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704B - 自行车链条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链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83704B CN109383704B CN201810733637.XA CN201810733637A CN109383704B CN 109383704 B CN109383704 B CN 109383704B CN 201810733637 A CN201810733637 A CN 201810733637A CN 109383704 B CN109383704 B CN 1093837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link
- chain
- central axis
- edge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2009/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cha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自行车链条包括第一外链板。第一外链板包括第一外链端部、第二外链端部、第一外链中间部和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第一外链端部、第二外链端部和第一外链中间部限定第一外链外周边缘。第一外链外周边缘包括第一外链端部边缘、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垂直方向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限定第一径向距离。沿垂直方向在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之间限定最小距离。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径向距离的200%并且等于或大于5mm。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链条。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工具。此外,骑自行车已经成为非常受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欢迎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一种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是链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自行车链条包括第一外链板。第一外链板包括第一外链端部、第二外链端部、第一外链中间部和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圆形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限定了第一外链外周边缘。所述第一外链外周边缘包括第一外链端部边缘、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围绕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延伸。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围绕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延伸。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当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到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限定第一径向距离,沿所述垂直方向在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之间限定最小距离。所述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200%。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大于5mm。
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第一外链板的最小距离提高了链条保持性能。此外,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sprocket)的链轮(sprocket wheels)总数增加而减小,第一外链板的最小距离也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小于8mm。
利用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121%。
利用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190%。
利用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大于8.2mm的曲率半径。
利用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曲率半径等于或小于12mm。
利用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五或第六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链弯曲边缘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外链弯曲边缘部。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与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假想圆相切。
利用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将所述第一外链板平分成第一侧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与半径等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假想圆相切。
利用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即使第一外链板的厚度随着链轮的链轮总数增加而减小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链条保持性能并且进一步维持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一种自行车链条包括第一外链板。第一外链板包括第一外链端部、第二外链端部、第一外链中间部和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当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到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限定第一径向距离,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具有凹部,当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凹部的边界之间限定第二径向距离,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
利用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提高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4.2mm。
利用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九或第十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径向距离等于或小于4.75mm。
利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外链板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倒角。
利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使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平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一种自行车链条包括第一外链板。第一外链板包括第一外链端部、第二外链端部和第一外链中间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限定了第一外链外周边缘。所述第一外链外周边缘包括第一外链端部边缘、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围绕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延伸。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围绕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延伸。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倒角,使得所述第一倒角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中,当在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周向区域从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垂直的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限定到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参考线,所述周向区域小于90度。
利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使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平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周向区域等于或小于45度。
利用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使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更平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三或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链条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周向区域大于0度。
利用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使自行车链条的换档操作更平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板的最大轴向宽度等于或小于1mm。
利用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将自行车链条应用于具有较大链轮总数的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链条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链板的最大轴向宽度等于或大于0.7mm。
利用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链条,可以确定地将自行车链条应用于具有较大链轮总数的链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容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及其许多附带的优点。
图1是具有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的传动系的自行车的侧视立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立体图,其中带有链轮。
图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平面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侧视立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底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侧视立面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底视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16是沿着图13的线XVI-XVI截取的内链板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19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侧视立面图。
图20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底视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2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立体图。
图2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24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侧视立面图。
图25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底视图。
图26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另一侧视立面图。
图27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28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29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侧视立面图,其中带有链轮。
图3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立体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平面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立体图。
图33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34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35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37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39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40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侧视立面图。
图41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另一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42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外链板的俯视图。
图43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立体图。
图44是图31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外链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4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平面图。
图46是图45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4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型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一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图48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的局部平面图。
图49是图48所示的自行车链条的第二内链板的放大侧视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其中在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装备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12的自行车10。自行车10包括自行车车架B1、车把B2、鞍座B3和传动系B4。传动系B4构造成将骑车者的蹬踏力转换为驱动力。自行车链条12是传动系B4的一部分。传动系B4还包括自行车曲柄组件B5、后链轮B6、前拨链器B7和后拨链器B8。自行车曲柄组件B5包括前链轮B51。自行车曲柄组件B5围绕旋转中心轴线A1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车架B1的中轴上。后链轮B6围绕旋转中心轴线A2可旋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B1。自行车链条12布置在前链轮B51和后链轮B6上以便在其间延伸。前拨链器B7和后拨链器B8构造成和布置成通过使自行车链条12沿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换档来改变档位。前链轮B51也可以被称为自行车链轮B51。后链轮B6也可以被称为自行车链轮B6。
例如,在本申请中,以下方向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向上”和“向下”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术语是指基于坐在自行车10的鞍座B3上并面向车把B2的骑车者确定的那些方向。因此,这些用于描述包括自行车链条12的自行车10的术语应当相对于如图1中示出的、在水平表面上以直立骑行位置使用的自行车10来解释。这些用于描述自行车链条12的术语应当相对于如图1中示出的、安装在在水平表面上以直立骑行位置使用的自行车10的自行车链条12来解释。
如图2和3所示,自行车链条12包括第一内链板14、第二内链板16、第一外链板18和第二外链板20。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条12包括多个第一内链板14、多个第二内链板16、多个第一外链板18和多个第二外链板20。然而,第一内链板14的总数、第二内链板16的总数、第一外链板18的总数和第二外链板20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自行车链条12具有驱动方向DD,在蹬踏过程中自行车链条12沿驱动方向DD传递蹬踏力。
如图3所示,在自行车链条12安装到自行车车架B1的状态下,第一内链板14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1和第二内链板16之间。即,在自行车链条12与自行车链轮B51接合的状态下,第一内链板14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1和第二内链板16之间。在自行车链条12安装到自行车车架B1的状态下,第一外链板18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1和第二外链板20之间。然而,在自行车链条12安装到自行车车架B1的状态下,第二内链板16可以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1和第一内链板14之间。在自行车链条12安装到自行车车架B1的状态下,第二外链板20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1和第一外链板18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内链板14在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的轴向方向D1上设置在第一外链板18与第二内链板16之间。第二内链板16在轴向方向D1上设置在第一内链板14与第二外链板20之间。然而,第二内链板16可以沿轴向方向D1设置在第一外链板18和第一内链板14之间。第一内链板14可以沿轴向方向D1设置在第二外链板20与第二内链板16之间。
第一内链板14包括第一内表面14A和第一外表面14B。第一内表面14A面向第二内链板16。第一外表面14B设置在第一内表面14A沿轴向方向D1的相反侧上。
第二内链板16包括第二内表面16A和第二外表面16B。第二内表面16A面向第一内链板14。第二外表面16B设置在第二内表面16A沿轴向方向D1的相反侧上。
第一外链板18包括第三内表面18A和第三外表面18B。第三内表面18A面向第二外链板20。第三外表面18B设置在第三内表面18A沿轴向方向D1的相反侧上。
第二外链板20包括第四内表面20A和第四外表面20B。第四内表面20A面向第一外链板18。第四外表面20B设置在第四内表面20A沿轴向方向D1的相反侧上。
自行车链条12还包括第一链销22、第二链销24、第一链条滚圈26和第二链条滚圈28。相对的一对第一内链板14和第二内链板16利用第一链销22围绕第一枢转轴线PA1可枢转地联接到相对的一对第一外链板18和第二外链板20。相对的一对内链板14和16利用第二链销24围绕第二枢转轴线PA2可枢转地联接到另一相对的一对第一外链板18和第二外链板20。第一链销22限定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链销24限定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一链条滚圈26围绕第一枢转轴线PA1可旋转地安装到相对的一对内链板14和16。第二链条滚圈28围绕第二枢转轴线PA2可旋转地安装到相对的一对内链板14和16。
如图2所示,自行车链轮B51包括多个第一齿TH1和多个第二齿TH2。第一齿TH1接合在设置在第一内链板14和第二内链板16之间的内链空间SP1中。第二齿TH2接合在设置在第一外链板18和第二外链板20之间的外链空间SP2中。
如图4至8所示,第一内链板14包括第一内链端部30、第二内链端部32和第一内链中间部34。第一内链端部30包括具有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的第一内链开口36。第二内链端部32包括具有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的第二内链开口38。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沿着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间隔开。第一内链中间部34将第一内链端部30和第二内链端部32互相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链销22延伸穿过第一内链开口36。第二链销24延伸穿过第二内链开口38。第一内链端部30沿驱动方向DD设置在第二内链端部32的下游侧上。
如图4所示,第一内链端部30包括从第一内表面14A沿轴向方向D1延伸以支撑第一链条滚圈26(图3)的第一管状部30A。第二内链端部32包括从第一内表面14A沿轴向方向D1延伸以支撑第二链条滚圈28(图3)的第二管状部32A。
如图6所示,当沿着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观察时,第一管状部30A围绕第一内链开口36。当沿着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观察时,第二管状部32A围绕第二内链开口38。第一管状部30A包括第一内链开口36。第二管状部32A包括第二内链开口38。
如图7所示,相对于第一内链端部30从第一外表面14B到第一内表面14A限定第一轴向厚度T11。第一轴向厚度T11等于或小于0.9mm。更优选地,第一轴向厚度T11等于或小于0.79mm。第一内链中间部34包括凹部34A。相对于第一内链中间部34从第一外表面14B到第一内表面14A限定第二轴向厚度T12。第二轴向厚度T12小于第一轴向厚度T11。
如图9至图13所示,第二内链板16包括第三内链端部40、第四内链端部42和第二内链中间部44。第三内链端部40包括具有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的第三内链开口46。第四内链端部42包括具有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的第四内链开口48。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沿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间隔开。第二内链中间部44使第三内链端部40和第四内链端部42互相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延伸穿过第一内链开口36。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延伸穿过第二内链开口38。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大致重合。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大致重合。然而,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可以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偏离。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可以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偏离。第三内链端部40沿驱动方向DD设置在第四内链端部42的下游侧上。
如图10所示,第三内链端部40包括从第二内表面16A沿轴向方向D1延伸以支撑第一链条滚圈26(图3)的第三管状部40A。第四内链端部42包括从第二内表面16A沿轴向方向D1延伸以支撑第二链条滚圈28(图3)的第四管状部42A。
如图13所示,当沿着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观察时,第三管状部40A围绕第三内链开口46。当沿着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观察时,第四管状部42A围绕第四内链开口48。第三管状部40A包括第三内链开口46。第四管状部42A包括第四内链开口48。
如图12所示,相对于第三内链端部40从第二外表面16B到第二内表面16A限定第三轴向厚度T21。第二内链中间部44包括凹部44A。相对于第二内链中间部44从第二外表面16B到第二内表面16A限定第四轴向厚度T22。第四轴向厚度T22小于第三轴向厚度T21。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轴向厚度T21大致等于第一轴向厚度T11。然而,第三轴向厚度T21可以与第一轴向厚度T11不同。
如图14所示,第一内链端部30、第二内链端部32和第一内链中间部34限定第一内链外周边缘50。第一内链外周边缘50包括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和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围绕第一内链端部30延伸。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围绕第二内链端部32延伸。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沿着第一内链中间部34在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和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之间延伸。
如图15所示,第三内链端部40、第四内链端部42和第二内链中间部44限定第二内链外周边缘52。第二内链外周边缘52包括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和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围绕第三内链端部40延伸。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围绕第四内链端部42延伸。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沿着第二内链中间部44在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与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之间延伸。
如图14所示,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到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限定第一最大距离MD11。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至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限定第二最大距离MD12。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最大距离MD12大致等于第一最大距离MD11。然而,第二最大距离MD12可以与第一最大距离MD11不同。
如图15所示,沿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到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限定第三最大距离MD13。在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上从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到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限定第四最大距离MD14。
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最大距离MD11大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第三最大距离MD13小于第四最大距离MD14。第四最大距离MD14大致等于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二最大距离MD12。然而,第一最大距离MD11可以大致等于或小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第三最大距离MD13可以大致等于或大于第四最大距离MD14。第四最大距离MD14可以与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二最大距离MD12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如图14所示,第一内链板14具有沿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限定在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和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之间的第一最大长度ML11。如图15所示,第二内链板16具有沿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限定在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与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之间第二最大长度ML12。如图14和15所示,第一最大长度ML11大于第二最大长度ML12。然而,第一最大长度ML1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最大长度ML12。
如图14所示,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具有围绕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的第一倒角50A1,使得第一倒角50A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周向区域AR11中。第一内链板14包括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当沿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的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周向区域AR11从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限定到第一参考线RL11。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垂直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和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第一参考线RL11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径向向外延伸。第一周向区域AR11小于14度。
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倒角50A1与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重叠。第一倒角50A1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围绕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到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另一个。第一倒角50A1具有沿相对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一径向宽度RW1。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径向宽度RW1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大致恒定。然而,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径向宽度RW1可以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不恒定。
第一内链端部30具有第一最小径向距离MR11和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第一最小径向距离MR11在与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和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垂直的第一垂直方向D31上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限定至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限定至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等于或大于第一最小径向距离MR11。第一最小径向距离MR11等于或大于4.36mm。优选地,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是4.75mm。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等于第一最大距离MD11。然而,第一最小径向距离MR11、第一最大径向距离MR12和第一最大距离MD11之间的尺寸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具有围绕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延伸的第二倒角50B1,使得第二倒角50B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周向区域AR12中。当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的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周向区域AR12从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限定至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参考线RL12。第二周向区域AR12小于14度。
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倒角50B1与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重叠。第二倒角50B1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围绕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延伸到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另一个。第二倒角50B1具有沿相对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二径向宽度RW2。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径向宽度RW2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大致恒定。然而,当从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径向宽度RW2可以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不恒定。
第二内链端部32具有第二最小径向距离MR21和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第二最小径向距离MR21在与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和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垂直的第二垂直方向D32上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限定至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第二垂直方向D32平行于第一垂直方向D31。然而,第二垂直方向D32可以与第一垂直方向D31成角度地偏离。
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限定至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等于或大于第二最小径向距离MR21。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最小径向距离MR21等于或大于4.36mm。优选地,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是4.75mm。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等于第二最大距离MD12。然而,第二最小径向距离MR21,第二最大径向距离MR22和第二最大距离MD12之间的尺寸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具有围绕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延伸的第三倒角52A1,使得第三倒角52A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三周向区域AR13中。第二内链板16包括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当沿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的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三周向区域AR13从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限定至第三参考线RL13。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垂直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和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第三参考线RL13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径向向外延伸。第三周向区域AR13小于14度。
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三倒角52A1与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重叠。第三倒角52A1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围绕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延伸到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另一个。第三倒角52A1具有沿相对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三径向宽度RW3。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三径向宽度RW3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朝向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大致恒定。然而,当从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三径向宽度RW3可以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朝向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不恒定。
第三内链端部40具有第三最小径向距离MR31和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第三最小径向距离MR31在与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和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垂直的第三垂直方向D33上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限定至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在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上从第三内链中心轴线CA13限定至第三内链端部边缘52A。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等于或大于第三最小径向距离MR31。第三最小径向距离MR31等于或大于4.36mm。优选地,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是4.75mm。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等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然而,第三最小径向距离MR31、第三最大径向距离MR32和第三最大距离MD13之间的尺寸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具有围绕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延伸的第四倒角52B1。第四倒角52B1围绕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延伸,使得第四倒角52B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四周向区域AR14中。当沿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的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四周向区域AR14从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限定至第四参考线RL14。第四参考线RL14从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径向向外延伸。第四周向区域AR14小于14度。
当在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第四倒角52B1与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重叠。第四倒角52B1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围绕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延伸至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另一个。第四倒角52B1具有沿相对于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四径向宽度RW4。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四径向宽度RW4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朝向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增加。然而,从轴向方向D1观察,第四径向宽度RW4可以从第二内链中间边缘对52C中的一个朝向第二内链纵向中心线CL12恒定。
第四内链端部42具有第四最小径向距离MR41和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第四最小径向距离MR41在与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和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垂直的第四垂直方向D34上从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限定至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第四垂直方向D34平行于第三垂直方向D33。然而,第四垂直方向D34可以与第三垂直方向D33成角度地偏离。
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在第二内链纵向方向D22上从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限定至第四内链端部边缘52B。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等于或大于第四最小径向距离MR41。第四最小径向距离MR41等于或大于4.36mm。优选地,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是4.75mm。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等于第四最大距离MD14。然而,第四最小径向距离MR41、第四最大径向距离MR42和第四最大距离MD14之间的尺寸关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0和15所示,第四倒角52B1包括台阶部分54。台阶部分54围绕第四内链中心轴线CA14延伸。台阶部分54包括第一表面54A和第二表面54B。第一表面54A和第二表面54B设置在第四倒角52B1中。第一表面54A设置在第二表面54B与第二内链板16的第二内表面16A之间。
如图16所示,第二表面54B相对于第一表面54A和第四倒角52B1倾斜。第一表面54A和第二表面54B相对于第二内表面16A倾斜。第一表面54A和第二表面54B在轴向方向D1上设置在第二内表面16A和第二外表面16B之间。第一表面54A和第二表面54B在第四倒角52B1中设置凹部。
如图14所示,第一链条滚圈26包括第一径向外周表面26A和设置在第一径向外周表面26A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径向内周表面26B。当第一链条滚圈26在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上朝向第一内链端部30移动直到第一链条滚圈26的第一径向内周表面26B接触第一管状部30A时,第一延伸距离ED11沿第一内链纵向方向D21限定在第一倒角50A1的边缘与第一链条滚圈26的第一径向外周表面26A的一部分之间。第一延伸距离ED11的范围为0.95mm至1.1mm。
如图3所示,第一倒角50A1倾斜,以使得第一内链板14的第一内链端部30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第二倒角50B1倾斜,以使得第一内链板14的第二内链端部32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此外,由于第一最大距离MD11大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因此可使得第一内链板14的第一内链端部30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更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上述特征提高了自行车链轮B51和自行车链条12之间的链条保持性能。
如图17至21所示,第一外链板18包括第一外链端部60、第二外链端部62和第一外链中间部64。第一外链端部60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的第一外链开口(第一外链圆形开口)66。第二外链端部62包括具有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的第二外链开口(第二外链圆形开口)68。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沿着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外链开口66是圆形开口,并且第二外链开口68是圆形开口。因此,第一外链开口66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外链圆形开口66。第二外链开口68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外链圆形开口68。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D41上间隔开。第一外链中间部64将第一外链端部60和第二外链端部62互相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链销22延伸穿过第一外链开口66。第二链销24延伸穿过第二外链开口68。第一外链端部60沿驱动方向DD设置在第二外链端部62的上游侧上。
如图22至26所示,第二外链板20包括第三外链端部70、第四外链端部72和第二外链中间部74。第三外链端部70包括具有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的第三外链开口76。第四外链端部72包括具有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的第四外链开口78。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与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在第二外链纵向方向D42上间隔开。第二外链中间部74将第三外链端部70和第四外链端部72互相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延伸穿过第一外链开口66。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延伸穿过第二外链开口68。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大致重合。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与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大致重合。然而,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可以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偏离。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可以与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偏离。第三外链端部70沿驱动方向DD设置在第四外链端部72的上游侧上。
如图3所示,第二外链板20包括从第二外链中间部74朝向第一外链中间部64延伸的突起80。突起80从第四内表面20A沿轴向方向D1朝向第一外链中间部64延伸。第一外链中间部64包括沿轴向方向D1面向第二外链中间部74的第一外链中间表面64A。第三内表面18A包括第一外链中间表面64A。第二外链中间部74包括沿轴向方向D1面向第一外链中间部64的第二外链中间表面74A。第四内表面20A包括第二外链中间表面74A。突起80从第二外链中间表面74A沿轴向方向D1朝向第一外链中间表面64A延伸。
突起80从第二外链中间表面74A沿轴向方向D1朝向第一外链板18延伸一突起量AP1。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三最大距离MD13之间的差小于突起80的突起量AP1。然而,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三最大距离MD13之间的差可以等于或大于突起80的突起量AP1。
如图3所示,第一外链板18不具有从第一外链中间部64沿轴向方向D1朝向第二外链中间部74延伸的突起。然而,第一外链板18可以和第二外链板20一样包括突起80。
如图3所示,从第一内链中间部34的第一内表面14A到第二内链中间部44的第二内表面16A限定轴向距离AD1。轴向距离AD1的范围为2.1mm到2.3mm。在该实施方式中,轴向距离AD1是2.2mm。然而,轴向距离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轴向距离AD1是第一内链中间部34的第一内表面14A与第二内链中间部44的第二内表面16A之间在轴向方向D1上的最大轴向距离。
如图3所示,从第一外链中间部64的第三内表面18A到突起80限定附加轴向距离AD2。附加轴向距离AD2是第一外链中间部64的第三内表面18A与突起80之间在轴向方向D1上的最大轴向距离。轴向距离AD1小于附加轴向距离AD2。
第一齿TH1具有沿轴向方向D1限定的第一轴向宽度TH11。第二齿TH2具有沿轴向方向D1限定的第二轴向宽度TH21。第一齿TH1和第二齿TH2在驱动方向DD上交替布置。第一轴向宽度TH11小于内链空间SP1的轴向距离AD1。第二轴向宽度TH21大于内链空间SP1的轴向距离AD1,且小于外链空间SP2的附加轴向距离AD2。
如图27所示,第一外链端部60、第二外链端部62和第一外链中间部64限定第一外链外周边缘82。第一外链外周边缘82包括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82C。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围绕第一外链端部60延伸。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围绕第二外链端部62延伸。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82C沿着第一外链中间部64在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和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之间延伸。
第一外链板18包括垂直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和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的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具有围绕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延伸的第一倒角82A1,使得第一倒角82A1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AR21中,当在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的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周向区域AR21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限定到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参考线RL21。周向区域AR21小于90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周向区域AR21等于或小于45度。周向区域AR21大于0度。然而,周向区域AR2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具有第一附加倒角82A2。第一附加倒角82A2是与第一倒角82A1分开的倒角。第一倒角82A1包括第一周向端部82A11和第一附加周向端部82A12。第一倒角82A1从第一周向端部82A11越过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延伸到第一附加周向端部82A12。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设置在第一周向端部82A11与第一附加周向端部82A12之间。
第一倒角82A1具有围绕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限定在第一周向端部82A11和第一附加周向端部82A12之间的第一周向角AG21。第一附加倒角82A2具有围绕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限定在第一附加倒角82A2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一附加周向角AG22。第一周向角AG21大于第一附加周向角AG22。然而,第一周向角AG2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附加周向角AG22。第一倒角82A1和第一附加倒角82A2均设置在第三外表面18B上。可以从第一外链端部边缘82A省略第一倒角82A1和第一附加倒角82A2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具有围绕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延伸的第二倒角82B1,使得第二倒角82B1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AR22中,在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周向区域AR22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限定到从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参考线RL22。周向区域AR22小于90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周向区域AR22等于或小于45度。周向区域AR22大于0度。然而,周向区域AR22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具有第二附加倒角82B2。第二附加倒角82B2是与第二倒角82B1分开的倒角。第二倒角82B1包括第二周向端部82B11和第二附加周向端部82B12。第二倒角82B1从第二周向端部82B11越过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延伸到第二附加周向端部82B12。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设置在第二周向端部82B11与第二附加周向端部82B12之间。
第二倒角82B1具有围绕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限定在第二周向端部82B11与第二附加周向端部82B12之间的第二周向角AG23。第二附加倒角82B2具有围绕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限定在第二附加倒角82B2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二附加周向角AG24。第二倒角82B1和第二附加倒角82B2均设置在第三外表面18B上。可以从第二外链端部边缘82B省略第二倒角82B1和第二附加倒角82B2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28所示,第三外链端部70、第四外链端部72和第二外链中间部74限定第二外链外周边缘84。第二外链外周边缘84包括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和第二外链中间边缘对84C。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围绕第三外链端部70延伸。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围绕第四外链端部72延伸。第二外链中间边缘对84C沿着第二外链中间部74在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和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之间延伸。
第二外链板20包括垂直于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和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的第二外链纵向中心线CL22。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具有围绕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延伸的第三倒角84A1。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具有第三附加倒角84A2。第三附加倒角84A2是与第三倒角84A1分开的倒角。第三倒角84A1具有围绕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限定在第三倒角84A1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三周向角AG31。第三附加倒角84A2具有围绕第三外链中心轴线CA23限定在第三附加倒角84A2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三周向角AG31大于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然而,第三周向角AG3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三倒角84A1和第三附加倒角84A2均设置在第四外表面20B上。可以从第三外链端部边缘84A省略第三倒角84A1和第三附加倒角84A2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具有围绕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延伸的第四倒角84B1。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具有第四附加倒角84B2。第四附加倒角84B2是与第四倒角84B1分离的倒角。第四倒角84B1具有围绕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限定在第四倒角84B1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四周向角AG33。第四附加倒角84B2具有围绕第四外链中心轴线CA24限定在第四附加倒角84B2的相反端部之间的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第四周向角AG33大于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然而,第四周向角AG33可以等于或小于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第四倒角84B1和第四附加倒角84B2均设置在第四外表面20B上。可以从第四外链端部边缘84B省略第四倒角84B1和第四附加倒角84B2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27和28所示,第一周向角AG21大于第三周向角AG31、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四周向角AG33和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中的每一个。第二周向角AG23大于第三周向角AG31、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四周向角AG33和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中的每一个。然而,第一周向角AG2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三周向角AG31、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四周向角AG33和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向角AG23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三周向角AG31、第三附加周向角AG32、第四周向角AG33和第四附加周向角AG34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29所示,在自行车链条12与前链轮B51接合的状态下,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内链端部30与前链轮B51的第二齿TH2重叠,以提供重叠区域OA1。重叠区域OA1具有等于或大于0.45mm的最大周向长度OA1A。最大周向长度OA1A等于或小于3mm。
在自行车链条12与链轮(例如,前链轮B51)接合的状态下,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内链端部32与链轮(例如,前链轮B51)的齿TH1重叠,以提供重叠区域OA2。重叠区域OA2具有等于或大于0.45mm的最大周向长度OA2A。最大周向长度OA2A等于或小于3mm。
第一内链端部30的最大周向长度OA1A与第二内链端部32的最大周向长度OA2A大致相等。然而,第一内链端部30的最大周向长度OA1A可以与第二内链端部32的最大周向长度OA2A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0至图44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212。除了第一内链板14、第二内链板16、第一外链板18和第二外链板20之外,自行车链条212具有与自行车链条12相同的结构。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在这里被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在此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它们。
如图30和31所示,自行车链条212包括第一内链板214、第二内链板216、第一外链板218和第二外链板220。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条212包括多个第一内链板214、多个第二内链板216、多个第一外链板218和多个第二外链板220。然而,第一内链板214的总数、第二内链板216的总数、第一外链板218的总数以及第二外链板220的总数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如图32和图33所示,第一内链板21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内链板14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34所示,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具有围绕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的第一倒角250A1,使得第一倒角250A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周向区域AR11中。第一倒角250A1具有沿相对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一径向宽度RW21。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径向宽度RW21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增加。
如图35和36所示,第二内链板216具有与第一内链板214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32所示,第二内链端部边缘50B具有围绕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的第二倒角250B1,使得第二倒角250B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周向区域AR11中。第二倒角250B1具有沿相对于第二内链中心轴线CA12的径向方向限定的第二径向宽度RW22。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二倒角250B1从第一内链中间边缘对50C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内链纵向中心线CL11增加。
如图37和38所示,第一外链板218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外链板18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一外链板218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80。第一外链板218包括第一外链端部260、第二外链端部262和第一外链中间部264。第一外链端部26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外链端部60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二外链端部26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外链端部62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一外链中间部26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外链中间部64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39所示,第一外链端部260、第二外链端部262和第一外链中间部264限定第一外链外周边缘282。第一外链外周边缘282包括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围绕第一外链端部260延伸。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围绕第二外链端部262延伸。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沿着第一外链中间部264在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和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之间延伸。
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和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倒角。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具有围绕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延伸的第一倒角82A1,使得第一倒角82A1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AR21中,当在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的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周向区域AR21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限定到第一参考线RL21。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省略了第一附加倒角82A2。
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具有围绕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延伸的第二倒角82B1,使得第二倒角82B1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AR22中,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周向区域AR22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限定到第二参考线RL22。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省略了第二附加倒角82B2。
如图39所示,当沿平行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的轴向方向D1观察时,沿垂直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的垂直方向D51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限定第一径向距离MR221。沿垂直方向D51在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之间限定最小距离MD221。最小距离MD221小于第一径向距离MR221的200%。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大于5mm。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小于8mm。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大于第一径向距离MR221的121%。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小于第一径向距离MR221的190%。在该实施方式中,最小距离MD221是第一径向距离MR221的142%。然而,最小距离MD22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当在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沿垂直方向D51从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至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限定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最小距离MD221小于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的200%。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大于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的121%。最小距离MD221等于或小于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的190%。在该实施方式中,最小距离MD221是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的142%。然而,最小距离MD221不限于上述范围。
如图40所示,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大于8.2mm的曲率半径CR21。曲率半径CR21等于或小于12mm。在该实施方式中,曲率半径CR21是11.8mm。然而,曲率半径CR2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39所示,第一外链端部边缘282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282A1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链弯曲边缘部282A2。第二外链端部边缘282B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282B1和至少一个第二外链弯曲边缘部282B2。
如图40所示,当在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282A1和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282B1与半径等于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中的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CR21的假想圆VC1相切。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将第一外链板218平分成第一侧SD1和与第一侧SD1相对于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CL21相反的第二侧SD2。当沿轴向方向D1观察时,第一侧SD1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282A1和第一侧SD1的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282B1与半径等于第一侧SD1的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282C中的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CR21的假想圆VC1相切。
如图41所示,第一外链中间部264具有凹部264R。凹部264R设置在第三内表面18A上。当在平行于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的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在第一外链中心轴线CA21与凹部264R的边界之间限定第二径向距离MR222。第二径向距离MR222大于第一径向距离MR221。第二径向距离MR222大于4.2mm。第二径向距离MR222等于或小于4.75mm。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径向距离MR222是4.71mm。然而,第二径向距离MR222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径向距离MR221。第二径向距离MR222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当在轴向方向D1上观察时,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限定在第二外链中心轴线CA22与凹部264R的边界之间。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大于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大于4.2mm。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等于或小于4.75mm。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是4.71mm。然而,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附加径向距离MR223。第二附加径向距离MR224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42所示,第一外链板218的最大轴向宽度MAW1等于或小于1mm。第一外链板218的最大轴向宽度MAW1等于或大于0.7mm。最大轴向宽度MAW1沿轴向方向D1限定。在该实施方式中,最大轴向宽度MAW1是0.81mm。然而,最大轴向宽度MAW1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上述范围。
如图43和44所示,第二外链板220具有与第一外链板218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二外链板220包括第三外链端部270、第四外链端部272和第二外链中间部274。第三外链端部270具有与第一外链端部260大致相同的结构。第四外链端部272具有与第二外链端部262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二外链中间部274具有与第一外链中间部264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它们。
如图31所示,第一倒角250A1倾斜以使第一内链板214的第一内链端部30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第二倒角250B1倾斜以使第一内链板214的第二内链端部32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第三倒角252A1倾斜以使第二内链板216的第三内链端部40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第四倒角252B1倾斜以使第二内链板216的第四内链端部42在第二齿TH2接合在外链空间SP2中时适合于第二齿TH2的轮廓。上述特征提高了自行车链轮B51和自行车链条212之间的链条保持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5至图47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312。除了第一内链板214之外,自行车链条312具有与自行车链条212相同的结构。因此,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在此将被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此处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它们。
如图45所示,自行车链条312包括第一内链板314、第二内链板216、第一外链板218和第二外链板220。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条312包括多个第一内链板314。然而,第一内链板314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46所示,第一内链板314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内链板214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具有围绕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延伸的第一倒角50A1,使得第一倒角50A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周向区域AR11中。
如图47所示,第一内链端部30可以部分地具有圆形形状。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链端部30具有从第一内链中心轴线CA11限定到第一内链端部边缘50A的第一径向距离MR311。第一径向距离MR311等于或大于4.36mm。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8和图49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链条412。除了第二内链板216之外,自行车链条412具有与自行车链条212相同的结构。因此,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在这里将被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此处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示出它们。
如图48所示,自行车链条412包括第一内链板214、第二内链板416、第一外链板218和第二外链板220。在该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链条412包括多个第二内链板416。然而,第二内链板416的总数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49所示,第一最大距离MD11大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第三最大距离MD13小于第四最大距离MD14。第四最大距离MD14大致等于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二最大距离MD12。然而,第一最大距离MD11可以大致等于或小于第三最大距离MD13。第三最大距离MD13可以大致等于或大于第四最大距离MD14。第四最大距离MD14可以与第一最大距离MD11和第二最大距离MD12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式术语,其指明所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部分”、“元件”、“本体”和“结构”在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本申请中列举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为标示,但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顺序等。此外,例如,术语“第一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而且术语“第二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除了一对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之外,本文所用的术语“一对”可以包括一对元件具有彼此不同形状或结构的构造。
术语“一个”、“一个或多个”以及“至少一个”在本文中可以互换使用。
最后,如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本申请中描述的所有数值可以被解释为包括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的术语。
明显地,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在本文具体描述以外实施。
Claims (16)
1.一种自行车链条,所述自行车链条包括:
第一外链板,所述第一外链板包括:
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圆形开口;
第二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圆形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
第一外链中间部,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限定了第一外链外周边缘,所述第一外链外周边缘包括:
围绕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一外链端部边缘;
围绕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
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之间延伸;和
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当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到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限定第一径向距离,沿所述垂直方向在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之间限定最小距离,所述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200%,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大于5mm,
其中,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链弯曲边缘部,
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外链弯曲边缘部,和
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与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假想圆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小于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最小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的1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大于8.2mm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曲率半径等于或小于1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将所述第一外链板平分成第一侧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和
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与半径等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假想圆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外链板的最大轴向宽度等于或小于1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一外链板的最大轴向宽度等于或大于0.7mm。
11.一种自行车链条,所述自行车链条包括:
第一外链板,所述第一外链板包括:
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开口;
第二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
第一外链中间部,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
围绕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一外链端部边缘;
围绕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二外链端部边缘;
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之间延伸;和
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当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到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限定第一径向距离,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具有凹部,当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凹部的边界之间限定第二径向距离,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链弯曲边缘部,
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外链弯曲边缘部,和
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外链直边缘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外链直边缘部与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假想圆相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4.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第二径向距离等于或小于4.75mm。
14.一种自行车链条,所述自行车链条包括:
第一外链板,所述第一外链板包括:
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包括具有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外链开口;
第二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包括第二外链开口,所述第二外链开口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外链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在第一外链纵向方向上间隔开;和
第一外链中间部,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外链端部、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和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限定了第一外链外周边缘,所述第一外链外周边缘包括:
围绕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一外链端部边缘;
围绕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延伸的第二外链端部边缘;和
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所述第一外链中间边缘对沿所述第一外链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边缘之间延伸;以及
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倒角,使得所述第一倒角的一部分设置在周向区域中,当在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周向区域从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链中心轴线垂直的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限定到从所述第一外链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参考线,所述周向区域小于90度;
其中,所述第一外链端部边缘具有第一附加倒角,所述第一附加倒角是与所述第一倒角分开的倒角,
所述第一倒角包括第一周向端部和第一附加周向端部,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外链纵向中心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周向端部与所述第一附加周向端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周向区域等于或小于45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中,
所述周向区域大于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672,229 | 2017-08-08 | ||
US15/672,229 US11078987B2 (en) | 2017-08-08 | 2017-08-08 | Bicycle chain |
US15/672,232 US10480617B2 (en) | 2017-08-08 | 2017-08-08 | Bicycle chain |
US15/672,232 | 2017-08-08 | ||
US15/719,576 US10618598B2 (en) | 2017-09-29 | 2017-09-29 | Bicycle chain |
US15/719,576 | 2017-09-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83704A CN109383704A (zh) | 2019-02-26 |
CN109383704B true CN109383704B (zh) | 2021-06-22 |
Family
ID=6508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86010.XA Active CN115503866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1810733623.8A Active CN109383702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1810733637.XA Active CN109383704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2110889161.0A Active CN113650719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1810733630.8A Active CN109383703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86010.XA Active CN115503866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1810733623.8A Active CN109383702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89161.0A Active CN113650719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N201810733630.8A Active CN109383703B (zh) | 2017-08-08 | 2018-07-06 | 自行车链条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5) | CN115503866B (zh) |
DE (3) | DE102018116403A1 (zh) |
TW (4) | TWI8141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7009632A1 (de) * | 2016-11-03 | 2018-05-03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Rollenketten für Fahrräder |
TWI722753B (zh) | 2020-01-06 | 2021-03-21 | 桂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內鏈片 |
CN113137455A (zh) * | 2020-01-17 | 2021-07-20 | 桂盟链条(深圳)有限公司 | 内链片 |
US11624422B2 (en) | 2020-09-29 | 2023-04-11 | Wen-Pin Wang | Link connecting structure |
DE102021116279A1 (de) * | 2021-06-23 | 2022-12-29 | Shimano Inc. | Innengliedplatte für eine Kette eines vom Menschen angetriebenen Fahrzeug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1971A (zh) * | 2014-04-28 | 2015-11-1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54171A1 (fr) * | 1989-10-13 | 1991-05-10 | Sachs Ind Sa | Chaine de transmission pour cycle notamment. |
CN2196209Y (zh) * | 1994-05-30 | 1995-05-03 | 岳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链条的外链板 |
US5803853A (en) * | 1997-06-30 | 1998-09-08 | Kmc Chain Industrial Co., Ltd. | Bicycle drive chain |
DE102004011572A1 (de) * | 2004-03-10 | 2005-09-2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Fahrradkette mit ausgebauchten Außen- und außen angefasten Innenlaschen |
JP2005343254A (ja) * | 2004-06-01 | 2005-12-15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チェーン |
JP2008195129A (ja) * | 2007-02-09 | 2008-08-28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
US7325391B1 (en) * | 2007-03-02 | 2008-02-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TW200836974A (en) * | 2007-03-03 | 2008-09-16 | Ta Ya Chain Co Ltd | Improved gearshift chain |
DE102007015276A1 (de) * | 2007-03-29 | 2008-10-02 | Flexon Gmbh | Seitenbogenförderkette mit Innen- und Außenkettengliedern |
DE102008031162B4 (de) * | 2008-07-03 | 2021-10-21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Mehrfach-Kettenzahnrad für ein Fahrrad |
DE202008010054U1 (de) * | 2008-07-25 | 2009-09-03 | Bucyrus Dbt Europe Gmbh | Gliederkette für Kettenförderer und horizontale Kettenglieder hierfür |
DE102009006244A1 (de) * | 2009-01-27 | 2010-07-2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Kettenführungsplatte |
US8734280B2 (en) * | 2011-06-15 | 2014-05-27 | Shimano Inc. | Inner link plate for bicycle chain |
US9303725B2 (en) * | 2013-09-27 | 2016-04-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US9303726B2 (en) * | 2013-09-27 | 2016-04-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US9255624B2 (en) * | 2013-09-27 | 2016-02-09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US9341237B2 (en) * | 2014-03-12 | 2016-05-17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connecting link |
US10190659B2 (en) * | 2014-04-10 | 2019-01-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DE202014005224U1 (de) * | 2014-06-25 | 2014-10-06 | Shimano Inc. | Fahrradkette |
US9631714B2 (en) * | 2015-03-24 | 2017-04-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US10125846B2 (en) * | 2015-09-07 | 2018-11-1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
CN205260730U (zh) * | 2015-11-25 | 2016-05-25 |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量化链板 |
CN205534019U (zh) * | 2016-03-11 | 2016-08-31 | 广州市惠金链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链条 |
-
2018
- 2018-07-06 CN CN202211186010.XA patent/CN115503866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06 TW TW110145436A patent/TWI814164B/zh active
- 2018-07-06 CN CN201810733623.8A patent/CN109383702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06 CN CN201810733637.XA patent/CN10938370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06 DE DE102018116403.3A patent/DE102018116403A1/de active Pending
- 2018-07-06 DE DE102018116401.7A patent/DE102018116401A1/de active Pending
- 2018-07-06 CN CN202110889161.0A patent/CN11365071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06 CN CN201810733630.8A patent/CN10938370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06 DE DE102018116402.5A patent/DE102018116402A1/de active Pending
- 2018-07-06 TW TW107123450A patent/TWI749244B/zh active
- 2018-07-06 TW TW107123435A patent/TWI744538B/zh active
- 2018-07-06 TW TW107123436A patent/TWI75224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1971A (zh) * | 2014-04-28 | 2015-11-1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链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8116401A1 (de) | 2019-02-14 |
CN109383702A (zh) | 2019-02-26 |
CN113650719B (zh) | 2023-11-07 |
TWI752245B (zh) | 2022-01-11 |
CN113650719A (zh) | 2021-11-16 |
DE102018116403A1 (de) | 2019-02-14 |
TW201910198A (zh) | 2019-03-16 |
TW201910664A (zh) | 2019-03-16 |
CN109383703B (zh) | 2021-05-18 |
CN109383702B (zh) | 2021-08-20 |
DE102018116402A1 (de) | 2019-02-14 |
TWI749244B (zh) | 2021-12-11 |
TWI814164B (zh) | 2023-09-01 |
CN115503866B (zh) | 2024-08-02 |
CN109383704A (zh) | 2019-02-26 |
TW201910663A (zh) | 2019-03-16 |
CN109383703A (zh) | 2019-02-26 |
TWI744538B (zh) | 2021-11-01 |
CN115503866A (zh) | 2022-12-23 |
TW202212710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83704B (zh) | 自行车链条 | |
US20210324941A1 (en) | Bicycle chain | |
TWI579476B (zh) | 自行車用鏈輪 | |
US9150277B2 (en) |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
US9540070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
US10927940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11097807B2 (en) | Bicycle hub assembly | |
US10359106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
US7325391B1 (en) | Bicycle chain | |
CN108238210B (zh) | 自行车链轮和自行车链轮组件 | |
TWI329716B (en) | Bicycle outer chain link | |
US10107377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10618598B2 (en) | Bicycle chain | |
US10577050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10625821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
US20190031288A1 (en)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 |
US10717495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20180099725A1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
US11718369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20180251189A1 (en)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 |
US20190084646A1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
TW202208235A (zh) | 自行車鏈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