。在车体的现有技术中已知并且是所谓的面板部件的车辆地板11具有形成在规定位置处的通孔(未示出)。通孔使得线束9能够通过。
线束9与电池5经由设置在电池5上的接线块12互相连接。线束9的后端13通过已知方式电连接到接线块12。线束9的前端14通过已知方法电连接于逆变器单元4。
注意,本实施例还能够应用于线束9。
下面的描述将阐述本实施例。这里,假设电机单元3包括电机和发电机。另外,逆变器单元4包括逆变器和转换器。假设电机单元3形成为包括屏蔽壳的电机组件。逆变器单元4也形成为包括其屏蔽壳的逆变器组件。电池5是镍氢型或锂离子型,并且形成为模块。例如,还可以设想使用诸如电容器这样的蓄电装置。只要能够用于混合动力车辆1和电动车辆,则电池5不受特别限制。
如图1B所示,如图1A中的、连接电机单元3与逆变器单元4的、根据实施例的线束8包括电线部15、屏蔽部件16和外部件17。下面将描述线束8的各个部分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电线部15。如图1B所示,电线部15由在同一方向(图1B中的前后方向)上聚集的三条电线18至20形成。如图2的截面图所示,当在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方向上观看时,如此形成的电线部15具有被布置为像堆叠的干草捆一样的三条电线18至20。在本实施例中,电线18至20是公知的高压电线,并且它们均包括导体21和覆盖导体21的绝缘护套22。
在图2所示的电线部15中彼此相邻的电线18至20具有当(在电线18与电线19之间、电线18与电线20之间以及电线19与电线20之间)插入下面描述的屏蔽部件16时使该屏蔽部件16能够进入的间隙。
在屏蔽部件16如下所述地夹置在图2所示的各条电线18至20之间的情况下,电线18至20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
构成电线部15的电线的数量不限于上述的三条。例如,电线的数量可以是两条(参见下面描述的第二和第三变形例)。
下面描述屏蔽部件16。如图2所示,设置了形成为将电线部15的外周共同包围的屏蔽部件16,用于电磁屏蔽(作为抵抗电磁波的措施)。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部件16采用通过将多个股线编织为筒状而形成的编织物。屏蔽部件16形成为具有与电线部15的整体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屏蔽部件16形成为具有比电线部15的外周大的内径。具体地,屏蔽部件16形成为相对于电线部15稍微松动。
屏蔽部件16适于将电线部15的外周共同包围,其中,在分别夹置在电线部15中的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屏蔽部件16中,形成大致U状弯曲的截面,如图2所示。
夹置在电线18至20之间的屏蔽部件16的大致U状弯曲的截面具有回弹倾向,使得相邻的电线18至20维持之间的预定间隔。“预定间隔”通过如下而确定:使得能够将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静电电容减小为期望的静电电容值。夹置在电线18至20之间的屏蔽部件16在被构造并构成为将相邻的电线18至20中的各电线屏蔽的情况下,适于阻断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静电电容。
如图2所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屏蔽部件16具有引向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位置的末端。当进入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位置时,屏蔽部件16被布置为包围电线18至20的基本整个周边,如图2所示。即,屏蔽部件16屏蔽电线18至20的基本整个周边。
假设屏蔽部件16能够被插入到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并且能够从相邻的电线18至20被移除。根据在相关电路中产生的浪涌电压,通过将屏蔽部件16插入到电线18至20之间或从电线18至20之间移除,这样的屏蔽部件16可以调整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减小量。
屏蔽部件16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经由电机单元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于电机单元3的屏蔽壳等。屏蔽部件16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经由逆变器单元的连接部(未示出)连接于逆变器单元4的屏蔽壳等。
只要提供了抵抗电磁波的措施,则屏蔽部件16不限于编织物。例如,屏蔽部件16可以代替地采用导电金属箔、包括金属箔的部件、具有导电性的织物等。
接下来将阐述外部件17。图1B和2所示的外部件17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被布置在由屏蔽部件16包围的电线部15的外周上。多个外部件17以与构成电线部15的电线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是三个)设置。外部件17形成为筒状,并且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切口部23的形状。切口部23形成为在外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上从外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当在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方向上观看时,这样的外部件17形成为具有大致C状,如图2的截面图中一样。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波纹管作为外部件17。如图1B所示,这样的外部件17形成为波节管状。外部件17形成为具有与电线部15(电线18至20)的整体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外部件17被形成为当包装和运输线束8时并且当将线束8布设于车辆时能够以期望角度弯曲。即,外部件17能够挠曲以具有弯曲形状,并且能够自然地恢复到如图1B所示的初始的直线状态。
如图2所示,当将外部件17设置在由屏蔽部件16包围的电线部15的外周上时,外部件17从外侧挤压夹置在外部件17的内表面24与电线18至20的绝缘护套22的外表面之间的屏蔽部件16。
外部件17当被设置在由屏蔽部件16包围的电线部15的外周上时互相固定。虽然未特别示出,但是通过已知的带缠绕来固定外部件17。
将基于前述构造和结构描述线束8的制造过程(操作)。
在第一步骤中,预先将电线部15(电线18至20)、屏蔽部件16和外部件17制造为预定长度,并且然后利用屏蔽部件16将电线部15共同包围。
在第二步骤中,将屏蔽部件16引导为进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通过使用夹具(未示出),屏蔽部件16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成为大致U状,如图2所示。
这里,已经进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屏蔽部件16的引导端部前进到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位置。
在第三步骤中,将外部件17设置在由屏蔽部件16包围的电线部15的外周上(参见图2)。这里,将外部件17设置为通过其内表面24从外侧挤压夹置在该外部件17的内表面24与电线18至20的绝缘护套22的外表面25之间的屏蔽部件16。
虽然未特别示出,但是在第四步骤中,将带缠绕在外部件17的外表面26上,以将外部件17互相固定。
这完成了线束8的制造操作,提供了完成的线束8。省略了线束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的加工的详细描述。
在如此设置的线束8中,在屏蔽部件16被布置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将电线18至20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建立电线之间的预定值的静电电容。这使得能够将电线18至20之间的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增大线束8的阻抗。增大线束8的阻抗使得能够匹配整个电路(电机单元3、线束8和逆变器单元4)的阻抗,并且能够抑制浪涌电压的反射。
此外,在线束8中,在屏蔽部件16布置为夹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切断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这使得能够在电线18至20之间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将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值。
此外,在线束8中,屏蔽部件16适于插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以及从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被移除,从而能够根据在电路中产生的浪涌电压将屏蔽部件16推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或从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拉出,以调整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减小量。
另外,在线束8中,屏蔽部件16布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延伸直至电线部15的中心轴X1的位置,从而各条电线18至20的整个周边能够变得由屏蔽部件16总体围绕。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切断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静电电容,从而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和将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值。
此外,在线束8的情况下,外部件17被布置为从外侧挤压屏蔽部件16,从而屏蔽部件16维持被夹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结果,屏蔽部件16不从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脱出,从而电线18至20维持它们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电线18至20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这样的状态。另外,屏蔽部件16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固定放置有助于更好地阻断电线18至20之间的静电电容。
可以用图3所示的第一变形例、图4所示的第二变形例或图5所示的第三变形例替换上述线束8。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至5描述线束的第一至第三变形例。
图3是图示出线束的第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4是线束的第二变形例的截面图,并且图5是线束的第三变形例的截面图。
将描述第一变形例。图3所示的线束30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外部件31。外部件31具有切口部32。切口部32形成为使得外部件31的周向宽度比本实施例中的外部件17的由于切口部23(参见图2)而得到的周向宽度小。
如图3所示,外部件31具有形成为进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并且所述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由于这样被布置为夹置在电线之间而保持电线之间的屏蔽部件16。外部件31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用作权利要求中的“外部件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实例。
除了与本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如上所述的第一变形例的线束30还展现了如下的额外效果。外部件31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进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并且所述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由于这样被夹置在电线之间而保持电线之间的屏蔽部件16。结果,更可靠地防止屏蔽部件16从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脱出,使得电线18至20保持以预定间隔布置,从而在电线之间具有预定值的静电电容。
此外,根据第一变形例的线束30,外部件31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33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34一旦进入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则被夹置在相邻的电线18至20之间,这使得能够通过外部件31的厚度增大相邻的电线18至20的电线之间的距离。这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减小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并且能够将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的静电电容。
将描述第二变形例。图4所示的线束40与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电线部41。电线部41通过将两条电线44和45在同一方向上聚集而形成。各条电线44和45均包括导体46和覆盖导体46的绝缘护套47。
如图4所示,电线部41具有中心轴X3,该中心轴X3位于将连接电线44的导体46的中心轴Y1与电线45的导体46的中心轴Y2的线段A1二等分的点处。屏蔽部件42被布置为进入电线44与45之间的电线部41的中心轴X3的位置。
这样的线束40展现出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下面将描述第三变形例。图5所示的线束50是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并且与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电线部51和外部件53。
电线部51通过将两条电线54和55在同一方向上捆束而形成。各条电线54和55均包括导体56和覆盖导体56的绝缘护套57。
如图5所示,电线部51的中心轴X4是将连接电线54的导体56的中心轴Z1与电线55的导体56的中心轴Z2的线段A2二等分的点。屏蔽部件52被布置为进入电线54与55之间的电线部51的中心轴X4的位置。
外部件53具有切口部58。切口部58形成为使得外部件53的周向宽度比本实施例中的外部件17的由于切口部23(参见图2)而得到的周向宽度小。
如图5所示,各个外部件53具有均进入电线54与55之间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59和周向上的另一个端部60。外部件53由于这样被布置成夹置在电线之间而保持电线54与55之间的屏蔽部件52。
这样的线束50展现出与本实施例和第一变形例相同的效果。
线束8、30、40和50具有下面的效果。如以上参考图1至5所描述地,根据线束8、30、40和50,将电线之间的静电电容调整为期望值的静电电容,以增大线束8、30、40和50的阻抗。这使得能够匹配整个电路的阻抗和抑制浪涌电压的反射,从而有利地抑制浪涌电压。
当然,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理念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形例。
Claims (7)
1.一种线束,包括:
电线部,该电线部包括在同一方向上聚集的多条电线;和
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将所述电线部的外周共同包围,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夹置在所述电线部中的所述多条电线中的相邻的电线之间,
其中,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在所述电线之间建立预定值的静电电容,并且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在所述电线部的相邻的电线之间形成大致U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设置在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之间,从而进入所述电线部的中心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还包括:
多个外部件,该多个外部件设置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外周上,
其中,各个所述外部件形成为筒状,并且具有在所述外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外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延伸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切口部,并且
其中,所述外部件被设置为从外侧挤压所述屏蔽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外部件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外部件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进入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之间,以将所述屏蔽部件保持在所述电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间并且能够从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移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间并且能够从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移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屏蔽部件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间并且能够从所述电线部中的相邻的所述电线移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51480A JP6899730B2 (ja) | 2017-08-04 | 2017-08-04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2017-151480 | 2017-08-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90091A CN109390091A (zh) | 2019-02-26 |
CN109390091B true CN109390091B (zh) | 2020-02-11 |
Family
ID=6501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77917.8A Active CN109390091B (zh) | 2017-08-04 | 2018-08-03 | 具有包围电线的屏蔽部件的线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14352B2 (zh) |
JP (1) | JP6899730B2 (zh) |
CN (1) | CN109390091B (zh) |
DE (1) | DE1020182130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79422B2 (ja) * | 2019-03-07 | 2023-05-23 | 株式会社プロテリアル | 複合ケーブル及び複合ハーネス |
CN110139407A (zh) * | 2019-04-30 | 2019-08-16 | 苏州康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电场与低电磁波辐射的远红外桑拿房 |
US20210135947A1 (en) * | 2019-11-04 | 2021-05-06 | Inflection Point Technology, LLC | Low-latency and high-bandwidth data cable |
US20230262164A1 (en) * | 2020-07-06 | 2023-08-17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Emergency call system, emergency call method, and program |
DE102023000946B3 (de) * | 2023-03-13 | 2024-07-18 | Mercedes-Benz Group AG | Faltenbalgtüll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34367A (ja) * | 2010-12-22 | 2012-07-12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鞘管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CN104067468A (zh) * | 2012-01-23 | 2014-09-2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磁屏蔽件以及线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53893A (en) * | 1929-11-04 | 1934-04-03 | Philip H Chase | Cable |
US2960561A (en) * | 1957-10-01 | 1960-11-15 | Walter A Plummer | Shielded wire harness |
DE3011868A1 (de) * | 1980-03-27 | 1981-10-01 | Kabel- und Metallwerke Gutehoffnungshütte AG, 3000 Hannover | Feuchtigkeitsgeschuetztes elektrisches energiekabel |
US6262375B1 (en) * | 1992-09-24 | 2001-07-17 |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 Room temperature dielectric HTSC cable |
HU225073B1 (en) * | 1999-08-31 | 2006-06-28 | Belden Wire And Cable Company | High speed data cable having individually shielded twisted pairs |
US7465879B2 (en) * | 2005-04-25 | 2008-12-16 | Cable Components Group | Concentric-eccentric high performanc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cables and cable support-separators utilizing roll-up designs |
FR2899838B1 (fr) * | 2006-04-18 | 2008-06-27 | Sofanou Sa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fabriquer un assemblage de deux gaines annelees detachables l'une de l'autre pour realiser une gaine annelee unique |
JP5434748B2 (ja) * | 2009-12-24 | 2014-03-0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車両用導電路 |
JP6135585B2 (ja) | 2014-04-02 | 2017-05-3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配線部材 |
JP6174628B2 (ja) * | 2015-06-12 | 2017-08-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電線保持部材 |
JP6200454B2 (ja) * | 2015-06-12 | 2017-09-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JP6204412B2 (ja) | 2015-06-12 | 2017-09-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2017
- 2017-08-04 JP JP2017151480A patent/JP689973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7 US US16/047,606 patent/US104143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03 CN CN201810877917.8A patent/CN109390091B/zh active Active
- 2018-08-06 DE DE102018213095.7A patent/DE102018213095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34367A (ja) * | 2010-12-22 | 2012-07-12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鞘管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CN104067468A (zh) * | 2012-01-23 | 2014-09-2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磁屏蔽件以及线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8213095A1 (de) | 2019-02-07 |
US10414352B2 (en) | 2019-09-17 |
JP6899730B2 (ja) | 2021-07-07 |
US20190039539A1 (en) | 2019-02-07 |
CN109390091A (zh) | 2019-02-26 |
JP2019032933A (ja) | 2019-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90091B (zh) | 具有包围电线的屏蔽部件的线束 | |
JP5986812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9469257B2 (en) | Wire harness | |
JP5566716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9819164B2 (en) | Wire harness intermediate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 |
JP6028278B2 (ja) | 多層同軸電線 | |
JP5957783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20140284100A1 (en) | Wire harness | |
JP6209379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11097692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10242768B2 (en) |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 |
JP5884970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配索方法 | |
EP2560257A1 (en) | Wire harness | |
JP6163699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20021557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20107399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