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8885A -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8885A
CN109368885A CN201811508565.5A CN201811508565A CN109368885A CN 109368885 A CN109368885 A CN 109368885A CN 201811508565 A CN201811508565 A CN 201811508565A CN 109368885 A CN109368885 A CN 109368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flocculation
filtrate
aqueous solution
i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85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085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8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8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8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0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u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的进液端与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电离降解污水溶液,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过滤电离后的污水溶液中的悬浮物;通过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分别对污水溶液进行污染分子的电离、降解和深度的悬浮物质过滤,能够有效的降解和深度净化处理污水溶液,使污水能够再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水中的成分日益复杂,给污水处理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渐凸显和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也使环保部门对于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对于环境整体性保护的重视,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也一直是环保技术人员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等离子体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放电产生的大量高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然后便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物质,或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在气液相混合等离子体电离技术中,通过臭氧曝气使水中产生-OH和H+离子等,以溶解和降解污染物,因其电离后产生的电子平均能量在1-10eV,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实现一般情况下难以实现或速度很慢的化学反应变得十分快速。该方法不仅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对于一些难降解废水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在电解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净化即可使废水再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解和深度净化处理污水溶液,使污水能够再回收利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的进液端与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电离降解污水溶液,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过滤电离后的污水溶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离箱体、至少一组设置在所述电离箱体内部的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所述电离箱体包括相对设置在电离箱体两侧的污水进液口和污水出液口,所述污水进液口与污水出液口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相邻设置在水流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为平流式的水流通道,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口向污水出液口的一侧水平流动,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若干曝气管,若干所述曝气管沿水流通道的方向平行间距设置,且所述曝气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所述曝气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若干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设置在电离箱体的底部,若干所述放电电极分别间距设置在若干曝气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组件还包括气泡散开挡板,若干所述气泡散开挡板间距或间隙分别设置在各曝气管的下方,所述曝气微孔开设在曝气管的底部且与气泡散开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离箱体内还设置有阻流隔板,所述阻流隔板间距且相对污水进液口设置,所述阻流隔板垂直于水流通道设置,所述阻流隔板的顶端高于污水进液口,所述阻流隔板的底端低于污水进液口且间距电离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阻流隔板与电离箱体的底部形成入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高于阻流隔板的底端,且所述曝气管低于污水出液口,所述电离箱体的内腔通过若干所述曝气管分隔成下层的沉淀腔和上层的电离腔。
进一步的,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外筒容器、结絮装置、离心过滤组件、滤液收集筒、污水进液管和滤液出液管,所述过滤外筒容器为内空腔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与结絮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内,所述离心过滤组件设置在滤液收集筒内,且所述离心过滤组件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的顶端开口处,所述污水进液管穿过过滤外筒容器连通至结絮装置内部,所述滤液出液管连通滤液收集筒且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外部,所述结絮装置结絮并沉降水体悬浮物,所述离心过滤组件离心过滤通过结絮装置后的水溶液,所述滤液收集筒收集离心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收集筒与结絮装置上、下间距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内,所述滤液收集筒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结絮装置包含结絮沉淀筒,所述结絮沉淀筒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结絮沉淀筒分别与过滤外筒容器的壁体同轴且间距设置,且所述结絮沉淀筒、滤液收集筒与过滤外筒容器之间形成环状的滤液流通腔;所述结絮沉淀筒内的悬浮物结絮沉淀后形成上层清液,上层清液溢出至滤液流通腔内,且上层清液通过滤液流通腔上溢流动至离心过滤组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结絮沉淀筒的顶端开口为圆锥形状的缩口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的底部设置有环状的阻流环,所述阻流环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的上方,所述阻流环、滤液收集筒的底壁、结絮沉淀筒之间的空间构成上清液溢出腔,所述上清液溢出腔与滤液流通腔连通;
还包括环状结构的分流环,所述分流环设置在阻流环的底部,所述分流环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的外侧,所述分流环的底端间距过滤外筒容器的底壁设置,且形成滤清液通道,所述滤液流通腔通过分流环分隔成内、外布局的第一滤液流通腔和第二滤液流通腔,且所述第一滤液流通腔通过滤清液通道与第二滤液流通腔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过滤组件包括转动支撑盘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盘下方的旋转滤筒,所述转动支撑盘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的顶端开口上,所述转动支撑盘上同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的顶端,所述转动支撑盘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滤清液进液口,所述旋转滤筒与滤清液进液口对应设置;所述旋转滤筒为顶部开口,且四周壁体包含滤液微孔的筒体结构,所述旋转滤筒将滤液通道内流入的水溶液经离心过滤再次分离。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水口进入至电离箱体内,电离箱体的内腔通过阻流隔板分隔成两部分,污水溶液通过阻流隔板的阻挡通过入液通道向电离箱体的底部流动,同时通过阻流隔板减小电离箱体内腔中液体的流动冲击水流以平稳的状态向上、以及向污水出液口的一侧流动,同时平流的水溶液发生沉淀现象,污水中的泥垢等物质向电离箱体底部的沉淀腔沉淀;
S2:若干曝气管通过曝气微孔向上层的电离腔的上清液中通入臭氧气体,从曝气微孔产生的气泡冲击在气泡散开板的上,继而形成更加微小的气泡,并向四周扩散,同时,气泡散开板设置在曝气微孔下方,可防止曝气产生的气泡冲击在下层的沉淀腔;
S3:在两个曝气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曝气集中区,且通过放电电极向水溶液中放电电解水溶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分子结构,电解后的污染分子不分沉淀在沉淀腔,部分随污水溶液通过水泵和污水进水管向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流动;
S4:含有悬浮物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管向结絮沉淀筒内通入污水溶液,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内发生分层沉降,同时,循环出液管通过水泵抽出结絮沉淀筒内的上层清液,并通过循环进液管重新送回至结絮沉淀筒内,在循环进液管上设置有药剂添加斗,通过药剂添加斗向循环进液管中持续或者间隔式的添加使溶液中悬浮物结絮的化学药剂,化学药剂跟随循环进液管内的水流向结絮沉淀筒内流动,使化学药剂与结絮沉淀筒内的污水溶液混合并结絮污水中悬浮物;
S5:同时,转轴高速转动,所述离心过滤组件高速转动,搅拌杆通过连接杆同步转动,搅拌杆扰动结絮沉淀筒内的污水溶液产生漩涡状水流,结絮的悬浮物与上层清液形成上、下分层的状态;
S6:随着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内的水溶液持续增加,被初步沉分层并沉降的上层清液溢出结絮沉淀筒的顶部开口,并通过上清液溢出腔向下流入至第一滤液流通腔,然后再流入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的底部,且位于结絮沉淀筒下方的静态沉淀腔,上层清液在静态沉淀腔中自然沉降;沉降后的结絮物静止且留在静态沉淀腔内,分层的水溶液通过滤清液通道向第二滤液通道内流动;
S7:当静态沉淀腔中的液体容量逐渐增加时,位于过滤外筒容器底部的液体高度上升,并逐渐充满至上清液流通腔和滤液流通腔,在水溶液通过第二滤液流通腔并经过过滤环时,先通过缓流通道降低水溶液的流速,再经过过滤环时对水溶液再次过滤,被过滤的结絮物逐渐向下下落在结絮物导流部上,并最终落入在静态沉淀腔内,同时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二滤液流通腔延长水溶液向上流动的总路程,使水溶液中的结絮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充分向下沉降;
且在第二滤液流通腔内的水溶液向上溢出至滤液收集筒的顶端时,水溶液流入在旋转滤筒内,在旋转滤筒高速转动下,水溶液再次被过滤,通过旋转滤筒的水溶液落在滤液收集筒的内腔中,且为最终过滤完成的水溶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分别对污水溶液进行污染分子的电离、降解和深度的悬浮物质过滤,能够有效的降解和深度净化处理污水溶液,使污水能够再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线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的过程状态原理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的进液端与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电离降解污水溶液,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过滤电离后的污水溶液中的悬浮物;通过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分别对污水溶液进行污染分子的电离、降解和深度的悬浮物质过滤,能够有效的降解和深度净化处理污水溶液,使污水能够再回收利用。
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包括电离箱体2、至少一组设置在所述电离箱体2内部的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所述电离箱体2为内空腔的箱体结构,所述电离箱体2包括相对设置在电离箱体2两侧的污水进液口221和污水出液口222,所述污水进液口221与污水出液口222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相邻设置在水流通道内,曝气组件向污水溶液中充入臭氧,水中溶解的臭氧在放电电极放电的作用下可形成-OH和H+离子,加速降解污染分子。
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所述水流通道为平流式的水流通道,也即从进液口至出液口,水流方向为水平或近似水平方向流动,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口221向污水出液口222的一侧水平流动,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若干曝气管8,若干所述曝气管8沿水流通道的方向平行间距设置,且所述曝气管8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所述曝气管8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80;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若干放电电极6和接地电极7,所述接地电极7设置在电离箱体2的底部,若干所述放电电极6分别间距设置在若干曝气管8之间,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连接与电极电源60,一般为高频交流电;其中曝气微孔80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能够保证污水溶液在流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的曝气,更充分的溶解臭氧,形成气液相电离溶液。
所述电离箱体2内还设置有阻流隔板4,所述阻流隔板4间距且相对污水进液口221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垂直于水流通道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的顶端高于污水进液口221,所述阻流隔板4的底端低于污水进液口221且间距电离箱体2的底部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与电离箱体2的底部形成入液通道223。所述曝气管8高于阻流隔板4的底端,且所述曝气管8低于污水出液口222,所述电离箱体2的内腔通过若干所述曝气管8分隔成下层的沉淀腔224和上层的电离腔225。
待处理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水口221进入至电离箱体2内,电离箱体2的内腔通过阻流隔板4分隔成两部分,污水溶液通过阻流隔板4的阻挡通过入液通道223向电离箱体2的底部流动,同时通过阻流隔板4减小电离箱体内腔中液体的流动冲击水流以平稳的状态向上、以及向污水出液口222的一侧流动,同时平流的水溶液发生沉淀现象,污水中的泥垢等物质向电离箱体底部的沉淀腔224沉淀。
所述曝气组件还包括气泡散开挡板9,若干所述气泡散开挡板9间距或间隙分别设置在各曝气管8的下方,所述曝气微孔80开设在曝气管8的底部且与气泡散开板9相对设置。若干曝气管8通过曝气微孔80向上层的电离腔225的上清液中通入臭氧气体,从曝气微孔80产生的气泡冲击在气泡散开板9的上,继而形成更加微小的气泡,并向四周扩散,同时,气泡散开板设置在曝气微孔下方,可防止曝气产生的气泡冲击在下层的沉淀腔224;
在两个曝气管8之间的区域形成曝气集中区,且通过放电电极6向水溶液中放电电解水溶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分子结构,电解后的污染分子不分沉淀在沉淀腔224,部分随污水溶液通过水泵5和污水进水管15向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流动。
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包括过滤外筒容器10、结絮装置11、离心过滤组件13、滤液收集筒12、污水进液管15和滤液出液管16,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为内空腔的筒体结构,顶端开口,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与结絮装置11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内,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内,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为顶端开口的筒体容器,且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开口处,且离心过滤组件13位于过滤外筒容器10的内部,所述污水进液管15穿过过滤外筒容器10连通至结絮装置11内部,所述滤液出液管16连通滤液收集筒12且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10外部,所述结絮装置11结絮并沉降水体悬浮物,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离心过滤通过结絮装置11后的水溶液,所述滤液收集筒12收集离心过滤组件13过滤后的水溶液。通过结絮装置、过滤外筒容器和离心过滤组件分别对水溶液进行结絮、过滤、沉淀和离心过滤,在污水中的悬浮物结絮后,依次通过各装置之间的滤液通道,保证沉淀的充分性,并且还通过各级过滤,保证悬浮物与水溶液的有效分离,以对污水溶液进行快速的、高质量的深度净化处理。
其中,滤液收集12与结絮装置11的布置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实施例是,滤液收集筒12位于结絮装置11的下方,则结絮装置11对污水溶液进行结絮后,会形成上下分层的上层清液和沉降物,上层清液溢出结絮装置后直接落在离心过滤组件内进行离心过滤,该种布局方式结构和布局都较为简单、方便。
第二种实施例为: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与结絮装置11上、下间距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内,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结絮装置11包含结絮沉淀筒110,所述结絮沉淀筒110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12、结絮沉淀筒110分别与过滤外筒容器10的壁体同轴且间距设置,且所述结絮沉淀筒110、滤液收集筒12与过滤外筒容器10之间形成环状的滤液流通腔20;所述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悬浮物结絮沉淀后形成上层清液,随着结絮沉淀筒内的污水溶液的增加,上层清液不断的溢出至滤液流通腔20内,且上层清液通过滤液流通腔20上溢流动至离心过滤组件13内;在污水中的悬浮物结絮后,通过竖向设置的滤液通道20,不仅能够延长水溶液中的结絮的悬浮物的沉淀路径,保证悬浮物沉淀的充分性,并且还通过各级过滤,保证悬浮物与水溶液的有效分离,从结絮沉淀装置11中溢出的上层清液从下向上逐渐升高并溢出,在该过程中,能够延长悬浮物沉降的路径,同时为悬浮物的沉降提供足够的沉降时间,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流入在离心过滤组件13中的溶液中的悬浮物含有量。
所述结絮沉淀筒110的顶端开口为圆锥形状的缩口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12的底部设置有环状的阻流环23,所述阻流环23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110的上方,所述阻流环23、滤液收集筒12的底壁、结絮沉淀筒110之间的空间构成上清液溢出腔24,所述上清液溢出腔24与滤液流通腔20连通。通过阻流环23,能够使从结絮沉淀筒110顶端开口处溢出的上层清液向下流动,搅拌杆45在结絮沉淀筒110内部转动时产生水漩涡,通过顶部开口处的缩口状结构,能够减少上清液溢出腔的水流扰动,防止其带动滤液流通腔20的水流扰动,保证结絮物的沉降,而且水溶液中的结絮的悬浮物通过与阻流环23的阻挡和碰撞,能够加快结絮物之间的粘黏和沉降,并通过锥形的结构,使结絮物随着圆锥斜度落入在滤液流通腔20内,并最终沉降在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部。
在结絮沉淀筒110内,且间距底壁设置有分层隔滤板113,该分层隔滤板113位于搅拌杆14的下方,分层隔滤板为包含1-5mm滤孔的滤板结构,在搅拌杆高速转动状态下,结絮沉淀筒内的溶液呈漩涡状扰动,通过分层隔滤板113能使最底部的液体呈一个相对平稳的液体环境,在结絮的悬浮物沉淀在分层隔滤板113以下的区域时,能有效的防止已沉淀的结絮物被过度扰动。
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呈“凸”字型结构,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包含上部小径的第一外筒部101和下部大径的第二外筒部102,所述阻流环23靠近且间距第一外筒部101和第二外筒部102的转折处设置在第二外筒部102内,所述阻流环23的外壁远离滤液收集筒12的外壁向第二外筒部102的一侧偏置,阻流环23和滤液收集筒12的外形也形成一个凸字型结构,使得所述阻流环23、过滤外筒容器10和滤液收集筒12形成台阶状的缓流通道103;当水溶液通过该缓流通道103时,能够对上升的水流产生一定的缓流作用,使水溶液能够十分平稳的上升和上流,防止水流动稍快时对结絮的悬浮物的影响,保证结絮的悬浮物能够稳定的沉降,而且所述第一外筒部101和第二外筒部102的转折处所在平面上设置有过滤环17,所述过滤环17上贯通开设有若干过滤微孔18,所述过滤环17设置在滤液流通腔20内,且所述过滤环17位于缓流通道103的上方,过滤环17为带过滤微孔的环状板,其过滤微孔18的孔径在0.45-10μm之间,能够过滤掉绝大多数的悬浮物。
还包括环状结构的分流环21,所述分流环21设置在阻流环23的底部,所述分流环21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110的外侧,所述分流环21的底端间距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壁设置,且形成滤清液通道22,所述滤液流通腔20通过分流环21分隔成内、外布局的第一滤液流通腔201和第二滤液流通腔202,且所述第一滤液流通腔201通过滤清液通道22与第二滤液流通腔202连通设置。随着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水溶液持续增加,被初步沉分层并沉降的上层清液溢出结絮沉淀筒110的顶部开口,并通过上清液溢出腔24向下流入至第一滤液流通腔201,然后再流入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结絮沉淀筒110下方的静态沉淀腔112,上层清液在静态沉淀腔112中自然沉降;沉降后的结絮物静止且留在静态沉淀腔112内,分层的水溶液通过滤清液通道22向第二滤液通道202内流动;当静态沉淀腔112中的液体容量逐渐增加时,位于过滤外筒容器底部的液体高度上升,并逐渐充满至上清液流通腔24和滤液流通腔20,而随后只有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内的液面高度上升,直至水溶液能够流入离心过滤组件13内,而通过第二滤液流通腔202的水溶液是经过沉降的水溶液,其水体的悬浮物含量更少;所述第二滤液流通腔202的流道截面积小于第一滤液流通腔201的流道截面积,由于从结絮沉淀筒顶端溢出的水溶液,其中的结絮的悬浮物发生沉降的过程大多在第一滤液流通腔201内,需要保证含结絮的水溶液有效的沉降时间和通道,且第二滤液腔202的通道宽度可适当减少,保证沉降后的溶液能够快速的向上流动。并且通过第一滤液流通腔201和竖向设置的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延长水溶液向上流动的总路程,使水溶液中的结絮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充分向下沉降。
在静态沉淀腔112的底壁上开设有沉淀物出口19,在静态沉淀腔112内的沉淀物的含量增多到一定的程度时,通过沉淀物出口排出沉淀物。
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为筒状结构,且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端呈倒圆锥凸台状结构,形成结絮物导流部25,所述结絮物导流部25与分流环21间距设置,且所述结絮物导流部25的顶端位于第二滤液流通腔202的下方。水溶液经过过滤环17时对水溶液再次过滤,被过滤的结絮物逐渐向下下落在结絮物导流部25上,并最终落入在静态沉淀腔112内,。
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包括转动支撑盘31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下方的旋转滤筒33,所述转动支撑盘31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开口上,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上同轴设置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10的顶端,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上贯通开设有滤清液进液口120,所述旋转滤筒33与滤清液进液口120对应设置,本实施例的旋转滤筒33为筒体结构,且与转轴26同轴设置,旋转滤筒通过转轴26转动;所述旋转滤筒33为顶部开口,且四周壁体包含滤液微孔的硬质筒体结构,其微孔尺寸小于0.45μm,所述旋转滤筒33将滤液通道20内流入的水溶液经离心过滤再次分离,使得水体中的悬浮物能够被截留在旋转滤筒33内。
所述结絮装置11还包括混凝组件,所述混凝组件加速结絮沉淀筒内的水溶液产生结絮现象,所述混凝组件包括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为横置在所述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杆体结构,转轴26穿过旋转滤筒向下延伸,所述搅拌杆14连接于所述转轴26的底端,所述搅拌杆14同轴高速转动在结絮沉淀筒110内,并扰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污水溶液产生漩涡水流;其中转轴26为中空杆体结构,且其两端封闭,形成进料腔260,在进料腔260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262,用于投入添加用于凝结悬浮物的化学药剂,在进料腔269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料孔261,若干所述出料孔周向分布设置,出料孔261位于结絮沉淀筒内,从进料口添加的药剂通过进料腔260,从若干出料孔261向结絮沉淀筒内排出,并与污水溶液在搅拌杆14的作用下混合均匀。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水口221进入至电离箱体2内,电离箱体2的内腔通过阻流隔板4分隔成两部分,污水溶液通过阻流隔板4的阻挡通过入液通道223向电离箱体2的底部流动,同时通过阻流隔板4减小电离箱体内腔中液体的流动冲击水流以平稳的状态向上、以及向污水出液口222的一侧流动,同时平流的水溶液发生沉淀现象,污水中的泥垢等物质向电离箱体底部的沉淀腔224沉淀;
S2:若干曝气管8通过曝气微孔80向上层的电离腔225的上清液中通入臭氧或氧气、Ar气体,从曝气微孔80产生的气泡冲击在气泡散开板9的上,继而形成更加微小的气泡,并向四周扩散,同时,气泡散开板设置在曝气微孔下方,可防止曝气产生的气泡冲击在下层的沉淀腔224;
S3:在两个曝气管8之间的区域形成曝气集中区,且通过放电电极6向水溶液中放电电解水溶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分子结构,电解后的污染分子不分沉淀在沉淀腔224,部分随污水溶液通过水泵5和污水进水管15向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流动;
S4:含有悬浮物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管15向结絮沉淀筒110内通入污水溶液,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110内发生分层沉降,同时,循环出液管41通过水泵43抽出结絮沉淀筒110内的上层清液,并通过循环进液管42重新送回至结絮沉淀筒110内,在循环进液管42上设置有药剂添加斗44,通过药剂添加斗44向循环进液管42中持续或者间隔式的添加使溶液中悬浮物结絮的化学药剂,化学药剂跟随循环进液管42内的水流向结絮沉淀筒110内流动,使化学药剂与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污水溶液混合并结絮污水中悬浮物;
S5:同时,转轴26高速转动,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高速转动,搅拌杆45通过连接杆46同步转动,搅拌杆45扰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污水溶液产生漩涡状水流,结絮的悬浮物与上层清液形成上、下分层的状态;
S6:随着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水溶液持续增加,被初步沉分层并沉降的上层清液溢出结絮沉淀筒110的顶部开口,并通过上清液溢出腔24向下流入至第一滤液流通腔201,然后再流入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结絮沉淀筒110下方的静态沉淀腔112,上层清液在静态沉淀腔112中自然沉降;沉降后的结絮物静止且留在静态沉淀腔112内,分层的水溶液通过滤清液通道22向第二滤液通道202内流动;
S7:当静态沉淀腔112中的液体容量逐渐增加时,位于过滤外筒容器底部的液体高度上升,并逐渐充满至上清液流通腔24和滤液流通腔20,在水溶液通过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并经过过滤环17时,先通过缓流通道103降低水溶液的流速,再经过过滤环17时对水溶液再次过滤,被过滤的结絮物逐渐向下下落在结絮物导流部25上,并最终落入在静态沉淀腔112内,同时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延长水溶液向上流动的总路程,使水溶液中的结絮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充分向下沉降;
且在第二滤液流通腔102内的水溶液向上溢出至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时,水溶液流入在旋转滤筒33内,在旋转滤筒33高速转动下,水溶液再次被过滤,通过旋转滤筒33的水溶液落在滤液收集筒12的内腔中,且为最终过滤完成的水溶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和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的进液端与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电离降解污水溶液,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过滤电离后的污水溶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1)包括电离箱体(2)、至少一组设置在所述电离箱体(2)内部的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所述电离箱体(2)包括相对设置在电离箱体(2)两侧的污水进液口(221)和污水出液口(222),所述污水进液口(221)与污水出液口(222)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电极组件和曝气组件相邻设置在水流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为平流式的水流通道,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口(221)向污水出液口(222)的一侧水平流动,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若干曝气管(8),若干所述曝气管(8)沿水流通道的方向平行间距设置,且所述曝气管(8)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所述曝气管(8)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80);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若干放电电极(6)和接地电极(7),所述接地电极(7)设置在电离箱体(2)的底部,若干所述放电电极(6)分别间距设置在若干曝气管(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还包括气泡散开挡板(9),若干所述气泡散开挡板(9)间距或间隙分别设置在各曝气管(8)的下方,所述曝气微孔(80)开设在曝气管(8)的底部且与气泡散开板(9)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箱体(2)内还设置有阻流隔板(4),所述阻流隔板(4)间距且相对污水进液口(221)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垂直于水流通道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的顶端高于污水进液口(221),所述阻流隔板(4)的底端低于污水进液口(221)且间距电离箱体(2)的底部设置,所述阻流隔板(4)与电离箱体(2)的底部形成入液通道(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8)高于阻流隔板(4)的底端,且所述曝气管(8)低于污水出液口(222),所述电离箱体(2)的内腔通过若干所述曝气管(8)分隔成下层的沉淀腔(224)和上层的电离腔(2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包括过滤外筒容器(10)、结絮装置(11)、离心过滤组件(13)、滤液收集筒(12)、污水进液管(15)和滤液出液管(16),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为内空腔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与结絮装置(11)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内,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内,且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开口处,所述污水进液管(15)穿过过滤外筒容器(10)连通至结絮装置(11)内部,所述滤液出液管(16)连通滤液收集筒(12)且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10)外部,所述结絮装置(11)结絮并沉降水体悬浮物,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离心过滤通过结絮装置(11)后的水溶液,所述滤液收集筒(12)收集离心过滤组件(13)过滤后的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与结絮装置(11)上、下间距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内,所述滤液收集筒(12)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结絮装置(11)包含结絮沉淀筒(110),所述结絮沉淀筒(110)为顶部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12)、结絮沉淀筒(110)分别与过滤外筒容器(10)的壁体同轴且间距设置,且所述结絮沉淀筒(110)、滤液收集筒(12)与过滤外筒容器(10)之间形成环状的滤液流通腔(20);所述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悬浮物结絮沉淀后形成上层清液,上层清液溢出至滤液流通腔(20)内,且上层清液通过滤液流通腔(20)上溢流动至离心过滤组件(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絮沉淀筒(110)的顶端开口为圆锥形状的缩口结构,所述滤液收集筒(12)的底部设置有环状的阻流环(23),所述阻流环(23)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110)的上方,所述阻流环(23)、滤液收集筒(12)的底壁、结絮沉淀筒(110)之间的空间构成上清液溢出腔(24),所述上清液溢出腔(24)与滤液流通腔(20)连通;
还包括环状结构的分流环(21),所述分流环(21)设置在阻流环(23)的底部,所述分流环(21)间距套设在结絮沉淀筒(110)的外侧,所述分流环(21)的底端间距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壁设置,且形成滤清液通道(22),所述滤液流通腔(20)通过分流环(21)分隔成内、外布局的第一滤液流通腔(201)和第二滤液流通腔(202),且所述第一滤液流通腔(201)通过滤清液通道(22)与第二滤液流通腔(202)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包括转动支撑盘(31)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下方的旋转滤筒(33),所述转动支撑盘(31)转动设置在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开口上,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上同轴设置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伸出至过滤外筒容器(10)的顶端,所述转动支撑盘(31)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滤清液进液口(120),所述旋转滤筒(33)与滤清液进液口(120)对应设置;所述旋转滤筒(33)为顶部开口,且四周壁体包含滤液微孔的筒体结构,所述旋转滤筒(33)将滤液通道(20)内流入的水溶液经离心过滤再次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水口(221)进入至电离箱体(2)内,电离箱体(2)的内腔通过阻流隔板(4)分隔成两部分,污水溶液通过阻流隔板(4)的阻挡通过入液通道(223)向电离箱体(2)的底部流动,同时通过阻流隔板(4)减小电离箱体内腔中液体的流动冲击水流以平稳的状态向上、以及向污水出液口(222)的一侧流动,同时平流的水溶液发生沉淀现象,污水中的泥垢等物质向电离箱体底部的沉淀腔(224)沉淀;
S2:若干曝气管(8)通过曝气微孔(80)向上层的电离腔(225)的上清液中通入臭氧气体,从曝气微孔(80)产生的气泡冲击在气泡散开板(9)的上,继而形成更加微小的气泡,并向四周扩散,同时,气泡散开板设置在曝气微孔下方,可防止曝气产生的气泡冲击在下层的沉淀腔(224);
S3:在两个曝气管(8)之间的区域形成曝气集中区,且通过放电电极(6)向水溶液中放电电解水溶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分子结构,电解后的污染分子不分沉淀在沉淀腔(224),部分随污水溶液通过水泵(5)和污水进水管(15)向水体悬浮物处理装置(3)流动;
S4:含有悬浮物的污水溶液从污水进液管(15)向结絮沉淀筒(110)内通入污水溶液,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110)内发生分层沉降,同时,循环出液管(41)通过水泵(43)抽出结絮沉淀筒(110)内的上层清液,并通过循环进液管(42)重新送回至结絮沉淀筒(110)内,在循环进液管(42)上设置有药剂添加斗(44),通过药剂添加斗(44)向循环进液管(42)中持续或者间隔式的添加使溶液中悬浮物结絮的化学药剂,化学药剂跟随循环进液管(42)内的水流向结絮沉淀筒(110)内流动,使化学药剂与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污水溶液混合并结絮污水中悬浮物;
S5:同时,转轴(26)高速转动,所述离心过滤组件(13)高速转动,搅拌杆(45)通过连接杆(46)同步转动,搅拌杆(45)扰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污水溶液产生漩涡状水流,结絮的悬浮物与上层清液形成上、下分层的状态;
S6:随着污水溶液在结絮沉淀筒(110)内的水溶液持续增加,被初步沉分层并沉降的上层清液溢出结絮沉淀筒(110)的顶部开口,并通过上清液溢出腔(24)向下流入至第一滤液流通腔(201),然后再流入在所述过滤外筒容器(10)的底部,且位于结絮沉淀筒(110)下方的静态沉淀腔(112),上层清液在静态沉淀腔(112)中自然沉降;沉降后的结絮物静止且留在静态沉淀腔(112)内,分层的水溶液通过滤清液通道(22)向第二滤液通道(202)内流动;
S7:当静态沉淀腔(112)中的液体容量逐渐增加时,位于过滤外筒容器底部的液体高度上升,并逐渐充满至上清液流通腔(24)和滤液流通腔(20),在水溶液通过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并经过过滤环(17)时,先通过缓流通道(103)降低水溶液的流速,再经过过滤环(17)时对水溶液再次过滤,被过滤的结絮物逐渐向下下落在结絮物导流部(25)上,并最终落入在静态沉淀腔(112)内,同时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二滤液流通腔(202)延长水溶液向上流动的总路程,使水溶液中的结絮物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充分向下沉降;
且在第二滤液流通腔(102)内的水溶液向上溢出至滤液收集筒(12)的顶端时,水溶液流入在旋转滤筒(33)内,在旋转滤筒(33)高速转动下,水溶液再次被过滤,通过旋转滤筒(33)的水溶液落在滤液收集筒(12)的内腔中,且为最终过滤完成的水溶液。
CN201811508565.5A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9368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8565.5A CN109368885A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8565.5A CN109368885A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8885A true CN109368885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8565.5A Pending CN109368885A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888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447A (zh) * 2019-05-06 2019-08-06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高压放电等离子体高cod乳化废水破乳降解装置
CN112573727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六合天地(武汉)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17209023A (zh) * 2023-09-18 2023-12-12 山东绿知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絮状物加速沉降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447A (zh) * 2019-05-06 2019-08-06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高压放电等离子体高cod乳化废水破乳降解装置
CN110092447B (zh) * 2019-05-06 2021-12-21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高压放电等离子体高cod乳化废水破乳降解装置
CN112573727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六合天地(武汉)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17209023A (zh) * 2023-09-18 2023-12-12 山东绿知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絮状物加速沉降装置
CN117209023B (zh) * 2023-09-18 2024-03-15 山东绿知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絮状物加速沉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8885A (zh) 一种等离子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364575A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多级过滤系统及污水过滤方法
CN103274544B (zh) 絮凝沉淀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9368875A (zh) 一种去除水体悬浮物的污水过滤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6986430A (zh) 一种河涌应急治理工艺
CN108926878B (zh) 一种快速沉淀的污水处理装置
EP0400431B2 (de) Abscheideeinheit
CN108525353A (zh) 一种高效分离的沉淀箱
CN112429874B (zh) 一种桶装水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DE2456953C3 (de) Vorrichtung zum biologischen Aufbereiten von Abwässern
DE4225957C2 (d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Flüssigkeiten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ieses Verfahrens
CN11028277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8046397B (zh) 连续分离的污水处理用沉降槽
JPH11319414A (ja) 凝集沈殿装置
CN211896409U (zh)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净化缸
CN20894888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08200649U (zh) 高效磁力浮选净化器
US2276300A (en) Liquid trea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215327190U (zh) 一种好氧三相分离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11977913B (zh) 一种生活污水分质多级处理装置
KR101743061B1 (ko) 초미세기포(나노버블) 생성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저수조
CN2269888Y (zh) 污水净化器
CN109574411B (zh) 一种纺织污水净化系统
CN208193753U (zh) 一种高效分离的沉淀箱
US3881700A (en) Water treatment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