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8732A - 一种电力配线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配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8732A
CN109378732A CN201811464413.XA CN201811464413A CN109378732A CN 109378732 A CN109378732 A CN 109378732A CN 201811464413 A CN201811464413 A CN 201811464413A CN 109378732 A CN109378732 A CN 109378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pipe
strainer
power wiring
dischar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4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旭
何义良
梁河雷
刘明亮
李涛
寇马军
郭超
高冰
刘兆威
卢景才
孔星
陆兴业
陆鹏
李增杰
温泉
张博
吴国强
佘凯
张沛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4644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8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8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线箱,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箱盖、喷气管、导流管和滤网,所述喷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收缩管、出风管、通风管和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均设置在箱体上并且出风管的位置高于进风管的位置,所述通风管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喷气管与外界完全导通;所述导流管设置在箱体上并包套在喷嘴、收缩管和出风管的外侧,所述滤网设置在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在所述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导流孔与外界导通;其通过进风管、通风管、出风管、收缩管、喷嘴、导流管和滤网等,实现了降低电力配线箱内的温度,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配线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配线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力配线箱种类比较多,大都安装于野外。虽然这些电力配线箱功能比较齐全、应用也很多。但是,由于电力配线箱在野外放置和阳光直晒,电力配线箱内的温度较高,严重影响电力配线箱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由此可见,普通的电力配线箱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公司建设的应用需求了。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解决降低电力配线箱内温度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提高电力配线箱工作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提高电力配线箱运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延长电力配线箱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配线箱,其通过进风管、通风管、出风管、收缩管、喷嘴、导流管和滤网等,实现了降低电力配线箱内的温度,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活动连接,箱盖与箱体之间形成门缝,还包括喷气管、导流管和滤网,所述喷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收缩管、出风管、通风管和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均设置在箱体上并且出风管的位置高于进风管的位置,所述通风管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喷气管与外界完全导通;所述导流管设置在箱体上并包套在喷嘴、收缩管和出风管的外侧,所述滤网设置在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在所述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导流孔与外界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在所述箱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进风管与第一通风孔嵌套配合,所述出风管与第二通风孔嵌套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分别是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第三导流孔和第四导流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风管的形状为L形或者弧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收缩管的形状为圆锥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滤网的形状为环形,在滤网上设置有过滤孔,滤网的内环为滤网安装孔,滤网的外环为滤网安装沿,滤网通过滤网安装孔与出风管的外侧嵌套配合,滤网通过滤网安装沿与导流管的内侧嵌套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与箱盖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成风装置,所述成风装置与进风管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成风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进风管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成风装置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一种电力配线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活动连接,箱盖与箱体之间形成门缝,还包括喷气管、导流管和滤网,所述喷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收缩管、出风管、通风管和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均设置在箱体上并且出风管的位置高于进风管的位置,所述通风管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喷气管与外界完全导通;所述导流管设置在箱体上并包套在喷嘴、收缩管和出风管的外侧,所述滤网设置在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在所述出风管与导流管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导流孔与外界导通。该技术方案,箱体内空气的温度高于箱体外空气的温度,同时通风管以及通风管内气体的温度高于外部空气的温度,由于存在内、外空气温差,致使内、外空气密度不同并产生气压差,使得进风管处形成第一气流,第一气流从箱体的外部依次经进风管、通风管、出风管、收缩管、喷嘴和导流管流动至箱体的外部。第一气流通过收缩管的压缩从喷嘴流出,在出风管和收缩管的结合处与导流管之间形成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从门缝的外部依次经箱体内部、导流孔、滤网和导流管流动至箱体的外部。第一气流在喷气管内流动,使得外部的冷空气可以给位于箱体内部的通风管降温,通风管与箱体内部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给箱体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降温。由于第一气流不进入箱体的内部,外部的尘埃、雨水或者昆虫等不会进入箱体的内部,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第二气流在箱体内部流动,使得外部的冷空气直接大面积地与箱体内部的热空气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发生热交换,进而给箱体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降温。由于该热交换的面积大,使得箱体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高。第二气流从门缝进入箱体内部,再经导流孔、滤网和导流管流动至箱体的外部,由于门缝和滤网的存在,外部的大颗粒杂质、雨水或者昆虫等不会进入箱体的内部,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由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两方面同时存在的降温作用,箱体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高。
第二,在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在所述箱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进风管与第一通风孔嵌套配合,所述出风管与第二通风孔嵌套配合。该技术方案,便于生产加工和组装,出风管的位置明显高于进风管的位置,更有利于形成第一气流,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进风管在箱体的底部,出风管在箱体的上部侧面,外部的尘埃或者雨水不容易进入通风管,有利于通风管保持洁净,使得通风管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有利于在通风管处的热交换,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
第三,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分别是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第三导流孔和第四导流孔。该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二气流流动,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
第四,所述通风管的形状为L形或者弧形。该技术方案,第一气流的流动性较好,通风管在箱体内的路径较长,降温效果较好,降温效率较高。如果通风管在箱体内的路径过于盘绕,虽然加长了在箱体内的路径,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但是,由于通风管在箱体内的路径过于盘绕,导致第一气流的流动性较差,从而造成降温效果较差,降温效率较差。
第五,所述收缩管的形状为圆锥台。该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气流在此处被压缩,流速加快,有利于第二气流的形成,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
第六,所述滤网的形状为环形,在滤网上设置有过滤孔,滤网的内环为滤网安装孔,滤网的外环为滤网安装沿,滤网通过滤网安装孔与出风管的外侧嵌套配合,滤网通过滤网安装沿与导流管的内侧嵌套配合。该技术方案,滤网的形状为环形,有利于气流通过,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
第七,所述箱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与箱盖铰接。该技术方案,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更方便,成本更低。
第八,还包括成风装置,所述成风装置与进风管连接。该技术方案,有利于主动加速形成第一气流且气流量更大,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第一气流通过收缩管的压缩从喷嘴高速喷出,由于文丘里效应,在出风管和收缩管的结合处与导流管之间形成负压更大进而加速形成第二气流且气流量更大,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由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两方面同时存在的降温作用,箱体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更高。
第九,所述成风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进风管上。该技术方案,风扇的外形尺寸比较容易做的与进风管的内壁尺寸相适配,风扇的结构小巧,使得整个电力配线箱的体积小,电力配线箱的使用和维护更方便。
第十,所述成风装置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管连通。该技术方案,与风扇相比,鼓风机形成的第一气流的流速更快、气流量更大,降温效果更好,降温效率更高,只是整体占用体积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箱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箱体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箱体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喷气管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导流管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滤网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结构剖切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结构剖切正视图。
其中:1箱体、2箱盖、3-1喷嘴、3-2收缩管、3-3出风管、3-4通风管、3-5进风管、4导流管、5滤网、6第一通风孔、7第二通风孔、8过滤孔、9滤网安装孔、10滤网安装沿、11第一导流孔、12第二导流孔、13第三导流孔、14第四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线箱,包括箱体1、箱盖2、喷气管、导流管4、滤网5和风扇,所述喷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3-1、收缩管3-2、出风管3-3、通风管3-4和进风管3-5。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箱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箱盖2与箱体1铰接,箱盖2与箱体1之间形成门缝,在所述箱体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孔6,在所述箱体1的上部侧面开设有第二通风孔7。在所述出风管3-3与导流管4之间的箱体1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箱体1的内部通过导流孔与外界导通。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导流孔11、第二导流孔12、第三导流孔13和第四导流孔14,四个导流孔均匀分布于第二通风孔7四周。
如图5所示,所述收缩管3-2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通风管3-4的形状为弧形。
如图6所示,所述导流管4为圆柱形的管。
如图7所示,所述滤网5的形状为环形,在滤网5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8,滤网5的内环为滤网安装孔9,滤网5的外环为滤网安装沿10。
如图8、图9所示,所述进风管3-5固定在第一通风孔6上,所述出风管3-3固定在第二通风孔7上,所述通风管3-4位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喷气管与外界完全导通;所述导流管4固定在箱体1上并包套在喷嘴3-1、收缩管3-2和出风管3-3的外侧。所述滤网5位于出风管3-3与导流管4之间,滤网5通过滤网安装孔9与出风管3-3的外侧使用胶水固定连接,滤网5通过滤网安装沿10与导流管4的内侧使用胶水固定连接。
风扇的外形尺寸与进风管3-5的内壁尺寸相适配,使用胶水和螺栓将风扇固定连接在进风管3-5内壁上。
使用说明:
电力配线箱做好安装以及接电等准备工作后,配线箱的电器设备和风扇开始工作。
如图8所示,风扇在进风管3-5处形成第一气流,第一气流从箱体1的下方外部依次经进风管3-5、通风管3-4、出风管3-3、收缩管3-2、喷嘴3-1和导流管4流动至箱体1的右侧外部。第一气流通过收缩管3-2的压缩从喷嘴3-1高速喷出,由于文丘里效应,在出风管3-3和收缩管3-2的结合处与导流管4之间形成负压进而形成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从门缝的外部依次经箱体1内部、导流孔、滤网5的过滤孔8和导流管4流动至箱体1的右侧外部。
第一气流在喷气管内快速流动,使得外部的冷空气可以给位于箱体1内部的通风管3-4降温,通风管3-4与箱体1内部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而给箱体1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降温。由于第一气流的气流量大、流速快,箱体1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高。由于第一气流不进入箱体1的内部,外部的尘埃、雨水或者昆虫等不会进入箱体1的内部,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第二气流在箱体1内部流动,使得外部的冷空气直接大面积地与箱体1内部的热空气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发生热交换,进而给箱体1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降温。由于该热交换的面积大,使得箱体1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高。第二气流从门缝进入箱体1内部,再经导流孔、滤网5的过滤孔8和导流管4流动至箱体1的右侧外部,由于门缝和滤网5的过滤孔8的存在,外部的大颗粒杂质、雨水或者昆虫等不会进入箱体1的内部,使得电力配线箱的性能稳定、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由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两方面同时存在的降温作用,箱体1内部以及其内部的电器设备的降温效率高。
所述成风装置为风扇,风扇的外形尺寸比较容易做的与进风管3-5的内壁尺寸相适配,风扇的结构小巧,使得整个电力配线箱的体积小,电力配线箱的使用和维护更方便。
另外,相对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成风装置可以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管3-5连通。

Claims (10)

1.一种电力配线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盖(2)与箱体(1)活动连接,箱盖(2)与箱体(1)之间形成门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气管、导流管(4)和滤网(5),所述喷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3-1)、收缩管(3-2)、出风管(3-3)、通风管(3-4)和进风管(3-5),所述出风管(3-3)和进风管(3-5)均设置在箱体(1)上并且出风管(3-3)的位置高于进风管(3-5)的位置,所述通风管(3-4)位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喷气管与外界完全导通;所述导流管(4)设置在箱体(1)上并包套在喷嘴(3-1)、收缩管(3-2)和出风管(3-3)的外侧,所述滤网(5)设置在出风管(3-3)与导流管(4)之间;在所述出风管(3-3)与导流管(4)之间的箱体(1)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箱体(1)的内部通过导流孔与外界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在所述箱体(1)的上部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孔(7),所述进风管(3-5)与第一通风孔(6)嵌套配合,所述出风管(3-3)与第二通风孔(7)嵌套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分别是第一导流孔(11)、第二导流孔(12)、第三导流孔(13)和第四导流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3-4)的形状为L形或者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管(3-2)的形状为圆锥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的形状为环形,在滤网(5)上设置有过滤孔(8),滤网(5)的内环为滤网安装孔(9),滤网(5)的外环为滤网安装沿(10),滤网(5)通过滤网安装孔(9)与出风管(3-3)的外侧嵌套配合,滤网(5)通过滤网安装沿(10)与导流管(4)的内侧嵌套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1)与箱盖(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风装置,所述成风装置与进风管(3-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风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进风管(3-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风装置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管(3-5)连通。
CN201811464413.X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电力配线箱 Pending CN109378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413.XA CN1093787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电力配线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413.XA CN1093787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电力配线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8732A true CN109378732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413.XA Pending CN1093787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电力配线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87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2435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2435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0334A (zh) 空调器及该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WO2019137557A1 (zh) 双风道空调室内机
CN205579754U (zh) 正出风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78732A (zh) 一种电力配线箱
CN205655455U (zh) 变风量末端和空调
CN204254790U (zh) 一种试验用的洁净室
CN108162774A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外壳
CN202813904U (zh) 筒状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07881081U (zh) 一种绿色建筑体的换气装置
CN206626682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1917187U (zh) 一种风柜
CN211953206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高效送风口结构
CN208253760U (zh) 空调器
CN107579440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户外多功能电力柜
CN209365159U (zh) 吹模机风环
CN107192116A (zh) 换热机组的机壳、换热机组以及空调器
CN208967999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
CN207674680U (zh) 射流风幕机
CN209497791U (zh) 高效散热的塔型机柜
CN207503760U (zh) 一种新型箱式变压器
CN106424010A (zh) 一种环流风淋室
CN210142564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1926089U (zh) 带整流装置的静压箱
CN207075011U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
CN206817657U (zh) 一种厨、卫双用一体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