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7534A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67534A CN109367534A CN201811196151.3A CN201811196151A CN109367534A CN 109367534 A CN109367534 A CN 109367534A CN 201811196151 A CN201811196151 A CN 201811196151A CN 109367534 A CN109367534 A CN 1093675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lamp
- clamping force
- grip power
- targeted g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29 di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6—Automatic manoeuvring for par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8—Brak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这样,根据分动器的驱动模式,通过车辆的卡钳施加对应的夹紧力,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驻车(Electrical Park Brake,简称EPB)是利用电子控制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可以完成静态驻车、动态控制等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驻车方式,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
EPB取代传统拉杆手刹的电子手刹按钮,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不会因驾驶者的力度而改变制动效果,比传统的拉杆手刹更安全。
EPB依赖于EPB卡钳的夹紧力,当驻车时夹紧力不够,容易溜车,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驻车时容易溜车,造成危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电子驻车EPB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装置,包括:
当前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参数获取模块用于:
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
进一步的,上述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电子驻车EPB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这样,根据分动器的驱动模式,通过车辆的卡钳施加对应的夹紧力,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驻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EPB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驻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驻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驻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驻车控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当前参数包括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驱动模式至少包括2H模式,4H模式和4L模式,其中,2H模式是两轮驱动模式,此模式下只有驱动轮有动力,用于正常路面行驶,比较节油,也不伤车;4H模式是高速四驱模式,此时四个轮子都有动力,用于湿滑路面,泥泞路面等路况不好的时候;4L模式是低速四驱模式,此模式下车辆扭矩放大两倍,速度变慢,一般用于车辆脱困场景,不能长时间使用。
当检测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驾驶员没有驶离意图(例如,没有踩油门,表明没有驶离意图),当EPB夹紧开关被拉起时,电子驻车控制装置需要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
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可以为具体数值,例如某个压力值,也可以是一个夹紧力级别,例如,将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夹紧力、二级夹紧力和三级夹紧力。当然,也可将夹紧力划分为更多级别或更少级别,在此不做限定。目标夹紧力应与车辆卡钳的夹紧力采用相同的表征方式,例如采用具体数值表征,或者采用夹紧力级别表征。
在本步骤中,可以为驱动模式包括的各模式分别设置对应的目标夹紧力,例如,驱动模式为2H模式时,设置的目标夹紧力为一级夹紧力;驱动模式为4H模式时,设置的目标夹紧力为二级夹紧力;驱动模式为4L模式时,设置的目标夹紧力为三级夹紧力。或者,驱动模式为2H或者4H模式时,设置的目标夹紧力为一级夹紧力;驱动模式为4L模式时,设置的目标夹紧力为二级夹紧力。
在根据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时,只需根据当前参数中的驱动模式,和预设置的驱动模式与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获知相应的目标夹紧力。
当然,当前参数还可包括车辆所在驻车位置的坡道大小、车辆的发动机扭矩、车辆的变速器档位和4L信号中的一项或多项。将分动器的驱动模式结合车辆所在驻车位置的坡道大小、车辆的发动机扭矩、车辆的变速器档位和4L信号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夹紧力,通过考虑车辆驻车时的多个参数确定目标夹紧力,可使得目标夹紧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在确定出目标夹紧力之后,根据目标夹紧力设置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车辆的卡钳包括EPB左卡钳和EPB右卡钳。由EPB控制器向EPB左卡钳和EPB右卡钳发送加紧指令,加紧指令中包括目标夹紧力,卡钳在夹紧动作完成之后,会向EPB控制器发送一个夹紧状态反馈消息,告知卡钳的当前状态(例如损坏状态)或者卡钳当前的夹紧力,以便EPB控制器获知卡钳是否对加紧指令进行准确响应。
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应用于EPB静态驻车场景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这样,根据分动器的驱动模式,通过车辆的卡钳施加对应的夹紧力,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进一步的,步骤102包括: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由于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可以为具体数值,例如某个压力值,也可以是一个夹紧力级别,例如,将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夹紧力、二级夹紧力和三级夹紧力。当然,也可将夹紧力划分为更多级别或更少级别,在此不做限定。因此,当目标夹紧力与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均采用压力值时,预设阈值为压力值阈值;当目标夹紧力与车辆卡钳的夹紧力均采用夹紧力级别时,预设阈值为级别阈值,此时预设阈值的值不应超过最大级别夹紧力(如上述中的三级夹紧力)与最小级别夹紧力(如上述中的一级夹紧力)之间的差值。例如,三级夹紧力与一级夹紧力之差为2,此时,预设阈值可设置为1或者2。
目标夹紧力与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即为目标夹紧力减去卡钳的夹紧力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说明此时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不够,超过了预设阈值的范围,应对卡钳的夹紧力进行调整,即将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目标夹紧力,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例如,车辆的分动器处于2H或4H模式,车辆的卡钳夹紧后,若分动器切换为4L模式,将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4L模式时对应的夹紧力(分动器处于4L模式时,卡钳的夹紧力比4H模式或者2H模式大),以确保不溜车。
当然,当车辆的分动器处于4L模式时,还可结合车辆所在驻车位置的坡道大小、车辆的发动机扭矩、车辆的变速器档位和4L信号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对应的目标夹紧力,以确保不溜车。
当车辆的分动器处于2H模式或者4H模式时,还可根据车辆所在驻车位置的坡道大小,车辆的发动机扭矩及车辆的变速器档位确定对应的目标夹紧力。
进一步的,步骤102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即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减去目标夹紧力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说明此时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足够,不需要对卡钳的夹紧力进行调整,仍旧可以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例如,车辆的分动器处于4L模式时,车辆的卡钳夹紧后(分动器处于4L模式时,卡钳的夹紧力比4H模式或者2H模式大),当分动器模式变为4H模式或者2H模式时,车辆的卡钳夹紧力可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步骤101,包括: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这样,可使得根据目标夹紧力进行设置后的卡钳的夹紧力足以克服低速四驱模式下的驱动扭矩,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当分动器处于低速四驱模式下,设置卡钳的夹紧力为车辆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之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EPB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例如在仪表盘上显示“如长时间驻车,请切换到N挡或P挡”。
以下对EPB控制器在驻车时接收的各个信号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EPB静态驻车功能输入信号包括:纵向加速度信号(坡道信号)、分动器驱动模式信号、档位信号、发动机扭矩信号、油门开度信号、车速信号、轮速信号、EPB开关信号。
其中,根据纵向加速度信号及轮速信号可计算出车辆所在驻车位置的坡道大小,纵向加速度信号可由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或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简称ESC))提供、或EPB集成加速度传感器提供,或由其它控制器提供。
分动器驱动模式信号至少包括2H、4H、4L三种模式。由分动器开关提供或由其它控制器转化后提供;
档位信号由实时路况管理系统(TMS)或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System,简称EMS)提供;
发动机扭矩信号由EMS提供;
油门开度信号,根据此信号判断驾驶员的意图,由EMS提供;
根据车速信号或者轮速信号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车速信号或者轮速信号由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或ESP(ESC)提供;
EPB开关信号至少包括夹紧、释放、空挡3个信号值。
EPB卡钳信号,此信号用于夹紧状态反馈。
EPB静态驻车功能输出信号包括:电流信号、报警信号给仪表,其中,电流信号即为提供给卡钳的夹紧指令,报警信号用于向仪表盘输出报警信息,例如,当分动器处于低速四驱模式下,设置卡钳的夹紧力为车辆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之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EPB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如长时间驻车,请切换到N挡或P挡”。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驻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控制装置200,包括当前参数获取模块201和设置模块202。
其中,当前参数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设置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202用于:
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202用于: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参数获取模块201用于:
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203,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报警模块可以设置于电子驻车EPB的控制器中。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驻车控制装置200为与实施例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能够实现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这样,根据分动器的驱动模式,通过车辆的卡钳施加对应的夹紧力,保证车辆在平路或坡道上均能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在坡道或平路上静态驻车时溜坡或溜动的风险,提高车辆驻车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更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
6.一种电子驻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前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当前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参数确定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其中,所述当前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分动器的驱动模式;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夹紧力设置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目标夹紧力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目标夹紧力大于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将所述卡钳的夹紧力设置为所述目标夹紧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与所述目标夹紧力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且所述车辆的卡钳的夹紧力大于所述目标夹紧力,不调整所述卡钳的夹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参数获取模块用于:
若所述分动器的驱动模式为低速四驱模式,则确定所述车辆所需的目标夹紧力为所述卡钳所能达到的最大夹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变速器处于D挡或R挡,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显示提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96151.3A CN109367534B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96151.3A CN109367534B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67534A true CN109367534A (zh) | 2019-02-22 |
CN109367534B CN109367534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539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96151.3A Active CN109367534B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6753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5071A (zh) * | 2019-10-28 | 2020-02-04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479210A (zh) * | 2021-07-05 | 2021-10-08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031017A (zh) * | 2021-11-19 | 2022-09-0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分动器4l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07596A (ja) * | 2015-06-25 | 2017-01-12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制御装置 |
CN106402371A (zh) * | 2015-07-28 | 2017-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动器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627534A (zh) * | 2017-02-14 | 2017-05-1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方法、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车辆 |
CN107985283A (zh) * | 2017-12-07 | 2018-05-04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 |
CN108202730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驻车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02729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驻车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334656A (zh) * | 2017-12-27 | 2019-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10-15 CN CN201811196151.3A patent/CN1093675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07596A (ja) * | 2015-06-25 | 2017-01-12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用制御装置 |
CN106402371A (zh) * | 2015-07-28 | 2017-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动器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202730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驻车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02729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用于驻车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627534A (zh) * | 2017-02-14 | 2017-05-1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方法、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车辆 |
CN107985283A (zh) * | 2017-12-07 | 2018-05-04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 |
CN109334656A (zh) * | 2017-12-27 | 2019-02-1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5071A (zh) * | 2019-10-28 | 2020-02-04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479210A (zh) * | 2021-07-05 | 2021-10-08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031017A (zh) * | 2021-11-19 | 2022-09-0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分动器4l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CN115031017B (zh) * | 2021-11-19 | 2023-10-2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分动器4l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67534B (zh) | 202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80607B2 (en) | Safely overriding unintended acceleration protection in vehicles towing trailers | |
US8862358B2 (en) |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generative braking | |
CN103419765B (zh) |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系统 | |
CN102371980B (zh) | 用于实施车辆的紧急制动过程的方法 | |
CN109367534A (zh)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802647B (zh) | 一种串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 |
CN109017736B (zh) | 一种电制动补偿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
US8694188B2 (en) | Motor torque control device | |
CN104908735B (zh) | 一种汽车制动器过热失效主动干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521373A (zh) | 防止车辆溜坡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 |
CN107472236A (zh) | 一种自适应巡航扭矩链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
CN105752085A (zh) | 一种获取机动车需求扭矩的方法和装置 | |
DE112014006541T5 (de) | Fahrzeugtraktions-Steuervorrichtung | |
CN106828113B (zh) | 一种基于加速踏板的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817755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计算输出扭矩的方法 | |
CN106809055B (zh) | 一种电机输出扭矩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570184B (zh) | 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808502A (zh) |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车的能量回馈退出控制方法 | |
CN111645534B (zh) | 纯电动汽车防溜坡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EP2890578B1 (de) | Brems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minde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motors für ein fahrzeug | |
CN112141104B (zh) | 一种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
JP5018320B2 (ja) | 車両用走行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CN103481883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真空助力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3479210A (zh) |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
GB2489595A (en) | Speed and category trigger for an active device of a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0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