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1868B -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1868B
CN109361868B CN201811428571.XA CN201811428571A CN109361868B CN 109361868 B CN109361868 B CN 109361868B CN 201811428571 A CN201811428571 A CN 201811428571A CN 109361868 B CN109361868 B CN 109361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s
image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foc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85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1868A (zh
Inventor
杨萌
赵烈烽
戴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285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1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1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1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该对焦方法包括: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在检测到各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第二图像与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该对焦方法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Description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手机等便携成像设备进行拍照时,由于便携设备难以提供专业成像设备所提供的多种可调整参数,且使用者可能不知悉拍照所需的对焦知识,经常会出现无法正确对焦画面中感兴趣部分的情况。
在当前手机普遍使用双摄镜头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对焦方法主要通过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来实现,而该切换过程经常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来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对焦到图像中感兴趣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焦方法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该对焦方法包括: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地,在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的过程中和拍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上述对焦方法还包括:同步控制上述第一镜头和上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上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以使得上述第一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且以使上述第二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
进一步地,控制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1,且控制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2,T2<T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MTF3≥MTF2>MTF1;和/或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K3≥K2>K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上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一部分,上述第二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二部分,且上述第二部分为上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时,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以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的过程包括: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停止在上述待聚焦位置;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以上述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具有最大MTF值、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包括: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上述第一镜头用于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上述第二镜头用于拍摄多个第二图像和多个第三图像;驱动设备,用于驱动上述镜头组件向靠近上述拍摄对象的方向运动;软件,用于执行任一种上述的对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焦装置,该对焦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同且依次减小;第二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第三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第四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直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上述的对焦方法,在拍摄到的多个第一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认为该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从而可以结束对焦过程,在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在待聚焦位置的预定距离内拍摄第三图像,可以在每拍摄完一个第三图像后,就检测其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如果有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则认为该第三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这样就可以结束对焦过程了。该对焦方法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对焦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摄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对焦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上所说,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摄镜头的情况,主要通过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来实现对焦,而该切换过程经常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来实现,无法实现自动对焦。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即第一镜头在与拍摄对象的距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进行拍摄,得到多个第一图像;
步骤S102,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即当拍摄的第一图像中具有拍摄对象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就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
步骤S103,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即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镜头拍摄到的第二图像在满足至少包括完整的拍摄对象的预定条件时,即可结束对焦;
步骤S104,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上述的对焦方法,在拍摄到的多个第一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认为该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从而可以结束对焦过程,在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说明已经进入到对焦区域,控制第二镜头在待聚焦位置的预定距离内以一定的步长进行对焦扫描拍摄第三图像,可以在每拍摄完一个第三图像后,就检测其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如果有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则认为该第三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这样就可以结束对焦过程了。该对焦方法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以人脸为例,该控制方法可以先利用第一镜头对场景进行成像,找到人脸的位置,之后在人脸对应的区域中利用第二镜头进行拍摄,在检测到第二镜头拍摄的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且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第二镜头相对于待聚焦位置进行细扫描。这相比于直接采用景深较浅镜头判断自动对焦能够更清晰地对焦到人脸位置,也更快速准确。两次判断条件可以分别是MTF或者对比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对焦过程中,可能不需要拍摄第三图像就可以找到聚焦位置,也可能只需要拍摄一个第三图像就可以找到对焦位置,或者也可能需要拍摄多个第三图像才能找到对焦位置。
上述的对第一图像的检测过程可以是每拍摄完一个第一图像就进行检测,也可以拍摄多个第一图像后,再进行检测;上述的第二图像检测的检测过程可以是每拍摄完一个第二图像就进行检测,也可以拍摄完多个第二图像后,再进行检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获取与拍摄对象距离不同的多个第一图像,需要控制第一镜头移动,为了获取与拍摄距离不同的多个第二图像,需要控制第二镜头移动,为了更加快速地找到聚焦位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的过程中和拍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上述对焦方法还包括:同步控制上述第一镜头和上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上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以使得上述第一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且以使上述第二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
在实际的对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焦的效率,将拍摄第一图像的过程作为一个粗略寻找焦距的过程,将拍摄第二图像的过程作为一个细致寻找焦距的过程,具体地,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控制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1,且控制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2,T2<T1,由于第一镜头的运动速率和第二镜头的运动速率相同,时间间隔大的,距离间隔也大,也就是相邻的两个第一图像之间的距离间隔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图像之间的距离间隔,从而就实现了对应的粗略寻找过程,对应的细致寻找过程。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预定条件可以仅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这样当第一图像中出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时,就可以启动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了;当然,第一预定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条件,比如还包括一些性能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还可以包括亮度值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包括不同内容的第一预定条件。
当然,第二预定条件可以仅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这样当第二图像中出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时,就可以启动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了;当然,第二预定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条件,比如还包括一些性能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还可以包括亮度值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包括不同内容的第二预定条件。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MTF3≥MTF2>MTF1,三个调制传递函数阈值的关系表明从粗调到细调的过程;和/或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K3≥K2>K1,三个对比度值的关系表明从粗调到细调的过程。
上述的第四实施例中具体有多种情况,以下举例说明其中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满足“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满足“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满足“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满足“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第二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第三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以及“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这三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三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三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为了确保第一镜头在拍摄时距离拍摄对象较远,从而保证了下一步仅需变焦的可行性,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上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这样拍摄对象在第一图像中所占的区域较小,说明了第一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较远,进一步保证了下一步第二镜头继续拍摄的可行性。
为了保证对焦过程的有序进行,确保对焦过程的效率较高,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一部分,上述第二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二部分,且上述第二部分为上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在人像拍摄的过程中,通过拍摄第一图像找到人脸,即第一图像中包括人脸,即第一部分为人脸,通过第二镜头对焦到人脸的局部,即第二图像中包括人脸的一部分,如眼睛、鼻子或嘴等特征,将对焦对应于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第二图像的清晰程度,且可以提高对焦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时,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以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的过程包括: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停止在上述待聚焦位置;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以上述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第二镜头可以以较小的距离间隔拍摄第三图像,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聚焦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保证聚焦位置的准确性,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具有最大MTF值、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即检测到具有最大MTF值的第三图像所对应的位置为聚焦位置,和/或者检测到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的第三图像所对应的位置为聚焦位置。这里的最大MTF值可以为预定的一个最大值,也可以为获取的所有的第三图像对应的MTF值中的最大值;同样地,最大对比度阈值可以为预定的一个最大值,也可以为获取的所有的第三图像对应的对比度阈值中的最大值。
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镜头的景深大于上述第二镜头的景深。第一镜头的景深较大,一般焦距更短,孔径更小。这样的镜头组件更适用于面部的成像。
本申请的第十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摄影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影装置进行介绍。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镜头组件10,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上述第一镜头用于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上述第二镜头用于拍摄多个第二图像和多个第三图像;
驱动设备20,用于驱动上述镜头组件向靠近上述拍摄对象的方向运动;
软件30,用于执行任一项上述的对焦方法。
上述的摄影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控制镜头组件的运动,通过软件控制镜头组件和驱动设备的工作过程,从而实现镜头组件的自动对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摄镜头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来实现对焦的问题。
上述的驱动组件可以为任何可以驱动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运动的组件,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组件为马达,具体可以为音圈马达。
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对焦装置,如图3所示的结构框图所示,上述对焦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100,用于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同且依次减小;
第二控制单元200,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第三控制单元300,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
第四控制单元400,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上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直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上述的对焦装置中,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镜头拍摄多个第一图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认为该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第三控制单元控制结束对焦过程,在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在待聚焦位置的预定距离内拍摄第三图像,可以在每拍摄完一个第三图像后,就检测其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如果有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则认为该第三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这样就可以结束对焦过程了。该对焦装置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本申请实施例的对焦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对焦方法。
本申请的第十二实施例中,上述对焦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三检测单元,其中,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图像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图像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三图像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同时也用于检测第二图像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
为了获取与拍摄对象距离不同的多个第一图像,需要控制第一镜头移动,为了获取与拍摄距离不同的多个第二图像,需要控制第二镜头移动,为了更加快速地找到聚焦位置,本申请的第十三实施例中,上述对焦装置还包括第五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同步控制上述第一镜头和上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上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以使得上述第一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且以使上述第二镜头拍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
在实际的对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焦的效率,将拍摄第一图像的过程作为一个粗略寻找焦距的过程,将拍摄第二图像的过程作为一个细致寻找焦距的过程,具体地,在本申请的第十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控制为T1,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上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控制为T2,T2<T1,由于第一镜头的运动速率和第二镜头的运动速率相同,时间间隔大的,距离间隔也大,也就是相邻的两个第一图像之间的距离间隔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图像之间的距离间隔,从而就实现了对应的粗略寻找过程,对应的细致寻找过程。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预定条件可以仅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这样当第一图像中出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时,就可以启动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了;当然,第一预定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条件,比如还包括一些性能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还可以包括亮度值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包括不同内容的第一预定条件。
当然,第二预定条件可以仅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这样当第二图像中出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时,就可以启动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了;当然,第二预定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条件,比如还包括一些性能参数的阈值,具体地,还可以包括亮度值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包括不同内容的第二预定条件。
本申请的十五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值MTF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值MTF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值MTF3,MTF3≥MTF2>MTF1;和/或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值K1,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值K2,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值K3,K3≥K2>K1。这样,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信息提取模块和第一判断模块,第一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至少提取以下之一:第一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定义为第一调制传递函数值)、第一图像的对比度值(定义为第一对比度值);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调制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还用于判断第一对比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信息提取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第二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至少提取以下之一:第二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定义为第二调制传递函数值)、第二图像的对比度值(定义为第二对比度值);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二调制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还用于判断第二对比度值是否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第三检测单元包括第三信息提取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第三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至少提取以下之一:第三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定义为第三调制传递函数值)、第三图像的对比度值(定义为第三对比度值);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三调制传递函数值是否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还用于判断第三对比度值是否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
上述的第十五实施例中具体有多种情况,以下举例说明其中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阈值满足“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阈值满足“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阈值满足“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阈值满足“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第二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第三种情况,上述第一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和“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上述第二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上述第三预定条件仅有“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在具体的对焦过程中,当检测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以及“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这三个第一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二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和“具有至少部分拍摄对象”这三个第二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开始拍摄第三图像;当检测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三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二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当检测到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阈值满足“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和“具有整个拍摄对象”这两个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确定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第三图像所在的拍摄位置为聚焦位置,停止对焦过程。
为了确保第一镜头在拍摄时距离拍摄对象较远,从而保证了下一步仅需变焦的可行性,本申请的第十六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上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这样拍摄对象在第一图像中所占的区域较小,说明了第一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较远,进一步保证了下一步第二镜头继续拍摄的可行性。即第一信息提取模块还用于提取第一图像中的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和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拍摄对象的像素数是否占上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
为了保证对焦过程的有序进行,确保对焦过程的效率较高,本申请的第十七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一部分,上述第二图像中包括上述拍摄对象的第二部分,且上述第二部分为上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在人像拍摄的过程中,第一图像中包括人脸,即第一部分为人脸,第二图像中包括人脸的一部分,如眼睛、鼻子或嘴等特征,将对焦对应于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第二图像的清晰程度。
本申请的第十八实施例中,第四控制单元包括位置控制模块和拍摄控制模块,位置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停止在上述待聚焦位置;拍摄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以上述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第二镜头可以以较小的距离间隔拍摄第三图像,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聚焦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保证聚焦位置的准确性,本申请的第十九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具有最大MTF值、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即检测到具有最大MTF值的第三图像所对应的位置为聚焦位置,和/或者检测到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的第三图像所对应的位置为聚焦位置。这里的最大MTF值可以为预定的一个最大值,也可以为获取的所有的第三图像对应的MTF值中的最大值,当为多个MTF值中的最大值,对应地,第三检测单元还包括比较单元,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多个第三图像的MTF值,找到最大值;同样地,最大对比度阈值可以为预定的一个最大值,也可以为获取的所有的第三图像对应的对比度阈值中的最大值,当为多个对比度值中的最大值,对应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多个第三图像的对比度值,找到最大值。
本申请的第二十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镜头的景深大于上述第二镜头的景深。第一镜头的景深较大,一般焦距更短,孔径更小。
上述对焦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以及第四控制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双摄镜头的自动对焦。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对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对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即第一镜头在与拍摄对象的距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进行拍摄,得到多个第一图像;
步骤S102,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即当拍摄的第一图像中具有拍摄对象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就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
步骤S103,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即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镜头拍摄到的第二图像在满足至少包括完整的拍摄对象的预定条件时,即可结束对焦;
步骤S104,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至少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步骤S101,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即第一镜头在与拍摄对象的距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进行拍摄,得到多个第一图像;
步骤S102,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上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上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即当拍摄的第一图像中具有拍摄对象的部分或者全部时,就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
步骤S103,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上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即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镜头拍摄到的第二图像在满足至少包括完整的拍摄对象的预定条件时,即可结束对焦;
步骤S104,在检测到各上述第二图像不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上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上述第三图像满足上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上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上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上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上述第二图像与上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上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对焦方法,在拍摄到的多个第一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认为该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从而可以结束对焦过程,在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控制第二镜头在待聚焦位置的预定距离内拍摄第三图像,可以在每拍摄完一个第三图像后,就检测其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如果有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则认为该第三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这样就可以结束对焦过程了。该对焦方法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2)、本申请的摄影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控制镜头组件的运动,通过软件控制镜头组件和驱动设备的工作过程,从而实现镜头组件的自动对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摄镜头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来实现对焦的问题。
3)、本申请的对焦装置,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镜头拍摄多个第一图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拍摄第二图像,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认为该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第三控制单元控制结束对焦过程,在第二图像不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则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在待聚焦位置的预定距离内拍摄第三图像,可以在每拍摄完一个第三图像后,就检测其是否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如果有一个第三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则认为该第三图像对应的第二镜头的拍摄位置就是聚焦位置,这样就可以结束对焦过程了。该对焦装置无需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就可以完成自动对焦,更加高效快捷,更加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
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
在检测到各所述第二图像不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所述第三图像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所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拍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的过程中和拍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所述对焦方法还包括:
同步控制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所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镜头拍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且以使所述第二镜头拍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1,且控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2,T2<T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MTF3≥MTF2>MTF1;和/或
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K3≥K2>K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所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中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各所述第二图像不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以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的过程包括:
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图像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停止在所述待聚焦位置;
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以所述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具有最大MTF值、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的景深大于所述第二镜头的景深。
10.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装置包括:
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用于拍摄多个第一图像,所述第二镜头用于拍摄多个第二图像和多个第三图像;
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镜头组件向靠近拍摄对象的方向运动;
软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
11.一种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同且依次减小;
第二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第三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结束对焦,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
第四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各所述第二图像不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直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图像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所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图像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图像是否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同时也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图像是否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第五控制单元,所述第五控制单元用于同步控制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所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控制为T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控制为T2,T2<T1。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值MTF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值MTF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值MTF3,MTF3≥MTF2>MTF1;和/或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值K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值K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值K3,K3≥K2>K1。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5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所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中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单元包括:
位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停止在所述待聚焦位置;
拍摄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以所述待聚焦位置为中心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多个第三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具有最大MTF值、具有最大对比度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的景深大于所述第二镜头的景深。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
22.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
CN201811428571.XA 2018-11-27 2018-11-27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Active CN109361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8571.XA CN109361868B (zh) 2018-11-27 2018-11-27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8571.XA CN109361868B (zh) 2018-11-27 2018-11-27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868A CN109361868A (zh) 2019-02-19
CN109361868B true CN109361868B (zh) 2020-09-25

Family

ID=6534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8571.XA Active CN109361868B (zh) 2018-11-27 2018-11-27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1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569B (zh) * 2019-02-26 2020-04-10 深圳中天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调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2640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镜头单元和脸检测方法
CN104253939A (zh) * 2013-06-27 2014-12-3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对焦位置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5044879A (zh) * 2014-04-30 2015-11-1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镜头的自动对焦系统及其方法
CN105847658A (zh) * 2015-05-22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焦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6303199A (zh) * 2015-06-02 2017-01-04 齐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对焦系统与对焦方法
CN106331484A (zh) * 2016-08-24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24555A (zh) * 2017-05-31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对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0335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5363B2 (en) * 2004-09-29 2015-12-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plementing autofocus in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while compensating for moveme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2640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镜头单元和脸检测方法
CN104253939A (zh) * 2013-06-27 2014-12-3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对焦位置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5044879A (zh) * 2014-04-30 2015-11-1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镜头的自动对焦系统及其方法
CN105847658A (zh) * 2015-05-22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焦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6303199A (zh) * 2015-06-02 2017-01-04 齐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对焦系统与对焦方法
CN106331484A (zh) * 2016-08-24 2017-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24555A (zh) * 2017-05-31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对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0335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868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8680B2 (en) Zoom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8508652B2 (en) Autofocus method
US11245832B2 (en) Video record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501834B2 (en) Image capture for later refocusing or focus-manipulation
KR102032882B1 (ko) 자동 포커싱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US1025750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ight field capture
US201702770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focus trigger
US920403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8509657A5 (zh)
US2016011264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9361868B (zh)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US9716822B2 (en) Direction aware autofocus
JP648609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467741A (zh)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0830726B (zh)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386214B2 (en) Focusing control method using colour channel analysis
CN104601883A (zh) 一种图像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98195B (zh) 一种基于监控视频的清晰人脸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US20150254856A1 (en) Smart moving object capture methods, devices and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902179A (zh) 一种相机图像的预览方法和装置
JP2016218206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740649A (zh) 拍摄方法、拍摄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50926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방법
CN114979472B (zh) 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90315B (zh) 用于云台摄像机的跟踪聚焦方法、装置、摄像机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